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台灣人才外流深圳系列報導:記者林佳錦.溫明書深圳採訪
【深圳已崛起成中國數據新科中心 人才外流問題是台灣長期“不願面對的真相” 時代雜誌分析2021年台灣人才缺口將成全球第一 不同於過去台商將工廠外移到工資較便宜的地區 這一波台灣年輕人出走是因為在台灣看不到未來 如今深圳隨處可見操台灣口音的年輕人 】
2017年8月,因為颱風過後,天空非常的透藍,這裡的空氣和台北有些相似,異常的悶熱,隨時都可以將人烤熟,城市的建築,動輒三五十樓起跳,某些街景和香港神似,而城市裡生活的節奏也跟香港一樣快速,這裡是深圳。
不過十幾年的光景,深圳從我們孰悉的台商的工廠變身了,他現在新的身分是亞洲矽谷,是高科技人才亟欲來淘金的地方,從當年的三萬人口的小漁村,到現在一千多萬人口的國際級大都市,深圳的人均GDP已經連續四年超過台灣,對,我們早就被深圳趕過去了,當我們還喊著,亞太營運中心,金融中心,設計之都的口號時,深圳已經成功的華麗變身,甚至經濟學家預測,在2018年,深圳的GDP將會達到到3500億美元,高於香港的3450億美元。
「大家可能想到深圳,也許以前都會想到是說製造啊,或者是甚至山寨,但是現在深圳我發現開始,吸引到非常多的年輕人,從國內或國外來的人呢,我覺得是搬來深圳,其實就是想要看看他們,可以在這邊做甚麼,反而是他開始吸引到一些人是,有帶著創意而來的人,可能是設計師可能是藝術家,可能是工程師,現在新一批來到這邊的人,他們是帶著創意來的移民,」深圳柴火創客文化營運總監MONICA。
她叫做MONICA,一個來自台灣的女孩,做的工作是現在深圳最熱門的,新創相關工作,他不是發明家,他是管理這個空間的營運總監,有個恐怖的統計數字,根據牛津經濟研究院的國際人才報告,台灣的人才外流世界第一 ,其中專業人才外移,佔外移人口61.1% ,意思是說每10個外流人才,就有6個人是專業人才,我們經常對這些數據毫無知覺,但這些事情在25-35歲左右的年輕人身邊,卻每天真實上演。
「大概在五六年前,我自己的朋友就開始外移,就我自己搬出來之後,其實也接受到很多一些台灣,年紀輕一點的朋,希望來到深圳來發展的一些信息,那我覺得這絕對會是個趨勢,那不只是到深圳其實到歐美去發展,或者是往東南亞去發展,其實新加坡,其實都很多,我覺得大概有差不多是三四成(離開台灣),」深圳柴火創客文化營運總監MONICA。
相較於三十幾歲,帶著些許無奈離開家鄉打拼的人,這次我們也遇到了這個暑假,來大陸實習的大學生或碩士生們,在拜訪了這個陌生的城市之後,每個人眼裡都閃耀著對未來的光芒…。
人才出走,這些統計數字,這幾年很多媒體,也很多研究分析單位都在提醒台灣,但是,然後呢,我們看著這些學生,他們應該也都會走出來吧,世界如此廣大,但是回頭看看台灣,還繼續在喊口號嗎。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萬的網紅Spark Liang 张开亮,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9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為5.4%” “2018國內生產總值高達3472億美元” “人均生產總值高達1萬零7百美元“ 這些句子是我們常在新聞或收音機聽到的 但是我們真的了解國內生產總值代表什麼嗎? 它對我們的經濟會帶來什麼影響? 它的成長與下跌會對國家帶來什麼? 它對國民的生活又有什麼關聯呢...
人均gdp意思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八卦
好文分享
和許多人交流,我發現很多人並沒有閱讀的習慣,思考事情容易落入狹隘、負面、走自己頑固的慣性,摧毀自己的生活品質。這是為什麼人要觀照的原因,至少要看到自己正在對自己做些什麼,你才有可能有「選擇權」。
今年,香港的反送中越演越烈,以及台灣總統候選人們的所做所為,今年一整年,我聽到不少人對我表達他們對台灣、香港未來的憂慮或負面。
吳寶村怎麼樣、一芳水果茶怎麼樣,都可以讓你有亡國感,但真相是你的頭腦神經元不習慣連結正面訊息,你平常並沒有鍛鍊你的頭腦神經元廣泛閱讀、獨立思考、蒐證求證的習慣。所以遇到問題,你沒有什麼資訊可以用,沒有格局可以綜觀,馬上就把路給走死了。
這純粹是個人問題,跟外在環境沒有關係,若一定要世界和平你的世界才沒有問題,這說明你的一切都倚賴外在,你的內在是一片黑暗。
當你內在沒有真正的力量和自我支持系統,環境的風吹草動,都可以來打扁你,雖然真相很殘酷,但這完全是個人選擇。你的力量和視野一直建構在完全錯誤的地方,你要能看到屬於自己的殘酷真相。
如果你有廣泛閱讀的習慣,你會知道,為了爭取獨立做主,巴基斯坦和印度花上三代人,花了90年,從爺爺爭取到孫子,最後民主降臨了。
印度和巴基斯坦,在英國統治下爭取獨立的時間是一樣的,他們是難兄難弟。
這兩個國家很有意思,貴為全球人口第二大國13億人口和~第六大國2億人口,他們視對方為敵人。比個球賽,都希望自己人可以把對方在賽場上打爆,一旦得勝,就會在街上唱歌跳舞瘋狂慶祝,我總笑我的印度朋友,你們真的很無聊欸😏
民主是代表這個國家的人民已經擁有獨立思考的習慣,他們會主動關心社會時事,而不是昏睡,等著別人使喚。
民主是要去爭取的,爭取到了,也要花時間守護。就像你想要考好成績,難道不用花時間唸書嗎?你想要擁有美好人生,難道都不用努力嗎?
緬甸和孟加拉也都經過爭取獨立的過程。
緬甸花了60年從英國手中獨立,至少兩代人;
孟加拉更艱辛,他是被拆成兩半,一半歸印度管、一半歸巴基斯坦管,花了68年才從這兩邊的手中拿回自己,真正以一個國家的形式獨立。
2010年,突尼西亞這個國家發起像香港一樣抵抗暴政的「公民不合作運動」——茉莉花革命,這個運動的名字在西方世界被叫做「阿拉伯之春」,革命影響了北非的國家例如阿爾及利亞、埃及、科威特、黎巴嫩、沙烏地阿拉伯、約旦、摩洛哥等國。
在這麼多國家加入革命中,最後只有突尼西亞順利轉型成民主國家,但他們仍然內政飄搖,是連滾帶爬的在前進。
民主很簡單嗎?
阿拉伯之春中,這麼多個國家的公民,有25萬人因此失去性命,就跟目前的香港一模一樣。很遺憾、很心疼,但這些人失去性命為了什麼?靈魂要自由。
今年我到埃及旅遊,埃及人跟我說,埃及太窮,貧富差距太大,所以他們的公民革命只能堅持18天,就必須回去工作,否則都沒飯吃、生活陷入困境,所以他們只有獨裁的軍政府。埃及人也很想要民主,但他們國民個性中庸,要改變,需要很長的時間。
香港人的反送中是堅持超過100天以上,全球排名第10的人均GDP的實力讓人開了眼界。
但無論是堅持18天還是正在進行的超過100天,大家都開始了,不是嗎?許多國家的人民都正在為了民主而奮戰,好比印度、巴基斯坦、緬甸、孟加拉,這四國人民,為了讓民主降臨,是花上60-90年在努力,四國共17億的人在為民主努力。
所以不要自我很大的覺得,只有自己比較清醒、只有自己知道民主的價值,不,謙虛一點,很多其他國家的前輩努力得比你更久,堅持的時間比你更長。
真的要打開腦、打開心去了解真相,廣泛閱讀、獨立思考,而不是活在自己的窄小池塘中,連爬數據都不會自己動手,用負面的想法創造悲慘,還以為你的想法是絕對。
那只叫做「很自我」,因為自我只有在悲慘、負面中才能存在,若你大笑和快樂,你的自我必須消失。
為什麼要修行?為了能夠不帶判斷的觀照。
為了看到你真正在對自己做些什麼。
像天空一樣萬里無雲,就只是「看」,而不是陷入有限的人格,不斷的選擇什麼是好什麼是壞,別人做了什麼你就覺得民主要滅亡了。
若你的民主這麼容易就滅亡,你並沒有真正的力量,你欠缺穩固的自我支持系統,麻煩開始深呼吸、情緒流動、打通氣脈,找回與自然天地的連結,你才能看到自己真正的潛能和力量。
而不是政府怎麼樣,你就拉青屎。集合體都是假的,只有個人是真實的,就像台灣,我們10多歲到30多歲的年輕人的政治立場都是台灣獨立,再過30年,請問還會有人攻擊台獨嗎?台灣也在世代翻轉,為了民主真正降臨,這永遠從個人做起。
一個人的言語,只要講出來,就可以知道這個人是否真正在獨立思考、做出決定並為自己的決定負責,這看出這個人是否有真正的力量。
人生在世,不玩這個,那到底來地球幹嘛的?來臥底嗎?
有些人的內在根本一片黑暗,完全沒有光,言語思考負面,他們對自己的認識都是蒐集別人的意見,完全不知道自己是誰。
請問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鬼屋,這是誰的選擇?
為什麼要修行?為了能夠如實觀照,為了知道自己是誰,為了不要政府做了什麼,你就很被影響,為了你一個人就是整個地球,你可以活成無限。
尤達在台灣尚仍存活,小熊維尼卻死在中國。
我們為小熊維尼表示哀悼(合十)
#我們可以說總統長得像尤達而沒有被抓去關或言論被刪
#這就是自由的魅力
人均gdp意思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八卦
我們常常會說,有錢能使鬼推磨。意思就是有錢連鬼都可以收買啦。有錢可以買的東西真的太多了,我可能買不到青春,但至少可以去拉皮少兩條皺紋吧?我現在還沒去喔,我存起來過十年再用。
但這次肺炎疫情,我真的看到一個金錢沒法收買的,那就是COVID-19 。
紐約時報在前幾天就在頭版頭,刊登了這次在疫情中過世的人的人名,因為美國的死亡人數已經跨過了十萬人,結果整個頭版頭整頁塞滿了人名。要知道現在確診人數跟死亡人數,飆到讓大家車尾燈都看不到的,就是號稱世界上醫療資源最完善、財富淹腳目的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美國,而且這個數字還在繼續爆衝當中!我以前在美國住了快三十年,我真的滿頭問號,到底是在幹嘛?最有錢的是你、做最爛的也是你,就好像富二代成績竟然吊車尾一樣,現在想想,富二代吊車尾的還不少,總之這就讓我忍不住開始思考,有錢真的是防疫必需品嗎?
最近就有個小地方抓住了國際媒體目光,還被拿來跟美國做比較,就是印度西南方的「喀拉拉邦」。
喀拉拉邦面積3萬8,863平方公里,比台灣大了一些,卻塞了3500萬人口;印度1月27日首個確診就是出現在喀拉拉邦,不過4個月過去,印度全國病例不斷爆增,至今已有超過14萬人確診,四千多人死亡,喀拉拉邦卻只有896例確診,7人喪命,情勢整個大逆轉,被稱作全印度唯一成功控制疫情的省分。
再拿來跟美國比一比,美國人均GDP達6.5萬美元,但Covid-19死亡率卻出奇高,達到5.8%;反觀以服務業為主的喀拉拉邦,人均GDP只有2900美元,失業率高達11.4%,但在這波疫情中,死亡率只有0.7%,怎麼看都狠狠打臉美國以及其他資源充足的大國。
包括英國BBC、衛報,美國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以及經濟學人,都大篇幅報導這個「喀拉拉現象」,以及他們採用的「喀拉拉模式」。
其實喀拉拉邦政府長期投入大量經費,加強公共衛生基礎建設,當地有2700多家政府醫療機構,平均每10萬人有330張床位,是全國最高,但要比醫療資源,美國更多啊,也沒比較厲害,我們就幫大家歸納出三項喀拉拉防疫秘訣。那第一項,就是跟台灣一樣的「超前部署」。
台灣17年前有SARS教訓,17年的萬全準備就等這一仗,喀拉拉邦在2018年也有「立百病毒」的前車之鑑,這個病毒也是由「果蝠」傳染的,當時一個月就奪走17條性命。
所以這次中國武漢傳出病情的時候,喀拉拉邦就立刻拉響防疫警報。1月就開始在四個國際機場對旅客進行體溫篩檢,追蹤並且隔離疑似個案;2月成立一個24人的防疫小組,3月10日就宣布關閉所有教育機構和娛樂中心,禁止大規模聚會,呼籲民眾不要前往宗教場館,兩天後進一步宣布封城令,比中央政府的全國封鎖令(3/24)早了將近兩週。
不僅如此他們還在每一區都設立負責處理Covid-19的專門醫院,連飯店也變成隔離病房;曾經擔任過中學教師的喀拉拉邦衛生部長「夏拉賈」,兩年前就靠防疫一戰成名,故事還被翻拍成寶萊塢電影。這回更是專訪接不完,還被封為「Covid-19殺手」、「巨星衛生部長」。這次的防疫模範生,怎麼那麼剛好都是女性領導人呀!
我們再看到第二點,同時也是非常具有印度style的「人海戰術」。
大家對印度的第一印象,應該就是人怎麼那~麼多,印度是目前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國家,僅次於中國,雖然人口密集往往會造成防疫困難,但喀拉拉邦反而把這項劣勢轉為優勢,號召民眾擔任防疫志工,結果短短一個月內就有30萬人加入!
喀拉拉邦把人海戰術運用在病例追蹤上,分為電訪和親訪,電訪中心運用地理標籤技術定位,志工再一一打電話詢問被監測的對象有沒有出現症狀,還有專門用來防疫的20萬個WhatsApp群組;當地還成立一支「追蹤部隊」,2萬6千名經過認證的社會衛生工作者和稽查員,挨家挨戶訪查隔離檢疫者,同時出動好幾千名警察,嚴格執行封鎖令,騎機車到處巡視,看民眾有沒有乖乖待在家。
但是喀拉拉邦的經濟,靠外邦和外國的日薪移工支撐,封城沒飯吃怎麼辦?當局也有完善的福利制度,把對人民的衝擊降到最低。
原來喀拉拉邦是由左派的共產政府當家,主張人人有飯吃,和印度中央和其他地區的右派種姓色彩大不同。相較其他省份的民眾因為封城挨餓,喀拉拉當局靠2萬個「社區廚房」,填飽30萬移工的肚子,有志工幫忙煮大鍋飯,民眾甚至能依據飲食喜好點餐,至今送出800萬份餐點;地方政府還免費向每個家庭發放15公斤白米、豆類和調味料,而且送貨到府,就算學校關閉,也會送營養午餐給學童,並且提供醫療和個人衛生用品給需要的民眾。
雖然「喀拉拉模式」目前看來很成功,但專家警告,仍然不能掉以輕心。例如印度泰姬瑪哈陵的所在地,北部城市阿格拉(Agra),先前防疫模式被大力讚揚,結果4月初案例暴增,神話破滅!不過喀拉拉邦的表現,依然可以證明財富並不是政府防疫的絕對條件。
西方資本主義的理念向來是:財富能讓民主政府,在承平時期為公眾提供服務,並且在危難當頭時,保護公眾免於傷害,不過看看美國這次的表現,或許就是因為資源太多反而掉以輕心,螺絲不知道鬆了幾百顆,反觀喀拉拉邦這樣相對不寬裕的地方,或許正明白自己沒那個本錢,也就不敢去冒險。錢多有錢多的優勢,但沒錢也有沒錢的做法,你認為資源多寡跟防疫表現成正比嗎?
這周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喀拉拉模式 #窮無損防疫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人均gdp意思 在 Spark Liang 张开亮 Youtube 的評價
“2019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為5.4%”
“2018國內生產總值高達3472億美元”
“人均生產總值高達1萬零7百美元“
這些句子是我們常在新聞或收音機聽到的
但是我們真的了解國內生產總值代表什麼嗎?
它對我們的經濟會帶來什麼影響?
它的成長與下跌會對國家帶來什麼?
它對國民的生活又有什麼關聯呢?
這一集,
我就讓大家了解國內生產總值,到底是什麼
它是否一直在影響人民的生活
或對國家經濟起了什麼樣的作用呢?
.
獲取我的獨家理財貼士
http://bit.ly/get-spark-financial-tips
.
【免費】股票投資工作坊 - 從0開始學股票
http://bit.ly/join-free-webinar-now
.
🔥點擊連結瞭解更多詳情或購買🔥
https://valueinmind.co/zh/sparks/
.
【🔎更多相关影片】
✔️到底是什么影响了你的投资风险
https://youtu.be/YF63sqM4d-M
✔️懒人投资术 - 平均成本法Dollar Cost Averaging
https://youtu.be/pubYLOv7r1U
✔️股票起起落落还可以赚钱?
https://youtu.be/wgP9CBNu_mM
【🙋♂关注我们,以获取更多理财知识💰】
Spark的FB▸ https://www.fb.com/sparkliang/
Spark的YouTube▸ http://bit.ly/sparkliang-youtube
理财交流站▸ http://bit.ly/finspark-group
美股交易交流区▸ http://bit.ly/finspark-foreign-stocks
Icon credit to : https://www.flaticon.com/home
#gdp #計算GDP #国内生产总值

人均gdp意思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評價
我們常常會說,有錢能使鬼推磨。意思就是有錢連鬼都可以收買啦。有錢可以買的東西真的太多了,我可能買不到青春,但至少可以去拉皮少兩條皺紋吧?我現在還沒去喔,我存起來過十年再用。
但這次肺炎疫情,我真的看到一個金錢沒法收買的,那就是COVID-19 。
紐約時報在前幾天就在頭版頭,刊登了這次在疫情中過世的人的人名,因為美國的死亡人數已經跨過了十萬人,結果整個頭版頭整頁塞滿了人名。要知道現在確診人數跟死亡人數,飆到讓大家車尾燈都看不到的,就是號稱世界上醫療資源最完善、財富淹腳目的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美國,而且這個數字還在繼續爆衝當中!我以前在美國住了快三十年,我真的滿頭問號,到底是在幹嘛?最有錢的是你、做最爛的也是你,就好像富二代成績竟然吊車尾一樣,現在想想,富二代吊車尾的還不少,總之這就讓我忍不住開始思考,有錢真的是防疫必需品嗎?
最近就有個小地方抓住了國際媒體目光,還被拿來跟美國做比較,就是印度西南方的「喀拉拉邦」。
喀拉拉邦面積3萬8,863平方公里,比台灣大了一些,卻塞了3500萬人口;印度1月27日首個確診就是出現在喀拉拉邦,不過4個月過去,印度全國病例不斷爆增,至今已有超過14萬人確診,四千多人死亡,喀拉拉邦卻只有896例確診,7人喪命,情勢整個大逆轉,被稱作全印度唯一成功控制疫情的省分。
再拿來跟美國比一比,美國人均GDP達6.5萬美元,但Covid-19死亡率卻出奇高,達到5.8%;反觀以服務業為主的喀拉拉邦,人均GDP只有2900美元,失業率高達11.4%,但在這波疫情中,死亡率只有0.7%,怎麼看都狠狠打臉美國以及其他資源充足的大國。
包括英國BBC、衛報,美國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以及經濟學人,都大篇幅報導這個「喀拉拉現象」,以及他們採用的「喀拉拉模式」。
其實喀拉拉邦政府長期投入大量經費,加強公共衛生基礎建設,當地有2700多家政府醫療機構,平均每10萬人有330張床位,是全國最高,但要比醫療資源,美國更多啊,也沒比較厲害,我們就幫大家歸納出三項喀拉拉防疫秘訣。那第一項,就是跟台灣一樣的「超前部署」。
台灣17年前有SARS教訓,17年的萬全準備就等這一仗,喀拉拉邦在2018年也有「立百病毒」的前車之鑑,這個病毒也是由「果蝠」傳染的,當時一個月就奪走17條性命。
所以這次中國武漢傳出病情的時候,喀拉拉邦就立刻拉響防疫警報。1月就開始在四個國際機場對旅客進行體溫篩檢,追蹤並且隔離疑似個案;2月成立一個24人的防疫小組,3月10日就宣布關閉所有教育機構和娛樂中心,禁止大規模聚會,呼籲民眾不要前往宗教場館,兩天後進一步宣布封城令,比中央政府的全國封鎖令(3/24)早了將近兩週。
不僅如此他們還在每一區都設立負責處理Covid-19的專門醫院,連飯店也變成隔離病房;曾經擔任過中學教師的喀拉拉邦衛生部長「夏拉賈」,兩年前就靠防疫一戰成名,故事還被翻拍成寶萊塢電影。這回更是專訪接不完,還被封為「Covid-19殺手」、「巨星衛生部長」。這次的防疫模範生,怎麼那麼剛好都是女性領導人呀!
我們再看到第二點,同時也是非常具有印度style的「人海戰術」。
大家對印度的第一印象,應該就是人怎麼那~麼多,印度是目前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國家,僅次於中國,雖然人口密集往往會造成防疫困難,但喀拉拉邦反而把這項劣勢轉為優勢,號召民眾擔任防疫志工,結果短短一個月內就有30萬人加入!
喀拉拉邦把人海戰術運用在病例追蹤上,分為電訪和親訪,電訪中心運用地理標籤技術定位,志工再一一打電話詢問被監測的對象有沒有出現症狀,還有專門用來防疫的20萬個WhatsApp群組;當地還成立一支「追蹤部隊」,2萬6千名經過認證的社會衛生工作者和稽查員,挨家挨戶訪查隔離檢疫者,同時出動好幾千名警察,嚴格執行封鎖令,騎機車到處巡視,看民眾有沒有乖乖待在家。
但是喀拉拉邦的經濟,靠外邦和外國的日薪移工支撐,封城沒飯吃怎麼辦?當局也有完善的福利制度,把對人民的衝擊降到最低。
原來喀拉拉邦是由左派的共產政府當家,主張人人有飯吃,和印度中央和其他地區的右派種姓色彩大不同。相較其他省份的民眾因為封城挨餓,喀拉拉當局靠2萬個「社區廚房」,填飽30萬移工的肚子,有志工幫忙煮大鍋飯,民眾甚至能依據飲食喜好點餐,至今送出800萬份餐點;地方政府還免費向每個家庭發放15公斤白米、豆類和調味料,而且送貨到府,就算學校關閉,也會送營養午餐給學童,並且提供醫療和個人衛生用品給需要的民眾。
雖然「喀拉拉模式」目前看來很成功,但專家警告,仍然不能掉以輕心。例如印度泰姬瑪哈陵的所在地,北部城市阿格拉(Agra),先前防疫模式被大力讚揚,結果4月初案例暴增,神話破滅!不過喀拉拉邦的表現,依然可以證明財富並不是政府防疫的絕對條件。
西方資本主義的理念向來是:財富能讓民主政府,在承平時期為公眾提供服務,並且在危難當頭時,保護公眾免於傷害,不過看看美國這次的表現,或許就是因為資源太多反而掉以輕心,螺絲不知道鬆了幾百顆,反觀喀拉拉邦這樣相對不寬裕的地方,或許正明白自己沒那個本錢,也就不敢去冒險。錢多有錢多的優勢,但沒錢也有沒錢的做法,你認為資源多寡跟防疫表現成正比嗎?
這周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喀拉拉模式 #窮無損防疫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人均gdp意思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絲路北彊怪石溝是中國西部巨大怪石群庫之一。位於博樂市東北38公里處,東西長20公里,南北寬7公里,總面積230平方公里,海拔高度在780—1350米之間。素以奇石象形而聞名遐邇。怪石峪被當地哈薩克人稱為“闊依塔什”,意思是像羊一樣的石頭,並以怪石林立象形而聞名。怪石溝是由花崗岩組成的穹窿構造山地,經過億萬年的風霜雨雪的侵蝕。這裡怪石嶙峋裸露,呈現出千姿百態的自然景觀,如天狗望月、石猴母子、大象戲水、迎賓將軍石、黑熊探海、喚雲峰、鯊魚石、孔雀石、烏龜石、野豬石、鷹嘴石、羚羊石、犀牛石,還有曲徑通幽、天橋橫貫的異境。真是鬼斧神工,自然天成,令人驚歎不已。怪石群的形成,不同於世界聞名的喀斯特昆明石林。據專家考證,1.9億年前,由於地殼運動,炙熱岩漿侵出地表形成花崗斑岩。花崗斑岩在冷卻的過程中形成了許多原生立方體節理(裂縫),節理就成為日後風化侵蝕的突破口,整塊岩石慢慢分割成相對獨立的塊石,球狀風化繼續深入進行,便形成了石蛋地形,如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飛來石”就是這樣形成的。由於怪石峪地區晝夜、冬夏溫差大,岩石產生強烈的物理脹縮作用,由於岩石中不同礦物脹縮率不同,粗粒斑晶在強烈的差異脹縮反復作用下而崩解,再加上長石和雲母的水解腐蝕,花崗斑岩表面逐漸疏鬆,經過暴雨的洗刷,岩面形成凹處,強風又將鬆散的岩屑吹走,如此反復,岩面上的凹穴不斷增大,逐漸形成了孔穴地貌。怪石峪的古代岩畫又是一道景觀,主要是狩獵圖和動物岩刻畫。還有許多突厥古墓,距今有1300多年歷史,是遊人考古探秘的理想去處。怪石山下,一條由山泉彙聚而成的小溪蜿蜒而下,這裡原本是一片海底龍床,千百年滄桑巨變,造就了這方神奇的世界,充分展示了大自然傑作而獨特的魅力,吸引了大批的遊客慕名而至,飽覽奇境。1997年怪石峪被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以及博爾塔拉河谷旅遊觀光區,使新疆烏魯木齊至伊犁這條黃金旅遊線旁側又多了一條獨特的旅遊區。
克拉瑪依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下轄的地級市,位於準噶爾盆地西北緣,為中國重要的石油生產地之一,也是新疆石油管理局所在地。全境面積9252平方公里,常住總人口391,008人。克拉瑪依油田是這個城市的支柱產業,克拉瑪依市也是因為石油才建立設市的。起初這個城市的所有市民都屬於中石油公司。來到這裡的目的也很明確,就是為石油而來。現在的克拉瑪依市已經是一個年產石油一千萬噸的大型石油城市。自然,經濟也是依靠石油的。 2008年,GDP總產值達到661億人民幣,人均GDP達到34901美元,在中國大陸659個城市中排名第一。克拉瑪依油田,地處新疆克拉瑪依市。大慶油田投入開發之前中國最大的油田。

人均gdp意思 在 台灣人均GDP三萬美金,為何人均所得卻是二萬美元 - Mobile01 的八卦
因為你誤解GDP的意思(GDP不等於人均所得)... GDP會考慮所有的個人與公共支出與產出。 包括政府支出、企業與消費者的消費支出、投資與凈出口(等於總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