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r Oceans, Our Future
1992年,我在長庚醫院服務,和同輩醫師跑到綠島休假放逐三天。
在綠島,遇到好幾位遠從歐洲來的潛水客。
一聊之下,才知道綠島有不少讓人願意遠道而來「朝聖」的潛點。
上了台大研究所,我開始學習潛水,加入台大潛水社,轉眼拿到執照已有23年。
潛水成為我的最愛。我幾乎到過國內主要潛點,出國也多半是為了潛水。
不少南太平洋國家,自然環境資源和台灣類似。
但因直接面臨著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的壓力。
他們全力發展海洋休閒、觀光及潛水相關產業,更加懂得珍惜海洋資源。
謙卑面對大自然的態度,值得我們借鏡學習。
做為地球村的一員,海洋是我們珍貴的夥伴,負起保育責任責無旁貸;做為四周環海的島國子民,海洋資源的永續更與我們切身相關。
今年的世界海洋日,以"Our Oceans, Our Future"為主題,正是台灣亟需思考、面對的議題。
今天是海洋日,邀您一起關注海洋、守護未來,為台灣留一個永續發展的海洋環境。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
「全球暖化假議題」的推薦目錄:
- 關於全球暖化假議題 在 陳其邁 Chen Chi-Mai Facebook
- 關於全球暖化假議題 在 黃之鋒 Joshua Wong Facebook
- 關於全球暖化假議題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 關於全球暖化假議題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 關於全球暖化假議題 在 范琪斐 Youtube
- 關於全球暖化假議題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 關於全球暖化假議題 在 [問卦] 全球暖化是不是假議題? - 看板Gossiping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全球暖化假議題 在 [問卦] 全球暖化是假議題吧? PTT推薦- 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全球暖化假議題 在 感想全球暖化大騙局- 時事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全球暖化假議題 在 全球暖化是真是假?氣象局鄭主任說分明 - YouTube 的評價
全球暖化假議題 在 黃之鋒 Joshua Wong Facebook 八卦
【直播:美國大選回顧及港美關系分析】
💪小額支持我的分析:https://bit.ly/joshuawonghk
(文章已轉為書面語,歡迎台灣朋友細閱)
一、這屆美國大選,確是香港人有史以來最關注的一次。有評論員曾言,香港人根本不是選民,何必為這咬牙切齒,但我認為大家也不再需要自欺欺人;畢竟對比起任何一個國家的選舉,美國選舉真的影響世界政經結構,還有對香港抗爭來說,最關心中國在全球崛起的趨勢。
二、一個大家心知肚明的事實是,在外交層面唯一有條件或基礎去對抗北京,很多人的廣泛認知都是只有美國,而剛好上屆美國大選,即特朗普當選的那一個星期,我就身處美國,自己也在總統選舉幾日後到訪華盛頓,在沒有其他資深民主派前輩同行的情況之下,到華府見國會議員、行政機關幕僚,以及舉辦記者會,這時就有一些觀察想跟大家分享。
三、時間回到去2016年11月,當我獲邀去佛羅里達州的邁亞密參加高峰會,當時印象很深刻:一邊在宴會廳很不認識的美國人討論大選,看著大投影幕一個一個洲份地公布開票結果;另一邊就在社交媒體觀察少數香港網民的討論,感覺2016年香港人對特朗普的不信任,都係存在嘅,跟現在比起來確實差天共地。
四、那個時候,普遍說是大家很擔心,判斷中共一定會希望跟一個做生意,純粹著重金錢利益的商人來往,然後說他們過去有生意在香港,所以一定會在對中國的外交政策跟北京示好,因為商人都是著重經濟發展和實質回報,人權價值和民主進程只會被擱在一旁。若然深入一點的話,我當時也留意到很多智庫領袖和幕僚,預計特朗普對外交政策興趣欠奉,只會執行鎖國政策和強調美國優先;如果有印象的話,大家應該記得那時國際傳媒就在討論如何在美國和墨西哥之間的邊界築起圍牆,大家也沒有想過他所任命的國務卿和國家安全委員會關心香港。
五、結果,在這屆任期將近尾聲時,當大家回看四年前各時事評論員,對特朗普的中國和香港政策預測,都應該會發現基本上預算錯了很多。其實這的確反映,為何香港和台灣那麼人支持特朗普,即使他曾說習近平是他的好朋友,或用暴徒形容香港的抗爭者,單純論結果的話,特朗普政府內閣的確是有史以來最關注和對香港抗爭友善嘅政府,沒有之一;而香港人支唔支持特朗普,真的只會考慮外交政策,或更準確地說,就是對香港揮爭有否幫助。
六、其實我認為問題就是在這裡,先不要說總統上任前後的預測和實際情況,總會隨着國會機關施壓和外交系統嘅執行機制而有所調整,所以為何預算錯誤;更重要的是,香港人支持誰成為美國總統,是從香港人優先角度出發,那就只考慮對港政策,不過對於美國人來說,投票時必然是美國人優先,好多時候都不會將外交政策置於重要位置,因為種族、槍械、醫療、房屋和經濟發展,更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無論是一個加州矽谷工程師,還是鄉郊小鎮白人基層農夫,外交政策如北韓核武威脅或俄羅斯滲透之類,根本都不影響他們的生計。
七、更加殘酷和直截了當地說的話,對美國普羅大眾而言,他們根本不關心總統候選人是否支持香港抗爭,因為他們目前都不關心香港。在沒有國際新聞報道的時候,根本美國平民就很難把香港放入他們的視線範圍。當大家猶豫美國大選結果,是否反映美國人放棄甚至係出賣香港時,可能會想起為拜登站台的科技界或者娛樂圈名人,但我都同時想起在佛羅里達州高峰會裡,一個啤酒肚中年白人聽到我自我介紹來自香港時回應道:「Oh! Is it part of Japan?」。
八、事到如今,無論你覺得選舉舞弊是證據確鑿,還是如主流傳媒所說是假新聞,即使法官下年一月最後奇蹟地裁定結果為特朗普連任也好……除非大家認為幾千萬票都是全部都做假,否則我想美國都有至少40%的投票選民,在總統選舉真的投了票給拜登,更何況唔眾議院現在仍是民主黨為多數派 —— 如果大家覺得爭取美國社會的平民支持是重要,而又知悉他們好多時投票真的只是純粹考慮內政問題,我想在Twitter罵投拜登的美國人是投共,對於未來爭取美國社會關注香港,實在不見得有非常正面的幫助。
十、所以,就算大家認為拜登有很多親中共的往績,美國民主黨真的全個政黨也跟中國示好,主流媒體瘋狂審查打壓,甚至Deep State控制整個美國的上層結構,你覺得共濟會已經入侵全世界幕後操控,或者180度形勢大逆轉最後特朗普連任也好,都不會改變到香港人需要爭取,那至少四成大家不明白為何投拜登的美國人,還有他們的民意代表支持香港。而「屌票」真的未必很有作用。畢竟「風水輪流轉」,如果大家覺得美國對香港的政策和關係需要繼續長遠正面經營的話,四年後萬一是換另一個民主黨人成為總統,個別傾向一個政黨,也不見其利。
十一、在民主國家,如果希望影響政治人物的決定,影響投票選他們出來的選民,是非常重要的,當選民關心,政府就會有動力或壓力關心。那好重要的是,即使2019年的美國傳媒可以說是全天候報道香港也好,2020年當香港抗爭進入低潮期,我們如何讓本來只看內政民生和不理會外交政策的美國人,鼓勵佢哋同樣嘗試抽一些時間同精力關心香港?
十二、總括來說,無論下年一月由誰正式就任總統也好,我覺得現在香港人未來需要注意的是兩件事,首先就是政府內閣官員任命,到底下年會有誰獲任命為國務卿或者白宮國家安全委員。這兩個外交決策機關,其實在政府系統的日常運作裏,重要性絕對不下於民選總統。我不時也在想,特朗普在2018年初任命蓬貝奧擔任國務卿,這個對於後來國務院積極關注香港,都有很大影響,而且國務院對香港關注,在現屆政府的任期頭兩年和最後兩年,其實都隨着人選切換而有明顯改變。
十三、另一邊廂,在美國國會會結束之後,所有未通過的法案將會無疾而終,包括《香港人民自由與選擇法案》 (Hong Kong People's Freedom and Choice Act)、《香港避風港法案》(Hong Kong Safe Harbor Act)、 《香港自由法案》(Hong Kong Freedom Act)、 《香港難民保護法案》(Hong Kong Refugee Protection Act)和《香港如水法案》(Hong Kong Be Water Act)。如希望這五條法案在下年新一屆會期有機會通過,首要條件是有國會議員願意在新會期重新提出。固然在國安法之下,我在香港有極大掣肘,也很難再作具體倡議和呼籲,不過我想海外手足也會有所準備。正如2016年結束佛羅里達州行程後,我就到了華盛頓,除了會見佩洛西、麥克文和普頓,好關鍵的就是曾經向參議員魯比奧爭取,他亦在我回港前正式宣佈 —— 會在新一屆會期重新推動《香港人權民主法案》,那張跟佢握手的相也是由此而來。有時在網上被美國左翼批評時看到這張合照,想起連登網民說我親美國民主黨都覺得大惑不解,而事實上在過去六年裡,我會見的共和黨國會議員,也多於民主黨。
十四、寫這十幾點嘅內容,我知道篇幅很長,或者我都不太懂得在這樣的網絡氣氛下,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可能大家都會有對我約定俗成的印象或者形容詞,會貼喺我身上,但又好坦白地說,當人在香港,國安法之下能跟大家分析和倡議嘅嘢,也沒有以前那麼多,甚至即使說法例沒有追溯力,這篇文章的內容都很敏感,但我只希望在大家理解美國選舉和香港抗爭爭取國際關注時,有多一種不同理解。
十五、我清楚知道,在國際社會,外國左翼和支持同志平權的朋友,就覺得我跟種族主義者和基右同一陣線,共和黨支持者就會質疑為何我不和美國示威活動切割,就算一直撐香港的澳洲藝術家巴掉草,早幾天也在Twitter問我為何不直接表態反對特朗普。至於在香港,也許大家覺得我沒為特朗普吶喊助威,但的確我不是一個時事評論員,立場取態也會多很多考慮,更何況我好清楚知道,如果我在美國大選表態嘅話,於不熟悉香港情況的國際傳媒眼中,就會覺得我代表香港人歸邊。
十六、為香港抗爭爭取國際關注,如何包含到最多光譜、背景、派系和意識形態嘅人,一向都尖「踏鋼線」,正如當年跟美國國會幕僚交流,解說香港人反對明日大嶼,我跟民主黨就強調人工島加劇全球暖化和氣候變化,跟共和黨就強調動用萬億公帑只會加稅,大家可能會覺得很兩面人,但在現實政治上,永遠就要去創造或提供不同論述予適合的人打動他們,而以香港抗爭獲得最多支持為依歸,就是我唯一的出發點。爭取跨黨派支持或者兩黨共識,可能大家覺得是一種虛有其表的外交說辭,但就是由此而生。那怕要接觸或打交道的人,在很多社會經濟立場政策,根本跟你差天共地,都要為了香港民主進程這個命題,去將這些議題擺在一旁。
十七、最後最後,這幾天以來,我想大家都會習慣拿著水晶球預測未來,畢竟人總會想找到一些驚為天人的獨家消息,但如果時間許可的話,都推薦大家看看駐華盛頓的端傳媒記者,在2016年美國大選之後跟我寫的一篇訪問。在那個香港基本上大家還未把「國際線」掛在口邊,還在捉鬼研究梁頌恆游蕙禎是否內奸,宣誓風波以後對本土派口誅筆伐,還有開始吹捧曾俊華的年代,當時對於美國政壇和兩黨共識有怎樣的理解,跟四年後的現在又甚麼不同,應該可讓大家對接近一星期的討論,理解得更加立體: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1119-international-JoshuaWongUS/
【長文慎入歡迎細閱:有關美國大選嘅十七點諗法】
https://www.facebook.com/joshuawongchifung/posts/3490533137705836
【拜登當選 = 美國奶共?論跑馬仔押注抑或爭取跨黨派支持】
https://www.facebook.com/200976479994868/posts/3484507304975086/
全球暖化假議題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中天的夢想驛站》Love Life News
【面對末日 "明日進行曲"引薦永續新模式 英國發起實驗 公共區域建立對話菜園】
榮獲法國凱薩獎2016年最佳紀錄片的《明日進行曲》,是該國影史上最賣座的紀錄片之一 (全國突破100萬觀影人次),本片堪稱「看見台灣」的全球升級版。透過「永續農業」、「再生能源」、「循環經濟」、「直接民主」與「人道教育」等五面向,串連產官學界人士,引薦了許多創新之永續生活經營模式。
英國塔摩頓的人們,七年前發起了一場偉大實驗,以不到60人的規模成立所謂「良食社」,在學校、辦公室、大樓間,建立對話園地和綠色動線。發起人說,對話菜園一定要設在熱鬧且人群會駐足的地方,那是一種邁向未來、食物與地球「建設性的互動」。
英國卡德岱區社會關係組主任羅賓塔頓漢說,一開始我們覺得困惑、恐懼、不信任。這些人是誰?他們動機為何?他們為什麼來到這個做這些事情?這又不是他們的鎮、他們的土地,這是我們的土地,不是他們的。
「但是這些朋友,我們持續溝通互動,然後公部門開始覺得這是有意義的,這些人是誠懇的,這運動會社區是有長遠利益的。我們都還在學習,我們也建立更多資源,社區居民拿回自主權、決定自己的未來。未來當公部門逐漸萎縮時,這樣的方法才是經濟實惠,並從根本解決問題。」
自從2013年開始,卡德岱地區已將空地完全農耕化,餵養了全區20萬居民。
這股風氣正逐漸向外蔓延,美國密西根州的底特律,也在汽車產業衰落破敗後,積極投入有機農場耕作,打造所謂「食物主權城」。因為越來越多報告指稱,全球90億人口7成聚集在都市,如果不能確保食物生產區接近大城,當2050年地球燃料用盡、水源不足,人類將無路可退。
一個外界始終不願面對的真相是,工業耕作所造成的破壞和犧牲,對農地和農夫都具有重大傷害,明明我們在地球上所消費的食物,高達70-75%來自小農,為何要藉由所謂「大規模農產」、大量產製農料,等土壤資源被耗盡、植物飽受病蟲害折磨,人類再被迫動用大量化學農藥殺蟲,並種植基因改造作物餵養肉類動物,影響健康。
世界種物議題專家范當那席娃表示,「因為那些掌控農業的大咖,本身並不站在第一線生產,那些掌控食品產業的巨擘也不直接生產。比如說可口可樂本身不生產所需的原物料,一切都是種借用與授權的經濟模式。孟山都(種物大廠)本身不重穀物的,他們只靠商標與權利金創造營收。美盛(世界最大的磷肥生產商)也不直接生產蔬果,他們都只跟農商交易,怎麼會去關心農地的健康狀況?所以當農地持續受到破壞,作物無法生長時,食物鏈體系要怎麼繼續運作下去?」
《明日進行曲》影片中闡述,「我們愛吃肉的結果是,大量養殖肉類動物,進而摧毀了森林與水源來灌溉助長基因改造的大豆和玉米。這些作為的結果為何呢?土地枯竭導致糧食短缺,同時在全球化的影響下,更進一步衍生氣候轉變。總而言之,我們的生態系統目前是完蛋了。」
聯合國糧食權特使奧利維舒特說,政府為了想要確保社會穩定,刻意透過政策,降低家用食品消費支出,將支出比例降越低越好。例如在歐盟,平均每戶家庭規劃12%-13%預算在買菜。假設在未來,家庭必須付出實際比例的食物消費,沒有了政府的資助,所有的公保、環保與健保等支出,全部納入計算。經由目前的農業機械化系統,歐盟的家戶食物支出將提高至25%-30%。這沉重壓力無疑將是場政治災難。這就是為什麼政府寧願選擇支持大規模農業機械化,而漠視其對於環境所造成的傷害,甚至於對我們人類的健康,政客們與諸多普羅大眾也往往只看到眼前利益。
人類所謂的文明,近年來已導致氣候異常、地表破壞,再加上全球人口的急速膨脹,都正逐漸把世界逼向一個臨界點。危機在科學家眼中,和1萬1千年前的冰山融解不相上下。
經濟學家與基金會主席傑瑞米芮夫金表示,整個人類文明都是由石油燃料所發展出來的,我們的肥料與殺蟲劑都必須由燃料提煉而成,建築原料和大部分的醫藥產品 也跟燃料脫離不了關係。總而言之,整體社會的人造基礎都是以石油為基底,電力、運輸、天然氣,還有光源等等。經過兩輪工業革命之後,在19和20世紀,我們開始往地下挖掘碳能化石,並由此發展出今日的現代文明。我們的生活中充滿了二氧化碳,而現在甲烷與一氧化碳造成全球暖化,我們已經面臨了真正的氣候異常,而我必須承認,大家都低估了這異常暖化的速度。
我們正邁向第6次滅種危機,不同於過去地球4億5千萬年歷史上所遇過的五次全球滅絕,是來自於大自然的終極反撲。當下的人類,改變了地球水資源的供給模式,所以衍生出許多不規則,甚至是猛爆性的水力亂象,像是梅雨下得又快又急釀成洪災,乾旱期卻也越拖越長。而這些,歸根究柢都是來自於人類對於資源的浪費。
法國需要兩台核能反應爐的運作來維持全國器材的休眠狀態,生產一台智慧型手機 需要將57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至大自然中。製作一台遊戲機頭像所需電力,是40位衣索比亞人一天的用量。我們使用80%的能源在運輸、冷氣與暖器上。
我們確實可以改變。
於是兩個初為人父母的法國年輕導演,就帶著一群志同道合的電影與社運界朋友,走訪五大洲,找尋危機的解決之道。從農業、能源、經濟、民主與教育五大面向,發現了許多創新的永續生活模式。「明日進行曲」,談的正是今日,我們可以如何激勵世界。
全球暖化假議題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022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8/3(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這是我們「過好人生」系列的最後一集。
接著我們上一集談到的兩種舊思維,它分別是「太需要正確答案」和「只要認識自己,一切就都會沒問題」。
在這之後啊,今天我們來聊一聊第三種要命的「思想遺毒」,那就是「單一視角」。什麼叫「單一視角」呢?
我來講個例子,你馬上就會明白。這就像是有些人一直認為,世界上最理想的工作就是「公務員」。
所以不管自己在學校裡,讀的是什麼樣的科系,只要工作幾年不順利、賺不到錢,腦子裡就會跳出這個「終極的選項」,那就是去考公務員。
其實我們都知道,公務員早就已經不是爽差了,他們也有業績壓力,而且退休金、福利各方面一直被砍;過去那種「鐵飯碗」,甚至於「金飯碗」的光環早就不在了。
這種一遇到挫折,就想要去考公務員的想法,真的能夠讓自己過一個好人生嗎?
更可怕的是喔,這種「單一選項、單一視角」的習慣,很容易讓我們的眼界,沒有辦法打開,慢慢的變成了「自我侷限」!
就像是讀了法律就要當律師,讀了諮商就要當心理師,否則就叫做「失敗」,真的是滿臉黑人問號啊!
到這裡,你聽出關鍵了沒有?這第三種致命的「思想遺毒」,就是讓你沒有辦法幫自己打開可能性,你會越活越累、越活越茫然的主要原因。
如果你對於生涯、對於工作仍然有「只要怎樣,從此以後就可以怎樣」這種邏輯跟想法;那麼你就是頂著20世紀的腦袋,但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活在21世紀,甚至於根本有沒意識到,21世紀其實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假如我們把過去習以為常的好工作,像是醫生、老師、公務員這些部分喔,比喻成職場上的一種「物種」。那你有沒有發現,這些過去認為的「好物種」,到今天他的優勢還存在嗎?
今天的醫生,在全民健保的制度下,薪水大不如前,而且還經常超時加班。今天的老師,在面對恐龍家長的時候,常常搞得沒有下班時間,好像呢是這些家長孩子的貼身保姆一樣,連一份基本的尊嚴都沒有。
所以如果就以長遠的眼光來看,要是你把注意力,侷限在「物種」的思維上,那當然就繞不出眼前的死胡同嘛!
無論在未來的世界裡,醫生和老師這種傳統職業,會面對怎麼樣的挑戰;我想邀請你想一想,現在的你,會覺得上個世紀那些馬車伕、接線生他們失業了,他們好可憐啊;所以要去保障他們的工作權、捍衛他們的生計嗎?
當然不會嘛!因為在時代的變遷下,這些工作失去了市場的需求,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所以不管接下來會消失的職業是什麼,我們都肯定一百年後的人,不會因為我們現在即將要被淘汰的產業,感覺到任何的惋惜,這其實是一樣的道理。
這也像是我們面對「全球暖化」這樣的議題,大家都很擔心北極熊即將瀕臨絕種,這件事情我個人很難過,而且覺得很可惜,也努力的想要替環保盡一份心力。
但是如果跳開來看,我們不得不承認氣溫繼續上升,不只是北極熊,很多物種都會跟著消失,這是你我都很難阻止的趨勢。
可是就在此同時,新的物種他產生新的生態,也會一直同步的發生;這就是地球生態運行的規則。就像是恐龍滅亡了,整個地球的生態圈,仍持續不斷的繁衍出新的物種,不是嗎?
如果把這個道理,轉換到工作跟人生來看,你現在堅守的單一職業,無論是銀行的人員,或者是老師;隨著科技或少子化的發展,這些「物種」你覺得會不會滅亡?他其實是會滅亡的。
但其他的新工作也會同時跑出來,形成新的產業,只要你能夠長出「生態圈」這樣的思維,你就能夠確保自己的生涯,是欣欣向榮的。
事實上呢,我們現在所處的21世紀,它已經是個「生態圈」的世界了!
而能夠讓你在21世紀活下來的新思維,就是抓緊自己的「核心能力」,你才能夠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生態圈,擺脫「物種」他可能會瀕臨滅亡的命運。
說到這裡喔,你一定會很好奇,什麼叫做「緊抓自己的『核心能力』?」簡單來說呢,假設你讀了醫學院,那麼你的核心能力就是「醫學專業」。
除了醫生這個「物種」之外,你可以成為一個醫學作家、醫學企業家、醫學攝影師,甚至於還能當市長、當總統;而不是擁有醫學專業,就只能當醫生這種「單一視角」的選擇啊!
我再舉個例子,假設你的專業是「編劇」,那麼你的核心能力是「說故事」。所以你輸出的形式,就可以有小說、散文、腳本…等等等,而不是認為當了編劇,就只能寫劇本,被這種單一的發展型式困住。
你過去所有的經驗都是你的資源,而不是你的負擔。很多人的生命會過得不好,就是一直死守著這種「過去如何,現在就只能那樣」,這其實就是一種「物種」的思維!
而抓住自己的核心能力,其實是一種看透本質的能力。也就是說,只要你能夠掌握自己的核心,多打開眼界、在不同的領域之間勇敢的去嘗試,就會有機會發展出,一個更適合你過好人生的生態圈。
在這裡跟你分享一個冷知識,不曉得你知不知道,在20世紀以前的人,一輩子只做一個工作,這叫做正常。
但在不久的未來,到了21世紀中期啊,一個工作者在38歲的時候,換第14份工作,那才是正常!
這些年來呢,在我的專業工作裡,陪伴很多人走過他們的生涯議題,經常讓我感到很心疼的一點,那就是喔,他們不自覺的帶著20世紀的腦袋,但是卻想過21世紀的生活。
更露骨一點,那就是「人工智慧的時代已經來臨,他們卻用工人智慧的腦袋面對人生」。
這就像是很多計程車業者,看不懂Uber、滴滴打車,這些軟體帶來的產業規則改變,所以被瓜分了市場,現在才會撞得滿頭包,還帶傷追趕得很辛苦。
你一定聽過一句話,「人生是選擇的結果」。只要你活在世界上的一天,人生裡的選擇問題,就會不斷的發生。
我們沒辦法控制未來的模樣,但我們可以掌握的是,讓自己先具備面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思維,如此啊,就能夠做出更適合自己的選擇。
我沒有辦法代替你過好你的人生,但是我可以跟你分享對於未來的洞察。就像是現在每個人經常使用的「Google map」一樣。
在你不知道該往哪裡走的時候,陪伴你建立「過好人生」的關鍵能力,活出你想要的滿足,過個好人生。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羅曼羅蘭說過一句話喔,「世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在我的【過好人生學】線上課程裡,我會幫你打破「終極選項」跟「路徑依賴」的迷思;就像今天提到的各種例子,打破這些僵固的、不切實際的想法,讓你一步步的學會跟不確定共處。
此外呢,你還能夠學會「創造結果的能力、建立生態圈的能力、做決定的能力,以及創造意義的能力」。
這些都是過好人生的前提,所以呢,請你幫自己一個忙,加入【過好人生學】,因為你值得過個更好的人生,歡迎你踏上屬於自己的英雄旅程。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就如同今天內容所提到的,要過好人生,有時候考驗我們的,並不是在於有沒有機會掉到頭上;而是在於我們有沒有具備好相關的思維,我們有沒有為未來的「不確定性」做好準備?
所以【過好人生學】這是一門為你準備的課程,如果在你的生命當中,你曾經不止一次的問自己:「這輩子只能這樣嗎?」,那麼歡迎你加入這一門課。
這一門課能給你的不是答案,而是一個能夠幫助你找到答案的思維方式。因為你值得過一個更好的人生!
詳細的課程內容,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歡迎你的加入。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C35F1MrQUk/hqdefault.jpg)
全球暖化假議題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評價
📌 本集內容 📌
✭【 琪斐大放送 】張開雙手歡迎難民加拿大政治庇護好申請? (00:51)
✭【 動眼看熱鬧 】水母螫人氾濫成災 全球暖化是禍首? (12:12)
✭【 世界都在看 】誘未成年人慘染愛滋? 同志交友軟體激爭議(17:54)
這個星期的琪斐大放送,我選了三個女人的故事。
第一個女人是台灣的貴婦奈奈,第二個是沙國逃家女昆倫,第三個是瓜國婦女Aminta Cifuentes。
三個女人的背景完全不同,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她們都申請了政治庇護。
貴婦奈奈如果真的被加拿大給了政治庇護,大家一定覺得很沒天理吧?但看到昆倫拿到加拿大的政治庇護,是不是又很為她高興呢?
這就是政治庇護非常的困難的地方,一方面要讓真的需要庇護的人能儘快進來,另一方面也要防止濫用,讓不該來的人也來了。
除此之外還要考慮本國與被庇護人國家之間的關係,要知道這個人為什麼會成為難民,通常就是因為在本來的國家有大問題,B國給了A國人庇護,等於是B國在批評A國的做法不人道,很難看吧?於是很長的時間,很多國家在考慮是不是給政治庇護時,是在考慮要不要把這個案子拿來做為給他國難看的武器。
這就是我為什麼在貴婦奈奈及沙國逃家女,這兩個己經被高度討論的女人之外,還要再加上Aminta Cifuentes。
Aminta Cifuentes是瓜地馬拉人,她被丈夫虐待十年,她提出的一些細節非常恐怖,她曾經被她老公打斷鼻樑、強暴、潑酸,曾在懷孕時被打到不但早產,生出來的孩子的身上還有淤青。但是當她向瓜地馬拉警方求援時,警方不願介入,在當地家暴被認定為私事,公權力不介入。她於是帶著孩子逃到美國,在美國以家暴申請政治庇護。
美國對家暴被害人是不是可以給予政治庇護,長期以來並沒有統一的政策,有時給,有時不給。是在2014年Aminta Cifuentes的案子,法庭給了Aminta政治庇護,“個人安全”才成為歐巴馬政府可以給予政治庇護的政策,這才確定了下來。
但那之後,以家暴或幫派暴力威脅,申請政治庇護的案件激增,從2009年的五千多件,到2018年的九萬多件。現在美墨邊界為什麼看到那麼多媽媽帶著幼童來尋求庇護,跟這個政策有很大的關係。
川普上台之後,決心把這條路堵住,於是重新定義政治庇護,依川普的定義,申請人得要合法進入美國才能申請,基本上政治庇護是被禁掉了。
歐巴馬當初以人道考量(當然也是因為符合自由派思維有選票),所以決定要強化政治庇護制度,但兩黨惡鬥,使該有的配套措施一直無法產生,所以到下一個總統就擺盪到另一個極端。
台灣的難民法目前在二讀等待三讀的階段,難產的關鍵,就在台灣如何面對來自中國的難民。我希望今天的節目,會有助大家思考。
動眼神經選的是地球暖化,全球毒水母暴增,台灣的綠島北海岸這一個月來僧帽水母也是大爆量,一公尺就有好幾百隻、延綿好幾百公尺。我一直覺得我們環保議題報得不夠多,這一條深得我心。
張嘉玲選的是中國男同志社交軟體Blued陷愛滋爭議,癥結是平台還是教育?
本周有個特別禮物要送給朋友們,要看到最後喔!
✏ 來填問卷:https://goo.gl/forms/x7KFAahD9cOn6fi33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寰宇新聞台播出,沒跟上新聞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ppt.cc/fH4QXx 十點半準時上傳完整版!
---
📌 回顧過往集數 📌
EP1《貿易戰、UBER、台灣女孩科索沃數位外交》:https://goo.gl/NkMk1i
EP2《翁山蘇姬、穿裙子的男孩、科索沃獨立十年》:https://goo.gl/opg9FH
EP3《大法官提名人性侵、杜絕假新聞、AI演算法涉歧視》:https://goo.gl/qibZyM
EP4《美國熱衷介入他國事務、捷運男性腿開開、馬其頓改名修憲公投》:https://ppt.cc/fX2fVx
EP5《美國新全民公敵、默許器官捐贈、中國新時代學「習」大會》:https://goo.gl/rCFJVq
EP6《沙國記者"被誤殺"、德極右派鼓勵學生舉報老師、雪梨歌劇院投射賽馬廣告惹議》:https://goo.gl/VV1Yjt
EP7《沙國硬拗害慘川普、加拿大通過大麻合法化、媽媽誤用HimToo害兒成笑柄》:https://goo.gl/xM8Qnf
EP8《政治極化撕裂美國社會、美期中選舉女力崛起、美國年輕人會去投票嗎》:https://goo.gl/z9uSrn
EP9《熱帶川普當選巴西總統、Google大罷工抗議企業文化、辛普森家庭涉種族歧視》:https://goo.gl/PgPCWR
EP10《川普未來施政面臨眾院挑戰、日本擬引進外勞卻爆醜聞、AI主播搶真人飯碗》:https://goo.gl/kNdCiE
EP11《熱門美劇私心推薦之「漢娜.蓋茲比:最後一擊」、「王冠」、「馬男波傑克」》:https://goo.gl/cVh2Y8
EP12《揭秘亞馬遜與委內瑞拉黑暗面、非洲豬瘟如野火燎原、瑞士農民發起「留牛角」公投》:https://goo.gl/WP46Gf
EP13《美中貿易緩戰90天、基因編輯嬰兒報爭議、D&G辱華風暴擴大》:https://goo.gl/8k2E5n
EP14《孟晚舟被捕背後有陰謀、黃背心之怒蔓延歐洲、YouTuber誰最會賺?》:https://goo.gl/zD9Qnd
EP15《孟晚舟保釋仍陷重圍、新聞人登《時代》年度風雲人物、教授雇傭兵闖IS戰區救學生》:https://reurl.cc/g2Odb
EP16《美國政府歇業中、日本將重啟商業捕鯨、迪士尼公主帶壞小孩?》:https://reurl.cc/Gx97x
EP17《美聯準會升息全球吞忍、厄瓜多"中國製造"水壩問題多、2018全球新好男人出爐》:https://reurl.cc/ZbrqV
EP18《中國啟動太空戰略、加州禁售繁殖場寵物、大尺碼女模崛起》https://reurl.cc/KQqeg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edcRgn6X0Y/hqdefault.jpg)
全球暖化假議題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評價
#歷史上的今天 2006-MAY-24 不願面對的真相
由美國前總統高爾所主導的環保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在2006年5月24日上映;內容以極具舞台魅力的高爾演講,以及多份研究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的研究報告作為主體,讓全球掀起一股討論環保議題的熱潮。
▶ PODCAST收聽: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akpvc20o3ob08730559gtk8
《不願面對的真相》是不相當特別的紀錄片,一方面記錄了高爾從政多年以來所收集的總總研究資料,另一方面也記錄了全球暖化對地球所造成的影響。不論是圖片、影像、甚至是表格、圖表、數據的呈現,都是經過精心設計,並且透過高爾的簡報呈現予世人。
片中頗具政治爭議的地方,就在於出現許多為了反駁那些反對全球暖化議題,或是認為全球暖化原因未定的科學研究,並指稱背後有政客或財團的利益關係。除此之外,為了佐證自己的科學論點,電影在上映後不久更推出了同名書籍,在最後的附加內容中,更附上了電影中尚未提及的科學研究分析。
電影在上映後獲得了廣大回響,不僅在票房上獲得不錯表現,在影評分數上也有相當亮眼的成績;電影甚至在該屆的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上獲得了最佳紀錄片,是目前美國影史票房表現第三高、評價也表現出色的紀錄佳作。
續作《不願面對的真相2》則在2017年上映,主要內容述說了高爾如何在《不願面對的真相》後的十年,2016年的巴黎高峰會上說服各國政府領導人通過巴黎協議的過程,並選定在川普上任後大幅修改歐巴馬政府的能源和環保政策的時機上映,不免讓人質疑其政治目的為何。也可能因此讓《不願面對的真相2》的表現,不如《不願面對的真相》當時所造成的市場回響。
如今,《不願面對的真相》到《不願面對的真相2》的問世,我們卻到了2020年的今日,因為疫情的關係而讓地球上的一些環境問題獲得改善,也讓人重新再度認識到環保的重要,看來是多麼諷刺。
延伸閱讀:
【梗你聊時事】從新冠病毒疫情,來看看地球怎麼了?人類似乎才是最可怕的病毒? | XXY
https://youtu.be/zLe1zuFaY-o
看完這則「歷史上的今天」你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分享與我討論唷!
**************
歡迎加入【有梗電影俱樂部】,不錯過任何電影實體聚會與活動喔!
臉書社團(需回答問題審核):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viewpointmovieclub/
Telegram群組:https://t.me/viewpointmovieclub2
PODCAST - Firstory APP
📣 XXY:https://open.firstory.me/user/xxymovie
📣 What A MAXX!:https://open.firstory.me/user/whatamaxx
別忘了按讚追蹤XXY視覺動物
📣 XXY視覺動物 YouTube頻道 http://pcse.pw/9ZNYT
📣 XXY @Yahoo頁面 https://tw.tv.yahoo.com/xxy/
📣 IG:xxy_djfishmb
📣 XXY @方格子 https://vocus.cc/user/@XXY2018
#電影 #歷史 #點評 #影評 #知識 #解析 #movie #history #歷史上的今天 #全球暖化 #溫室效應 #環境 #環保 #高爾 #氣候變遷 #aninconvenienttruth #climate #climatchange #climatevariabilit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bscEuURgLI/hqdefault.jpg)
全球暖化假議題 在 [問卦] 全球暖化是假議題吧? PTT推薦- Gossiping 的八卦
一時生氣就念了他一下. "你有毛耶還這麼怕冷". 他現在很難過叫他出來ㄘ飯飯也不出來. 所以全球暖化是假議題吧. 人類自以為自己做的那點破爛事還肖想 ... ... <看更多>
全球暖化假議題 在 感想全球暖化大騙局- 時事板 - Dcard 的八卦
如影片中所提,因為氣候學家從早期的全球暖化、聖嬰現象,到現在的極端氣候,造就不少產業及獲得不少政治利益的政客。我從不反對節能、減碳,不浪費資源的 ... ... <看更多>
全球暖化假議題 在 [問卦] 全球暖化是不是假議題? - 看板Gossiping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