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如來宗禪行週報155期 ──
•生日祈願:眾生無邊誓願渡.煩惱無盡誓願斷.妙法無量誓願行.佛道無上誓願成!
妙禪師父慈悲賜福3月份壽星同修
•日本大阪同修第6度來台 接受 明師親帶
---------
※祈願※
詞/曲:韓培娟
每天 陽光靜靜灑下
虔誠合十懇請 師父引領
行在 師父中道上
把真愛照亮希望的每一天
每天 月光升上中天
虔誠合十懇請 師父引領
行在 師父中道上
把幸福溫暖撒滿每個夜晚
我願意 真心面對 往昔所造諸惡業
我願意 內省覺知 皆由無始貪瞋癡
我願意 全然交付 從身語意之所生
我願意 放下執著 一切我今皆懺悔
眾生無邊誓願渡
煩惱無盡誓願斷
妙法無量誓願行
佛道無上誓願成
#佛教如來宗禪行週報 #開悟 #妙禪師父 #如來 #明師 #佛心印心 #成佛 #妙禪 #慶生法會 #感恩師父 #讚歎師父 #奇異恩典 #祈願 #慈光真愛 #希望曙光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心靈語坊,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禪心】冤親債主是怎麼來的? https://a88.pics.ee/A2GZ6 https://goo.gl/c45sGX 最新影片請訂閱 心靈語坊 LINE ID 【 @a0931695598】 心靈語坊 【0955567338】 歡迎免費訂閱 "心靈語坊" 影音 https:...
佛教放下執著 在 Facebook 八卦
平安自在
循著光走向菩薩正道
年幼時曾遇一法師跟父親說:您的孩子很有佛緣
父親趕緊拉我到他身後,鞠躬道謝後,轉身帶我離開......
菱菱自小體弱夜啼,我試探眾神、考倒名醫,陪她走過艱辛的10年,不是罕病,查無病因,注射生長激素無功,被迫接受她就是瘦小,轉念放下執著,從心建立自信,將她的故事寫成書,鼓勵相同際遇之人莫走冤枉路,機緣偶遇師長引領供佛,菱菱的成長漸露曙光,她貼心、溫暖、活潑、開朗,大學畢業順利進入職場,未料再次遇上考驗,無常即是日常,先摔車再忽然頭痛、顫抖、無法站立到住院治療,找不出病因,再度考驗醫師,只能症狀治療,慢慢拉回常軌。
當頭棒喝!我們再度陷入求神問卜,我知道這是很不科學、很迷信、很笨的行為,但無助的父母心只為求女兒一夜好眠,這段日子在懺悔、感恩中頓悟,女兒是帶領我們親近佛法的小菩薩,走正道,安住的心無比強大,修煉精進,才能不為所動,不被干擾。
當初不願供佛的是我
今日決定皈依的是我
佛菩薩一直都在,看顧著我們所走的路,靜靜的等著我們回家。
皈依前,夫妻強烈衝撞,欠缺溝通、包容、體諒,用肉身凡心敵擋,看不見光、受不到暖,放下,佛菩薩要我們都放下,深呼吸,再提起歡喜心,牽起手,家人同修繼續向前走。
我們是佛教徒
我們依止法鼓山皈依三寶
您好我是寬潤,台灣的潤娥
祈願眾人的祝福
2021年世界祥和平安
娥
#法鼓山
#雲來別苑
#雲來寺
平安自在
https://youtu.be/GdiQoEgWRCY
@盧妍蓁
https://m.youtube.com/watch?v=ZnVMHTGT7N4&feature=youtu.be
佛教放下執著 在 張忘形 Facebook 八卦
【放下那些執著】
.
先說,也許這篇文章不太好懂,就只是想分享我上上週的體悟。
.
很多人說,我跟女神是不是不太會吵架。老實說,我們最近常常會有小爭執,不是到吵架,就是一種意見不合,而我情緒不太好的情況。
.
這種情況以前幾乎不會發生,但最近卻常常出現。雖然我馬上覺察,也都快速的用溝通的方法化解,但也讓我覺得非常心煩。
.
而上一週的一段對話,忽然讓我發現根源,那就是我最近根本沒有在過生活。
.
我發現,當我的時間和精力都透支,但卻還有很多事情的時候,我很難好好的把意識專注在當下。就像我好像沒有享受食物的味道,也沒有感受上課的樂趣,我就一直不斷的在完成任務,並且不斷的覺得累。
.
於是,我也很難跟身邊的人連結,因為我根本就沒有精力和意識,只希望大家別再來煩我了,我已經很累了。
.
很多事情能放著就放著吧,我現在真的什麼事情都不想做。就連上次發個文,居然還可以跟別人吵起來,這都是我很少發生的事情。
.
而我發現,當人生把精力放在執著上時,我們會衍伸出很多的不滿,失望,最後甚至變成憤怒。因為我們總認為,生活是可以控制的,但當人生不能被自己控制時,我們就會心煩意亂。
.
畢竟本來我們會做得很棒的事,都變成了理所當然的事。那些本來就可能出現的意外,都變成了絕對不能出現的壞事。於是,我們一點都沒有享受人生,我們只是在結果上打轉。
.
但更糟糕的是,結果好便成了理所當然,一點都沒有成就感。而壞結果卻成為了不能發生的事,我們就不斷的懊惱與後悔。
.
在這樣的情緒之中,我們自然沒有辦法好好生活,也就更難跟別人對話與連結了。於是在走了這遭之後,我想人生很多時候不是出自於自己的控制,而是想辦法去接受這個當下吧。
.
如果你跟我處的狀態很像的話,我想邀請你慢下來,試著放下執著,問問自己的直覺,現在是不是順著流走。想到以前看過一本書,叫做臣服的力量,裡面有一些概念可以檢視一下
.
▼無力施展的直覺▼
.
-努力卻看不見成效
.
-越用心,情況卻越來越糟
.
-很急,讓其他人想退避三舍
.
-什麼事都不想做
.
-長期感到不舒服,或是被掏空
.
.
如果你有上面的一些情境,我想你可以問問你自己幾個問題
.
1.你過去感受到快樂,是什麼時候
.
2.在生活中遇到什麼,你會覺得興奮,充滿活力?
.
3.你覺得上面這兩個答案的關鍵,是什麼?
.
我自己覺得每個人的關鍵可能不太相同,我自己發現的關鍵是,專注並享受當下。所以我就開始專注每個當下,想辦法不要想下一刻的事,而是專注在現在發生的事情,並且享受所有的結果。
.
雖然生活還沒調整回來,但現在的我雖然還是很累,但跟前幾個月比,每天都快樂許多。當然,這個想法也許不能讓每個人都快樂,但希望把這樣的反思跟你分享,也許有一點幫助。
.
而我發現,這其實也跟溝通有關。人之所以好溝通,是因為我們沒有執著。所以我也想說一下,如果你遇到前陣子的忘形,在貼文或對話中有被我傷到的話,我很誠摯的想跟你道個歉,真的很抱歉。
.
而如果你對這個情況深有所感,推薦一些我最近預計重新來看的書,也許會有點幫助
.
1.《當下的力量》
.
2.《臣服的力量:收回錯用的抵抗,擺脫依賴、執著、太努力的不安,享受生命流動的圓滿》
.
3.《專注力協定:史丹佛教授教你消除逃避心理,自然而然變專注》
.
而既然本意不是業配,所以也就不放連結了,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再找來看,我之後有時間也會寫寫書中覺得有感的話。
.
最後,跟大家分享我那天跟火星爺爺聊天,覺得一個很棒的說法。
.
他跟我說,其實人生就像是玩快打旋風,我們正在操作春麗這個角色,我們練習,也讓春麗變得越來越強大。但我們始終都不是春麗。很多人把春麗在遊戲裡面損的血,都當成是自己損血,這就是痛苦的根源。
.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我們只要關掉遊戲就好。也讓我思考,如果人生像是一個遊戲,我到底是玩著人生,還是被人生玩了呢?
.
#忘形流簡報
#快樂是因為我們有意識的享受當下
#痛苦來自於我們無意識的停在執著
#當下的力量
#臣服的力量
#專注力協定
佛教放下執著 在 心靈語坊 Youtube 的評價
【禪心】冤親債主是怎麼來的?
https://a88.pics.ee/A2GZ6
https://goo.gl/c45sGX
最新影片請訂閱 心靈語坊 LINE ID 【 @a0931695598】
心靈語坊 【0955567338】
歡迎免費訂閱 "心靈語坊" 影音 https://goo.gl/zp0G0k
歡迎免費訂閱 "綠野花香" 影音 https://goo.gl/NRsrJj
心靈語坊 粉絲團 歡迎按讚 https://goo.gl/KYwHh9
歡迎加入 心靈語坊 社團 https://goo.gl/ugNWIL
歡迎加入 心靈語坊 (紅) 社團 https://goo.gl/UuKJy1
全球健康養生 https://goo.gl/jmxnqA
歡迎免費訂閱 心靈語坊 官網 LINE ID 【 @a0931695598】
將會第一時間收到 "心靈語坊" 最新發佈的影片。
背景音樂~~
****************************************************************
lrc 歌詞
冤親債主是怎麼來的?
自古以來,我們中國人常
有這麼一句:
夫妻是相欠債才結為夫
妻:
或是子女是來討債或還債
的。
這樣的說法,是一種消極
的宿命觀,非佛教正信觀
念。
冤親債主顧名思義,
其淺顯解釋為"
有冤即有親、有債即有主
的相對關係。
所謂冤者,是因心理上形
成的一種憎恨心,有時無
關對或錯,對或錯都會形
成怨氣,是執著心所致,
只要自認受屈受辱,不論
事情是非曲直,而是因為
意識生起而執著造成。
至於親,範圍就更廣泛,
有因緣就有親,也是因為
意識生起而執著造成。
以冤親債主觀念是來提醒
自我,
凡事必有前因後果,
故日後起心動念、待人處
事之時必須要廣結善緣。
一般有幾類可能是因為冤
親債主的顯現,而表現他
希求解決內心痛苦執著的
目的:
1.身體病痛的磨難。
2.精神之類的幻覺幻像。
3.經濟上之障礙。
4.血光意外之災。
5.眾叛親離。
6.天劫人禍等。
其實因心理痛苦而執著的
冤親債主,他們要的是真
正的功德---使其能真正
離苦得樂的功德。
就像自己本身所受到的痛
苦,他人的勸慰或幫助皆
是助力,但重點要自己能
放的下。
所謂 "解鈴還須繫鈴人
"!
要如何以修行來化解「冤
親債主」心中的執著呢?
一、對於「冤親債主」的
觀念要正確:
我們無始劫來,因貪瞋癡
造作無量不善業,跟無量
無邊的眾生結了不少怨
仇。
所有起心動念,無非是
罪、無非是業。
大師說:「凡屬危險大
病,多由宿世現生殺業而
得。」
一碗之肉,冤魂纏繞,一
念殺心,罪債難逃。
我們自己被刀子小小劃傷
就很痛苦了,想想看眾生
被屠殺來吃這有多麼痛
苦!?
這種怨念就像無形枷鎖,
把牠們的痛苦牢牢的鎖
住,讓牠們無時無刻不在
痛苦的折磨中,而不得開
解,深深執著在痛苦中。
牠們痛苦如此之大,
難怪今世遇到殺害牠們的
人,就迫不及待的要討債
── 討回一個公道。
二、跟冤親債主調解時所
必須有的態度:
所謂的解冤釋結,
即是「超度」,讓對方放
下痛苦執著,超離生死,
度於彼岸。
另外用現代話來講,就是
調解、勸導。
因為過去做錯了事,希望
求諒解。
誦經、拜懺的目的就是調
解,如果對方接受了,他
離開,病就會好起來。
(一)懺悔
面對冤親債主,首先要懺
悔。
「懺」跟「悔」都是
「心」字旁,說明心在懺
悔中的重要,
所謂「罪從心起將心
懺」,真誠從內心發露懺
悔。
懺悔時絕不能抱著花錢消
災的心態,他們要的或許
是一種被尊重的感覺,
讓過往所承受的種種委屈
與痛苦的心情,能在受到
重視的態度下,得以有宣
洩的出口。
重點是,請求他們真心的
原諒,也就是放下。
所以懺悔的第一步是認
錯:
「往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罪障皆懺悔」。
不能以自己的立場來看,
不只是一種「還」的觀
念,而是要站在對方的角
度,體會對方的心情,
因為沒有人願意長久以來
背負著不愉快的心情。
我們真心的懺悔,是成為
解結的最重要的第一步。
更積極來說,藉由懺悔,
表達我們希望對方幸福的
心意,
希望透過我們的懺悔,
能讓對方糾結在內心的痛
苦,得以抒解寬心,願意
原諒我們。
(二)改過
真正的懺悔是,
發願永不再犯。
時時觀照自己的起心動
念,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是否會傷害到一切眾生,
並以積極行動力來改變習
性,以免再度造成其他眾
生的傷害,
所謂「隨緣消舊業,莫再
造新殃」,這才是真正的
懺悔。
(三)修行
瞭解凡事皆有因緣,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
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
者是」。
為徹底解冤釋結,幫助對
方離苦得樂,
理應以慈悲心、真誠心念
佛、念咒、誦經來回向給
冤親債主,
來化解冤親債主內心的仇
恨、解除他們身心的痛
苦、並幫助他們超生善道
或往生到極樂世界,
這樣才能真正解開往昔糾
纏不清、冤冤相報的惡
緣。
不論每日做了什麼功課,
都要回向,
首先回向給十方法界一切
眾生成就菩提,
然後回向給無始劫來所有
的冤親債主:
「願以此功不可沒,回向
○○○的累劫冤親債主,
身心安樂、業障消除、福
慧增長,佛力加持順利往
生佛國淨土。」
*******************************
心靈語坊 心靈天使 天使心 心靈小品 心靈點滴 天使心語 米米 美玉 心靈之旅 心旅行 心靈音樂 心靈勇者 心靈小語 人生心靈小語 心靈捕手 心靈判官 危險心靈 心靈 心靈勇氣 心靈雞湯 心靈鑰匙 心靈投手 身心靈 心靈小品 心靈點滴 黃景昭 心靈饗宴 人際關係 無染心靈 心靈小品 文章分享 心靈語錄 心靈開運網 人際關係 心靈饗宴 心靈享宴 勵志小語 勵志文章 勵志 勵志格言佳句 勵志小故事 勵志影片 鼓勵 黃景昭 勵志歌曲 勵志故事 自信心 勵志小語 勵志小品 勵志名言 陳玉珠 勵志名言佳句大全 小故事 金嗓 音圓 宏音 大道理 勵志篇 心靈舒果 溫馨勵志小語 勵志的話 心靈活水 名言佳句 立志 分享 好文 好文章分享 溫馨小品 親子文章分享 感動 經典語錄 精彩 感人文章 感人的愛情故事 感人的歌 感人的話 感人 六子心世界 就是愛分享 分享 文章 好文 影音分享 愛分享學院 成長 影片 知識 成長一起去旅行 心靈新世界 小陳世界 我愛旅行 縮時攝影 gopro攝影機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Z1wgIO6BFM/hqdefault.jpg)
佛教放下執著 在 [討論] 躺平與佛系的差異 - PTT評價 的八卦
佛教 主張放下執念不再執著面對的不再是鑽牛角尖而是更寬廣的生命潛在可能性我想佛系的概念也是著重在不執著吧不侷限於自己的慾望而是更貼近面對於事實 ... ... <看更多>
佛教放下執著 在 [討論] 躺平與佛系的差異- 看板Boy-Gir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看到版上不斷討論躺平文
有些定義上的模糊造成雞同鴨講
想來探討一下躺平與佛系的不同
佛教主張放下執念不再執著
面對的不再是鑽牛角尖
而是更寬廣的生命潛在可能性
我想佛系的概念也是著重在不執著吧
不侷限於自己的慾望
而是更貼近面對於事實
最重要的是不會有負面情緒才是佛系
既然已經隨緣
何須怨懟
而躺平的主張則是放棄努力
心有所求但不作為
與放下執著相比
躺平並未放下執著而是放棄追求
更甚者還會鼓吹大夥一起躺平
藉此來發洩不滿,想以此報復世界
抹殺自己生命的可能性
卻想藉此傷害其他人
無異於自殘報復社會一般
反倒是更加深陷執著之舉
簡言之
佛系之人面對的是寬廣的世界
充滿可能性並且不受制於人
講求的是隨緣、隨心、隨喜
躺平之人面對的是悲慘命運
慾念深卻不可得的痛苦境地
先得卻不可得,何其痛苦
受制於自己愚昧的大腦
躺平與佛系
天差地遠
--
Sent from nPTT on my iPhone 12 mini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5.81.5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y-Girl/M.1678834366.A.729.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