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快樂
以前在台大外科當醫師,胸腔外科主任李元麒教授主持會議十幾年,從沒遲到過,只要時間到了,一定準時坐在他的位置上。
當時不覺得怎麼樣,等到我自己主持市長室會議,每天7點半準時開會,才知道真的痛苦,要有強大的意志力,才能撐住這4年。
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恭己正南面,就是每天恭恭敬敬的坐在朝向南方的位置上,意思就是長官正直認真,大家自然就會效仿跟隨。
而這些影響我很深的人格養成,都要謝謝當年教過我的每一位恩師。
在這邊,我要祝福每一位還在教育崗位上努力,或是已經退休的老師們,教師節快樂。
---
歡迎加入我的Line@,選擇柯教授,一起來聊天。
https://line.me/R/ti/p/@kptaipei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0萬的網紅異色檔案,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全台最轟動的案件 上集點這→https://youtu.be/-ao3QNa_1tQ 阿善師新書「臺灣大案鑑識現場」,實體及網路書店已上架,請把握時間購買。 📽成為異色檔案會員,幫助我們成長,請點這→https://reurl.cc/vDQ1Do ▶影片發布日期:2021年4月24日 影片大綱🎥...
人格養成 在 Mr.elk Facebook 八卦
《不靠 ”熱鬧” 養大孩子》
現代父母忙碌,平時下班後,大多是在催促孩子寫作業和上床睡覺的過程裡,匆匆結束親子關係。又因為愛,所以怕虧欠,於是一到了週末或假期,總是竭盡所能地替小孩安排各樣活動。有些家庭週週露營,有些家庭總是旅行,也有些家庭忙著跑攤,星期六早上爬山、下午去遊戲堡、晚上跟親戚吃飯;星期天一早出門看展覽、上體驗課、看電影,晚上在外用餐直到八、九點才到家….。生活總要熱鬧滾滾才算對得起孩子。
還有父母選擇以補習班和才藝班填充整個週末,他們最怕孩子無所事事。
許多小孩平時放學後還上安親班,連晚餐也在安親班解決,家,只剩下寫作業和睡覺的功能。到了假日也因著滿檔的行程鮮少在家停頓,漸漸的,老木發現這些孩子成年後容易出現一種明顯的特質,就是他們無法忍受不夠熱鬧的環境,心靈上容易空虛、無聊,甚至產生 ”居家不耐症” 的問題,他們的整個人生都必須不停地在外奔走,回到家裡,坐不住,待不久,即便有了自己的家庭後,也難以控制離家向外的慾望。
“家” 是人生絕對的核心價值,如果待不住,影響至深。
童年當然需要玩耍也需要精進,但是那只能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能是全部,它必須達成某一種平衡配比,若是待在家裡的時間不夠多或是品質不夠好,對於人格養成上是會造成失衡的。
假設整個童年都是在過度的移動與過量的感官刺激中渡過,未來相對會失去享受寧靜或面對平淡的能力。
除了一定比例的玩耍,一定比例的旅行,一定比例的補習或才藝班,也要記得為孩子保留一定比例的 ”發呆時光” 與 ”屋簷歲月”。
我見識過身邊的一些孩子在家如坐針氈,每回遇到下雨無法出門的日子就狂喊 “無聊、無聊、我好無聊!” 除非爸媽立即拿出平板,除非趕快打開電視,否則簡直無法擺平它們吵鬧不休的狀況,這一類的孩子,絕對不僅是在家時不耐乏味,舉凡出門用餐,在車上或捷運上,診所看病時...一樣是片刻不能忍受無聊,非得要爸媽交出手機不可。
所以,養成孩子耐無聊的性格是很重要的課題,與其說耐無聊,不如說養成他們懂得如何把日子過得精采才是件大事。
由於我們家的孩子不補習也沒上甚麼才藝班,3C又受到控管,久而久之,他們逐漸發展出自己找樂子的能耐。
舉個例子,今天是星期天,DD去參加同學的生日聚會,葛哥獨自在家,他一早醒來先閱讀,午餐後找些零碎的家事來做,接著,他把午餐時ㄆㄛ\\/婆用剩的蔥根拿去陽台種入花盆,種著種著又發現角落裡有個荒廢了不知道多久的玻璃花器,花器內的植物泡在水裡發爛,還長出許多嚇人的孑孓,瓶身內外都是汙泥,整個視覺上狼狽不堪。
葛哥思考著「這麼噁心,丟掉好了」。但是下一秒又覺得不環保,「它明明沒有壞掉,為甚麼要丟呢?」 於是決定處理眼前的這個問題。
他怕髒,先找來手套,瞇著眼把惡臭又黏稠汙水倒掉,再將爛掉的植物ㄧ點ㄧ點掏出來扔了,然後,他很盡力的把瓶子洗洗刷刷成一個嶄新好物(著實覺得這對ㄧ個12歲的孩子來說是大挑戰)。
葛哥再一想,「既然都花了那麼多精神把瓶子弄乾淨了,就這麼空擺著多不划算?」 所以他帶著零用錢,愉悅的散步到附近水族館,精心挑了一些砂、水草與一條鬥魚,笑瞇瞇地把花器佈置成小魚缸。
佈置完畢後,他想與貓咪們一同欣賞自己的小小傑作,於是奔走廚房替自己煮了一碗紹子麵當下午茶,最後,他花了半晌靜靜地坐在桌前,一邊看小魚,一邊聽音樂,一邊揉貓咪,一邊沉浸在自己的小宇宙裡還寫下小詩一首。他獨自一人玩著一點也不熱鬧但是很飽滿的小遊戲。
整個星期天,葛哥就這麼愉快的生活著,自己找事做,找樂子,發現各種因為 ”動手” 而滿足心靈的小確幸。
提供孩子熱鬧又緊湊的生活節奏容易,但簡簡單單的 ”過生活” 反而不簡單,那是一種需要靠著父母支持來建構的能力,重大性足以影響一生。而孩子在獲得此份能力之前,爸媽必先練就不怕孩子無所事事的金功夫,更無須因為活動安排得不夠琳瑯滿目就覺得虧欠。
當孩子們懂得把平淡的日子過出味道,那他們的一生就精彩了。
在寧靜,停留,以及拿掉3C之後,如果我們的孩子還快樂,那才是真快樂。
#能獨自快樂是一種能力
#能享受在家時光是一種幸福
#能這樣花用零用錢真好
人格養成 在 朱立倫 Facebook 八卦
對棒球迷來說,竹圍高中還小有名氣。去年的黑豹旗高中棒球賽,成軍僅一個月的竹圍高中棒球社,挑戰傳統強校成功商水,以0比87的比數創下最大輸分差距,但同學們奮戰到底、永不放棄的精神仍贏得了尊敬。果然,今年的「新北市高中社團棒球對抗賽」,竹圍高中以12比1擊敗對手,拿下隊史首勝。
三年多前,為了讓淡水地區的孩子都能就近上學,我們將竹圍國中改制為完全中學,第一屆入學的高中生今年也將畢業了。這幾年來,竹圍高中在各方面的表現都持續進步,今天,學校新建的綜合大樓也開工動土了,讓校園的軟硬體能更加完善。
我們期待,竹圍高中能發揮棒球比賽時奮戰到底、持續進步的精神,不論是在體育、學業或人格養成上,都能有傑出的表現。
人格養成 在 異色檔案 Youtube 的評價
全台最轟動的案件 上集點這→https://youtu.be/-ao3QNa_1tQ
阿善師新書「臺灣大案鑑識現場」,實體及網路書店已上架,請把握時間購買。
📽成為異色檔案會員,幫助我們成長,請點這→https://reurl.cc/vDQ1Do
▶影片發布日期:2021年4月24日
影片大綱🎥
這位人人看到名字就害怕的人物,
難道長大做這麼多壞事,
是從小就養成的嗎?
讓鑑識專家阿善師淺談他的成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odcast收聽🔻【故弄玄虛】
收聽各平台 快速點擊
https://linktr.ee/mysterycasefil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odcast 故弄玄虛《投稿專區》:
https://forms.gle/ZkqLnPmyNgvRA9u2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聯絡我們、合作接洽:[email protected]
➡訂閱Youtube異色檔案→https://reurl.cc/EzGqYg
🧢成為異色檔案會員,幫助我們成長→https://reurl.cc/vDQ1Do
👨💻Instagram—夫妻日常生活、兩隻貓→https://reurl.cc/K6jOaR
🙏幫忙我們節目提升,資助我們當乾爸乾媽→https://p.ecpay.com.tw/01647C7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0OcO56mYE4/hqdefault.jpg)
人格養成 在 凹凹u彤葳 Youtube 的評價
#阿德勒心理學#人生風格#早期記憶
歡迎乾爸乾媽 各廠商置入
來信 [email protected]
追縱我
-----------------------------------------------------------
INSTAGRAM: ououyu
https://www.instagram.com/ououyu/
FACEBOOK: (游彤葳wei)
https://www.facebook.com/ououyu/?moda...
Tiktok: ououyu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fD5bSrjbhE/hqdefault.jpg)
人格養成 在 零捌卡好笑 Youtube 的評價
這是大鵰第一次接收到如此熱烈的歡呼
-
【大鵰博士】人格養成大剖析!
黑歷史的獨白~我為什麼都只想當老二!
喜歡【大鵰博士】的朋友, 快去按讚追蹤↓
大鵰博士(大雕博士) https://reurl.cc/exvqrm
想現場感受或加入脫秀的行列請至↓
卡米地喜劇俱樂部: http://www.comedy.com.tw/
#脫口秀#站立喜劇#Standupcomedy
想看更多更有趣的內容
快來訂閱【零捌卡好笑】
FB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08comedy/
IG頁面: https://www.instagram.com/08comedy/
YT頻道網址: https://reurl.cc/NWp3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_hj9GDLXc/hqdefault.jpg)
人格養成 在 當心養成孩子負面人格分析3種NG縱容教養根源?! 媽媽好神 ...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當心 養成 孩子負面 人格 分析3種NG縱容教養根源?! 媽媽好神20180604 part3/4 EP254 洪百榕黃瑽寧 · Comments. ... <看更多>
人格養成 在 [心得]《俗女養成記2》EP7-洪育萱的人格養成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俗女2 EP7三個女人的心境都可以獨自寫出一篇文章,但我這篇比較想專注在洪育萱的心
境作討論,天心飾演的洪育萱真的太令我驚豔,她有把這個第二季才出現的角色(指成年
育萱第一季未登場)形象化,我也可以理解部分觀眾對於EP4洪育萱初登場的不適應感,因
為這個角色實在太奇葩也比較戲劇化。
試想誰會在現實生活用「第三人稱」來稱呼自己?(育萱就是有辦法~) 所以一開始對觀眾
來說會有一種不真實感,也比較難帶入情緒,但畢竟這是戲劇,如果是編劇有意為之的設
定,前後也將角色的性格立體化了,我覺得對「洪育萱」這個角色會有畫龍點睛的效果,
而且洪育萱並沒有因此被角色故事已相當完整的陳嘉玲和嘉玲媽吃掉,真的太厲害。
我認為洪育萱這個角色是有深度的,而且編劇把它藏的很深,不像是硬寫出來的角色,因
為陳嘉玲和洪育萱一直以來就是一個「對照組」。之所以這樣說,就要先拉回去第一季的
EP2談起,第一季的EP2很強大,光這一集的互動就把婆媳、妯娌、競爭、比較的家庭議題
發揮的淋漓盡致,也是年幼的洪育萱唯一登場的一集。
從大姑姑一家人初登場,就是走高貴浮誇的路線,而洪育萱也一直維持著公主般的形象,
從這一張睡相圖更是直接明瞭的告訴觀眾,洪育萱與陳嘉玲的性格差別。
有一段劇情是這樣的,洪育萱喝完飲料之後,張大嘴巴呼了一口氣,正好被大姑姑看到。
大姑姑:「洪育萱,嘴巴閉起來,好醜喔。」
從這一段話可以看的出來,洪育萱只要稍微有一點點偏離大姑姑眼中「淑女」的標準就會
立刻被糾正,大概洪育萱的童年養成就是這樣度過的,要高貴、要氣質、要優雅。
大姑姑:「考試啦,99分少一分,趴在桌上哭。」
洪育萱:「六科都100分,考第一名啦。」
從大姑姑對洪育萱長成「淑女」的要求、洪育萱自己對「分數」的執著、任何事都要「贏
過」陳嘉玲的念頭,在別人(特別是家人親戚)眼中她就一定要是那個乖巧懂事、十全十美
的「洪育萱」,這對她的人格養成有很大的影響。
如果說嘉玲媽一直希望陳嘉玲長成「淑女」,而這個願望在第一季嘉玲40歲時,就認清了
自己不是「淑女」,而是「俗女」,因為陳嘉玲一直以來都很知道自己要什麼,婚紗不是
我要的所以分手大榮、因為知道快樂是什麼所以回台南買下鬼屋、沙發不是我要的所以跟
送貨員抵死不從。而陳嘉玲的「對照組」就是洪育萱,大姑姑也一直希望洪育萱長成「淑
女」,而洪育萱確實也就一路遵循著大姑姑的教導,扮演著別人眼中的「淑女」。
於是乎,第二季的EP4,成年洪育萱初登場,便完美複製了自己母親的教誨,走高貴浮誇
的路線,更驚人的是,她開始用「第三人稱」來稱呼自己,也就是說她一直在扮演別人眼
中乖巧懂事、十全十美的「洪育萱」,這是這個角色的悲劇性。
陳嘉玲:「洪育萱,你想哭可以哭。」
洪育萱:「育萱從來不會哭,因為淚腺有問題。」
當你明白她說這句話的心境是「真的」的時候,會知道她「心」其實死得差不多了,在「
洪育萱」這個人物設定之下,在「親戚」面前是要「完美無缺」的。我不能讓別人知道我
的婚姻不美滿、我不能讓別人知道我過得不幸福、我不能讓別人知道我的人生有污點。所
以在別人眼中,我的婚姻是美滿的、我過得十分幸福、我的人生是沒有污點的,所以這樣
的「洪育萱」又怎麼會哭呢?細思極恐,這是一個很病態的想法。
但現實是當嘉玲說:她懷疑育萱被家暴。嘉玲媽的第一個反應是無法相信。
嘉玲媽:「她老公讀到博士還當醫生,人也很斯文。不可能啦。」
親戚們都選擇相信了平時洪育萱營造出來的幸福假象,就更不用說洪育萱是不可能會讓自
己的媽媽知道她被家暴的事情,這是洪育萱始終扮演「淑女」的心魔。
但現實生活中,確實有「洪育萱」這樣的婦女,這才是這個角色如此擊中人心的地方,雖
然可能不會像她這麼戲劇化,但對於無論丈夫如何(家暴、外遇、欠債...),也要維持住
婚姻,對外營造恩愛形象,實則無愛的夫妻議題,確實很有討論空間,這好符合俗女的命
題。
於是,EP4在老公要接洪育萱回家時,在嘉玲面前她依然擺出輕鬆自在、不示弱的形象。
EP7當嘉玲三人被女警攔查時,洪育萱自己下車說服女警。有注意到嗎?面對這輩子可能
「不會再有交集」的女警,洪育萱將腿部的瘀青展示給女警看並述說自己的家暴遭遇,這
是她首次將自己的創傷毫無保留地扒給外人看,為了解圍。
陳嘉玲:「洪育萱,你到底怎麼辦到的?」
洪育萱:「『育萱』就是有辦法。」
但回到了車上,面對的是「始終有交集」的親戚(舅媽和嘉玲),「洪育萱」的完美人設又
回來了,又回到了要演給親戚看的「第三人稱」,這一段重看之後真的令我起雞皮疙瘩,
好佩服編劇對洪育萱的描寫都是魔鬼藏在細節中,看似無奇,但其實都一點一滴在帶出洪
育萱的性格,心想洪育萱你可以不要再活得這麼累了嗎?
陳嘉玲:「洪育萱,你有時候真的很欠揍。」
在陳嘉玲無意間脫口而出這句話之後,就意識到這句話會刺傷洪育萱,家暴是育萱想要掩
蓋的事實,所以有了海邊扭打的橋段。
陳嘉玲:「洪育萱,在我面前你不用逞強。」
我也很想告訴她:「洪育萱,你可以愛你自己了嗎?
離婚並不丟臉,去接受人生中就是存在著各種不完美。」是洪育萱的人生課題。
而這三個女人在經歷過這場公路療傷之旅後,終於讓洪育萱開始卸下了心房,讓舅媽和嘉
玲看到了自己被家暴的瘀青,脫去了她極力想營造的美好形象,這是她的第一步,我期待
之後看到洪育萱的轉變,雖然性格很難說改就改,但希望她可以從扮演「淑女」的心魔中
走出來,勇於跟家暴的老公離婚,學習去接受生命中的不完美,不離婚不代表就是幸福的
象徵,委曲求全的美好只是演給別人看的虛幻假象。
它點出很多受暴婦女會碰到的人生困境,超級佩服俗女願意帶出這個議題,值得深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1.251.20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iwanDrama/M.1632102075.A.56F.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