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個月的試營運,臺中捷運綠線昨天正式通車,我在參加通車典禮後赴烏日高鐵站北返時,也親自搭乘體驗,分享市民的喜悅。過去臺中人常抱怨,中央「重北、輕南、忘臺中」,14年前我競選總統時的口號就訂為「2008,臺中出發」;我的「愛臺12項建設」政見當中,「北中南都會區捷運網」的重要建設項目之一,就是「臺中捷運」。
中捷綠線的總經費近600億,當年在臺中市長胡志強、立法委員盧秀燕的大力爭取下,交通部長毛治國核定中央補助三分之二的經費,其餘由臺中縣、市政府共同負擔。2009年10月,我在總統任內與臺中市長胡志強、臺中縣長黃仲生一起參加中捷綠線的動工典禮;歷經11年、3任市長,綠線總算在去年底完工,今天正式通車,也實現了我競選總統時對臺中所做的承諾。恭喜臺中市繼臺北市、新北市與高雄市之後,成為臺灣第四個捷運城市。
胡志強市長是內行人,知道蓋捷運必先培養市民大眾運輸習慣,因此在2011年推出「公車前8公里免費」的政策,鼓勵市民多使用大眾運輸。2014年我與胡市長一起試乘臺中快捷巴士(BRT)時,他告訴我市民對免費公車反應熱烈,我說這是捷運成功的第一步。我從小學四年級起就從萬華搭公車「O西」上學,那時公車族人手一張可打洞60格的硬紙月票,每日通勤剪去兩格。臺北捷運的成功,跟市民數十年的公車文化關係密切,搭乘公車早已成為生活日常,因此捷運通車後,公車人口很容易就移轉過來,維持足夠的運量。也因此我1998年競選臺北市長時的交通政見,就是「公車捷運一票到底,轉乘免費,公車8年不漲價」,公車與捷運彼此為對方此拉客,更增加民眾使用大眾運輸的誘因。
在臺中推出公車免費政策後,每日運量已從15萬人次倍增到目前超過30萬人次;盧秀燕市府的捷運公司董事長,就是我在臺北市長任內的交通局長林志盈,也是公認的優秀人才。中捷綠線試營運期間,平均每日也達7萬人次的運量;雖然這與臺北捷運的運量還有一段距離 ,但已經是很不錯的成績。今天我搭乘的體驗,中捷綠線無論是設備、管理與效率,比臺北捷運毫不遜色。相較蓋捷運,養捷運更不容易,捷運一定要形成路網,才能帶來軌道經濟效益。捷運綠線是臺中捷運網路化的第一步,未來還有藍線(與綠線十字交會)、橘線(機場捷運)將一一推動。在此祝福在盧秀燕市長的努力下,臺中的捷運路網儘速成型,市民共享便利。
#臺中捷運
#正式通車
#馬英九
#mayingjeou
同時也有2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7萬的網紅Iku老師/Ikulaosh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家!臺灣最強的炒飯是哪一家知道嗎!? 不知道的話請看下去這個影片! 有可能大家家裡附近就有全臺最強的炒飯店(驚)!! - 這次我跟住臺灣的日本朋友一起來品嚐台灣道地的炒飯囉! 這些炒飯來頭可不簡單! 是榮獲由農糧署舉辦的 『第二屆臺灣炒飯王』得獎店家喔~ 當時總共有250組來自北中南東 各地實力堅...
北 中南 人口 在 陳菊(花媽) Facebook 八卦
首先,恭喜台中的人口超越高雄。
對於這件事,我當然不可能沒有感慨。但感慨的不是高雄與台中那個第二,而是半世紀以來重北輕南,國土的不均衡發展。
從1980到2016年間,北部縣市總人口增加了368萬,中部縣市增加了114萬,南部縣市卻只增加86萬。宛如北部有塊大磁鐵,吸引人口由南向北移動。長期的趨勢是南部人口成長低於中部,中部又低於北部。這是整體國土規劃與產業布局的結果。
但國土發展不是零和遊戲。台中的發展,我們樂見其成。高雄也正在突破原有產業結構的限制,努力使傳統產業升級,譬如從石化與鋼鐵產業發展成航太、醫材、綠能產業;也努力引進新興產業,譬如資通訊、數位內容、文化創意、會展產業,以及高階服務業。我們希望,台中與高雄的努力可以打破過去北部單一核心的畸形發展,邁向北中南三個核心的平衡發展。
產業發展之外,居住環境的提升也很重要。高雄過去十年廣設公園、綠地、濕地、滯洪池,已經頗現成果。接下來的輕軌、捷運黃線、紅線延伸等,也都是高雄轉型的重要建設。有人懷疑舉債建設值不值得。不必懷疑,這些建設長期創造的利益都可回收,絕對是造福子孫,為高雄百年發展打基礎。
改變結構是漫長的工程,但只要持續努力,成果就會慢慢呈現。感謝鄉親的殷殷期待與信任,您辛苦了,讓我們一起努力。我們今天所為都在為明天的高雄打基礎,高雄的轉型一定會成功。我們的目標是,讓高雄人都以高雄為榮,高雄的孩子,都能留在家鄉努力打拚、成家立業,做一個快樂、健康、自信的高雄人。
北 中南 人口 在 馬英九 Facebook 八卦
一個多月前,我到高雄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瞭解工程進度,看到這一座席次比臺北中正紀念堂兩廳院還要多四成的場館的外觀大致完工,預計明年全部完工營運,讓我非常期待啟用後能帶來的藝文效應。昨天,我出席「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的成立大會,見證了臺灣表演藝術全面起飛的歷史時刻。
30多年前,政府決定興建中正紀念堂兩廳院的決策,從昨天看來,確實有遠見。尤其這過去30年間,臺灣耳熟能詳的表演藝術團,像是雲門舞集、優人神鼓、朱宗慶打擊樂團、明華園戲劇總團、當代傳奇等,都是在這裡成長茁壯,成為世界級的表演團體,創造了臺灣的亮點。
在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的成立,代表臺灣的表演藝術發展將進入嶄新的里程碑。透過串聯臺北國家兩廳院、今年底將完工的臺中國家歌劇院,以及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等3個文化光點,總計11個表演廳,有1萬3千多個席次的資源整合共享,提供北、中、南各地方愛好文化的朋友,可以有更多親近參與大型國際表演活動的機會。
文化是臺灣最重要的軟實力,因為文化可以使國家變強壯。在臺灣有世界級文化建設的同時,我希望文化部能夠培育出世界級的消費人口,使這些場館能有效的使用。除此之外,也需要社會各界的支持,使我國人民的藝文素養與國際接軌,讓臺灣的文化在全世界佔有一席之地。
北 中南 人口 在 Iku老師/Ikulaoshi Youtube 的評價
大家!臺灣最強的炒飯是哪一家知道嗎!?
不知道的話請看下去這個影片!
有可能大家家裡附近就有全臺最強的炒飯店(驚)!!
-
這次我跟住臺灣的日本朋友一起來品嚐台灣道地的炒飯囉!
這些炒飯來頭可不簡單!
是榮獲由農糧署舉辦的
『第二屆臺灣炒飯王』得獎店家喔~
當時總共有250組來自北中南東
各地實力堅強的炒飯高手來參加比賽
-
這次我們日本人吃看看
然後選出心目中第一名的炒飯
是哪裡的哪一家呢?
如果你也是跟我一樣喜歡吃米飯的話
快點看看一起吃遍美味炒飯吧!
更多第二屆臺灣炒飯王的店家資訊,
邀請大家一起去品嚐囉!
🔅新北:博串燒居酒屋-台灣國寶櫻花蝦炒飯-https://reurl.cc/Q7xZ5M
🔅臺中:璞樹文旅-美人酥肚盛翡翠海味炒飯-https://reurl.cc/KxR2lq
🔅台南:飯賣人口炒飯專門店-叉燒蛋炒飯-https://reurl.cc/KxR3Og
🔅台南:佑師-絕鼎炒飯-國宴炒飯-https://reurl.cc/Xey2GR
🔅 宜蘭:林北烤好博串燒居酒屋-櫻花蝦炒飯- https://reurl.cc/a5Ax6Y
🔅綠朵休閒農場-參巴醬G肉炒飯-https://reurl.cc/MZV24L
●YouTube 請按訂閱喔!
https://goo.gl/XKaiYy
●Iku老師開T恤店!
https://go.fandora.co/nd4li
●Iku老師粉絲優惠價Wi-Fi分享機連結↓
http://www.telecomsquare.tw/index.php?shop_code=IKU
●Facebook
https://goo.gl/t39aN3
●instagram
https://goo.gl/pMcscv
●Iku老師的部落格
http://ikuchannel.com/
●Iku老師的學網路網站
http://jp.ikuchannel.com/
●LINE貼圖
https://goo.gl/aLbSno
●Iku老師漫畫:3秒開口說旅遊日語
https://goo.gl/dpKFrF
●Iku老師漫畫:日本老公台灣太太
https://goo.gl/wMJFKq
_人人人人人人人_
> 合作邀約 <
 ̄Y^Y^Y^Y^Y^Y ̄
業務工商相關請連絡這邊~_φ( ̄ー ̄ )
ikulaoshi@gmail.com
素材提供 PIXTA
#台灣國產米
#台灣炒飯得獎
#外國人看台灣
#Iku老師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fyNkgSarm8/hqdefault.jpg)
北 中南 人口 在 11點熱吵店 Youtube 的評價
台北是台灣人口密度最高的都市,同時也是台灣各個領域的發展中心,因此吸引了很多中南部的人口來此工作以及居住,在各種文化衝擊之下而有了屬於台北自己的文化,也因此讓剛上來台北的新鮮人不太適應,今天我們就要來聊聊這南北文化的大不同,以及上來台北打拼的甘苦談。
》來賓:林國基、沈玉琳、Eason、嗨獎、恩緹
【上班這黨事】
TVBS歡樂台(42台) 每週一到五晚間12點首播
主持人:陳建州 舒子晨
【上班這黨事】整集精彩內容官網看!
http://work.tvbs.com.tw/
【上班這黨事】facebook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VBS42.works/
TVBS官網:http://www.tvbs.com.tw/
TVBS新聞網:http://news.tvbs.com.tw/
職場甘苦、「血汗工廠」都在【T博客】專欄!
http://talk.tvbs.com.tw/blog/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ZspKXcYgPg/hqdefault.jpg)
北 中南 人口 在 夫夫之道 FuFuKnows Youtube 的評價
大里的古名為「大里杙」,
以前曾與現在的南屯、北屯,
合稱臺中三大聚落。
如今的大里人口眾多,
為台中無可取代的行政區域。
除了人文,更蘊藏著豐富的美食。
從蒸餃到肉圓,
精緻可愛的冰品,
和攤車轉變為實體店面的豆花,
還有傳承四十年的大麵焿,
與無名卻記在每個人心裡的當歸鴨,
和放學一定要來一片的蔥油餅。
大里的美食令人難忘,
卻更多是屬於在地人的熱情與回憶的傳承。
你也有無可取代的大里美食嗎?
你的口袋名單是什麼呢?
和我們一起走在大里的土地,享受這裡的好味道吧!
❤️大里的精彩回顧,夫夫的交往三週年之旅
👉 https://youtu.be/QMRF6KVybgY
🙏歡迎訂閱我們頻道並把這支影片分享給更多人吧!來一趟大里無可取代的美食之旅吧!
😍歡迎關注IG
夫夫之道➡️fufuknows
Leo➡️heyitsleo_kai
阿凱➡️eyo_wang
#台中 #美食 #大里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loxwqYWS1Y/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