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議會的專案報告,議員對於公共住宅政策非常關心,但礙於昨天的詢答時間有限,利用週末,我把我的想法表達得完整一點。
2014年,臺灣的房價是年所得的15倍,世界第一高。一般家庭不吃不喝15年,才買得起房子。結果就是買不起房子的很痛苦,買得起房子的則是連痛苦的時間也沒有,因為忙著繳房貸,變成屋奴。如何讓買不起房子的人至少能租到房子,這就是臺北市政府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各國的公共住宅比例,例如荷蘭34%、英國20%,日本6.06%,美國6%;臺灣則只有0.08%,臺北市約為0.63%。按照各國的經驗,公共住宅至少要佔住宅總量的5%,才有平抑房價的效果。因此臺北市政府提出興建公共住宅4年2萬戶、8年5萬戶的目標,就是希望透過政府的力量,提供住宅給有需要的人。
我就任市長後,到處找地找錢建造公共住宅,也將市府現有的空屋出租,希望能拉年輕人一把。我們舉辦首都圈論壇討論公共住宅政策,不但邀請首都圈的市長參與,也邀請各政黨的總統候選人參加,希望能藉由中央、地方的合作,同心協力改善台灣「居住正義」的問題。
什麼叫做「只租不賣」的公共住宅政策?
市府利用公有土地興建公共住宅,公有土地取得不易又珍貴,希望藉由只租不賣,避免過度炒作土地買賣間接又拉高房價。「只租不賣」的政策,也避免市府的公共住宅去影響到市民私有房屋的市場交易。所以,「只租不賣」的公共住宅是我們一貫的主張,並未改變。
然而,公共住宅的建設對北市財政是很重的負擔,為確保市府財政永續健全,我們也相當重視公共住宅的自償性。市府團隊也曾做最壞的打算,若在財務最艱困的情況下,新加坡或柏林公宅的「限制性出售」政策,也是一種政策選擇性。所謂「限制性出售」,即售出後不得轉賣,僅能回賣政府,確保避免進入銷售市場,又造成炒作。但是,目前臺北市各公共住宅的興建仍在起步階段,財務規劃尚不須考慮所謂的限制性出售,因此目前北市府「只租不賣」的公宅政策並未改變。
「打房不打房?」
只用「打房」兩個字,無法實現臺灣的「居住正義」。在臺北市,市民的房屋自有率逾七成,要降低房價,當然得注意如何避免過度損及持有房屋的市民權益。房價過度震盪,也會對整體產業造成衝擊。因此,相關的討論應該避免只用「打房」兩個字去討論,到底是打什麼房?打誰的房?根本無法說明。
我在選前即主張透過穩健的公共住宅政策抑制房價高漲,這個態度到現在一樣。上任後我也積極推動公共住宅政策,希望有需要的年輕人可以在臺北市住得起房子,又不會使市民的財產急遽縮水,甚至造成產業的崩盤。作為一個市長,必須要兼顧所有人的利益,而不是顧此失彼。
所以,打造公共住宅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工程,北市府除了自己努力,也需要中央政府的協助。當然,更需要市民的關心。唯有決心,我們才能實現居住正義的夢想。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培仔Jack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熱戀沖繩】Okinawa Vlog 這次來沖繩參加朋友婚禮,行程有點趕,可以說沒太多行程!不過已經深深愛上這地方! 參加人生中第一次的日本當地慶典,竟感動得流下眼淚! 這次大部份時間都拿著Zhiyun Crane V2拍攝,所以畫面很穩定!雖然一直拿著拍好累好辛苦!但出來效果完全值得!希望大家...
出租 屋 喝 水 在 呱吉 Facebook 八卦
讓我們來談談囤房稅。
最近因為南韓通過了囤房稅法案,居住正義的問題又在台灣吵得沸沸揚揚。作為提案要求調高北市建商房屋稅(雖然案子還被卡在議會內)、並有出席多場居住正義活動的我而言,感覺必須要出來說些甚麼。這篇文可能有點長、也有點硬,但我希望正反方的支持者都能仔細讀完、才能站在可以溝通的立基點上對話。
在討論囤房稅的問題之前,有幾個前提必須要確立,不然討論容易失焦。居住議題在台灣是不是個問題?台灣有沒有囤房的問題?這兩者有沒有關聯?然後我們才能來討論囤房稅本身對於所謂的「打房」或說是解決居住問題有沒有幫助。
#台灣有沒有居住和囤房問題
根據Numbeo數據庫的整理,截至今年六月時,台灣的房價所得比達到24.2倍,名列世界第九,這代表我們要不吃不喝24年才有機會買到一棟房子。而處境相似、同樣身陷囹圄是排名第三的香港,達43.5倍。我想,應該不會有人覺得台灣沒有居住問題。
那台灣有囤房的問題嗎?如果根據內政部釋出的最新數據,台灣僅有5%的空屋掌握在四房以上持有者手中,看似不多。但是OURs則質疑,內政部的數據未進行「全國家庭總歸戶」,換言之如果你在新北和台北各有一棟房子、或是你和你伴侶各持有一棟房子,在統計上都是顯示「一人持有一房」2次。OURs主張的數據版本是,持有四房以上者所持有的房屋占空屋總數15%,這看起來就有些嚴重。
這代表著有許多人持有多棟房屋,也沒有加以利用或出租,就閒置在那,可能是炒作、投資或是其他因素。而囤房稅主要就是針對這些「囤空房」的人,政府面對這些炒房或投資客,以及複雜的居住問題,也確實應該透過各種方式來因應。
#囤房稅對解決居住問題有沒有幫助
沒有人會覺得或主張單靠囤房稅就可以完全解決居住問題,但是,我仍認為囤房稅仍是多管齊下的「其中一管」,我完全認同民進黨政府在過去幾年做了很多事來解決居住問題,但並不能藉此說不用推囤房稅。但是,囤房稅本身也不是萬靈丹,仍有很多待釐清的爭議。
課徵囤房稅對房市不外乎兩個目的:#平衡貧富差距,對於有能力、房子多的族群應該多繳稅,能力較低者應少繳稅;以及 #增加房屋的持有成本,抑制房市投機炒作,逼出市場上的空屋,改變多屋族的持有決策。依照許多國家或城市的實例,在良好法制及配套的運行下,確實有辦法逼出空屋以及抑制炒作。
#台灣現行課徵空屋稅的問題
然而,台灣現在如要開徵囤房稅會面臨到兩個主要問題,#如何認定空屋、以及 #稅基沒有調整。空屋如何認定,現在都是透過水電使用量,許多主管機關會主張如果要實體稽查、按現行人手根本無法因應。然而,依照有開徵空屋稅或囤房稅的國家作法,應該是要推定空屋、再讓屋主「自己主張不是空屋」,例如出示居住或出租證明、或表示其旅居國外或住院等,這樣會大幅減少行政成本。
至於稅基,則是另一個大問題。台灣目前的房屋稅是「房屋現值乘以稅率」,房屋現值則是「房屋構造標準單價」(造價)、折舊率、街路等級調整率(路段率,由官方認定該路段繁不繁榮)與面積相乘得出,任一數值改變都會影響應繳稅額。換言之,你如果買了一棟1億元的豪宅,你的房屋稅並不是1億乘以稅率,而是其他複雜公式算出的房屋現值乘以稅率。
這種算法也讓之前北市出現過一戶豪宅的稅率低於三戶小套房的詭異現象。現行的房屋現值(也就是稅基)並沒有太多調整,導致我們常把稅率拉很高,但仍然對房市沒影響,因為稅基沒有調整,導致實收金額很低,對有錢炒作的人來說不痛不癢。我們理應重新檢討如何建立一個與市場實價差距不遠的稅基、並讓稅基、稅率都合理化,才有辦法達成囤房稅「增加持有成本」的成效。
#台灣囤房問題相當複雜且也多元
只要有人囤房,蓋再多房子都會是「無效供給」,也對許多辛苦一生、壓力自己生活品質只為買一棟房的人不公平。除了蓋社宅、搞實價登錄等方法外,再多嘗試課徵囤房稅,我覺得並無不妥,也是台灣房市健全和達成居住正義很重要的里程碑。
有許多人說,這些問題都集中在大都市,但若攤開近幾年房屋3-5年的閒置投資報酬率,前幾名都是非都會型縣市,如屏東、宜蘭、花蓮等,囤房稅可以幫助的不僅僅只有在大都會掙扎的人,也包含住在城鎮、偏鄉的一般購屋者。
造成囤房的結果有很多原因,課徵囤房稅、增加持有成本也僅是解方其中一環。在過去,央行的寬鬆貨幣政策,除了救市外也導致熱錢湧入房地產市場。近二十年銀行放貸多集中在房貸、利率對於有錢的投機客來說又相當低,於是借錢買房、轉賣再買房的狀況屢見不鮮,建商蓋房也多半是如此。
但房價過高回檔時,政府又為了金融穩定而出手護市,長期下來房市的風險和報酬具有極高的不對稱性,整個房地產市場早已扭曲。如果要解決囤房問題、甚至「回歸正常市場機制」處理,我們就必須先改變這個早已扭曲的房屋市場。
#房子能算金融商品嗎
我在幾年前為了創業把父母傳下來的房子變賣後,至今名下沒有房產,也是租屋過日。每當我想在上班地點周遭、合理通勤時間的範圍看房子時,我會發現連我的收入都難以在北市購屋。房子本來就不是一個「好買」的東西,我能理解存個十幾年款、加上貸款購屋的模式。但如果一個上班族都要不吃不喝存個二三十年,才能買到在公司合理通勤範圍內的小坪數房子時,我們就必須思考整個房市的結構問題。
對我來說,房子並不是股票、也不是名牌包,並不是一件真正可以拿來操作和純市場思考的商品或物件。因為我們可能終其一身都不用買股票、也不用揹名牌包,但我們都需要一個可以滿足遮風避雨、在辛勤工作一天後放鬆和休息的地方,這也是居住正義想達成的唯一目的。
我在去年提出了台北市版本的囤房稅提案,共同連署議員超過20位,橫跨所有政黨,顯見已經獲得社會多數的支持,只可惜目前尚未通過提案。但是這會是我下一會期努力的目標。
感謝連署議員:
苗博雅、徐巧芯、陳怡君、高嘉瑜、侯漢廷、簡舒培、洪健益、楊靜宇、鍾佩玲、李建昌、吳沛憶、許家蓓、黃郁芬、林穎孟、張茂楠、徐立信、陳永德、戴錫欽
出租 屋 喝 水 在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Facebook 八卦
以下真實經驗歡迎分享。這是兩位台灣在海外留學生被獵巫的過程,請大家看看,到底一個海外回來的人,會遇到什麼問題:
—
我是被 #獵巫大賽 討厭的留學生,我抵台後配合居家檢疫,與家人分開住。但是我的鄰居對於送補給到樓下的家人說,我知道二樓有居家檢疫的人,我都知道(意味不明)。
我到台灣還在機場時,因為我有慢性病病史因此採檢,三天後結果寄給我為陰性。
但就在當天下午我發燒了。我當下趕快撥1922和縣市衛生局,由專責救護車送醫。(因為發燒一定要專責救護車)
但在送醫之前的時間,我的家人和我也擔心,是不是救護車開來,就算還是陰性,回來會不會沒有地方住了?甚至有人叫我再觀察吃退燒藥。
但是我覺得那是錯誤的。我多留在社區,或檢疫地點一天,因為有同行者和我一起住一起檢疫隔離,對大家都是風險。對台灣來說,越拖下去,醫療成本也只是越高。
所以我就哭著上救護車了。哭是因為我覺得自己要沒有家了,而且除了少數比較有sesnse的人支持我盡快去確診以外,大家都抱持著「你想太多」的態度。
後來虛驚一場,是因為搭機過程不敢喝水、不敢上廁所,最後導致泌尿道感染,到院後也自己退燒了。三篩陰性後,我被放行回家,低調地坐防疫計程車回家,踏出計程車打開家門的瞬間,都很怕有東西砸過來。
我怕。
—
謝謝你發這篇文章,告訴大家不要再獵巫了。
我家房東激烈反對,不願意讓工作海歸家人住在租屋處居家隔離(無症狀),也沒有人願意將自己的房子出租,不得已只好去防疫旅館,一晚3000費用不小也是負擔。
海歸的朋友還被自己親友說帶病毒回來,真的很難過。大家都乖乖配合政府做隔離,但是民眾真的讓人很害怕,家人也害怕被歧視可能會被不友善對待,媒體炒作到全民都過度恐慌亂了分寸,居家隔離沒出門反而是安全的。真的不希望這樣的風氣越來越高昂,導致有人隱瞞病情會更糟糕。非常萬分感謝團隊願意為居家隔離的人們出聲,我跟我家人都很感謝你們 😊
—-
昨天我們收到很多人類似的不友善經驗。如果我們對待全力配合防疫政策的同胞,是這樣的態度,真正的防疫破口就不遠了。每個人都是防疫的一份子,需要檢疫或隔離的朋友,千萬不要亂跑。其他的人就該全力給這超過4萬名同胞最大的支持給協助,無論是精神上或物資上的。被關在一個房間內14天,真的是很辛苦的事。
以上真實經驗,歡迎分享。我們一定要更團結、更互助,一起度過難關。
出租 屋 喝 水 在 培仔Jacky Youtube 的評價
【熱戀沖繩】Okinawa Vlog
這次來沖繩參加朋友婚禮,行程有點趕,可以說沒太多行程!不過已經深深愛上這地方!
參加人生中第一次的日本當地慶典,竟感動得流下眼淚!
這次大部份時間都拿著Zhiyun Crane V2拍攝,所以畫面很穩定!雖然一直拿著拍好累好辛苦!但出來效果完全值得!希望大家也看得舒服!
►影片相開資訊◀︎
自駕遊出租車:https://www.budgetrentacar.co.jp/zh/
名護AirBnB:https://abnb.me/EVmg/As7oHWxOjH
婚禮酒店:https://www.kise-beachpalace.jp/tw/
美麗海水族館:https://churaumi.okinawa/tc/
Hawaiian Pancakes House Paanilani:https://www.tripadvisor.com.hk/Restaurant_Review-g1120809-d3612073-Reviews-Hawaiian_Pancakes_House_Paanilani-Onna_son_Kunigami_gun_Okinawa_Prefecture_Kyush.html
無添くら壽司:http://www.kura-corpo.co.jp/store/detail/422
沖繩の台所居酒屋:http://paikaji.jp/
泊港漁市場:https://www.tripadvisor.com.hk/Attraction_Review-g298224-d5512685-Reviews-Tomari_Iyumachi-Naha_Okinawa_Prefecture_Kyushu_Okinawa.html
▶︎影片拍攝器材◀︎
【相機型號 】
■ Sony A7sii http://www.sony.com.hk/zh/electronics/interchangeable-lens-cameras/ilce-7sm2
■ Sony A6500 http://www.sony.com.hk/zh/electronics/interchangeable-lens-cameras/ilce-6500-body-kit
【拍攝鏡頭】
■ Sony SEL1018 E 10-18mm f.4 http://www.sony.com.hk/zh/electronics/camera-lenses/sel1018
■ Canon 24-105 f.4 https://store.canon.com.hk/osp/ef-lenses/ef-zoom-lenses/standard-zoom-lenses/ef24-105lis-ii-u.html
■ sigma 30mm f1.4 https://www.sigma-global.com/ct/lenses/cas/product/contemporary/c_30_14/
【收音器材 】
■ Rode Videomicro http://en.rode.com/microphones/videomicro
【相機穩定器】
■ Zhiyun Crane v2 http://www.zhiyun-tech.com/crane_cn/
【影片剪輯及製作】
■ Final Cut Pro
■ After Effects
▶︎我的社群/歡迎追蹤緊貼最新動態◀︎
■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jkjuntaro/
■ 面書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jackyjkhui/
▶︎影片合作◀︎
■ jkjuntaro@gmail.com

出租 屋 喝 水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評價
151221中天 房市慘已落底?持續觀望?危機入市?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V41ZM1h9wT4
單身的小資女在新北市和朋友合租舊公寓,每個月加水電費,一個人分攤五千塊。林小姐當租屋族,將近十年,搬家九次,租房子的痛苦她最清楚。
記者 周怡德、賴麗櫻、盧松佑 採訪報導……↓
別以為她不嫌搬家麻煩,其實也是千百個不願意,林小姐每個月薪水3~4萬,扣掉基本開銷,一個月頂多存3000元,以新北市住宅平均總價計算,月存3000元至少要330年才買得到自己的房子。
根據內政部統計,2014年台北市房價所得比是15.1倍,也就是想要在台北買間房,你需要不吃不喝15年。
痛苦的還有這對新婚夫妻,在銀行任職資產保險專員的伶伶,薪資約4萬,另一伴是某大廠冷氣業務員,為了買房得一切從儉,結婚是在法院公證登記,沙龍拍照是同學友情幫忙,法院走廊簡單佈置一個“囍”字,成了新人最愛。
首要目標是籌買房子的頭期款,週一到週五住父母家,週末假日住公婆家,這是權宜之計,密月也要縮水。
在政府打房奏效下,是下手買房的時機點嗎?房仲說現在的房市比SARS期間還要冷。
記者 周怡德:南京東路五段這邊買賣房屋跟出租辦公市風光不在,這邊原本有一整排的房仲業者,而這邊原本是中信房屋,現在已經撤出了這一級戰場;而這家房仲店之前是住商不動產,就是因為房市交易冷清,已經衝擊到房仲,今年倒了350家預估明年會倒1000家。
房仲業者 陳泰源 表示:就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的介紹,客戶也會出價,但都是出那種比較芭樂的價錢,你要慢慢(跟客人)磨,要磨很久。
觀望氣氛濃,還有總統大選的因素。
房仲業者 陳泰源 表示:如果說政黨輪替,但是你1月16號就知道啊!那你2月、3月、4月、5月中以前都是空窗期,長達大概四個月左右。
房仲建議,邊看房,出價的時候,可以以實價登錄往下探一些,就是可能的成交價。
網址→http://blog.yam.com/taiyuanchen/article/119520932

出租 屋 喝 水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評價
210124三立驚爆新聞線 紅了百年的西門町回不去了?驚現店面大逃殺?
三立原影→https://youtu.be/gHnpzpadLc0
去年12/8央行睽違10年祭4大限令打炒房,市場買氣稍見冷卻,即便年底適逢購屋旺季,民眾出現觀望交易量受到影響,12月全台房市交易量較11月略減3%。桃園掉最多量縮7%,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量縮4~5%,台北唯一房屋交易量增3%。
房市兩樣情:台中區域出現,中古屋房價下滑1~2成左右,房仲業者評估,近期央行打房,導致清水的中古屋價格有下修1~2成左右,買方大多是有地緣性或在地工作的客戶!但是台中豪宅交易強強滾,台中7期的豪宅超越7字頭新板特區,其中最高價一坪97.2萬元居冠,已接近百萬。
去年一到四月,公司閒到抓蚊子,五月開始大逆轉完全想不到,一路忙到現在做不完的案子開不完的會…台商朋友錢沒有地方投資,今年還會繼續買!日本來台灣設outlet,周邊房子都漲一波,第三間選在台南,還會帶動一波。
打房對有錢人或是科技新貴工程師沒差,有錢人因為錢多買來出租或放著也開心,竹科工程師因為自住需求擴展到南科,房市會持續上漲。
但是,這波資金熱潮到年底會緩解,疫情緩解後可以出國,台商資金會往其他國家投資,另外科技廠廠房陸續完工,營造工、料雙漲也會緩解,所以一般小資族等年底,千萬不要追高。
陳泰源:央行打房後,房市最新狀況?不上車觀望,車票恐更貴?
政府打炒房,只打到成交量,房價打不下來,利率超低、熱錢過多、股匯雙漲、可選擇的投資工具不多,加上政府並沒有祭出打房價的囤房稅,導致目前平均開價不跌小漲,但不像之前賣方開天價。買方方面,總價1千萬以內,像是新北林三淡,中南部地區,成交量熱。但是整體而言是有帶動成交量。
土城某個小建案,委託仲介,從建照核發下來之後開始預售,賣到房子蓋好,直到去年上半年,始終賣沒幾間,原本帶看100組僅成交1間,後來下半年房市整體買氣旺,加上年底打炒房政策實施,裡面都是首購族居多,買的人沒有一個是投資客。
回不去了?紅了百年 年賺千億…西門町驚見店面大逃殺?
西門町從1896開市至今人氣不墜,紅了超過120年的台灣第一商圈,占地不過20公頃連一個中正紀念堂都不到,每年吸引3500萬人朝聖、創造1000億元商機,幾乎是全台北市三十多家百貨的年營業額總和,也因此過去西門商圈精華地段都是一店難求。
目前有高達16間總價破億的店面在市場上求售,就連過去精華地段”只進不出”的房東都開始考慮出售。根據最新統計,西門商圈2020年12月的待租店面共有92間,不只比4月疫情最盛時多出22%,更較去年同期暴增48%
家傳三代老店面求售:店面傳到第三代,看壞西門商圈的景氣,說服其他家人降價出售
另外一對長年居住美國的老夫妻,搬回台灣生活後,收租受到疫情影響越收越少,決心出售
買房不變原則被顛覆,蛋黃區不是唯一考量,店面回不去了!”脫北者”也會越來越多!
店面回不去了,以前忠孝東路走九遍是沒地方去,現在大型mall或是outlet吃喝玩樂一次滿足,以及電商購物那麼方便…,店面真的回不去
內政部統計,台北市過去1年的總人數創23年來新低,因為台北房價居高不下,大量購屋者寧可「脫北」,轉往新北。
陳泰源:西門町熱的時候,一根柱子可收三份租金,朋友真實案例!
有房仲同業身兼投資客兩頭賺,在2014年開始投資西門町店面,只買總價5000萬以下的店面投資,總價太高就介紹別人買,賺服務費。名下至少六間店面,專挑騎樓可出租的寬小店面,寬店面可1切為2,騎樓兩柱子也能出租擺攤,柱子一日三市能收三份租金,一間店面可收8份租金,至少30萬。6間至少180萬,光收租金就可負擔房貸。盛況的時候很多房客希望能簽長約,但他不願意,只一年一約,連年調漲租金。結果疫情爆發,店面租不掉,賠售也沒人敢買,他的店面過去成交價一坪700-800萬,現在跌到1坪500萬元不到,只能租給夾娃娃機店或是臨時攤販,月租金收入從至少180萬現在降到不到80萬,還得跟朋友借錢周轉。
有土斯有財!地主"台幣淹到眉毛"…慘被盯上 地主變苦主?
台中建商爆料,這波地主賺最多!地主於2003年在台中買了一塊當時每坪25萬元的土地,結果放到去年底賣給某集團,單坪竟然飆漲至350萬元,若是面積以1000坪計算,就整整賺了30多億元。
知名麻油雞老闆,都更一坪換兩坪,再賺12億!知名的麻油雞老闆鄭董,都更改建他的林森北路起家厝,歷經15年終於完成,24名地主可以「一坪換兩坪+一車位」,社區分回的可售戶22戶,賣掉又可入袋12億。
地主變苦主?台中廖姓地主發現有陌生人對其聲請支付命令5億6仟萬,還假冒他的身份向郵差詐領法院通知書;警察查出胡姓幕後黑手熟悉法律程序,已經對20多名地主詐騙,聲請支付命令共計25億6仟萬元!胡嫌先偽造高額借據,再向法院聲請支付命令,再派手下戶政機關調取地主個資,並持假證件,向郵差冒領法院通知文書!若地主在法院審核支付命令程序中沒有提出異議,一夕之間地主變苦主。
2021炒房轉向,跟這波台股創新高有關?住宅轉向土地?台南轉到嘉義?地主今年繼續旺?
台股衝破一萬六,台商熱錢慢慢從台股撤退轉進買地、屯地,尤其是工業用地!東南亞像是越南人薪水2萬8, 台灣人只要2萬4,台商回台設廠還是有利可圖。
台商朋友最近積極跑到嘉義,一次看好幾個工業區,因為南科已經滿載,台積電下游廠商會外溢到周圍縣市,高雄沒水庫,嘉義有蘭潭等,所以嘉義今年會步上台南腳步。
陳泰源youtube→https://youtu.be/wtcLOz3VN_w
部落格→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21/01/21012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