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非典型強權》中譯本合時面世
John Perry的著作《新加坡:非典型強權》,可謂研究新加坡的國際經典,喜見終於有中譯本面世,值得詳加介紹。提起新加坡的獨立故事,相信不少讀者都有所認識:原本作為馬來西亞一部份的新加坡,在1965年被其國會全票通過驅逐而「被逼」獨立,李光耀由一州之長,一夜間,變成一國總理。當時他在鏡頭前落淚,訴說其「大馬來西亞情意結」、說星馬兩地血濃於水云云的片段,成為經典一幕。但李光耀又隨即堅定地向世界宣告,新加坡將不分語言、文化、宗教而團結一致,成為一個多民族國家,更豪言「新加坡會生存下去」(Singapore will survive)。
李光耀沒有嘗試乞求馬來西亞讓新加坡「回歸祖國」,在今天看來,顯然是一個明智的決定:當地經濟在獨立後快速增長,人均生產總值遠遠拋離同區國家,超過前宗主國馬來西亞四倍以上;新加坡擁有區內最負盛名的大學,亦是區內高科技產業、金融服務業等高端產業發展最蓬勃的國家,同時擁有堅實的煉油、做船、機械等工業基礎。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2019年的評估,新加坡的「人類發展指數」(Human Development Index),在189個國家當中位列第9,再一步印證當地的整體發展程度,達到世界最先進的水平,在東南亞各國中鶴立雞群。新加坡不但「生存」了下來,而且活得比大部分地方都要好。
不過若我們是1960年代的新加坡人,卻一定會對自己家園的未來,充滿徬徨和不安。而這一份徬徨,相信今天不少其他地方的華人,都有所感。
事實上,新加坡也不是一直屬於馬來亞。當英國人在十九世紀初開始殖民統治馬來半島時,他們是把新加坡、檳城、馬六甲這些港口合組成「海峽殖民地」(Strait Settlement),與當時的柔佛王朝及其他土邦分開管理。到後來,英國重組馬來半島的殖民地,成為馬來亞聯邦,也沒有把新加坡併入其中。事實上,新加坡只有在1963至1965這兩年,是被納入馬來西亞版圖。
換言之,可以確定的是李光耀那「大馬來西亞情意結」並非甚麼家國情懷,而是赤裸裸的現實政治考慮:新加坡這片彈丸之地面積,只有香港的一半,缺乏經濟發展所需的一切資源,內需也極為有限,沒可能支撐當地上百萬勞動人口的工作需求。失去了馬來西亞,新加坡就是一個沒有腹地的港口,空有航運便利,而沒有相應的進出口需求。更嚴峻的是,在新加坡居住的民族多樣化,有馬來人,有華人,有印度人等,各自有其文化傳統,故當地從來都沒有一個自然生成的民族身份,也就是說新加坡這個地方,確實有可能被民族矛盾及衝突瓦解。
不過,新加坡的人民行動黨政府卻很成功的把這些先天劣勢,轉化成建構新加坡國民身份認同的上佳材料。新加坡政府很清楚這個地方的最大、且唯一優勢,就是它位處全球最重要海上貿易路線之一的要衝,於是他們相信,既然新加坡無法利用馬來西亞這個近水樓台,就只能夠全力開拓海外市場,運用其地理優勢大力發展轉口貿易,把歐洲、美國、日本這些強大經濟體,通通轉化為自己的腹地,從而賺取比單單依靠馬來西亞市場豐厚得多的經濟利益。
因此,新加坡政府花了很多心力,去為當地打造國際海洋貿易樞紐的品牌。舉例說,他們在早年發展新加坡的工業時,都集中資源發展造船、煉鋼等與海洋航運相關的產業。他們特意設計一個教育制度,去迎合新加坡發展成國際港口的需要,包括着重於培養國民的英語能力,讓新加坡男女老幼,不論是什麼種族的國民,都操得一口流利英語,於是新加坡就消弭了他們與歐美先進國家之間的語言隔閡,方便外商與新加坡人合作做生意,或是聘請當地人為他們打工時的溝通。他們着重培養國民的實用學識和技術,亦相當與時並進。譬如近年資訊科技產業發展迅速,新加坡政府就要求學生必修編程語言,以迎合國際市場不斷變化的需求。新加坡政府一直擁抱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盡量減少政府對市場的規管,把稅率維持在相對低的水平,並致力把這些特點向世界宣傳。這些種種,曾經都是香港的強項,但此消彼長下,世事變幻無常,恐怕未來就是另一副光景了。
另一方面,新加坡政府又成功創造了另一個奇蹟:超越當地民族社群差異的強烈國民身份認同。新加坡突然「被迫」獨立,當時的新加坡人自然是晴天霹靂,憂慮這個小港口會從此失去靠山,無法生存。但李光耀和其他建國元老,卻把握這個機會,在國民間,營造新加坡勢孤力弱的氣氛,藉此刺激新加坡人的憂患意識:「新加坡人必須不分種族,團結一致,才有活路」這種思想,從那時起就植根於新加坡人的思想中,成為新加坡人國民身份認同的堅實基礎。而這股隨時會「國破家亡」的危機感,也成為新加坡人發奮自強建設國家,造就驕人發展成就的推動力。
即使到今時今日,新加坡那亞洲航運及金融中心的地位早已蜚聲國際,並經常被拿來跟功能近似的香港作比較,但上述的憂患意識,仍然存在,擔心當前地位,可能會因為國際政治格局變化而失落。李光耀生前不時這樣那樣的警告,一旦國際形勢大變,新加坡可以不復存在。但新加坡人又擔心要是一面倒擁抱西方價值觀的話,又會失去新加坡一直擁有的獨特性,畢竟這是一個華裔主導的社會,不得不顧及另一邊的世界。因而新加坡仍然用各種方法,維持其國民的「愛國情懷」。
要在彈丸之地、小國寡民當中建構這個「非典型強權」,教育和兵役,是兩個重要的渠道。新加坡國民還是兒童時,就開始愛國教育,培養他們對新加坡國民身份的認同感,並將國民身份塑造成壓倒所有其他民族、宗教、文化身份的第一身份,對一個多民族國家而言,這是殊不容易的。而且新加坡毫無戰略縱深,萬一遭別國軍事侵略,其實完全無險可守,只能依靠美國、澳洲等盟友出兵解救。儘管如此,新加坡仍然實行強制服役制度,所有新加坡男子只要滿18歲,就會被徵召入伍兩年,箇中原因之一,自然是要培養他們不論是什麼種族,都要效忠國家的意志,其次也是訓練勇武意志。結果,新加坡政府一直以來,不斷努力地鞏固國民身份,總算讓新加坡免於因為種族矛盾而撕裂甚至瓦解,並可集中精力,繼續走只有這個港口城邦才能走下去的成功道路,假如這不算奇蹟,世上還有奇蹟可言嗎?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萬的網紅Spark Liang 张开亮,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9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為5.4%” “2018國內生產總值高達3472億美元” “人均生產總值高達1萬零7百美元“ 這些句子是我們常在新聞或收音機聽到的 但是我們真的了解國內生產總值代表什麼嗎? 它對我們的經濟會帶來什麼影響? 它的成長與下跌會對國家帶來什麼? 它對國民的生活又有什麼關聯呢...
人均生產總值 在 Facebook 八卦
來論|一國兩制為史上偉大創舉 香港團結續寫光輝新篇章
點新聞 來論
2021.06.12
新民黨立法會議員、大律師容海恩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也是香港回歸祖國24周年,中央駐港機構聯同特區政府今日在港舉辦「中國共產黨與一國兩制」主題論壇,中聯辦主任駱惠寧在論壇上表示,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黨的一百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是創造輝煌開闢未來的一百年」。香港以自己的特殊經歷融入了這部壯麗史詩,「一國兩制」事業成為其中的華彩篇章。筆者認為,「一國兩制」既是華彩篇章,更是世界史上的偉大創舉,令香港平穩過渡、順利回歸,事實證明「一國兩制」絕對是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
中聯辦、駐港國安公署、外交部駐港公署及解放軍駐港部隊聯同特區政府今日在港舉辦「中國共產黨與一國兩制」主題論壇,意義深遠。駱主任在論壇上發表題為《百年偉業的「香江篇章」》的主旨演講。他指出,中國共產黨「開創、發展、捍衛」「一國兩制」事業,並提出「三個堅持」推進「一國兩制」事業,包括必須堅持和維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必須不斷完善同《憲法》和《基本法》實施相關的制度和機制,必須推動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駱主任強調,中國共産黨是憲法規定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領導者,也是當之無愧的「一國兩制」事業的創立者、領導者、踐行者和維護者。叫囂「結束一黨專政」、否定黨對「一國兩制」事業領導的人,是毀壞「一國兩制」制度根基,是香港繁榮穩定的真正大敵。
事實上,「一國兩制」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創舉,巧妙令中央的全面管治權和香港的高度自治權有機結合起來,令香港能貫徹「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香港一方面能夠背靠祖國,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另方面繼續發揮固有優勢,面向國際,在世界舞台上發展重要的金融、航運、貿易等的國際地位,多年來向世界展現「一國兩制」的成功落實與推進。試問世界上還有哪個執政黨會允許在一國之內實行兩種社會制度,並且成功落實及推進。
過去一段時間,香港受到黑暴衝擊,攬炒派脅外國勢力大搞港獨、制裁,搞亂香港;之後疫情侵襲,攬炒派肆意抹黑疫苗、阻撓抗疫,將香港的政治、經濟、民生推向懸崖。幸而,中央決心捍衛「一國兩制」,於去年6月及時制訂及落實《港區國安法》,之後再回應廣大市民期盼,完善選舉制度,中央親力處理之兩大舉措,結合法律與制度的「組合拳」,為香港終結政治多年之亂象,阻斷反中亂港份子亂港奪權,從中央層面為香港提供不容挑戰、堅實可靠的法律依據和制度保障,讓香港能全面準確落實「一國兩制」及「愛國者治港」,令「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正如駱主任所講,如果沒有中央一系列撥亂反正的重大決策,香港如何能從「黑暴」、「攬炒」中走出,同時又怎能迎來由亂及治的重大轉折?香港市民都形容中央兩大舉措是維護社會穩定、守護香港未來的「利劍」和「堅盾」。
中央為香港所做的一切,表明中央對「開創、發展、捍衛」「一國兩制」的初心、耐心、信心及決心貫徹始終,並且繼續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做到,「有效的要堅持,缺失的要修補,跑偏的要糾正,過時的要更新」。那麼,香港應以駱主任提出的「三個堅持」,與中央一起推進「一國兩制」事業作回應。
目前,國家不單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更是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及第一大外匯儲備國,人均生產總值超過1萬美元,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新中國在多個領域均取得國際地位,特別是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實施「十四五」規劃,為香港創造了重大機遇。
歷史記錄過去,也鏡鑒未來,香港必定心懷「國之大者」,定與祖國一起攜手,續寫光輝繁榮的嶄新篇章,讓東方之珠續顯光芒,讓「一國兩制」行穩而致遠!
https://m.dotdotnews.com/s/202106/12/AP60c46f11e4b0c070ccbfcfb5.html
人均生產總值 在 股榮 Facebook 八卦
感謝黨,真共產!
中共中央及國務院昨(10日)發表報告指,浙江因具有重要的示範改革任務,將重新定位成「共同富裕示範區」,目標於2035年實現共同富裕,縮減貧富差距,讓全省人均生產總值及城鄉居民收入達至發達國家水平。新政策引起內地網民熱烈討論,但主要都是機械式地回應讚好,有留言甚至「讚嘆」這是「真正的共產主義」,又稱中國終於「回歸社會主義本質」、「站上人類巔峰」、「還是共產黨好,共同致富」。
人均生產總值 在 Spark Liang 张开亮 Youtube 的評價
“2019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為5.4%”
“2018國內生產總值高達3472億美元”
“人均生產總值高達1萬零7百美元“
這些句子是我們常在新聞或收音機聽到的
但是我們真的了解國內生產總值代表什麼嗎?
它對我們的經濟會帶來什麼影響?
它的成長與下跌會對國家帶來什麼?
它對國民的生活又有什麼關聯呢?
這一集,
我就讓大家了解國內生產總值,到底是什麼
它是否一直在影響人民的生活
或對國家經濟起了什麼樣的作用呢?
.
獲取我的獨家理財貼士
http://bit.ly/get-spark-financial-tips
.
【免費】股票投資工作坊 - 從0開始學股票
http://bit.ly/join-free-webinar-now
.
🔥點擊連結瞭解更多詳情或購買🔥
https://valueinmind.co/zh/sparks/
.
【🔎更多相关影片】
✔️到底是什么影响了你的投资风险
https://youtu.be/YF63sqM4d-M
✔️懒人投资术 - 平均成本法Dollar Cost Averaging
https://youtu.be/pubYLOv7r1U
✔️股票起起落落还可以赚钱?
https://youtu.be/wgP9CBNu_mM
【🙋♂关注我们,以获取更多理财知识💰】
Spark的FB▸ https://www.fb.com/sparkliang/
Spark的YouTube▸ http://bit.ly/sparkliang-youtube
理财交流站▸ http://bit.ly/finspark-group
美股交易交流区▸ http://bit.ly/finspark-foreign-stocks
Icon credit to : https://www.flaticon.com/home
#gdp #計算GDP #国内生产总值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T41yXqQutw/hqdefault.jpg)
人均生產總值 在 Fernando Chiu-hung Cheung Youtube 的評價
立法會大會
全民退休保障制度
張超雄議員:主席,我動議通過印載於議程內的議案。
主席,我跟很多香港人有些分別,在於我享有退休保障。我不是公務員,我沒有長俸,不過因為我曾經在美國工作十多年,符合美國的退休保障制度,所以當我年屆退休年齡時,我可以取得美國的退休金,這制度的確是不錯的。大家想像一下,我們的公務員多好,他們退休後可以"食長糧",得到生活的保障。大家想像一下,如果全港市民也享有長俸制度的話,你說多麼好?這制度一定好,否則政府怎會設計給自己的僱員?不過,很可惜,政府一直不容許所有市民享有這制度。
但是,主席,如果我們在其他先進國家生活的話,你會發覺當地每一位公民也可"食長糧",這是一個社會對人民的承擔。我現在每年仍會收到美國社會保障局(S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on)的信件,提醒我:張超雄,如果你今年年屆退休,你每個月可領取千多美元的退休金;如果你不幸在這段時間變成殘疾,你和你的家人(包括我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或未曾工作的子女)每月也會有一筆 -- 因為我的傷殘影響我沒有收入 -- 基本支援,足夠他們生活的。主席,如果我不幸過身,我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同樣每月可以得到一筆生活費,大致上也是1,000美元左右。這制度令我十分安心。無論我是不幸死亡、變成殘疾,又或是我退休後,同樣是得到保障的。
可能有人會說這種保障實在太好了,一個社會不可能這麼好的,怎會對人民好到這樣子,這個一定是福利國家,美國這麼富有。真的不好意思,主席,原來我們的人均生產總值已經超越美國,世界上,數十個先進國家也有這套制度,沒有全民退休保障制度的國家,是極少數。這套制度推行了多久?美國由1935年開始推行。很多人說這套制度一定會導致我們破產,應付不了。但是,美國推行了77年,仍然非常健全。我稍後會說說究竟會否導致我們破產。
大約16年前,我由美國回來。當年,我跟隨我的老師莫泰基教授加入社會保障學會,我們提出了一些適合香港的退休保障制度,我只是跟他學習而已。其實,我們在1997年時已經提出一套所謂三方供款的制度,當時的金額是2,500元,所有"老人家"也可領取得到。這套制度經精算計算過,可以推演30年也沒有問題,而這套制度後來也成為民間方案的基礎。
後來,我加入社會服務聯會("社聯")的社會保障委員會,並擔任主席。我建議推行這套退休保障制度,作為我們委員會的主打。我們根據之前的方案作出改善,甚至將金額加大一點至3,000元。我們邀請香港大學精算系的陳小舟教授替我們進行精算,他根據統計處的人口推算,推演30年 -- 其實是50年 -- 因為統計處的人口推演只有30年,但他再推演20年,可以肯定已超過人口老化的高峰期,肯定這套方案行得通。結果我們向政府提出這套方案,跟當年的中央政策組 -- 現在說起來已是超過10年前 -- 也有進行內部溝通,大家交流後覺得這套方案值得討論,甚至到一個地步,主席,中央政策組和社聯當時準備合辦一個公開研討會,討論、諮詢香港是否可以推行這項退休保障。結果這個研討會無疾而終,不知為何取消了。
這樣便十多年了,十多年內,我們看到多少"老人家"還在拾紙皮,還在街頭做最粗重的清潔工,在公廁內進行清潔,我們的老人貧窮問題已達致可耻的地步。根據社聯的國際貧窮線,有三分之一的"老人家"屬於貧窮。我們有綜援,但綜援制度有"衰仔紙" -- 局長一定會否定"衰仔紙"的存在,沒有一份表格稱為"衰仔紙",但有一份表格要求"老人家"在申請綜援時,其子女要在表格上填上銀碼,究竟每月供養父母的金額是多少,填上0後再簽名,好讓他符合申請綜援的資格,這便奪去了"老人家"的尊嚴。根據樂施會的估計,有16萬名長者符合申請綜援的資格,但也沒有申領,就是因為這張"衰仔紙",就是因為要以整個家庭計算。
日期:2012年10月24日星期三
時間:上午11時正
地點:會議廳
議程:
http://www.legco.gov.hk/yr12-13/chin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MSSNC1Wgzc/hqdefault.jpg)
人均生產總值 在 FATTY HO Youtube 的評價
突發「笑著流淚」林格X肥仔 雙人展 | 「Joy in Misery」Works by Lin Ge & Fatty Ho ﹗﹗﹗
尻下尻下又一年~ 是但喇~
金權專政、強人民主、狂言總統,日不落退歐,退精英化,個人主義抬頭,當前的世界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局面,對上一次或許數到文藝復興時期,讓知識與文字普及,但這趟的顛覆與以往截然不同,轉化中很多時沒有帶領者或許不久的將來權威會進一步失去原有的價值。
回看我們的寶地,過去數年的人均生產總值世界排名不斷攀升、名列前茅,我們擁有15年免費教育,完善的醫療體系、社會保障,政府福利更是世上罕有的完美,由出生、成長、教育、就業、醫療、養老、到死亡,樣樣照顧妥貼,走出街,雖然沒有Uber但公交有補貼,每年還有現金分享,對比起動盪的世界格局,這地方實在離地得可愛。
踏入2018年,尋藝會第一場展覽,我們將為大家帶來兩位出色的年輕藝術家,分別是,林格與肥仔,二位一直以文字、插畫、電繪、短片等方式在不同領域發表作品,緣分將我們牽連在一起,今天聚首在同一展場,以笑中有淚的全新作品,嘗試在離地的地面,觀察生活、探討生命,我們到底快樂嗎?在真話難宣的日子裡,好在還有藝術,期望透過這場展出,讓更多朋友多關心世界以致周邊的日常。
Plutocracy, dictatorial democracy, boastful president, Brexit, weakening elitism and the rise of individualism form an unprecedented situation in the world today. Looking back at history, the last great change may be the Renaissance which popularized knowledge and words. However, the current subversion is entirely different from the past since there is usually no leader in the transformation. Perhaps authority will lose further its original value in the near future.
Talking about our blessed land, its world GDP per capita ranking has been continuously rising and dominating the top of the list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We have 15-year free education, well-established healthcare system, social security, and the welfare from the government is extraordinarily perfect compared with other places in the world, it covers every stage of our life: from birth, growth, education, career, medical care, retirement until death. Though Uber is no longer available, we have public transport fare subsidy. We can also share the fruits of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under the Wealth Partaking Scheme annually. In contrast to the turbulent global pattern, this place is unrealistically lovely.
In the first exhibition of Find Art Association in 2018, we are going to introduce two talented young artists – Lin Ge and Fatty Ho. They have been publishing works in various areas through words, illustration, computer graphics and short film etc. Fate brings us together in this exhibition with artworks of “Joy in Misery”, let’s try to observe and explore life in this unrealistic city, and we may question ourselves: are we really happy? It is hard to reveal our true self in our life, fortunately, there is art. I hope this exhibition can inspire more people to care about the world and their surroundings.
策展人
Curator
蘇侃哲
José Lázaro das Dor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覽開幕儀式
2018年3月16日(星期五) 18:30
展覽開放日期
2018年3月16日至4月3日
展覽開放時間
逢星期二至五 18:30-21:30
逢星期六至日 13:30-21:30
展覽地點
MMM Workshop
澳門媽閣街45號金利樓地下
Opening Ceremony
16 March 2018 (Friday) 18:30
Exhibition Period
16 March 2018 to 3 April 2018
Opening Hours
Tuesday - Friday : 18:30 to 21:30
Saturday - Sunday : 13:30 to 21:30
Exhibition Venue
MMM workshop & JUJU studio
Barra No45 Edf Kam Lei R/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rnk6tmXIYw/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