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鐘看完秀熙vs秉穎 #台灣的新冠篩檢策略大辯論
先說結論:的確如薛博仁老師說的,這不是辯論,兩邊的講題根本沒有對在一起呀....
秀熙:完全講到 #血清抗體篩檢研究 去了,後來還講到追蹤患者抗體的研究。
1.指揮中心到目前為止居家檢疫只測有症狀者,會漏掉無症狀感染者。建議對高風險的入境者檢測。
2.開始舉紐西蘭和新加坡疫調的例子,但看不太出來和檢查入境無症狀感染者的關聯,反而延伸到測抗體去了。
3.公衛的傳染模型,需要連續的抗體血清監測來驗證。可以反映出過去感染情形,了解群體免疫力,以科學證明那些是低感染國家。
4.已大流行的各國結果,皆顯示實際被感染人數,遠多於已知的確診人數。
5.高感染區域應該進行大規模族群血清抗體調查,目的是想知道族群免疫力。
6.低感染區域如台灣,如何證明我們盛行率真的很低?不可能大規模作,應該要有效的去找到可能接觸病毒的感染族群來調查,包括境外移入、居家檢疫、接觸者、人口密集機構等。
秉穎:主要是談 #入境須不須要全體篩檢PCR,還有 #蜘蛛網的擴散(爆)
1.主辨單位用了一張「不會讓它發生」的圖,這是媒體提到台灣會不會需要封城的時候,我提出的說法,並非指普篩;主辦單位用這張圖「心態可議」XD
2.美國CDC的研究:發病10天以上就沒有傳染力了。台灣自己的研究:可傳染期是發病前兩天到10天。
3.入境若篩檢是陰性可縮短檢疫為5到7天嗎?這是很危險的事,新冠病毒R0值假設是3,若放一個進來,一傳三三傳九,五次傳播鍊就變成1093人,重症比例10~20%,高達164人。疫情傳播會如蜘蛛網般散開。
4.反過來說,台灣本土病例數已多周為零,這證明台灣現行邊境篩檢策略是有效的。有人說我們可能有境外移入無症狀感染者傳來傳去都是無症狀一直傳播病毒,或是說社區恐有幾百個無症狀感染者等說法,但都沒有看到重症被診斷出來,我覺得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5.即使有少數無症狀感染者沒有被抓出,經過14天居家檢疫還有7天的自主健康管理,對台灣是沒有危害的。
6.入境核酸篩檢的成本一天須420萬,獲得的好像只是安心,把無症狀感染者抓出來,但對於防疫沒有額外幫助,
7.PCR是有偽陰性的。台灣境外移入340人中,有119人(35%)是在入境兩天後才有症狀被檢驗出來(從2~14天都有)。因此若是陰性就縮短檢疫時間,很多病人會被放出來(蜘蛛網的擴散~~~)。冰島就是PCR陰性放行而爆發感染的案例。
8.關於測血清抗體篩檢:在盛行率很低的台灣要小心偽陽性的問題,這會造成民眾恐慌。根據我們的資料偽陽性可能會達到1~2%。結果出來,要很小心的判讀。
04b解讀:
1.秀熙今天主要是在解釋星期二要出爐的彰化血清抗體盛行率研究的重要性,較沒有提到入境篩檢PCR的問題。後來還講到追蹤患者抗體的研究有助於疫苗研發,但這就更離題了。
(結果剛剛最新新聞,星期二的期中報告取消....)
2.熟悉李P的朋友應該都有同感,今天李P其實就是把他一直以來的論述拿過來再講一次。不管在指揮中心記者會,在政論節目上,大概都有講過。
3.大家要理解抗體盛行率研究還有入境篩PCR是兩個議題,不要搞混了。測血清抗體較有偽陽性的問題,PCR則主要是偽陰性的問題,偽陽性問題不大。
4.即使有少數無症狀感染者沒有被抓出,經過14天居家檢疫還有7天的自主健康管理,對台灣是沒有危害的-->這句話我不同意,大家應該都知道我的立場了。如果真的沒有危害,我們之前怎麼會看到那11個找不到來源的本土案例呢?我們現在為何要戴口罩呢?關於這段,我明後天再講清楚一點吧。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