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丹麥成功實例 推動中小企業風電供應鏈平台】
縣府與全球再生能源領導企業沃旭能源公司攜手舉辦離岸風電本地供應商說明會,並邀請丹麥中小企業組織DWP風電供應商平台到彰化介紹說明DWP在丹麥與當地供應商的經驗。
DWP從成立至今,與沃旭能源跟相關供應商已透過這個平台為丹麥當地創造30億台幣的訂單,並創造超過1,000個就業機會。現在,彰化縣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將聯手DWP風電供應商平台將成功經驗複製到彰化,建造屬於彰化自己的風電供應商平台。
彰化縣是精密機械工業的重鎮,縣內廠商有能力生產風力發電機組的零組件,透過本次招商說明會希望風力發電的產業都能在地化與本土化,加上彰化縣得天獨厚,有全台灣最淺的海域以及最好的平均風速,離岸風力的招商引資可說全世界已經聚焦在彰化,總投資金額已達1兆1,920億元。
彰化縣在未來陸續會有印花稅以及營業稅、營業所得稅等收入,在未來的4年將有21億的印花稅收入,對彰化縣的福利與建設挹注不少,也希望藉由產業鏈的群聚以及人才的培育,讓彰化縣能成為世界級離岸風力發展的重鎮。
全球在地化實例 在 飛碟早餐-唐湘龍時間 Facebook 八卦
開工!恭喜發財!今天的財經產業趨勢單元,邀請巨大集團前執行長 羅祥安來到空中,帶大家導讀書籍《TAET:捷安特攻克全球市場的關鍵》/ 方智文化。巨大捷安特1981年在臺灣推出自有品牌,並從1986年開始全球在地化的耕耘,經過數十年的努力,成為自行車世界三大名牌之一,並在亞洲及歐美先進國家中扎下穩健的根基。本書由巨大捷安特前執行長羅祥安親自執筆,完整直擊捷安特熱銷全世界、達成全球在地化的關鍵!首度由內部探索,揭開捷安特獨一無二的人才培養與團隊合作祕密!
📻聽重播按這裡!https://youtu.be/73RTonU1qSA
▶ 飛碟聯播網 YouTube《飛碟早餐》頻道 http://bit.ly/2QVQsFh
▶ 網路線上收聽 http://www.uforadio.com.tw/stream/stream.html
▶ 飛碟APP,讓你收聽零距離
Android:https://reurl.cc/j78ZKm
iOS:https://reurl.cc/ZOG3LA
▶ 飛碟Podcast
SoundOn : https://bit.ly/30Ia8Ti
Apple Podcasts : https://apple.co/3jFpP6x
Spotify : https://spoti.fi/2CPzneD
Google 播客:https://bit.ly/3gCTb3G
◎內容介紹
巨大捷安特前執行長親自執筆,完整直擊捷安特熱銷全世界、達成全球在地化的關鍵!首度由內部探索,揭開捷安特獨一無二的人才培養與團隊合作祕密!
★為什麼許多知名大廠做不到,捷安特卻可以?
巨大捷安特1981年在臺灣推出自有品牌,並從1986年開始全球在地化的耕耘,經過數十年的努力,成為自行車世界三大名牌之一,並在亞洲及歐美先進國家中扎下穩健的根基。羅祥安除了分享他們從錯誤中摸索、累積出來的經驗,更首度揭開獨門武器「TAET雙三角法則」讓捷安特得以「自己的人才自己培養」、打造超強競爭力、實現「全球在地化」的祕密。
★充分賦權+主動當責,團隊合作成功關鍵
團隊想要高效運作,需要有清楚的戰略、戰術、戰鬥三個層次。誰決定戰略?誰負責戰鬥?羅祥安用兩個大三角形,教你清楚畫出團隊中的角色分工。在捷安特內部充分運用的這個TAET雙三角,能讓上司充分賦權、部屬主動當責,整個團隊得以充分溝通、分工合作,互信互助地授權與分責。於是,公司得以培育出有能力、有擔當的人才,打造出能夠團隊合作打勝仗的堅實組織。
★從個人到團隊都適用的膽識養成法,TAET的其他應用
你以為TAET雙三角法則只能用在商業經營領域?不,只要是碰到兩方要為同一個目標攜手努力的情況,都可以運用這個雙三角形,例如上司與下屬討論生涯規畫時、父母想為孩子建立自信心時……而這些,作者都以豐富的實例說明,讓你知道如何透過TAET溝通、分工、協作,發揮最大效益!
◎來賓介紹:羅祥安
臺大商學系畢業,捷安特品牌創始人、巨大集團前執行長。加入巨大機械近半世紀,從一開始只有38人、年產量3800輛自行車的臺中小工廠,躍升為全球擁有一萬多名員工、年營收破新臺幣650億元的跨國企業,把臺灣品牌「GIANT捷安特」推廣至83國,成為全球前三大自行車品牌。從代工轉成自有品牌,再從品牌觀點,將產品思維拓展至服務及通路,一路為開發更好的產品、更好的服務及推廣自行車文化而努力。
全球在地化實例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八卦
今天許多享受全球化的企業產品與服務,進入到不同區域時,都會採取在地化的經營策略,好爭取打開地方性的市場。因此,我們常能看到「全球在地化」的例子。
這篇來自【CUP】的文章,帶我們看到Netflix在巴西所遭遇的爭議,也進一步反思「全球化」與「在地化」的過程之中,國際企業與在地文化之間的衝突與辯證。
---------------
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是跨國企業的營銷智慧,Netflix 為迎合各地觀眾口味,分別在里約熱內盧、馬尼拉、東京、柏林等地投資拍片,邀請當地得獎導演,如巴西的 José Padilha、菲律賓的 Brillante Mendoza 等,以當地時事熱話改編成劇集。但始終每個國家「國情不同」,政治題材劇集有時會觸發軒然大波,輕則被視作誤導失實,重則被斥為某政治派別塗脂抹粉,非要你停播或公開道歉不可。
目前鬧得最熱烘烘的爭議聚焦在巴西,Netflix 邀請當地知名導演 Padilha 拍攝的劇集 The Mechanism,以巴西前總統盧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的貪腐醜聞改編而成,事件環繞國營企業巴西石油(Petrobras),多名左右翼政要及商界人士相繼下馬。劇集首季在今年 3 月播出,適逢 10 月巴西總統大選,而盧拉被判入獄 12 年同時,又表明有意再度參選,令整套劇作成為政治風暴中心。
不少政客及傳媒已經呼籲民眾抵制 Netflix,盧拉更揚言不惜採取法律行動。作為盧拉指定繼任人的前總統羅塞夫(Dilma Rousseff)早前更透過 WhatsApp 向傳媒發聲明,公開抨擊劇情多處失實,例如把右翼政治人物 Romero Jucá 的爭議言論,套在劇中影射盧拉的左翼總統口中,直斥劇集抹黑盧拉,有如「聲稱邱吉爾與希特拉合作攻擊美國」一般荒謬,Padilha 卻反駁指:「劇中左派、右派同樣貪腐。」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全球在地化實例 在 全球在地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的相關結果
全球在地化 (英語:Glocalisation / Glocalization)。是全球化(globalization)與在地化(localization)兩字的結合。全球在地化意指個人、團體、公司、組織、單位與 ... ... <看更多>
全球在地化實例 在 本地化、全球化、國際化:它們究竟有何不同? - Lionbridge 的相關結果
在上述這兩個案例中,McDonald's 一方面保持全球品牌識別,同時又針對在地市場的特性,推出專屬的產品與服務,這些就是本地化的例子。 本地化與翻譯有何 ... ... <看更多>
全球在地化實例 在 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之意義,並舉例說明之@ 文要密察 的相關結果
(前言)全球化代表的是國家遂行決策的中央政府機制失去了壟斷的權力,在以全球做為一體化的趨勢裏,贏家往往不是面目模糊的全球化均質現象,反而是能夠掌握自身獨特定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