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之間,世界周報已經開播14年整。
2005年9月3日開播第一集,那一集世界周報的主題報導是美國Katrina風災。之後對全球暖化、氣候變遷、能源政策、綠能發展成為這個節目,從未間斷的堅持。
我們除了呼籲,我們的足跡也從全球第一個共享單車的城市里昂(2006年),到2008年丹麥哥本哈根全球氣候變遷大會,到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世界周報都在現場,見証歷史,但也目睹暖化悲劇如何一步一步形成。
那時格陵蘭冰層才開始後退,那時熱浪野火🔥才偶爾發生⋯⋯
之後2008年金融危機,我們迎來另一個痛苦的危機。世界財經周報三月開播,然後先在6月預告有一家百年投資銀行可能倒閉,名字叫雷曼兄弟:9/15雷曼兄弟正式宣告破產:八十年一遇的金融危機正式上演。
1929年大蕭條的歷史教導了全球一起救市⋯⋯但當危機漸漸退去,宛如1930年的政治史,再度複製。
經濟崩潰帶來政治動盪,帶來民族主義,帶來國家經濟保護主義。反民主的極左或極右力量,以打倒菁英之名,奪得金牌。在民主老牌國家出現了川普:在議會政治典範的英國,出現以謊言贏得勝利的脫歐,及無視議會的Boris Johnson 。
那一天,一個英國國會議員拒絕接受關閉國會。他站在台上流下眼淚,他哭的不是自己的孤單,而是英國瓦解中的民主。
在後金融風暴時期,我們先迎來經濟危機,再迎來後真相時代,再迎來民粹主義的時代。
從第三世界、阿拉伯世界、到西方國家皆重新定義自己,歷史在崩潰中,仇恨之魂還在狂風中飄揚⋯⋯
這十四年,本來只是受夠了台灣的侷促視野,我們因此出發。卻意外在一個小小的節目中,見證了如此篇幅廣濶的大時代。
謝謝所有世界周報的觀眾朋友們,因為你們的陪伴,我們有幸見証大時代。
謝謝所有十四年來參與世界周報的工作同仁,因為你們,這個節目才足以保持它的歷史高度及品質。
謝謝中天電視台歷仼總監,你們從未干預世界周報的選題及內容:十四年來,你們給我們的就是無限的肯定與支持。
謝謝歲月,它老了我,刻痕了時代,埋葬了許多人,也成全了許多人。
謝謝時間,教導我珍惜,珍惜我人生最後也最深刻的理想。
對一些人來說,世界周報可能只是每週3-4小時的節目。
但我知道,關於歷史,關於人民的疼痛,關於觀眾的支持、關於同仁的努力,關於許多事,不是可以計量的。
十四年,二千四百多集的節目,粒粒皆辛苦。粒粒皆情感。
如果你願意,請和我一起祝福:世界周報,14歲,生日快樂🎂🎈🎊🎁🎉!!!
https://m.youtube.com/watch?v=0a49h1_OmOg
https://m.youtube.com/watch?v=pxHFz00bRF0
https://m.youtube.com/watch?v=HSAqTrrsEu4
全球暖化謊言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
【今年以來,亞馬遜雨林的林火數目,已較去年2018年暴增八成,許多人把矛頭指向了今年初上任,在環保政策不作為的巴西新任總統波索納洛,指責他為了拼經濟,輕蔑環保,然而,如果你從更深層,從國家經濟層面來理解巴西,或許更能了解為何亞馬遜會發生這場世紀林火,巴西經濟,自2015年後開始急速惡化,失業人口在2年內從650萬,快速攀升到1150萬,當時的總統羅賽芙被彈劾下台,之後上台的幾位總統也都涉嫌貪汙,直到波索納洛這位極右派強人總統的出現,高喊著要棄守社會主義,改走市場經濟,以重振經濟,並承諾要把大量受保護的土地還給人民,巴西農民於是開始大量燒林耕種作物,且種植量最高的作物之一是大豆,因為美中貿易戰開打,大陸拒買美國大豆,巴西農民及農企見機不可失,開始大肆燒林造地栽種大豆,國家經濟危機和美中貿易戰的雙重加乘下,因此爆發了這場亞馬遜雨林危機】
當地球之肺,正以史無前例的速度燃燒時,你可曾想過,川普對中國發動的貿易戰,是這場世紀林火的助燃劑,而選出波索納洛,輕環境重經濟極右派強人,做總統的巴西人,是本案難辭其咎的「幫凶」,彭博社8月26號文章內容,如是評論。
(巴西總統/波索納洛)
不久的將來 我將落實巴西第一 巴西優先
2018年巴西總統大選期間,波索納洛一大吸票政見,是把土地開採使用權歸還農民,不再像之前左派政府執政那樣,以保護原住民為由限制使用,他拋出擺脫經濟衰退的國家新藍圖,棄守社會主義改奉市場經濟,藉此大舉鬆綁巴西農業,惹來環保人士大肆批評,卻廣受農民及農企愛戴,就在此時美中貿易戰開打。
(新聞片段)(2018.07)
貿易戰 貿易戰,全面開打的貿易戰...
彭博社寫道,北京為報復川普對華開徵關稅,拒買美國大豆,一年凍結至少三千萬公噸採購量,巴西是美國大豆市場的最大競爭國,國內農民與企業見機不可失,開始加速種植滿足大陸需求,巴西種植大豆的傳統方式,多選在亞馬遜雨林週遭的熱帶草原,擴張可耕地照理來說,不會"觸及"亞馬遜雨林。但巴西土地有限,波索納洛上台,拋出開闢雨林振興經濟的承諾,在環境運動上的「輕蔑」,一舉「催化」巴西農場主,進入亞馬遜以傳統燒林方式「開發『新鮮』可耕地」。
(巴西農夫)
我們無法停止燒林,因為不燒就沒飯吃啊
(巴西總統/波索納洛)
不管是採礦業或農業,亞馬遜雨林區都蘊藏著大量的可開發資源。原住民保護區毫無存在的必要
彭博社在結論感慨寫道,誰會料到竟不是川普的能源政策,反而是他的貿易政策,把珍貴雨林「連根拔起」,2019年才走完近2/3,巴西野火數目已較2018年暴增84%,人為活動激增是主因,恰逢乾旱更助長火勢,而能從中國口袋裡,賺取可觀外匯的「錢景」,絕對是總統波索納洛放任亞馬遜雨林遭人為破壞的最大理由,地球之肺面臨空前浩劫,波索納洛身為「看守人」,第一時間未提出解決方案,選擇把問題訴諸政治。
(巴西總統/波索納洛)
那些虧錢中的非政府組織,少了來自挪威跟德國的捐款,都快關門大吉了,所以才會動念,想把我拉下來,但這又能怎樣呢
波索納洛指控環保政策與他對立,巴西左派非政府組織在雨林縱火,藉政治算計想令他垮台,但政治口水無法滅火,本屆G7峰會東道主法國總統馬克洪,喊出這是「國際危機」七大工業國哲無旁貸,波索納洛反批馬克洪,甩不掉法國曾殖民南美的帝國心態,不具資格對他指手劃腳,亞馬遜大火屬巴西內政。
(巴西總統/波索納洛)
巴西會自己找出撲滅林火的解決之道,且也會滿足全世界,即便"貼心"如馬克洪總統,在與我國爭辯之前,應該三思而後行,我想他應該不想把事情複雜話,正如同他在法國國內,所面臨到廣泛反對聲浪吧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巴西研究所所長白瑞拉認為,當高舉環保大旗的法國總統對上反全球主義在亞馬遜危機中,揮舞國家主權盾牌的巴西總統時,這場衝突便可預期且前例可循,八月初巴西國家空間研究所公布數據,指今年1月至7月,巴西伐林6800平方公里較去年同期激增五成,波索納洛便以謊言為由開除所長巴西知名物理學家加爾法歐,顯見即便是科學界的指責,亦無法改變波索納洛護林上的不作為。
(前巴西國家空間研究所所長/加爾法歐)
我們純粹是想與政府溝通,希望他們能從錯誤中學習然後改正,如此而已
華郵說這種呼籲,不可能「感動」波索納洛,氣候變遷之外,他更關心國家主權經濟發展,對這種國家民族主義者來說,環保「行動」是選票「死路」,在美國氣候變遷便是政治議題,共和黨擁護美國石化業者,川普上台後致力推翻環保法規,新作是著手廢除歐巴馬時期訂定的甲烷排放限令,稱聯邦政府涉嫌越權,甲烷是造成全球暖化的主要廢氣,美國重要智庫彼得森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德博萊認為,巴西狀況不同,不但亞馬遜危機已令波索納洛飽受國際抨擊,若是經濟也拿不出成績,民氣終將離他遠去。
(彼得森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德博萊)
巴西當前處在一個非常脆弱的處境,因為一來它的經濟尚未起飛,未受雇傭人數的失業率非常高,急遽攀升的貧富差距,這些現況都會令巴西人民反思,我們把票投給這傢伙,是因為相信他能翻轉巴西,但卻都未實現
8月27號,波索納洛與鄰近亞馬遜巴西九州州長會晤,當中僅兩人來自反對黨,所有人均敦促總統,接納七國集團資金,因為各州正面臨財政危機,國內農企也傳出對外抱怨,巴西森林砍伐者的形象,令農企出口處於危險中,且巴西經濟依舊低迷,2019年估值0.8%,失業率將繼續徘徊在12%。八月底最新民調,近四成巴西國內民眾覺得政府"可怕",波索納諾做出最新宣布,九月將會見其他南美領袖,為亞馬遜雨林共同制定保護政策,他的外長告訴媒體,巴西應該被視為環境英雄背後的政治動機不言可喻。
全球暖化謊言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這六天的拜登》孤獨是他的命運交響曲:上台七個月,已面臨排山倒海危機的總統/撰寫:陳文茜
IPCC剛剛發佈全球暖化第六次報告,它預告人類已控制不了地球在2030年後升溫攝氏1.5度。我們必須有所作為:採取迅速行動。拜登在和共和黨成功協商的基礎建設計劃中,放進了氣候及清潔能源計劃。
他覺得歷史的重擔正在他的身上:那是責任也是身為一個政治領袖感到自己可以為歷史帶來改變的使命榮譽交織的感受。
他説服不了頑強的共和黨人接種疫苗,或是戴口罩。於是,他簽署了第三針加強注射保護那些願意接種疫苗的「正常人」。
他以為新的歷史大任務即將開始,而新冠病毒只要明年藥物問世,新冠危機會慢慢解決。
但地球的運作是科學的:地球上的事務向來是不科學、不可預測的。
8月15日,塔利班士兵突然出現於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城市外。城外一大片擁有美製武器的阿富汗軍隊直接繳械投降,更糟的是那位美國訓練出來的經濟學家阿富汗總統加尼跑了:棄他的子民於不顧。
而以上所有發生的這一切,都不在美國主要軍事情報機構交給總統的預測範圍。
他們給拜登的報告指出:美國撤軍之後,阿富汗軍隊至少可以撐6-8個月,但最終塔利班戰勝,不可避免。
這是一個沒有邏輯的推論。如果塔利班上台不可避免,軍隊為何而戰?為未來自己被斬首報復而戰嗎?
無論如何,拜登及全球被認為無所不能的軍事情報單位,做了如此的判斷。
他們原本的結論:美國在911之前,阿富汗戰爭二十周年紀念日,可以有秩序的撤軍。如今911二十周年成為恥笑、愚蠢的代號。
事實上,拜登政府這個撤離時間表比川普總統2020年和塔利班簽署撤軍的協議,晚了三個月。
2020年2月29日川普政府和塔利班簽署和平協議,並且對外宣布2021年五月撤軍。
如今川普前總統,應該很高興坐在白宮被迫處理那個不能也不容易善後的山坡荒地國戰爭爛攤子的人,不是他。
阿富汗戰爭由小布希於2001年十月發動戰爭,歷經歐巴馬,川普,拜登。某個角度平實而言,當下的混亂結局,多數總統都很難避免。
那塊土地上沒有幾個可以相信的政治軍事人物,正如未來美國的CIA沒有幾個國際領袖會相信他們。
於是,拜登上任不到七個月,開始面臨如卡特總統時代伊朗人質危機的災難。
8/20日,一堆排山倒海的消息,攤在拜登面前。
#塔利班今天通過宣布戰勝美國來慶祝阿富汗的獨立日,他們將自己描述為“強大而驕傲的力量”。
#試圖逃離絕望的阿富汗人包圍了喀布爾機場,塔利班武裝分子駐紮在外,一些塔利班士兵開槍控制人群。而美國軍事力量不足以提供民眾從喀布爾到機場的安全通道,而且如果美國這麼做除了必須增兵和塔利班再打一個小戰爭之外,因此產生的難民人數,不是美國準備接納的人數。塔利班在機場外的管制,毆打民眾甚至開槍,説穿了,其實符合美國的利益。
#拜登週三表示美國軍隊可以在 8 月 31 日撤軍最後期限之後,必要時繼續撤離所有美國人,但根據CNN及WP、NYT 查核,美國和阿富汗塔利班的協議並沒有這一項。意思是:拜登在關鍵時刻,比較像歷來的美國總統,他為了美國的良好形象,説了善意的謊言。
#悲傷的消息包括8/16日爬上美國運輸機自空中墜落、粉身碎骨的人之中,有一位是阿富汗國家足球隊球員,他才17歲。
#隨著阿富汗局勢的爭奪惡化撤離,美國總統拜登正面臨著他擔任總統期間最艱困的日子。
CNN回顧過去五天拜登的處境。
第一天,當他獲知阿富汗最新情勢時,他獨自一個人坐在大衞營,抬頭盯著一排被 18 把空皮椅包圍的監視器,18台監視器正在播放來自阿富汗四面八方的消息:答案都是,完了!
那一刻開始,拜登陷入了他擔任總統七個月以來最可怕的日子,而且可能伴隨他一整個任期:如前總統卡特,並且可能徹底結束他連任的機會。
8月15日至16日,他在國內或是國外,所有最可靠的盟友,紛紛指責他領導無方,並陷美國長期聲譽於損害。
這些人,當然少不了投機者。民主黨人必須面對明年期中選舉,趕緊譴責拜登,劃清界線。美國主流媒體,不能接受如此荒唐的美國。參與聯合國維合部隊的各國領袖也在其國內,陷入困境,例如澳洲總理莫里森,他一方面誇口會照顧曾經與盟軍合作的阿富汗人,但也被澳洲媒體發現好幾架飛機是空的,它們主要帶來軍事物資,飛機走的時候,上面空無一人:或是乘載澳洲人撤離的飛機上,仍有空位。
英國首相Boris Johnson 當然不會放過和拜登劃清界線的機會:「我如此震撼美國的失能撤離」。之後,他承諾將收容二萬阿富汗難民。
他的話可信嗎?
事實上,過去十年,塔利班早已在巴基斯坦邊境恢復勢力,佔領部分省份,當地曾經和英軍合作的口譯人員,面臨報復,他們過去幾年,曾經依據英國的承諾,提出居留簽證申請,從來得不到回覆。於是走過邊境、走過北非,徒步通過非洲大陸,越過地中海生存下來,抵達法國加萊。他們以為這只是一場誤會,英國政府不會不承認自己的承諾,於是在英法海底隧道法國這一端,有一個難民營,都是阿富汗難民。他們已經在那裡等待英國政府接納,超過六年。
但別人可以玩兩手策略,川普可以説風涼話:惟獨坐在白宮的拜登,沒有模糊空間。
那個橢圓辦公室,如今更像一個監牢。
8/17日開始,白宮爭先恐後地通過簡報、演講和採訪,向公眾解釋阿富汗的混亂局面。
但長期偏向民主黨的CNN用以下字眼形容拜登:拜登本人仍然對他的決定毫無悔意,他對外界批評不屑一顧,並堅稱美國人民最後會支持他。
與此同時,白宮官員們試圖繼續他們的日常工作,安排在周三發布關於 Covid 疫苗接種加強針的公告,並明確表示拜登仍專注於他的國內議程,包括正在通過國會的基礎設施法案。
他們希望淡化遙遠的阿富汗,但沒有成功。
週四,拜登與民主黨議員的談話不是關於阿富汗,而是關於他的工作和基礎設施議程——這種態度是一種選擇,喀布爾發生了災難,但美國不能忘記如何保持前進,美國的再造及修復破碎的產業,不能因此停止。
美國,比阿富汗難民的人權重要。
拜登的助手仍然相信,絕大多數公眾支持總統從阿富汗撤軍的決定:一旦最初的混亂過去,這場永遠沒有結束戰爭、但必須結束的戰爭,終會引起美國人的共鳴或是諒解。
他們試圖強調本週其他成就——比如最新低失業救濟申請,還有疫苗接種率回升。
但這些,都被阿富汗令人震驚的畫面、美軍顏面掃地、及關於阿富汗人的悲傷故事掩蓋了。
CNN這麼描述拜登危機處理的失敗:拜登眾所周知的頑固也在本次事件中表現無遺。一位白宮官員承認拜登試圖解釋和管理危機並尋求民眾將轉移注意力至國內經濟及疫情,但這看起來沒有奏效也沒有好處。
甚至,適得其反。
紐約時報評論:到目前為止,總統對危機做出的本能反應是轉移指責和拒絕外界批評,但這並未平息圍繞著他是否為塔利班的接管做好適當準備的質疑。它玷污了拜登自己精心磨練的人道及外交老手的形象。
拜登自己對阿富汗正在發生的事,他的解釋如下:混亂是不可避免的,阿富汗政府軍是罪魁禍首。
這樣的措詞即使可能是阿富汗現實,但它掩蓋了拜登長期以來的主要政治特色:他是一個好人,他有同理心。
兩名官員向CNN透露:拜登的樂觀甚至使他認為他可以在週五後離開白宮。在此之前,他會就阿富汗問題接受專訪,而專訪時拜登將再度「根據美軍當地指揮官」的訊息,告訴美國人民,美國已從阿富汗撤離必要人員,一切已經取得進展,並重申他對結束美國最長戰爭決定的信心不變。
CNN根據一位了解拜登旅行的消息人士透露,他本來預計本周末回家,在德拉華州威明頓的家中度過週末:他只取消了原定於下週的霍博斯海灘度假。
本週三在白宮戰情室舉行的會議上,拜登在局勢緊張的會議上要求,美國國家安全團隊必須盡力在喀布爾國際機場恢復秩序。
週四,美國戰機運送數千名逃離塔利班的美國公民和阿富汗人離開該國。
此時,拜登才比較清楚大勢的災難,一切比他想像中嚴重太多。於是他更新了美國的人道救援計劃,現實地明訂可以將多少非公民帶到美國,以及第三國目的地的選擇。
據一位熟悉指令的官員告訴CNN,拜登指示負責喀布爾撤離的軍事指揮官,他不想看到飛機上有任何空座位。總統在會議上明確表示,他希望每架飛機,離開機場時必須客滿。
但這和前缐狀況不符,一位官員警告:這不是人道,而是當地機場疏散混亂,總統的指令並不可行,每次飛行是否發生載滿,和機場的秩序、時間點、危險都有關。
“我告訴他們,‘讓他們上飛機。讓他們逃離,讓他們逃離。如果可以的話,讓他們的家人也逃離,”拜登接受ABC美國廣播公司新聞採訪時表示這是他向團隊傳達的指示。
的確,與第一、二天危機時相比,喀布爾機場內目前疏散速度加快且相對平靜。
從塔利班週日進入喀布爾總統府的那一刻起,很明顯拜登自己上個月對撤軍將如何進行的預測,証明他們全盤錯誤。
在上周日,危機的第一天,大部分時間,華盛頓的政府官員都難以確定喀布爾當地究竟發生了什麼。
據知情人士向CNN透露,包括國務卿布林肯和國防部長奧斯汀在內,他們以視訊向國會緊急通報,但也只能提供大致輪廓。
即使美國駐阿富汗外交官逃離大使館後抵達了喀布爾機場,拜登的助手們想向他們要求提供資訊,他們也了解甚少。
想像白宮除了媒體報導之外,試圖了解 6,700 英里外發生的事情,什麼都不可獲得。這些美國大使館官員們只承認他們對塔利班的推進速度,措手不及。
尤其第二天早上,絕望的阿富汗人緊緊抓住一架即將起飛的 C-17 貨運飛機的機身,其中一些人在飛機起飛後墜落身亡,這讓拜登和他的助手們,心碎且首度動搖了處理危機的信心。
“我們震驚無語了,”一位白宮高級官員說。
於是,8/16日當天中午,拜登敲定了全國談話,他飛回白宮在東廳發表演說。
他承認阿富汗政府的垮台比預期的要快,承認戰爭的結束是“艱難而混亂的”。但他也將責任歸咎於阿富汗:阿富汗軍隊的崩
潰、總統的逃亡以及上一屆美國政府已經簽署的撤軍和平協議束縛。
“我堅決支持我的決定,”他說。 “阿富汗戰爭20 年後,我艱難地了解到,任何時刻,都不是撤軍的好時機。”
但他的言論幾乎沒有讓批評者平靜下來。
一天後,一位白宮高級官員表示,“對總統的戰略沒有質疑“,但白宮必須承認他們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來解釋危機如何升級,以及美國政府為什麼被塔利班的勢力激增所蒙蔽。
不過,這位官員強調,目前政府應該專注於“向前看,而不是回顧”。
“是的,我們的能力受到質疑,”這位官員告訴 CNN。 “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方法是穩定機場,並儘我們最大的能力安全地撤離美國人以及與我們併肩作戰的阿富汗合作夥伴。”
在震驚、儘其所能、無情及長遠美國必須離開中東的交織圖像之中,沒有完美的結局。
留下的不只命運坎坷的阿富汗人民,還有才上台七個月,已形同跛腳的拜登。
他一直是孤單的人。從二十九歲失去妻子孩子、家人,一直到走進白宮。
孤獨,可能是拜登一生註定的命運交響曲。
全球暖化謊言 在 [新聞] 全球暖化是謊言?地球馬上就會變冷? - MYPTT 的八卦
(一)新聞標題全球暖化是謊言?地球馬上就會變冷? (二)新聞內容否認全球暖化(global warming)現象,是需要很大的勇氣,原因不在於科學家,而是會被普羅大眾嗤之以鼻。 ... <看更多>
全球暖化謊言 在 [新聞] 全球暖化是謊言?地球馬上就會變冷?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八卦
(一)新聞標題全球暖化是謊言?地球馬上就會變冷?(二)新聞內容否認全球暖化(global warming)現象,是需要很大的勇氣,原因不在於科學家,而是會被普羅大眾嗤之以鼻。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