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現在記憶猶新,決定來紀錄一下Q姐第一次參加中學升學考的經驗。
在英國,基礎教育的學制和台灣是不太一樣的。這裡是滿4歲的9月進入小學學前班就讀(也就是QDD這個年紀)、5歲念小一,11歲則進入中學就讀然後一路念到18歲上大學。所以目前10歲的Q姐是國小六年級,明年就要升中學了。
關於中學的選擇,每個家庭的考量和選擇也都不相同。有些會直接選填當地學區內的公立中學、有些會為此孟母三遷搬到好學區、有些是從同一間小學直升上去(蠻多私立學校是從4歲一路念到18歲)。 BUT,如果打算讓孩子進入比較 #升學導向 或是所謂的 #頂尖中學 ,這裡通稱Selective Secondary School,那麼就得在孩子升上六年級的第一學期參加廣為英國家長熟知的11plus(11+)升學考試,考題圍繞在英文、數學、NVR(圖像推理邏輯)和VR(文字推理邏輯)四個科目。 也因為這個考試的存在,許多小朋友都是從五年級甚至四年級開始準備,刷題、補習、或請家教算是基本配備。就我所知,Q姐班上大概有一半的同學決定走考試這條路。
至於11+這個制度可說是非常複雜,光用一個篇幅是講不完的,因為英國光是中學就分成私立公學(public school,大家最熟知的就是伊頓啦)、私立中學、公立中學、文法學校(Grammar school)…等。 有些地區是整個郡舉辦會考然後填志願、某些熱門搶手的文法學校是 #獨立招生 考1-2輪筆試,私立中學甚至是筆試加面試。 重點是,每個區域或是學校的考法都不太一樣,有些是GL題型、有些CEM題型、私校ISEB等…. 看了是否一個頭兩個大?
———
時間回到9月1號當天,是Q姐人生中第一場中學升學考,這天要考的是位於北倫敦傳說中非常難考、獨立招生且錄取率極低的頂尖文法學校(Grammar school),歷年來每年幾乎都是3000多人報考,第一輪取300人、第二輪再篩選至最後100人。 其實這間並非我們的主要志願,因為距離我們家1個多小時車程真的超遠,會報名考試單純是抱持著挑戰看看的心情而來。
當天因為QDD有線上家長會,所以我和隊友分頭行動。 我在家和老師開會、DDC帶著女兒舟車勞頓前往學校陪考。 根據DDC的現場回報,在場的排隊隊伍綿延至學校外牆超遠處(而且因為報考的人數太多,考期還分成兩天有上午場和下午場)。 現場的學生人口組成,10個裡頭大概有 👉 6-7成都是印度學生、剩下1-2成看起來是華人臉孔、剩下的1-2成才是白人。 對於這考生比例之懸殊,我們也覺得好奇妙(我和北邊的學校真的不熟啊)
反正當天Q姐看起來是老神在在,排隊等候時還拿著小說蹲著看(可能因為這間不是主要目標)。考試時間是一小時,共78題,等於每題思考+填答案時間不到50秒。考完之後Q姐是說她有寫完,有部分題目蠻難的但沒有想像中難,聽她描述完,我心裡還默默想說「該不會真的有機會考進第二輪吧?!」
然而,上週四我們接到這間學校的email 通知,今年和往年一樣共3000個學生參加考試,可以進第二輪(前300名)的錄取分數是346,Q姐差了3分結果沒進….. 。收到結果的當下,我還在擔心該用什麼方式和Q姐說,很怕女兒信心被擊潰或自暴自棄之類的(畢竟她還蠻常玻璃心 XD),但他爸直接直球對決和女兒講考試結果,並且坦然地說這也沒什麼,妳已經盡力了。幸好Q姐也沒有太在意。
雖然我們早就知道這間學校超級難考、也不在我們的主要志願裡,但Q才考第一間就敗「北」,說沒有一點點小失落是騙人的。 不過,考過之後真的是沒什麼遺憾,畢竟Q已經發揮她最大的實力,只能說這對我們來說算是開眼界了,知道原來在英國、在倫敦,還是有這麼一群更努力、更用功、更厲害的小朋友們!!
總之,由於Q姐一直以來都是讀公立小學,五年級以前完全是在「沒作業、沒考試、沒壓力、甚至不知道 #參考書為何物 」的快樂環境中成長,所以當初決定走上考11+這條路,我和DDC也是從碰撞中學習,公立學校沒教的我們只能靠自己教(但英文我倆程度都比女兒差,只好請家教),更希望這段備考期間她能在適度的壓力和放鬆玩樂中取得平衡。 然後這一切只是剛開始,因為我們大部分報考的都是私校,考試是從11月才開始啊啊啊,要一路考到明年1月才結束。 等考完之後,我一定要報復性玩樂,日子實在是太悶了嗚嗚嗚。
#才10歲就要面對大考其實挺殘酷的
#唯有歷經過這一切
#才能戳破歐美升學完全沒壓力的粉紅泡泡
#輕鬆是可以超輕鬆但一旦要競爭就是和各國的人一起競爭
#一不小心寫好長看完是真愛
補充:蠻多人好奇Grammar school是什麼?字面上直接翻譯是文法學校,但更確切的稱呼可以稱為『重點學校』。簡單來說,就是比較升學導向的頂尖中學,絕大部分的Grammar School都是公立的,完全免學費,但就是要透過這樣學術競爭的方式考進去。如果換成台灣的學校來想,可以想成台灣的北一女、建中、雄中雄女等學校,只是英國這類的學校選擇又更多。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在地上滾的工程師 Nic,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求職從履歷到面試,每一個環節勢必都有可以調整提升的空間,過去我從畢業時應徵「網站開發工程師」,大約投 10 份履歷只有 1 間拿到 offer。然而每次的挫敗都是一次修正自己的機會,透過不斷自我成長,以結果來說,和過去相比,現在面試中高階工程師職位,都有不錯的錄取率。 然而這段路程的角度也隨著職務...
升中面試英文題目 在 QQmei Facebook 八卦
很少在這裡分享關於Q姐學校的課業。一來是因為英國的學校制度和升學系統有點複雜,很難釐清頭緒乾脆不寫(任性),二來是Q的功課都是DDC在看的所以我也不太清楚(噗)
之前曾經在粉絲團提過,雖然大家都以為歐美體系教育沒有升學壓力,但是自己親身體驗了五年才知道,其實英國的升學壓力也不小,孩子從很早就要面臨重要考試關卡,我聽過身邊太多7、8歲孩子就在請家教的例子(這個我之後有空再娓娓道來)
不過,Q姐一直以來唸的都是公立小學,比起私校,學校在Year3以前幾乎都是沒有回家作業的(但是有大量閱讀),真的可謂零考試、零功課、社交趴踢活動一堆的快樂成長!可是一旦進入Year4,這裡的家長最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就是未來中學打算往哪裡去?除了地區性的公立中學是依照學區來分發直升之外,大部分的私立中學、還有重點中學(Grammar school),都是需要考筆試甚至面試的。 所以,以英國的基礎教育整體比台灣早一年來看,英國的孩子必須要在Year6剛開學的時候就進行升學考,也就是10-11歲左右,等於是台灣的五年級,就要面臨類似聯考的壓力,是不是真的很早?!
從去年九月Q姐升上Year 4後,她便有很明確的目標,就是打算參加英國的中學升學考。 一來,她班上幾個要好的朋友,未來都是差不多的目標;二來,她喜歡挑戰自己!老實說學校目前的進度,對她來說已經有點簡單(公小的進度和私小確實有些落差),班上的數學和英文都有能力分組,她都是分在最高組,老師甚至要額外提供更難的習題給她做。
話題轉回來,就是學校停課的這段期間,Q姐在家也是沒閒著。除了學校的遠距教學之外,DDC也有讓Q做一些坊間參考書的數學/英文習題。我們更發現,Q姐現在已經可以解題Year6的數學題目包括分數、小數點除法、角度、機率、單位換算....等。(但DDC本身是理工阿宅;我本身雖然唸文組但國文歷史都不怎樣,當初大學聯考是靠數學94分拉高分數的哈哈哈哈哈,所以Q姐有理工腦也是正常的?!🤔)
好啦,老Q賣瓜結束。總之我不得不說,DDC真的很會教,只要Q姐遇上不會的題型,DDC都有辦法融會貫通之後、再用淺顯易懂的方式教懂女兒。重點是 #很有耐心 #不發脾氣。這讓我不禁思考: 如果DDC在英國改行做數學家教,會不會比現在的工作還要更吃香?🤪
以上落落長,只是想要替我的 #英國教育制度連載 做個起頭。對於這個主題有興趣的朋友請喊右,集滿100個右我才要繼續寫下去(任性)(結果已經集滿了哈哈哈)
#話說我都快忘記以前國小數學在學什麼
#現在台灣小三的數學在教些什麼呢
升中面試英文題目 在 葉揚 Facebook 八卦
1.
接下了一個公益活動,
是在十二月的某個周日,
要去家扶的單位,給單親媽媽演講。
題目很自由,
就是談談當母親的感受,
給需要幫助的媽媽打氣與支持。
我為了這個傷了一陣子腦筋,
到底要說什麼?要怎麼說?她們為什麼要來聽?
有一天在廁所裡刷牙,
好像有人在腦子裡說了一句話那樣,
突然閃過一個很確定的念頭,
腦子裡的那句話是:你不要高談闊論就好。
我想這就是關鍵字,
保持真誠,不要高談闊論。
關於當媽媽這件事,
我根本就很不專業,涉獵也不廣,
仔細想想我其實更像一個邊緣人,
很多時候都按照自己以為的方法去做,
還經常自以為有趣搞砸了很多事情。
我在想,
不如就把過去作過跟做錯的實情都一一說出來,
如果內容能讓現場的單親媽媽,
覺得奇妙,實用,搏君一笑,
那就是一個好的開始。
2.
先講講還沒有當媽媽之前,我的回憶。
學生時期,大概是我人生目標最明確的時候。
大學的時候,我很認真讀書,考試,
一心一意想要成為一個被社會所肯定的青年才俊。
(現在還有人會用青年才俊這個詞彙嗎?)
出社會的第一份實習是在顧問公司工作,
當時要做一份關於速食產業的調查報告,
有些數字我不知道怎麼取得,
就去坐在漢堡王裡面數人頭,
數了一個禮拜。
後來,一個跟我同組的很漂亮的女生,
發現我天天都去漢堡王,
她說,嗯,我好像有認識的人可以問.....
我就坐在旁邊,
看她打一通電話,
就拿到好多數字跟資訊。
那時候我覺得她好有辦法,好羨慕。
那個女生是我的偶像,
英文講得很好,家世好,
頭髮也很長很漂亮,
我就是亂糟糟的,
經常感到有點自卑。
大家可能會想,
這樣的女生應該心腸很壞吧?
結果完全不是喔,
後來我們一起競爭一個職位的時候,
她還買了一本國外面試的書給我,
是顧問公司會出的考古題。
我到現在都記得,
她到我家樓下拿那本書給我,
然後坐上高級轎車離開的樣子。
我想說,
天啊我是要怎樣追得上那樣的人?
3.
接著我去了另一間民生消費品的公司,
老闆是外國人。
那些年受到很好的照顧,
第一次出國受訓的時候,
住了一家五星級飯店,
有枕頭車推到房間來,
我不知道怎麼挑,
服務人員就多給我好幾個枕頭,
我為了這個高興得在床上跳。
(不過後來整晚都在寫報告,好像沒有享受到什麼。)
幾年後,
我進了網路公司當業務,
我也是很像鄉巴佬。
我還被廣告代理商笑過,
因為我打電話給對方說,
我業績這個月做不到,
你能不能給我一點訂單?
在電話的另一頭,
她說: 天啊你這個開場白太特別了......
#還好這個世界對我很好
#總是有人特別照顧鄉巴佬
4.
話題拉回當媽媽這件事。
我覺得媽媽們會覺得當母親很辛苦,
有一個原因是社會認為媽媽這個角色,
如果沒有盡力做到極致是一種過錯。
社會大眾沒有想過,
媽媽是一個九個月後就突然成立的身分,
每個女人的起點不同,
而且也沒有考古題可以參考。
(更不要說,就算有考古題也要知道要去哪裡買,我當時就完全不知道......)
因此我這幾年的心得是,
當媽媽這條路,
是很像一種猜數字遊戲,
要漸漸縮小範圍去逼近答案的過程,
一次就猜中的人,
也應該能明白,
有時候有的人運氣不好的時候,
需要猜很多次。
5.
在網路上,
讀了一些關於單親媽媽的資料--
單親媽媽的困境,其中包含了「獨自一人擔任家中的經濟支柱」、「因為要獨力照顧孩子,造成工作不穩 定」、「單親家庭幾乎等於弱勢家庭,近七成月收入不到$25000」、「要面對社會的刻板印象」、「單親媽媽被迫放棄追求自身的幸福」......
這些問題都很龐大,
尤其是牽涉到經濟能力,
身不由己的感覺非常沉重,
會讓人無力去創造一些試圖改變人生的可能性。
所以我的演講主軸決定好了,
既然在真實世界裡,重塑人生是那麼難的一件事,
不如就先以"成為一個自由的母親,活下來!!"的這個方向去走走看。
我的感覺是,
你只能誠實的面對這個人生,
球來就打,別無選擇。
保持自由的心境,
不要頂著別人的版本或標準。
一定會有害怕的時候,
害怕的時候就抬頭說老天啊我快要嚇死了。
(我經常打開窗對著天空說這句話)
一定也會有羨慕別人的時候,
像是有的媽媽很會煮飯,
有的媽媽會打毛線,
更不要說有的媽媽生了比我還多的孩子,
但不知道為什麼還是很瘦......
這個時候也只能說她長得好美,
腦子好身材好人又善良,
好吧現在我來看看,
我這個人實際可以怎麼做。
(或是再抬頭幾次說老天啊我快要嚇死了)
6.
真抱歉好像又高談闊論了幾句,
面對一些正在看文章,
或是演講場上的單親媽媽,
我只想用剛剛那些例子說明--
生為一個人,
放不下過去是正常的,
羨慕別人是正常的,
犯錯,受傷,無路可退的經歷,
也都是偶而會發生的。
人不用時時很風光,
不需要永遠很勇敢的扮演母親這個角色,
說到底,
大部分的時間裡,
人生根本沒有答案,
所以在許多問題面前,
無論那些問題有多少或是有多大,
你是自由的。
最後,
以一個我曾經看過的籃球的紀錄片作為結束,
裡面有個籃球員這樣說:
"要長期當一個運動員,
你必須要能分辨什麼是痛苦(Pain),
什麼是受傷(Hurt)。"
"痛苦是常常有的,
要當運動員,
就不能因為怕痛就放棄,
不過如果你受傷了,
那一刻要知道立刻停下來,
你停下來,
是因為你必須懂得保護自己。"
這段話幫了我很多,
我也想把這段話留在這裡。
後記:
謝謝蘭蔻舉辦的【Write her future共寫未來】公益計畫,與家扶基金會合作,透過實際捐款、公益保養彩妝 講座,為提升弱勢媽媽就職力盡一份心,我很榮幸可以一起參與這個公益活動,歡迎大家點選下方網址觀看單親媽媽的影片故事,並於影片貼文下方按讚+留言,每一個留言,蘭蔻將捐款10元。
網址: https://reurl.cc/0O8zel
#蘭蔻與你共寫未來 #WriteHerFutureTW
#Lancome #LancomeTW
升中面試英文題目 在 在地上滾的工程師 Nic Youtube 的評價
求職從履歷到面試,每一個環節勢必都有可以調整提升的空間,過去我從畢業時應徵「網站開發工程師」,大約投 10 份履歷只有 1 間拿到 offer。然而每次的挫敗都是一次修正自己的機會,透過不斷自我成長,以結果來說,和過去相比,現在面試中高階工程師職位,都有不錯的錄取率。
然而這段路程的角度也隨著職務成長有幸擔任面試官,這其中的心路歷程都詳細記載在我的技術部落格。不過,今天想用影片和大家分享,這過程中我如何透過每次改進,一點一點的提升勝率。
如果你參考了我的方法獲得不錯的結果,歡迎留言成為見證人,讓我們一起為成長慶祝 🥳
喜歡影片的話!可以幫忙點個喜歡以及分享、訂閱唷!😘
━━━━━━━━━━━━━━━━
▶ 履歷撰寫技巧文章
https://blog.niclin.tw/categories/%e5%b1%a5%e6%ad%b7%e6%92%b0%e5%af%ab?utm_source=youtube
▶ 求職精進群回顧
https://blog.niclin.tw/categories/%e6%95%99%e5%ad%b8%e5%bf%83%e5%be%97?utm_source=youtube
━━━━━━━━━━━━━━━━
▶ AAR 範例
1. 面試預期的情況
自我介紹已經準備的很熟,應該沒有問題,會嘗試主動多聊一些後端實作的經驗
2. 面試實際的情況
沒有預期會考白板題,有點緊張,結果過程中一股腦的想把題目做完,卻忘了問面試官更多的規格,導致最後好像有點聊不太下去
雖然有聊到後端實作,不過面試官提到的 Desing Pattern 卻不太熟悉,也對單元測試並不瞭解
3. 下次怎麼做可以更好
寫白板題的時候要冷靜,先做出基本解並且在過程中要和對方討論,多問一點問題
應該要看一下 Design pattern 相關的書籍和文章瞭解一下,並且試試看寫出簡單的單元測試
━━━━━━━━━━━━━━━━
▶ 觀看破 50,000 解鎖專區
🥺 waiting...
━━━━━━━━━━━━━━━━
章節:
00:00 從求職到徵才
01:47 履歷怎麼寫?
02:51 精簡勝於冗長
04:13 量化實際指標
06:27 基本履歷架構
06:59 如何面試?
08:29 面對挫折及解決問題
09:22 面試節奏
10:18 AfterActionReview
━━━━━━━━━━━━━━━━
⭐ 蝦皮賣場: https://shopee.tw/bboyceo
⭐ instagram (生活日常): https://www.instagram.com/niclin_tw/
⭐ Facebook (資訊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niclin.dev
⭐ Blog (技術筆記): https://blog.niclin.tw
⭐ Linkedin (個人履歷): https://www.linkedin.com/in/nic-lin
⭐ Github: https://github.com/niclin
⭐ Podcast: https://anchor.fm/niclin
━━━━━━━━━━━━━━━━
🌟 任何問題或合作邀約信箱: niclin0226@gmail.com
#面試 #履歷 #求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PioEwQU8nw/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