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車報告] AMG GT S vs. Ferrari California T 咆哮山巔
4K UHD: https://youtu.be/QkNJgOnewB0
下過大雨的清晨,車窗玻璃水氳朦朧!水珠,沿著車體滑落,尾管蒸騰的水蒸氣,空氣中,還有渾厚的怠速聲擴散著…
倏然,兩道黃色身影急速穿梭,V8 Twinturbo的咆哮聲浪劃破天際,
相近的動力規格,同樣FR的驅動配置,銀箭最強現役機種,單挑躍馬入門GT。AMG GTS對戰California T,無懼山道濕滑,盡情釋放V8增壓動力!
性能雙黃
過去,我們總認為Ferrari跑車的設計張狂、低扁,而Mercedes-AMG產品雖展現異於一般車輛的武裝格調,但仍帶著內斂氣息隱身於車陣中。然而銀箭會上躍馬的此刻,卻令我們全然改觀。
集合點初次相逢時,立即可由外觀看出兩車定位差異,採用Solarbeam金屬黃塗裝的AMG GTS車色油亮搶眼,搭配寬扁的車體與倒L形前燈眉後,即使停靠路旁AMG GTS仍似乎專注凝神,隨時準備吞噬前方每吋路面,就連車尾LED尾燈也好似正緊閉雙眼、並由兩側排氣管張著大嘴吐氣。四腳踩著消光黑輪圈更增不少肅殺氣息,無須贅言就能感受那股氣勢!
反觀California T不管車頭尾皆存在著親和力,除了擁有法拉利家族頭燈搭配微笑造型氣壩,彷彿訴說著California T也相當享受每一段奔馳的機會。而California T車尾家族圓燈僅於開啟大燈或霧燈時作為警示之用,煞車燈與方向燈以後保桿上的LED燈條顯示則是California T較特別之處!
獨特的造型設計,取材自1957年250 Testa Rossa賽車,除引擎蓋上方的散熱孔以及車尾下擾流較富運動感,戰鬥氣息在其餘車體設計上並不多見。
兩車迥異的個性除了車輛外觀即可看出,進入車室後,更為明顯!坐上深陷的麂皮跑車椅後,立刻被AMG GTS車室大量使用的麂皮、鋁合金以及碳纖維座艙環繞,寬大又高聳的中央鞍座更讓人像置身於戰鬥機艙;就連中央冷氣出風口看起來都像四根雄偉的排氣管,彷彿隨時準備怒吼一般,充滿濃厚的戰鬥感!
California T車室則大量使用真皮包覆,若無碩大的轉速錶和法拉利Manettino方向盤,幾乎要讓人誤認自己身處豪華房車之中! 2+的陳設讓California T後座雖難以搭載成人,但可乘載幼稚園以下幼童或放置物品,增加了些許實用!而最重要的是California T僅需14秒即可完成開、關硬頂,可隨時快速的變換駕駛氣氛,可說完整地將躍馬的傲驕態度轉化成為GT跑車的浪漫!
性能對峙
兩輛超跑有著相近的動力數據,馬力重量比也差距微幅,就連加速數據也相當接近,AMG GTS原廠0~100km/h 3.8秒,在濕滑的路面上,實際表現又是如何?
在Race模式下,進行Launch Control加速實測,SpeedShift七速自手排無法拉轉起步,即便如此,若將動態穩定系統關閉,狂暴的加速反應,無法藉由295/30R20的驅動輪化為速度,除了起步空轉劇烈,加速過程仍不斷出現扭擺,顯得相當癲狂!
且無論於Race模式或者Sport+模式下,兩者的測試成績都相同,最後以動態穩定系統關閉的狀態,測得最佳成績,0~100km/h實測4.6秒。
接著換上California T登場,坦白說,躍馬進行Launch Control操作,要比对手容易些,除了Manettino方向盤可以直接切換行車模式,排檔座前方,也有表示L字樣的Launch Control開關,入檔後,只要按住開關,儀錶中央的檔位顯示跳動著Launch字樣,系統會調配最佳加速狀態。然而,在濕滑的路面上,285/35ZR20的Pirelli P-Zero跑胎仍然無法抓住路面,起步瞬間雖然沒有GTS那般張狂,但加速過程中車胎仍頻頻打滑,在Launch Control系統控制下,操作過程相對簡單,然而同樣無法克服扭力無法完全作用於加速力的問題,在雙載的情況下,0~100km/h最佳實測成績為4.8秒。
精準轉向
雖然,兩款跑車的性能數據相當,驅動方式皆採FR設定,而為了營造更好的後軸下壓力,兩者同樣將變速箱設於後軸,就連車體配重都同為前43%、後57%,然而在駕馭感受上卻有極大化的差異!AMG GTS不僅駕駛坐姿較為低陷,底盤的設定也趨於硬派,嚴格來說,那種感受是近似於道路版廠車的設定,前雙A臂、後多連桿的懸吊結構,搭配電子懸吊,不僅過彎的側傾抑制優異,座艙後移的設計,駕駛座剛好落於後輪前方,能夠更直接地利用身體感受操控。只不過試車當天大雨滂沱,路面極其濕滑,煞車、降檔、入彎,在車頭出彎時,方向盤尚未回正的情況下加速,車尾還是會擺動,雖然過癮,卻也開得膽戰心驚,必須戒慎恐懼。
California T是法拉利的新世代GT,如同產品設定般,有著易於駕馭的特性,雖然搭載V8 Twinturbo引擎,在原廠調校下顯得溫文儒雅,沒有渦輪增壓的狂暴感,相對地前雙A臂、後多連桿,結合電子懸吊仍偏向舒適,因此過彎時的側傾感相對較大,然而配上線性的動力輸出,確有順暢的再加速感受,雖然聲浪沒有NA時期的嘹亮,但引擎特性卻如同NA引擎一般,只不過實際感受並不若帳面數據那般威猛。
雖然California T的駕駛坐姿不若AMG GTS低陷,位置也沒那麼貼近後輪,然而在ESC、F1 Trac等電子系統輔助下,過彎反應依然精準,在蜿蜒的山道感覺不必時時刻刻聚精會神地駕馭,實際車速似乎也沒比AMG GTS慢多少,是一輛上易於上手的GT跑車。
TCar試車短評
對於擁有品牌迷思的玩家而言,可能會認為,躍馬在車壇的地位崇高,銀箭難以與其並駕齊驅!事實上,早在1935年,銀箭賽車便已擁有時速250km/h的實力,1937年問世的W125,極速更突破400km/h的境界,那時Ferrari Enzo尚為創建Ferrari…
這次的GT對決,對於追求拉風,喜愛愜意駕馭感受的朋友而言,California T無疑是最棒的投資,然而,喜愛純粹駕馭激情,追尋斯巴達式的操控特質,能夠以更低的價格,購得與躍馬性能相當的GT跑車,AMG GTS著實有著讓人驚豔的演出!
Mercedes-AMG GT S
引擎型式 3982c.c. V8 DOHC 32V+Twin-Turbo
最大馬力510hp/6250rpm
最大扭力 66.3kgm/1750 - 4750rpm
長寬高 4,546x1939x1288mm
軸距 2630mm
車重 1645kg
驅動模式 FR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懸吊結構 前後雙A臂+電子避震
輪胎規格 前265/35R19 後295/30R20
國內售價 796萬起
主要配備
LED頭燈、日行燈
電動伸縮車尾擾流板
AMG高性能排氣系統附電子閥門
AMG後軸電子鎖定差速器
AMG Dynamic Plus套件(動態引擎腳、變速箱腳座、儀表黃色飾圈、特殊調教方向盤、引擎、跑車懸吊設定)
停車輔助系統
Pre-Safe主動安全防護系統
AMG Dynamic Select行車模式選擇系統
Ferrari California T
引擎型式 3855c.c. V8 DOHC 32V+Twin-Turbo
最大馬力552hp/7500rpm
最大扭力 77kgm/4750rpm (七檔)
長寬高 4,570x1910x1320mm
軸距 2670mm
車重 1625kg
驅動模式 FR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懸吊結構 前雙A臂+電子懸吊 後多連桿+電子懸吊
輪胎規格 前245/40R19 後285/40R19
國內售價 1190萬起
主要配備
電動啟閉車頂
陶瓷碳纖維煞車系統
Manettino多功能跑車方向盤
TPE渦輪效能顯示幕
三模式Manettino車輛動態調整系統
VBM可變增壓管理系統
SCM3電子懸吊
E-Diff電子差速器
F1 Trac Evo.電子控制系統
Mercedes-Benz Taiwan 台灣賓士
#BENZ #AMG #GTS #TCAR #FERRARI #CALIFORNIAT #試車報告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TCar Test Driv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4K UHD] TCAR試車頻道黃金試車手 - 葉明德 http://www.tcar.tv Mercedes-AMG GT S 引擎型式 3982c.c. V8 DOHC 32V+Twin-Turbo 最大馬力510hp/6250rpm 最大扭力 66.3kgm/1750 - 4750rpm ...
伸縮連桿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八卦
[試車報告] Volkswagen Tiguan 400 TDI R-Line
4K UHD: https://youtu.be/CkCe_TbwLqY
在我們記憶中,Tiguan是一輛帶著德製工藝,各方面表現皆均衡、適合許多家庭的SUV,不過,卻也不算一輛富含個性的車。
然而,見到了全新的Tiguan 400 TDI R-Line,還真令我們眼睛一亮! 沒錯! 只要一眼,我們幾乎就可確定,這輛就是我們會愛上、等不及想跳上車的Tiguan!
帥氣雪人
仔細觀察全新Tiguan,就算撇除本車所配備的帥氣套件,其實也不難發覺整輛車所散發的氣勢與舊款大相逕庭,這是因為大改款後的Tiguan在車長、車寬和軸距皆分別有60mm、30mm與77mm的增長,不過,車高卻有著33mm的降幅,正因如此,全新Tiguan才會有著異於前代車款的濃濃低趴跑格!
另外,Volkswagen新車也與同集團的Audi不謀而合,都將前世代較為圓潤的車體設計融入了更多直線條,不論是車側明顯凹入的高腰身、下方的細黑飾條,都為車輛創造了更為剛直、率性的視覺造型,且這帥氣的外觀不只賞心悅目,甚至還較舊款減低了40%的風阻值,在長期的駕駛下,應可減少為數不少的油料開銷!
若再加上晶瑩剔透的LED頭燈、日行燈組、綴有短橫條的鍍鉻水箱護罩,以及霸氣的R-Line前保桿、空力套件與19吋輪圈,說實話,原廠狀態就這麼好看的休旅車,實在罕見!
貼心空間
如同它的車色,這輛Tiguan的車內也是採用白色作為主體,不過,在中控台、儀錶板、方向盤、前座椅背、座椅頭枕則皆為黑色,可帶來更為活潑的車艙氛圍。
另外,除了中控台上擁有便利的8吋觸控螢幕,Tiguan還可選配精美的可伸縮HUD抬頭顯示器,能將車速投射於駕駛視線下方,進而減少駕駛分心的機會。而本車選配的400瓦Dynaudio音響系統當然也是另一高檔,且令人讚賞的配備!
雖然本車並無選配全景天窗,但卻也讓我們見到Volkswagen在未配備天窗的車頂裝設了兩個小型置物盒,不僅如此,在前座椅背上,甚至還有兩張小餐桌,其實不難感受這輛車的貼心之處!
車內空間部分,縱使新車的車高略微降低,但乘客的頭部空間仍相當充足,並未因造型而犧牲乘坐品質,不過,反因受惠於加長的車長與軸距,New Tiguan的後座膝部空間還增加了29mm!
此外,本車的後行李廂不僅可採用電動啟閉,就連尾廂門檻也經降低,卸、載物品時將更為輕鬆,最更特別的是,Tiguan的後座不僅也能手動調整椅背角度,並支援6/4分離傾倒,可使後廂容積由615公升提升至1655公升,當後座乘坐兒童或未載人的情況下,後座椅還能向前滑移18mm,能讓車尾空間擁有更靈活且多變的應用方法!
實用科技
誕生於這個車廠紛紛以車載科技較勁的年代,Tiguan當然也擁有各式豐富的配備,剛坐上車,立刻就可以發現Tiguan的儀錶也與先前試駕的A4相同,採用12.3吋的數位儀錶,且同樣可以將導航地圖顯示於儀錶中央,並提供語音操作功能,但較可惜的是地圖與時、轉速錶的縮放幅度並沒有如同Audi車款上那麼大。
不過,為了應付越野需求,Tiguan除了可由排檔桿後方旋鈕切換行車模式,儀錶也特別的支援前輪轉向角度顯示,能輕易由顯示的圖表瞭解目前轉向輪的姿態,當遇上泥地或涉水時,就算難以手感判斷車輛轉向,也可藉著該圖表確認車輛的行進路線!
加上EDL 電子防滑差速器、車前碰撞預警系統、自動緊急煞車系統、ACC 主動式固定車距巡航系統、XDS 主動式電子防滑系統、六安全氣囊與MCB 二次碰撞預煞系統,Tiguan更可為乘客帶來全面的防護!
優異跑格
New Tiguan產品定位為都會型休旅,自然著重於On Road的行路表現,因此有著優異的性能表現及操控潛質!
VW集團進來以MQB平台,打造了不少優質車款,其中New Tiguan是運用該平台技術,打造的第一輛運動型休旅車。
我們試駕的400TDI R Line版本,不僅有著動感的造型,有著鮮明的跑車風情,其動力配置,搭載2.0升四缸柴油渦輪引擎,擁有190hp/3500~4000rpm的最大馬力及40.8kgm/1900~3300rpm的最大扭力,原廠0~100km/h加速成績為7.9秒,極速達212km/h。
如此的加速數據,其實已能夠彰顯性能特質,實際操駕除了感受到油門輕快的反應外,搭配DSG雙離合器七速手自排,不僅升、降檔反應俐落,中段再加速的貼背感仍十分紮實。
值得說明的是,Tiguan 400TDI所搭載的DSG變速箱採濕式離合器,因此具有較佳的潤滑效果,除了換檔速度快,也有更好的耐久度。
在底盤設定上,上一代Tiguan其實已經具備優異的操控表現,新車款採用前麥花臣、後多連桿的配置,加上車體剛性達2800Nm/degree,再結合255/45R19的跑胎,更能凸顯操控優勢。
尤其,試駕車款配置Haldex 5四驅系統,前輪驅動的扭力分配比例較大,一般狀態下,前後輪驅動比例為前90%、後10%,但在前驅動輪打滑等極現狀態,動力又可100%的傳遞至後輪,如果在摩擦係數較低的碎石路面或泥濘路面,只要將循跡系統關閉,仍可享受輕度滑移,車尾甩擺的駕馭樂趣。
此外,全時四驅的設計,面對惡劣氣候時,可以提供相對穩定的駕馭感受,搭配XDS電子主動防滑差速器、EDL電子限滑差速器等裝置,高速通過積水路面也不會產生水滑,在山道上激烈操駕,搭配硬派的阻尼設定,不僅側傾抑制效果優異,透過方向盤清晰的路感回饋,能夠藉由四驅特性,在前輪出彎後立即加速補油出彎。通過小夾角彎道時,重心移轉至前輪,增加前軸荷重,理論上會影響轉向特性,然而在電子防滑差速器的輔助下,系統會自動調節內側輪轉速,進而提升轉向性,反而提升這輛SUV過彎時的指向性,彷若駕馭鋼砲般,俐落得驚訝且愉悅!
TCar試車短評
對於喜愛開車的朋友而言,New Tiguan帥氣的造型加上優異的動力組合,絕對能滿足玩家級的需求,然而過於硬派的懸吊阻尼,雖然在彎道中可以發揮優異的支撐性,相對行駛市區或通過顛簸路面時,也犧牲的部分舒適性,算是這款配上R Line空力套件SUV的小缺點。
Volkswagen Tiguan 400 TDI R-Line
引擎型式 1968c.c. L4 DOHC 16V+Turbo
最大馬力 190hp/4000rpm
最大扭力 40.8kgm/1900~3300rpm
長寬高 4606x1839x1673mm
軸距 2677mm
車重 1723kg
驅動模式 4WD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懸吊結構 前麥花臣 後多連桿
輪胎規格 前後255/45 R19
國內售價 156萬元起
主要配備:
LED 遠近光頭燈
LED 極線日間行車燈
R-Line 專屬19 吋"Sebring"鋁合金輪圈 (255/45/R19)
R-Line 專屬外觀空力套件
"Dark Grid"內飾版
Active Info Display 全邏輯數位化儀表
三幅式真皮多功能動力方向盤 (附換檔撥片)
真皮排檔桿
環艙氛圍燈
Vienna運動型真皮座椅 (鎢鈦黑 BG/風雪灰 FY/藏花橘 NY)
駕駛座12向電動調整 (含腰靠調整、3組記憶功能)
三區全自動電子恆溫空調系統 (Pure Air Climatronic)
抗過敏源車內空氣過濾器
後座冷氣出風口
Easy Open/Close 電動尾門 (感應式自動開啟/延遲關閉)
ABS 防鎖死煞車系統
EBD 電子式煞車力道分配系統
BAS 煞車力道輔助系統
EDL 電子防滑差速器
ASR 循跡防滑控制系統
ESP 電子行車動態穩定系統
MCB 二次碰撞預煞系統
Front Assist 車前碰撞預警/AEB 前行自動緊急煞車/ACC 主動式固定車距巡航系統
XDS 主動式電子防滑系統
4MOTION 主動式智慧型四輪驅動系統 (雪地、道路、越野、個人化模式)
駕控模式選擇 (節能、一般、運動、個人化模式)
陡坡緩降系統/昇坡輔助系統
疲勞駕駛警示
Start/Stop 引擎自動啟閉系統
BER 煞車動能回復系統
EPB 按鍵式電子手煞車 (含Auto Hold 車輛靜止功能裝置)
TPMS 胎壓偵測系統
PDC 前後停車導引系統
Rear Assist 顯影式停車導引系統
全尺寸雙前座 SRS 氣囊
車廂全防護 SRS 側邊氣簾
雙前座 SRS 側氣囊
Volkswagen
#vw #tiguan #400tdi #rline #tcar #試車報告
伸縮連桿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八卦
【試車報告】Skoda Kodiaq 貼心大胃熊
【4K UHD | https://youtu.be/-BK2nx3wMRw 】
對於一位愛家的男人來說,購買一輛能夠安全承載全家人的愛駒,肯定是辛勤打拼事業背後的目標之一;不過,當愛車足敷日常9成使用時機,卻在某個適合帶著一家老小出遊的日子,獨缺那麼一、兩張椅子,這樣的際遇,是真有些令人尷尬…… 尤其,若您還排斥購買堪稱‘‘柏油路面限定’’的MPV車款的話……
【靦腆大食獸】
起名自阿拉斯加棕熊,便不難看出Skoda對於這品牌旗下首款七人座車型的寄望。
然而,這頭猛獸進入了Skoda家族後,卻也一改魁梧體態與生猛扮相,傳承了源自中歐的內斂風情,甚至,Kodiaq就連車身尺碼亦較許多七人座SUV來的嬌小些;但以它未達4.7米的車長,及未達1.7米的車高,卻也能帶來更佳的停車便利性,讓人無須擔心這輛七人SUV停入車格、機械車位後是否過於一拜!
【機靈活用】
不過,既然Kodiaq的車體較許多七座SUV來的略小,那麼在空間表現上呢?
將頗具包覆感的電動雙前座調整至我們習慣的坐姿後,第二排座位的寬敞是無庸置疑的,且前、中、後排乘客都擁有充分的頭部空間,又或依照座椅傾倒狀態的不同,Kodiaq也能提供270L、630L至最大2065L的置物容積。
然而,若第三排也需載人時,因受限於C柱與輪拱造型牽制,縱使第二排已前倒、前推,狹小的出入空間仍令人總需鑽、跨才能進入後排座位,同時,若後排乘坐成人時,勢必得與第二排乘客協調空間分配,否則必定會夾、頂至後方乘客腿部,此外,一旦中排乘客未足量向前調整,第三排乘客的腿部多數將呈現略為後縮、上舉,便會顯露腿部支撐較為不足的未完美之處。
不過,換個角度思考,只要空間分配得宜,Kodiaq不僅乘載七人無礙,平時平坦隱身於車後、看似‘‘多出’’的兩張座椅,當派上用場時,我們相信,車主心裡應會是自豪的!
【貼心搭載】
除了便利的七座之外,Kodiaq其實還是輛隱藏了許多設計巧思的車款,它不僅擁有較為常見的電動尾門、三區域恆溫空調,還有無線手機充電座,和便利的副手座上下手套箱,和第二排乘客餐桌。
但說到令我們最為喜愛的,並非前門可便利收納雨傘的收納孔,甚至就連藏有Apple CarPlay、Android連結系統,當手指靠近還會浮出隱藏選單的中控介面,也未能拔得我們心中頭籌! 反倒是四個車門中,會自動隨車門開合伸縮的防撞裝置,這個看似不顯眼的設計,卻能有效避免車門開啟時碰撞牆面而造成損傷,對於愛車的老爸來說,再也不必於停車後匆忙跳下車,注意孩子開門時是否會碰傷愛駒。
【聰穎安全】
熟悉近年Skoda車款的朋友一定知道這個品牌對於安全配備的執著。
而在Kodiaq上也不例外,它除了具有盲點偵測、車後車流警示,以及九氣囊防護與NCAP撞擊測試五星肯定,只要將中控台下方的攝影系統開關按下,Kodiaq除了能提供駕駛車輛周邊的環景攝影,更能切換至車頭水箱護罩上的鏡頭,能讓駕駛在車頭凸出路口,卻未能擁有清晰雙側視線時,預先提供車頭前方與兩側的影像輔助,可大幅減低車輛出入車庫、窄巷時驚險場面的發生。
不過,Kodiaq固然在許多部份的表現皆拿下高分,但它不論中控及儀錶仍舊維持英文介面設定,且一如許多福斯集團旗下車款,尚未能提供國內消費者便利的ACC測距定速巡航功能,這些部份就得端看消費者自身對於此類配備的重視程度及需求。
【熊力潛藏】
我們本次試駕的Kodiaq是搭配2.0升汽油渦輪引擎的車款,但由於本具引擎採用節約油耗的Miller循環,縱使本車32.7kgm最大扭力於1400rpm即可釋出,可讓車輛營造輕盈的起步感受,但在引擎2000rpm之下的動力輸出仍較溫和,但若採手排模式、S檔位或略為加深油門,於2000rpm以上渦輪鼓催之後,便可迅速將車速提起。
同時,又因3940rpm最大扭力輸出邊緣甚至與3900rpm的最大馬力起始點重疊,Kodiaq近可說在所有轉速都能提供相當出色的線性加速力道,雖然180hp的最大馬力在眾多SUV車款中不屬傲人,但再配合七速雙離合器綿密、迅速的換檔,Kodiaq仍可於8.2秒由靜止加速至100km/h!
【得心駕駛】
同時,在日常巡航時,我們試駕的四驅Kodiaq會將96%的動力傳輸至前軸,以提供較高的燃油經濟效益,但在急加速時,系統則會將動力大多(90%)分配至車重壓下的後輪,帶來更好的加速表現;而當行經泥濘、崎嶇道路時,動力則將平均分攤至四輪之上,但更厲害的是,一旦車輛偵測Kodiaq已達僅單輪著地的狀態,還能將85%的動力輸出於該輪之上,讓唯一擁有抓地力的車輪帶領Kodiaq脫困。 只不過,在本次有限的時間內,我們尚無機會一秤Kodiaq的斤兩,考驗它的越野本事。
不過,當我們駕著Kodiaq在優美的鄉間穿梭,這輛車扎實的底盤與優異的車體剛性則是可明顯令人感受到,且當我們刻意以較高的車速通過彎道時,舒適的懸吊設定雖使Kodiaq無可避免地略帶側傾,但在通過路面不平之處時,依舊能夠稱職的將彈跳吸收,消除SUV、LSUV這類龐大車款易存在的晃震感,再加上精準的轉向表現,Kodiaq其實帶給我們相當得心應手的駕駛感受。
【TCar試車短評】
綜觀Kodiaq的整體表現,其外觀內斂,卻仍保大氣,配備便利、貼心,且不論動力、操控皆有著水準以上的表現,至於最重要的空間,則端看買家第三排座椅的使用頻繁程度與空間調配。
我們會認為,Skoda Kodiaq的各方面表現已達水準之上,但車輛的英文介面與未搭載的ACC系統,就得視買家個人的需求與重視程度;雖然在本篇報導截稿為止Kodiaq仍尚未正式在台發表、公布售價,但依據近期Skoda的銷售策略評估,Kodiaq未來應也會在國內車市佔有一席之地。
【Skoda Kodiaq】
引擎型式: 1984c.c. L4 DOHC 16V + Turbo
最大馬力: 180hp/3900~6000rpm
最大扭力: 32.7kgm/1400~3940rpm
長x寬x高: 4697x1882x1655mm
軸距: 2791mm
車重: 1738kg
驅動模式: 4WD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懸吊結構: 前麥花臣 後多連桿
輪胎規格: 前後235/50 R19
【主要配備】
LED尾燈
雙前門板置雨傘收納孔
自動收折四門碰墊
電動尾門
雙前座電動座椅
Qi無線手機充電座
觸控式中控螢幕
副駕駛上下手套箱
第二排乘客餐桌
全景式電動天窗
三區域恆溫空調
車頭廣角攝影輔助系統
車輛環景、倒車攝影系統
車側盲點偵測系統
後方車流警示系統
ESC電子行車穩定系統
EBV電子煞車力分配系統
MSR引擎循跡控制
ASR加速防滑控制系統
DSR駕駛轉向穩定輔助
Hill Hold Control升坡輔助系統
MKB二次碰撞預煞系統
雙前座氣囊、駕駛座膝部氣囊、前座雙側氣囊、後座雙側氣囊、車側頭部氣簾
Škoda Taiwan
#skoda #kodiaq #suv #tcar #新車試駕
伸縮連桿 在 TCar Test Drive Youtube 的評價
[4K UHD] TCAR試車頻道黃金試車手 - 葉明德 http://www.tcar.tv
Mercedes-AMG GT S
引擎型式 3982c.c. V8 DOHC 32V+Twin-Turbo
最大馬力510hp/6250rpm
最大扭力 66.3kgm/1750 - 4750rpm
長寬高 4,546x1939x1288mm
軸距 2630mm
車重 1645kg
驅動模式 FR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懸吊結構 前後雙A臂+電子避震
輪胎規格 前265/35R19 後295/30R20
國內售價 796萬起
主要配備
LED頭燈、日行燈
電動伸縮車尾擾流板
AMG高性能排氣系統附電子閥門
AMG後軸電子鎖定差速器
AMG Dynamic Plus套件(動態引擎腳、變速箱腳座、儀表黃色飾圈、特殊調教方向盤、引擎、跑車懸吊設定)
停車輔助系統
Pre-Safe主動安全防護系統
AMG Dynamic Select行車模式選擇系統
Ferrari California T
引擎型式 3855c.c. V8 DOHC 32V+Twin-Turbo
最大馬力560hp/7500rpm
最大扭力 77kgm/2750 - 5000rpm
長寬高 4,570x1910x1322mm
軸距 2670mm
車重 1625kg
驅動模式 FR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懸吊結構 前雙A臂+電子懸吊 後多連桿+電子懸吊
輪胎規格 前245/40R19 後285/40R19
國內售價 1250萬起
主要配備
電動啟閉車頂
陶瓷碳纖維煞車系統
Manettino多功能跑車方向盤
TPE渦輪效能顯示幕
三模式Manettino車輛動態調整系統
VBM可變增壓管理系統
SCM3電子懸吊
E-Diff電子差速器
F1 Trac Evo.電子控制系統

伸縮連桿 在 TCar Test Drive Youtube 的評價
TCAR 新車試駕 - http://www.tcar.tv
Audi New Q7 45TDI quattro Specification
引擎型式 3.0L V6 柴油渦輪引擎
最大馬力 272hp/3250~4250rpm
最大扭力 61.2gm/1500~3000rpm
長寬高 5052x1968x1741mm
軸距 2994mm
車重 1970 kg
驅動方式 AWD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懸吊結構 前、後五連桿
輪胎規格 255/55R19
售價 351萬元起
主要配備
電動輔助方向盤
四區域恆溫空調
6SRS輔助氣囊
12.3吋儀錶
8.3吋伸縮螢幕
MMI觸控手寫板
中文導航系統
中文聲控裝置
3G Plus資訊硬體整合系統
安全預警防護
B&O音響系統(選配)
Bose音響系統(選配)
都會行車輔助(選配)
後方橫向車流警示(選配)
智慧停車輔助(選配)

伸縮連桿 在 Redou Channel Youtube 的評價
大家收過最有創意or爛的交換禮物是什麼呢?
歡迎下面留言和小編分享~😂
但小編覺得應該沒有人可以贏過三色豆了吧...
(三色豆真的是世界上最不需要存在的東西啊啊啊)
#交換禮物 #蜘蛛標本 #三色豆 #交通錐伸縮式連桿 #交通背心 #反光背心 #施工危險警示帶 #熊貓外送保溫箱
=========================
【紅逗原創影片】
🔥 大師來占台 ─ 風水命理:http://bit.ly/2YSgguq
🔥 食在好飛醺 ─ 美食旅遊:http://yt1.piee.pw/KHAXB
🔥 低級玩家 ─ 亂鬧電玩:http://bit.ly/31SO5th
🔥 大廚拜託了 ─ 料理教學:http://bit.ly/33zihKw
🔥 原來你是智障阿 ─ 爆笑短劇:http://bit.ly/2YTwd3c
=========================
【紅逗Redou 官方社群】立刻訂閱,更多精彩內容不錯過!
►facebook粉絲團:https://fb.com/redou.tv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redou.tv
►美拍:http://meipai.com/user/1505014732
►秒拍:http://miaopai.com/u/paike_4zoe5bpuvq
►微博:http://weibo.com/6192647388
►異業合作 / 商業服務:service@redou.tv

伸縮連桿 在 伸縮連桿 的八卦
超耐用!! 伸縮連桿PVC扣環 · 三腳架使用說明 · 專利一指鍵頭帶穿戴示範 · 剪刀門影片 · 超薄型警示排燈/12V 使用教學! · 工廠直營-交通錐/三角錐反光貼紙的差異.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