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大家昨天來我的「公開議政」,我很開心有這個機會,可以跟大家一起公開討論市政。以下是我昨天所講的內容,想來卻無法來的朋友,也可以透過這份文件,了解我做過的政策及關心的議題。關於昨天最後的QA,我會再另外發一篇文讓大家了解。
這三個會期以來,我實踐了哪些政見、哪些政策在推動上窒礙難行,我會跟大家誠實報告。
【主要政績】
#公開議政
本來在今年初,我就預定要舉辦座談會,邀請大家一起面對面討論市政議題,不過因為疫情影響,只好到現在才與大家見面,這點是我比較抱歉。但這不會是我最後一次舉辦公開議政,往後還是會有機會像昨天一樣,跟大家一起討論對市政議題的看法。
#透明選服網站上都看得到
我們經手的選服,都會在「選服魔鏡號」選民服務系統上公開回應。
比如說,大家關心的交通議題(機車路權、交通動線規劃、道路壅塞、公車駕駛問題、行人安全等等)就佔了選服案件的三分之一。在確定成案之後,我們會評估,是要透過市府索取資料來取得回應、召開協調會(例如建照因為其他戶都更發不下來),還是現場會勘(例如塗銷禁行機車、行穿線退縮),來解決市民陳情的問題。這些回覆,都可以透過系統內的搜尋功能,找到我們的回應。
「選服魔鏡號」改版後,新增了一些新功能,包含案件數統計、類型分析、關鍵字分析、甚至可以「抽牌」看我們的案件有哪些回覆內容。也有一些神秘功能,歡迎大家多上去玩玩看。網址:https://service.froggychiu.com/
#不是所有選服都會在一開始公開
有一些很特殊的選服,為了保障當事人,我們在第一時間不會公開,但完成之後會與大家報告進度。
像是員工說公司違反勞基法沒給加班費、要求超時加班、不合理的勞動契約等等,希望我們協助匿名勞檢;也有一些是讓人很遺憾的案件,例如導師不當體罰學生,甚至有學校隱匿性平案件的證據,讓同學身心受創。這些案件,為了保護當事人、特別是未成年當事人的權益,我們絕對不會在魔鏡號提到個資,但會希望通案性的回覆,能夠幫忙到其他遇到類似案件的市民。
#我們也有不受理的案件
不受理的案件比例大概只佔8%,其中很多是屬於中央權管的案件,或者是外縣市的案子,原則上我們也會盡可能轉介給在地的市議員或立委協助。包含先前入境檢疫的問題、其他縣市學校老師霸凌的問題等等。
#做選服的感想
我做選服到現在有一個感想,就是我過去認為萬惡的「喬罰單」、「喬病床」,其實最終反映的都是一個問題:在市民需要幫助的時候,我能不能夠在合法、合理的情況下幫助到對方?如果真的是我無能為力的案件,我能多做些什麼,讓陳情人好過一點?例如有一些案件,是我怎麼樣都無法挽救的生命,例如在醫院被霸凌後自殺的醫師,或者在馬路上被公車撞死的祖孫;有一些案件,是歷經各個議員、立委、甚至陳情人寫信到總統辦公室,都無法獲得回應的。這些案件,不一定是我職權能夠協助的,甚至往往超過了法律可以協助的期限,我想我能做的,就是在大家覺得求助無門的時候,找到一個可以聽你說話,而且聽得懂你說話的人吧。
#針對社宅活化進行多次質詢
每個會期的總質詢,我都會質詢市府公宅進度、營運管理問題及未來規劃的進度。包含公宅的用地取得及建設工程,是否落後市府自己的目標;市府其實有逐年審核資格來調漲租金的疑慮;許多市民對於公宅建設期間的綠地或停車空間縮減也有質疑,我們也敦促市府一定要在規劃階段就開始公共工程說明。除了建案進度外,我們也一直在追蹤市府成立專責行政法人的進度,來積極管理至少要用五十年的社宅。
當然,社宅因為數量相對稀少,更多買不起房的市民,也同樣需要包租代管及租金補貼的政策,這也是我一直以來質詢的重點。
不過,社宅活化是一個很難在短期看到成效的政策。很多在魔鏡號反應的市民會問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央地方都積極在主張居住正義,房價卻還是那麼高?蓋公宅又抽不到,租金也降不下來,我要如何在台北市生存?我認為,複雜的問題無法有單一解方,居住正義要能落實,除了我持續關注的社宅進度外,我也會在議會持續推動囤房稅的調升,讓更多空屋可以在合理的價格被釋出。
#道路平權從微小的改變開始
在我的「未來交通」政見中,有一項很重要的精神是「道路平權」,也就是不論行人、機車騎士、汽車駕駛,都能夠在尊重對方用路權益的前提下行進。
這包含我透過會勘協助塗銷了禁行機車道並開放直接左轉、擴大路口,讓人行道更能順利銜接行穿線、增設Youbike 2.0的新站點,或透過質詢要求市府增加充電站位、請市警局嚴加取締南京東路、基隆路、中山北路二段、延壽街、羅斯福路四段等地的違規停車、儘速決定民生汐止線方案等,都是我這三個會期關注的重點。
我知道很多市民不一定會滿意現在市府對於道路平權的作法。不過,就像我在民主開箱EP11提到的,很多時候,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只能一點一滴地發動微小的改變,但我希望,這樣的改變不只是結果,更是改變市府思考問題角度的過程。這個過程,除了我之外,更需要團結的市民才能夠做到。也希望大家之後可以持續提供更多你們認為應該改變的路段。
#對於五分埔商圈將會重新調整政策
過去,我在政見中提到,原先是希望比照首爾東大門的服飾基地,讓五分埔再度活化,成為台北市的商圈亮點。而這必須改變目前在住宅區所規範的土地用途。
然而,經過我與其他熟悉在地的朋友一起討論後,我發現到若真的放寬土地使用類別,很可能留下的不是五分埔商圈,而是另一個信義新天地的商辦大樓區,或者成為建商炒作豪宅的新地段。這與我原先的想法相互違背,所以我也得很坦白跟大家說,我先前五分埔商圈的政策會有大幅度的調整,我會希望優先透過都發局針對信義區的通盤檢討,重新檢視五分埔在未來都市規劃的定位,才能夠檢視未來這裡真正適合的商業型態。
#持續追蹤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後續規劃
從我在教育委員會時,我就持續關心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和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的工程進度;現在我在民政委員會,我也仍然趁著考察的機會,在六月底實際走訪北流考察南北區的設施,以及董事會未來對扶植藝文產業的規劃。
以北流來說,雖然已經在上週六舉辦完壓力測試,也即將在九月初正式開幕,作為十月金曲獎的主舞台,但未來對於小型藝文團體是否有實質幫助?會不會反而擠壓民間經營者的空間?未來要如何培植下一代的創作者?我當場也與黃韻玲董事長討論這些問題。北流未來將規劃三間分別為200人、800人、1600人的livehouse供表演者使用,目前正在規劃辦理招商作業當中,我也將持續追蹤後續收費標準,在未來提供合適的空間、價位給需要的團體提出申請。
#針對小巨蛋開放政策的質詢
今年,許多藝文活動在疫情初期被迫取消。隨著疫情趨緩,商業演出和防疫的拉鋸如何平衡,是許多民間業者的難題。中央當時雖然開放了國家級場館,但北市府對於所有場館解封,是否有統一的政策,在當時並不明確。
我針對小巨蛋的開放政策就做過一次質詢,當時要求市府要明確訂定一個開放標準,在疫情到什麼階段,可以讓業者得以憑市府公文,向國外廠商協調取消演出後的費用計算。5/30時,市府終於訂定原則及減租方案,我希望這能讓後疫情時代的演出單位,能在動盪中找到可以依賴的遊戲規則。
#調整演出娛樂稅
另外,在這次會期,我也針對娛樂稅課徵的標準,向稅捐處提出除質疑。主要是台上有沒有人唱歌的音樂表演,稅率居然相差四倍,你能想像晨曦光廊跟滅火器的演出,對Livehouse課的稅居然不一樣嗎?另外還有不合時宜的說書、馬戲等項目,我們也藉著這次的部門質詢,一併向稅捐處提出修改建議。
最終我與稅捐處達成共識,將演出娛樂稅調整至1%、2.5%、5%,針對票價高低來做調漲,基本上Livehouse的收費將維持在1%,除非一場演出的票價超過1500元才會調漲。這樣一來也相對減少的場地方成本支出,能夠更支持他們舉辦更多藝文活動,在這個疫情時刻,給予大家抒發的空間。
【其他重要政績】
・交通運輸
推動公車上下車刷卡
公布公車評鑑審議紀錄
宣導捷運手扶梯定點站立
質詢(大巨蛋旁)光復南路路型改善工程
・公共設施
松榮公園綠地保留
質詢共桿竣工勘驗不完全問題
・衛福勞動
誠實蜜蜂平台倒閉記者會
愛評網勞資爭議記者會
BOT租客紓困方案
防疫期間協助保障員工配戴口罩權益
推動租屋糾紛處理統整網站
爭取聯合醫院獎金依法發放
針對北捷夜點費勞檢
爭取公立醫療機構人員獎勵金發給要點提撥總額提高
・文教科技
質詢愛叫車使用率低
質詢悠遊付成效不佳
推動高中學生自主分配社團預算
質詢彩虹媽媽入校
聲援社工應提高待遇並稽查機構違法核銷
爭取吳興國小特教空間
號召終結放榜新聞
・環境建管
協調雙連市場攤販
清除興隆整宅廢棄物
改善百齡、迎風足球場場地設施問題
要求整頓無照攤販佔用道路問題(攤販精進計畫)
持續推動公園符合零流出標準
・警消政風
爭取消防員外勤勤修制度改革
專案查緝統促黨(包含2019/10/1在北車違法搭台問題)
退役消防犬領養制度
完善查察消防栓埋沒機制
因應疫情取消計算住警器績效
質詢警察防疫裝備不完善及減少降低不必要勤務
・市政議題
爭取索資電子系統
敦促市府爭取大巨蛋重新議約有利條件及參與歷次都審會議
提案調高囤房稅
性平教育委員會及其他府級委員會開放錄音錄影
環保局徵件簡章修正,取消著作權不平等條約
舉辦公聽會,確認無人機專章實施後的使用原則
修正競選廣告物自治條例
推廣彩虹經濟及設置地景
組成性平連線及民政委員會政團
研議日租套房合法化
質詢市府未登記遊說
防疫租金優惠回饋給實際使用人
・長期關注案件
牯嶺街小劇場整修工程
TMS台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
大巨蛋工程安全性與法律、議約等問題
濫用救護車機制
松菸場館營運狀況
龍山文創數位內容實驗場
公車行車事故問題
勞檢人力不足,勞檢覆蓋率偏低
提案修正臺北市外送平台業者管理自治條例
・其他
幫忙香港抗爭者勸募防毒面罩物資
協調申請台大地下道作為聲援香港連儂牆之用
聲援樂生保留運動
聲援巴奈訴願案件
聲援華航及長榮罷工
同時也有3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圓方Elements位於香港西九龍柯士甸道西1號,九龍站上蓋Union Square之內,環球貿易廣場之下,是香港一座大型購物商場,於2007年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商場開幕典禮在2007年11月16日舉行。圓方樓高4層,面積達100萬平方呎,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旗下的Premier Managem...
公園設施用途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八卦
【 微解?解什麼?怎麼解?】
我和團隊先就一般民眾日常生活,容易遇到的問題整理說明,若沒有列在上面的、或有細節需要確認的,歡迎再詢問。逐步放寬必定會有許多疑問待解、許多措施需要再溝通調整,辦公室歡迎民眾來電或來信,團隊會盡力處理。
➤➤➤ 首先提醒:警戒仍維持外出戴口罩,持續停止室內5人、室外10人以上聚會。
➤➤➤ 以下為指揮中心的建議指南,實際施行細節,需待各縣市政府公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可剪頭髮:美髮店屬於美容美髮業,和仍禁止營業的理容院(觀光理髮、視聽理容)不一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可看電影:全面佩戴口罩、測體溫、消毒、實聯制、梅花座或間隔座。
⛔ 還不可以:電影院室內、戶外及等候區域都禁止飲食。還不能吃東西喔!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可去廟裡拜拜( ❈ 留意:#廟宇管理方需先提出防疫計畫獲准):廟宇管理方需維持每人前後左右至少距離1.5公尺,加強手部和環境的清消,以及「最多上限為99人」,多出來的信眾需先引導至廟外空曠處。
⛔ 不提供筊杯、籤筒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可去運動。室內外運動場館(游泳池除外)、高爾夫球場微解封。
需要:實聯制、全程配戴口罩、使用個人運動器材。
可以使用:廁所、更衣室。
⛔ 不可混用運動器材、不可以肢體接觸、禁止團體競技競賽。
(器材禁止混用:是指瑜珈墊、球具這類能隨身帶走的。如果是跑步機、飛輪這類,則是需間隔使用,比如第一台有人使用,鄰近第二台就要先空著,到第三台再用。使用完要清消。)
⛔ 禁止團體競賽(技)
⛔ 不開放:游泳池、三溫暖、淋浴間、蒸氣室、烤箱、交誼廳。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可出門用餐。
一定要:工作人員配戴口罩、每日量測體溫、出入人員控管、定時消毒、人流管制、實聯制等。內用區要有梅花座或隔板。
#便利商店座位區:梅花座或隔板。熟食區建議由店員處理。
#百貨賣場與美食街:每人1坪空間、餐點以個人套餐、餐盒方式,不提供酒精飲料。
#餐廳:有提供酒精飲料的餐廳,則會進行營業時間管制。
#傳統市場及夜市:
飲食區、熟食攤加遮罩、隔板。
內用:梅花座、不同桌保持1.5公尺距離,提供個人套餐,不共食。
⛔ 攤台區、吧台區禁食!
⛔ 禁止共食、禁止試吃活動、禁止邊走邊吃。
額外提醒:
麥當勞、頂呱呱宣布暫停內用、不開放廁所至7月26日。
漢堡王則公告7月13日確定將開放內用座位區。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高鐵和台鐵還有國道休息區的飲食:
💁 車站內、國道服務區、休息站可依照防疫措施開放用餐。
⛔ 台鐵、高鐵車廂內禁止用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風景區:國家風景區、森林遊樂區、國家森林遊樂區、林務局、森林園區、登山步道、遊樂園、植物園、文化園區、學校操場,微解封。
一定要:實聯制、配戴口罩、社交距離
有入園口管制的:加測體溫、每日下午4時截止入園、人流控制承載人數的40%。
#不開放的部分
⛔ 封閉型的展覽館、視聽室、教育場域、水域活動不開放。
⛔ 國家公園、森林遊樂區的室內、山屋、墾丁所有沙灘、生態保護區、軌道設施(阿里山林業鐵路、太平山蹦蹦車與烏來台車)、通舖型住宿設施仍持續關閉。
⛔ 不可以在遊樂設施型場域邊走邊吃、抽菸。
#尊重在地居民
路途經過部落與社區的場域,以尊重部落、社區意願為優先,需協商後才會開放。
遊客出發前可至:https://recreation.forest.gov.tw/ 查詢開放狀況。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學校戶外操場可以去走走了,使用時仍要配戴口罩。
⛔ 不可飲食、不可租用、不可團體用途、不可競賽、不可聚會。
⛔ 仍不開放:飲水機、行政區域、教學區域、室內場所、戶外運動設施(如遊具設施、單槓等健身器材、籃球場、網球場、棒球場、羽球場、游泳等,先不開放)⇐ 這裡的不開放籃球場網球場棒球場羽球場是指「各級學校的」,不是私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開放博物館和美術館。
需要:全面佩戴口罩、量體溫、消毒、實聯制、社交距離,最高容留人數不得超過100人,並建議採預約參觀。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國內觀光部分,可揪九人以下的國內小型旅行團。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公共圖書館:單一窗口提供讀者借閱服務。
⛔ 讀者還不能入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劇組拍攝:指引可參照文化部公布之細節拍攝影劇。
⛔ 不能探班、不能聚餐、不團聚慶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都是還不可以:
⛔ KTV、MTV。➜ 還不能唱歌
⛔ 歌廳、舞廳、夜總會、俱樂部、酒家、酒吧、酒店(廊)。
⛔ 電子遊戲場、資訊休閒場所、休閒麻將館、桌遊場所、釣蝦場、自助選物販賣機營業場所。➜ 還不能上網咖、不能釣蝦、不能抓娃娃、不能玩桌遊、不能上麻將館
⛔ 駕訓班可以上課了,但除了駕訓班以外的訓練班延長警戒關閉中。
⛔ 社區大學、樂齡學習中心、K書中心。
⛔ 各級學校、幼兒園、補習班及課後照顧中心。
⛔ 結婚不宴客
⛔ 繼續暫停公祭。
公園設施用途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八卦
#為什麼以前沒淹水的地方都淹了
#3Q給你最完整的歷史與政策解析
文:3Q 陳柏惟
最近,大家很關心我下一步怎麼走,但不管怎麼走,高雄都會是我的故鄉。這兩週空餘的時間,我還是跟好過日的團隊一起繼續研究各種高雄市政問題,今天就先和大家一起談談719水災中,市長認為不重要,市民卻很關心的問題:到底為什麼像是高醫一帶,以前沒淹的地方這次也淹了?
這次的暴雨後,雖然災情遍佈全市283處,但其中從東三民到鳳山地區的災情相對集中,水勢還超過往年規模相似或更大的降雨。要了解淹水的成因,我還是老話一句,就得從「了解歷史」開始,才能知道為何城市的某些地方會淹?
以下的懶人包,分成幾個部分
#都市化以前
我台灣國南部平原地區,聚落型態以集村為主,村莊外是大片農田。三民區過去也是如此,這裡位在鳳山新舊城間,沒有太大的聚落,農田主要由曹公圳灌溉系統調節。在渠道與河川間,有許多大小埤塘,擔任調節水利的作用。
豐水期,這些埤塘可以儲水、蓄洪,就算大水,水也會先淹沒埤塘和田園,才會淹到聚落。而枯水期就可以當作蓄水池來提供農作用水。
#都市化前期
在日治時期,隨著高雄快速發展,高雄市區經過三次通盤計劃檢討,成為全台第二,規劃規模不亞於台北的大城市。在1936年間的規劃中,市區街道北緣只到愛河,也就是後驛一帶,之外都還沒納入都市計畫。
日本戰敗時,這個都市計畫實際的興築並未完成,一直到1970年代王玉雲時代,才把計畫中的公園、道路全都蓋完,在戰後到1982之間,都缺乏都市計畫的通盤檢討,也沒有國土規畫概念,整個城市發展出了日本人規劃範圍就亂了分寸。
在都市計畫區內,伴隨著棋盤狀道路,規劃有完善排水系統,水溝注入大排,再注入愛河或高雄港。整體來說南高雄排水系統完善,較不容易淹水。然而,在規劃區外,排水仍然依賴舊渠道,兩種系統的銜接就成了問題。
#都市化失控
1980年代,三民區還留有許多埤塘和田地,然而就是在此時,隨著都市擴張和土地炒作,以及公共設施的需要,窪地、埤塘被填平。水泥化的結果,逕流無處可去,每次的洪水就會縮短,而淹水狀況日益嚴重。
以這次淹大水的寶珠溝沿線為例,本來在科工館後方,有個叫做寶珠埤的狹長埤塘,但被填平為道路與其他用途後,寶珠溝變成部分加蓋的狹窄水道,而上游和鳳山一帶相連的灌溉渠道也陸續縮減,卻沒有足夠的雨水下水道替代。排水功能大幅降低,讓寶珠溝沿線變成易淹水地區。
#彌補的低衝擊開發政策
2005年謝長廷市長任內,為了因應氣候變遷,極端降雨越來越多,而城市排水系統設計根本不夠因應,因而開始引入「海綿城市」或說「低衝擊開發」的諸多概念,其中的代表就是滯洪池。
第一座滯洪池位於本和里,這裡其實就是以前的本館埤遺址,在本館埤被消滅後,本和里就變成逢雨必淹的災區。滯洪池的興建,其實就只是回復部分埤塘的滯洪、蓄洪能力而已!
本和里滯洪池的成功,也讓後續十多座滯洪池,以及附帶滯洪功能的許多濕地、河道改良建設陸續推動,而這些水利設施,其實很多就位在以前埤塘的位置。
這樣的概念,其實就是盡可能利用與自然構造相似的設計設施,透過滲透、貯留及蒸發等功用,減少暴雨逕流量,減輕雨水下水道排水負荷,進行雨水管理,有效解決都市排水問題。
#為何這次淹水這麼嚴重?
為什麼建立了滯洪池後,仍然還會淹水呢?
其實,這次災情及中的寶珠溝地區,就是滯洪池未完成,而原有水利措施又出問題的地區。
本來,接近舊有寶珠埤的地區,陳菊市長規劃了十全滯洪公園,滯洪池和停車場地下室,可以容納6萬噸洪水,原本去年底就要完工,工程雖有延遲,但去年底基本結構已經接近完成,然而,政黨輪替後,工程更加拖延,且就算已經接近完工,市府面臨颱風警報卻不做準備,在719時,已經可使用的水門居然不開,讓滯洪池失去作用!
再加上寶珠溝下游堤防工程同樣拖延,只用沙包暫時阻擋,被719大雨後的洪峰沖垮,就造成了河畔甚至高醫.十全路一帶先前未見的大淹水!
其他如鐵路地下化工程後,土方回填卻沒有施作臨時排水措施,都會讓排水更加不易。這些工程控管不良,臨時應變不足的問題,市府絕對難辭其咎!
#該怎麼做?
若要解決問題,必須有全面性的低衝擊開發思維,例如美國低衝擊開發手冊中,就納入生態滯留單元(Bioretention Cell)、 雨水花園(Rain Garden)、 樹箱過濾設施(Tree Box Filters)、 植生濾槽(Biofilter)、 植生溝(Grass Swales)、 綠屋頂(Green Roof)、透水舖面(Permeable Pavements)、雨水桶(Rain Barrels)或滯洪池等概念,達成立體全面吸水,減少逕流的目標,絕非是單一方式可及!但現有的草包市府,顯然缺乏通盤的思考遠見,只會作秀,把例行挖水溝當政績,卻忽略整體排水蓄洪系統的作用。
我們必須知道,面對極端氣候,須以「不怕水淹,減少損失」的想法,代替「絕不淹水」的空頭支票。負責任的政治人物,需要了解歷史、盤點資源、設定目標,才能帶給市民良好的城市治理。
這,才應該是政治人物的良心。
韓國瑜沒有,但我和我的團隊,會一起用心來打拼!
也邀請各位8月10號,和3Q一起來,了解我們的下一步!
公園設施用途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圓方Elements位於香港西九龍柯士甸道西1號,九龍站上蓋Union Square之內,環球貿易廣場之下,是香港一座大型購物商場,於2007年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商場開幕典禮在2007年11月16日舉行。圓方樓高4層,面積達100萬平方呎,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旗下的Premier Management Services管理。商場設有戲院,命名為The Grand Cinema,提供12個影院1600座位的戲院,是本港最多院數的戲院,已於2007年10月中開始營業,亦是首個擁有杜比全景聲技術的戲院。發展商聲稱商場設有全香港最豪華的洗手間,10個洗手間共耗資1000萬興建。此外商場也設有溜冰場the rink。圓方商場還有一項特別之處,就是商場內的洗手間設施或禮賓處有免費糖果贈送。雖然圓方比其他大型商場有更多設施也更寬敞,可以提供更舒適的購物體驗,但由於圓方所在的西九龍填海區目前仍然處於建築發展期,而且遠離尖沙咀和油麻地的傳統旅遊區範圍,加上並非位處可以直達深圳的東鐵線沿線上,圓方商場的人流明顯較其他大型商場少,也未能發揮對水貨活動的分流作用,這種情況要待位處圓方旁邊的高鐵總站落成後才有望改善。據發展商之一的香港鐵路有限公司表示,圓方分為五大區域,分別以中國五行的金、木、水、火、土為主題(但其位置卻與五行無關,純屬任意),商戶組合包括世界名牌商店、服飾店、美容店、食肆及娛樂設施,還包括8間1樓及2樓相通的複式零售店舖及8間複式食肆。此外平台則設有70萬呎的公園,公園更有多個不規則天窗照耀商場中庭。店舖組合方面,50%為時裝、30%為食肆、10%為娛樂、10%為其他零售商店。
大埔綜合大樓(英文:Tai Po Municipal Services Complex),是香港一座多用途的市政大樓,位處新界大埔鄉事會街8號,於2004年9月1日正式啟用,內設「大埔墟街市及熟食中心」、公共圖書館及康樂設施等,大樓內亦有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及土地註冊處等香港政府部門辦事處。綜合大樓由伍振民建築師(香港)有限公司設計,造價達二億五千萬。
大埔墟街市及熟食中心合共佔地約12,000平方米,地下及一樓為街市,設有260個檔位,是全香港最多檔攤的街市;二樓為熟食中心,設有約40個檔位。戶外設露天平台,可讓街坊休憩。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MAcIXlZhbQ/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CvcLRG2DN0JKPk8eRB3JRl4z5n3g)
公園設施用途 在 呱吉 Youtube 的評價
這次的質詢題目較難,所以這裡整理個文字懶人包:
台北市有一筆基金今年就會突破一百億大關。這筆基金很厲害,每年固定會多出二十億的現金,所以明年底預估會有130億那麼多。
但這筆越變越多的現金卻是台北市最大的虧損投資之一,你知道為什麼嗎?
這個故事很長,要從一個叫做公共設施保留地的東西開始說起。
很久很久以前,基於都市計畫的理由,台北市把一些土地劃為公共設施保留地。這些土地的所有者很倒霉。因為公保地的意思就是市政府想要買下來建設成道路或公園,但是現在沒錢。可是因為已經被政府保留了,所以地主也不能拿去做別的用途,因為「有一天」政府會來買。
很多公保地就這樣躺在那裡十幾二十年。
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所以2014年市政府想了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讓建商可以去「幫市政府買」。建商可以買公保地和捐現金給台北市政府,換取建商自己建案的‘容積獎勵,讓建商可以蓋更大的房子。通常轉手之間就可以賺到三倍以上的利益,不過政府也獲得公保地,倒楣地主也順利脫手,三贏啊。
但是這個好辦法卻出現一個bug。
這筆錢每年固定會收到建商給付的現金大約30-40億,但是每年都沒花完。例如今年收到35億,只花了15億,剩下20億。
有剩餘好像也不是壞事?但其實這筆錢有法律規定的用途,不能因為有剩餘就改拿來賑災、紓困、或做社會福利。它只能拿來買地。
當錢沒花完放在銀行時,每年利率大概0.1%,但是土地價值每年固定成長1.5%-4%。也就是你今年沒花完的錢,明年會因為土地價值的成長而損失1%左右,以容積代金總額100億來算,等於每年虧損1億以上。
那為什麼不把錢花完?明明被限定使用的公保地還那麼多。
因為公保地是採取標購制,畢竟我們是民主社會,我們不准地主隨便亂搞這些公保地,但我們也不能強迫他賣,所以地主要自己拿著地給市府標。
但是他們也不想賣。
因為按照規定,政府收購公保地的價格只能是土地公告現值的15%。等於要叫地主打1.5折賣給政府,很多地主並不樂意。而且因為依照現行的容積代金制度,建商也可以買公保地,而且不受15%的限制。最後建商與公保地主的成交價常常是在50%或甚至200%以上。建商很樂意出高價,因為容積獎勵可以讓他賺更多。
所以地主幹嘛把土地賤賣給政府呢?
政府不希望調高公保地收購價格是因為怕某些在最近幾年才持有公保地的建商或掮客牟取暴利,但是容積代金的問題不解決,我們只會看到一筆不能使用的現金變成利息虧損的怪獸。如何在合理範圍內調整土地收購的方法、刺激地主賣出土地的動力,或甚至找到代金的其他使用方法,是台北市政府不可逃避的責任。
--
📌加入呱吉頻道會員:https://bit.ly/3361X61
📌呱吉的Podcast(每週更新):https://apple.co/2GKc3Rp
📌呱吉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froggychiu/
📌呱吉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froggychiu/
📌呱吉官方LINE帳號:https://lin.ee/uuepLUX
📌呱吉的美食廢人地圖:https://goo.gl/bpPKv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oI417cDMRs/hqdefault.jpg)
公園設施用途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南蓮園池(Nan Lian Garden)位於香港九龍黃大仙區鑽石山鳳德道60號,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公園,以每年1元的象徵式的費用委託志蓮淨苑管理、營運和保育公園。此外,志蓮淨苑亦負責公園的設計、監督建造及日常維修工作。公園佔地約35000平方米,以唐代園池為建築藍本,2003年興建,2006年11月14日由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聯同香港佛教聯會會長釋覺光長老主持開幕典禮,11月15日正式對外開放。南蓮園池的所在地原為木屋區,因香港政府在1988年5月興建大老山隧道而清拆,並擬作休憩用途。市政局計劃將該地闢為斧山公園,並配合鄰近的志蓮淨苑作仿唐公園的設計,然而原先由建築署提出的園林設計與志蓮淨苑格格不入,工程的設計、建造及監督其後交由志蓮淨苑負責,並在落成後營運公園,但擁有權歸政府全權所有。 斧山公園第一期-「東蓮園」和「西蓮園」於2000年落成,但第二期的南蓮園池工程則延誤至2003年動工。南蓮園池以山西省新絳縣,隋唐郡府園林絳守居園池為藍本,並根據唐穆宗長慶三年(公元823年)樊宗師的《絳守居園池記》及學者專家的研究為依據,重新建構唐代園林的藝術特色。南蓮園池的佈局以水為主體,堤谷地貎為骨架,花木柏槐等植物為主題,輔以供遊憩的園林建築物,按唐代詩人柳宗元提出的「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的原則,構成以自然風光為主的園林風貌。南蓮園池是受《遊樂場地規例》規管的公園,相關條文僅列明「禁止進行商業性質的拍照和錄影活動。即使進行個人和閒暇活動的拍照或錄影,亦不應對其他使用者造成任何不便或阻礙。」設施及景觀:南蓮園池入口門牌- 蓮台 - 蓮池及圓滿閣 -中國木結構建築藝術館 - 九山八海 - 蒼塘及水月台 - 水車磨坊 - 盆景園 - 石館 - 龍門樓-素菜館、會議廳 - 松茶榭-中式茶館 - 香海軒-多用途塲館 - 唐風小築-素菜小食、意藝品小賣店、苗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WyZkZsTFLM/hqdefault.jpg)
公園設施用途 在 遊樂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的相關結果
遊樂場常見的設施. 遊樂場是指讓兒童自由自在玩耍的地方。現代遊樂場通常會有蹺蹺板、旋轉木馬、鞦韆、單槓、雙槓、 ... 美國第一個公共遊樂場是1887年建立於舊金山的金門公園。1906年創辦了美國遊樂 ... ... <看更多>
公園設施用途 在 共融公園的重點是「同樂」,而非「多用途」 - 獨立評論 的相關結果
推動共融公園,重點應放在讓大小朋友「一起玩」,而不是大人可以用、小孩 ... 公共設施中的熱門詞彙,各地政府也開始努力改造舊有公園與遊戲場,趕上 ... ... <看更多>
公園設施用途 在 公園的設施都是給小朋友跟老年人打發時間的 的相關結果
多數民眾並不知道可以如何正確有效利用公園體健設施進行身體活動,或以為是公園裡的遊樂器材,並無實際用途。研究顯示,規律的公園體健設施使用,是可促進身體適能並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