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疫苗來自中國 智利確診率為何不減反增? 】
✏️這幾天隨著中國疫苗效用的爭議再起,發現了 #智利 是個很值得關注的案例。還發現從天堂掉回地獄的智利人充滿怨氣(文長~)
✏️ 大規模接種中國 #科興疫苗 的智利,本來應該是世界疫苗接種率優等生。但近來確診病例數不減反增,重新回到全國封鎖的緊急狀態。
✏️分析認為,在這場中國 #疫苗外交 危機的背後,是拉美國家對國際援助的需求、中國對扭轉疫情敘事的野心,以及智利政府的「豪賭」。
▫️報導全文: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huanjing/jt-04132021161215.html
▪️智利🇨🇱疫情危機 — 施打了上千萬科興疫苗之後
4月13日,智利政府公佈了令人緊張的疫情數字。智利衛生部證實,該國的重症監護病房(ICU)處於「危急狀況」,因為97%的床位已被新冠病毒重症患者佔用。
根據官方數字,過去14天,智利新冠肺炎的確診數增加了11%,當日確診人數紀錄甚至超過去年六月疫情最糟時的數字。
在這個太平洋邊人口不到1900萬、最富有的拉丁美洲國家,新冠疫情已造成超過100萬人感染,近25000人死亡。
「如果目前採取的措施仍沒有讓疫情數字下降,我們將不得不採取其他措施。」智利衛生部長帕里斯(Enrique Paris)在13號的記者會上說。
今年四月初,智利政府宣佈重新關閉邊境、全國進入封鎖狀態。
讓外界更感到困惑與擔憂的是,智利是新冠疫苗接種率世界排名第三的國家。自二月開始大規模施打至今,已有740萬人至少接種一劑疫苗 ,佔人口的39%,其中481萬人已接種兩劑。
智利93%的疫苗是來自中國的科興疫苗( #Sinovac),其他則為美德研發的輝瑞疫苗( #Pfizer)。
如今疫情再次肆虐,人們困惑地問著:智利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智利人: 「我們正在經歷最糟的疫情」
「我們正在經歷疫情以來最糟的情況,徬彿一切又重新來過,但更嚴重的是,我們正要進入冬季。」84歲與82歲的雷克夫婦住在距離智利首都車程約一個半小時的靠海城鎮比尼亞德爾馬(Viña del Mar)。
雷克先生(William Lake) 坐在他能夠看到太平洋的海景公寓裡告訴記者,智利自四月開始嚴格執行新的防疫規範: 居民每周只能出門兩次、每次兩小時,且要事先上網申請許可。另外,由於邊境封鎖,智利公民除非特殊情況不得出境。
「我與太太在2月8日接種科興疫苗,我記得很清楚那是週一,我們非常興奮地到一座能容納五萬人以上的大型足球場,政府設立了帳篷讓我們依序施打,只等待了約30分鐘,施打只花了十秒,一點都不痛,人們的情緒非常高昂。」
比起兩個多月前歡慶中國疫苗抵達智利的心情,此時被困在公寓裡的雷克先生感到有些氣餒,「你明白,這個國家正在受苦。」
法新社引述智利大學(Universidad de Chile)的最新研究發現,科興疫苗的保護力並不高。研究指出,僅施打一劑科興疫苗的28天內,保護力僅為3%。接種完兩劑科興疫苗兩週內,保護力上升為27.7%;兩週後,預防新冠病毒的有效率為56.5%。
這個數字與巴西日前針對科興的臨床實驗結果54%非常接近。
相較之下,輝瑞疫苗的保護力在多國研究的結果都在95%左右。
「打到輝瑞疫苗的智利人會說自己像中了彩票,感謝主,我打到了。」住在首都聖地牙哥的26歲小說家莎夏·漢尼格(Sascha Hannig)告訴記者,疫苗種類是由政府安排,但當她60歲的母親打上了輝瑞疫苗,家人們為她熱烈的祝賀。
「人們多少有這種感覺,中國制的產品不是最有效的……,我想這種負面觀感在科興疫苗效力低的消息傳出後,會更加惡化。」漢尼格說。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 #高福 在4月10日坦言,中國疫苗保護率低。他還建議採用幾種疫苗交替的接種方式提升效力。
這段發言引起國際關注,高福次日在中國官媒《環球時報》上澄清自己被媒體「誤解」,他說世衛組織對新冠疫苗有效性的要求是50%以上,而他只是提出改進的建議。
智利政府也出面為中國疫苗的保護率背書。智利科學部長庫夫(Andres Couve)說,科興疫苗在防止住院及重症上的保護率達到83.7%。
智利政府仍將繼續施打科興疫苗,目標在2021年上半年為1500萬人、即80%的人口接種,實現群體免疫。
▪️🇨🇳中國疫苗外交的野心 拉美「沒有選擇的選擇 」
中國醫藥公司生產的科興疫苗採用的是傳統的「滅活疫苗」技術,向人體注射已殺滅的病原體🦠,誘導免疫產生;而美國的輝瑞及莫德納疫苗則屬於新的「核醣核酸疫苗」🧬技術,抽取病毒內部分核糖核酸編碼蛋白製成疫苗。
科興疫苗雖然保護力較低,但能在常規冰箱下保存,運送方便,因此在沒有足夠低溫儲存設備的發展中國家能更有效地使用 。莫德納疫苗須存放在攝氏零下20度,輝瑞則需攝氏零下70度。
「中國在疫苗外交上看見一個非常獨特的機會,」美國非營利組織「美洲對話」(Inter-American Dialogue)亞洲與拉美項目主任瑪格麗特·邁爾斯(Margaret Myers)告訴本台,「首先,中國一直在努力塑造形象,確保自己不會被國際指責為大流行的罪魁禍首。這還是中國向拉美國家展示新興技術的機會,以及用疫苗向 #台灣 的邦交國 #巴拉圭 施壓等等。最重要的是,你要知道,中國在這個區域做的事情,常被拿來與 #美國 做比較。」
隨著疫情在中國獲得控制,中國已向53個國家提供免費疫苗樣品,並向至少22個下單的國家出口疫苗。
今年二月,當大規模的中國疫苗抵達拉丁美洲的智利、巴西、秘魯、哥倫比亞、厄瓜多和玻利維亞等國,中國官宣還大肆批評美國等「富裕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疫苗需求不作為。
地球的另一端,秘魯電視台直播著秘魯總統捲起袖口施打中國疫苗的畫面;智利總統皮涅拉(Sebastián Piñera)則讚揚中國疫苗讓智利人在大流行中看見復蘇的希望。
邁爾斯分析,對拉美國家來說,中國的疫苗外交更像是一種「沒有選擇的選擇」。「就像拉美國家非常渴望投資,中國投資者就捧著錢站在那裡;在疫苗上,拉美人對發達國家的疫苗感興趣,但遲遲沒有辦法獲得……,而中國與俄羅斯就拿著疫苗站在你的門邊。」
▪️醫療外交 中國在拉美的形象危機控管?
研究發現,拉丁美洲能快速拿到中國疫苗及醫療援助,與過去十幾年中國在當地的投資經營、鞏固政商網絡密切相關。中國對拉美國國家的直接投資自2006年以來逐年快速增長,在34個拉美國家中,有19個國家已經加入中國的「 #一帶一路倡議」。
中國在當地帶來的就業機會及經濟增長,也讓拉丁美洲國家對中國的正面觀感在過去幾年上升。
以智利為例,2019年權威民調機構CADEM針對中國和美國在智利的形象做調查,對於「中美誰是智利更好的貿易夥伴?」這個問題,51%的受訪者選擇中國。 #智利人對於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好感度高達61%,對當時美國總統川普僅30%。
「新冠大流行已經極大地反轉了這種情況。」智利天主教大學(Pontificia Universidad Católica de Chile)政治學助理教授烏迪內斯(Francisco Urdinez)一直在追蹤中國在拉美影響力,他告訴本台,在一份去年由他主持、針對拉美七國 #智利、 #阿根廷、#烏拉圭、#墨西哥、#哥倫比亞、#巴西 和 #秘魯 的調查發現,中國的正面形象大幅下降。
「反中的情緒大幅上升,這個調查結果讓我非常震驚。大規模的口罩、測試紙、呼吸器捐贈並沒有對中國在拉美的形象產生積極影響。調查結果發現,一般民眾會把中國跟疫情起源國、病毒等較負面的詞彙連結在一起。」烏迪內斯說,上述調查是在去年五月,疫情開始在拉美國家爆發一個多月後進行。他正在等待新一輪民調結果出爐,幫助判斷中國「 #疫苗外交」是否扭轉了中國的形象。
坐在他位於聖地牙哥市中心的小公寓里,烏迪內斯和其他在智利受訪者一樣,都開始對封鎖感到疲憊。
「事實是,智利政府並沒有做好溝通,告訴民眾需要在第二針後,再等待兩周才有免疫力。第一針疫苗接種時是智利的夏天,很多人就開始恢復正常社交、度假,這也導致了一個重大的(疫情管控)失敗。」
他提到,2021是智利的大選年,智利當局在中國疫苗上下了很大的賭注,「疫苗的效果不僅關乎疫情控制,也關乎當權者的政治生命。」
「半夏小說排名」的推薦目錄:
半夏小說排名 在 孤讀者的航行 Facebook 八卦
【 2020,我最喜歡的10本書 】
在這個疫病之年,我自己也面臨了悲傷的離別,或許也因為如此,這一年我重拾許多大部頭的小說,在這種動盪不安的時代,沈浸於某個不同於現在的國度與時空,對我來說是很大的撫慰,藉由這些作家細膩與感性的文筆,我暫時忘卻了當下的恐懼與憂鬱,從這些同樣面臨人生關卡的角色中,獲得了繼續好好生活的動力與勇氣。
2020年我一共讀完了50套書,雖然量不多但大部分都很喜歡,所以也是經過一番掙扎才挑出了我的Top 10,以下排序僅為閱讀順序,無關排名:
《#心向群山》—羅伯特・麥克法倫
一開始是因為吳明益推薦而找來讀,沒想到會如此令我愛不釋手。雖然我並非愛爬山的人,然而對於山景的神秘,以及那些不畏懼高山凶險、而前仆後繼前往冒險的人,我是充滿好奇的。作者兼有文學的感性與科學的理性,將橫跨數百年的登山史寫得令人讀來津津有味。有些景色的面貌與氣味,的確是到過現場才能如此栩栩如生地描繪,然而若沒有人文素養的累積,恐怕也無法以如此優美而精準的文筆勾住人心吧。
《#鬼地方》-陳思宏
好久沒有讀到一本令人感到酣暢淋漓的台灣長篇小說。陳思宏的文筆遊走於人鬼之間,如此犀利又魔幻,將台灣家庭裡會發生的各種「鬼故事」都如此生動地描繪出來,讓你上一秒還因他的幽默與情節的荒謬而笑出聲來,下一秒又為這家人與時代的悲劇而淌下淚來。正如同每個鬼故事中,人總是比鬼更可怕,這本書也不例外。然而這樣的鬼地方是家鄉,這樣可怕的人是家人,不管你逃到多麽遙遠的地方,總有一天還是必須回到這裡,而書寫是一種除魅,讓我們一層層剝去謠言與假象,即使這過程會令我們被辛辣的現實給嗆出淚來,也無法迴避。
《#女神自助餐》-劉芷妤
正如同本書扉頁裡寫的:「本書情節並非純數虛構,如有雷同,我很遺憾。」在這八篇故事裡,有著台灣女生日常會遭遇的種種苦惱與創傷,有的隱晦迂迴有的則如此坦露直白,就像是不同女孩在面對相似傷害時也有著相異的應對方式。然而作者劉芷妤並不想藉由這些故事控訴什麼,她反而是誠實面對自己內心深處也殘存的「厭女情結」,故事裡的女孩們不斷剪裁自己以適應這個社會,那些掙扎與妥協有時候一點也不符合女性主義者的政治正確。透過一次次訴說,一次次的經驗共享,即使這些令人難過的事情仍無可避免地持續發生在社會的角落,但只要有更多人明白這些事情背後所造成的傷害,那麼有一天,這些受傷的靈魂是否都能得到身旁人的擁抱,哪怕只有一個人對她們說,「我懂,這不是妳的錯」,都好。因為如此,讀完這本書的我沒有感到無可奈何的憤怒,而是一種希望與反省,期望自己有天能夠成為那個伸出雙手擁抱他人的人。
《#筷:怪談競演奇物語》-合著
第一次看不同作家就同一主題接力寫作的小說,覺得頗新鮮,更何況作者們橫跨了台、日、港三地,藉由不同文化如何看待與「筷子」相關的禁忌與詛咒,的確很有意思。而一向對靈異題材有些苦手的我,在閱讀的過程並未被驚嚇到,我想是因為故事更著重在人性的善與惡上,而不純粹在賣弄恐怖的關係吧。第一次看不同作家就同一主題接力寫作的小說,覺得頗新鮮,更何況作者們橫跨了台、日、港三地,藉由不同文化如何看待與「筷子」相關的禁忌與詛咒,的確很有意思。而一向對靈異題材有些苦手的我,在閱讀的過程並未被驚嚇到,我想是因為故事更著重在人性的善與惡上,而不純粹在賣弄恐怖的關係吧。
《#夕霧花園》-陳團英
有別於過去我大多是先讀原作才看翻拍的影劇,這部反其道而行,因為林書宇導演的關係而先看了電影,過了約半年才讀小說,雖然兩者的故事呈現有些許出入,但兩個版本都各有令我喜愛的地方,而比起電影聚焦在有朋與雲林間的愛情故事,小說放了更多篇幅在歷史的描寫上,在戰爭與殖民的殘酷下,仍有些許人性微光照亮了黑暗,也因而使得跨國相戀的男女主角間,除了相知相惜的溫暖,更有著難以言喻的國仇糾結。而正如作者陳團英在自序中提到,在撰寫這樣的小說時步調快不起來,而正是因為他不疾不徐的細筆刻劃,讓我們在紙頁間可以看見一座美麗的花園躍然而立,看見一個女孩在殘酷的經歷下如何生還與復原,看見一個男人在耐心打造園林的同時也修補了自己與愛人的靈魂。我們身為讀者何其有幸,能僅僅透過閱讀,就可以不受傷害的走過這樣一趟療癒之旅。
《#2月20日的秘密會議》-艾希克・維雅
很難定義這樣一本書,如此舉重若輕,在輕薄的篇幅中乘載著如此沈重的歷史,但又不僅僅是史實的記述,作者艾希克運用文學的妙筆,將原本不被重視的歷史片段,以小說的戲劇性重生,讓人得以從中讀出其中的荒謬。當世人大多將那場大屠殺的責任放在納粹與希特勒身上時,他卻將目光放在屠殺前的情景,災難並非一夕之間就爆發的,而是當大家都不在意且別過視線的時候就在悄悄醞釀,極權總是如此反覆試探眾人的底線,直到他們再也無所畏懼。正如書介上所說,「希特勒只有一個,背後的惡魔卻有許多個」,而這些資助他的企業至今仍未得到制裁,不免讓人感到正義的廉價。如果說2020年有哪一本書撼動了我原本的人生價值,這本書當之無愧,相當推薦所有的台灣人都應該找這本書來一讀,才懂得珍惜手中這得來不易的自由,並體認到唯有依靠自身的強大才能真正抵禦極權的侵犯。
《#傲慢與善良》-辻村深月
身為珍‧奧斯汀的書迷,一開始就被書名給吸引,還有封面的slogan:「懸疑戀愛小說」也很打中我,因為對於單身多年的我而言,戀愛與人心有時或許比兇殺案更燒腦懸疑。故事從女主角真實疑似被跟蹤狂襲擊而消失的疑案展開,真實的戀人架在一路追尋真相的過程中,也同時揭開了真實在婚戀市場中苦苦掙扎的樣貌。小說從一開始透過不同角色眼中呈現出女主角真實的另一面,再到真實自身的辯駁與反擊,是這本書後段最為精彩的地方,也讓這樣從冰冷現實出發的小說,最後能有個溫馨的收尾,作者辻村深月的功力與野心可見一班。
《#殺戒》三部曲-尼爾・舒斯特曼
若不是在閱讀群組中看到許多人的推薦,以這個略顯中二的書名以及三部曲的厚度,我就要錯過這樣一個內容高潮迭起卻也極富省思意義的小說了。探討永生的故事並不少見,將主角設定為死神的作品也不算新鮮,但這部被定義為「YA」的小說卻從開頭就展現了宏偉的世界觀設定,更值得稱許的是作者並不耽溺於設定之中,在情節的鋪陳及人物的描繪上也毫不馬虎,讓人從翻開第一頁就徹底被這個世界給吸引,心繫主角們的未來,不一路看到結局就會非常難受,所以誠心建議請將三本書都借/買齊後再開始閱讀。作者藉由極端的設定,將原本枯燥的生死哲學以及道德危機,透過角色們的奇遇與交互論證,讓人在沉浸於故事的同時,也與主角們一起走過了這條並不簡單的思索之路。
《#柏青哥》-李珉貞
《柏青哥》是以在日朝鮮人三代為主角的小說,作者以細膩的文筆慢慢刻畫女主角順慈的故事,隨著時間的推移與人物的增加,到最後讓人為了書中這些因為戰爭而有國歸不得,還有在故鄉卻始終被斥為異國人的在日朝鮮人感到深沈的悲傷,他們明明是在日本出生成長,可以講得一口流利的日文,卻仍然只能拿韓國護照,在日本每三年必須更新一次居留證的羞辱……「歷史辜負了我們,那又如何?」他們不是推動歷史進展因而青史留名的大人物,這些在史冊上無名的平凡人,面對歷史的動盪只能無奈接受降生在自身的命運,然而他們始終都沒有放棄自己的人生,無論世界怎麼變化,主角一家人謹守著自己的原則,努力的活著,因為他們要證明出身與血緣不是一個人的全部。
《#懂也沒用的神秘旅行》-金英夏
在2020年讀外國遊記是很折磨人的一件事,然而金英夏這本散文集談的並非個人旅途見聞,如同韓文原書名「旅行的理由」,他是企圖透過一篇篇文章整理與思索自己為何如上癮般的熱愛旅行。對他來說,寫小說也像旅行一般,他能浸淫在一個想像中的國度裡,在那裏面沒有現實的瑣事煩心,而是一切都存在著秩序,出發與回歸都由自己作主,彷彿從命運手上拿回了自己人生的主導權。最後他說,人生也是一趟單程旅行,如此一想,那些在我們生命中來到又離開的人與物,也都像是過客一般,而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交會時盡情地款待對方,或許就能讓離別的痛苦降低吧。2020年以這本書作結,期望2021年,我能再次踏上一場充滿意外與驚喜的旅程。
半夏小說排名 在 Mʀ.Mᴀʀᴋᴇʀ. 麥克筆先生 Facebook 八卦
「Helpless」
2017年2月1日。大年初五。我與轉學生品芸在西門町逛街遊玩。度過了一場充實的一天。
當玩到
起初我是這麼想的,不過就在這時,家裡的角落內傳來了一個熟悉的聲音:
「芯儀?」
那位年輕的女子正微笑著坐在畫布旁,表情充滿喜悅似的望著我說道:
「你回來了。」
-
接著,她以疲憊不堪的聲音說道:「啊你這囝兒是走去逃位啊害我等到緊忝死,腰好像也愛出老毛病了,頷頸一肚子也疼。與我緊點交代清楚喔!」
「不要剛回來就開始亂念人啦!還是用我聽不懂的台語啊!臭八婆。」我向他厲聲怒罵一通。
我的姊姊名叫陳詩涵,目前就讀花蓮東華大學的音樂系。
在外界中,她是一個個性奇特,全身散發某種古怪魅力的叛逆型熟女(20歲)
不過他確實是實實在在的天才,他的繪畫音樂語言等等的才藝,就連人類系甚至SWAG方面都可以發揮到極致,根本樣樣行
「總之老媽去哪裡了,家裡燈為什麼都不開燈是想嚇死人嗎?」我撈叨著:
「他現在在房間應該是在睡覺,搞不好在追劇。另外你看我現在正在畫小雨的學校喔。」她昂然自若地展示著他的偉大新作品。
「哇喔!這是在哪裡?」
「我的大麻夢幻樂園,裡面有會彈琴的時空女高中生和一批獨角獸。」
「閉嘴啦。」
「好啦,這在淡江。」她道:「我很喜歡這個地方。」
「因為這他媽是你讀的高中,煩誒,你是什麼時候回家的。」
「三小時前。」他悠哉地說著:「我其實在五天前就回台北了。只是我暫時住在朋友家,在這幾天玩到快虛脫才順便跑回家洗個澡吃零食先。」
「那你為什麼都不打電話回來。」
「我爽。」
-
我們姐妹倆在這時間內聊了很多趣事,在大半夜的時候還看了一部恐怖電影。嚇死人。
電影播畢後,我們走去了陽台去看看台北的夜景,一切的景色還是往如以常。
詩涵靠在陽台的欄杆上,就此思考:「唔,這邊變得好破喔,空氣好髒。」
「也是啦。所以你現在在花蓮國過得怎麼樣?」我詢問道:「有看到傅崐萁紀念堂嗎?」
「靠北,你把花蓮看成什麽地方啦幹?那邊才不是什麼東西都是老頭做的好嗎。」詩涵擺出煞氣的表情幹瞧著我:
「不過花蓮算是一個很安靜的地方,空氣還比台北好。颱風卻大到嚇死人。」
「那東華呢。」
「這個嗎,過得很累。我畢竟也是主修小提琴和絃樂。所以開學後整個學習狀況還吃不消。詩涵消沈的說:「比較擔心最後被當掉。」
不過正他我想嘲諷他時,詩涵卻略微張嘴,注視著我的臉說著:「不過我覺得生活還滿充實的。考上大學後的生活比高中時還要忙碌勒。
不過我很開心因為讀那間學校,不僅可以離開舒適區,還可以在結識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所以在可能被退學前,我決定嘗試看看自己能走多遠。」
「噢。」
「所以,你高中生活還好嗎。別看我平常類似像瘋子這樣跟你聊天,我對你其實還蠻認真的。」
「.......恩。還不算好。」
我一聲不響地點了下頭。想不出到底要說什麽好。是要把
「是發生什麼事了嗎。」詩涵問道:
我無奈般向他抱怨道:「老實說,其實我滿嫉妒你的」
「是怎麼樣的嫉妒?」當詩涵聽到這句話,立馬表情變得銳利,好奇的凝視著我:
「我從來不像你一樣....天生就那麼有才華。」我說著:
「在大家的眼中,你不但成績好,畫畫音樂又好。每個人都那麼喜歡你,但想對比我,我卻什麼都什麼事情都做不好。好吃懶做,抗壓性低,常常被老媽拿來和你互相比較...。」
「芯儀,你怎麼了。」詩涵擔心地說:
無可奈何,我也只好把這幾個月遇到的各種事情全都告訴了她,包括成績的份數和班排名直直落下去的事情,上補習班也無法集中精神的狀況,認識轉學生的事情,但總體來說並不是什麼大問題。
「原來是這樣嗎。」詩涵有些歎息的說道:「你可能把自己逼太重了。」
「可是我很害怕,我害怕大家都對我的表現很失望。媽媽,老師,怡萱和冠宇,就連那個轉學生也是一樣....」在負能量的狀態下,我又這樣進入消沈狀態了。
「誒,我說你啊。喂喂!」詩涵叫道,隨刻:
「幹嘛啦。」我白瞪他一眼回去。
「真是.....老實說,你也只是因為無法達到他們的期待而害怕吧。你的夢想不是成為有名的小說作家嗎。」
「你也可以藉這個東西在未來好好發展下去啊,心情也會舒壓一些誒。」
「發展?怎麼發展。我還要應付課業誒。」我浮躁的對他道:
「齁呦,人生本來就有很多狗屁的事情啊,你幹嗎要瘋狂要求自己非得要完美極致。難道你一定要別人認可才覺得自己有價值嗎?」
「世間本身就有有形形色色的人,其中也不乏沒同理心和單純討厭你的人。你何必為了討好他們開始做一些你討厭的事情來。」
「雖然你熱誠,但你現在還有把以往的熱誠繼續投入道你喜愛的事物上面嗎?這不想以前的你啊。」
我看著遠方的燈火沉默不語。一瞬間不知該如何回話是好。
「以前還不都是以前的事了,不是嗎。」
我停頓了起來。詩涵則默默地望向客廳一角。
「總之,這畢竟也是人生的一部分,你可能隨時都會遇到更多糟透的事情,你做不好事情到頭還是得吃閉門羹。」詩涵說啦:
「老實說啦,其實我本身也沒什麼特別偉大的夢想,那些對外講的全是展示用而已。」
「?」我困惑2惡轉頭過去。
「你如果今天真的要選擇小說作家這條路的話,那一路上都會吃不消喔。
你唯有這股動力,就一定得把路上碰到的困難一次一次地解決掉。不管誰都是一樣。就算你被稱為天才,到最終還是要選擇面對這難題,」
「如果對自己覺得氣餒也沒關係,失敗在人生中本身就是常態。況且,也正需要坦然面對痛苦才能釋懷。人如果要成功本來就是慢慢累積的。」
詩涵在最後僅用著沈重的口氣說道:
「我一路上,也只是好好做真正的自己而已。」
「作為自己,本身的選擇權就在你身上。知道了嗎。這是你的人生。現在你的未來由你自己決定。」
「恩......。」
-
「不過老實說,其實當你講到嫉妒這個字的時候,我就已經知道你生活好像遇到很大的壓力吧阿哈哈哈哈哈啊!」隨刻,詩涵便轉換心情開始對我亂開玩笑。
「竟然!」我尷尬地說道:
「嗯。所以你講話的時候我也……沒怎麽吃驚。」
「.....所以你什麼時候要回去花蓮。」
「明天。」詩涵就像感慨良多般地說道:「之後可能等夏天才會再回台北了吧。」
-
電燈熄了。現在是凌晨2點34分。
詩涵鑽進雙人床上上頭的被窩,我在下面的床鋪中閉眼準備入睡,但想著他今天說的話之後,還是睡不太著。
我腦中不斷想著,這種三人居住的日常不知道何時才會再體會。
#金魚系列
半夏小說排名 在 小說推薦 - 書籍板 | Dcard 的八卦
寒假到了終於有時間分類看過的小說,以下的分類都是大概分一下而已, ... 寵記/六盲星➡️導演x作家(兩隻萌寵開啟的故事❤️) 影帝酷愛撒糖/半夏涼涼 ... ... <看更多>
半夏小說排名 在 Re: [原神] “從未有手遊達到原神這個高度”m 的八卦
我打開來玩了半小時到 12/27 18:13 ... 26 [Vtub] 彩虹社来栖夏芽-小說作家出道 ... [新聞] 彭博防疫排名台灣再進步陳時中:我們有信心. ... <看更多>
半夏小說排名 在 [心得] 原創小說《半夏致立秋》 - 看板GL 的八卦
圖文影音好讀版:
https://blog.roodo.com/worldinmyeye/archives/44123520.html
一時心血來潮,沒想到就寫了一大篇。雖然很多人看過了,但還是想再推薦一次。
文字版也請搭配BGM一起服用:
https://youtu.be/bKeIlWWnmEk
《半夏致立秋》:https://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1485523
作者:一月青蕪
一月青蕪的這篇小說我真的反覆看了很多次,所以當今天又翻開看了一小段
就決定要好好的寫一篇心得。
每當心情沮喪的時候,就會翻翻《半夏》。每次看完都會覺得人生處處充滿了希望,只要
自己繼續努力奮鬥下去,一定能為自己開創美好人生。《半夏》是一部療癒人心的作品,
但它對我來說之所以療癒人心,不僅是因為女主之間堅定不移的愛情,有更多是因為她們
細心又耐心的為彼此撫慰心中的傷痛,沒有放棄自己,也沒有放棄與世界溝通。一如故事
裡的時月,生病的人想要痊癒,最重要的是,不放棄自己,好好的活著。
面對人生的無常,面對命運的嘲弄,我們該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它?這或許是作者將故事
場景設定在醫院的理由,一個人的生老病死,人生的喜怒哀樂、恨怨情仇,在這裡全都能
看見。在這裡,更能體會到什麼是無常,什麼是活在當下。也會看見就算人生無常,命運
老是在嘲笑人類有多渺小,但總有些什麼,一旦人們擁有了,就能變得強大,連死神都會
懼怕。
我喜歡雜草般堅韌的習秋彤護士長,她雖然總是張揚,卻也柔弱。她是那樣的平凡,一如
我們所有人,所以這樣的角色,令人感到親近。我也喜歡溫潤如水的夏未嵐醫生,她雖然
是白蓮花,卻堅定可靠,令人不禁想要依賴。在這個故事裡,她們都不完美,都有著那麼
一點性格上討人厭的地方。習護士長的壞脾氣與膽小是因為她的平凡,她必須像個刺蝟,
努力對抗來自世界對她的惡意,才能讓自己不受委屈。夏醫生希望討好所有人的個性是因
為她的不凡,她的家庭、她的聰明才智、她的美貌,都讓她受人注目,也因此她必須做好
所有事情。兩人的家庭背景造就了她們不同的處事態度,也使得這場戀愛一如世界上許多
人的愛情,艱辛且困難重重。
喜歡《半夏》是因為不論在角色人物塑造還是主角的成長,都有著細膩的刻劃。在這裡想
要套用韓劇《沒關係,是愛情呀!》裡的一段對話:
海秀:「愛情總是會帶來幸福,高興,心動和勇氣。」
載烈:「也會帶來痛苦、抱怨、疼痛、傷心、絕望和不幸。然後也會帶來能撐過這些的力
量。這樣的程度才算是愛情。」
看這部韓劇時,我總會覺得好像看到秋彤和未嵐,她們溫柔的為彼此撫平過往生命中的各
式傷痛,愛情給予她們戰勝不幸的力量。她們都在愛裡放下了部份的自己,卻因著對方變
得更加完滿。總是試著討好所有人的夏醫生,拋下了家庭與過往,公然反抗母親,來到習
護士長身邊;驕傲如公主,自卑卻自大,甚至有感情潔癖的習護士,放下了自尊,選擇原
諒一而再傷透她的夏醫生。
很喜歡故事裡夏醫生的一句話:「我知道我愛她會讓她痛苦......可...你愛她卻不能讓
她快樂...」什麼是愛情?什麼是人生?是看《半夏》時最牽引我去思考的部份。愛情與
人生,都如同四季,有著春夏秋冬,有著痛苦與不幸,也有幸福與希望。面對那些疼痛與
哀傷,面對那些令我們心靈生病的所有人事物,我們能做的從來只有好好活著,相信愛與
希望。
最後還是要借用《沒關係,是愛情呀!》裡的台詞:
「生活艱辛的時候,我們總認為完全沒有活下去的方法了。但是作為精神科醫師的我,一
定會告訴大家『不是』。希望在最極端的時候都會存在。」
夏醫生和習護士都說了:「一起好好的活下去。」生活因四季的不同景色而有不同滋味,
也因而希望總是長存。要好好的活著,要勇敢的去愛。
P.S絕對沒有偷偷安麗《沒關係,是愛情呀!》的意思(恩,是正大光明的傳銷!)。我
很喜歡這部劇,且覺得盧熙京編劇試圖在劇中傳達很多有意思的元素。譬如誰才是生病的
人?被「污名化」的「精神病患」等,這些都讓我看到編劇隱隱在講一場「不一樣的愛情
」。所以這時候似乎該唱一下Jolin的《不一樣又怎樣》,哈哈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3.196.2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L/M.1429611484.A.73F.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