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我去了一趟東南亞,除了推銷觀光外,也不斷思考:到底台北市能夠為「新南向政策」做些什麼?
我們評估,馬來西亞有4分之1人口是華人,曾經來台就讀的僑生就超過6萬人,與台灣交流互動非常密切;印度人口已達13億,再過幾年就會超過中國,而且他們擁有全世界一流的軟體人才,剛好可以和台灣擅長的硬體製造互補。
設想,如果我們可以創造一個完善的平台,讓這兩個國家的頂尖人才來到台灣就學、就業,不只可以突破現有的外交困境,幾年後,當這些擁有「台灣經驗」的南洋人才畢業返國,一個個都會是台灣企業的契機。
這個構想在回國後,我們便開始奔走規劃,經過半年,終於在今天推出「南洋北流-南鑽人才匯流計畫」:我們要實質吸收南洋人才,運用他們的母語優勢,帶領台灣企業前進新南向國家。
未來台大、清大、交大、台科大、北科大、北市大等6間大學,每年每間學校各提供約40個名額,由市府提供學雜費補助,讓印度、馬來西亞的頂尖學生來台,就讀資通訊相關科系的碩博士,畢業後,則會安排到和碩、仁寶、台達電等12家台灣資通訊產業就業,時間至少2年,當他們回國後,就是台灣企業在當地的關鍵人才。
這個計畫如果能提早10年執行,效果一定更好,所以現在不做,以後肯定後悔,我要謝謝這些大學與資通訊大廠的支持,過去我們難以打入的印度市場,未來應該不會只是夢想。
希望開花結果之日,就是資通訊產業佈局新南向成功的一天。
#南洋北流
#新南向政策
同時也有2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戀愛診療室lovedoc,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右下角開啟自動產生字幕)愛情時光機挽回系統立即參考:https://bit.ly/2Gp9vaw 今天要分享的挽回問題比較特別,如果前任有逃避型依戀該如何挽回並穩定交往關係? 我將會依依分析問題的本質,化繁為簡的方式用最核心的方法去挽回對方,才能獲得最大的效果並成功挽回前任。 以下是讀者問題...
「人機互動科系」的推薦目錄:
- 關於人機互動科系 在 柯文哲 Facebook
- 關於人機互動科系 在 二師兄 Facebook
- 關於人機互動科系 在 張齡予 Facebook
- 關於人機互動科系 在 戀愛診療室lovedoc Youtube
- 關於人機互動科系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 關於人機互動科系 在 VickyVickyChanChan Youtube
- 關於人機互動科系 在 [心得] CMU MHCI介紹(UX Design/人機互動) - 看板studyabroad 的評價
- 關於人機互動科系 在 人機互動領域- 臺灣大學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人機互動科系 在 課程簡介| 關於人機互動這件事 - YouTube 的評價
人機互動科系 在 二師兄 Facebook 八卦
堅持不素顏出門的人很多,像安妮這麼堅持的卻不多。
我大學與安妮同窗四年的經歷中,從未見過她的破綻。
沒有長在眼球上的眼線,沒有沾染在牙齒的口紅,也沒有離家出走的假睫毛。
不論是期末考前一天熬夜唸書,還是夜唱到天亮,又或是通宵準備活動,安妮出現的時候始終帶著完整的妝容。
對於我這種上台演講都會忘記拉拉鍊的邋遢肥宅來說,這簡直是奇蹟般的壯舉。
我將這種現象稱為毫無死角的最強防禦,安妮的不破之壁。
後來安妮私底下透漏,不破之壁的秘訣就在於睡前化妝。
安妮總是化完妝才能放心入睡,這樣睡醒時才不會因為時間不夠手忙腳亂。
由於常常從半夜畫到天亮,畫完妝大概只剩一兩個小時可以睡,她也把這招叫做「完妝nap」,簡直喪心病狂。
「這樣枕頭上不會沾到化妝品嗎?」我好奇。
「剛開始要麻煩室友用童軍繩幫我固定手腳,久了我就習慣在完全不動的情況下安睡了。」安妮說道。
「這樣感覺很像入殮欸。」我在腦中想像化完妝的安妮正躺的畫面。
「你知道為什麼人死的時候要化妝嗎?」安妮說。
「為什麼?」
「因為生命短暫,妝卻是永遠的。」安妮看著鏡子。
「我每天睡前都會化妝,因為我不知道每次闔上眼睛後會不會再睜開,但至少我能確定,即使我就這樣死去,也是漂亮的死去。」
不愧是台中人,連睡覺都抱著赴死的覺悟。
不過當時的安妮還不知道,她出社會後就會直接霧眉,並且說出「小朋友才在那邊天天化妝,老娘現在只想多睡一點」這種人設崩壞的話。
「三分人,七分妝。若卸去我的妝,等同將我殺死七成。」安妮說。
「也就是說,即使是像我這樣的人,如果把化妝練到極致,也能達到七十分的帥度嗎?」我殷切地問。
安妮瞟了我一眼,不置可否地哼了聲。
「教練,我想學化妝。」我誠懇地鞠躬。
「男人不一樣。」然而安妮搖了搖頭。
「哪裡不一樣?」我抬起頭。
「三分才華,七分善良。」她又看了看我,接著說道:「剩下九十分看臉。」
「所以就算我再努力,也只有十分嗎?」我失望。
「很遺憾,這個評分系統是有倒扣制度的。」她毫不留情地說,真是沒禮貌。
「也罷,反正我也沒有像妳那樣為了化妝奉獻人生的覺悟。」我聳聳肩。
「我?我不過為化妝奉獻了七成的人生。」安妮搖搖頭。
「要論醉心於化妝,誰都比不上愛莉絲。」
「愛莉絲?」我腦中浮現一個人:「那個夢遊的愛莉絲?」
愛莉絲是系上一位不起眼的女同學,不太參加系上活動,上課時也總是一個人坐在角落。
她的瀏海很長,幾乎遮住了上半臉,又時常帶著口罩,以至於我對她的面容毫無印象。
愛莉絲不怎麽跟人交談互動,整個人看起來渾渾噩噩的,彷彿活在夢裡一樣。
撇開行蹤成謎的校內第一美人無色花,夢遊的愛莉絲大概是校內最神秘的人物。
「愛莉絲的化妝跟我們完全不同等級,她走在時代的尖端。」安妮的語氣充滿尊敬。
「我從來沒見過她化妝啊?」我困惑不已。
「你沒看班級群組討論嗎?」安妮詫異。
「我們班有群組的嗎?」我更錯愕。
「……」安妮別過頭,一臉說溜嘴的表情。
後來我才知道,愛莉絲雖然在現實中冷默寡言,在臉書上卻相當活躍,每天都會更新自己的生活照片。
當我看到的那些照片時,眼珠頓時無法移開。
愛莉絲站在湖畔、愛莉絲坐在草地上、愛莉絲倚靠在大樓牆邊、愛莉絲藏在樹陰下、愛莉絲抬手遮擋陽光、愛莉絲垂首親吻花瓣、愛莉絲壓低帽沿感受微風……
照片中的愛莉絲散發著一股強烈的生命力,使我著魔般一直看下去。
我好像在哪裡看過這個人。
不是在網路上,而是在現實中看過照片中的女孩。
「她的妝看起來……跟她本人不太一樣……」我皺眉。
「愛莉絲的化妝是數位化妝,俗稱修圖。」安妮告訴我。
愛莉絲擁有驚人的修圖技術,可以把任何人的照片修成傾國傾城的美照。
每到當有耶誕舞會或者畢業典禮,校內就會有大批女同學跑來拜託愛莉絲幫自己拍的照片修圖,希望在人生中的重要階段留下美麗的回憶。
據說外系有位學姊連護照上的照片都委託愛莉絲調整,結果出國畢業旅行的時候直接被攔在海關。
「值得,真的值得。」學姊如是說:「反正我在機場拍護照就等於有出國了。」
我又看了愛莉絲的帳號一眼,發現她的個人檔案上寫著一句話。
──如果一棵樹在樹林裡倒下,周遭沒有人聽見,那麼它有沒有發出聲音呢?
當時的我還不曉得那句話是什麼意思。
就在不久後的某天,我在學校一處山坡上發現了愛莉絲坐在草地上自拍,忍不住上前搭話。
「嗨。」我揮揮手。
「……」愛莉絲看了我一眼,沒有回話。
我的手尷尬地僵在半空中。
「我們是妳同班的……」
「我知道你,你臉書上廢文很多。」愛莉絲終於說話了。
「啊哈哈……」我笑得更尷尬。
我站在原地心癢難耐,想詢問跟數位化妝有關的事,卻又找不到禮貌一點的問法。
愛莉絲停下了原本的動作,默默地看著我,像是在等我說完話。
「痾……那個……聽說妳修圖很厲害齁。」我慌張地說。
我的說話技巧真的是爛透了。
愛莉絲倒是沒有露出不高興的表情,說道:「還可以。」
「但我看妳平常好像沒有化妝?」我問。
「為什麼要化妝?」愛莉絲反問我。
「欸?為什麼?」我一下子懵了,說道:「女生不是都愛漂亮嗎?」
「人的美醜是由什麼定義的呢?」愛莉絲問我。
我一時間回答不出來。
「是由看到的人主觀定義的吧?」愛莉絲接著說道:「如果有一百個人看見同一個人,一百個人都說她是美麗的,那麼這個人就是美麗的,不是嗎?」
「好像是。」我整個被說服。
「網路上看到我的人,遠比現實中看到得多,對我來說,現實生活中的美醜毫無意義,這樣你能理解嗎?」
「時代變了,現實世界中的臉是虛假的,網路上的臉才是真實的。」
愛莉絲看著手機裡的照片,幽幽說道。
雖然我不太懂她的邏輯,但反正我們學校怪人很多,我也早就習以為常。
然而那天晚上,我在滑手機時發現一件奇怪的事。
當時是2016年,我大三,而我發現愛莉絲的臉書建立日期是2009年。
2009年愛莉絲根本還沒上大學,卻已開始發布她在學校的照片。
更詭異的是,照片中那個七年前的愛莉絲,和現在的愛莉絲如出一轍。
我內心的疑竇逐漸加深。
這個問題的答案一直到幾個月後才解開。
我的直屬學妹寶櫻因為總是睡過頭,累計曠課次數過多,即將瀕臨期中考被扣考的窘境。
系辦一直連絡不到頑劣的寶櫻,只好找我過去拿警告單,希望我轉交。
我到系辦的時候,看到辦公桌一旁的書櫃裡放著歷屆學長姊的畢業紀念冊,忍不住想起愛莉絲粉專的事,好奇心驅使之下一本一本開始翻找。
最後,我在2012年的畢業紀念冊上看到了愛莉絲。
畢業紀念冊裡,照片中的愛莉絲看起來跟網路上的是同一人,旁邊寫著「我們是一起畢業的」、「我們永遠都是好朋友」、「我會一直想念妳」等等祝福的話語,可見她已經在2012年畢業。
那麼,四年後的2016,她又為何遊走在校園中呢?
我對系辦裡的行政人員詢問了這個問題,才終於知道事情的原委。
我們系上曾經有個學姊也叫愛莉絲,有個小幾歲的妹妹,兩人感情相當要好。
得知學姊考上外縣市的大學時,妹妹為此情緒低落了好一陣子。
學姊為了安慰妹妹,註冊了臉書帳號,並且承諾每天都會在網路分享大學生活的照片。
四年來學姊都遵守著承諾,不論再忙都會在臉書上放照片。
然而,就在畢業前的某一天,學姊失蹤了。
沒有任何徵兆,也沒有傳出任何訊息,彷彿被城市深處的巨獸吞噬,連一點曾經存在過的痕跡都沒有留下。
聽到這裡,我已經明白學姊遭遇了什麼(詳見以後的故事)。
然而對學姊的妹妹來說,學姊就像憑空消失了一樣。
一年後,妹妹考上了同一所大學同一個科系,並且用了一樣的名字。
從那天開始,愛莉絲的臉書照片持續更新,一日也沒有斷過。
我突然想起愛莉絲個人檔案的那句話。
──如果一棵樹在樹林裡倒下,周遭沒有人聽見,那麼它有沒有發出聲音呢?
我腦中也浮現另一個問題。
──如果所有人仍然看得見那棵樹,那麼那棵樹是不是就從來沒有倒下呢?
我一邊思考,一邊拿著警告單走到女生宿舍。
由於寶櫻都不讀我訊息,也不接我電話,我通常都採用人類最原始的遠程溝通形式(站在宿舍門口大吼寶櫻的名字)將她轟下樓。
正當我站在女生宿舍門口咳啊啊啊開嗓的時候,恰巧碰見寶櫻從外面回宿舍。
「你再叫一次我的名字,我就告你性騷擾。」寶櫻惡狠狠地瞪著我。
我沒有回答,因為我看見愛莉絲宿舍內走出。
她沒有跟我或寶櫻打招呼,眼神也沒有任何交集,逕自走向校門口。
不,那不是愛莉絲,她不過是一具空殼,承載愛莉絲於人間流連不散的魂。
我終於明白了「夢遊的愛莉絲」的故事。
愛莉絲每天都會在網路上放一張漂亮的照片,即使到了現在也一樣。
愛莉絲從來沒有離開過,那裡不是無人的森林,所有人都能看到,每一雙眼睛都能看到。
愛莉絲一直這麼漂亮,一直這麼漂亮……
「大家都知道她的事,只是故意不提。」寶櫻看出我神色有異,說道:「學長,你還是別雞婆了吧。」
「這樣真的好嗎?我看到她的眼神時,甚至會覺得她並不是真正活著的。」我惆悵地問。
「愛莉絲活在自己創造的夢境中,也活在網路上。」寶櫻想了想,說道:「也許她比許多活在現實中的人都要快樂也說不定。」
「夢都有醒來的一天,人也不可能永遠活在網路上。」我還是不能認同。
想起那個罕見沒有對我露出厭惡之意的女孩,我不由得感到不忍。
「學長,你將來想當小說家吧?」寶櫻突然說。
「……這跟現在的話題有什麼關係?」
「也許有一天,學長也會換上另一張臉,活在網路的世界裡吧?」
「妳到底想說什麼?」
寶櫻的目光彷彿透過了我的身體,注視著與我重疊的朦朧幻影。
「到了那個時候,你也能分得清楚哪個人是真正的自己嗎?」
「怎麼可能會分不清楚?」我的內心突然一陣難以言喻地煩躁。
是啊,怎麼會分不清楚呢?
人機互動科系 在 張齡予 Facebook 八卦
到三立六月就滿三年,感觸良多。這三年來,我始終堅守在播報崗位上,風雨無阻,不分平假日,大家幾乎每天都能在三立看到我~歹勢啦😅
-
我熱愛我的工作,謝謝三立長官們給我無比揮灑的空間,還有堅定的信任!我很感恩可以以自己喜歡的事業為業!很感恩能在一群專業團隊中,能夠在第一時間為大家報導真實,傳遞每個人生活所需的資訊,讓這個社會潛移默化的朝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
因為保持這樣的初衷,從記者到專任主播,以及主播兼任主持的這一段過程,有風雨有血淚當然也有挫折,甚至曾經有 #聲帶潰瘍失聲一個月、持續面對 #聲帶出血 的職業病,還有常穿高跟鞋導致在脊椎附近的 #薦骨關節切除固定手術,但我總是想著盡快重返工作崗位!從沒被打倒!每天上班都很熱血,沒想過轉職,沒有一絲怠慢,常保活力熱情!
謝謝 明輝診所 #林暉智醫生 / 好心肝·好健康 亞東醫院 #王棨德醫生 / 中山醫院人文關愛 #鄭俊達醫生 / 台北亞緻牙醫診所 Taipei arts dental clinic #王聿靖醫生 / 一杏齒雕(林育嶙醫師)/ 台北亞緻整形外科醫學美容中心 #王祥亞醫生 等等醫生貴人對我的各種照顧。
-
也謝謝所有觀眾對我們實際的支持,齡予的主播時段收視率常名列前茅,週間 #晨間新聞 時段自接手後,平均成長三四個同時段名次,進入 #收視前段班;週末晚間新聞更是時常創下 #第一名收視佳績!演講分享、開班授課、活動主持、節目等等邀約不斷,這也讓不是新聞科系出身的我戒慎恐懼,公司精心把關每一次的露面,我們卻也在過程中感受到這麼多人對齡予的熱情與喜愛!謝謝你們!
-
尤其許多人都會在遇到我時,或者來粉絲團留言私訊我,說很喜歡我獨特的播報風格,親切自然,非我不看⋯這些都讓我感念在心,是極大的鼓勵!必須要再次謝謝公司的長官們、合作夥伴們認真的調教,總是對我知無不言,協助我越變越好,讓入行近十年我依然每天都有挑戰,每天都在持續精進。
-
#三立電視是全媒體頻道,在播報之餘,可以有機會偶爾以真實面相的我,進行許多有趣的嘗試,不管是歷史外景節目「呂讀台灣」跟「呂捷歷史-朕即天下!」#呂捷 老師的主持互動;或者偶爾在節目裡做些小小才藝表演(笑),甚至是幫姊妹台的節目 #客串單集主持,每一個體驗都讓我有所學習、有所觀察,回頭過來豐富了我的報導能力,也幫助我對事物有更全面的觀察理解。謝謝所有曾經教導我的人,謝謝你們豐富我的思想與視野。
-
我熱愛播報,把它當一生志業。過去沒想過做 #公眾人物,學生時參加 #選秀 是個陪朋友海選的無心插柳橋段,後續的比賽過程是對自己各方面的試煉。而當時就有 #唱片公司 捧著大筆簽約金,還派出總經理跟我們全家做對我的職涯規劃簡報,希望展現誠意與企圖;也有業界有名的 #經紀公司 上門,希望簽約讓我參演火紅的戲劇,從女配角出發,但當時的我性格年輕缺磨練,也還想深造,(當然我也對自己很有自知之明🤪)跟家人討論後果斷拒絕了許多人夢想闖蕩的星河。沒多久就在當補習班老師賺出國學費的期間,偶然透過友台 #招募培訓主播 入行,一直走到現在,沒有後悔。
-
我很喜歡 #賈伯斯 的那段話,#人生就是點與點連成線再構成面,我的人生就是這樣。現在的我是過去無數的我共同構成的一個完整的複雜體,有各種面向,各類才藝,等著最適當的時機場合跟大家見面,努力表現的過程中難免出錯、甚至偶有暴衝,每一次我都知道自己可以學到教訓、變的更好~但感恩的是我總是能以真實的自我面對大家,而你們也回報以我 #不離不棄、甚至是 #為我闢謠 等等令人感恩的支持。
-
未來我希望在我還有能力的時候,持續提供給大家專業、品質、正能量的初衷,也謝謝你們參與了我的青春,我們一起走向更好的未來!
每週一到五 06:50-09:00 #早安新鮮聞
每週六日 11:40-13:00 #正午新聞 17:40-20:00 #台灣大頭條
每周日 20:00-21:00 #呂讀台灣
通通在54頻道 #三立新聞
請大家多多分享!多多支持齡予的用心努力!
#ig是lingyu10311031
#YouTube頻道張齡予要訂閱,週週有新片
#臉書張齡予要按讚追蹤搶先看,不然會錯過直播!
最後再感謝一次謝謝 #聯合報 #林怡秀 前輩的「慧眼」🤣
齡爸對於這張照片讚美有加,謝謝您的選用~
人機互動科系 在 戀愛診療室lovedoc Youtube 的評價
(右下角開啟自動產生字幕)愛情時光機挽回系統立即參考:https://bit.ly/2Gp9vaw
今天要分享的挽回問題比較特別,如果前任有逃避型依戀該如何挽回並穩定交往關係?
我將會依依分析問題的本質,化繁為簡的方式用最核心的方法去挽回對方,才能獲得最大的效果並成功挽回前任。
以下是讀者問題簡述:
Q1.我認識一個女生她是醫學相關科系的,她其實覺得她自己是有一個很特殊的情況,心理學上名詞叫逃避型依戀,只要她感覺感情有新一步進展的時候,她就會想要逃向她跟她前男友在一起的時候,然後她遇到我跟她告白的時候她覺得有點快。
之後她答應了,那就讓我們兩個好好努力的試試看,後來我在跟她互動的時候,她就會覺得說沒有心思在這一塊上面,就是我要抱她什麼的經常都興趣缺缺,我覺得很難過,之後發生一些事情,然後也不太想接我電話。
就覺得說要不然之後再說我就告訴她,我一些心情,就是說我覺得還蠻難過的這樣,結果她爆炸就說把我們關係到這裡。
像我這樣子的話,我要去真的進入冷淡又六十天模組嗎?
還是說我可以接老朋友轉情人模組了?
我不知道我還能夠從什麼地方下手?
如果你的感情也有類似像上面敘述的挽回問題,強烈建議你把這支影片完整看完。
如果今天的分享有幫助到你,請在以下留言讓我知道,也請多多分享!
愛情時光機挽回系統立即參考:https://bit.ly/2Gp9vaw

人機互動科系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8/3(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022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在一年的中間,許多學生畢業的季節,來跟大家來聊一聊「生涯」跟「職場」,似乎是很應景的話題。
但你放心喔,我要跟你聊的不是如何找工作、面試,這一類比較技術性的問題;而是在這個動盪、快速變化的時代中,我們要怎麼樣「安身立命」?
所以呢,我們企劃了三集「過好人生」的專題,要來跟大家分享,如何駕馭那未知的未來?我想不管你是剛畢業的菜鳥,或是已經在江湖上走跳的老手,都會覺得很有幫助。
而在「過好人生」系列的第一集,我要開門見山的,來幫你破解一個思考、一個問題。
那就是喔:「不管你現在幾歲,有工作還是沒有工作、薪水高還是薪水低?你對未來都會有一種淡淡的焦慮,不確定是否繼續往下走,是對的選擇嗎?」
你是不是也感受到,那些過去覺得顛撲不破的保證,全部都一點一滴的在瓦解中呢?
你的焦慮並非空穴來風,在我分享「如何面對這些焦慮」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幾個客觀的數據。
首先喔,根據「行政院國發會」最新出爐的一個報告裡,它載明喔,在不遠的未來,大概就是民國150年,我們台灣的人口會比今天少了679萬,只剩下1660萬,回到民國65年的狀態。
這意思是說,我們現在剛好站在一個分界點,接下來每往前走一步,我們的人口數據就會往後退一格;但是不同的是,這次的1660萬的人口結構,會跟以前很不一樣。
首先呢,65歲以上的人口,會從當年的60萬膨脹到730萬,是當年的12倍;但是出生的人口,卻從42.5萬降低到5.6萬,比當年的七分之一還要弱。
聽到這些數字可能沒有感覺,我直接講白話文;現在全台灣有2600多所小學,如果都沒有關門,每間學校就平均只會有25個學生。
你想想看,這樣的狀況底下,有多少教育人員要被淘汰?而周邊有多少的產業會跟著萎縮?
好!就算你不從事教職,也不想生小孩,那個時候每年能繳稅的人,只剩下810萬人,是現在1730萬納稅人口的一半。
但是卻要支應730萬人的退休年金、長照費用和醫療支出;從現在5到6個人,養一個退休人口,到1比1的cover,我們只有40年的時間。
如果講到這裡,你還是沒有感覺,我就直接告訴你,只要你現在小於58歲,你有很大的可能會領不到勞保,甚至於呢,你要繼續工作到75到80歲都是正常的。
當然你也可以說喔,晚點退休沒什麼不好,反正壽命那麼長,繼續工作當練身體。那我再告訴你一些產業的實況,你可以想一想。
所謂的「工作」,你那種覺得想要做一輩子的,它會不會存在?就算你想做,還有公司會要你嗎?
我們來舉幾個例子喔,大家都知道台灣過去一直以來是機車王國,隨便走在馬路上,你都能夠看到不管是綠牌、白牌、黃牌、紅牌…這種各式的機車,滿街趴趴走。
而這樣子高密度的機車使用,就造就了上個世紀的八零年代,台灣機車行隨便開,隨便賺錢。不過同樣的情況到了二十一世紀之後,開始了有重大的轉變。
由於電動機車的技術愈來愈成熟,無論是更時尚的外型,更便利的充電站、加上環保政策的助攻、實際價格的補貼跟補助;它都相較於傳統機車有更好的吸引力對於消費者,它帶動了近年來電動機車的換車潮。
而電動機車就像3C產品一樣,在維修的時候,不管是哪裡出問題,只要把整台電動車接上電腦,就能夠很快的診斷出故障的位置,直接換掉零件。
不再需要那種傳統機車行,老師傅的維修經驗,而且維修價格更透明、更低。在這樣的風潮底下喔,傳統機車行如果不轉型,你想想看生意還能維持幾年?你可以自己想一下。
如果你覺得機車行是「黑手」,是屬於「藍領」的產業,跟身為「白領」的你無關,那你一定不能錯過我接下來要說的例子。
「大數據」的運用,在這幾年來已經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你可曾想過所有使用習慣、生活方式、健康數據,都會透過電子化的大數據被記錄之後,所有的產業都能夠針這些數據,去鎖定他要的族群,去設計出更受歡迎的產品。
你想想看,假設你這輩子會得到什麼病,都可以透過「大數據」推算出來;汽、機車全部自動駕駛,大幅降低車禍的機率,你還需要現在包山包海的醫療保險、意外保險嗎?
還是保險公司其實只要針對你所需要、買得起又適合的保單,直接推播到你的手機裡,方便你完成購買這樣就好啦。那麼這個時候,眼下全台灣21萬的保險從業人員,又該何去何從呢?
我們都知道打敗計程車的,不是另外一家更大的計程車行,而是叫車軟體Uber、滴滴打車;而打敗出版業的,不是哪一個強大的作者或者是書商,而是沒出過任何一本實體書的「臉書」啊。
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讓口香糖的銷售量急劇下滑的,不是另一外款零食,而是「社交軟體」。因為當人不用直接互動的時候,口氣清新的需求,也就沒那麼重要了。
在未來,你根本不知道你的敵人會在哪裡?也不知道你的公司還能活多久?就算它現在看起來很大。更何況喔,在台灣的大企業是相對少的,絕大多數都是中小企業。
而中小企業只有七年的平均壽命,它關店的比率非常非常的高;以每個人平均45年的工作時期,你至少要換7到8次的工作,這都是很正常的。
所以談到這邊,你是不是覺得心中那種隱隱約約的不安,其實是很合理的。如果你沒有這樣的焦慮,我還比較擔心你勒!
那麼面對這樣的狀況,我們該怎麼思考?首先,你要知道的是喔,如果你的想法還停留在,找到一個工作安分守己的做下去,只要穩定就好;那恭喜你,你註定被淘汰。
為什麼呢?其實我們有很多人的生涯概念,是來自於20世紀,但卻要應付急劇成長的21世紀。不知道你還有沒有印象,在上個世紀,我們對生涯規畫的理解都很單純,而且單純得很絕對!
就像是讀了醫學院就當醫生,讀了師範學院就當老師,要是你不想讀書就當工人,這種「一個蘿蔔一個坑」的概念。
但你有沒有發現喔,在我們渡過了千禧年,進入了二十一世紀之後,這種精確分工、結果確定的事情,其實早就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每三到五年之間,就會有不同的熱門新工作誕生。
特別是近幾年來,最熱門的工作像是YOUTUBER、網路小編、電競選手、居家整理師…這些等等的,都已經不是各大專院校裡,找得到相關的科系的新工作、新職業啊!
而這樣子的「實際產業」,跟「學術」之間的斷層,也老早讓生涯的議題,脫離了「精確分工、確定結果」這樣的途徑。
而更弔詭的是,有一個關於「知識更新速度」的統計數據顯示,現在的大學生,進學校第一年所學的知識,在他升大二的同時,去年所學的就已經過時,形同作廢啊!
這更說明了,要現在的學生從學校畢業之後,帶著所學的專業,去找到一個長期穩定、能夠做一輩子的工作,那幾乎已經是「神話」了!
再加上喔,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是工業革命以來,人口和科技發展最快速,而且達到高峰的階段。現代的人一天的資訊量,已經是18世紀的平凡人一輩子的資訊量。
也就是說喔,雖然我們懂得比二百年前的人,還要多很多;但尷尬的是,我們大部份的思考方式,卻沒有進步多少,還停留在工業時代那種「找個能夠做一輩子的工作」這樣的思考框架裡。
在這裡我邀請你想一想喔,要是你的思想沒有適時的,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一起前進,你又偏偏生活在變動這麼快速,對於「未來」是前不著村、又後不著店的狀況裡,那麼怎麼樣會讓人不焦慮呢?
如果你不想要繼續焦慮下去,那麼關於未來生涯的因應策略,就是你最急迫、最需要學習的部份。
但是在開始學習之前,我來說個故事,讓你對於這樣的學習,先有個正確的理解。IBM大型電腦之父「佛瑞德・布魯克斯」。
他在1986年的都柏林IFIP的研討會上,曾經發表過一個關於軟體工程的經典論文。論文名稱叫做《沒有銀彈》,之所以把論文的名稱取得這麼特別,是因為佛瑞德使用了一個隱喻。
在歐美的傳統故事裡,傳說喔可以用銀製的子彈,就可以殺死吸血鬼、狼人或者是任何怪獸;所以呢「銀製的子彈」就會被引申成「解決問題」的最有效方法。
而佛瑞德把論文取名成「沒有銀彈」,就是在強調軟體複雜的本質,並沒有任何一個技術或方法,可以像是殺死狼人的「必殺技」,並沒有那種一招斃命,一用就靈的這種途徑。
而事實上,像軟體工程這樣的挑戰,就跟現代人的生涯規劃是同樣的複雜。過去所有行業的權威,和牢不可破的真理,都在此刻會被推翻,沒有任何的「保證」可言。
因此呢,我們未來將面對的問題、還有解決這些問題的資源跟方法,都會是「史無前例」的,都必須由我們自己親手去開創。
而真正「解決問題」的高手,就像佛瑞德這樣的人,他們老早就參透了「一勞永逸」的方法其實根本不存在。
可以追求的是鍛練自己的「思考能力」,把自己打造成為能夠「靈活應變」,去適應各種的變化,而不斷的更新、持續升級的系統。
如果你還是聽不懂,非得要一個答案,那我只能說,現代生涯唯一的不變的,是「一直在變」啊!唯一的解答就是「沒有絕對」!
而你的腦袋裡那些一成不變、不動如山,企圖想要找一個工作、一個專業,就做一輩子的「舊思維」;如果再不移除,那就會像是當大家都在用智慧型手機的時候,你還堅持使用「call機」,這是一件很荒謬的事喔!
更可怕的是,這些過時的思想如果不即時更新,當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越來越大之後,它會變成一種毒素,變成一種「思想的遺毒」。
不知不覺會腐化你的心靈,讓你對生命感覺到絕望,成為自我發展的最大阻礙,這會是你要的嗎?你可以想一下。
所以在下一集的節目裡,我會一一說明,這些「思想遺毒」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及它是在什麼時候,植入你的腦袋裡?
面對「思想」這種無形的對手,你必須先認出它、標定它;才能進一步的打敗它、超越它。
要是你希望自己能夠與時俱進,不讓未知的新科技,消滅你熟悉的工作跟生活方式,那你就一定要鎖定我們的頻道。
除此之外呢,如果你想要更精確的,認出在自己的人生裡,無論是面對工作,還是自我發展的迷思或現象。
並且透過學習掌握具體的方法、找到明確的自我定位,有效的去適應這多變的未來,那麼千萬不要錯過,我們推出的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
如果你曾經在生命的任何時刻當中,問過自己:「這輩子,只能這樣嗎?」那這門課就是為你所準備的!【過好人生學】會陪伴你過出自己想要的好人生!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最後跟你分享的【過好人生學】,期待你的加入;詳細的課程內容在我們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讓我們一起邁向一個更好的人生,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人機互動科系 在 VickyVickyChanChan Youtube 的評價
Video opinions expressed here only represent on my own perspective.
影片純粹是我個人與大家分享我的工作內容與在Appier工作的心得
最重要的是為不是這個領域這個產業的大家解答這團大迷霧!
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 以下是我們的網站 新信大家看完我的影片後 在看網站的實例就會更有感覺了!
Appier Website: https://goo.gl/KB3H1y
想要加入我們的朋友們也可以從網站找到相關職缺唷~
多學一點:
* RTB (Real Time Bidding) 即時競價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35474/BN-ARTICLE-35474
#Appier #AI #Startup
Filmed with: Canon g7x mark ii
Music: BenSound - Clear Day
----------------------------------------------------------------------------------------------------
CONNECT WITH ME!
Instagram: https://goo.gl/BMpSX7
YouTube: https://goo.gl/6rbLNx
Facebook: https://goo.gl/2EiFfp 這沒啥人按讚來幫我按讚吧不然看著可憐很冷清
Partner with me: vickyvickychannel@gmail.com

人機互動科系 在 人機互動領域- 臺灣大學板 - Dcard 的八卦
心理、圖資、資管,哪一個領域比較適合未來想走人機互動的人雙主修/輔系? ... <看更多>
人機互動科系 在 課程簡介| 關於人機互動這件事 - YouTube 的八卦

《 人機互動 概論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國立中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程芙茵助理教授. ... <看更多>
人機互動科系 在 [心得] CMU MHCI介紹(UX Design/人機互動) - 看板studyabroad 的八卦
大家好,在留學版潛水已久,最近來看到越來多人分享跟HCI/UX有關的資訊,也想來分享
自己去年就讀CMU MHCI Program的經驗提供給有需要的人參考,請大家多指教:)
想在此先說一下,此篇分享僅為個人感受,實際的課程內容、學校資源、就業狀況等等還
是要以該年度狀況為主,建議可多去學校網站查閱諮詢、或是詢問當年度就讀的人。
卡內基美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CMU)的人機互動研究所(Master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MHCI)是一個實務就業導向的STEM Program,自1997年第一
屆開始至今已累積諸多校友,在業界也有一定的知名度。一般一屆大約是55-60人上下,
錄取背景非常廣泛,提供跨領域背景者一系列在HCI、UX、User-centered Design
Methodology的課程及訓練;畢業後多半從事的角色包含UX Designer、Product Designer
、UX Researcher、Software Engineer、UX Engineer、Product Manager等在科技產業常
見的職位。有關該Program的詳細介紹可至學校網站查看:
https://www.hcii.cmu.edu/academics/mhci
課程
CMU MHCI是個為期一年、三學期的Program,前面兩學期主要以必修選修課為主,第三學
期(以及第二學期一部分時間)會專注在與客戶合作的畢業製作(Capstone Project)。整體
而言,必修課涵蓋設計、研究、程式這三大領域,以及所謂的畢業製作。選修課的話大約
可以選修3-4門,基本上就是按照自己興趣選擇。以下就必修部分作介紹及分享心得:
IxDA 1、IxDA 2 (Interaction Design Studio 1 & 2,互動設計)
因為多數就讀MHCI的人沒有設計背景,所以該課程一開始會先教授基礎的字型學
(Typography)、Design Critique、Physical Prototyping等內容,讓大家有一些基本設
計概念。之後課程便會以專案形式分小組做不同的主題,以我該年度是包含了
Data-driven design、Conversational UI、IoT或是老師分配給各組的主題,一個組3-4
人的方式做專案。
在這兩個課程訓練中,我自己覺得收穫最大的部分是Design Critique的訓練以及
Storytelling的能力。因為即使過去自己已經有一點UX Design的經驗,但並沒有受過正
式的訓練去評論視覺設計、給予他人架構且建設性的回饋、或是依照利害關係人
(Stakeholders)去構思說故事的能力。
舉例來說,在每個專案結束時,每組會上台做產品的pitch,老師也會讓同學去坐在評審
的位置上去代入不同利害關係者的想法去做提問(如business owner),這樣的訓練可以
幫助一個設計師在做產品決策時去思考不同角色的考量是什麼。
UCRE (User-Centered Research and Evaluation,使用者研究及驗證評估)
該課程會以一個客戶的案子為例,每週跟自己小組的成員去學習、執行不同的研究方法。
前半學期比較是按照課程安排地去執行研究方法,後半學期是以組為單位要求各組進行研
究規劃並執行自己的計劃,最後把研究得出的結果,以及產品解決方向呈現給客戶。
Programming Usable Interfaces (PUI) or Software Structures for User
Interfaces (SSUI)
其實這兩個課的差異是在TA授課(討論實作課)的部分不同,兩門課都是給同一個老師
lecture(授課式教學)。一般建議沒有程式背景的去PUI,有程式背景的去SSUI。以我修的
PUI來說,需要做出一個包含一點Javascript的購物車、自己的portfolio或是任何你想做
的主題性的網站。
另外,在這邊特別想介紹PUI/SSUI的lecture,基本講授的內容包含基礎HCI概念、歷史、
對於軟體業界的一些專有名詞等。尤其是軟體業的概覽及技術專有名詞這部分對於過去無
工作經驗的同學來說非常受用。
Capstone - HCI Project I & II (畢業製作)
這個為期7-8個月的Capstone Project算是CMU MHCI的招牌之一,偏向以Consultant的角
度去替客戶做研究並提出解決方案。每年的客戶都不太一樣,長年合作的有NASA及
Bloomberg這兩間公司,也有其他各種大小公司。歷年的Capstone Project可至此查看:
https://www.hcii.cmu.edu/research/mhci-capstone/grid
一個Capstone組大約是5-6人,通常小組成員會自行決定好誰是哪個領域的Lead,比方說
UX Design Lead、UX Research Lead、Software Development Lead等等。因為整體專案
執行的時間比較長所以大致上前半段是在進行探索、研究,後半在進行設計跟驗證。通常
Capstone做出來的成品會是一個較為完整的解決方案,或是有實際code出來的
interactive prototype,所以對於大家來說是很適合放在作品集上的案例。
以我的Capstone專案來說,跟我們合作的客戶是一家當地的醫療新創,所以我們團隊成員
不僅有機會可以出差到醫院跟醫療機構去做使用者研究,客戶也很真誠的對待我們以及給
予我們足夠的信任去發揮。另外,在Capstone中因為跟多元文化組成的同學們合作緊密,
也讓我更認識了一點美國文化以及一點醫療產業的現況,是真的很珍貴的經驗。
以上是必修課程的部分,另外也想稍微提出該Program的優缺點,提供給大家參考,也歡
迎大家補充。
優點:
1. 班級規模小、同學互動密切
個人覺得這點蠻重要的,以我個人而言一屆55-60人左右雖然不到很小班,但差不多是每
個人都會互相認識且多少有交流的程度。在MHCI我們有一個專屬的活動空間,大家通常會
一起在該空間做作業、聊天、找人做用戶測試等等。在Capstone開始後每個組有專屬的
Project Room,所以在Capstone開始忙起來後我們大家幾乎都會天天見面,一起在
Project Room裡面討論做事。
在求職時大家也會彼此互相幫助,幫忙分析求職策略、模擬面試、給彼此作品集上的建議
等。整體來說,真的遇到很多值得學習的同學兼朋友,畢業後也繼續保持聯絡 :)
2. 系友資源
這點我相信很多Program也是有相對應的資源,尤其在找工作時透過校友牽線或得到幫助
都非常有幫助。學校會請系友回來幫忙做模擬面試、招募,另外也有校友們專屬的slack
group,不少人在裡面非常活躍。有次我做一個公司的onsite雖然最後被拒絕,但當時面
試我的校友也願意私下打給我很誠實地給予建議及幫助,讓我真的很感動又學到很多。
3. 就業博覽會
CMU算是在tech領域蠻知名的學校,所以秋季會有一波大型科技公司的招募,不過主要是
以SWE(工程師)為大宗。以當時的時間點來說因為我們Program剛開始,有點過於太早,不
太有設計職缺機會。春季3月左右有一個專屬於設計藝術領域的招募,在CMU跟設計藝術相
關科系的學生可以好好利用該機會尋找機會。
缺點:
1. 一年制Program = 無暑期實習機會
因為一年制三學期的關係,以致無法有實習機會,這點對於無工作經驗直接求職或是想畢
業後就去大公司的情況來說會相對有挑戰許多。不過,就往年的情況下來無論有無工作經
驗,最後看起來大家還是都能順利找到工作,所以就是取決於怎麼看待我自己的想法
是即便無法在第一年進到dream company,相信一年後兩年後總是還有機會再去挑戰 :)
題外話在此也附上CMU每年都會做的就業調查網站,裡面有畢業生去的地點、公司、職稱
以及薪資平均供參考:
https://www.cmu.edu/career/about-us/salaries-and-destinations/post-grad-dashboard.html
2. 學費貴
跟其他學校相比,這個Program一年三學期的制度總體花費的金額較高,也是很多人選校
時在意的因素。不過也是取決於怎麼看這件事,其實我本來決定要去另間學校結果突然有
人說「其實早一年畢業也是早一年去業界賺錢」我就突然被說服了,只好迅速唸完也早點
開始賺回學費XD
其他Q&A
Q: 我沒有設計背景或作品集可以申請嗎?
以我當年情況大多HCI學校不強制要求作品集,而且我這屆來說大多數人一進來也沒有相
關經驗,也不一定會用UI設計軟體。我相信以多元背景學生組成的HCI Program來說,也
許他們更重視的是能帶入更多元的思維及經驗,所以我個人覺得沒有作品集跟設計背景不
用太過擔心;更需要好好準備的是SOP,去呈現你的求學動機、你的跨領域背景該如何與
HCI整合、以及你未來的志向
在此推薦一個網站Top UX School:
https://topuxschool.com/
Q: 我即將要去唸HCI grad school了,有什麼建議呢?
強烈建議一定要多練習英文!HCI grad school因為會有大量的團體討論,所以語言的門
檻較高。(我當時托福考109以為還夠結果我是整屆最低分T_T,一開始很痛苦)
另外建議無論畢業後是不是想當designer,因為專案合作上會需要使用設計軟體,如果可
以提前熟悉Sketch or Figma也會很有幫助。程式的部分也可以稍微學一點html/css,對
之後修課也會有幫助。
Q: 目前UX Designer在美國的就業情況
撇除疫情經濟因素不談,近年來因為想跨領域轉UX的人變多,所以要競爭entry-level
UX Design職位的人越來越多。這部分我的建議是要找出自己的強項,以及去思考如何跟
別人做出差異化。當然也會依照想找的職位、公司類型、語言能力、作品集、工作經驗、
身份等情況也會不同。如果計畫就讀後在美國就業,建議可以基於各個面向多方評估後再
決定是否前往就讀。
目前在美國受到疫情影響,有蠻多公司裁員或是有hiring freeze的狀況發生,也不曉得
接下來一兩年內的狀況會變怎樣,這點我明白也是對於正在就讀的學生、以及即將要就讀
的學生有很大的影響,希望情況可以盡快好轉,但現在也不清楚會怎麼發展下去 :(
以上,大致包含了想分享的內容。如對Program有任何問題、或就業上的問題,歡迎私信我
,祝福大家申請及求職順利一起度過難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3.59.109.186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udyabroad/M.1590367355.A.7B4.html
※ 編輯: misaa (73.59.109.186 美國), 05/25/2020 09:04:4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