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於高雄市民還是有人對外籍移工努力給予感謝
感傷於高雄市長脫口而出對「瑪麗亞」歧視的話語
高雄一直是座偉大的城市
是因為人群、每一個為這土地奉獻的市井小民
外來、本地,都共同為此努力
請不要、不要因爲有人心內輕視而跟著看輕自己
#我們都是瑪麗亞
#永遠的謝謝妳:「瑪莉亞」
.
這周,長年照料家裡的菲律賓籍移工媽媽阿琳合約期滿,我們必須跟她道別。送走家人的心情總是難捨的,但又很開心她終於能和自己的家人團聚,我想那是每個長照家庭都可能歷經的過程。她的全名叫瑪琳.拜爾奈格,還記得第一天到我們家時,謝謝她體恤長輩們不太會發音,主動用燦爛笑臉叫我們直接稱呼她阿琳就好。我們不曾叫過她「瑪莉亞」。
.
在她來之前,周遭鄰居、長輩交的朋友,耳聞我們家即將聘用一位菲律賓移工時,即不斷洗腦我們家人,說菲律賓人「很精明」,要防這要防那,你知道他們是出於善意的提醒,但字字句句都貼滿了令人不舒服的標籤,裡頭充斥著各種刻板印象、歧視與偏見。我自己去過21個國家,更曾在紐西蘭當國際褓姆、在澳洲打工度假兩年,我自己就曾是個他們口中的外勞,「外勞」兩個字本身並無任何問題,有問題的是被曲解後附加在上頭的惡意眼光;而面對鄰居親友的「好言提醒」,我是不為所動的,因為隻身待在異地時,接受過太多來自東南亞國家同事和朋友的援助和照顧,才得以度過一關又一關,我知道要評判一個人,應該是看他個人本身,而且必須經過長時間相處之後,而非究他的國籍和膚色等,但家人們沒有經歷過這些,聽多了閒言閒語難免受到影響而擔心這擔心那,那顯然是因為面對未知所誘發出的恐懼,因為不理解,所以無法包容和尊重。我只能先試著安撫他們,理解,需要投入時間,前提還得必須敞開心胸,我只問他們:「今天如果是我們面臨這個處境,會感覺舒服嗎?」而我慶幸我有一群很棒的家人。
.
菲律賓人真的是我看過最聰明的民族之一,反應快、非常懂得變通、天性歡樂開朗、因此常不畏挑戰,同時菲國也是世界上第五大英語系國家,當母國環境不足以支撐他們時,他們就帶著樂觀和語言優勢往外衝,常常都是整個家族地分散在全球各地找工賺錢,也由於民族性的關係,家人間的連結就我的觀察是比台灣家庭更緊更強的,能力好,就直接在先進國家嘗試拿到護照落地生根,再把父母家人接過來,或者賺了錢,就大量寄回家鄉,除了直系親屬,堂或表兄弟姊妹,以及他們的父母子女,有困難的也不分彼此能幫就幫。
.
還記得我在澳洲肉工廠時,外籍同事裡拿工作簽者就屬菲律賓人最多,而且是多非常多,他們勤奮,多數英文流利,找工作常佔盡優勢,女生就算在母國念到研究所畢業,刀子一拿,羊也是一天幾百幾千頭的殺,一年,兩年,五年……,不被鄉愁打倒,朝目標前進,無所畏懼。在我的書《大澳》裡有篇文章<汪情蘇也>曾提到那年和這群菲籍同事一起過的夏季耶誕節,我被熱情邀請去參加他們的趴踢,整屋都是對我友善親切的菲律賓人,塞給我滿滿菲律賓美食,麥克風一拿,就把我這陌生人抓進包廂一起歡唱,當時他們愛死了流星花園和F4,我帶他們唱著<流星雨>和<情非得已>,字幕是用羅馬拼音拼出來的,他們說其實不懂內容但就喜歡台灣流行文化,整晚我都是愉快的,沒有任何不自在,因為他們沒有看到我台灣人的身分就先任意貼上任何標籤。當時在澳洲也遇到過越南、印尼、柬埔寨、東帝汶的同事或朋友,相處時同樣讓我感覺非常愉快。
.
還有一件許多人不知道的事,就是當時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國的背包客,特別是亞洲人,在結束打工度假後,會轉往菲律賓語言學校學英語順便旅行,一待就是三個月到半年,為什麼,因為當地的師資好,物價又便宜,這風潮至今依然持續著。我另一個非常感激阿琳媽媽來到我們家的原因,是她讓我不斷還有機會用英語對話,我的英文算好,和老外對話基本上沒問題,難的是要如何保持語感不退步,她大我8歲,到後來熟了我有時也會叫她Ate(發音近似「阿day」),菲律賓話的姐姐。她也去過中東工作,所以通阿拉伯語,中文和台語也能講,其實她的國際視野和語言能力,可能早就超越許多台灣人,我們偷學都來不及了,哪還有時間歧視。
.
澳打至今,9年一晃眼就過去了,那些在旅途上承接過的善意,我一直記在心裡,這是灌溉人生一輩子的養分,我也一直都準備好要再分享出去。謝謝我的家人們,在磨合的過程中都願意傾聽,也願意共同學習和成長,特別是對已高齡90多歲的長輩來說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雖然還是有不愉快,有衝突,有爭吵,有文化衝擊,但改變,一點,一滴,你待移工真的像家人,她們自然就願意為這個家多付出一些。曾為了克服阿嬤懷疑她會在外面亂交朋友的不安全感,我們邀請她住在附近的移工朋友們也推著她們的阿公阿嬤來家裡聚會,我訂比薩可樂,讓阿嬤也能認識她們;曾聽阿琳媽媽說,菲律賓單親媽媽的問題很嚴重,她們常常拿到薪水就幾乎要全部匯回家養孩子,於是我辦了巷弄二手市集,請她邀請朋友們來逛來買,也邀左鄰右舍共襄盛舉捐贈愛心;菲律賓人多一出生就是天主教徒,在她生日這天,我特別騎車帶她去市區吃了一頓大餐,再去愛河邊拜訪美麗的玫瑰聖母聖殿為她的家人祈福;我常常在夜間她的休息時間下樓找她聊天,關心她的家人近況,前年颱風夜,她的女兒疑似遭到侵害,她焦急如焚淚流滿面,人幾近崩潰,我們立刻幫她查了廉航機票,颱風一過,火速安排她返鄉善後(還好歹徒沒有得逞),自此我們的關係又更拉近了一些......幾年過去,鄰居那些婆婆媽媽也從懷疑的眼光變成超喜歡跟她喇賽。
.
她常常做超過她分內應該做的事,但她總是淡淡一句:「沒甚麼,因為我們是家人。」她甘願犧牲年假捨棄回鄉探親的機會,只為留下來協助人力不足的我們照顧家裡長輩,她兩個唸國小的孩子常在鏡頭前又哭又鬧找媽媽,酗酒的丈夫總不見人影,她心揪著也要試著解釋讓孩子們理解這是工作,只是電話一說完常自己偷偷窩在被窩裡哭,而在最需要媽媽的年紀,她的孩子們也跟著被迫提早獨立長大,我們只能以自動幫她加薪和增加休假來表達無盡的感激。
.
我還記得,某個演講周,我在重感冒下連講了5天,回到家已攤在床上完全失聲,只見她讓我睡了一陣後,敲了敲房門,門一打開,是整盤熱騰騰的飯菜,還有一大碗我愛吃的海鮮羹,和還冒著煙我教她煮的驅寒黑糖薑母茶……你知道那真正的是家人了,家人從來都不只是血緣上狹隘的定義,而這樣的家人,不只出現在一個家裡,在一個城市,它是一整座島嶼的縮影,瑪莉亞是你,瑪莉亞是我,瑪莉亞也是每個飄洋過海的他,我們和移工們其實並無不同,都是在用勞力為同一個家、同一個城市、同一座島嶼共同努力,使其得以運轉順暢,只是他們承擔了許多更辛苦更低薪的工作,瑪莉亞是奮進的代名詞,它不該背負著歧視。你能想像,當這座島嶼沒有了移工,沒有了這些新住民的加入,會變成甚麼樣嗎?
.
阿琳媽媽離開台灣前,家族長輩們紛紛包了紅包謝謝她,我也另外準備了兩個紅包,一個要給她三月生日的小女兒,一個要慶祝她小兒子四月即將小學畢業,其實我是想謝謝他們,非常謝謝他們用孤獨的童年把媽媽分給了我們這麼多年,上車前,阿琳媽媽已是淚流滿面,我給了她一個很深很深的擁抱,我告訴她,隨時都歡迎回來看看阿公,看看阿嬤,看看我們,雖然她說回去後,想好好休息暫時都不會再回來台灣了,而旅行過的人都知道,說了再見,不見得此生真的會有緣再見上一面,但我知道我們都沒有遺憾了。
.
且相信總會有再見面的那一天。
.
原文同步刊登於 西島撕落:旅行郭銘哲
#我們都是瑪莉亞
#WeAreFamily
便宜又大碗台語 在 Facebook 八卦
在台北若講到雞湯,那就不用問啦,大多數人想到的一定是《驥園》。
.
《驥園》也算是家老店了,招牌菜色就是那鍋用老母雞燉了N小時的雞湯,湯色是黃濁的,濃稠黏口,許多「清湯派」的朋友不喜歡這種"黏嘴湯",不過看到《驥園》每天門庭若市,相信還是有許多饕客趨之若騖。
.
《驥園》雞湯有許多選擇,不過我個人建議,只要點用它最基本最便宜的雞湯即可,那些加筍、加魚肚、加魚翅的複雜款式,除了白白耗費你更多銀子之外,都是畫蛇添足,甚至畫虎類犬。他的基本款雞湯一鍋2500元,其實已不便宜,再去加那些阿里不達的咚咚,更是又貴又多餘。
.
一般去《驥園》點用雞湯的喝法,是大家先喝一碗"原味"的,喝完之後剩下的湯與雞再拿去加白菜繼續煮滾,大家再繼續喝第二碗。第一碗的原汁原味當然是濃稠又黏口,加了白菜之後,則又是另一番風味。
.
這家驥園我20多年前就開始光顧了,每年總會來吃個幾次鷄湯,他這幾年有提供專門給客人外帶的套組,只要先打電話預定,時間到了去付錢拿湯,整鍋雞湯密封在不鏽鋼鍋之中帶回家享用,之後再把空鍋還回去退錢,非常方便。
.
老實說,驥園的雞湯其實也沒有什麼祖傳秘方或必殺訣竅,聽名字感覺很像是老字號餐廳,但其實它的歷史並不久。驥園的菜單裡都是外省北方菜為主,不過驥園的老闆其實是位土生土長的雲林人。
.
30年前,一位名叫蔡水淺的雲林魚販,北上台北打拼,接手了一家外省料理餐廳「季園」,他把餐廳名稱改為「驥園」,從一個門外漢躋身為雞湯達人。
.
—————
.
如果懶得自己燉,去驥園外帶一鍋雞湯回家喝,確實也是不錯的選擇。
我個人有一個衷心地建議:買驥園的雞湯,只需要買他最便宜的基本款「砂鍋土雞湯」,不需要買那些價格較貴的「加料雞湯」。
.
—————
.
🎯外帶雞湯終極攻略:
你把雞湯買回家後,請照以下步驟來做:
1. 他們給的是一個不鏽鋼鍋,我們先把表面的雞油撈起來到另一個鍋子裡。(最好是陶鍋或鑄鐵鍋)
2. 然後你可以看到不鏽鋼鍋中撈掉浮油的雞湯是暗土黃色的,另一鍋雞油則是金黃色的。
3. 再把整隻雞以及鍋底的豬腳撈出來,通常我會把雞放進雞油中再去煮白菜豆腐,成為一鍋稍微清淡的雞湯當天喝,或是煮一把麵吃雞湯豆腐白菜麵;豬腳另裝保鮮盒,當下酒小菜吃。
4. 撈掉浮油的雞湯分裝進耐熱袋中,然後放進冷凍庫保存,以後隨時可以拿一袋出來,自己可以加白菜加筍加菇加鮑魚加蛤蠣,愛加什麼就加什麼,純喝湯或是煑麵煑粥泡飯都很好用。
.
報告完畢,接下來就換你自己上場了~
.
#驥園 #雞湯 #大安區
#外帶雞湯 #攻略 #酒食T大
.
👀如果找不到筆記,只要記得搜尋「酒食T大」就可找到。
😋(酒食T大= 台語:丟係T大)
便宜又大碗台語 在 Molly Moda 茉莉 Facebook 八卦
愛髮如命的茉莉也甘拜下風-CYJ胜肽髮油
➡️ https://bit.ly/31NAynA
⚠️以下照片是茉莉在家裡拍的
大家都知道我最近養病住在鄉下
真的是洗完頭用髮油直接吹乾拍
因為手根本舉不起來沒辦法拉直
希望可以擁有柔順蓬鬆的好髮質
請相信茉莉真心推薦的這款髮油
頭髮不好整理的痛💔我真的懂
因為我一出生就有7公分的頭髮
從小我的頭髮又粗又硬又自然捲
非常難整理只能剪小男生的短髮
上了國中開始思春想留長一點點
但我自然捲太嚴重,就是爆炸頭
每天我的頭髮真的歪勾起ㄔㄨㄚˋ(台語)
教官都約談叫我去燙離子燙
(頭髮亂到教官都拜託我去燙頭髮🤣)
從小我就超羨慕頭髮飄逸柔順的女生
現在看到我長髮及腰且髮質不錯
是我用了洪荒之力才擁有的結果
誰都不能阻止我護理頭髮跟頭皮
現在我每月染髮也常常上電棒捲
頭髮髮質還算不錯沒有分岔乾燥
胜肽髮油-我洗髮後吹乾前-必用
DR CYJ 韓國關鍵胜肽權威主打「蓬鬆」
DRCYJ全系列產品我已經用4年多了
我真覺得CYJ的髮品喪心病狂的好用
CYJ的髮油我真的超級愛(押3下)
我真的超怕很油很油的髮油🥺
太油我的頭髮會一條一條超噁
沒辦法蓬鬆會很尷尬的貼頭皮
像摩洛哥油我個人覺得太heavy😝
(華航歐洲線的商務艙都超愛送摩洛哥油)
⭕️CYJ胜肽髮油有五大特點:
1️⃣極度受損、粗硬、細軟髮質均適用
2️⃣強化滋養髮質,提昇光澤度(柔順亮麗)
3️⃣質地清爽不油膩(用完蓬鬆不會一條條)
4️⃣六胜肽+藍銅胜肽+7種珍貴植物精華
㊙️茉莉是這樣用CYJ胜肽髮油的唷💁♀️
💦洗髮後吹乾前輕拍在髮尾「日常護理」
⚠️上電棒前輕拍再髮尾「防熱傷害」
☀️外出前輕拍髮尾「防紫外線」
茉莉超推「CYJ胜肽髮油」限時只要74折
便宜又大碗-就算天天洗頭-一瓶用半年🧜🏻♀️
活動日期:4/7-4/13
活動網址:https://bit.ly/31NAynA
#DRCYJ #清爽型髮油 #護髮必備 #柔順髮絲
便宜又大碗台語 在 「淡水阿母」小吃堅持便宜大碗背後原因「有洋蔥」-民視台語 ... 的八卦
【民視即時新聞】新北市淡水區,有一間很有愛心的小吃店,附近的大學生,都稱老闆娘曾鳳銀,一聲阿母,因為她的食物, 便宜又大碗 ,吃不飽還能免費加菜 ... ... <看更多>
便宜又大碗台語 在 正港俗又大碗的墾丁美食--- 輝哥生魚片 - Mobile01 的八卦
生魚片拼盤:20片才$100 ,聽到這價位,相信俗又大碗這句話完全能套在輝哥身上了。 輝哥不是賣"灰溝"(台語)的唷...(恕刪). 真的便宜又好吃! 大大內行哦! ... <看更多>
便宜又大碗台語 在 [新聞] 統一獅找到去年大聯盟出賽新洋投餅總: - 看板Lions 的八卦
統一獅找到去年大聯盟出賽新洋投 餅總:大碗的
記者歐建智/台南報導
統一獅新洋投新洋投戴順(Brock Dykxhoorn)將在7月7日出關,並再鎖定另一位新洋投,目前正在申請工作簽證中,總教練林岳平表示,還沒來的新洋投去年還在大聯盟投球。
獅隊洋投洛奇已在6月27日離台,費爾本自請離隊在7月1日註銷離台,目前統一獅剩下羅里奇、達尼爾2位洋投。
新洋投戴順目前正在居家隔離中,預計7月7日出關,再投入練習,應該可以趕上在上半季的最後補賽出賽。
統一獅另談妥另一個新洋投,目前處理來台細節,正在申請工作簽證中,工作簽證過了才能來台。
林岳平形容還未來台的新洋投是「大碗」等級,是美國籍的右投手,去年還在大聯盟出賽過,就等工作簽證通過。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00701/1750462.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3.116.10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Lions/M.1593597688.A.C33.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