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都不留給我】
當死亡強行來到,生命中到底什麼才是最重要的?都明朗了,也來不及下註解。
疫情之前,常常在大家奮力搶救、仍回天乏術之際,告知家屬噩耗之後,悲痛的妻子會說出這句話:「為什麼一句話都不留給我?為什麼......」。
疫情之後,要見上最後一面更是難上加難。
那天,一位病人轉到我們手上,很迅速地從休克彌留狀態直接進入死亡,夥伴們除了穿上厚重防護裝備開始搶救,也同一時間,請檢驗室幫病人PCR採檢做最快速的判讀,還有他妻子的。
看著病人胸口厚長的刀疤:心臟已經接受過無數次手術,身上也佈滿煙味,這是一個不公平的戰爭,死神一開始就緊握著高勝算。
急救最前面的一大步驟(開始壓胸、插管、給藥)都做好了,趁著大家繼續對著沒有反應的軀體壓胸、接呼吸器、給藥......,我趕緊脫除裝備,換上清簡的防護,衝出去大太陽下找他的妻子。
「他已經沒有呼吸和心跳,我們現在在給他急救當中,但是妳知道他的心臟本來就不好,所以,我必須要很誠實地跟妳說:救回來的機會不大。但是我們尊重妳的決定,妳沒有要放棄,我們也不會停。」
妻子整個人癱軟,我扶助她,知道明明很為難,請她思考一下。我衝回去急救室。
經過更長一段時間,所有可能後線藥物也上,葉克膜團隊也下來評估,再次衝出去找妻子解釋現階段能做的,機會多少。
「不要救了!不要救了!我只想看他一眼!」。
突然換我為難了:「好!我先把一切都停下來!他,被急救的樣子,妳會很心疼,我也請葉克膜團隊不要下來,但是妳必須等到採檢陰性,才可以進到急診室,很抱歉!疫情讓所有流程都變得很複雜!我一定拜託檢驗室盡快!」。
終於,在我們把病人身上管路移除,往生室人員專業地讓死者看起來平靜之後,夫妻倆的報告出來都是陰性。
妻子靜靜地看完先生之後,走出急救室來到護理站瞬間放聲大哭:「一句話都不留給我!怎麼可以這樣!這陣子哪裡都不能去,每天都在一起,卻一句話都不留給我!.......嗚嗚嗚嗚.......,一句話都不留給我.......」。
我趕緊搬了張椅子,讓快要跌坐地上的她使用。輕拍她的肩:「我接手的時候,他沒有痛苦或掙扎,很快就進入昏迷。」。這麼多年的行醫路,我始終找不到最好的安慰。
「為什麼一句話都不留給我?嗚嗚嗚嗚嗚......」妻子連坐穩在椅子上的力量都沒有。
「妳可以用力哭出來,沒有關係!」我輕輕地告訴她。
她哭了好長一段時間,直到有力氣起身填寫死亡通知單等文件.........。
當生命的最後,只剩下心電圖監視器/電擊器這一段紙張為你紀錄的時候,前面的紀錄,你留下了什麼呢?
你/妳知道你的另外一半最希望你/妳留給她/他的一句話是什麼嗎?
你/妳想要留給她/他的最後一句話又是甚麼呢?
休克急救流程 在 傅志遠 Peter Fu Facebook 八卦
一個年輕人被送進外科急診,到院時呈現嚴重休克,血壓一度低到機器量不出來。我發現病人有氣胸、會陰部還有一個大傷口正在持續流血。
除了馬上插管建立呼吸道與放置胸管之外,我請護理師給我針線,打算先把傷口縫起來。
「縫傷口?要不要先把檢查做完,之後再一起縫?」遞器械的護理師有點疑惑,一般來說,縫傷口不常是急救時該做的事。
「傷口一直在流血!一定要先控制住。『控制外出血是處理外傷最重要的事!』」我告訴在旁邊協助急救的住院醫師,這個外傷處理的天條,「無論傷口縫得好不好看、將來是否有感染可能,在這個時間點,都不是須要考慮的事,不能流血是最重要的!」
由於傷口在會陰部,病人的休克又一直沒有起色,我擔心是相當致命的「開放性骨盆骨折」。
過去十多年,我寫了一些和骨盆骨折相關的研究論文,討論的都是如何處理骨盆骨折造成的出血。雖然我不是骨科醫師,可是處理流血經常是第一線外傷科醫師的事。
在各種可怕的情況中,「開放性骨盆骨折」又是危險中的危險。除了造成內出血之外,也因為其開放性傷口,而同時存在著外出血;除了出血之外,更有嚴重感染、敗血症、尿道陰道直腸受損的可能....
快速把呼吸問題與外出血解決,後續電腦斷層證實了我的懷疑:骨盆碎得四分五裂,還有幾條血管持續破裂出血中!
「血管攝影!快點!」我忙著聯絡放射科的同事準備,另一頭在急診端加快輸血,也得告知焦急的家屬目前狀況。
放射科醫師透過血管攝影,把眼前怒張的血管給塞住,出血總算獲得控制。從檢查室回到急救現場時,病人的血壓也從原本怎麼輸血都只有七十幾的嚴重休克,回到三位數的穩定狀態。
這條命暫時是保住了!或許後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也或許還有其他挑戰。但是急救現場的第一仗,暫時擊退了死神!
事情忙到一個段落後,我和住院醫師們討論著稍早處置的決策流程,我找出自己幾年前寫過的一篇論文,裡頭就是在討論這種複雜的情況。當我對照著圖表,一一向住院醫師說明時,我是很有自信且驕傲的。
驕傲的不是論文多麼高級,又或者學術積分有多高,而是自己整理的行醫心得,這時候派上用場。今天我只是照著先前分析的結果來做,避免掉不必要的冤枉路。
醫學研究就是這麼迷人的事,整理行醫的經驗後發表論文,分享自己的經驗給其他同道;然後在臨床上,也有了足以支持自己決策的證據。
寫你所做,做你所寫。
我會繼續當一個醫學研究者,也是醫學研究的實踐者。
休克急救流程 在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Facebook 八卦
#台灣首例護理師接種AZ疫苗後出現嚴重過敏反應(anaphylaxis)
1.昨天全台共有1951人接種AZ疫苗,3天來累計接種人次為5169人次;昨天新增5件不良事件通報,1件暫時歸類為嚴重不良事件,另外4件為非嚴重不良事件,全台累計不良事件通報共有9件。
2.嚴重不良事件這例是亞東醫院一位40多歲護理師24日上午施打後5分鐘發生心悸、皮疹的急性過敏反應,並無休克,立即給予類固醇與抗組織胺處理,收治至加護病房觀察,今天上午已出院。
3.這名個案對雞蛋、花生、非類固醇止痛消炎藥、抗生素等食物和藥物有過敏史,研判為稀少偶發事件,將不接種第二劑。
4.個案接種前曾主動告知有過敏史,但由於過敏原大多是食物、藥物,疫苗過敏狀況並不清楚,因此經評估仍於昨天上午10時接種AZ疫苗。
5.個案接種後5分鐘發覺出現發熱、吸不到氣、紅腫、心悸等症狀緊急通報,檢查後發現臉部、頸部、胸前、腹部都冒出蕁麻疹,四肢無力且血壓偏高,所幸不像是過敏性休克。
6.院方指出,該名醫事人員是在打針後的五分鐘出現過敏反應,較嚴重症狀為「全身起疹」及「心悸」,心跳瞬間飆至每分鐘一百三十到一百四十下,現場的醫護人員立即給予適當處置。院方強調,該案不屬於「過敏性休克」,因為並未插管或動脈導管等,應屬於「急性過敏反應」。
04b解讀:
1.任何藥物或疫苗,包括新冠疫苗,都可能引起立即性嚴重過敏反應(anaphylaxis),患者需接受緊急處置(如注射腎上腺素)。 然嚴重的過敏反應是非常少見、且可治療的。為即時處理接種後發生率極低的立即型嚴重過敏反應,辦理新冠疫苗接種的醫療院所皆需設置有接種後之休息區並備有急救設備〔至少應儲備腎上腺素Epinephrine(1:1000)〕以因應立即必要之處置,並應擬具緊急轉送流程。
2.之前在和大家談到日本監測輝瑞疫苗發生立即性嚴重過敏反應時,檢討到要有一致的診斷基準是很重要的。看此護理師的反應,有全身性蕁麻疹,有呼吸困難,但沒有血壓降低,應該是屬於之前提過Brighton分類level2。照美國CDC的標準,level1~3就會界定為嚴重過敏反應anaphylaxis,診斷應該是沒有問題。
3.韓國到3月25日0AM為止施打673183劑AZ疫苗,其中懷疑嚴重過敏反應有84例,嚴重過敏反應則是8例,約十萬分之一。台灣現在僅有一例還不用太緊張,接下來好好統計,看有沒有和韓國的比例差不多,如果差不多就不用太擔心。
4.此案例很明顯是有過敏體質,目前是建議接種新冠疫苗前皆須先經醫師評估身體狀況,若為過敏體質,應於施打前告知醫師,由醫師評估是否施打疫苗。若你在疫情嚴重國家,這樣過敏史還是建議施打。但若在台灣這樣風險較小,若是問我個人,我會建議其實可以緩一些不用現在就接種。這其實要看醫師本身和施打者個人的判斷了。
休克急救流程 在 香港紅十字會-急救速成班(休克急救) - YouTube 的八卦
休克 的原因可以包括身體失去大量血液或水份、脊椎受傷、心臟病、或者因接觸、吸入或服食引起敏感反應的物質。當中因失血而導致 休克 係最普遍。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