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良師一甲子,永世難報養育恩
─悼亡母厚修女士
103.5.10. 馬英九
媽媽走了,走得平靜安詳。
她彌留之際,我趕到萬芳醫院加護病房,緊握著她微溫的手,這一雙把我養大的手,吻著她的臉頰,在她耳邊低聲的說:媽媽您好走,您的子女、媳婦、女婿、外孫都在您身邊送您,爸爸會在那邊迎接您,妳好好走,不要怕喔!我們結緣64年,來世再做母子,好不好?
我們接著用「生日快樂歌」的調子含淚輕聲合唱:「謝謝媽媽生我,謝謝媽媽養我,謝謝媽媽教育我,謝謝媽媽愛我」。媽媽闔上眼,告別了這個世界,享年94歲。
時間,是民國103年5月2日下午6點16分。
媽媽生長在湖南寧鄉一個書香世家。父母知書達禮,她幼受庭訓,從小聰慧善良,進小學前念過私塾,國學底子不錯,又寫得一筆娟秀灑脫的好字,有大家風範。媽媽小學畢業後,初中、高中念的都是長沙著名的周南女中與省立長沙女中。高中畢業前一年,「七七事變」爆發,日軍全面侵華,她親身經歷這一場艱苦慘烈的民族禦侮聖戰,自有刻骨銘心的感受,影響她的一生。
高中畢業後,她順利考上中央政治學校(政大前身)與金陵大學,她選擇前者。抗戰時期,政校從南京遷到風光明媚的重慶南溫泉,她也在此遇到法政系的同鄉馬鶴凌─我的父親。媽媽年輕時美麗而有氣質,會念書、字寫得好、又喜歡運動,在學生領袖兼運動健將的父親積極追求下,兩人很快就墜入情網。父親當時稱讚她是「真善美的化身」。
民國33年秋,抗戰進入尾聲,日軍準備反撲,重慶震動。蔣委員長號召「十萬青年十萬軍」,父親帶頭響應。當時媽媽至為不捨,但以國難當前,義無反顧,她在送別會上說了一句鼓勵父親參軍的話,令人動容,也讓我至今引以為榮:「歷史上成功的男人,都是從戰場上走過來的。」
父親加入青年軍不久,抗戰就勝利了。父母帶著大姊,回到湖南,二姊、三姊相繼在長沙出生。民國37、38年父母兩度來臺灣,媽媽當時曾在臺北一家餐廳當過會計。38年大陸局勢逆轉,父親應長輩與同學之邀,再回大陸西南作最後一搏,此行兇險不小,當時媽媽已懷了我,她憂心忡忡,仍然含淚送行。38年底大陸變色,父親倖免於難,並設法救出在湘潭老家已遭公審清算的奶奶,安排她與二姊、三姊在39年春來到香港。稍早,大腹便便的媽媽也帶著大姊從臺灣趕到香港與他們團聚,我就在那年7月出生於九龍。
當時父母都在九龍「荔園」遊樂場打工,媽媽當收費員,爸爸白天在家做饅頭,晚上到「荔園」去當茶房,奶奶在家照顧四個小孫子女,一家7口,每天只吃兩頓飯。6歲的大姊每天走路送飯給上班的媽媽,媽媽不時典當外婆送她的首飾來貼補家用,全家生活相當拮据辛苦,但在亂世中全家人能夠團聚,已經相當幸運。等了一年多,全家總算在民國40年10月來到臺灣,先借住在桃園,半年後搬到台北市萬華,在一個拼湊的大雜院住了11年,我的童年在此度過,小妹也在此出生。
媽媽天性善良勤儉,伺候老奶奶相當體貼,兩人在家事上分工合作,情同母女,碰到爸媽意見不和,奶奶還常站在媳婦這一邊。
我們家是典型的嚴父慈母,小孩自然比較親近媽媽。當媽媽調到石門水庫工作的時候,就把讀小二的我和小妹帶去。白天我們到龍潭的三坑國校借讀,下午回宿舍跟媽媽共進晚餐。民國47年的臺灣,既無電視、電腦,電影院也少,媽媽就利用晚間,教我讀《古文觀止》。數十年來,每次回憶當時媽媽燈下課子的溫馨畫面,就感動不已。這次媽媽在加護病房的初期,意識清楚。探病時,我背「桃花源記」給她聽,背對了,她點頭;背錯了,她搖頭。我們重溫了50多年前母子共享的快樂時光。現在媽媽走了,我不敢再碰「桃花源記」,深怕自己控制不住奪眶而出的淚水。
媽媽賢淑多才,照料八口之家,五個幼兒。白天上班,晚上有時還要兼課、做飯,十分辛苦。爸爸好客,常邀朋友小聚,媽媽因此燒得一手好菜,很受歡迎。還有不少人專程來吃她拿手的紅燒辣羊肉。媽媽也會織毛衣、做衣服。家中有一台縫紉機,就是她貼補家用的利器。我們姊弟妹念小學、中學的制服,很多是媽媽親手做的。當年父母的薪水微薄,媽媽能燒菜、做衣服、織毛衣,節省了不少支出。我初中一年級暑假,參加童子軍露營,學會了做紅燒茄子。回家後做給媽媽吃,她看到13歲的兒子居然懂得做菜孝敬媽媽,開心極了!也因為媽媽會做菜,我的四個姊妹不但能做菜,還會做整桌酒席。
媽媽非常孝順父母,外公住在新店,媽媽那時幾乎每個周末都去陪他聊天吃飯。外公去世後, 媽媽即使膝蓋受傷,不良於行,也要上墳祭拜。外婆當年留在湖南沒有來臺,民國69年,政府尚未開放大陸探親,媽媽思母心切,自己不能赴大陸探親,只好要求旅居美國的大姊到長沙,探望30年不見的外婆和阿姨。大姊回臺灣,帶回外婆的思念和一件特殊的紀念品。外婆在民國72年過世, 她們母女從民國38年一別, 一生未再見面 !外婆送的紀念品, 媽媽一看就流淚,一直保存到現在。我們會把這件紀念品放在富德靈骨樓,永遠陪伴媽媽。
媽媽做人厚道,樂於助人。小時候我們跟奶奶上西園路天主堂,常常領回麵粉、包穀粉等外國救濟品。有一次我在大門口發現一位貧窮的老人在餿水桶中找東西吃,我立刻跑去告訴媽媽,她馬上裝一包香噴噴的包穀饅頭送給那位餓極的老人。看到老人感激的眼神,我很開心,也才懂為什麼「助人為快樂之本」。
媽媽是一個國家民族觀念很強的人。小時候,她講給我聽的床邊故事,不是俠盜羅賓漢或白雪公主,而是鑑湖女俠秋瑾與革命黨員徐錫麟從容就義的故事,她尤其喜歡講述高志航烈士在浙江筧橋機場擊落日機的英勇事蹟。這是最鮮活的民族精神教育,我畢生難忘。媽媽加入中國國民黨75年,這是她晚年最津津樂道的事。
媽媽一直有一個夢,希望有一天,她的子女考上聯考的狀元,那時記者就會來訪問她是如何教育子女,她一直在等這一天。等到民國59年小妹考上臺大外文系,不是狀元,以後家中無人再參加聯考了,媽媽才斷了念頭。沒想到我大學畢業那年,舉辦第一次預備軍官考試,有不少人落榜。我幸運考上第一志願海軍補給科,還是臺大這一科的第一名。有同學打電話來問我考上沒有。我不在家,媽媽接的電話,告訴同學我考上了,還開心的加了一句「還是個小狀元呢!」她的兒女狀元夢,總算勉強實現了!天下父母心,令人莞爾。
媽媽從我們小時,就教我們要勤儉、誠實、清廉、愛國;
要讀古文、讀英文、練毛筆字。病中跟我們筆談時,她還寫著:「你父親和我, 一生不貪財」。家中建立勤勞獎金制度,鼓勵做家事,養成子女勞動與儲蓄習慣。媽媽做事低調、謹言慎行,我從事公職30多年,她從不介入我的公務。她給我的只有支持,沒有困擾。父母都鼓勵我們實踐先祖父立安公「黃金非寶書為寶,萬事皆空善不空」的家訓,父親並手書「為善讀書不忘家訓,立身行道毋忝所生」對聯,掛在客廳時時提醒我們。我們在文山區住了40多年,媽媽留給左鄰右舍、市場攤商的印象,就是如此。
兩年多前, 當我們知道了媽媽有肺部淋巴瘤的時候, 我很感謝大姊提出、大家一致認同的作法---我們要給媽媽最後的日子有尊嚴、有品質的生活。今天,我們可以很驕傲的說, 我們做到了 !
進醫院的兩個星期前, 大姊還帶媽媽到台南後壁鄉去看國際蘭花展。只有最後的這三星期她是躺在醫院的病床上, 但她仍然非常幽默,和我們談以前的趣事。我們要她做一個蘭花手的姿勢,她會刻意用兩隻手來做,還上下搖動,逗得我們大樂,病房常有笑聲,完全沒有受苦的樣子。美青跟唯中探病的時候,安排元中從美國打電話唱歌給媽媽聽,媽媽還記得元中小時候的招牌歌「小小羊兒要回家」,指定要她唱。每次美青和我去探病,我一定會親親她,陪她聊一陣子,再跟她擊掌6次才告別。這段時間,四個姊妹輪流陪伴照顧媽媽,備極辛勞。醫生們都讚許媽媽是最合作的病人─親切而有教養。
媽媽走了,明天就是母親節,我們怎麼來過生平第一個沒有母親的母親節啊?
媽媽嫁到馬家70年,相夫持家,養兒育女,教忠教孝,含辛茹苦,她對馬家的貢獻太大了。她生前四代同堂,晚輩有38人,和樂上進,可謂福壽全歸。她留給我們兩件世上最寶貴的遺產─母愛與家教。所以,我們在她骨灰罈上刻的字是:
「厚德修身,一生忠黨愛國;
慈母良師,永世難報親恩。」
這是我們對媽媽最崇高的敬禮。媽媽,請您好走,永遠跟爸爸作伴。我們結緣64年,但願來生再續緣。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黃偉民易經講堂,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Wong Wai Man 大陸中興瀕死,赫然發現,所謂的強國崛起,原來只是南柯一夢。 那些尖端科技龍頭企業,原來只是深切治療病房躺著的病人,由美國輸入藥物養料,自我感覺良好,一旦美帝關機,便無法生存了。 中興出事,美國盯緊華為,跟著是賣假的阿里巴巴。 ========== 如若你喜歡「易經講堂」節目...
北 榮 病房 在 柯文哲 Facebook 八卦
這幾天,大家都很關心台北的醫院量能,原本臺北 #防疫專責病房數只有324房,兩個星期前,疫情開始加溫,我就邀集臺北市各大醫院院長到市府,研議擴床的辦法。兩周下來,今天臺北的COVID-19專責病床數已經擴充到960床,再加上負壓隔離病房與一般的隔離病房,預計到下星期一,可以 #增加到1333床以收治COVID19的患者。
我要特別感謝 #北榮、 #三總等醫院,言而有信,日夜趕工。北榮昨天已經完成專責病房的整建, #潤泰企業 也無償協助完成加護病房的改建。北榮將有246床可以收治COVID-19重症病人,看到護理同仁正在加強勤前教育,讓人非常感動。
讓我們一起努力,用最專業的醫療團隊,打贏這場防疫戰爭!
北 榮 病房 在 Facebook 八卦
今天是開完刀的第四天
拔掉了2根管子(剩下4根😂)
可以進食 雖然胃口沒有很好 為了恢復體力還是要吃
體力也有很大的進步 病房外面可以走3圈💪🏻
開刀完當天的心情整個崩潰
因為麻醉夢到自己死了 連再見都還沒跟家人說
恢復室裡摸到兩行深深的淚痕
真的很感謝當時病房護理師耐心溫和的安慰我🙏❤️
這是我抗癌9年來第一次這麼情緒失控
可能真的是太壓抑自己了
當時我先生說了一句話”看到妳這樣我還有點開心”
因為經歷了17個小時手術 我還那麼有力的大吼大叫
代表狀況很好🥲
現在想起來都覺得好笑😂
只是想跟大家講 我沒有大家想的那麼勇敢
會怕 會痛 會不敢面對
不過只要我還活著我就會繼續跟病魔對抗
家人就是我最大的助力
謝謝大家關心❤️❤️❤️
#謝謝台北榮總醫院醫師護理師們細心的照顧#
#謝謝幫我推病床的大哥在我崩潰大哭沒被嚇到還安慰我😂#
#謝謝安慰我還害妳晚下班的護理師妹妹❤️#
#謝謝親愛的老公🥰#
北 榮 病房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評價
Wong Wai Man
大陸中興瀕死,赫然發現,所謂的強國崛起,原來只是南柯一夢。
那些尖端科技龍頭企業,原來只是深切治療病房躺著的病人,由美國輸入藥物養料,自我感覺良好,一旦美帝關機,便無法生存了。
中興出事,美國盯緊華為,跟著是賣假的阿里巴巴。
==========
如若你喜歡「易經講堂」節目,覺得內容有益世道人心,希望你能繼續收看、讚好、「訂閱及推介」易經講堂YouTube頻道,集腋可以成裘,謝謝支持與鼓勵。
易經講堂有限公司
香港上環郵政局郵政信箱33249號
I Ching Consultancy Limited
Sheung Wan Post Office P.O. Box 33249, 1/F West Exchange Tower, 322-324 Des Voeux Road Central, Sheung Wan, Hong Kong
網頁 Website: https://wmwong730.wordpress.com/gift
電郵 Gmail: IChingConsultancyLtd
==========
早在奧巴馬時代,中興已經是如此經營。
買了美國的芯片,倒賣給美國禁運的伊朗、北韓,謀取暴利。
由國企到上水的水貨客,過去四十年,都是如此經營。
大陸人認為走私是理所當然的。
奧巴馬年代,中興已被抓個正著,罰了幾億元,承諾不再犯案,懲處犯事員工。備受觀察,如再犯,判罪七年。
這幾十年,大陸社會的價值觀出了問題,凡事都只有利益角度,沒有更高的價值追求。
中興每年向美國買入的芯片,達2,000億美元,大陸人認為,那有商戶會拒絕這數字的生意?
他們的判斷,只是罰罰款,用錢搞掂。
美帝裝腔作勢,不外乎錢!
他們的思維邏輯,基本上是輕佻的。
違反美國禁運法例於先,再作虛假承諾,沒按協議,執行內部處罰。
中興將死了,才突然夢醒:
四十年改革開放,
三十年世界工廠,
二十年強國崛起,
近十年目中無人……
原來都是建築在浮沙上!
這就是周易第四十六卦,地風升卦的卦象。
上卦坤為地,下卦巽為風,也是木。構成的象是地中生木,順勢而升,由幼苗逐漸成蒼天大樹。
但升卦的不穩定性很高,因為初爻是陰爻,立腳不穩,根基本身有問題。
升卦和泰卦的分別就在最下的初爻,其他五支爻是一模一樣的。
地天泰卦,初爻是陽爻,所以泰,通達、亨通。
但地風升卦,初爻陰,是虛的,下卦是風,升的現象,只因機靈,走位,無孔不入,繁榮建立在別人的東西上,體質本來就不是真正健康。
泰卦之所以通達,下卦是實淨的乾天,初爻是陽爻剛位,根基好,不走精面,才能泰。
升卦,下卦是風,初爻是陰爻,懂得順勢,借力使力,可以成長到很高的程度。
但往往在追求成長的過程中,因為不斷追求數字成績,常忘掉立足點是虛浮的,一旦成長遇到瓶頸,事態便嚴重了。
從卦序中看,升卦前面是姤卦,因緣際會;再是萃卦,菁英聚會,創造了升的亨通。
姤是抓住機遇,萃是匯聚人力,助長升的高度,但升到一定程度,不要忘記回填初爻的陰爻,填補先天不足,才能變卦為泰,通達,暢順。
否則,根據卦序排列,只能升到一個困的處境,叫天不應,叫地不聞。
升卦卦辭:
升。元亨,用見大人,勿恤,南征吉。
升卦元亨,因擺平了萃卦兩支陽爻的派系之爭。但只有元亨,沒有利貞,就是知進不知退。
用見大人。易經常見「利見大人」,但升卦強調的,是「用見大人」。
利和用,不同。
利,字形是用刀割禾。用剛的手段,運用自有資源,自己播種自己收,不必求人。
用,字形如網,網別人的資源來完成自己的事業。
網,不需要自己建構,用坤卦的厚德載物便成。
搞好群眾關係,使大家有福同享。
利和用,是兩種不同的人生態度,用剛還是用柔,完全取決於自知之明。
老子說:
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機遇來了,自己有資源,有能力,便用「利」的方式,以刀割禾。
如果沒有資源,只能借用別人資源,把握機會,便以「用」的方式。
當然,利和用,也可以並用,產生剛柔並濟的效益。
勿恤,不用擔心。
南征吉,南方是離卦,是文明。南征,就是光明磊落,堂堂正正,不要枱底小動作,方能吉祥。
大陸的高科技5G夢,給中興事件一聲驚雷嚇醒,香港的惡夢,卻再攀高峰。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要求出版社修改教科書的用字,因為香港教科書中,描述香港與中國關係時,往往「措辭不恰當」,例如:
* 中共一黨專政(不恰當)
* 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內地(不恰當)
* 中國收回香港(不恰當)
* 香港位於中國南方(不恰當)
* 1949年中共建國,大量內地人移居香港(沒有因果關係)
*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用詞不當)
北京要掌握香港的全面管治權,對英國人建立的制度和價值觀,要全面破壞,不會漏掉教育一項。
改造下一代,要由學校做起。
當今的政府官員,不是醜聞,你不會認識的。
楊潤雄是英國人留下的政務官,這類人的智慧,是多做多錯,不是背後有指示,不會冒開罪香港父母風險的。
《陽貨篇》第十五章:
子曰:
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
其未得之也,患得之,
既得之,患失之。
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春秋亂世,各諸侯之間的政治人物,孔子很多都看不順眼。
他認為這些人都是鄙夫,怎可以主持國家大事的。
鄙夫只關心自己,未得到權位時,患得之,怕上不到去,要打主要,想辦法;
當上到位了,患失之,怕失去這個權位。
一個官員沒有抱負,沒有服務市民的情操,只關心個人的得失,只盤算個人的利益計算,一旦沒有安全感,便什麼手段都做出來了。
溫馨提醒大家,這位鄙夫局長,也是父親,也有子女。
不過,他的子女念的是國際學校,不會受這些教育官僚的折磨。
他說:香港教育制度較複雜,讀國際學校方便適應。
現在他們在澳洲讀大學了。
這是他用行動告訴香港父母的智慧。
#貿易戰 #中興 #華為 #教科書評審 #港共
2018年4月24日星期二下午5:00
你的收看、訂閱、讚好,便是對「易經講堂」的支持,謝謝。

北 榮 病房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評價
全新的線上課程《志祺的架構性思考:從資訊整理到觀點表達》募資中!
👉 課程募資連結: http://bit.ly/buy77class
我們最近跟「圖文不符上課囉」的夥伴們,一起製作了一門全新的線上課程,在裡面會將團隊的核心思考技術「架構性思考」,製成一門共 150 分鐘以上的完整課程!
內容包含了 3 大篇章,10 個單元,並且搭配大家熟悉的時事議題實際練習!讓大家一起學會架構性思考,並且放大應用到生活的各個面向!
👉 即日起,到 1 月 14 日之前買課的話,都可以享有 1,480 元、也就是原價 75 折的早鳥優惠;3 人同行,1 個人甚至只要 1,333 元就好。
🤔 那麼,誰適合這堂課呢?
💼 需要經常溝通,進行團隊工作的上班族
🏫 想精進邏輯與表達技巧,應用在學校和家庭的學生
👬 對社會有使命感、想為重大議題聲援的所有人
從日常與時事開始鍛鍊思考、精進表達能力,
就從《架構性思考》開始吧!
--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英國變種病毒 #紐西蘭機師
各節重點:
00:00 開頭
00:48 台灣零本土案例 止步 253 天
02:53 線上課程「志祺的架構性思考」廣告段落
04:25 機組員檢疫措施遭質疑
06:04 全球疫情現況
06:35 疫苗進展
08:41 英國變種病毒
10:40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宇軒
|腳本:宇軒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絲繡
|剪輯助理:歆雅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台灣零本土案例 止步 253 天
→機師圈再爆案765離譜黑歷史 網一看氣炸:https://bit.ly/2L13Daa
→案765紐籍機師重罰30萬 處分書送達隔離病房7天內繳清:https://bit.ly/2L6oyc1
→新增1例COVID-19本土病例,為案765接觸者,並公布案765活動軌跡:https://bit.ly/34VyBYq
→新增3例COVID-19確診病例,2名為案760同事,1名自印尼入境:https://bit.ly/2L6oBVf
→【本土零確診破功】網爆與廣達妹關係密切 紐籍機師嗆:台灣人惡意中傷:https://bit.ly/38KNfCW
機組員檢疫措施遭質疑
→網傳案765足跡 陳時中:獵巫對疫調沒有幫助:https://bit.ly/37ZVQ5s
→航空業成防疫破口 林佳龍:將參考社區管控措施:https://bit.ly/37W9WF4
→紐籍機師違規釀群聚 機組員檢疫規定朝2方向研議:https://bit.ly/3mTAScI
→COVID-19/航空業防疫加強管理!居家檢疫延長7天元旦上路:https://bit.ly/3pEjqLb
全球疫情更新
→戰疫實錄:https://bit.ly/2WSDM6P
→Google新聞:https://bit.ly/3mZTKGQ
→COVID-19 Dashboard by the Center for System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SSE) at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JHU):https://bit.ly/34TEQvP
疫苗進展
→新冠疫情:英國、南非和尼日利亞發現變種病毒:https://bbc.in/38KNxtw
→Coronavirus Vaccine Tracker:https://nyti.ms/3hqTgbT
→原料供應鏈趕不上 輝瑞COVID疫苗產量腰斬:https://bit.ly/3hqH377
英國變種病毒
→英國發現傳播更快變種新冠病毒株 已通報WHO:https://bit.ly/34WYMxI
→英衛生大臣:發現傳播更快變種病毒株 已通報WHO:https://bit.ly/3rBVTw5
→新冠病毒變異:是否影響疫苗效力和其他重要問題:https://bbc.in/2JuMANn
→英國武漢肺炎變種病毒 專家:兒童恐與成人一樣易感染:https://bit.ly/3aS1etb
→肺炎疫情:英國變種新冠病毒危機繼續發酵,全球40多國頒布緊急旅行禁令:https://bbc.in/3hAqKok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北 榮 病房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病人自主權利法》已於今年1月正式上路,面對死亡愈來愈多人有不同的反思。每段生命都有終點,但當面臨這一天時,你願意終日躺床上,無論有無意識、痛不痛苦,都要插著鼻胃管、氣切管、導尿管等醫療器材;強迫灌食、打針、抽痰...只求生命可以延長嗎?
致力推廣「尊嚴善終」的加護病房醫師陳秀丹,親身經歷無數個病床邊上演的真實故事,透過她臨床的第一線觀察告訴我們:「真正的愛,是給愛的人沒有煩惱;被愛的人沒有痛苦。」生命有極限、醫療也有極限,只有面對死亡,我們才能學會如何真正活著。
被截肢的阿嬤給我的省思
陳秀丹醫師分享,當她在台北榮總當總醫師時,遇過一個病人是一位阿嬤,送醫時因嚴重的敗血性休克,已意識不清。施予各式各樣的急救措施後,仍無法恢復意識,加上兩隻腳都已壞死,為了保命,最後鼠蹊部以下部位以及手指頭全都截肢。
當時因為阿嬤心律不整,陳秀丹醫師想替其做心電圖,卻突然發覺「阿嬤根本沒有雙腳及手指能夾心電圖的導線」,又想到這個被自己救回來的老人家,會是一個沒有雙腳、沒有手指頭,只有頭與軀幹的人;而當阿嬤呼吸器用到期限,將轉到呼吸照護病房時,她的兒子與陳秀丹醫師開玩笑說道:「醫師,我們沒有錢可以辦出院,我要去賣外幣才行。」
「到底我們救人是要把病人帶到什麼樣的境界?」陳秀丹醫師說,上述的案例給她很大的省思。當醫師把病人救回來,理論上應該要有生活品質;而若急救只是讓病人「痛苦、苟延殘喘」地活著,生活品質及尊嚴全部失去,她認為,這樣的醫療結果是失敗的。
陳秀丹醫師提及,英國醫學會對醫療的目的有一個定義:「醫療的目的是要增進病人的健康,或是減少傷害。」一旦無法達到如此的目標,治療的正當性即消失,此時若撤除或不給予維生醫療,是既不違法、也不會違背倫理原則。
「醫療的本質是行善,」陳秀丹醫師進一步說,當給病人的是無止盡的痛苦時,此時的醫療就成了一種「惡」。
病床上的你,希望如何被對待?
陳秀丹醫師坦承,很多人平常沒有好好孝順父母,等到雙親身體出狀況,他們無法面對父母即將往生的事實,希望可以有多一點的時間,彌補過去的失責,所以要求醫師搶救到底。
此外,還有一些其他理由,包括為了維持父母還在的假象;為了領取退休金、高額保險金的私心;害怕他人指責不孝等錯誤觀念,都讓這些家屬要求醫師無論如何都要急救,不願意放手。陳秀丹醫師透露,上述都是真實案例。
「真正的孝順是平常就要做的事,」陳秀丹醫師強調,父母親還能說話、走路,子女就應該多陪伴;有空時給父母打個電話、陪他們看看電視、聊聊天,而不是整天當低頭族滑手機,這些都是能做得到的。
「真正的愛,是給愛的人沒有煩惱;被愛的人沒有痛苦。」陳秀丹醫師指出,人要將心比心,作為子女、親屬的我們應該要思考的是:假如今天躺在床上的人是我自己,我希望被怎樣對待?
到那一天,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如果有一天她老到、病到不能吃,死亡就是無法避免時,我不要被插鼻胃管,也不要被打點滴;如果心跳停了,我也不要做心臟按壓術。」
陳秀丹醫師說明,台灣有《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可以保障國人生命末期不要受苦;也有《病人自主權利法》讓國人遇到五種情境時,能選擇有尊嚴地自然老化。
《病人自主權利法》5大可終止或撤除急救的適用對象:
末期病人
處於不可逆轉之昏迷狀況
永久植物人狀態
極重度失智
病人疾病狀況痛苦難以忍受、疾病無法治癒,且依當時醫療水準無其他合適解決方法者
「你千萬不要以為你的兒子很孝順你,他就會完全聽你的。」陳秀丹醫師連忙說了好幾聲「不」,她表示,很多孩子在父母親面臨緊急關頭時容易失去理智,可能旁人的一句「唉呀,你怎麼沒有急救?」就會讓他們內心動搖。
陳秀丹醫師呼籲,每個人都該好好重視自己的善終權,平時就應跟家人談論生命無常之事,以及因應對策。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等方式,簽署預立醫療指示,及早為未來的善終準備。
不只手要寫,嘴巴也要說,能讓周遭的人都知道,未來你的家人也就比較沒有壓力。」除了預立醫療指示外,陳秀丹醫師說,更應「廣為宣傳」,包括孩子、親友在內都應讓他們知道自己的主張。到真正發生狀況時,就能讓這群了解自己意願的親友團,當自己「善終後援會」的成員。
「善待你周圍的人,就好像他明天即將離你遠去。」陳秀丹醫師如此總結道。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4月號《病床上的選擇權-關鍵18課》
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710
【更多早安健康影片】
重症醫師的生命課程。到那一天,我不要被插鼻胃管︱陳秀丹醫師
https://youtu.be/cG-F2baV7Bs
必學!重症3堂課。插管、氣切、心肺復甦術︱蘇一峰醫師
https://youtu.be/diVvzoP-2f8
必學!照護2堂課。鼻胃管、胃造口︱蘇一峰醫師
https://youtu.be/xnb2oZUVs3U
【相關文章】
病床上的選擇權,關鍵18問:當家人倒下,你能做對醫療、照護的選擇嗎?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1431
陳秀丹醫師:我是醫師,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0744
要不要幫父親放鼻胃管?安寧醫師:父親自己答了這題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7978
#陳秀丹 #病主法 #預立醫療指示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