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樣東西,最能代表過去,或現在的你?
這是我的故事……
(新書摘錄6,2月14日出版)
這是一張9萬2千1百元的海報。
住紐約時,我在時代廣場一家破戲院,看了湯姆.克魯斯主演的《征服情海》。
湯姆.克魯斯的Jerry Maguire,原本是運動員經紀公司的紅人。一晚良心發現,寫了封「使命宣言」,勸老闆「少接一些客戶,給每位客戶多一點關注。少賺一點錢,多做一點公益。多愛自己一點,開始真正地活著。」
他把使命宣言發給全公司。第二天同事們對他夾道歡呼,感謝他說出所有人的心聲!
一周後他就被fire了。
被fire時,他義正辭嚴地邀請同事跟他一起離開另起爐灶,但只有芮妮.齊薇格(《BJ單身日記》)飾演的會計願意跟他走。他膨風地對芮妮.齊薇格說:「哼,我們走,看他們沒有我們怎麼辦!」
沒想到他們前腳一走,公司立刻恢復忙碌,少了他們一點影響都沒有。
這情節打動我,跟我當年的處境有關。
當時我在紐約的大公司上班,每天在理想和現實間的掙扎。我最認同Jerry Maguire的是:他不是純粹的理想主義者,也不是唯利是圖的資本家。他跟我們大部分上班族一樣,有理想,但也想賺錢(“Show me the money!”)。有傲骨,但也能忍下羞辱。
後來我搬回台灣。低潮時,看《征服情海》,聽Jerry Maguire的師父對他說:「如果心是空的,腦再聰明也沒用。」
我動用關係,跟《征服情海》在美國的發行公司,要了一張原版海報。收到時,好像收到自己的出生證明。
當晚我把海報放回硬紙盒,放在公司的牆邊,準備隔天去裱起來。
但第二天到公司一看,硬紙盒不見了!
我到處問同事,沒人看到。問大樓管理員,他說:「可能被清潔阿姨當垃圾扔了!」
「垃圾都集中在哪裡?」
「地下室的垃圾間。」
B2的垃圾間,像密閉的亂葬崗。我翻了半小時,在角落找到那折爛的硬紙盒。
我用跑急診的速度去裱框店:「還有救嗎?」我問。「沒問題!」老闆說。
一周後,我拿回平整的海報。像乾洗過的襯衫,一點都看不出是死而復生。
我把海報掛在家裡客廳牆上,又在網路上買了複製品掛在公司。
在那兩張海報下,我過了五年上班族的日子。有理想,有現實,有傲骨,也有屈辱。老闆在那張海報前罵我,女友在那張海報前跟我分手。2005年,我辭去MTV總經理的工作。唯一帶走的,是當初帶進來的這張海報。
我無意間模仿著Jerry Maguire,離開大公司,自立門戶。我想起劇中有個人跟Jerry Maguire說:「想要偉大,就要把你的『球』(指男性某個器官)高掛在空中!」
跟電影中的情節一樣,我發現自立門戶沒有想像的那麼浪漫,把「球」高掛在空中很容易著涼。你還是有老闆,也就是付你錢的客戶。他們還是會罵你,簽約後仍然跟你分手。
離開大公司,我只當了一秒鐘的英雄。接下來一年,一個人在大海中獨泳。大公司沒有我一切如常,我沒有大公司卻變得慌張。過去每個人都愛我,現在每個人都落跑了。
但慢慢的,我找到適合長泳的姿勢。我寫作、演講、做節目、做「若水」、做夢想學校。
我比以前更認真、更節省。
我交新朋友,不再是以總經理的身份,而是以王文華的身份。
我追女友,不再是以奪金牌的心情,而是以找伴侶的心情。
慢慢的,我周日晚上不再焦慮,周一早上期待早起,客戶說我的東西有價值,我不再覺得自己只是小螺絲。
離開大公司後,我親身體會到 Jerry Maguire送出使命宣言時說的那句話:「我35歲,我再度誕生了。」
再度誕生後,我體會到不必活在一張海報下。我仍喜歡《征服情海》,但應該讓它的精神傳向世界,而不是藏在家裡。
於是在2009年10月,我辦了一個義賣活動。把「誕生」前所有紀念品賣掉,包括《征服情海》的海報,把所得捐給「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
結果一位「神祕友人」,在電話上透過代理人,用9萬2千1百元(921是國際失智症日),買下《征服情海》的海報。
9萬元,買一張曾埋在垃圾堆的海報。
當我把錢捐給失智老人基金會時,我感受到Jerry Maguire在寫使命宣言時說的話:「突然間,我又是爸爸的兒子了。」
我爸爸已過世,但有另一位神祕友人,提醒我爸爸曾教我的價值:少賺一點錢,多做一點公益,在理想和現實間掙扎,為善不欲人知……
(1/30繼續)
哪一樣東西,最能代表過去,或現在的你?留句話,讓我們重新認識彼此。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6萬的網紅有仇必記- 何志光頻道 Ho C K Jonath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使命宣言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何處,全由我們自己決定,而我們的選擇也會影響生命旅程最終的樣貌。
無論我們身處的外在世界多麼失控或折磨人,我們都能徹底掌握自己的焦點要集中在哪裡。
只要覺得突然或經常感覺失衡,就可以透過思考自己擁有哪些「資源」來重振旗鼓,像是回想一些重要時刻、人物、地點或與自律神經系統相關的經驗(通常是休息的時刻),例如,你可能會回想起能帶來平安、喜悅情緒的畫面或回憶;也可能注意到其實周遭並沒有任何立即性的危機:至少此時此刻,並沒有地震、官司已經休庭、手術結束了,或是補助已經申請完成等等。如果你讓自己休息片刻,神經系統就會平靜下來並自我調解,心跳會減緩、呼吸不會那麼急促,腎上腺素也會慢慢恢復正常。在這種時刻,就能提醒自己重新建立體內平衡。
摘錄自《#創傷照管》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早安:
今天晚上要談靜心,而靜心是注意力的練習,所以特別分享這本書的這篇文章。這本書本身是2020年得獎的好書,重點在試著教導助人者如何排解自己的創傷。
從上面的摘文可以看到,回到當下,可以是一種能力或資源,可以帶來平靜,這也是我們昨天直播討論的內容。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2472008306433911
祝願您,能適當引導我們的注意力,因為那能形塑我們的世界!
... ... ... ... ... ... ... ... ... ... ... ... ... ... ...
我把自己的焦點放在何處?
【文/ 蘿拉.李普斯基, 康妮.柏克】
清楚明白自己將焦點放在何處,能讓我們了解,原來自己完全能自由選擇如何與生命中的事物互動。
最近一次在墨西哥旅行時,我再次領悟到這一點。我當時試著學衝浪,並透過這個體驗明白對於多數衝浪愛好者來說,為什麼衝浪近乎是一種宗教、哲學與生活方式。我驚嘆地理解到,原來衝浪不只是讓我們征服海浪,也象徵我們能夠在生命中掌舵。
試想你在廣闊的汪洋中試圖追浪,你可以因為大浪很遙遠,或是海浪潰散的方向不對而氣餒,也可以選擇停下來注意晴朗的藍天和陽光,以及身邊環繞著一群同樣熱愛等候浪頭的陌生人。接著浪來了,而你完全無法掌控,海浪一波波湧現,無論是在衝浪或是生命中,你都無法決定海浪的大小、潰散的位置及間隔。你只能選擇自己要專注追哪一道浪。
接著,你只能用盡全力放手一搏。有時候非常順利,讓你能盡情享受衝浪;然而大多數時候,你都只能在浪頭上堅持一下就會跌下來;還有些時候衝浪變得困難不已。在這些時刻,就如同在人生中,你想選擇把焦點放在你乘浪前行,盡情享受追逐的下一道浪,並為了自己還能夠去追浪而感恩?還是要藐視自己,埋怨自己不夠強壯、怪罪海浪、抱怨其他衝浪玩家,或者認為只要換一塊衝浪板,你的衝浪體驗就會截然不同?
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何處,全由我們自己決定,而我們的選擇也會影響生命旅程最終的樣貌。
印度醫師與心靈導師狄帕克.喬布拉的教導風靡全球。他說人生就像是慢慢展開一系列場景,而我們隨時都在選擇要將自己的注意力擺在哪裡。我們可能習慣注意負面、痛苦且帶來麻煩的事件,必須努力克制自己才能轉移焦點,並真正以嶄新的視角來看待這個世界。
拳擊手「颶風」魯賓.卡特有次對幫助自己洗清罪名、脫身冤獄的萊斯拉.馬丁(Lesra Martin)說:「超脫我們身處的困境很重要⋯⋯我開始寫作時,發現自己不僅僅是在述說一個故事。每當我坐下來寫作時,就能超脫身處的囹圄,超越四面圍牆,在整個紐澤西州遨遊。我彷彿可以看見曼德拉在獄中撰寫著作;還有政治活動家休伊.牛頓、作家杜斯妥也夫斯基、雨果還有埃米爾.左拉。非常神奇⋯⋯」無論我們身處的外在世界多麼失控或折磨人,我們都能徹底掌握自己的焦點要集中在哪裡。以新的方式形塑感官經驗,可以改變我們的生命。
…
我選擇把焦點放在我那一天完成的事情上,專注在順遂的事情、確實發生的改變、實際推動且我真正做到的事情上。至於其他事情,我在那天結束時就將它們拋諸腦後。──社區醫療診所小兒科醫師
…
在實務上,可能得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調整看待事情的角度。有時候得專注在眼前的事情上,有時候則要退一步思考。如果服務對象不幸逝世,你得想想那些存活下來的人。如果拯救全世界的念頭壓得你喘不過氣,最好把重點放在你可以為個人提供什麼幫助。
Street Yoga是奧勒岡州波特蘭的一個機構,專門教導青年遊民與照顧這些人的服務者,透過瑜伽、冥想來促進身心健康,且為了避免讓自己感到永遠都不夠努力,所以在制定新的使命宣言時十分小心。即便這些無家可歸的青年提醒他們現實多嚴峻,他們依然找到了觸手可及的目標:「Street Yoga致力確保所有人都能與他們自己的身體、心靈與社群自在共處,讓人人不再感到無家可歸。」
在身體經驗創傷療法領域中,「建立資源」(Resourcing)是一種協助訓練焦點的明確方式。只要覺得突然或經常感覺失衡,就可以透過思考自己擁有哪些「資源」來重振旗鼓,像是回想一些重要時刻、人物、地點或與自律神經系統相關的經驗(通常是休息的時刻),例如,你可能會回想起能帶來平安、喜悅情緒的畫面或回憶;也可能注意到其實周遭並沒有任何立即性的危機:至少此時此刻,並沒有地震、官司已經休庭、手術結束了,或是補助已經申請完成等等。如果你讓自己休息片刻,神經系統就會平靜下來並自我調解,心跳會減緩、呼吸不會那麼急促,腎上腺素也會慢慢恢復正常。在這種時刻,就能提醒自己重新建立體內平衡。
我曾和一位專業治療師表示,持續咳嗽讓我的壓力非常大,而他分享了一個簡單卻十分實用的方法來改善我的狀況。與其全神貫注在靠近我前胸位置的疼痛,他說:「不如將焦點放在背部。你的背部感覺如何?另一個肺的感覺又怎麼樣呢?」我們可以在精神上努力提高平靜、平衡的感覺,越常練習專注於當下,並鎖定我們的內在與外在資源,遭遇急性或持續性的壓力時,就更懂得如何照顧自己。
當我們明白,原來只要刻意選擇將自己的焦點擺在何處,就能改變周遭環境和生活互動的方式,並從中汲取極大的力量。這種做法來自科學家丹尼爾.席格與佛教僧侶傑克.康菲爾德,他們將最新的腦部生理學研究與最古老的正念禪修結合在一起,並認為我們投射注意力的方式,會以特定程序觸發腦部的特定區塊,最終導致腦部發生結構性變化。
也就是說,隨著我們花費時間好好練習控制自己的焦點,原先只是暫時性、刻意營造的正念狀態,最終會成為穩定的精神特徵。就算試著導正覺察焦點的努力看起來微不足道,也能對生活經驗產生極大改變。曾受過醫學訓練的美國哲學、心理學先驅威廉.詹姆士曾說:「只有我願意關注的事物,才會成為我的經驗。」
多年前,西雅圖的環保住宅中心付之一炬,這個單位原先提供了再生、永續與綠建築材料的寶貴資源,卻在一夕間全毀,且至少有段時間無法回復。然而,在火災發生後,透過這家公司送出的明信片,明顯看到他們面對困境的態度十分豁達。
……
試一試
一、試想你在工作中面臨的艱難挑戰,寫下讓你感到處境艱難的三個原因,再寫下這個狀況令你感恩的三件事。看看自己的清單後,捫心自問:「我更可能把注意力放在哪裡? 為什麼?」
二、花一天的時間努力留意自己內心的旁白。你是在看到半杯水時,覺得杯子半滿而知足,還是會認為半空而不滿意的人? 你能夠換個角度看事情,以至於保持知足的心境嗎? 還是你傾向始終不滿意周遭的一切?
三、找一面鏡子,然後站在前面看看鏡中的自己。留意你腦海中閃過的前三個念頭。你認為這些念頭是正面、慈愛、和善的嗎? 如果不是,那就再試著做一次。
.
以上文字摘錄自
《#創傷照管》
照顧別人的你,更要留意自己的傷
圓神書活網 https://bit.ly/T0400052
博客來 https://bit.ly/T0400052-B
金石堂★選書 https://bit.ly/T0400052-K
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https://www.facebook.com/BookLife99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使命宣言 在 翻轉教育 Flip‧Education Facebook 八卦
【他33歲轉行,來到一所「不許教學生」的校園】
每位老師,都有過一段當 #菜鳥教師 的時光,「滿血」進入課堂,「殘血」回到家,還要天天當「備課漢」。
他也一樣,甚至曾被震撼教育「不許教學生!」
現職開平餐飲學校關懷老師的 #緯中 老師,長期投入 #PTS教育 、寫過多則陪伴孩子成長的故事,但他其實曾發下豪語「畢業絕不當老師」。是什麼樣的契機,開啟他中年轉行踏上教職之路?
👉👉cplink.co/MegxuovO
-----
👨🏫「我,要成為這樣的老師!」身為老師的6項使命宣言
cplink.co/5YV80QxZ
👨🏫成為孩子的貴人 蘇文鈺鼓勵老師「成為黑暗裡的光」
cplink.co/4x2MuWTG
使命宣言 在 可以勇敢Be Brave Youtube 的評價
「談戀愛直到見主面為止。」這是麗吉人生最大的夢想。
這支影片很不一樣,今天不聊什麼感情主題。
是一個女生,勇敢去愛的故事。
陪伴老公這四年製作電影《複身犯》
麗吉面對小時候家庭破碎的陰影
一次次的跨越恐懼
「你不是你的父母,你會有一個新的人生。」
「你不會複製他們的悲劇。」
影片裡,麗吉有一段話:
「老公,不管票房怎麼樣。只要你不放棄,我永遠會跟你一起,完成你的夢想。
你可以放心的,做所有你想要做的事,不用擔心我,我永遠都會支持你。
相信你自己,不管這個世界怎麼可怎麼看你。」
我們頻道常常在聊愛情,或者說愛吧。
愛,從來就不只是 我喜歡你 、你喜歡我
在這段12年的婚姻裡發現,愛的真諦其實是犧牲、是成全。
麗吉的使命宣言
「勇敢去愛,像從來沒有受過傷一樣。」
她正在走這段不容易卻很值得的旅程。
也送給 那個渴望去愛的妳
勇敢之前,可以先有脆弱的。
分享你的心得或故事,讓我們一起陪你~
也歡迎大家去戲院支持《複身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IhTGZpdg_o
一起看這部好不容易完成的愛的結晶❤️
#楊祐寧 #張榕容 #可以勇敢
#歡迎訂閱我們的頻道及分享影片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4XeDffIKY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