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民進黨不分區排名16的立委候選人
雖然我總是覺得,政治跟與人交往一樣,不是看某個節日是否送花、情人節是否訂了高級餐廳表態,而是平常如何看待對方、是否細微小事都用心真誠對待;政治不就是要先看清楚堅持的是甚麼精神、甚麼理念,持續堅持努力的是哪些事情;而不是遇到某些時候就扛一些LOGO在自己身上說:"你看我!我有表態噢!!"。
不過我也必須承認,我不是政治明星;前年到民主進步黨婦女部工作之後,我認為我是黨務主管,算是幕僚,我沒有道理彰顯自己、也沒道理廣告自己,因為我是來做事的、是來讓地方婦女更了解民進黨、更了解小英主席的;同時,也是來增加政治和性別團體、政治和醫療團體之間,有更互相了解、互相合作的機會的。
不過,也不能自己以為選民會追蹤我低調的粉專、知道我是誰,然後把政黨票投給我們齁.....我是該負責任地來介紹我自己,被提名為民主進步黨不分區立法委員候選人的林靜儀醫師 (啊啊啊還是好害羞>////<)。
我在婦產科受訓、工作了17年。我在實習的第一年,就決定選擇婦產科,在我選擇婦產科的時候,我一直以為,我會在這行做到老,因為我真的很愛婦產科的工作;最忙的時候,一個月大約幫50名孕產婦接生,還有婦科手術要開,門診最忙的時候,晚上門診要到凌晨12點結束。我看著非常疲累卻又總是打起精神的護理師同事,還有等門診時累到在候診沙發睡著的孕婦,不禁在想,以我個人之力,這樣,能撐多久? 開刀房的護理人力不夠了,可是我們硬撐;很多藥品不供應了,我們想辦法用別的藥品取代;節省成本所以很多衛材(紗布、手套等)品質變得比較差了,我們邊抱怨邊用;經過急診室看到躺滿大廳的候床留觀病人,我知道那對於病患、家屬、護理師、醫師,都是煎熬。我知道我的病人都很信任我,我不須擔心外來醫療人力競爭、也還有能力克服艱困的醫療資源,但是,內外婦兒急護都已經出現逃離潮,繼續看著醫療現況和制度之間的落差,讓環境急速壞下去,未來,病人們怎麼辦? 一直讓有理想有能力的醫療專業者,掙扎在死心離開職場的邊緣,是對的嗎?
醫療勞動環境,和健保制度的很多議題,在今年選舉的煙硝味中一直不容易被嗅見,但是我真的要說,未來一定要趕快止血急重症的逃離、扭轉這個醫療崩壞現況;很多時候大家把醫療提供者和醫療需求者看成是相對的二群人,錯了;醫療提供者和醫療需求者是站在同一陣線的,因為大家要的都一樣,就是健康,就是把病治好;醫療團體和病人團體不應該是對立的,大家如果不攜手去看見、去承認、去互相拋棄成見,未來像野戰醫院一樣的急診室、缺乏婦產科醫師接生的高風險產婦,都只是更多、更悲慘。不爽不要做很簡單,醫療人大聲疾呼要改善醫療崩壞現況,是因為身為醫療人的本心,無法任這一切發生。
我認為,醫療勞動環境的改善、雙向轉診制度的落實、社區醫療的充實和紓解醫學中心壅塞、由社區長照做為健康促進的方向、重整醫療資源減少無效醫療、由食品安全進入健康促進和慢性病預防,都是不能獨立切出來處理,但是一起好好做就能出現重大改變的政策。
這些都是民主進步黨34席不分區立法委員,都會帶著自己的專業和長期的實務經驗,一起努力的承諾。
至於我從2007年就一直有機會努力的性別議題,我要先謝謝所有用他/她們的生命經驗,開闊了我對性別理解的朋友們。
即使黨務繁忙,我一直無法完全停止看診,因為我有一些特殊的醫療服務無法放下。
我的門診諮詢了超過20位以上的所謂性別認同障礙的朋友,我用"所謂",是因為我認為自己的性別認同不該被認為是"障礙"或"疾病"。在諮詢過程中,我看到了太多因為與家人、社會認定的性別衝突的年輕生命,在缺乏資源、沒有友善環境之下,辛苦的掙扎著。那不是他/她們應該承受的。不友善、缺乏多元認同的社會,才是問題。
曾經有一位同志朋友說她很感謝我,因為"妳把我當正常人看";這是我每次想到就要眼眶紅的一句話。只要不同性傾向在這個社會中被正常對待是一件需要特別感謝的事,我就要說這是個不公平的社會。我不認為我應該要特別高舉同志平權大旗,因為那是一件但凡有發聲機會都該做的公平正義。不過也要說,這一年多來在婦女部我們所作的一些努力,國際自由聯盟(Liberal International,LI)、亞洲民主自由聯盟(CALD)、德國同志權益媒體,都特別幫我們做了報導,我相信這是因為我們支持的,是普世價值。
我在前年獲疾管局頒了金馨獎,原因是因為我和醫院的團隊照護了超過5位的愛滋帶原孕婦,而我們好好的預防治療之下,她們的孩子都沒有受感染;雖然我認為因為這個原因被獎勵代表我們的社會依然沒有把照顧愛滋感染個案用平常心看待。
我在門診照顧、諮商過太多非預期懷孕的女孩,也陪許多女性一起因為社會對於女性的偏見、承受生育壓力、生兒子的壓力、而掉淚。不論是非預期懷孕、或是承擔婚育抉擇、甚至因為無法兼顧照顧和事業而犧牲生涯規劃的女性,她們所面對的都還是不夠友善、不夠以婦女需求為根本、沒有足夠的自我肯定和決策權力,所導致的無奈、辛苦和糾結。這是我在醫療場域和社會所看見的婦女議題,也是性別議題,這些淌在臉上或心底的眼淚,更是我認為要持續在平權上努力的提醒。
至於我跑印度、吐瓦魯等地方做國際醫療志工的故事,就不再多說,只能說那些經驗讓我成為一個只要有熱水可以洗澡就覺得人生很美好的生命態度XD。
謝謝你願意看完這個落落長又不夠詳細說明這個醫生不好好做跑來參與政治的怪女生到底以前都在做甚麼的小簡介。
最後要說,我在2008年加入民主進步黨。因為我知道這個黨堅持台灣主權獨立、堅持反核、堅持民主;這是我們所有進入這個黨的人,不用大聲嚷嚷,早就刻痕在自己信仰中的認同。
請你支持提出優質不分區立法委員名單的 1 民主進步黨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劉蘊晴 Rach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說好了一百件一起做的事 我們分享了彼此的夢想 我們也約好了下次的碗是你洗 我們都約定,成為對方最後一位另一半。 卻無法分享半份悲傷。 浴缸裡,冰涼的回憶把我溺斃。 是的,就算我與你緊緊相依,我們也還是獨立的個體。沒有誰能真正懂誰。 「我們有多久沒有笑」 「想聽聽看你的煩惱」...
依凡手套 在 陳偉殷 チェン・ウェイン CHEN WEIYIN Facebook 八卦
哇~今周刊這期封面是陳偉殷耶!(管理員)
【夢想可以強求-陳偉殷】200小時貼身採訪
他從小就知道,如果不打棒球,或許這輩子只能做工。即使人生的第一個左投手套,被父親剁爛,他也沒放棄過。他曾經受傷,差點結束職棒生涯,但他咬牙重新站起。因為他知道:你想要什麼,只有自己能給你
貼身採訪圖集:http://bit.ly/1CGR2do
【本期編輯室報告】循著夢想前進
夢想的力量有多大?很難給個正確答案。不過,這一次,我在陳偉殷身上看見了那股力量,他其實是用比別人多二倍的努力,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如果今年要寫一位運動選手的故事,該選擇誰?我們選擇了剛在大聯盟取得十六勝,還將與金鶯隊拚鬥季後賽的陳偉殷。
赴美專訪他的撰述委員賴筱凡告訴我,陳偉殷很健談,也很有內涵,對球場上的每一球、每場表現,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跟隨他駐點採訪三年的記者鄭又嘉說:「你只要跟他聊棒球,他永遠有聊不完的話,他對棒球有一種執著,拚命練球是為了打球,打球之後又要再練球。」
決定採訪陳偉殷後,為了對他多些了解,讀了他的自傳,我對書中的一段故事印象深刻。家境困窘的他,好不容易得到生平第一個左投手套,卻被反對他打棒球的爸爸用菜刀剁碎,當下心如刀割,但他從未放棄。
他說:「是我選擇了一個 『只要打球的人生』,我想要跟別人不一樣。」他也很清楚,在編織夢想的時候,不一定所有人都會為你搖旗吶喊,夢想也不會為你量身打造。的確,在邁向成功之路,他碰到許多挫折,曾經受傷差點結束職棒生涯,但他依然堅持到底。他說:「你要永遠相信,自己等的那班公車,最後一定會來。」他的故事很值得分享給大家。
最新精彩報導請上今周刊官網》http://bit.ly/vV1RtY
*零買本期雜誌,內附陳偉殷珍藏明信片,回函再抽親筆簽名球*
#陳偉殷
依凡手套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八卦
【#沈旭暉隨緣家書】「林鄭三大戰役」之後:敘利亞化的香港少數派政府,真能管下去?
香港主權移交以來,雖然特區政府施政一直有種種問題,但特首民望下跌至破歷史紀錄的20%以下,而且持續漫長時間,這是由林鄭月娥這個連周永新教授也稱之為「無能、無信、無德」的極左政權開始,彭博社更有文章以「failed state」形容香港。
不少建制精英在私人場合,儘管把林鄭罵得狗血淋頭,但依然相信現制度能苟延殘喘,認為只要2022年換上一個「正常啲」、「無咁癲」的特首,又可以享有一段蜜月期,就像曾蔭權任內初年,也享有超過70%的高民望;就算是林鄭月娥剛取代梁振英時,也算一度穩住局面。這些朋友又深信,就算特區政府民望多低,「反對派」還不是無能為力:從「送中條例」、「止暴制亂」、「同心抗(擴)疫」這三場林鄭「群眾鬥群眾」「三大戰役」可見,只要政府老是顧全政治正確、而犧牲港人利益,豁出去行極左路線,香港人就是文攻武衛國際本土萬箭齊發,「咁你都吹佢唔漲㗎」。
以上都是真實對白。一年前,這樣說,也許是事實。然而經過「三大戰役」,一切天翻地覆,今後這個「管治模式」,已「肯肯定」不能永續。為什麼?
一、 根據《基本法》原有設計,特首應超然於黨派利益之上,因此才不得有政黨背景(也許共產黨除外),擁有和不同勢力周旋的彈性,民望高時可以比所有政黨都高。但自從「三大戰役」,林鄭綑綁全體建制派支持、卻遭遇滑鐵盧,在廣大市民心目中,「特首+建制派」,已經成為一個單一政黨——一個只代表少數派利益的政黨。
以往建制派可以通過區議會的蛇齋餅粽,宣傳自己才是多數派,立法會的直選部份只是「protest vote」,但經過上次區議會選舉,建制派已成為全方位少數派,不見得未來可以逆轉。在過去22年,經過威逼利誘、滲透同化,非建制派的民意,始終固化在60%以上,本來他們自稱「泛民主派」,只以爭取民主為目標,和政府其他方面的合作空間頗大;但「三大戰役」之後,傳統泛民式微、本土主義大盛,這60%公民有了越來越強的身份認同,令執政少數派,也被賦予了「逆向認同」,合作幾不可能。
香港執政黨成了「永續少數派政府」,就像從前的台灣國民黨政權、伊拉克遜尼派薩達姆政權、敘利亞阿拉維派巴沙爾政權一樣。它們的下場,眾所週知。
二、 不滿少數派政府的人,真的做不了任何制衡嗎?自然不是。佔最少六成的非建制派公民,加上兩成只因自身崗位才不得不表面撐政府的「淺藍」,只要不順從,政府的管治成本無疑大增。
單是多數派區議會對一切地方施政制衡,哪怕只是權力有限的「非憲政機關」,政府已不可能黑箱作業。然後在真正的憲政機關立法會,只要議席按民意反映,又或非建制派得到70席當中的33-34席(須知建制派的老弱殘兵不可能長期開會),已足夠制衡所有立法工作。
在這社會氣氛下,商界、各專業的頭面人物,也會用自己擅長的官僚政治、文牘程序、法律條文,與少數派政府周旋,除非政府豁出去連這些也不顧,否則舉步維艱。
公務員更早已消極怠工,這次林鄭「抗(擴)疫」倒行逆施,一切都不具備可操作性,不少資深公務員私下都說:「你要玩呢套又要一言堂,我地咪申請一格廁紙都要seek clarification,任你啲荒謬嘢出街,睇你點死。」這還沒有把勇武派的衝擊、合法示威罷工的成本計算在內。以上種種也許不能直接令香港「攬炒」,卻會造成深遠的連鎖效應。
三、 香港「一國兩制」對北京的剩餘價值,就是以香港作為融資、集資、走資的白手套;當中美貿易戰變成持久戰,中國內部又沒有足以取代香港的機器,無論官方怎樣宣傳,香港的不可取代性,其實與日俱增。
在所有重要機構內部,信奉香港核心價值的真香港人,都肩負重任:為不合理的政策check and balance,這是為甚麼國際社會依然相信香港制度的原因。「留島不留人」要是可以成功,上海自貿區、或前海這個「深化港深戰略融合的東方曼哈頓」,早就成功了。但要是少數派政府繼續倒行逆施,各大機構內部的反彈,特別是涉及法律、標準、規範的,一定加大;假如這些反彈被強權以粗暴手段硬壓下去,卻是失去了「一國兩制」的最後價值。
試想像一旦所有香港企業公然「做數」、不理會行之有效的compliance,一如武漢肺炎因為「你懂的」原因被隱瞞疫情一個月,屆時國際社會不承認香港特殊身份,指日可待。假如北京願意香港變成那樣,在過去八個月,早就出動解放軍或武警了,也毋須在意美國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吧。
四、 少數派政府眾叛親離,自欺欺人的救命稻草,只能向極左陣營靠攏,也就是林鄭這樣。「極左」凡事意識形態掛帥,即使在香港傳統建制當中,也是過街老鼠,長期受傳統精英鄙視,有強烈報復心態,此刻依然支持林鄭政府的不足20%,基本上就是這些人。
為了鞏固他們的支持,除了施政要政治正確、夠「左」,還要愚民,通過微信公眾號、深藍whatsapp群組KOL等不斷製造fake news,令支持者保留活在平行時空的快感,政府和現實只能進一步脫節。有見自己在香港不受歡迎,內部煽動群眾鬥群眾也成不了氣候,極左只能加強和內地民族主義者串連,再煽惑內地人鬥香港人,必然造成中港進一步區隔。
向這條路線靠攏的特區政府,連最後的理性也被庸眾騎劫,只會更進一步的「無能、無信、無德」。這樣一來,香港本土意識勢必高漲,和國際社會的互動越來越強,在全球化時代,製造的蝴蝶效應,足以令北京不希望出現的大事小事,變成自我實踐的預言。
中共最大綱領始終是維穩。鄧小平說「警惕右、但主要防左」,正因為歷史上每每是林鄭這類極左作風,「形左實右」,才帶來最大不穩定性。特區政府也好、北京也好,真的要用這方式「管治」下去嗎?對香港人民的利益固然相違背,就是對北京每天掛在口邊的國家利益,又有何好處?
改變這恐怖循環的最後機會,不是選了一個曾俊華、黃仁龍當特首,就能改變一切,而是必須選出一個願意動用特首權力、改變制度的人,配合已變天的立法機關通過改革,結構上落實特首和立法會雙普選。無論咬文嚼字的定義如何,一般市民認知的真普選,必須讓候選人無篩選的參與,每人的選票持分基本均等,不再出現功能組別和選委會的特權階層,才能避免林鄭政權借屍還魂。經過「三大戰役」,除了那不足20%依然支持政府的鐵桿深藍,誰不希望立刻換掉林鄭月娥?
假如錯過機會,香港的中產不會再有耐性,只會自尋後路;新一代更不可能對制度有任何信任,定然豁出去自由發揮;而北京欽點填補位置的那種人,卻絕不可能駕馭這部國際認可的香港機器。屆時,還會留下一個怎樣的香港?
明報筆陣,2020年2月10日
依凡手套 在 劉蘊晴 Rachel Youtube 的評價
我們說好了一百件一起做的事
我們分享了彼此的夢想
我們也約好了下次的碗是你洗
我們都約定,成為對方最後一位另一半。
卻無法分享半份悲傷。
浴缸裡,冰涼的回憶把我溺斃。
是的,就算我與你緊緊相依,我們也還是獨立的個體。沒有誰能真正懂誰。
「我們有多久沒有笑」
「想聽聽看你的煩惱」
「要是能讓風把它吹走就好了」
我以為,至少我能在這裡陪著你感同身受。
直到你不發一語把我推開,讓一切變得徒勞無功。
誰來感同我的身受
努力愛一個人 和 努力忘記一個人
都是徒勞無功
#徒勞 #劉蘊晴 #徒勞AllinVain
——————————————————————————————
徒勞 All In Vain
詞曲:劉蘊晴
編曲:褔島章?
監製:褔島章?
你那麼的簡單 我那麼的平凡
我們怎麼還是不一樣
脫下來的偽裝 有太大的重量
你有你的倔強 我有我的堅強
一樣的不夠勇敢
誰來告訴我方向
我們有多久沒有笑
你眼裡的精靈在逃跑
我們有多久沒有那樣笑
來聽聽看 你的煩惱
風吹過了 沒有了多好
我永遠都不會 懂你
你有你的倔強 我有我的堅強
一樣的不夠勇敢
誰來告訴我方向
我們有多久沒有笑
你眼裡的精靈在逃跑
我們有多久沒有那樣笑
來聽聽看 你的煩惱
風吹過了 沒有了多好
我永遠都不會 懂你
我永遠都不會
懂你
—————————————————————————————————————
Music credit
詞 Lyricist/ 曲 Composer :劉蘊晴 Rachel
編曲 Arrangement:福島章嗣 Aki
監製 Producer:福島章嗣 Aki
演唱 Vocal:劉蘊晴 Rachel
小提琴 Violin:Iat U Hong
大提琴 Cello:Daniel Leong
錄音 Recording:福島章嗣 Aki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佰家文化 100plus
混音 Mixing/母帶後期製作 Mastering:Matthew Sim
MV credit
演員Cast:Ice 大蘇 Rachel 軒
導演Director:貓特卡 Carter Cheang
製片Producer:利利
攝影Director of Photography:蘇Sou
攝影助理Camera Assistant:健Kin
燈光Gaffer:一對手套 Gloves
美術指導與服裝Art & Costume:曉
製片助理Production Assistant:柯南 Monyca 儻
剪接Editor:貓特卡 Carter Cheang
劇照Still Photographer:Akimoto
封面設計Cover Design:貓特卡 葉
特別鳴謝Special Thanks
大帝 六毫子 Michael 王子 肥華 Roy 老麥 Kid 卡夫 Jane 江流
救生員歐陽 Jacky Lou
Equipment Provided Top Light Macau / Rec Moon Rentals
MV Produced by Manner Production
—————————————————————————————————————
►歡迎合作 請聯絡
E-mail :janelao@weilamanner.com
劉蘊晴 Rachel: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MusicRachelLau/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rachellll_l/
Weibo: http://www.weibo.com/MusicRachelLau
Meipai: http://www.meipai.com/user/1079889382
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f9PZ4WHpq8ryj9wr0XV9w?view_as=subscriber
—————————————————————————————————————
►Playlist
・Cover songs: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rqmz2acm8Q&list=PLBaT8Sy6CchqFFLq2yaoFBUt8K8myNEAz
・Original songs: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V-8m5NOuDY&list=PLBaT8Sy6CchrjfNfjJay32ydYfD4TrRZq
・《廢嘈日記》: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CMJJTfzWQQ&list=PLBaT8Sy6CchqaYam6KlxzGEnBUOf7fCkU

依凡手套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評價
美中最近感情不太好,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可能擦槍走火,上個禮拜,兩國外交戰火差點又被一張照片點燃了!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上傳一張寵物犬梅沙(Mercer)的照片,地上還擺著牠最愛的玩具,但正中間這隻…扼…好像有點尷尬,「小熊維尼」近年被網友當成對岸領導人的惡搞化身,大家應該都不陌生,蓬佩奧恐怕也不會不知道,這張曬狗照就引發聯想了,難道是在暗指「咬殺維尼」嗎?怎麼不找個跳跳虎、米老鼠、不然凱莉的妹妹凱蒂貓都好啊?但偏偏是小熊維尼,這真的沒有故意嗎?還好那個梅沙看起來慈眉善目,年幼無知的樣子,要是換這隻來就更不得了。
而就在這張照片引發政治解讀的同時,美國又傳出,川普政府打算禁止所有中國共產黨員入境美國,再為美中關係投下震撼彈。美國聯邦法律「移民與國籍法」(Immigration and Nationality Act)裡面規定,如果美國總統覺得哪些外國人入境後,可能危害美國利益,就可以宣布禁止他們入境,禁多久也由總統自行裁量。川普2017年就曾經援引這條法律,對七個穆斯林國家發布旅遊禁令,雖然鬧上最高法院,但最後是被裁定合法喔~所以川普現在打算如法炮製,這次把目標換成中國共產黨員以及他們的家屬,已經在美國境內的人,取消簽證、驅逐出境!
《紐約時報》引述四位知情人士的消息爆料說,這紙禁令還在草擬階段,根據中國官方數據,中國共產黨員約有9200萬人,但美方估計,如果把家屬計算在內,禁令可能影響2.7億人。如此廣泛的禁令將是自2018年兩國貿易戰開始以來,美國對中國採取的最具挑釁性的行動!
中國全部人口突破14億,2.7億是20%的人口,平均每五人就有一人。而且人家臉上不會寫著「我是中共黨員」啊,美國政府要怎麼確認?真的要執行起來難度很高吧?
況且「入黨」可以說是中國人生活中再平凡不過的一部分,想要升官升學發大財,入黨者得優勢,但並不代表一定支持官方的意識形態呀;對川普這個舉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嗆聲說:如果報導屬實,只能讓人感到美國的「可悲」,但民間態度就不太一樣了。
不少中國網友表示,他支持!因為他們不爽高官捲款赴美安享晚年,還拜託川普「認真處理」,幫中國老百姓抓貪官。但專家認為,禁令一旦上路,勢必會引發中方報復,同樣拒絕美國公民入境中國,讓美中關係雪上加霜。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從跨海叫罵升級到相互制裁階段。這場新冷戰開打,美國真的挺得住嗎?還是一個修昔底德陷阱?
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個新崛起的大國必然要挑戰現存大國,而現存大國也必然來回應這種威脅,這樣戰爭變得不可避免。所以美中真的會走向這條路嗎?
雖然「去中國化」已經成為川普競選連任的主打歌,但專家普遍認為,美國和中國翻臉百害無一利,還恐怕出現嚴重「戒斷症」。我們舉幾個例子,先拿禁中共黨員入境這件事來說,將直接衝擊到旅遊消費和房地產板塊。
在疫情爆發前,赴美外國旅客人數,中國排名第五,2019年共有280萬人次,雖然人數不是最多,但中國遊客卻是最會買的,他們停留期間平均會消費6700美元(約20萬台幣),比其他國際遊客多了50%,許多高檔精品店根本是靠中國遊客的荷包吃飯的。
另一份數據顯示,從2005年到2015年,中國在美國的旅遊支出增長了8倍,2015年中國遊客為美國經濟貢獻了270億美元;而許多中國高官雖然嘴巴上反美,但都私下在美國置產,拚命把小孩往美國送,根據全美不動產協會(NAR)的數據, 2018年中國人購買的美國房地產,總價值高達320億美元,其中10%是買給留學子女住,比例超過任何國際買家。
出口上,美國農業部門十分仰賴中國市場。根據統計,美國的三大出口國,冠亞軍是鄰居加拿大(18%)和墨西哥(16%),第三名就是中國,2019年出口額佔了6.6%,也是增長最快的市場。先前的美中貿易戰,就導致原本應該銷往中國的大批美國農產品賣不出去,2019年家庭農場破產案例比前一年增加近20%。
就算美國人能撂下狠話,說你中國人的錢我不賺了,問題還沒有解決。中國是世界工廠是叫假的?現在美國吃的穿的用的,連保險套都是Made In China。最傷感情的就是,川普天天在那邊Chinese virus,Chinese virus罵中國是病毒發源地,但美國還是跟中國買了一大堆醫療器材。從4月起陸續空運到美國,光是第一架就載了80噸,舉凡口罩,防護衣,手套,溫度計,呼吸器,測試劑全都要跟中國買,連挖鼻子做採樣的棉花棒,這麼基本的東西都要跟中國買。
但是中國的產品良率有問題啊,N95不是N95,只有N而已,no good。你當他不知道嗎?都知道,英國,西班牙,義大利,比利時,芬蘭,加拿大,都抱怨過了,美國怎麼會不知道?但不買行嗎? 你美國企業為了省錢,把所有的工廠搬過去一二十年了,美國國內自己根本都不產了。美國現在給COVID-19教訓了一頓,知道不能這樣搞,兩黨有共識,這些要救命的器材不能仰賴別人,要自己做。現在美國死了十幾萬人,確診病例快四百萬,夠急了吧?連這麼急的產業,據估計美國製造業能趕上進度,都要好幾年的時間,所以那些比較不急的,沒有一下子不會死的,像汽車,你覺得要花多少年製造業會搬回美國?
根據《日經中文網》的研究,中國的製造業生產每減少100億美元,對美國的直接和間接衝擊就高達650億美元,川普想要擺脫對中國的依賴,恐怕經歷多年陣痛期。而且中國其實是美國的海外金主爸爸喔,目前中國持有1.08兆美元的美國國債,僅次於日本(1.26兆美元)(第三名英國3935億美元),為美國預算赤字提供了大筆資金。
這波疫情讓美國經濟面臨「大蕭條等級」的經濟危機,目前經濟學家們分成兩派,一派認為美國為了自身利益,應該放棄貿易戰,想盡辦法挽救當前經濟,美中貿易戰只會兩敗俱傷;而另一派經濟學家則認為,美國應該繼續升級貿易戰,一方面向中國索討更多利益,同時也能報復中國的防疫不利,但其實兩派殊途同歸,都不能否認在疫情後,美國經濟對中國的需求勢必增加,不過隨著美國總統大選逼近,出於政治利益,預料美國將繼續攻擊中國,讓貿易戰持續升級。如果川普連任成功,「去中國化」可能成為第二任施政重點,就算民主黨拜登當選,在美國反中情緒高漲的氣氛下,也不至於貿然向中國靠攏,因此無論民主黨、共和黨誰執政,未來幾年內,美國很可能會在中國問題上採取更強硬的立場。
美中攜手發展經濟,已經20多年,短時間內想要無痛脫鉤,專家學者們都打了大問號。蓬佩奧坦言,美中經濟一體化程度高,中國外長王毅也說,美中關係發展至今已經很難「不顧實際強行脫鉤」。雖然美中不至於真的實質上開戰,但你認為這場貿易版的「修昔底德陷阱」,有可能避免嗎?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美禁中共黨員
#脫鉤美恐重傷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依凡手套 在 Lee Winly Youtube 的評價
10-05-2021
三牙全走 考牌路線
又回到最初的起點,重回我的啟蒙之山
‼️石壁水塘→西狗牙(上山)→一線生機→東狗牙(下山)→中狗牙(上山)→一線生機→閻王壁→斬柴坳→昂坪‼️
?全程大概 14km
?東涌轉11號巴士石壁警崗落車
每個人都有一個山的故事,我的就是狗牙嶺
他是讓我重拾兒時背包客這個理念,將我小時候的興趣重新勾起,
山神山精靈原來真的存在在現實,不是我幻想的,
我第一座真真正正踏上,原來山是這樣的,也是我離開郊遊徑,真真正正認真爬山,真真正正學行山,
我最愛的山-狗牙嶺
狗牙嶺我分開行過,所以其實我係十分之熟,但係我未曾一次過行曬三隻牙 ,而且夏天嘅狗牙嶺係綠色,非常之靚㗎,所以我一直好想喺夏天去親眼睇
而我就係呢個黃山圈呃咗兩個人上我賊船???今次係我第一次carry人,佢兩個真係好慢呀????
畀我預計嘅時間慢咗2hr30min左右
但其實時間都唔緊要,因為有佢哋兩個 ,先將平凡的三牙全走,變得咁刺激瘋狂,
所以我從唔介意慢腳,因為我曾經都係依家都係慢腳??,你經歷嘅我曾經都經歷過,我好明白你哋嘅心情
因為你地,才會有模黑一線生機模黑閻王壁,黑夜裏見到老鼠蛇???
同埋我今次想試下背4L水嘅重量負重,果然唔簡單呀,爭d重死我,遲啲要試下背6L水真係會死人??
男仔喺水口村頂唔順所以撤退,其實女仔都可以撤退嘅(其實我係好想佢走???)
不過佢話佢會一路好擔心我,唔安樂
所以死都要跟埋我上山完成埋,雖然我好感激佢陪住我,但係我真係好想踢佢係水口村走????
佢體力開始唔得,所以行得慢,加上佢第一次行夜山,入黑後仲更加慢,基本上之後我係半摸黑睇前路行,佢雖然有頭燈但係我都要 電筒射返住佢 ,
一來我可以睇到佢跟唔跟到我上
二來幫佢再照大啲條路況
然後原來佢好怕老鼠,我仲喺度 調戲 啲老鼠,佢嚇到捉住我爭啲一齊碌落山???
我仲終於見到野生蛇,不過我手腳慢,喺條路中心影唔切,只影到佢入草叢
原本係想上鳳凰山伯公坳走,但係閻王壁嗰度開始進入雲層,起大風,上到 小鳥回頭更加係風勁加強, 橫風橫雨 ,女仔驚到再度腳軟,
最後去到昂坪嗰個路牌,其實我係想上鳳凰山,不過為咗個女仔,佢都話為咗佢走啦,唔好再行啦???
所以我就為咗佢嘅心理體力安全,我哋就離開喇,女仔話佢呢一生都會記住我E一個人??? 上了賊船
(其實水口村想踢佢走㗎自己跟埋黎???)
我哋就喺心經簡林嗰度call的士,睇下call唔call到, 先決定再行邊度走,於是我就喺度扮慘同司機講,我哋得兩個女仔唔識得離開???,成功叫到的士就喺昂坪離開啦
我仍然衷心感謝兩位水魚跟咗我一條不歸路??? 好開心,辛苦 兩位不開名
最後東狗牙中段我飲水抹下身除咗手套,之後就出事,跣親手掌被沙介開???當時卻不懂痛,一心要完成??搭巴士回家才痛到仆街??
更多的照片可遊覽 : 行山, 大自然 hiking, nature (2021)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
行山, 大自然 hiking, nature (2014~2021)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
HONG KONG 香港遺跡 香港街拍 (2013~2021)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
sunset(2008~2021)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
#三牙全走 #考牌路線 #行山好去處
#kolhk #hkkol #sginfluencer
#垃圾自己帶走
#行山 #行山人士 #行山打卡 #香港行山
#travel #hiking

依凡手套 在 供不應求! 醫用手套每盒300元貴2.75倍 - YouTube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