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移民發展與交流協會~身心靈成長讀書會
麗蟬從「半線鐵道文史工作室」扇庫導覽志工....到發起培力新住民~傳承~地方文史工作!培力由「文化跨域」的新住民,成為社區文史工作的「跨域傳承者」!帶領新住民姐妹👭一起探討與學習;
主題討論(一):古道生態~待人坑-隴頂古道;又稱挑鹽古道,待人坑?台語「殺人坑」?「待人」又有一說是「等待家人歸來」!?有意思!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review&act=info&review_id=2246
主題討論(二):社區產業~「微熱山丘」新形態的「品牌故事」與三合院 139 線「社區產業聚落」的形成?
https://youtu.be/9tdwiXvs6U8
1、成功的商業模式;何謂:奉茶文化?7%平均100塊金磚送給客人吃的約7塊,與20%~25%的設櫃抽成差異?
2、「鳳梨金磚」如何帶動「社區產業聚落」?社區公益!
3、「鳳梨金磚」從三合院到日本ㄧ級精品戰區~表參道;日本南青山店。https://neder.pixnet.net/blog/post/40217734
#社團法人台灣新移民發展與交流協會
#半線鐵道文史工作室
#身心靈成長讀書會
#我是新移民林麗蟬
#全國移民團體聯合總會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Ann•榜哥•生活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好一陣子沒來三峽老街走走,猶記得上次來三峽老街已經是去年的事情,因為對Ann和榜哥來說三峽老街跟鶯歌陶瓷老街都差不多,何謂差不多?就是老街上其實沒什麼好吃的小吃美食,販售的商品重覆率也是高到爆表!但榜哥曾說過他要拍(寫)完台灣的老街,所以三峽老街我們來分享幾家我們常吃的小吃以及路過覺得還不錯的給大家...
何謂古道 在 香港舊照片 - oldhkphoto.com Facebook 八卦
究竟邊個先係暴徒?
《誰是暴徒?》
反修例運動以來,「撤回暴動定性」是一個重要訴求。翻查雙十、六六及六七暴動史例,反修例示威者算不上是「暴動」,反而是一種「起義」。兩者的分別在於,「暴動」多是對所有人無差別地所使用武力,而「暴徒」貪圖個人私利、逞其獸慾;反之「起義」屬於摒棄個人榮辱、捍衛公義及對準政權的武力舉動。然而,由於政府抹黑,加上紅色傳媒的渲染之下,市民便慢慢混淆了兩者的性質。只有認清何謂「暴動」,才能拿出更有力的證據展示輿論戰,還無辜被控的市民一個清白。
「暴動」是無差別對所有人施以暴力。雙十暴動期間,暴徒向路過的瑞士副領事索取保護費不遂,推翻其乘坐之的士,縱火導致副領事夫人死亡。六七暴動時期,左派暴徒投彈燒死林彬、炸死北角清華街小姊弟及佈置真假菠蘿陣等,完全不問情由,喪盡天良,失去常性。這類「暴徒」,往往貪圖私利。六七暴動期間,左派頭目為了奪權,利用階級、民族及社會矛盾,號召港人「反英抗暴」,煽動學生製炸彈、派傳單,事敗之後,不沾刑責,無賴至甚。雙十及六六暴徒,搶劫舖頭、掠奪財物及發洩私慾等,導致人心惶惶,結果港府要調動英軍鎮壓,施行宵禁以至戒嚴穩住局面。
相反,反修例示威者只向警方動武及使用「及物暴力」。71佔領立法會大樓、721包圍中聯辦、723何君堯辦事處被毀及近期演化至衝擊各區警署等,即所謂「及物暴力」,針對該建築象徵的不義,然後作出痛擊。另外,由六月開始,反修例示威者集中與警察展開武力衝突,由最初的雨傘、磚頭,進化至丫叉、燒機油及焚燒各類物件等,除雨傘、磚頭外,其他形式只是「及物暴力」及防衛性質,與警方的武備、防具,包括警棍、橡膠彈、海綿彈、豆袋彈、胡椒球槍、胡椒噴霧、胡椒水劑及即將出動之水炮車絕不相稱。可是,反修例示威者的武力只針對政權,與雙十、六六及六七暴動的無差別動武不可同日而語。
值得一提的是,反修例運動中的警隊卻是無差別的對所有人動武。耐人尋味的是,港府由行政長官、司長及局長,拒不正面回應市民訴求,只下令警隊收拾殘局。警隊卻甘願淪為政權馬前卒,拒絕與暴政劃清界線,而且犯錯一次比一次嚴重。撇開示威者不論,由612衝突的老師中彈、727元朗老人院中彈、728上環樂古道兒童吸入催淚煙、83馬鞍山中產屋苑居民吸入胡椒彈、84黃大仙公屋街坊無故被襲,連同85天水圍女子裙褲被警方脫下、將軍澳街坊被無理追打而血流披面、觀塘市民被警員從警署head shot等,路過市民也被棍打或指嚇,做法極不恰當。
今昔相比之下,雙十、六六及六七暴徒,皆一一送上法庭受審,接受法律制裁。今日反修例示威者,若果真的犯罪,亦必甘心受刑。可是,四個警隊協會公然聯署聲明,表明反對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綜合各大傳媒,無論公私營電視台等多個頻道均有力證明警隊濫用武力,氣燄直可媲美警廉衝突前夕。
眾所周知,暴力解決不了任何問題。以武制暴,純屬笑話。然而,事已至此,卻浮現了一個新問題,如果「暴徒」是無差別對所有港人使用武力的話,那麼,誰是「暴徒」?
圖:立場新聞
何謂古道 在 城市山人 Mountain Urbanite Facebook 八卦
《一個好的嚮導 / 一個好的嚮導服務》
世界知名作家海明威,曾有過這麼一句話:「in a calm sea every man is a pilot」,是什麼意思呢?在平靜的海面上,人人都是舵手;套在登山嚮導上也是一模一樣,風和日麗的時候,人人都是嚮導。
在臺灣登山活動的初期,日本人引進現代登山技術,與熟知當地情況的原住民嚮導相輔相成,鉅細靡遺地踏查山域地帶,然而部落子民的功能除了引路、背負重物(外加打獵進補),更兼具了豐富的生態知識,為欲窮千里目的伯樂們所賞識。
國民政府時期,山林被加上戒嚴管制的巨閘,唯有特許團體才有機會一探究竟,於是提供嚮導服務的單位自然是登山協會,例如當時最夯的救國團。
以高山地帶為主軸,寶島山林的第一次全面解禁發生在2001年左右。高山嚮導制度的廢止使得民眾無須透過社團申請也能攀登百岳,戒嚴的山轉為自由的山,長年處於營利與非營利間黑白灰地帶的社團們,地位也逐漸由民間登山嚮導公司所取代。其中最關鍵的區別,則是登山社團的傳承式登山教育漸漸式微,而大眾和業者共構的「登山速食文化」態度益發顯著。有裝備、有錢、有時間,沒有爬不上的百岳。
曾擔負教育責任的社團,不是將隊員當客戶看待,而是當學生看待,看看國寶學術登山家楊南郡先生第一次跟山會爬山就被叫去背公裝、晨起燒公水就知道了,因為登山是一件與心智成長環環相扣的活動,必須要透過諸多實作才能汲取養分,絕對不單只是跟著走而已。
如今跟著商業團體去爬山,有多少錢就能有多少便利,好處是降低了登山活動的門檻,壞處則是讓大眾逐漸視服務為理所當然,忽略了山依然是山,是個充滿野性與潛在風險的所在;忽略周遭的環境就是我們的家,遺忘了與良好服務共伴的代價是如何的高昂;想像不到一陣迷霧與混亂之後,幽閉森林中只剩下孤單飢餓的自己會是怎麼樣的局面。
.
嚮導也不再擔任「看你還算上進,就多教你一點」的亦師亦友角色,畢竟商家與客戶的關係本質上就不同,見到客戶有踰矩行為,心中想著罵幾句以後可能就賺不到錢,只能敷衍地勸告幾句,抑或是當作視而不見。試問這對登山教育、對環境保護能有多積極的幫助?
如今的商業隊伍願意負起多少的教育功能,乃至大家有多少意願付費上登山教育課程,見仁見智;但若是我們面對山海的速食心態不改變,一切都不會有改變。
-\-\-\-\-\-\-\-\-\-\-\-\-
然後,我們身為消費者,也該清楚嚮導服務/嚮導的「專業」跟「價值」何在。
好的嚮導服務不只是幫我們代辦住宿、接駁、雇用協作而已,他熟知路線所穿越的山域、水源、營地、撤退點等,甚至連行進、打包、裝備、輕量化等等都有系統化的研究。除了詳查氣象預報之外,他還會懂得觀察天候變化、定位導航技巧、野外急救(WFA以上)、風險控管,尤其是風險控管──是需要長年經驗累積才能有小成的能力。
最後一個,同時也是易於被忽略的一點,則是對環境保護的態度與知識──例如教導隊員在打包時就減少垃圾,降低自己最後攜出的重量,也例如便溺應該盡量遠離水源地等。如果隊員做的不對,他也應該堅定地提醒並勸告之。
再來,針對臺灣獨特的環境,加分項目還有生態知識和歷史人文知識,嚮導如果能叫得出什麼是冰河孑遺植物、何謂河川襲奪、日治時期的登山路線有何不同、什麼腳印是什麼動物留下、這條古道從前是哪一族在使用等等,更可以讓登山變得饒富趣味。但此等「特種嚮導」目前是可遇不可求的存在,市場似乎也尚未成熟到能養得起許多這類菁英分子,非常可惜。
.
以上當然不限於商業嚮導,自組隊的人們除了登山安全相關的知識外,也應該盡可能照著自己的興趣取向來探索登山與不同領域的整合機會。只是我認為商業嚮導接觸到新手的機會比較高,因此有在初期就導正方向的必要,就像剛出生的小雞會跟隨第一眼看到的物體一樣。
.
一趟大夥兒笑嘻嘻完成的行程,或許回顧起來風平浪靜,或是有驚無險,似乎自己走也沒問題,其實許多可能的危險都只是被嚮導預防於無形之中而已。有道是上兵伐謀,基於對路線和隊員組成的瞭解來加以籌畫、擬定登山策略、攜帶適當裝備,沿途因地制宜、因時制宜,預防勝於治療,才是登山安全最精采的篇章。
但如今,假如要選擇一個商業隊伍,其實大家對於何謂好的嚮導服務或好的嚮導所知甚少,不只網路上資訊非常不足,體育署主導的《山域嚮導》制度也未獲公信力,我們只能自己睜大眼睛來看,或是出了事當作繳學費(但求代價不會是任何人的性命)。
第二次全面解禁正在發生中,至於解禁後是否會重蹈第一次的覆轍,未實施具遠見的管理措施而導致日後問題叢生,還是未知數。我國未來的登山環境發展,還需要大家多多關懷。
-\-\-\-\-\-\-\-\-
*好啦我知道寫了落落長,有耐性看到這裡沒轉台,不妨猜猜看照片中是哪一座名山?😃
何謂古道 在 Ann•榜哥•生活事務所 Youtube 的評價
好一陣子沒來三峽老街走走,猶記得上次來三峽老街已經是去年的事情,因為對Ann和榜哥來說三峽老街跟鶯歌陶瓷老街都差不多,何謂差不多?就是老街上其實沒什麼好吃的小吃美食,販售的商品重覆率也是高到爆表!但榜哥曾說過他要拍(寫)完台灣的老街,所以三峽老街我們來分享幾家我們常吃的小吃以及路過覺得還不錯的給大家參考!
詳細圖文:https://haohui2017.com/lifestyle/sanxiaoidstreet/
店家資訊
●三峽長福橋下香腸
營業地址:新北市三峽區清水街342號
營業電話:0928-471120
●紅牌烤地瓜
營業地址:新北市三峽區忠孝街13號對面
●客家麻糬(米齊粑)
營業地址:新北市三峽區民生街253號騎樓下販售
●金三峽牛角
營業地址:新北市三峽區民權街7號
營業時間:07:00-22:00
營業電話:0800506777
●東道飲食亭
營業地址:新北市三峽區仁愛街7號
營業時間:11:00-20:00
營業電話:02-86715692
●古道阿彬杏仁茶之龜苓膏
營業地址:新北市三峽區民權街40號
營業時間:09:00-21:00
營業電話:0952-996555
●鄭記三角豬血糕
營業地址:新北市三峽區民權街87號
營業時間:11:00-18:00
營業電話:0922-975583
●古早酸梅湯(三峽冰工廠)
營業地址:新北市三峽區民權街97號
營業時間:11:00-18:00
營業電話:0922-500557
●清水冬瓜王
營業地址:新北市三峽區長福街15號
營業時間:11:30-19:00(假日09:30就營業)
營業電話:02-26730333
●古早味烤玉米
營業地址:新北市三峽區清水祖師爺廟前大廣場
(面對長福橋右手邊大樹下)
營業電話:0988-882028
喜歡Ann和榜哥的朋友們記得按讚、訂閱、分享、開小鈴鐺!
FB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aohui2017/
追蹤 IG annchan_1025 (Ann/安姐) https://www.instagram.com/annchan_1025/
商業合作洽詢 haohui201710@gmail.com
有任何問題可直接私訊粉絲專頁
#三峽老街 #三峽老街小吃美食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fUscxhsg6A/hqdefault.jpg)
何謂古道 在 受难节信息:何谓挽回祭 - YouTube 的八卦
受难节信息: 何谓 挽回祭. 古道 今傳. 古道 今傳. 148 subscribers. Subscribe. 3. I like this. I dislike this. Share. Share. Save. Sav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