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被尊為南非國父的南非前總統曼德拉去世。曼德拉前總統畢生致力於爭取南非人民的自由、民主、人權與法治,為了廢除南非種族隔離政策,身陷牢獄長達27年之久。在12月10日世界人權日的前夕聽到這個消息,我特別感到不捨和唏噓。
民國82年7月31日,曼德拉前總統擔任南非非洲民族議會主席時,曾來華訪問並接受我國頒贈特種大綬景星勳章,表彰他為了追求人權的卓越貢獻。他來台時曾說過,非常肯定台灣對人權的維護與社會正義的追求,也推崇國父孫中山先生民有、民治、民享的三民主義,可以作為人類追求自由、民主理想的依歸,而這也是曼德拉前總統唯一的一次來台訪問。
「鬥士已逝,人權精神長留」,我們永遠不會忘記這位來自南非的人權鬥士。
人權保障是普世價值,我國已在民國98年批准兩項聯合國人權公約,制定兩公約施行法,使它們成為國內法,政府每年並將公布人權報告,持續落實人權保障,推動國內人權標準與世界先進國家同步。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70的網紅蕭美琴立委辦公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內政委員會 一、邀請內政部部長李鴻源、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就「國際人才來臺就業、服務、工作限制等相關政策、法規之檢討及未來規劃」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二、審查行政院函請審議「入出國及移民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案。三、審查本院委員王育敏等24人擬具「入出國及移民法第二十三條及第三十一條條文修正...
兩公約施行法 在 馬英九 Facebook 八卦
昨天總統府舉行「國家人權報告」發表記者會,這是中華民國建國百年來,第一份由政府設立的人權諮詢委員會所發表的人權報告,饒富意義,我深感欣慰。
我認為,「人權是天賦的權利,不要讓它睡著」,雖然我國在1971年失去聯合國代表權,但我國一直努力讓人權保障跟上世界腳步。我主動以提出「國家人權報告」並辦理國際審查會議的方式,履行締約國的條約義務,這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例子;我也呼籲聯合國要正視中華民國2300萬人民的權利。
憲法第141條明定:「中華民國之外交,應本獨立自主之精神,平等互惠之原則,敦睦邦交,尊重條約及聯合國憲章,......」,身為中華民國總統,我曾宣誓「余必遵守憲法」,因此,尊重聯合國憲章是我不能逃避的責任。
1966年《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是國際人權憲章的重要部分。中華民國雖於1967年就簽署這兩項公約,卻因局勢變遷,直到42年後(2009年)才由我完成批准程序,並透過兩公約施行法,把它變成國內法的一部分。這麼做,是因為我知道就算簽署了批准書,聯合國祕書處也不會接受我們存放,因此,兩公約經內國法化後,還是對我們有拘束力。
為了貫徹人權立國的理念,我已在2010年12月10日成立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這是一個任務編組的單位。我們根據諮委會建議,依照聯合國規定報告格式與內容的要求提出報告,其中諮委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建言都非常有價值,使政府機關對於國際人權標準和國內人權現況有更進一步省思的機會,我也希望政府機關能加速進行人權保障的檢討與改進。
我們發表第一份國家人權報告,絕對不是為了好看,而是真正的要把國內人權標準跟世界接軌。我認為,這需要一點壓力,因為侵害人權的案件,不少是政府所為,所以,政府要自我檢討,提供公務員相關的教育訓練,訂出國際接受的標準,這樣才能提升我國人權水準。
「仁民愛物」是儒家對當政者的期許,這與西方的人權觀念相輔相成。我們能夠在華人社會,把國際級的規範變成生活一部分,這是跟我們實踐民主的重要成果。
此外,中國大陸也簽署了兩公約(只批准了第二個公約)並發表人權報告。我對大陸的人權始終關切,每年6月4日,都會發表聲明。我已多次強調,兩岸拉近彼此距離,人權保障是重要指標。舉例來說,台灣最近和大陸協商投資保障協議時,就碰到當台商在大陸若因案被逮捕,如何讓家屬在24小時內得到通知;兩岸投保協議本來不是一個談人權的協議,但剛好碰到了,就會在這個議題上和大陸溝通,爭取讓台商得到最大的保障。
我認為,未來兩岸還要簽許多協議,難免也會有這種狀況出現,我們會毫不猶豫站在人權保障的立場,為臺灣人民爭取最大權益。
兩公約施行法 在 馬英九 Facebook 八卦
昨天總統府舉行「國家人權報告」發表記者會,這是中華民國建國百年來,第一份由政府設立的人權諮詢委員會所發表的人權報告,饒富意義,我深感欣慰。
我認為,「人權是天賦的權利,不要讓它睡著」,雖然我國在1971年失去聯合國代表權,但我國一直努力讓人權保障跟上世界腳步。我主動以提出「國家人權報告」並辦理國際審查會議的方式,履行締約國的條約義務,這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例子;我也呼籲聯合國要正視中華民國2300萬人民的權利。
憲法第141條明定:「中華民國之外交,應本獨立自主之精神,平等互惠之原則,敦睦邦交,尊重條約及聯合國憲章,......」,身為中華民國總統,我曾宣誓「余必遵守憲法」,因此,尊重聯合國憲章是我不能逃避的責任。
1966年《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是國際人權憲章的重要部分。中華民國雖於1967年就簽署這兩項公約,卻因局勢變遷,直到42年後(2009年)才由我完成批准程序,並透過兩公約施行法,把它變成國內法的一部分。這麼做,是因為我知道就算簽署了批准書,聯合國祕書處也不會接受我們存放,因此,兩公約經內國法化後,還是對我們有拘束力。
為了貫徹人權立國的理念,我已在2010年12月10日成立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這是一個任務編組的單位。我們根據諮委會建議,依照聯合國規定報告格式與內容的要求提出報告,其中諮委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建言都非常有價值,使政府機關對於國際人權標準和國內人權現況有更進一步省思的機會,我也希望政府機關能加速進行人權保障的檢討與改進。
我們發表第一份國家人權報告,絕對不是為了好看,而是真正的要把國內人權標準跟世界接軌。我認為,這需要一點壓力,因為侵害人權的案件,不少是政府所為,所以,政府要自我檢討,提供公務員相關的教育訓練,訂出國際接受的標準,這樣才能提升我國人權水準。
「仁民愛物」是儒家對當政者的期許,這與西方的人權觀念相輔相成。我們能夠在華人社會,把國際級的規範變成生活一部分,這是跟我們實踐民主的重要成果。
此外,中國大陸也簽署了兩公約(只批准了第二個公約)並發表人權報告。我對大陸的人權始終關切,每年6月4日,都會發表聲明。我已多次強調,兩岸拉近彼此距離,人權保障是重要指標。舉例來說,台灣最近和大陸協商投資保障協議時,就碰到當台商在大陸若因案被逮捕,如何讓家屬在24小時內得到通知;兩岸投保協議本來不是一個談人權的協議,但剛好碰到了,就會在這個議題上和大陸溝通,爭取讓台商得到最大的保障。
我認為,未來兩岸還要簽許多協議,難免也會有這種狀況出現,我們會毫不猶豫站在人權保障的立場,為臺灣人民爭取最大權益。
兩公約施行法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評價
內政委員會
一、邀請內政部部長李鴻源、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就「國際人才來臺就業、服務、工作限制等相關政策、法規之檢討及未來規劃」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二、審查行政院函請審議「入出國及移民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案。三、審查本院委員王育敏等24人擬具「入出國及移民法第二十三條及第三十一條條文修正草案」案。四、審查本院委員蕭美琴等36人擬具「入出國及移民法第二十九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五、審查本院委員吳秉叡等20人擬具「入出國及移民法第三十一條條文修正草案」案。六、審查本院委員楊麗環等20人擬具「入出國及移民法增訂第五十一條之一條文草案」案。
--------------------------------------------------------------------------------------------------------------------------------
口頭質詢
▶ 針對國際人才來台政策,行政部門不僅沒有思考我國整體移民政策的缺漏及人口結構的問題,仍採取被動地阻擋或者僅針對個案採取治標不治本的應對方式,令人相當失望。台灣目前面臨嚴重的人才流失問題,本土高階人才紛紛出走,更遑論吸納國際人才呼籲。行政部門應主動積極地開創機會跟空間吸納國際專業人才,並且盡速結合產、官、學界的代表及現居住於台灣的外籍人士召開公聽會,針對現行的法規全盤檢討修正,並配合產業發展的方向及提升國家競爭力的目標提出具有前瞻性的人才政策。
▶ 針對入出國及移民法29條修正草案,政府的態度故步自封、自我設限,反對修法理由牽強且嚴重與國際現實脫軌。台灣政府一再宣示要落實聯合國兩人權公約,根據兩公約施行法也必須盡速完成公約內國法化。外國人士來台參加合法的活動,只要是不危害國家公眾利益我們都應該贊同。然而,行政單位同意原則卻反對修法,不但未積極捍衛人權,卻在法規上阻擋不符公約精神之鬆綁,令人遺憾。又中國人士皆規範於於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中,行政部門以國家安全為由拒絕修法,實屬荒謬。
▶ 身為世界公民,關心國際公共政策的議題實屬正常。由於台灣國際地位特殊,我國國民、海外留學生甚至許多立法委員也都時常在其他國家參與示威遊行等活動為台灣發聲,依據我國現行移民法29條便是違法且應被驅逐出境及列管入境。我們政府目前一方面希望吸引外籍人士來台求學或就業,一方面又以惡法限制外國來台的言論及參與集會遊行自由並且阻止其參與公共議題的討論,不僅與國際人權標準嚴重脫軌,重創台灣國際形象,讓台灣形同警察國家,行政部門應盡速將移民法29條丟入歷史的垃圾桶中,朝務實方向做出修正。
內政委員會會議:邀請內政部部長李鴻源、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就「國際人才來臺就業、服務、工作限制等相關政策、法規之檢討及未來規劃」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審查本院委員蕭美琴等36人擬具「入出國及移民法第二十九條條文修正草案」案。

兩公約施行法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我們的訴求:
1. 立即停止死刑執行。《公民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六條第四款規定,「任何被判處死刑的人應有權要求赦免或減刑。對一切判處死刑案件均得給予大赦、特赦或減刑。」
這是死刑犯的權利,但是依照目前的法律規定,這樣的「權利」幾乎無法行使。我們認為,至少,在兩公約施行法第8條規定「在兩年內檢討所有的法令、行政措施是否符合兩公約」的這個期間,至少,在赦免法尚未修正,死刑犯無法行使要求赦免的權利前,停止死刑執行。
2. 總統應明確說明自己對於死刑存廢的主張以及時間表:馬英九總統是基於何種信念支持廢除死刑?對於廢除死刑的目標必須提出明確的時間表和推動方式。
3. 限時完成廢除死刑配套措施及相關法律修訂:替代死刑的刑罰、徹底改良被害人保護制度、監獄制度的改革、假釋制度的改進、犯罪成因的理解與預防,以及相關的修法措施如:1.死刑判決由合議庭一致決為之;2.最高法院針對死刑案件開言詞辯論;3.死刑案件第三審要律師強制辯護,和檢警調科學辦案的加強、無罪推定的落實等等改革,這些都是政府已經承諾要做的,應該要「限時」完成,積極執行。

兩公約施行法 在 1060501兩公約施行法電視插播卡 - YouTube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