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形勢的政治家—宋楚瑜主席】
(今年是政大外交系成立九十週年,政大外交系的學妹特地來訪問宋主席。以下為專訪內容,刊登政大外交系系刊/Jul 2020)
「一流的政治家要能夠乘風破浪,更要會興風作浪。三流的政治人物則是怕風怕浪。」畢業於政大外交系,從未忘記授課老師上課時的提點。政大畢業後即至美國攻讀碩士與博士的宋主席,回台後曾任行政院院長秘書、總統秘書、新聞局局長、台灣省省長等職位,投入中華民國政壇的期間,宋主席曾經結識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會見過六位美國總統、十三位日本首相,上百位的各國家領導人(包括國王、總統、總理、國務卿等);曾在IDU發表演說,也代表中華民國兩次參與APEC國家領袖高峰會議,在台灣的政壇和外交上佔有一席之地,無疑是一流的政治家。
適逢外交系九十週年,宋楚瑜主席除了送上祝福之外,也與我們分享從大學、赴美留學到踏入政壇的點滴,希望藉由他的經驗和故事,能勉勵外交系的莘莘學子。
<我想當的不是工程師!>
宋楚瑜主席的父親是位湖南鄉下的小孩,初中畢業就隻身到青島從軍,因此希望下一代能夠受到完整的教育,殷切期盼兒子能成為一位工程師,將來能夠有一技之長養活自己。但是,宋主席從小數學特別差,文史科特別傑出。第一次參加聯考,報考理工組,就不幸落榜,只好報名補習班準備第二次聯考。然而,宋主席早已領悟到自己想做的不是工程師,而是想要從事與政治和外交相關的工作,當時的他想,真正對國家有長遠貢獻的,不一定要是學工程的人,而是學政治的,更期許自己能夠像政大校歌的第一句話所說的,成為「管理眾人之事的人」。於是,宋主席與補習家教老師試著說服他的父親,說:「爸爸,您曾經到美國訪問過,看看林肯紀念堂紀念的人是誰呀?不是工程師,而是政治人物。」看見宋主席的熱忱和遠見,補習家教老師更說:「楚瑜考上大學或許能夠成為三流的工程師,但這小孩有潛力成為一流的政治人物。」宋主席與我們分享:「當年,我父親看見我這十八歲的小子竟然能有這樣的應對進退能力,還有著遠大的理想,便欣然答應了。所以,我每天準時到補習班報到,認真讀書,最後就以四百零四的高分,第一志願考取政大外交系。」因此,父親送了他一本原版韋氏英文字典,寫著:「有志者事竟成。」除了恭喜兒子之外,更有著深深的期許和期待。
<外交系點滴>
外交系四年的生活對於宋主席來說,是人生很重要的一個階段,在大學的所學使他受益無窮,奠定了他赴美留學的基礎,也影響了他的從政之路。
在第一志願錄取了外交系之後,宋主席並不以此而自滿,仍然好學不倦,省吃儉用,只為了把錢留起來學習。為了奠定外語基礎,每天晚上宋主席都有不同的行程,有時到學校附近的修道院向外國修女學習英文和法文,有時到台北市區的美爾頓補習班學習英語會話,有時到台北國際學舍跟外國學生學習英文寫作。大二時,參加救國團國際事務研習會,曾以法國代表的身分參與模擬國際會議並辯論中國代表權問題,以流利的法文發表演說。接受我們訪問當天,宋主席更拿出當年大三寫的英文作文<我的志向(My Ambition)>,他以流利的英文朗讀著當年的原稿,「I want to become a truly diplomat. I don’t believe in the old Chinese saying that the weak nations have no diplomacy. Because Lincoln’s words continued to sound in my ear, “Let us have faith that right makes might, and in that faith, let us do our duty as we understand it.”」字字寫著對於中華民國外交的期待以及對於政治的熱誠,更可以看出宋主席在大學時期,早已有不同於一般學生的視野和高度。
拿出自己的大學時期的筆記,清晰、有條理地寫著國際公法、國際私法的條約和協定,除了勤奮向學之外,年少時的宋主席更懂得反思,修完「中國外交史」後,用毛筆把感言寫在筆記本的最前空白頁:
「近百年的中國外交史實在就是一部血淚國恥史,既不能洞察及微,又不能應變乘機,無可恃之勢,無可假之權,徒擁大國之名而自欺,而無強國之實以自保,徒有諳外語辦洋務之外交官,而無造形勢、俱慧眼之外交家,無獨立奮鬥自主之外交政策,端看強國之顏色,故乃任人割宰,幾遭敗亡!。」
「讀史在鑑往,尤在啟發,今後如何而後能,「內興文治,外修武備,求他人之所以文明,以去我之粗鄙;求他人之所以強盛,以救吾人之危弱;求他人之所以開化,以革吾之拘泥謭陋。」以恢復我固有權益,堅定立場,保土安邦,滌雪前恥,置國家於平等之境,晉中華於強國之林,而謀人類永恆幸福,有志於外交者,能不以此自勉哉?!」
抒發自己對於中華民國外交的感慨和救亡圖存之心。而正是因為宋主席對於歷史和外交的了解,加上語言的基礎,讓他到美國留學時,能夠輕鬆地與人溝通、談話,更讓兄弟會的許多美國同學對他刮目相看。
<外交是創造形勢>
大二時,國際政治鄭震宇老師曾說過:「外交是認識形勢、掌握形勢、創造形勢、改變形勢。」「一流的政治家要能夠乘風破浪,更要會興風作浪。三流的政治人物則是怕風怕浪。」這些話深深烙印在宋主席心裡,在政壇的幾十年,他始終以「創造形勢」為目標,透過參與國際會議推廣台灣的國際形象,傳播自由民主的內在價值。
當年,在宋主席擔任新聞局局長時,中華民國已經退出聯合國,接著又與美國斷交,邦交國只剩下二十幾個國家,他不斷思考:「我們要如何創造形勢,怎麼和其他國家建立關係?」進而認真推動「政黨外交」的概念,利用政黨的力量將中華民國自由民主的價值投射到全世界。因此,他成功地讓國民黨加入IDU(International Democrat Union,國際民主聯盟),與美國共和黨、英國保守黨和日本自民黨成為盟友以提高國際能見度。宋主席後來應邀參加IDU在東京的年度會議,結識了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更與她成了好朋友;而宋主席也在該大會中發表以「中華民國民主化過程(Political Democratization: The Case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on Taiwan)」為題的演說,與瑞典、日本等國首相齊聚一堂。爾後,他也受美國前總統福特的邀請參與AEI(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美國企業協會)的世界論壇,以坐在首桌之姿與各國代表交流,也結識了法國總統季斯卡、德國總理施密特及英國首相卡拉漢等人。兩次代表台灣參加APEC,主動出擊,在會議中發表講話,獲得與會領袖們的肯定,包括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美國川普總統等人都主動向他致意。
雖然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但宋主席利用政黨創造形勢,突破當時台灣的外交困境,讓中華民國有機會出現在國際會議的舞台上,他認為這樣的創造形勢,能夠突破正式外交的困境。宋主席說:「過去我們常常拘泥於傳統的方法,想著我們參與國際組織就是要對匪鬥爭,但是,世界上一百多個國家非要他們在台灣和大陸之間做選擇,肯定不利台灣,所以我們一定要去創造形勢。」
宋主席拿出一張在四維堂前與朋友的合照,照片中的他穿著卡其布打著黑領帶的學生服西裝,他回憶起當年,笑著說:「大學時,我為了之後可能會派到非洲去做外交官,所以常在大熱天穿著西裝,練習耐熱。」宋主席從美國學成歸國後,先擔任蔣經國先生的秘書,原先已經以最優等及格考過外交人員特考到外交部工作了,卻不幸遇到中華民國與美國斷交的困境,因而接任新聞局代理局長,而與外交部擦身而過,但是,他欣慰地說:「我雖然沒有進過外交部,但我做的事情從來沒有離開過外交。」
沒有正式當過外交官,宋主席卻從事許多與外交相關的重要工作,四任總統都曾派他為「特使」,公開或私下進行外交工作。
一九八O年十一月,當時宋主席擔任新聞局長,帶著經國先生親簽信函,前往美國華盛頓會見雷根總統,傳達台灣希望美國政府賣F-16軍機的建議。
一九八九年四月廿六日,宋主席在國民黨副秘書長任內最後一趟出訪行程(不久後的六月五日,他就成為國民黨的秘書長),李登輝總統委派他到菲律賓擔任中華民國的特使,提供食米十萬噸作為賑災之用。宋副秘書長到馬拉坎宮見菲律賓第十一任總統艾奎諾(Aquino)夫人,表達台灣人民對災情的關切。
一九九二年八月十四日,當時宋主席擔任國民黨秘書長,帶著李登輝總統的親簽信函密訪美國老布希政府,拜會副總統奎爾,表達台灣安全對戰機的軟性訴求,成功達成使命。
而在二O一七年與二O一八年的十一月,兩度代表參加「APEC經濟領袖會議」,依然把握出席國際會議的機會,為台灣發聲,爭取能見度。
<薪火相傳—給學弟妹的勉勵>
「今天的分享不是為了自我標榜與吹噓,而是希望能夠經驗傳承,讓外交系的學弟妹們也能繼續成為國家棟樑。」宋主席謙虛的說。他期許外交系的學弟妹們能夠從三樣基本功做起,首先是語言,在這個全球化的世界潮流下,不管將來派到哪個國家做什麼工作,語言都是必備的能力。第二是邏輯,當年,理則學是外交系必修課(大二時,這門課他得到一百分),雖然現在學校已經沒有邏輯學這個科目,宋主席特別強調邏輯推理的重要性,因為邏輯就是歸納、演繹,可以幫助思考、分析和推理判斷,並影響我們做人做事的方法。第三是歷史,他認為外交系的學生應該要能了解台灣和大陸,更要趁著大學四年,多讀些歷史書籍。除此之外,宋主席也談到若外交系學生想要到國際上發展,一定要好好認識四個地方:首是我們居住成長的台灣、再者也要認識大陸、美國和日本,因為他們深深牽動著我們台灣的發展和世界局勢。最後,他也提醒學弟妹們要好好念書,善用大學四年的時間,多充實自己。
翻著昔日的老照片,宋主席回憶起在政大的日子,公車站、四維堂、修道院的面貌都不復從前,景色已非,但認真的宋主席從來沒變。採訪那天,宋主席早已熟記我們事前提供的訪綱,做足功課,搬出他三大疊收藏的原始資料和照片,開始與我們分享他的人生經歷。他的秘書說:「他這麼多年來,都是這麼認真呀!」
宋主席說:「天道酬勤,人呀,要一步步踏實的走。」機會永遠是留給準備好的人,我們必須努力才有可能抓住機運,如同青年時期的宋主席,默默地為了理想耕耘。然而,機運也可以藉由自己的雙手打造,就像宋主席在台灣最艱困時「創造形勢」一樣,他說:「如果這條路走不通,就要思考換個方法,走出一條路。」不論是中華民國外交,或是面對人生的大小事都是如此,試著停下腳步,換個方式思考,或許能夠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離開之前,宋主席向我們介紹了牆上的對聯條幅,上面寫著:「計利應計天下利,求名當求萬世名」,這是于右任先生致贈給蔣經國先生的,宋主席也以此自勉,他說:「我們也許有不同的過去,但是我們有共同的未來!」所以,我們要追求的不應該是私利或是政黨利益,而是天下之利。從中,我看見宋主席的虛懷若谷,不管是擔任新聞局局長或是省長期間,他都以人民為出發點,為了開創台灣人共有的美好未來。
訪問的最後,謙虛的宋主席問了我們:「你們對這個系友還滿意吧?」我們心滿意足的笑著點頭,因為,兩小時的訪談後,我們帶走的是他寶貴的人生經驗、價值觀和態度,感受到他幾十年來為台灣這片土地付出的認真和踏實,更學習到他在政治和外交上的獨到眼光和想法,相信這些點滴都將成為日後滋養我們的養分,從懵懂無知的小幼苗,到日漸茁壯,最後,能夠成為國家最堅毅的支柱,抑或是在各個領域中,如同繁花般,恣意綻放。
修道四門功課 在 昔外籍新娘今美國大媽布魯奇。 Facebook 八卦
這幾天早上送兩少爺上學,不知怎樣總會遲到個三四分鐘。
昨天上學的路上,我才剛義正詞嚴地對兩少爺發表演說,一起討論改善方案。今天早上他們倆就真的自動自發把上學前要完成的準備事項都超前部署,出門時間前十分鐘就自己跑進車庫坐在車上乖乖綁好安全帶等我。
正當我感動不已感恩萬分,覺得兩少爺好體貼好用心,又開心今天終於可以早些到學校(現在全面得來速接送,兩個老師會來車窗外量體溫讓家長簽到時間...每天遲到真的很丟臉),正要發動車子開心上學去的那一刻,才發現...
電瓶沒電,車子發動不了。🤦♀️
保羅已經出門,家裡沒長工支援。我一下子心頭懊惱挫敗,連忙轉頭跟兩少爺道歉,說他們的體貼心意與努力我都有看到有感動到,無奈車子不合作,看起來我們今天是要大遲到了。兩少爺雖然小失望卻也表示理解。
打電話給鄰居我媽求救借車卻也沒人接電話,我最後只能打電話給AAA道路救援。
我心想這一等大概就要等個半小時,於是便讓兩少爺下車去前院玩耍。
等沒多久,我聽到小札克大聲嚷嚷說他們看到一隻狗!!
話說幾週前有個早晨上學時,我車子才剛開到我家街口,就瞄到一隻毛絨絨的可愛大狗竟然自己在冒險過車速極快的大街。
我當時馬上靠路邊停車,誘拐溫順的大狗進小巴。大狗頸圈上有刻寫牠的名字「毛利」和牠家地址,就在隔街而已,於是我們順利開車帶毛利回家。
這事讓兩少爺整個興奮指數大破表,才短短二十秒的路程他們已經完全自以為是毛利的親密好朋友。事後兩少爺仍不斷提起這段小冒險,有事沒事還會到處張望看路上有沒有走丟的狗狗需要救援。
所以今早小札克手指著遠方街頭、嚷嚷著他看到一隻無人狗,我看來看去什麼都沒看到,心想這孩子是想救狗想到失心瘋了吧。小札克仍然很肯定地堅持有看到什麼狗尾巴在搖晃,兩少爺興奮跳躍著問我可不可以過去查看。
我想反正等救援閒著也是閒著,就讓他們去跑一跑放個電也好。於是他們興奮往上坡街頭方向衝去,越衝越遠一下子幾乎不見人影,我只好一把抓了狗鍊也跟在他們屁股後面追了快兩百公尺。(小跑步上坡累死大媽)
我正喘著,突然聽到兩少爺大聲歡呼大叫「毛利」。我終於邁步追上他們,定睛一看,我的天啊還真的是幾週前才救援過、讓兩少爺朝思暮想的毛絨大狗毛利!!
活了四十年來從沒救援過走失的狗,這幾週內竟然兩度救到同一隻是怎麼一回事!?
小巴發不動,我暫沒辦法帶毛利回牠家,只能拿狗鍊牽毛利帶回我家一起等道路救援了。
兩少爺美夢成真,臉上掛著比在迪士尼樂園還興奮開心完全合不攏嘴的笑靨,蹦跳牽著毛利在前院玩耍,又帶毛利到我們後院參觀介紹景點,還把我家的狗都帶出來一起交朋友。
看著孩子與狗狗們嘻哈玩耍,我心中想這synchronicity同步奇蹟也未免太妙,要是我車子電瓶沒擺爛裝死,我們早早出門就絕對遇不到毛利,兩少爺也就不會有這魔幻般美夢成真的一刻,而且誰知道毛利會不會又去冒險過大街被車撞。
我最近除了正念冥想外,還又正在上一個宇宙級超厲害的課程。現是附近大學宗教學系資深教授的老師原本是我的客戶。她背景是普林斯頓大學的神學博士,曾獲耶魯與其他多家獎學金資助研究,年輕時在極保守的基督教基本教義派奉獻了二十年的時間,自己還是牧師娘,後來甦醒發現自己是同性戀,鼓起勇氣出櫃而離婚,也被迫離開教會環境也就是她當時的整個世界,修復創傷過程艱辛,到近四十歲時才因機緣認識了宇宙真相奇書『心靈能量』(Power vs Force)的作者David Hawkins博士,而真正地靈性甦醒,成為霍金斯博士的首席弟子,還幫他編輯了之後的幾本大作。
她在霍金斯博士去世後,花了十年的時間走訪世界各地,訪問多位宗教界靈性界領導人物。像泰瑞莎修女的左右手、西藏喇嘛尊者、伊斯蘭教蘇菲派宗師、世界各地原住民的聖祖母、世界宗教先驅者Huston Smith、位處於摩西收到十誡的埃及西奈山下全世界最古老的基督修道院的神父、史丹佛理論物理博士、印度教瑜珈冥想宗師......族繁不及備載。
在她十年造訪這許多真正有靈性領悟與造物主接觸的高人後的結論是,全世界宗教的最高源頭核心都是一樣的宇宙真理,也都與我之前在研習的靈性復甦是一致的。她花了十年時間,終於完成她的曠世著作The Power of Love(https://amzn.to/3jtU4gf ),在2018年底多倫多舉辦的第125屆世界宗教大會(Parliament of the World’s Religions)被大力推薦,也得到多項獎項。
這本跟聖經差不多厚的書,在我幾個月來修習靈甦的過程中解惑良多。可是書實在太厚,字字珠璣,我一發現我客戶有在用這本書當課本開一個叫做『Paradigms of Healing and Wholeness』的網路課程,就馬上衝去報名了。
班上同學年齡跨十九歲到八十九歲,全美甚至國外跨多個時區遠距來的都有。同學間有著各種職業宗教背景,還有兩名牧師,一位自己經歷過變性手術現在致力幫助變性手術病人復原的同學已經是第三次重複上這個課程。八十九歲的女高音猶太奶奶總是會在開始上課時為我們高唱一曲,整個上課的氛圍就是在造物主的大愛光輝中充滿笑聲充滿愛與分享的療癒環境。
昨天才上到曾經歷納粹集中營的Victor Frankl博士,創立了與佛洛伊德、阿德勒並列三大維也納心理學派的人生意義療法(Logotherapy)。老師書中訪問了致力於推廣意義療法的Victor Frankl博士的孫子與同儕,昨天課後功課是要在接下來的24小時內練習意義療法的技巧:(1)不管遇到什麼人事物,假設背後都有著隱藏的內在涵意與目的、(2)願意並且祈禱能揭開那深層意義的面紗。
哇塞我電瓶沒電背後的深層目的真的好有意義喔。(驚)
這同步奇蹟根本就是送來給我做功課的吧!
半小時後道路救援終於出現,我們終於可以送毛利回家趕上學,玩得心滿意足做夢都會笑的兩少爺開心與毛利說再見。
兩少爺去上學,我去上班。一個老客戶來電,通知我一直以來與她相依為命的、同樣是我客戶的她哥哥,在得COVID昏迷三個多月之後,終在兩天前去世了。五月時她姊姊才因COVID去世,哥哥在照顧姊姊時也染病從六月就開始昏迷,老客戶之前曾在我辦公室掉淚哭訴著。
我堅定地跟她說,她與哥哥住同屋簷下沒被傳染到,現在活著,背後一定是有意義的。
比前次情緒穩定許多的老客戶哽咽說:嗯,我也是這麼相信的。
下午下班我正要去接小孩時,在公司停車場發現電瓶竟然又沒電了,小巴再次裝死發不動。🤦♀️🤦♀️🤦♀️
好險保羅就在附近修百年老屋,打電話三分鐘後長工就出現支援。保羅幫我充電後,我只能直接殺到維修廠去,由保羅去接兩少爺放學。
開去維修廠的路上,我不免又再次想到我的功課。這第二次電瓶沒電是什麼涵意呢?
在維修廠舒服的大廳等車子,我也就終於得以在忙亂中抽出時間在手機上開始寫了這篇文章。
一個小時不到,維修人員把車子開出來,告知我去年才換的電瓶仍在保固期,所以他們直接幫我裝了一顆全新的耶。(大媽心有爽到)
開到百年老屋去接兩少爺,發現他們超雀躍地在欣賞仰慕他們老爸幾個月來的作品。只有在開修前來看過這房子兩次的小札克不敢置信地說他以為這是鄰居的房子,跟印象中完全不一樣。然後兩少爺還超開心地報告說把拔剛剛帶他們去吃冰淇淋!!
啊,我突然想到,兩少爺這幾週來已經好幾次跟我說過希望哪天爸爸能去接他們放學,希望能夠有課後父子玩樂時間。(然後我一直忘記跟保羅報告噗)
今天根本就是兩少爺的宇宙送貨日啊!媽媽我根本只是在一旁幫忙同步的casualty吧!!
喔對了我們百年老屋前鋪了南加州迪士尼樂園的特製磚塊耶!(沒有米老鼠)https://www.instagram.com/p/CFoElAcnZQa/?utm_source=ig_web_button_share_sheet
還有保羅終於自製完成百年老窗的紗窗!!https://www.instagram.com/p/CFnyWjVnjVa/?utm_source=ig_web_button_share_sheet
請大家多多關照中年男子神隊長保羅的IG@Velasco_ville 😉
修道四門功課 在 Fernando Chiu-hung Cheung 張超雄 Facebook 八卦
無言感激!
全篇看
//「弱勢的聲音從來很弱勢」
弱勢,不是說他們本身很弱,而是形勢弱、勢力弱,是強調社會制度社會環境對他們不利,給予機會、心力、時間,弱勢也可充權
「弱勢不能輸」,不單是選舉口號,是有血有汗有淚的吶喊,背負著多少被削權殘疾人士、每天流淚的照顧者、被剝削的低收入勞工、被虐待的長者/殘疾院友、被誤解歧視的少數族裔、多少被強權壓迫的弱勢社群…//
張超雄 與 我 與弱勢同行的4年
(這時候寫長文或無人看了,但最後,再忙,我也想寫點心聲)
應從4年前說起,當時我已計劃離港到農村做發展工作,也簽了約,怎料十字韌帶斷了,做手術撐柺杖,必須留港,有點徬徨。當時有人邀請我找張超雄,撐著柺杖去面試,就開始工作。
當時,我只想做些扶貧、倡議的東西,也可能跟不少朋友一樣,不太清楚議員做甚麼,也沒有甚麼政治意識,甚至,不太知張超雄做過甚麼、會做甚麼,大概知道他是個好人,大家都說他好人,工作會有意義。
現在,我全程投入工作,每日12、16、20小時,但我很享受,我真心想張超雄當選,不因他是甚麼人,只因他真心為弱勢,而這4年的工作,我認為他的工作太重要太有意思,亦有果效,也讓我學習很多改變很多,他絕對值得支持。
1. 我從小便認識張超雄
容我先從一些較「貼身」的角度說說,有次在立法會去小便,在尿兜遇上張超雄,發現他竟然一手拿著文件看!我心諗︰真係咁急?這種場面應該鏡頭不會拍到,拍到都驚。我想這種爭分奪秒,只怪他對會議仍然認真,不是亂鬧就走,特別關於老弱殘疾社福民生,他必定做足功課才開會,所以永遠言之有物,有理有據,政府高官從不是他對手。不過,他不會想太多soundbite,也可能太認真(也是錯?),未必被傳媒報導。
他有時說忙得廁所都無時間去,是真的,張超雄的日程schedule是放上google公開給職員的,一個時段有3個會議重疊很平常,但他卻堅持要見團體個案,也在立法會召開大量的公聽會讓長者、殘疾人士、殘疾照顧者、家暴受害者等弱勢直接向政權發聲,公聽會最花時間,動輒三、四小時,老實說,很多意見張超雄都聽過不下數十次,但他堅持讓弱勢發聲,他是今屆立法會召開最多公聽會讓老弱傷殘發聲的議員
2. 「激死」團隊的堅持
選舉,當然要選民知道你是誰,有同事想個人化一點,他說不要,要多出議題︰最貴的大易拉架,他不放大頭相,就是放間黑沉沉老人院,寫「院舍,你的歸宿?」;宣傳品不寫太多個人戰績,寫「貧窮,是必然嗎?」。激到同事嘔血,喂,係條街突然叫人反省社會議題,係豪宅區叫人反思貧富懸殊?然後可能見唔到細細隻字「張超雄」。張超雄想的,是議題多了些人關心。其實,這才是工作的意義。
集氣誓師大會,其他人都在告急,高呼甚麼政績,務要吸盡眼球。張超雄卻平平淡淡︰我無咩大志,就是想被遺忘的人有更多人關注,張超雄總有一日離開,但弱勢的議題要繼續爭取。喂,對家建制講到自己爭取到世界和平,香港所有改善都係佢,張超雄就成日做左唔講,功成其中有我就算,領功的,應是群眾,或是共享的。
3. 堅持原則 為「無票者」發聲
或許張超雄不懂選舉,不懂甚麼鞏固票源、發展票倉,這4年,我從沒有聽過他說要為選票做甚麼,從來沒有,反而有很多政治敏感議題,旁人提醒他別太投入,他卻不以為然,總之值得做的,為弱勢的,就做。
難民無票,被建制派鋪天蓋地製造「假難民」的稻草人攻擊,報章的連環頭版攻勢創出歷史,他們少鬧政府把關不力,審批緩慢,卻不斷攻擊張超雄,恍惚他發動戰爭製造難民一樣。不發聲,或許能避開攻擊,但張超雄難忍南亞裔被標籤為難民、難民被標籤為罪犯,要發聲回應,有人提醒這樣在選舉年很不利,他卻要將道理說清楚,沒人支持「假難民」,打擊非法入境、加快審批評核,才是出路。
張超雄關心院舍質素,在議會聲嘶力竭為長者院友謀福祉,但在於選票而言,效果或許比不上建制派上門送份禮物,禮物重要還是院舍修例重要,大家心裡有數,他選擇重要的,卻未必有選票回報。為嚴重智障的朋友,張超雄在議會內外花了多少時間心力爭取增加社區照顧、增建院舍(現在要輪候十多年),也是沒有甚麼選票回報。
張超雄,或許不懂政治,只是個想為弱勢發聲的社工。
4. 有心的議員 議員辦 還有作為
選個議員能改變甚麼?議員辦做甚麼?這是很多人的疑問。放在香港民主前途面前,能做甚麼大家或都說不清(自決,其實我想張超雄一直如此想,沒有放大說罷),民間有種說法,選來不知為甚麼?但放在社會民生,我想專注民生的議員還是很重要。張超雄不懂掛橫額說成功爭取,但我不太甘心,尤其被指責你甚麼也做不到,最少自己經歷的也有不少︰
大大少少的老弱傷殘議題不計;威爾斯醫院的年老清潔工,協助罷工爭取加薪過千元,加定期勞資會面機制;新界東北建橋修道,村民被迫遷,爭取後受影響住戶減少幾十戶;大圍街市近三十年無冷氣,組織商戶聯署,政府已啟動安裝程序;地區/商場無障礙設施改善,方便輪椅人士/ 長者/ BB車;參與聯席推動低收入補貼落實、家暴增加資源、特殊教育增加支援服務;
組織商戶對抗領展,沒有甚麼即時果效,但前幾天,一位被迫遷商戶走過來,我其實很不好意思,因為多次抗議他也被要迫走,他也說現在沒有工作很苦,但卻繼續說︰我一定支持你地,最困難既時候,你同我地一齊走,好彩有你地。原來有時徒勞無功,同行,還很重要。
還有更多深刻的個案,張超雄都不論選區選票,有需要就做︰有朋友轉介住在新浦崗的單肢輪椅長者露宿者,部門要証明他們沒有腳,沒有人協助他處理婚姻問題,最後來回多次法援處,與部門周旋,他上樓了,不再露宿;有70歲的長者要照顧30多歲的輪椅女兒,舊屋冧天花要搬筲箕灣新屋,但屋邨處理無障礙不善,不能入住,親身上門理論爭取,她搬入新屋了;西灣河有個案情緒崩潰生無可戀,飛的去阻止悲劇,兩年後,她竟跟團體來我在中大教的社工課上做分享嘉賓,同學聽得很投入,澄清了不少對綜援的誤解。
最近,本來提出打電話給個案催票,但最後卻總拿不起電話,一般街坊還可以,但所謂「幫過」的,反而不想將經歷跟選舉拉上關係。做過、做到就好,轉身,還有大把野做,這是張超雄身教落的。
5. 「弱勢團隊」 與弱勢同行
有段時間,我的工作團隊很特別,同事有輪椅朋友、有長者、受家暴婦女……港人重視「工作效益」,你不會明白有僱主會如此聘用,細緻點說,輪椅朋友,fax、print張紙也要你去協助;長者不太懂電腦,打個字也可能要你幫;更莫說甚麼搬搬抬抬,很多事情要重新教重新學,要花時間心力,為何不只聘請一批年輕力壯的熱血青年?
不過,這種沒有「工作效益」的做法,卻編寫出感動人心的故事,我的輪椅朋友是葉榮,經過幾年的默默耕耘,打敗了地區建制做了區議員,一時震撼香港,背後給予機會、花上時間心力的,是張超雄;受家暴影響的同事,跳出陰霾,在工作中慢慢學習,後來更懂得輔導其他受害姊妹,一同爭取權益,感人故事的背後,是張超雄。
沒有與弱勢的接觸,我不會知網絡鴻溝令長者多麼隔離、不會知突然在地鐵大叫的小朋友可能有特殊學習需要、不會知路上少少路緣位會令輪椅人士炒車受傷、不會知殘疾照顧者每天如何痛心疾首、不會知家暴受害人如何缺乏支援、不會如此深刻「弱勢的聲音從來很弱勢」。
弱勢,不是說他們本身很弱,而是形勢弱、勢力弱,是強調社會制度社會環境對他們不利,給予機會、心力、時間,弱勢也可充權。
感激張超雄,讓我認識弱勢,認識被遺忘的一群,這幾年,能與弱勢同行,是我的福氣。
6. 弱勢不能輸 我真的不想弱勢輸
我著緊今次選舉,不是因為張超雄乜乜乜,而是我展望未來4年,我不想弱勢社群的聲音在議會內外減弱,有心的議員,可透過資源、職員、傳媒推動議題,改善基層生活,改善老弱傷殘的福祉,而張超雄,是現今最有政治能量將弱勢聲音帶進議會的人,也是社工理念的載體,過往4年,我見証他為弱勢義無反顧,我是真的想他勝出。
「弱勢不能輸」,不單是選舉口號,是有血有汗有淚的吶喊,背負著多少被削權殘疾人士、每天流淚的照顧者、被剝削的低收入勞工、被虐待的長者/殘疾院友、被誤解歧視的少數族裔、多少被強權壓迫的弱勢社群…
選舉最後兩天,勝負當然重要,不過,或許學了張超雄,盡做就算,我覺得已算是全力以赴,問心無愧,結果如何,尊重選民決定。
不過,我真的很想弱勢贏。
(循例要加廣告條文,見諒)
選舉廣告 自行製作 3-9-2016
修道四門功課 在 行德文教總會齋期講課@ 修道四門功課 - YouTube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