高齡化社會來臨,據內政部所發布的2018年簡易生命表,國人平均壽命已來到80.7歲,其中男性77.5歲、女性84.0歲,都創下歷年新高。若以縣市來看,六都中以台北市平均壽命83.6歲最高;非六都縣市則以新竹市最長壽,平均壽命達81.1歲。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SBD Taiwan 邱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SBD怪獸講堂 #何立安 #SBDTaiwan #怪獸肌力及體能訓練中心 #肌督教 幸福長壽,卻提早失能!😱年輕人不需要肌力訓練?【【SBD怪獸講堂 S1: E3】 ➤ "如果我們衡量訓練風險很高的話,不訓練,其實風險更高。“ ➤ "重量訓練的身體難度門檻是非常低的,但是它有一個技術門檻,你要...
台北市平均壽命 在 SBD Taiwan 邱個 Youtube 的評價
#SBD怪獸講堂 #何立安 #SBDTaiwan #怪獸肌力及體能訓練中心 #肌督教
幸福長壽,卻提早失能!😱年輕人不需要肌力訓練?【【SBD怪獸講堂 S1: E3】
➤ "如果我們衡量訓練風險很高的話,不訓練,其實風險更高。“
➤ "重量訓練的身體難度門檻是非常低的,但是它有一個技術門檻,你要有教練來帶。重量訓練不容易自己隨便開始,至少在初期階段,但你安然度過初學者階段,因為這個階段最容易犯錯,這階段最容易出現中斷,或是受傷。“
➤ "每一個人,都可以藉由訓練,來改變他的人生。人出生後,唯一可反擊命運的機會“
➤ "平均壽命延長,失能卻提早。從30歲體力開始下滑,然後你可以活到90歲,那是一個長達60年的退化過程。“
➤ "我們不會去說,這邊有一間學校,看起來很難,我連進去都不進去。我們不會這樣看教育這件事情,但我們看肌力訓練原來將來會舉到這麼重,那我乾脆不要開始好了...."
➤ "等到長照黑洞一出現,年輕人乾脆兩手一攤,我不要繳稅了,反正我永遠養不起這個國家社會。“
步入中老年,隨之而來的就是體力退步,甚至可能因為滑倒而臥床不起!由引領臺灣肌力訓練以及大重量訓練的何立安博士,在他幽默風趣的談吐,以及循循善誘地以小故事或例子,為我們破解重訓的迷思及運動上的正確觀念。
#影片版權所有請勿轉載
★ 2019 SBD菁英聯盟頭號人物 ★
#SBD菁英體能教練 #SBD菁英聯盟
#2019SBD頭號人物
#大重量訓練先驅者 #何立安 #何博士
#強者我學長 #SBDAPPAREL #SBDTaiwan #SBD台灣
【SBD台灣開始預購!2019冬季限量款 - Eclipse 日蝕黑】
即日起開放預購👇👇👇👇👇👇👇
🚩預購傳送門:https://www.sbdapparel.com.tw/
期待冬季限量版的朋友們久等了!星際日蝕配色!
今年的冬季配色,由日蝕黑與太空白交疊環蝕而成,為訓練增添獨一無二的色彩,在對抗地心引力的時刻,為你撐腰!😎
#Eclipse #日蝕黑 #SBD
#SBDTaiwan #SBDAPPAREL #2019冬季限量款
#限量依舊殘酷
-----
後記:
很榮幸能與 何立安學長/何博士一起開啟SBD怪獸講堂系列,這是我們今年與明年最重要的事情,亦是耕耘文化的基礎火種。
何老師教學能力強大到不可思議,除了超高濃度的知識密度,還有平易近人的故事舉例,絕對是多年功力實力腦力肌力與魅力,深不可測。但何博士卻又任重道遠,不糾結不扭捏的大方踱步推廣,才是我真正崇拜到心裡最深處,何老師請收下我的膝蓋吧!🙏🙇♂️
何老師為SBD台灣菁英聯盟之首,絕對不只是讚譽,是實實在在擲地有聲的桂冠。🏆
SBD Taiwan, 邱grr
-----------
何立安, 何博士
學歷
2011美國春田學院體育博士, PhD
2009美國春田學院肌力及體能訓練碩士, MEd
2004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科學碩士, MS
2000台大政治系畢業
經歷
2012返台任教,歷任:
中國文化大學體育系專任助理教授及體能教練
中華民國運動教練學會肌力及體能教練證照授證教官
台灣肌力及體能訓練協會肌力及體能教練證照授證教官
亞洲教練科學會肌力及體能教練證照授證教官
2016因反對大學評鑑和教授升等制度,辭職離開文化大學
2016起擔任怪獸肌力及體能訓練中心總教練
運動資歷
跆拳道五段
巴西柔術棕帶
國術世界錦標賽搏擊項目中華代表隊選手
亞洲盃健力錦標賽長青組國手
跆拳道、武術散打、自由搏擊、巴西柔術教練
選手經歷
2018亞洲盃經典健力錦標賽M1長青組臥舉第二名,蹲舉第三名,硬舉第三名,總合第三名
2011國際巴西柔術總會波士頓國際公開賽紫帶組超重量級第二名
2011美國NAGA東岸盃紫帶組超重量級第一名
2011國際巴西柔術總會紐約國際公開賽紫帶組超重量級第二名
2010美國NAGA東岸錦標賽壯年藍帶組第一名
2010美國NAGA東岸錦標賽寢技壯年中級第一名
2009台灣巴西柔術錦標賽藍帶組超重量級第二名
2009台灣巴西柔術錦標賽藍帶組無限量級第二名
2008美國新英格蘭Team Link盃寢技角力賽中級組重量級第一名
2004TFF異種格鬥賽第一名
2004國術世界錦標賽搏擊項目第一名
2004全國中正盃武術散打第二名
2003台灣省主席盃武術散打第一名
2003全國中正盃武術散打第三名
2003全國運動會武術散打第三名
2002全國武術冬季聯賽武術散打第一名
2002正心盃格鬥賽第一名
2001全國中正盃武術散打第一名
2001全國總統盃武術散打第一名
2000台北市中正盃跆拳道第一名
2000台北市青年盃跆拳道第一名
2000台灣省主席盃武術散打第二名
1999全國運動會跆拳道第四名
1999全國中正盃武術散打第一名
1998台灣區運動會國術擂臺第四名
1997全國中正盃國術擂臺第一名
📍影片版權所有請勿轉載

台北市平均壽命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國人越來越長壽,內政部今天公布「109年簡易生命表」,國人平均壽命81.3歲,其中男性78.1歲、女性84.7歲,皆創歷年新高,六都中則以台北市84.1歲最高,並呈現自北而南遞減的情形。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8917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台北市平均壽命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評價
191103華視新聞雜誌 貧富失衡 低薪老窮的吶喊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2OH_ALcheZ8
台灣的貧富差距,越來越懸殊,主計處公布家庭收支調查,最高所得組和最低所得組,竟然相差6倍多,是近6年來最高,而學界也公布一份數據,顯示全台最有錢的、金字塔頂端的人,平均身價高達39億元!不斷擴大的貧富差距,帶來嚴重的社會衝擊,採訪團隊特別製作系列報導首先帶您來看,台灣天上地下的「兩個世界」。
記者/林彥汝、文楷誠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記者林彥汝:「台灣的超跑市場一年大約可以賣出400輛到500輛左右,對很多民眾來說這可能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但是對富豪來說,這卻是他們收藏的興趣之一。另外,豪宅的紀錄,又再度創下了新高,全台灣最貴的這一棟,每坪單價至少600萬以上。」
旋轉式設計,佇立在信義區精華地段,一戶上看18億,而首戶15天就成交,天價就連房產業都震驚。
房仲業者/陳泰源 表示:「有錢人他們也會自成自己的一格的生活圈,自己的交際圈,其實也有助於鞏固這個房價。」
超級豪宅號稱能抗7級以上的強震,鋼材結構壽命更長達1000年,而每一戶都有一座空中花園,還有超跑、救護車專屬電梯,能直達家門口,奢華難以想像。而位在雲端的生活,這些令人瞠目結舌的房價、物價,背後卻也隱藏台灣貧富差距的可怕。
主計總處公布2018年家庭收支調查,若把全國家庭收支由高到低分成五組,前20%最高所得組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高達209萬9030元,而最低所得組只有34萬4948元,相差6.09倍,是近6年來最高,但政府公布的數據其實遠遠不能反映出貧富落差的真實現況。
學界採用資產登記法估計台灣的財富分配,扣掉房貸計算每人的淨資產,台灣最有錢的前1500人,平均身價近39億,而前10%的人平均每人擁有4180萬,進一步分析,前10%的富有者,就掌握了全國63%的財富,等於只剩下37%給90%的人分。而金字塔頂端1%的人則占有全國24%的財富,富者富可敵國,窮者日不敷出,這是今日台灣最真實而殘酷的現象。
年輕人要往上爬越來越難,而6年級生的李春美,很慶幸自己在房價低的時候,抓住了機會。
保險公司業務總監李春美:「這個是一位新銳設計師叫蕭築方,那這是我的好朋友,也是我們家裡的設計師游雅清小姐特別送我的。」
一進門就像進入一座小美術館,李春美是保險公司的業務總監,住家上下兩層近百坪,設計簡約又不失氣派。
保險公司業務總監李春美:「當我們在設計的時候希望可以孩子一個活動空間,所以這邊就做了一個類似操場迴廊的這樣子。」
這棟房子是舊屋打掉,重新裝潢的費用就可以再買一間房,花千萬設計也登上雜誌介紹,不過李春美邁向金字塔頂端的路,並非繼承家業,而是靠自己一手打拼。
保險公司業務總監李春美:「我是從零開始,那我過去也沒有相關的經驗在,那我只知道一件事情,就是我可能必須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去努力,所以我有長達3年的時間吧?我的工作時間是7點到凌晨2點結束。」
李春美從小業務做起,連晚上也不放棄衝業績,到夜市招攬客戶,當時,她相信努力就會有回報。
保險公司業務總監李春美:「在SARS那一年,我存到了第一筆錢,那我就在台北市買了一間套房,那大家可能都知道那個時期買的房子其實房價都比較低,所以有一筆資金其實是靠不動產投資買賣的價差賺到的錢。」
李春美大方分享理財方法,除了內湖這間千萬豪宅,她在大直、新竹都有房子出租,生活優渥,但也坦言M型社會讓現下年輕人,買房成為遙遠的夢想。
保險公司業務總監李春美:「如果是以固定薪資的話他的加薪幅度,其實滿有限的嘛,一個月3萬塊,扣除掉他的生活開銷,他可能真的一年要存到10萬塊,都有點難度。」
如今要像李春美一樣白手起家成功的人,還有多少?
薪水沒漲、房價物價飛漲,34年來,最富有的前1%的年均收入和99%的人逐漸拉大,2011年創下新高,1077萬對上78萬,而富商大部分的資產來自房地產、證券等,這些資產難以課稅,而且就算不用工作,錢滾錢的速度,也比領固定薪水快上好幾倍,如果說,有錢人的真實財富多到難以估計,那麼,最底層的家庭窮困程度,也同樣難以想像。
陳青琪靠生命演講賺取生活費,而她的先生全盲,在醫院擔任按摩師,兩個人月薪加起來只有3到4萬,扣掉一萬房租和生活費,在大台北要養育一雙兒女,很不容易。媽媽陳青琪:「我覺得窮人就好像在那個老鼠賽跑的堆裡面,就是他不斷的在花錢、花錢、花錢,然後他賺錢的機會又變得很少。」
飯桌充當書桌,陳青琪會督促女兒唸書,她相信教育能為艱困的生活帶來希望,但教育費的差距,就讓她喘不過氣。媽媽陳青琪:「所有的教育都要花錢,隨便上一堂什麼課都很多錢,就我舉例,我有兩個孩子如果我要讓他們去安親班,一個月一個小孩就要6千塊,兩個小孩就要1萬2,會很多的才藝,或者是會很多的技能,那不知道要多少錢才堆得起來。」
而要如何縮小貧富差距,學者認為要從稅收下手。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林宗弘:「其實目前也是發生了社會流動也在下降的問題,有錢人一代一代的有錢,這個後果當然是,你想要跳進最高所得組會越來越困難,你跟他的距離在拉大。」
台灣貧富差距不斷擴大,這股恐慌感不只發生在陳青琪的身上,在富人越富、 不斷成長的高房價社會,絕大多數的人,未來只會感到越來越窮、生活越來越苦貧與富猶如天上和地下,兩個世界的距離是不是會就此壓垮人們對生活的希望。
整集,完整版youtube連結→https://youtu.be/_6aKhTw_iHQ
華視官方網站新聞連結→https://news.cts.com.tw/cts/general/201911/201911021979846.html
部落格網址→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19/11/191103_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