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 在日語的意思是蔬菜,我這說的野菜可是真正的野生植物,也就是市場買不到的。
從春天大地回暖,森林、野地陸續鑽出各種嫩葉及花朵。
這些野生植物食療效果,有似於中國本草綱目,含有更為豐富的維他命。
要應用這些野菜優處,也要注意它們對某些人健康不宜的反應,尤其是有些植物開花後口感粗糙之外,葉子可能產生毒性不得不注意。
酸模:
酸模含有豐富的維他命A、維他命C及草酸,嚐起來有酸溜口感,常被作為料理調味用。
蒲公英:
蒲公英嫩葉微苦。花、葉、根均可食用,唯開花之後葉子老化口感不佳。
蒲公英的食療效果特佳。👍
紅景天 :
紅景天種類很多,一般藥用採紅景天根部做。野生紅景天嫩葉可食,亦是開花後即不可食。
水田芥:
從名字認識水田表示喜生長於水中,有溪水的地方可以找到。「芥」表示口感,吃起來嗆辣如哇沙米,可作為沙拉點綴,量不用多。
榕葉毛茛Scharbocks kraut:
主要生長在潮濕的草地,灌木叢,樹籬或密集的落葉林和落葉林邊緣。
口感微酸。含維他命C,可食嫩葉。開花(黃色)前嫩葉無害,開花後即轉為有毒不可食。毛茛屬
酢漿草:
含草酸。有微酸的口感及豐富的維生素C,可以少量點綴。大量食用容易消化不良。(這玩意酸的!應該也沒人會一次大量食用😄)
看這麼一盤野菜葉的展示,就知道大麥町又採了一堆野菜,在他的食物字典裡只有可食,沒有美味這件事。反正通通採一堆、通通混合一起。
這次我忙家事沒時間處理,讓大麥町自己搞定沙拉,他知道我不喜歡他的食物所以給我一小盤,他自己則是吃一大盆。真的是很大一盆!
吃完。他問我為什麼沙拉會苦?(以前從沒聽他說苦這個字,所以料理是這麼容易的嗎!😄)。
還有除了苦,我相信他打飽嗝時一定回嗆很重的芥末味!
因為他不是點綴的使用水田芥,而是一大把!🤭😏
沒動手的人要知道閉嘴,所以我沒說讓他自己去感受去。😜
人沒有比較都以為自己很厲害!😄😄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廣州動物園(GuangZhou Zoo)位於廣州市越秀區,東鄰十九路軍陵園,南接環市東路,西邊雲鶴路,北銜先烈中路。有南門和北門兩個出入口,兩門均設有停車場。於1958年建成開放,占地面積42公頃。2013年接待遊客400萬人次。廣州動物園共有選自全國和世界各地的哺乳類、爬蟲類、鳥類和魚類等動物 4...
可食 灌木 在 凌宗湧 Alfie Lin 花藝生活美學 Facebook 八卦
庭園中90%都可以吃😊
今年新加入的~
日本四照花,是四照花屬落葉灌木至小喬木,高可達9m。小枝細,綠色,後變褐色,光滑。單葉對生,看似四照花的「四片花瓣」其實並非真正的花,而是苞葉,真正的花在裡面哦!
四照花、又稱小六角、石棗、羊婆奶、羊梅、青皮樹、涼子、石楂子樹、野荔枝、狹葉四照花
‧原產地: 中國大陸中部(長江流域、北至陜西),韓國及日本。
‧分布: 台灣產於台北文山及大屯山、宜蘭太平山、桃園復興鄉及花蓮清水山,南部見晴之針闊葉樹混合林也可見到,但產量稀少。
‧用途: 1.在產地是優良的景觀樹:四照花花開時,苞片明顯而壯觀,可作為觀賞樹種。2.食用:果實成熟時紫紅色,味甜可食,並可作為釀酒的原料。3.木材用途:木材堅硬,可作農具及工具柄。4.藥用:花、葉入藥,味澀性平,能收斂止血,外敷治外傷出血,煎服治痢疾等。
可食 灌木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八卦
情詩◎楊牧
金橘是常綠灌木
夏日開花,其色白其瓣五
長江以南產之,屬於
芸香科
屬於芸香科真好
花椒也是,還有山枇杷
黃檗,佛手,檸檬
還有你
你們這一科眞好
(坐在燈前吃金橘)
名字也好聽,譬如
九里香,全株可以藥用
受命不遷生南國兮
故事也好聽(坐在
燈前吃金橘)后皇嘉樹
以喻屈原
你問我屬於甚麼科
大概是楝科吧
臺灣米仔蘭,是
常綠喬木的一種,又叫
紅柴,土土的名字
樹皮剝落不好看
生長沿海雜木林中
也並沒有好聽的故事
木質還可以,供支柱
作船舵,也常用來作
木錘。憑良心講
眞是土
---
◎詩人許嘉瑋賞析
從詩題來看,讀者很可能聚焦於愛情,但考察背景和內容所用典故、辭彙,顯然釋為愛情不乏可商榷處。首先,將詩中兩位主要描述對象所涉及的植物意象進行對比,能夠發現楊牧以賦筆臚列芸香科植物的外觀特質,命名內涵以及典故功能,與之相應的紅柴同樣如此,但兩者互有異同。詩中的「我」,不像被大量臚列的金橘同科植物:花椒、山枇杷、黃檗、佛手、檸檬等,恍若漣漪無限連綿的譜系,近乎屈原在作品中臚列的大量香草,反而特別挑選楝科植物中的特定品種:臺灣米仔蘭。臺灣與美國,古典與現代,屈原與楊牧,藉由跨越實質空間地理的相互定義,自謙「很土」的詩人何嘗不是貫徹古代詩人執著不悔的精神?
金橘和紅柴都是常綠植物,但一為灌木,一為喬木;皆產自南方,但前者芬芳美麗,名字好聽,後者樹皮會剝落,名字聽起來也略帶土氣;皆有具體的功用,前者可食用與藥用,後者則堪製作耐捶打,能控制方向的實用器物,甚至是廣植海岸邊的防風林。回歸詩體與詩藝,除了擁有語言各種質感(聲響、顏色、溫度)帶來的美好外在形式,也同樣需要堅實、反覆鍛鍊的結構作為肌理骨骼。形式與內容,過去與現在,你與我,芬芳與質樸,物與情的多重折射都收攏在詩中。抒情,自然也包括主體對自身理想的追尋與體現。
事實上臺灣米仔蘭同樣具備香氣,美好質地同樣應上溯紉秋蘭以為佩的屈原,只是花體細小如米粒,並不顯眼。作為故事之喻體,屈原是更為龐大外延的意義集合體。〈離騷〉中「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綰合本質與修飾之美,凸顯屈原人格,也成為楊牧的理想目標。多識草木鳥獸之名的楊牧,確實可能自喻為南國植物紅柴。臺灣對旅居西雅圖的楊牧而言,是南國更是母土。最初以受命不遷生南國的芸香科植物當成典型,最後卻落腳美西海岸,頗見對比呼應。楊牧憑藉詩句縫合諸多閃現的記憶,意象連類及感官類比讓情詩之「情」返照自身而有了人生體悟和哲學層次的高度。
參照楊牧1980年描寫幸福婚姻生活的代表作〈盈盈草木疏〉,儘管〈情詩〉也圍繞植物進行書寫,但前者字句溫暖光明,充滿一派和諧溫馨,植物品類亦為楊牧西雅圖寓所庭院外所見。從典故、描寫細節到口吻腔調,無論是點染兩人生活,或觀察、想像對方的動作細節,乃至自述勞動與未來的嚮往憧憬,調性都有別於〈情詩〉。
其實一首好詩無論描寫愛情或將個體之情昇華至哲學層次,均不影響其藝術成就與價值。本文所言只是諸多解讀楊牧的一種方法,只能說是不同的詮釋,而未必是更好的理解。文學建構的世界有不同的表述方式,變與不變,物與我,群己互動與時間流轉的痕跡都在詩裡,終究需要讀者參與。
----
美編:花椰菜菜子
https://www.instagram.com/brocccoliiiii/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楊牧 #情詩 #臺灣大學楊牧詩文研讀課程 #許嘉瑋
可食 灌木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廣州動物園(GuangZhou Zoo)位於廣州市越秀區,東鄰十九路軍陵園,南接環市東路,西邊雲鶴路,北銜先烈中路。有南門和北門兩個出入口,兩門均設有停車場。於1958年建成開放,占地面積42公頃。2013年接待遊客400萬人次。廣州動物園共有選自全國和世界各地的哺乳類、爬蟲類、鳥類和魚類等動物 450餘種(2013年),4500多頭(只),其中不少屬於世界珍禽異獸。屬於國家一類重點保護動物有大熊貓、金絲猴、黑頸鶴等35種,屬於國家二類重點保護動物的有小熊貓、白枕鶴等32種。廣州動物園同時亦是一個植物展示的園地。全園種植的樹木有200多種,100000多株(2013年)。廣州動物園的前身是1928年國民政府在廣州市中山四路建立的永漢公園,面積2.2公頃,展覽動物60餘種,200多頭。
1950年,永漢公園改名為人民公園(今廣州兒童公園)。
1955年5月正式命名為廣州動物園。
1956年7月,徵用先烈路地段的麻鷹崗一帶作動物園新址。
1958年10月,新址落成開放。
2006年來,園區先後被認定為廣州市科普教育基地、廣東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國家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2007年廣州市參加全國科普工作日先進單位。
2009年,廣州市政府希望將動物園遷址到帽峰山,但由於搬遷成本過高和市民反對意見居多的種種原因未能搬遷。
2014年8月廣州動物園完成了升級改造的設計,升級改造工程總投資8153萬元。
廣州動物園自南門向東依次有:科普館、遊樂場、馴獸表演場。自北門向東有蝴蝶館、海洋館、獸醫院、科教樓、盤龍苑、科普宣傳廊、逗趣園。靠近西邊有錦鱗苑、飛禽大觀。動物廣場位於廣州動物園的中心地區。
玫瑰原產中國,栽培歷史悠久,玫瑰在植物分類學上是一種薔薇科薔薇屬灌木(Rosa rugosa),在日常生活中是薔薇屬一系列花大豔麗的栽培品種的統稱,這些栽培品種亦可稱做月季或薔薇。玫瑰果實可食,無糖,富含維他命C,常用於香草茶、果醬、果凍、果汁和麵包等,亦有瑞典湯(Nyponsoppa)、蜂蜜酒(Rhodomel)。玫瑰長久以來就象徵著美麗和愛情。古希臘和古羅馬民族用玫瑰象徵著他們的愛神阿芙羅狄蒂(Aphrodite)、維納斯(Venus)。玫瑰在希臘神話中是宙斯所創造的傑作,用來向諸神炫耀自己的能力。玫瑰是英國的國花;花語:愛情、愛與美、容光煥發,勇敢,高貴。玫瑰花有多種顏色:紅黃白紫藍等....不同顏色有各自代表意義或愛情的語言。玫瑰為淺根性植物,萌蘖力強,性喜陽光,耐寒、耐旱,適應性較強,但在遮陰和通風不良的地方生長欠佳,開花稀少,造成徒長。玫瑰不擇土壤,但在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輕壤土中生長最好,微鹼性土壤也能生長。玫瑰怕澇,積水時間稍長,枝幹下部的葉片即易黃落,嚴重水澇會使整個植株死亡,玫瑰栽植不宜靠牆太近,以免日光反射引起日灼。
近年來,奇石作為一種新的投資品,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高淨值人群的關注。廣州是全國四大奇石購銷地之一,也是目前頂級藏家聚集最多、收藏石種最廣、創設私人石館最多的地區。對於走進廣東省奇石藝術館的普通市民來說,那些擺在他們面前、讓人眼花繚亂且開價動輒成百上千萬的石頭,或許永遠都只是“有錢人的遊戲”。這樣的想法,對於自稱已經沉迷在玩石這個行當近二十年的老謝來說,也一點都不會覺得奇怪。昨天,當他和一幫本地的石友一同走進藝術館,一眼望去,發現幾乎有一半是他生平從未有機會見識過的寶貝,裡邊的石頭來自世界各地,品種千奇百怪、應有盡有:大化石、梨皮石、石膽、來賓、彩陶石、藏瓷、藏玉、毛髮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