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落地的男孩》
感謝日本,疫情壟罩下仍然舉辦了這場奧運,讓我們看到、而且相信,那些在無常中頑強堅持的恆常,有多麼珍貴。比如李智凱。
我沒有看完《翻滾吧》的全系列紀錄片,直到李智凱在全能賽落馬、又在鞍馬賽完美落地之後,才從新聞報導裡,把當年的「菜市場凱」和現今的「體操王子」接合起來。為了呈現華麗炫技的45秒,他努力了20年。連當初紀錄片的導演也不相信會有這麼一天,李智凱實現了童年的宏願,也圓滿了教練未能登上奧運殿堂的遺憾。
這也是唯一一場我全程觀看的賽事,英國老將Max Whitlock在第一棒,表現穩定,流暢度可圈可點。李智凱第五個上場,很難想像他心中承受的壓力,更何況還有日前落馬的陰影,「怯場」是他早年征戰國際時,最讓教練失望、也引發外界懷疑心理素質待加強的軟肋。
然而他很冷靜,表情肅穆,進化版的「湯瑪士迴旋」卻詮釋得柔韌俐落,幾乎全程開腿旋轉,沒有一絲遲疑。這一盤被教練暱稱為「台式炒米粉」的技法,看得連轉播賽評都事後坦承,差點忘了呼吸。
我也是從後面的許多報導才知道,原本在地板項目的「湯瑪士迴旋」,被教練應用在難度最高的鞍馬項目,李智凱勤練的版本,過程不僅雙腳大開大闔,還加上持續旋轉,而他的下馬動作,甚至獲得國際體操總會採納,被奉為最標準、不易被扣分的教案模範。
寫四階作業RAM遇到瓶頸,我很好奇他的人類圖會長怎樣,對照維基百科的出生資料,從幾個時點裡,跑出我認為相對符合他特質的設計。5/1生產者,薦骨權威,輪迴交叉努力。(這一天還有其他幾種可能,包括了4/1、5/2的生產者。主要被定義的能量中心差異不大。)
坦白說,李智凱和我認識絕多數的5/1,第一眼的形象並不相符,這也是學習人類圖最有趣的地方,像一門人格的醫學,不管學得再多,總是會有例外,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特的,知識永遠不能定義一個人的全部,所以,要保持開放、謙卑、和飢渴。
我看了幾次他的專訪,李智凱從小羞怯,他的啟蒙,來自於教練林育信的慧眼,從此建立亦師亦父亦友的緊密關係,這也讓我想起,5/1超越個人的角色設定,今生所有的功課,來自於與他人相遇的機緣,在關鍵時刻遇見影響自己一生的貴人,也可能在不經意之間,成為引領他人的伯樂。
對於自己具備的潛能、或真實的樣貌為何,五爻是模稜兩可的,有時連自己都難以說清,面對外界的投射或期待,潛藏在一爻的底層的不安全感會設法與之媒合,一爻信奉穩紮穩打的務實精神,促使李智凱願意忍受十餘年單調、刻苦、寂寞的備戰歲月,遠從宜蘭北上追隨林育信教練,生活在學校與體育場之間往往返返,連假日也不例外。這樣,不難受嗎?李智凱抱持的想法是,當你的才華還撐不起野心的時候,你就應該靜下心來學習。
即便孤單到想哭,李智凱也不敢哭得太大聲,怕吵到隔壁的室友。論天資,他絕對不是天才型的選手,一個動作,其他人可能練兩三次就學會,李智凱要花一兩周,鞍馬上的一圈起碼要練上一年,只為了爭取0.1之內的差距分。但也因為苦練,身體對於每一個動作的記憶是深刻而厚實的,讓人屏息以待的「台式炒米粉」,連敵手Max Whitlock也忌憚三分,這個看似神乎其技的五爻風光,靠的是一爻的刻苦奮勉。
他的輪迴交叉,讓我全身起雞皮疙瘩。如此直白地兩個字就說完了,他的來路、他的歸處,不外乎「努力」,將有深度的人聚集起來,改變現狀,並探索新的領域,發展社群、商業及科學結構。李智凱日夜操練的「湯瑪士迴旋」,不僅讓更多人認識男子體操,也證明了,在地板上的動作,有不斷革新探索的可能,可以躍上馬,也可以騰上空,除了為台灣拿下榮耀,動作列入國際教案,他更希望以自己的例子,鼓舞體操路上的後輩,我做到了,你一定也可以。接下來,他立志挑戰更高難度的動作組合,要為「湯瑪士迴旋」寫下新猷。
我也咀嚼著五爻的所謂「將軍氣場」,一直以來,我是否想得太刻板,由此得證,外界對於五爻投射之強烈,時常不知不覺就戴上了有色眼鏡。李智凱今天的成就,可能正說明了,遵循內在權威,當五爻充分認識真正的自己,把握正確的時機、承擔合適的付託,一爻的周全準備,必然會讓5/1的「征戰」,贏得光榮,也為眾人帶來深層的鼓舞與覺醒。
回看這張5/1圖面的通道,覺得好美,不管和李智凱真實的設計相差多少,我都看見了力與美的水乳交融,盡情揮灑個體色彩,從個人的蛻變,演化出獨特的存在之美。
這張圖,告訴了我很多事,其中一件關鍵的事是,想要成為第一人,不能捨不得時間,就算懷疑起始點是否正確,也要靜心臣服,讓數不清的時刻與傷痕打在身上,跌落之後,終有熟成。
所以李智凱迎來了這一刻,敞亮,昂然,不自抑,不虛妄,頒獎台上站得直挑,和教練擁抱時,臉上流露的,還是當年「菜市場凱」一般,純真燦爛的笑。
*圖片摘自網路
*5/1人類圖放在留言處,純屬個人觀點,歡迎交流
人類圖5/1生產者 在 職場裡的人類圖 Facebook 八卦
《寫給無內在權威:該回到哪裡?》
開始書寫人類圖的自省與反思以來,慢慢認識了許多不同設計的投射者,這是當初意想不到的收獲。
許多朋友驚訝我怎麼一寫就是這麼多字,明明看起來不是個多話的人。因為,這是自我療癒的一部份,近似獨白的長文,使我破繭重生。
所以,我總是特別感激願意花時間把私密獨白看完、還不忘表達感謝與感動的臉友,我們可能不在所謂的社群同溫層,大部份的你們,也比我年輕很多,謝謝你們的傾聽,這是身為投射者,最夢寐以求的事。
雖然人類圖設計,並無優劣之分,那只是我們每一個人出廠印記所在,尋求合適的驅動,就會作用得剛剛好。
但坦白說,我一直覺得自己的直覺權威,蠻慘的,必須花很多時間練習與感受身體的狀態,也常有誤判情勢的危險,一秒有多短,只有直覺權威的人瞭解。因為一秒的閃失,有時承受的是仿若一生的苦楚。
而當我接觸到越來越多無內在權威的投射者,我才發現,他們的疑惑和徬徨更多,「起碼你還有內在權威可回,我們這種,是要回去哪邊?」有人自嘲地說。
用書上的知識來回答,不知道為什麼,總有隔靴搔癢之感,「要回到環境之中感受,如果是對的環境,自然會有對的人事聯結;或者,在你感覺對的環境,邀請你信任的朋友,聊聊你對於這件事的看法和觀點,也聽聽別人怎麼說,在互動交流中,會慢慢激盪出最好的回應策略。」
有個無內在權威的朋友,聽了我的解釋,盡量很客氣、卻難掩一頭霧水的神情:「所以,到底要怎麼開始呢?還有,甚麼是對的環境?這好抽象啊!」
這一週,剛好是攜家帶眷花東跑透透的暑期倒數衝刺,我很喜歡旅行,隔絕了朝九晚五的日常,景物的刺激,往往帶給我電光火石的頓悟。於是,我把這一題帶到旅途中來,思考更具體的instruction。
旅行的第二天,我們來到池上,眼前是綠油油的農家樂景象,雖然來往的觀光電動自行車絡繹不絕,整個村落依舊浸潤在沉緩的氛圍裡,豔陽下隨風閃動的青秧,不時散發出蜜糖的氣息。
坐在副駕,我覺得自己快要睡著了,全身陷在軟綿綿熱呼呼的蜜糖漿糊裡,四肢像吃了感冒藥一樣懶得動彈,天塌下來也無所謂,老子現在就是要睡的那種超凡入聖、渾然忘我。
在真的跌入夢鄉之前,我突然明白了,這就是環境給予我的信息。如同我很依賴的、那些好不容易在城市裡找到的私密角落一樣,讓我真正的放鬆。在我的人生字典裡,放鬆、還有放棄,這些對別人來講輕而易舉的事情,對我從來很難。
機會來了,所以要把握;有人站到我身邊,所以也要趕快和他站到一起。擔心錯過、害怕落單,打從心底認為,多等一秒,無論是工作機會或情感選擇都會失去。
望著秧苗剛剛及腰的青田,頭頂就是亮晃晃的藍天,雲朵在近處結成不可思議的形狀,有一種從來沒有過的念頭,從我心底升起:如果,那原本就不是自己要上的車次呢?
如果,屬於我們的車次,是午夜特快,那又何必硬趕白天的莒光號?每一次匆忙上車,我都氣喘吁吁,覺得自己累壞了。等到發現想要去的地方,這班車居然沒有停靠,一切已經太晚了,最後只好在陌生的中途下車,卻又找不到往回的車次,每每自嘲地安慰自己,這樣的旅程,無心插柳,也不錯。我的前半生,一直重複這種脫軌的歷程,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回到台北,洗好所有的髒衣服,料理完日常三餐,我想著要把這個體悟寫出來當,當成旅行的手信,送給所有聽我說話的朋友。為什麼書上會說,無內在權威投射者,最忌莽撞下決定呢?因為你們如此特別,沒有相對應的內在權威、連結身體的直觀反應,來幫助你們作決定。
可是,你們有的,是我們每天都生活其中、卻很難勘透其深意的「空間與環境」。當我們說,回到內在權威的時候;你們是要回歸或擁抱「周遭」的線索來抽絲剝繭。這只是作用機轉的差異,而不是代表「比較辛苦」、甚至是「比較遜」。
當然,也許有人會說,我其實感覺不到甚麼。我工作或生活的環境,it’s ok啦過得去,沒有特別喜歡、但也不會特別討厭。
收到,瞭解,記得你現在的中立的感覺。試著多去接觸其他的環境看看,我相信,你總會對一個地方,產生特別極端的感受,只要走進那個場域,你會覺得平靜,又或者是只要經過某個門口,你會不由自主緊繃…這都是環境所帶給你的線索,我們有時之所以麻木,是因為中了典型的投射者陷阱,「不快一點、就會來不及。」
這是所有傳統的教育、都會教導我們的信條,要制敵機先,主動才能致勝。對我們而言,關鍵卻是,不要著急,特別是需要作決定的時候,我的5/1啟蒙師,她是個生產者,但她從學齡時期就灌輸我們一個觀念,「寧可不做決定,也好過做出錯誤的決定。」只可惜我到年過四十才聽懂這個道理。
親愛的無內在權威者,我知道,生活中充滿了需要你們決定的關頭,有時,實在不可能看似溫吞地等上許久。我們的社會,對於「不做決定」的行為,更是充滿了歧視與批判,好似我們射後不理、爽夠卻不負責任。有幾個作法,分享給你們:
#試著找一個自己的安靜角
隨便你要怎麼稱呼這個地方,都好。像我,都稱之為秘密基地。你也可以在家裡或工作場合裡,創造一個「安放自己的角落」。讓所有外在的喧囂、不屬於你的情緒、恐懼或勞役,就留在這裡,有一個緩衝之後,許多事情會清明得多,你也會真實感受到,哪些負重,其實原本就不屬於你。
我也鼓勵你,盡量找1-2個人多的地方(前提當然是你夠喜歡或夠信任)作為其中的秘密基地,因為,越是人多,越是有可能接通某些通道的能量,協助你在相對穩定的身心狀態下,釐清你的處境。
#做決定前先去感受那裡
也很有可能,你在轉職或面試的十字路口,種種社會期待和經濟壓力的考量,一定得在很快的時間內答覆對方。那麼,請把握每一次面試時的「感受」起落,哪怕是只覺得這個空間很悶、讓人沒來由感覺壓迫;或一個窗明几淨設計感十足的環境、卻使你莫名覺得說不上來的奇怪,請正視這些感覺,特別是讓你不舒服的、負面的感覺。
我自己的做法,在談得差不多的面試尾聲,會禮貌地請對方帶我認識一下未來辦公的環境,通常對方不會拒絕,這也是讓面試者瞭解企業文化的一環(而如果對方拒絕,也請留意是否有甚麼難言之隱,透明而公平的條件展示,也是正確邀請的必要元素之一)
#善用身邊的生產者夥伴
投射者和生產者,是天生一對。生產者可以憑藉投射者的觀察洞見,深耕值得投資的園地;而生產者的薦骨動能,若運用得宜,對投射者而言,不只能發揮借力使力的賦能效果,也可幫助你在做決定時,稍稍感受到來自薦骨的穩健回應(若你的空懸閘門剛好串接對方聯通薦骨的通道,感覺更為強烈) ,不失為一種相對可靠的決策方式。
雖然已經離開池上好幾天,池上的美,閉上眼睛就能看得見。把它留在這裡,代表我最深的祝福,祝福所有無內在權威的朋友們,終能境隨心轉,無入而不自得。
人類圖5/1生產者 在 靈魂的設定 - 菜菜子的人類圖筆記 Facebook 八卦
* 緣起 III
為什麼我選擇去上Joyce的課
前言:能夠有動力寫這篇,最主要還是基於一個突如其來的回應,情緒也醞釀足夠,算清明了,可以寫了,於是終於寫了。
——————————————
接觸人類圖這幾年來,讓我印象最深的事,並不是上課和解圖,而是Mary-Ann老師從人類圖的世界離開(隱退)。
Mary-Ann老師曾受Joyce老師的邀請到台灣麻布山林(沒記錯的話)開了一堂關於生產者的體驗課,讓大家實際操作關於身體的回應究竟是什麼,讓所謂的「等待回應」這件事更具象化。後來,Mary-Ann老師透露,她不會再去台灣了,因為她宣布自己即將放下人類圖的一切,去做她真正有回應的事。
她寫了一本書《一個人的革命》,講述了她真正開始實驗「等待回應」這件事的過程。對我來說,宛如一本恐怖小說。那當中沒有什麼血淋淋的描述,也沒有喪屍或墜樓什麼驚險人事物,但光是甚麼也不做,等別人來問,再回應,已經讓我退避三舍。她甚至連「要不要去上人類圖的課?」,都忠於自己的回應(她甚至拒絕了好多次)。實在難以置信。
當我知道她即將隱退,我真的覺得不可思議。她是祖師爺Ra親自培育出的第一代分析師。然後,她•要•隱•退?
結果,她真的隱退了。
我記得那個時期,我發表了一些感想,大意是說:這才是將人類圖發揮到極致— —學習並運用了人類圖的知識,結果卻從人類圖的領域退出。我要表達的是,當我們加入了一個體制,或信仰了一套系統,我們無論如何都會待在那套系統裡頭,至死不渝。世界上諸多宗教,幾乎沒有一個會叫你退出,都是希望你修行至最高境界。
只有人類圖的世界,出現這種令我瞠目結舌的場景。
花了幾十年時間,學習了一切,建立了一切,就離開了嗎?
這恐怕是我尚未能理解的事,但我會記得這件事。然而,我不會有評價。我只是覺得,這就是人類圖啊。這就是一個人的生命啊。
#我想了很久
#覺得這是這篇文最好的開場
#沒有別的開場
#也不用問我為什麼和內文不連貫
#我也沒答案
——————————————
如果你想進入人類圖的世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向IHDS報名學習,可以透過線上學習英語版本的課程。祖師爺Ra得到的源頭畢竟是在西方。
然而,我連續上了的三個課程,都是Joyce帶領的中文版本。原因很簡單,用自己的母語去了解最快。(一階至三階)
我並沒有要說大概上了什麼,或者過程她會怎麼帶,她會怎麼教你,她怎麼怎麼的好,她會如何如何云云。這些都是大家可以自己報名時先詢問,報名後再去體驗的,去感受究竟她帶的課是否和自己有所共鳴。
我想說的,是她傳遞的精神。某個程度上,我認同的部分。
1. 人類圖不是貼標籤的工具。
「你就是情緒化。」
「你這輩子注定沒有信心,自我價值低落。」
人類圖,充其量不過反映了一個人的設計而已,卻沒有反映出這個人是否會或不會照這個設計去運作。也就是說,我根本不該去預設我眼前的這個人會活出他自己或者不斷非自己。我以前犯的最大錯誤,就是用初學到的知識,直接往朋友身上貼標籤(他不是這樣就是那樣,因為只有健康和不健康的狀態嘛)。儘管不是惡意的,但是對於他們的個人察覺,實際上沒有多少助益。
因為「不準」,所以他們也不會繼續聽。即便「準」,如此刺耳難以接受的觀念,如何消化?
我覺得上完三階,讓我開始思考的是一些更深刻的背後原因。一張圖裡,如果會「充耳不聞」,這個設計是為何會是怎樣?若會自私,又是從何而來?如果說要獨處,是為何需要「獨處」?而不只是「你就是需要獨處啦」。
我不知道其他「門派」在傳遞人類圖的訊息上,究竟如何出發,包括如何理解「別無選擇」這件事。或許每個人有不同的想法,但我對於上述概念,是很買賬的。
而且隨著上的內容越多,對人類圖的觀點也不斷改變,理解層次也越來越深入。
這不是停留在一階課程可以獲得的,也不是單純不斷去解圖就可以明白的。
傳遞資訊的老師很重要。這是我的體會。
2. 人類圖知識海洋無邊無際,但重點是「回到內在權威與策略」。
無可否認,人類圖的知識範疇根本太大,市場上也有好多人可以提供各式各樣的解讀。不論是所謂「合法」「非法」的個人解圖或分享,我都不願置喙。原因很簡單:
———————
一、我並沒有熱衷到無時無刻去研究網上的所有資料,我喜歡人類圖,但拼命研究不是我目前有回應的。
二、那是他們的個人旅程。如果沒有人問我,我不需要去多說什麼。除非我看到了什麼,引起我強烈的情緒反應,然後經過許久後,我依然對這件事情有一定的記憶,而且一旦想起又有一定的情緒,然後這件事不是基於我大腦為我計算好的利益,而是我真的想說的,我就會說(或寫)。這是基於我自己的設計。
三、我怎麼知道他們所做的,是否回到了他們的內在權威與策略?不論「是」或「不是」,我也依舊回到我自己的內在權威與策略。如果我有進一步的回應,或許就表示那是我該去做的。
—————————
頭腦很喜歡知識,想知道更多。
我比較在意的,是他們所分享的,究竟和我所了解的有何抵觸。
而我也了解,每個人有自己的設計,有自己理解這個世界、理解「人類圖」這套知識的方式。關於「對不對」,我雖然有自己的一把尺,卻不見得絕對「正確」,但是如果時機對了,我願意分享,也邀請你來聽聽看,與你是否有共鳴?
而無論如何分享,懂得多少知識,就算我們最後對知識的掌握學了又忘,至少不要忘記一樣東西,叫做「回到內在權威與策略」。
雖然這句話很像「阿彌陀佛」等護身符的感覺,實際上他就是一個提醒,提醒我們回到「我們自己」。
這也是我在上Joyce的一階就收到的訊息,而這個訊息,我覺得是所有人類圖學習者必須要了解的一個「最重要的概念」。
如果老師一開始就說,「學習人類圖,必須要懂越多才越好,你們要儘量來上課。」或許不會有我今天這樣的想法。
即便最後我們什麼人類圖知識都沒學成,就是不能忘了這個。
—————————-
3. 英中翻譯的複雜性和老師所要付出的巨大代價。
自從上了第二階,我作為海外學生,有時候會看到台灣朋友提出的一些爭端,包括「Joyce是不是故意不要開二階、三階,拖慢大家學習的進度。」
這些爭端我覺得很「有趣」。這表示人類圖開始受到關注,進入了發展的里程碑。
關於我追隨的老師是否有這種心態,我不會去揣測,我也從沒想過。然而,我不否認,作為一個海外學生,次次要飛去台灣上課,的確對個人經濟上造成了一定的負擔。然而,既然有回應,就去上課,費用事實上也得以付清。我也沒有後悔去上了三個階段的課程。
我當然在腦袋層面也會埋怨,為什麼課程收費越來越高。但是在心底,我知道,知識的價值和價錢並不能劃上等號。我是左角度5/1人,我在乎的一部分的確是,這門知識會如何影響其他人。當這門知識在馬來西亞普及了,我是否可以提供正確的知識,這是我在乎的。而我的確相信,我可以從Joyce那裏得到正確的知識傳遞,且是在出發前提有共鳴的情況下。
我身旁也的確有朋友提過,這是門很棒的知識,為什麼不能降低進入的門檻,讓更多人可以學習呢?
我覺得,這當中真正要問的問題是,「學費收得這麼貴,根本是來賺錢的吧?」
我記得上完二階時,我一度登陸了IHDS的網站,想查看,如果去上國外總部的課程,究竟要熬過多少個深夜課程時段。太可怕了。至少十堂課以上,每堂課在我這個時區是從半夜3點上課到清晨5點。我覺得我根本熬不了。身體一股抗拒的感覺。
另外,英文會否是個障礙。即便我是個英語老師,我都無法確認我能有信心掌握英語版的課程。
以上兩個門檻,Joyce已經「碾」過去了。
人類圖的中文化部分,已經反映在市面上大大小小的出版物,大部分是Joyce經手的。小部分則是其他流派經由其他出版社出版的。
中文翻譯的精準度,我是沒有去認真看過英文版和中文版的對照。然而,我是深深相信,老師的團隊的確是經過細心校對和斟酌才將中文版呈現在我們眼前。我的確沒有什麼憑證,可以證明學院做好了所有的翻譯,或者翻譯真的精準到位。然而,透過一次次的上課、閱讀教材,直到見證人類圖社團的開設和經營,到教練時段的開啟,這一切都是支撐我去「相信」這件事的源頭。
與此同時,我也可以了解,台灣專精人類圖的老師,不會只有Joyce一個。在學院版圖擴大的時候,勢必會影響到與學院毫無利益關係的研究者和分析師。我也可以了解到有人會對學院頗有微言的情況。正如我,常常在心底嘀咕,每隔一段時間請到國外的大師開課,我根本什麼都上不了,怎麼可能次次都過去上課?!
我只能相信,時機不對,不是現在。
而承上述兩點,這門知識的重點本來就在第一階課程全部揭露完畢。如果要成為專業的分析師、課程講師,經過嚴謹的認證和付出一定的代價是一定的。因為我們所真正需要的本來在第一階就已經公佈完畢。若真的很想將人類圖發揚光大,不經過學院,自己另外開創出一條路又有何不可(身為10-34很敢講)。
有很多想法難以言盡。
我可以理解每個人對人類圖有不同想法,也理解各自的出發點。我不會去刻意支持「誰」,然而我願意分享我的體驗。
而最後我想說的是,「貼標籤」不是我苟同的,即便我知道這要靠很多的察覺才能時時達成,而且我也不盡然在這方面做得很好。
(完)
—————-
#人類圖
#亞洲人類圖學院
#Joyce
#海外學生心得分享
#馬來西亞
圖說:2015年上一階和老師Joyce和Alex合影
人類圖5/1生產者 在 十二種人生角色(5/1人講解)穿著雨衣的領袖/東京說書人 的八卦

哈囉~~歡迎回到東京說書人今天要聊的主角是, 人類圖 中的 5 / 1 人又稱:(異端/探究者) 5 / 1 人前面的5.代表:異端者多數人對「異端者」的印象都是神秘, ... ... <看更多>
人類圖5/1生產者 在 人類圖顯示生產者5/1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 的八卦
2019年8月23日- 人類圖」內在權威四大類型的人生策略文章目錄簡介一、類型生產者投射者顯示者反映者二、人生角色爻[1/3型][1/4型][2/4型][2/5型][3/5型][3/6型][4/1 ... ... <看更多>
人類圖5/1生產者 在 一支影片搞懂「人生角色5/1人」!給我時間充實自己、做足準備 的八卦
國際認證 人類圖 分析師講解「人生角色 5 / 1 人」,請讓我用一支影片來詳細 ... 顯示 生產者 #顯示者#投射者#反映者#東昍先生 人類圖 online #人類設計#人設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