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過年前我感冒,工程師只帶著兩個兒子回南部過年,公公立刻傳了訊息給我,要我好好照顧自己。跟前兩本書一樣,他閱讀了我的書,公公77歲了,用平板一個字一個字打了他的心得來鼓勵我。
結婚這麼多年,雖然跟公婆相處的時間很少,但是從來沒有聽過他們抱怨任何事,也從來不批判我們的決定和做法,總是正面積極的支持我們這些孩子。有時看到我的報導或是文章,公公會用不同的視角和立場跟我討論,提醒我沒有注意到的事情。
為什麼工程師會這樣溫暖又體貼?因為他有很好的家庭教育,有最好的模範。
....................................................................
雅琪:
農曆新年家戶團員是長時的傳統習俗,年前的電話知道妳身體違和,還有不少新書煩瑣事務需處理而無法回來一起過年。全家人都很關心妳的健康與為工作而忘了自身病痛且犧牲享受節慶的快樂氣氛,這種勇於任事的精神,實在令人不捨與敬佩。感覺上少了妳的全家聚會,好像一幅美麗的畫少了那麼一點神韻。
姊弟們拿到妳的新年贈禮~第三本著作,感激之餘,既驚奇又佩服竟然不到一年又出版了新書;我們知道妳一向對於名與利從不在意,唯一的原因應該是從帶劭涵的辛苦經歷,促使妳一頭栽進去推廣融合教育理念更為堅定吧!
記得一位傳播專家說:「對於眾所周知的事件跟著報導不太必要,眾所需要且疏為人知甚至不討好的事件,才是可貴的報導。」我想這個因素也讓妳有這麼執著的動力。
新書中探討霸凌問題,對於這種存在已久欺負弱小行為仍層出不窮,彰顯學校和社會現行防治措施有待檢討修正。更令人驚訝的是,國小階段竟然已經有孩子牽涉到情感問題!讓人擔憂一向連老師都難以啟齒的生理衛生課程該如何教授?正確的兩性教育如何適如其分教導?發生越軌行為如何防範?兩性關係正確觀念的建立,在在暴露少年教育的複雜性與專業教師的重要。
新書不忘感恩背後的支柱~另一半的工程師,體諒、穩重、顧家、分析與解決能力絕佳,更有一顆惻隱愛心;筆下透漏鶼鰈情深的滿足與幸福,家庭與事業能兼顧的原動力。很慶幸妳們能參透夫妻彼此尊重分工分享,唯有同甘苦共榮辱而非大小爭高低,才是家庭和樂之道呀~~
書中述說妳媽媽的智慧,她非但是廚藝高手,更難得的是調教子女的智慧,在她身教言教下子女非但待人處事圓融,在各人事業上也各擁一片天,在這樣的家教環境成長的孩子當然長大後言必實行必正,不正應驗了俗語有其母必有其子嗎?
在描述特殊學生的教導,更能看到神老師一貫的愛心與處理方式;首先放空自己仔細觀察學生異於平常的行為,再從同學、輔導老師、家庭各方面去找尋原因,然後一連串獎罰恩威並施且廉和全班同學之力來協助孩子。就是用同理心獲得特殊孩子的信任和全班同學的認同,不厭其煩、不辭辛勞,不達目的決不放棄。過程艱辛但終能達成全班學生一個都不能少的初衷。
加油,神老師
爸媽草筆
...................................................................
《我不是挨打就會趴下的人》
博客來:http://bit.ly/2ZNTykb
誠品:http://bit.ly/2QPaxhZ
金石堂:http://bit.ly/2ZHJ5GZ
讀冊:http://bit.ly/2QAXC3e
momo:http://bit.ly/2rZnpd5
馬來西亞城邦書局:https://www.cite.com.my/m/product_info.php…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日本公立大學外國人學費減半 留學貼士每月$8000搞掂食住行(果籽 Apple daily) 近年越來越多香港人在日本讀大學,但究竟要由香港來日本讀大學,我們須要準備甚麼呢?今天請來一位正在東京讀大學院的香港人Yumi,來說一下她在日本的大學生活。 如果有在香港學日文,至少要達N1或N2的水平才可...
「公立學校廚工」的推薦目錄:
- 關於公立學校廚工 在 神老師&神媽咪 Facebook
- 關於公立學校廚工 在 PTT Gossiping 批踢踢八卦板 Facebook
- 關於公立學校廚工 在 安柏不在家 Facebook
- 關於公立學校廚工 在 果籽 Youtube
- 關於公立學校廚工 在 果籽 Youtube
- 關於公立學校廚工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 關於公立學校廚工 在 [閒聊] 學校的廚房- 看板SMSlif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公立學校廚工 在 算時事嗎?公立幼兒簽約人員調薪(排除廚工)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公立學校廚工 在 華南國小《廚工阿姨的一天》 - YouTube 的評價
公立學校廚工 在 PTT Gossiping 批踢踢八卦板 Facebook 八卦
『原文刪光光
本魯目前在挪威啦,這裡雖然沒有瑞典的1.76,但也有個1.56胎了
看到造成台灣生育率的問題超級有感,恰好稍微寫了一門課的報告又看到網友說舉了瑞典這幾個國家的例子就來順便回一下。
1.工時問題
在北歐國家,工時真的超級天殺的短,每天大約9點上班,大部分下午3:30左右就下班去接小孩了,最晚4點會接走
因為托兒所四點要下班了。
至於加班?沒門。簡單來說就是,好了下班時間到了掰,有什麼事明天再說。
法定每週工時:37.5,不能超過但可以更短。而且這邊更多的是彈性工時,也就是你要早上早下班也行,事情做完就閃的也大有人在。
至於如果真的要加班,規定超嚴格,每週不能超過10小時,每個月不能超過25小時,每年上250小時,還需要上級同意,太常加班還會被說效率不好。
加班期間的薪水是1.5倍,週末是2倍,國定假日是3倍
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時間到了就走人
2.有薪休假、產假、年假
另外更讓人羨慕的就是勞工每年都有至少25天的年假,就算是第一年的員工一樣有25天。
這已經吊打我們了...
25天誒...新進員工誒
至於病假的部分,請一次病假的三天內不用證明,第四天開始才需要醫生證明,而且病假還不用扣錢,請超過16天由政府支付。
至於產假,我只能說,更驚人了。
父母總共可以請12個月的產假,而且是有薪產假。其中還包含孕婦可以請12週的產前+產後而且每一胎就是有12個月,而且還不只這樣,除了這12個月之外,你還可以再請12的月去帶小孩。
補充說明一下,規定是49 weeks at full pay or 59 weeks at 80% pay。光這一點就已經超過我們不知道多少了...好好思考下呀
其他的比如說職災每年最高可以領到72,662 NOK(大約台幣22萬)外加如果因傷不能工作
還會有額外的撫恤金。
我就問,什麼時候要把勞基法好好修下,有這麼好的福利,比大撒幣好多了啦。
3.房價
房價我就不說了...說起來就是心痛
目前人在第三大城,這邊的房價簡直就是便宜。沒人在炒房(也炒不起來就是了啦
公寓4樓,自帶陽台、陽光普照、兩房兩廳兩衛外加一個廚房,大約35坪,屋齡40多年的
有新電梯和樓頂觀景台
價格約900萬台幣,而且是在市中心。
如果想住新一點的,但一般住宅,也行,自己點連結進去,45坪、屋齡10年、5個房間、一衛浴、一客廳
價格:kr 6 350 000,折合台幣1千8百萬,阿忘了說,還有自帶車庫和小花園。
https://www.eiendomsmegler1.no/boliger/5426518
我就問,什麼時候要正視房價過高的問題,什麼時候要落實居住正義,什麼時候要嚴正的打房。
我就不信這三個問題解決了,年輕人還會不想生。
阿順帶一提,在挪威,托兒所價格一個月是3135NOK大概台幣1萬出頭,你也可以自己帶小孩,至於教育,所有挪威各級公立學校,都是免費的,對,就連大學也是免費。而求連外國人入我,也是免費。
為避免有人說我跳ip 附上一些極光圖吧(雖然快要永晝看不到極光了
https://i.imgur.com/D2YMpCw.jpg
https://i.imgur.com/bq1NCtL.jpg
https://i.imgur.com/dhaRgBR.jpg
補一下税,日常消費買菜,税是15%,然後買酒是25%QQ。挪威總人口也不過才5百多萬,繳的稅可以支撐一整個國家的福利,還包括卑鄙異鄉人如我。
另外有一點值得一提就是財富稅,如果你的淨資產超過1.5 million NOK,大約是3百多萬台幣,要課0.85%的稅。而0.85%的0.15%到中央政府,剩下的0.7%則是到你的居住地。
我國的稅制什麼時候要調整了啦,好好的用錢好好的收錢不要亂大撒幣很難嗎?至於所得稅,我國的稅率也不低了啦。
不是說台灣多爛,而是看看UR的國家好好仿效一下很難嗎?
有人提到石油,我就想到鑽油工人的休假;可以在外海平台連續工作10天以上,但加一次放兩週,輪班星人要不要考慮一下?
至於健保的確是我國值得驕傲的地方,但是挪威的健康保險也很好,像我來這裡讀書的外國學生,只要待超過六個月以上,就會自動納入挪威的國民健保。而這個健保,讓我的掛號費大概是600台幣,其他的不用錢。也就是說,只要選取家庭醫生掛號,諮詢完之後轉院就不用錢;另外手術的部分,只要是在好像NOK 2000以上的,就是由國家政府支出,也就是免費的意思。
至於我的IP位址變成了英國,是因為我離開房間沒有Wi-Fi了,只好用自己的網路,而我的Lyca 又是英國的電信,所以IP就回到英國了』
Re: [新聞] 沒人敢生...CIA全球生育率預測 台灣世界倒數第一 https://disp.cc/b/163-drSK |前情提要 https://www.facebook.com/PttGossiping/posts/2294913433979641
公立學校廚工 在 安柏不在家 Facebook 八卦
又回到三千多公尺高的庫斯科,整整昏睡了兩天
接下來這篇文章會很冗長、很無趣
前陣子演講,有位同學特地從桃園下來台南,結束之後他說其實很希望能聽到我個人的心路歷程。
後來陸續收到一些訊息我才發現,這個粉專除了讓我發發廢文,也默默的影響到一些網友,儘管我從來沒有把任何人當成粉絲過。
其實我自己演講都極力避免掉這塊。因為我非常不喜歡灑狗血講自己過去、寫些勵志文章要大家去旅行。因為我知道很多人都有各自的包袱沒辦法說走就走,旅行也不是萬靈丹,出去一趟就能得道升天。而且除了旅行,有的人因為煮出一頓美味料理所獲得的成就感、努力成為一個好媽媽所付出的愛,都是他們感到自己價值的所在。
小時候我很愛哭,因為我總是無法順利表達出心中的想法,我在口語表達、感知他人情緒、同理心這塊非常弱,這也讓我在人際關係上受到很大挫折,我的求學生活並沒有過得很開心,而且我也不喜歡講話,講話的速度太慢了,同樣份量的資訊,用讀的可以省至少三倍的時間吸收,不用聽別人的廢話。
因為性格的關係我在求學期間被排擠霸凌過,而我的班導漠視這一切,我再也不和他說話,有他照片的畢業紀念冊全部塗掉。身體也開始變得很差,大概是在那時有憂鬱症,身體差到要住院時,只覺得可以逃離學校是件非常棒的事。上了高中,我已經把自己封閉起來,下了課就躲在外面或廁所不想回家,也害怕上要分組的體育課。因為我沒有朋友。
在這段期間我仍然對未來抱持著一點希望
從小身邊都是愛看漫畫、術科超強的強者,所以我小時候的夢想是當個漫畫家,國中畢業14歲我就跑去漫畫店打工,後來要上高中時,不想增加家裡負擔,放棄去台北唸美術或日文相關科系高中,乖乖留在基隆直升離家裡只有五分鐘車程的公立高中。
到了升大學要決定念什麼科系時,很多人都覺得我是念中文系的料,但我實在不想花四年在這上面,猶豫了很久,用刪除法刪到剩社工系和設計系,但其實我心裡是想去國外留學的,我去了海外留學展,就算是學費最便宜的德國,每學期幾百歐元學雜費跟自己的生活費、機票,對一個高中生來說還是像去月球一樣天方夜譚(我很早就不跟父母拿錢了)。趁暑假跑去參加東海大學的社工營,參加完我就體認到,我只是想在行有餘力時當志工就好了。(所以後來在世界各地當短期志工),最後選擇唸了設計。
16歲的我跑去麥當勞打工,也許是因為小時候父母常常會帶我們去基隆最大那間麥當勞的兒童遊戲區玩,那是我覺得很幸福的時光,所以就在那裡工作了一年,後來陸續打過十幾份工,我發現我對沒有熱誠的工作可以說是做得一塌糊塗
(在漫畫店客人看書看太晚,就跟著拖到凌晨一點陪他看漫畫然後被老闆罵、在麥當勞廚房,四塊雞塊我偶爾會多塞一兩塊,因為我覺得打開的人會感到非常幸福、幫朋友的早午餐店收盤子,創下他們店第一個被客訴的紀錄...諸如此類)
總之我不是一個好員工,老闆雇用到我算他運氣不好。前前後後十幾份打工經驗,也讓我明白我必須做我自己有熱情、喜歡的事情,我才能真正做到最好。
就這樣上了大學。儘管當初還不太明白自己是否做了正確決定,開學時我問班上同學為什麼要來念,有些是不小心填到這個志願、或不知道該念什麼。總之大家都跟我一樣迷惘,雖然我覺得多嘗試沒有關係。大一念了一學期,期盼的自由大學生活並不如我所期待,某天打完工下班累得趴在床上,厭世憂鬱並沒有遠離,我還是決定要在離開世界前,好好完成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自殺的想法是很大的安慰,多虧它,人們才能經歷許多黑夜』-尼采
有一種勇氣,是在絕望和一無所有中誕生
能在飛蛾撲火時感受到希望
我並沒有跟任何人討論這個決定是對或錯,畢竟在那之前,我已經做過很多嘗試了。不管是班導、精神科醫師、張老師專欄、還是那幾年的時光。對我來說,它只是從一份打工變成兼打三份工,期間為了省出旅費把自己餓到腸胃炎、打工趕場出了幾次車禍。
有的人會擔心家人不同意,但如果你的經濟來源早就完全獨立,而且能向他們證明你有能力為自己的未來負責。
當你有決心為想做的事情付出代價。
雖然把東西大多送給了室友,我還是在離開台灣之前,進行一次環島之旅,把自己有興趣的學校科系圈選出來,混入各個學校系所上課,雖然這對我並沒有太大幫助。
自己辦好休學跟簽證,告知我的父母,就帶著一千塊澳幣和一張單程機票,就這麼飛去了澳洲,開始長達好幾年的流浪生活。
我是個物慾極低的人,所以還蠻能適應接近苦行僧的生活方式,身上的東西都是用到壞才會換、別人送的生日禮物或是廠商給的裝備,也許是之前那段黑暗時光磨鍊出來的孤獨與意志力讓我得以行走多年
這幾年我都是在台灣擺攤畫畫幾個月,存到一小筆錢,就選定一個目的地開始進行半年以上的長途旅行
帶多少預算呢?
我是用台灣的標準下去抓,假設我一個月在台灣花費大約是兩萬塊台幣,在國外的花費我也不會讓它超過一個月兩萬塊台幣,所以我喜歡去東南亞、南美洲這些消費較低的國家
那在台灣賺的錢夠旅行嗎?
老實說,當然不夠
所以我會做一些奇怪的事,你有可能會看到我蹲在路邊擺攤、在各國畫畫、搞代購、寫文章、接業配、辦演講、書籍募資,我的收入都是從這裡來的,幸好這次有開代購,回台灣幫忙付了爸爸住院的醫藥費和妹妹的學費,我的旅行從來不是只有支撐我一個人的旅費,還是有給家裡錢
很多人都以為我一直旅行好像在度假,但通常我都用最省的預算,試圖走最遠的路、盡量混得跟當地人一樣
有時候必須忍受最孤獨的時刻、被騙被搶、生病或被欺負
長期居無定所,就連回台灣也沒有自己的房間
能帶的能背在身上的東西就那些
身邊的人來來去去
什麼的都帶不走
什麼也留不下
養不起一隻寵物
留不住一個愛的人
這是美好旅途的背面,沒有寫出來的很多。
這段落落長的心路歷程給那位同學
當初被排擠沒有朋友的自己後來拿到比賽人氣票選第一名我其實已經很感動了
當你有決心為想做的事情付出代價
想完成不敢想的事,就必須試著做出沒有預期的嘗試
只要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就能繼續勇敢前進
就算沒有方向
公立學校廚工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日本公立大學外國人學費減半 留學貼士每月$8000搞掂食住行(果籽 Apple daily)
近年越來越多香港人在日本讀大學,但究竟要由香港來日本讀大學,我們須要準備甚麼呢?今天請來一位正在東京讀大學院的香港人Yumi,來說一下她在日本的大學生活。
如果有在香港學日文,至少要達N1或N2的水平才可以報讀4年制的大學,這是很多大學的基本要求。之後要考留學試EJU,考日文、綜合科學和數學。當然是看你讀文科或理科,讀理科還要考化學和物理,如果沒有這個程度的話,最好先讀日語學校再升學。讀日語學校的好處是他們會有一些升學班,早上上了普通日文堂,下午的課就是教授有關考留學試的知識,像補習班一樣。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相關影片:
【香港職人】手袋神醫甩皮甩骨都救翻生 改短皮帶收$700:世上無嘢整唔到!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JlYWNeg5Vxw)
【採耳師】25歲港女採耳師棄教職赴台灣讀採耳課程 記者實試:「第一次清晒耳屎的感覺,好爽」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8uvIzhfy3hI)
【重案解密】前G4長七洪立明任李澤楷「小小超」保鑣逾十年 暗戰張子強 :隨時冇命收工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BNL8NP5-H4)
【6億身家奉獻徐濠縈】Eason停工侍妻女 幫阿徐抹鼻做跑腿 疫市賺少半億(壹週刊 Next)(https://youtu.be/EYsm9v8VSvc)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深水埗兩餸飯】59歲大叔賣$32兩餸飯 月派100份送長者 由台灣派到香港:受過港人恩惠想回饋 (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kyvNU86ntio)
【再現幕前零走樣】鄧上文生3個囝囝未夠數 計劃領養變六口之家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umTq9XNR6sA)
【頭條動新聞】Ep.4 林鄭月娥一個星期被放棄兩次有咩感受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TulvTCk2ZQ4)
#果籽 #衣食住行 #日本 #留學 #大學生活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公立學校廚工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2019年4月10日,人類史上第一張直接對黑洞觀測的天文影像公佈,或者你已經看過這張橙色光包黑圈的圖片。不過你又知不知道有位來自香港的天文學家參與其中?他便是公屋出身、讀公立學校、在香港土生土長的黑洞專家陳志均。
「我來自基層家庭。在香港讀書成績唔算特別好,中五畢業去美國讀書都係靠親戚幫忙。」80後陳志均,現職亞利桑那大學的天文學家,和記者電郵及視像對話溝通都是用上「母語」廣東話,在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EHT)計劃中主要負責雲端計算的工作。陳志均的天文之路,始於小學三年級,加拿大回流的葉老師斗膽同小學生「噏」愛因斯坦相對論,注意是「噏」不是「教」,飛走複雜理論只講有趣故事,聽得陳小朋友神遊宇宙。
果籽 : https://hk.adai.ly/appleseed
相關影片:
【住在工廈】工廈豪宅3000呎連客飯廳、睡房 設計師現身:只係家居feel嘅「工作室」 (果籽 Appledaily) ( https://youtu.be/raFZXWKYEEo )
【大圍小店】$128碗麵被批「等執」 前四季酒店副主廚靠貴價料熬湯留住熟客 (果籽 Appledaily) ( https://youtu.be/gzQz3Yr94hY )
【娛樂經典】18歲選港姐大熱倒灶輸俾謝寧 滿清貴族周海媚滿語名叫馬爾塔塔 20190515(壹週刊 Next) ( https://youtu.be/codVOZ04c7w )
【搣時潘獨家回應】SM事件後首度現身 日日被性騷擾壓力爆煲:我已經承受唔到 20200731(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5dFeQEJT7s0 )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daily) (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
【深水埗兩餸飯】59歲大叔賣$32兩餸飯 月派100份送長者 由台灣派到香港:受過港人恩惠想回饋 ( https://youtu.be/kyvNU86ntio )
【無懼打壓】 全城搶《蘋果》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 https://youtu.be/MAIMBRO-gMQ )
【頭條動新聞】 Ep.2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 https://youtu.be/KLRkTiWHrTY )
#果籽 #黑洞 #天文 #TOEFL #天文學家 #大學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公立學校廚工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這就是法國人:從食衣住行育樂了解法式生活」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 陳麗伶
內容簡介:
★一本帶你了解法國人認真享受人生的生活工具書★
法國人熱愛美食、珍惜古物、講究專業技能、鼓勵小孩親近自然並多方學習,他們是一個開心享受生命,也認真地看待生活的民族。
以食衣住行育樂六大單元,多元角度切入法國人的生活與文化,展現真實的法國人樣貌!
[食] Alimentation
認識法國人享受「吃」的起源,並帶你了解正式餐館的用餐規矩。法國人開店講究證照與專業,廚師、服務生、選酒師都是成就一家好店的要素。想要像老饕一樣品嘗法國菜的精華?那就得先認識地方菜色有哪些。還有法國人喝咖啡、吃乳酪、選擇有機食品的想法,讓你看了長知識!
[衣] Habillement
法國製造的服飾、精品世界聞名,但法國人日常穿衣講究的是要合「個性」也要合「場合」,只因這是教養,也是尊重人的表現。某些念舊的法國人,會因特別喜愛某個年代的服裝而到處尋覓,造就「Vintage」舊服飾店與舊貨市場深受各年齡歡迎的社會現象。想要打扮得更像法國人?香水、帽子與飾品的選擇與配搭,也一定要知道。
[住] Habitat
巴黎美麗市景的幕後功臣首推國王亨利四世,但也多虧歷代市民願意保持市容、愛護房子,以及熱愛種植花草的習性,才得以造就這座令世人稱頌的城市。而法國人善用小空間的設計巧思,也令人驚豔。1970年代起,都市人興起到鄉間、古城買下廢棄房舍的風潮,不只整修成為度假屋、藝品店,也會地方經濟帶來新活力。羨慕法國人住百年老宅,擁有可愛的居家環境?那你得先了解他們進行老屋整修的手法,還有退休族「退而不休」熱愛動手創作的活力。
[行] Transports
法國大都市公共交通發達,然而城市人也大多有愛走路、儘量在社區附近購物的習慣。法國人對火車有一股念舊的情感,也對TGV抱著無限的驕傲。在都市開車?他們會告訴你,不只停車一位難求,最好也要學會撞開前、後車的基本停車法。既想省錢又要方便?許多法國人會說:「那就租車吧!」
[育] Education
法國擁有制度健全的公立托兒所,另外也有「家長組織化托兒所」這種小規模場地,供家長們共同照顧幼兒。在小學,指導老師擁有自主決定教材與進度的權利,從博物館教學、兩地學校交換學習、到鄉間學習大自然生活,樣樣都帶著小朋友學習與體驗。而「訓練專才、不成就通才」的教育制度,不僅讓中學生對於未來有選擇,也是奠定法國職人的基礎。
[樂] Loisirs
法國人擁有一年5周的有薪價,每年過了暑假,沒曬黑的人會被同事視為沒去度假的怪胎。不僅度假方式多樣化,他們還有邀朋友一起租屋度假,或是合買遊艇的習慣。這個愛歡樂的民族,在生日與結婚外,還有一堆可以拿來慶祝的奇怪名堂,例如退休宴、種樹宴,採橄欖宴等等。
作者簡介:陳麗伶
駐法旅遊美食達人,持法國文化部觀光局國家導遊執照,經歷27年法國國家美術博物館專業講解。
著作:《台灣食客法國戀曲》(麥田)、《普羅旺斯味蕾地圖》(麥田)、《開始遊法國喝葡萄酒》(太雅)
公立學校廚工 在 算時事嗎?公立幼兒簽約人員調薪(排除廚工) - Dcard 的八卦
是想請大家關心這個公共議題-幼稚園廚工-薪資問題,其實以我居住地台中海線而言,這邊廚工年紀偏大,這個連署消息,有些廚工還不知道,可以看看以下 ... ... <看更多>
公立學校廚工 在 [閒聊] 學校的廚房- 看板SMSlif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雖然這不是屬於役男可管的範圍
但還是想提出來跟大家聊聊
我們學校一班大約25人
一個年級會有4~5班
學生大概500人左右
負責全校學生 老師 及行政人員的的廚房阿姨卻只有四人
他們每天準時八點開始準備食材
洗切煮分裝
每天時間都非常緊迫幾乎都是在午餐時間前30分鐘才完成
用完餐後還要清洗所有的餐桶
直到最後整理打掃(大約到下午三點)
完全就是沒有休息時間
小弟曾經在廚房工作過所以知道這種辛苦
但也從沒見過這麼辛苦的
今天在與總廚阿姨推餐車時小聊了一下
他說他與另一位阿姨只會做到這學期結束
因為實在太辛苦她身體已經有些問題了
而且又聽說縣府打算將鄰近小學的營養午餐也要交給我們學校負責
負責的人數依然只能有四位
他說還好他想走人了不然真的會受不了
聽完感覺就是直覺有弊案阿
哪天要是聽要學校有人過勞死的新聞應該也不易外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244.24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MSlife/M.1432653424.A.58A.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