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的父母
對自尊而言,父母的作用確實非常大。導致孩子出現自尊問題的最主要原因,的確是父母教育無方。然而在一般情況下,父母在教育上的缺失,對孩子自尊的損害其實是有限的,它們可能帶來痛苦和磨難,但並不一定會對成年之後的心理平衡產生嚴重後果。
不幸的是,確實存在一些真正「有毒」的父母,如數年前的一本美國暢銷書《父母會傷人》(Toxic Parents)便為我們揭露了一系列可怕的父母形象。這些「偷走童年的人」的共同點,就是嚴重地損害了受害者的自尊。以下列出幾類「有毒父母」的典型。
■ 事事控制型父母
這種濫用家長權威的父母,認定只有他們才知道對於孩子來說什麼是好的,不給孩子任何自主權利。如果孩子試圖反抗,他們會令他產生罪惡感,或用情感來要脅:「我是為了你好。」即使長大成人以後,孩子仍舊受到來自父母的壓力,對他的日常行為和人生選擇處處橫加干涉。
這種父母對孩子自尊的影響很明顯,孩子直到成年之後,都會認為自己沒有父母就不能做成任何事情,很可能從「依賴父母」變成「依賴配偶」。聽聽四十二歲的繪畫老師弗朗索瓦的講述:
「我花了十八年長大成人,花了四十年才擺脫我母親的影響!還是吃了好幾年的抗憂鬱藥物、進行心理治療才成功的。我心想,我人生最大的悲劇也許是身為獨子,母親全部身心始終都是為了我,這是一種考驗。」
「比如,她幫我買衣服,每天早上,按照天氣預報幫我選好該穿什麼。我想反抗時(我很少這麼做,但到了青春期,我開始對外表打扮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她總是跟我說我完全沒有品味,太容易被人影響。後來,她還限制我出門和朋友往來。不管白天、晚上,隨意進出我的房間,查看我的信件。」
「在感情方面,我一直沒有跟人交往過,一想到要面對母親理所當然的拷問,我便失去了勇氣。我找到工作之後,儘管已經有了工資收入,她仍執意要求我還是住在家裡,我也照她說的做了。這麼多年一直被她灌輸我沒有獨立的能力,我信了。最要命的是,她一面處處鉗制我,一面批評我不夠成熟、猶豫不決、脆弱……當我決定離開家獨立生活,她又用盡一切手段阻止:威嚇、要脅、自殺、住進精神病院、打電話或在街上找我大吵大鬧,但是我不為所動,我一點都不後悔。」
■ 酗酒茫醉的父母
這種父母讓孩子承受他們起伏的情緒,從消沉到充滿敵意的大起大落。因為他們自己患病,沒有能力顧及孩子的需求和心態。他們那種極度脆弱的形象,乃至身體和精神上的衰敗,都使孩子自尊變得很不穩定。
正如一位女病人所說:「看到我母親那個樣子,我怎麼可能覺得自己是個不錯的人?一分鐘也不信。」
父母如果酗酒,孩子有時候會為父母的病態而感到自責:「他發脾氣,也許是因為我的錯。」「他喝酒,可能是因為我讓他不高興。」
如果父母有一方酗酒,家庭情感及教育環境,在孩子眼裡看來往往混亂無序—他們無法預知酗酒的那一方,對於他們的行為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有時做錯一件事可以被容忍,甚至博得父母憐愛;但有的時候,即使默不作聲,仍會惹得酗酒生病的父親或母親大發雷霆。
孩子無奈的心聲是:「我們心裡清楚,有些晚上,不管做什麼,只是露個面也會引發一場爭執。」
父母酗酒的家醜不可外揚,更加增強了他們的羞恥感和對成人世界的不信任感。儘管如此,有一部分孩子仍能夠在這種毀滅性環境中倖存。研究表示:有大約二十%的孩子,能夠建設自己的心理,保護好自尊,透過對環境的超強控制策略,成為早熟而獨立的小大人,不僅學業成績好,還能獨立自主。
但是,這種「超強的自我拯救辦法」引發的問題,可能在他們成年以後才會體現出來,比如這位年輕女人就告訴我們:
「我的公公酗酒。我覺得我丈夫之所以能挺過來,是因為他小時候把自己變成了『小大人』。很小的時候他就開始照顧父母,因為他母親患有憂鬱症,他經常在放學回家時,看到母親躺在黑暗中,家裡亂得嚇人,父親則在酒館裡喝酒。他一個人照顧妹妹、打掃房間、做作業。等父親一回來,他就得想辦法保護大家,因為會大吵大鬧,有時父親的拳頭會像暴雨一般砸下來。」
「我剛認識他的時候,他跟我談過一次這些事情,然後再也不提起了。但我看得出來小時候的這段經歷,給他打上了深深的烙印。現在他仍然著了魔似的要讓一切東西井井有條,像是透過『控制一切』來安撫童年留下的焦慮情緒:帳單都付清了嗎?孩子們的作業都做了嗎?家裡有什麼要修的東西?等等。」
「他是個好爸爸、好丈夫,但他缺少幻想,他跟我和孩子在一起時從來不放鬆。我批評他這點的時候,我覺得他完全不理解我的意思。後來,慢慢地,我試著教會他『自然而然、無憂無慮』的感覺。很不容易!」
■ 言語虐待的父母
這類父母擅長貶低孩子,用殘酷的言語批評他們的錯誤、弱點甚至他們的體貌特徵。更具傷害滲透力的是用冷嘲熱諷的方式,評論孩子的各種表現。這些言語上的虐待常針對以下幾種情況:
一、孩子偏離期待時
孩子表現出任何偏離父母期待的態度或行為,都會受到嚴厲的砲轟。
對孩子自尊的影響是:孩子將記住最好遵從別人的期望,他心裡的新想法和個人願望都應該忘掉。
二、威脅到父母的權威
當孩子的態度威脅到父母的權威時,受到的辱罵將升級,變得更惡毒。尤其是到了青春期時,這種母親會看不得女兒變得嫵媚、漂亮、吸引人;這種父親會覺得兒子高大的身材和體育方面的成績對他是一種威脅,或者嫉妒兒子對女性的吸引力。
三、看不順眼的任何事
這種父母隨時可能對孩子言語虐待,也許直接貶低孩子,或以間接諷刺的方式表現,對孩子提出完美主義的苛求,而且永遠不滿意。這使他們的孩子成年之後自尊極其脆弱,對別人的評語極度敏感。
■ 體罰孩子的父母
這類父母,出於各種原因,一般是因為他們自己缺乏愛,無法控制暴力虐待孩子的衝動。與酗酒者的孩子結果類似,家庭成了一個危險而且難以預測的環境。孩子記住的是:不論他在哪裡,無論他做什麼,永遠都不安全。更嚴重的是,他覺得自己對這種狀況負有部分責任。
一位病人童年時曾經受到暴力虐待,他說:「我那時候覺得我父親打我,是因為我表現得不好;因為他不打我姐姐,所以我覺得是我的錯。我是個沒用的孩子,挨打是活該。」
父母中的另一方不干涉,往往是被動同謀,徹底使孩子認為他沒有任何內在價值,甚至認定自己的存在,引起了別人的攻擊性。我們把這稱為「家庭內部的祭品」。
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會深深懷疑自己個人價值並自我貶低:「父母沒有保護我在身體上不受虐待,是因為我不值得被保護。」
■ 性虐待的父母
家庭暴力中罪大惡極的就是父母中的一方有亂倫行為,一般是父親侵害女兒或繼女。孩子在最親密的關係中受到了侵害,無處可逃。隱形暴力的氛圍通常很明顯,少女會收到各種令其產生罪惡感的資訊:「如果妳不做,再也沒有人愛妳了!」「如果妳不接受,我會傷心難過。」「我會狠狠揍妳、揍媽媽還有妳弟弟!」「妳要是告訴別人,我會坐牢,那就是妳的錯。」
不舉發也不保護女兒的這種母親,往往是被動或主動的同謀,她會帶給孩子這樣的壓力:「妳要是不肯,我們都會受折磨。」
一位十六歲的病人被繼父性侵,她說:「我不知道該怎麼辦。如果我同意,我覺得自己是壞女孩、不正常。如果我拒絕,他說我對他態度差,我拘謹不開放。如果我繼續抵抗,他會對我媽媽和我弟弟很兇作為報復。所以我覺得我媽媽寧願我屈從於他。」
被性侵的孩子的自尊會受到極為嚴重的傷害,往往會罹患各種精神疾病,比如「邊緣型人格」。
.
issue
很遺憾,許多父母並不稱職,但更遺憾的是許多孩子的自尊因此犧牲。
.
《#恰如其分的自尊【暢銷經典版】》
L’ estime de soi
.
作者:克里斯托夫‧安德烈, 弗朗索瓦‧勒洛爾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是等一下(9/13)晚上9點半贈書直播我要討論的書,抽書三本,歡迎參與。
之前有朋友希望我討論父母的不成熟行為,我透過這本書的內容,補充在這篇。父母對孩子的自尊影響很大,這我們都知道了。但傳統父母視而不見,這種狀況到現在還會出現。
還好現在社會夠進步了,有自覺的父母越來越多。如果想要更深入了解,其實跟兒童青少年保護相關專業的社工多聊聊,會聽到更多辛酸的故事。
祝願您,能認清我們已經長大了,有了足以脫離有毒父母而獨立的力量了!
兒童精神病特徵 在 黑眼圈奶爸Dr. 徐嘉賢醫師 Facebook 八卦
#預防兒童綁架措施
最近新聞報導有一名少女被誘拐。所幸人終於找到了,這件新聞也讓各位父母這兩天揪著心,感同身受。
有什麼措施可以從小教導孩子如何保護自己? 以及父母有什麼需要留意的地方,可以預防孩子被綁架呢?
父母該如何教導孩子保護自己?戀童癖有什麼特徵?
大家都會教孩子:「不要隨便跟陌生人說話、千萬不要跟陌生人上車,要牽著爸媽的手」。
但是往往會綁架或侵犯兒童的,大都不一定是陌生人,有可能是熟悉的家人或朋友,或者身邊出現的具有權威性的人物(例如老師)。
由於孩子可能認識對方,父母跟孩子的記性就會比較低。目的有可能是性犯罪、金錢、爭奪扶養權等⋯⋯那要怎麼樣去告訴孩子如何保護自己呢?
要告訴孩子,如果有成人請他幫忙(例:找狗狗、貓咪、找父母),千萬不要上當,成人很少真正會需要到孩子的幫忙
不隨便吃別人給的食物(除非父母允許)
教孩子要勇敢說「不要」、保護自己
注意孩子的交友圈,尤其是大一點的孩子,現在網路上面交友也很盛行
要教育小孩子勇敢地說不,要給他們觀念:他的身體,是屬於他自己的。他絕對有權利告訴別人:「我不喜歡你碰觸我的身體」。他/她絕對有權利,不幫對方保守這個秘密。遇到任何狀況,一定要告訴父母。
一般來說,孩子在一歲半到兩歲之間,會開始認識身體的部位名稱。
到大約四歲左右,就可以清楚的辨明身體各個不同的位置名稱。父母不要害怕、不好意思教育孩子性器官的名稱,因為這是幫助他們保護自己的一個重要方法,能夠清楚的表達出他遇到什麼樣的危險、什麼樣的問題。
如果不好意思説出那麼露骨的名詞的話,當然可以用一些名稱來代替,例如小雞雞或妹妹等等。至少要讓他們有辦法清楚表達出來。
並且告訴孩子,他的身體只能夠允許媽媽或者某位家人碰觸穿小內褲或背心的部位。
如果萬一遇到他們被碰觸,感覺到不舒服,要清楚且堅定地告訴對方:我不喜歡你這樣碰觸我,請把手拿開。並且立即告訴父母
慎選學校、保母、托兒所,環境、校園安全都是需要注意的
若是迷路的話,要在原地等,請工作人員/警察幫忙
父母不可能24小時在孩子身邊,要教育孩子「如何適當的保護自己」,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另外提醒大家,戀童犯的一些特徴,通常戀童癖會把身邊的孩童,當成大人一般看待,並不會把小孩子當成小孩子去看待。有時候可能會把小孩聖潔化,例如:他們像天使般地純潔。他們可能會千方百計,暴露在有孩子的環境下,從而能在一旁像獵人般虎視眈眈的看著獵物。而且會用盡方法取得父母信任,讓孩子跟他獨處而父母無從監管。在台灣還沒有梅根法案之前,父母也只能夠盡量小心留意。
#左手牽好孩子_右手按追蹤我的Instagram: 📸 https://instagram.com/drblackeye
延伸閱讀:
https://tw.appledaily.com/local/20200901/D3O7Q77YWZEXDB3WXNKHSFSO3E/
https://www.facebook.com/drblackeye/photos/a.588378427995009.1073741828.585052978327554/962892953876886/?type=3
#childrenclinic #abduction #kidnapped #kidnapping #綁架 #擄童 #父母 #兒童 #兒科 #醫生 #小心 #保護自己 #戀童癖 #精神病 #精神病患者 #兒童保護 #防侵犯
兒童精神病特徵 在 黑眼圈奶爸Dr. 徐嘉賢醫師 Facebook 八卦
預防兒童誘拐
最近有一則新聞,一位三歲的小女孩在公園玩,被一名男子利用一杯飲料,疑似乘家長看手機時,誘拐到廁所裡面,企圖侵犯( https://goo.gl/9NLM4f )
有什麼措施可以教導孩子以及父母有什麼需要留意的地方,可以預防孩子被誘拐呢?父母該如何教導孩子保護自己?
大家都會教孩子:「不要隨便跟陌生人說話、千萬不要跟陌生人上車,要牽著爸媽的手」。
但是往往會綁架或侵犯兒童的,不一定是陌生人,有可能是熟悉的家人或朋友,⋯⋯那要怎麼樣去告訴孩子如何保護自己呢?
要告訴孩子,如果有成人請他幫忙(例:找狗狗、貓咪、找父母),千萬不要上當,成人很少真正會需要到孩子的幫忙
不吃別人給的食物飲料(除非父母允許)
教孩子要勇敢說「不要」、保護自己
注意孩子的交友圈,尤其是大一點的孩子,現在網路上面交友也很盛行
要教育小孩子勇敢地說不,要給他們觀念:他的身體,是屬於他自己的。他絕對有權利告訴別人:「我不喜歡你碰觸我的身體」。他/她絕對有權利,不幫對方保守這個秘密。遇到任何狀況,一定要告訴父母。
並且告訴孩子,他的身體只能夠允許媽媽或者某位家人碰觸穿小內褲或背心的部位。如果萬一遇到他們被碰觸,感覺到不舒服,要清楚且堅定地告訴對方:我不喜歡你這樣碰觸我,請把手拿開。並且立即告訴父母
慎選學校、保母、托兒所,環境、校園安全都是需要注意的
若是迷路的話,要在原地等,請工作人員/警察幫忙
父母不可能24小時在孩子身邊,要教育孩子「如何適當的保護自己」,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但如果父母既然在看顧小孩,就要擔起責任,請記得放下手機,真的要「看」顧小孩
#左手打開雷達_右手按追蹤我的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drblackeye
新聞連結:https://news.cts.com.tw/…/socie…/201902/201902131951736.html
延伸閱讀:
戀童癖的特徵:https://www.instagram.com/p/BtND-O6lDey/…
#childrenclinic #abduction #kidnapped #kidnapping #綁架 #擄童 #父母 #兒童 #兒科 #醫生 #小心 #保護自己 #戀童癖 #精神病 #精神病患者 #兒童保護 #防侵犯 #誘拐
兒童精神病特徵 在 【亞斯伯格症】只要觀察「一個部位」就能分辨!& 如何早期 ... 的八卦
本集有大量馬醫師的秘辛,而且是馬太太~姿吟 兒童 職能治療師~首次出馬,提供大量經驗分享喔!**主要內容:我的孩子有亞斯嗎?亞斯的細微 特徵 有哪些?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