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痛苦很厭煩
朋友對我說:「我真的對痛苦很厭煩了!」
聽她講話,不小心投入了情緒,我也感到那煩躁。她就是喜歡誇大負面的事,用敵意去解釋他人可能是中性的言語,幾乎毫無證據卻又言之鑿鑿地說公婆不喜歡她,把什麼事都想成跟自己有關…
我處理了自己的煩躁,悠悠長長地呼吸,瞬間又覺得她可憐。她不喜歡自己的樣子,又走不出她自己寫就的悲劇,然後她又不想承認,或者過於懼怕面對,這一切不過就是她內心幻化的造就。
平靜是一種選擇,不是被動等待就能發生。我們人的注意力在哪裡,我們的意識就活在那裡,我們的人生就在那裡隨著大方向擺動前進。
心智可以訓練,當我們看著痛苦在前面,那麼快樂就在後面,反之亦然。樂觀的人可以練習悲觀,悲觀的人可以練習樂觀。
然而,過於執著快樂、痛苦的分別,長久來說我們還是會覺得累。讓快樂痛苦前前後後交替著,不自我拘泥地全面觀照著,一種深層的靜定便在其中。快樂痛苦相依,又像兩忘。
能斷開過去與未來的,便是當下此刻。「此刻我們『正在』講述我們的痛苦」,當下位移,遠觀而不把我們自己套到問題裡,平靜便有機會滋長。
那時,痛苦是痛苦,我們是我們。它離我們近,但我們不抱緊它,由它自在,這便是一種接納,我們也隨之獲得自在。
祝福各位朋友,接納痛苦,接納自己,體驗平靜自在,如此展開新的一天。
--------------------------------------------
新書上市
《謝謝你知道我愛你:在關係中,面對愛,接受愛,學習愛,放下愛》
http://ppt.cc/fRaAk
免費電子書借閱平台: 台灣雲端書庫(可借《謝謝你知道我愛你》、《找一條回家的路》、《跟自己和好》)
http://0rz.tw/HJCSM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460的網紅兒童職能治療師 吳宜燁 All for Kid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專注力訓練之中,我們常常無法串連注意力/知覺/輸出。而這個活動,主要以注意力的各個面向為設計,再以視知覺及精細動作為輸出。 (活動之中,包含持續/分離/交替/選擇性注意力,並以視知覺及精細動作為輸出。同時因應孩子能力及環境要求的不同,增加連續多步驟的要求。)...
交替性注意力訓練 在 Paul與咪咪的朱式會社 Facebook 八卦
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長期遊走睡夢中,熟睡度只有三分熟”? 睡不好真的是一件非常擾人的事情,先從我失眠狀態說起,我曾經最慘的經驗是連續三天一到晚上就開始亢奮,精神異常的好,這樣的情況下隔天醒來腦袋很混雜,免不了要灌咖啡才能提振精神,但睡不好的狀況真的導致臉色非常的差。😭(照片當中就是好不容易跟老婆約會了,我卻是這般的狀態..)
加上有了二寶後,自然醒跟睡得好就再也沒有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了。連直播時都有好心的粉絲跟我說「Paul哥你氣色好差,真的該注意你的身體了」
我不是睡不好不然就是睡不著,為此至少困擾我半年之久,而後我試過很多方法,針灸、點精油,最後最後我前後花了一個月研擬出我自己的睡眠SOP三部曲,至今睡得熟又好,今天來跟大家分享我的睡前SOP,有困擾的朋友不妨可以試試。
⭐️好睡訣竅一 : 床組清潔跟枕頭位置很關鍵
買軟硬適中自己喜歡的枕頭寢具是基本配備,但這當中還有個訣竅就是: 「枕頭跟肩膀的距離比例 !」為了好的睡眠品質我不惜砸大錢在寢具上,但對我來說,最好的輔助物就是用家中的小毯子或毛巾捲一捲,枕在枕骨的下緣,如此一來,可以緩和脖子跟後腦杓的角度,以前我習慣將枕頭枕在肩膀上,但這樣很容易隔天肩膀會很僵硬,睡的也不舒服。然後常常清洗床組,乾淨清新的床組真的很催眠好睡啊~
⭐️好睡訣竅二 : 睡前30分絕對不碰手機
很多人一定跟我一樣,喜歡在睡前滑手機,滑到手痠才甘願,但手機的光線會破壞褪黑激素的分泌,反而會很難入睡,從連續三天睡不著後我堅決至少睡前30分鐘不碰手機,讓身體進入平靜的狀態,如此一來心靈得到平衡後,培養睡意的時間也能大幅縮短,此外我還會搭配 #GREENGOLD的拾春,這是我一個朋友推薦的,因為成分很天然,抱著姑且一試的念頭,我測試過一個禮拜連續在睡前服用,比較快睡著也比較不做夢,而後我故意停止一個禮拜,結果那個禮拜有三天失眠,之後我就不敢拿自己的睡眠開玩笑了…
拾春是在睡眠時進行比較深層的修護,100%的束絲藻,跟一般藻類不同的是,它是無法以人工培育的,算是稀有珍貴的藻類,裏頭含有一個很特殊的成分叫做苯乙基胺還有高能量的SOD活性,不僅可以提升隔天上班時的注意力之外,也可以讓我在睡眠中修復,很神奇的是不僅讓我睡的熟,它當中的苯乙基胺還可以讓人心情隨時愉悅,不太容易對小孩爆氣。
⭐️好睡訣竅三 : 助眠APP聲音輔助
這個還真的是我後期的一大發現,現在APP功能強大到連睡覺都有助眠的功能,從冥想呼吸練習到腦波音頻都可以自行做選擇,有時候我都交替著運用,除了讓自己睡的更快外,其實也算是另一種訓練,讓自己心平氣和,迎接安穩的夜晚。
好的睡眠品質,才能開啟神清氣爽的每一天,你跟我一樣長期埋伏在失眠睡不好的狀態中嗎 ? 試試我的SOP睡眠三部曲吧~ 夜夜好眠SOP相信是禁得起驗證的
你們一定會問我所以先放上我的助眠小物 🤗
👉🏻拾春: https://reurl.cc/oN6Ev
助眠APP 是MellowMe APP
交替性注意力訓練 在 海苔熊 Facebook 八卦
我就是沒辦法不在乎直播開始囉
#直播筆記
你是這樣的人嗎?
—總是不知不覺就成為身邊的人的情緒垃圾桶
—習慣幫助別人,卻又很容易受這些人影響
—就是沒辦法不在乎那些受苦的人,可是又不知道如何幫他們
—看到他們反反覆覆卻又沒什麼改變的時候,就會覺得很挫折、氣餒,甚至覺得會不會是我做得不好
有些時候,我們經常會活在「無法放下」和「為什麼總是做不好」兩個鐘擺當中,沒辦法不在乎,但在乎之後又害怕自己做不好、不夠好。
要如何避免這種狀況呢?Ilse Sand 認為關鍵在於 #慎選對象 ,不是每一個人你都能幫得上忙。除了有比較急性或者是嚴重的心理困擾的人之外, 倘若你是高敏感族,可能不太適合協助情緒反應比較強烈、暴躁的人,因為:
1.你可能光消化他的情緒就要花很多時間
2.他的情緒可能也會把你捲進去,然後你也會產生自我批評或者是罪惡感等等的情緒糾結在一起。
3.然後你可能真的就表現不好了,談話完之後反而會覺得:「為什麼都幫不上忙。」
其實,有些時候你給他們的幫助並不亞於專業的心理師。下面這些是你可以做到但是心理師不一定能做到的:
有的人可能不太喜歡「太假掰的坐著聊」,但你跟朋友可以一邊開車或一邊洗碗,一邊和你聊天。
你跟他的接觸可以更自然,如果他是你的愛人,還可以提供按摩和身體的接觸
你可能對當事人有很真誠的愛,愛是最重要的解藥。
只是,素人要進行助人的工作,有一些簡單的基本技巧可以放在心裡:
先籠統再具體:你可以先問一個開放式的問題,例如最近過得好嗎、想聊聊什麼、昨天發生什麼事情等等⋯⋯然後再針對他所說的事情,具體地往下問,請他舉例子。比方說他說他最近很煩,你可以問他說昨天或是這幾天有沒有發生什麼讓他覺得很煩的事情,那時候發生了什麼?
困境、願望、資源:在談話的時候,可以反覆交替討論這三個問題
為什麼不前進:你目前遇到什麼困境?
你要去哪裡:現在想要達成的願望或者渴望的事情是什麼?
汽油在哪裡:你有哪些正向的力量或資源?
放慢速度:有些時候把速度慢下來,一次處理件事情會彼此處理很多事情更容易。你們不是你們談了什麼,而是你們如何把一件事情好好的深入的談。
鏡映:就是所謂的「鸚鵡說話技巧」,很匠氣地的重複當事人的話,重點在於使用當事人講的字眼,而不是用你自己的話。就像是扮演一面鏡子,盡量讓他從鏡子裡面,看看自己剛剛說了什麼,內在發生什麼。
善用「應該」、「同理心」、「稱讚」。
總之,如果你是高敏感族,慢慢地跟著他的步調,或許兩個人可以一起找出出路。
#怎麼知道談話有沒有效
對話這種事情非常弔詭,你越想要讓他有效,就可能會越j無效,你越是積極的說越多話,反而可能會造成反效果,他沒有那種傾訴暢快的感覺。所以,書裡面提供幾個可以參考的點:
他說的話比你說的話多
你盡量採取被動的姿態,偶而採取主動
他出現了一些情緒,例如哭泣、眼眶紅
兩個人一起找到了「個人守則」知道是什麼限制了他的行動。(這時候你可以制定新的守則,或者是問自己為什麼要繼續遵守這個守則,甚至違反這個守則,都違反幾次之後就不怕了)
#進階技術
當然,如果你已經很擅長聽別人說話,有一些進階的技巧,其中一個神秘的方法叫做空椅法。的操作起來的話會需要一些專業的訓練,不過,如果只是轉換人稱,會相對容易許多,書裡面提到一個方法,就是把「談論某件事情」變成「對談」:
他忘記我的生日,從來他都沒有記得過,我很怕他根本就覺得我不重要。
對椅子說:「你忘記我的生日,很怕你對我來說根本就不重要。」
兩張椅子也可以是內在的兩個自己的聲音,有些時候講一講可能會更困惑,但幾天之後就會變得比較晴朗
「如果你把現在跟我說的話跟對方說,你會怎麼講?」這句話超級實用的,因為我沒有很多的時候,抱怨是浪費在「講往事」上面,聊天聊了一陣子之後,他還是在原地打轉。上面這個問句,或許可以把兩個人帶到另外一個新的起點。
你可以把談話的焦點從他和某人的關係,聚焦在他現在和你的關係上面,此時此刻的對談,他的感覺是什麼。
#聊天後的自我覺察
(p.127-128)
1.我在選擇自己想要說什麼的時候,心中的考量是什麼?
2.我喜歡那時候發生的事嗎?
3.我剛剛和他交談的內容,是讓我更靠近自己,還是讓我更疏遠自己?
4.我希望對方如何看待我?
#如何減緩焦慮
有的時候我們擔心害怕的並不是某件事情,而是擔心害怕「焦慮」這個狀況會發生,簡單說就是擔心的擔心。那該怎麼辦呢?作者提供幾個方法:
深呼吸,起來走動一下,注意力放在身體上面,減少焦慮感。
把焦慮感化成一個具體的東西,請他們想像跟椅子上的那個焦慮感對話
想像最糟的情景(p.141-142)
你所能想像的最糟的情況是什麼?
這種情況會維持多久?
你會怎麼辦?
你覺得自己熬得過去嗎?
要是最糟的情況發生了,你覺得可以從中獲得什麼好處嗎?
設定B計劃,就可以從「如果A計劃失敗」的焦慮當中解脫出來
#如何跟高敏感的人工作
如果你的個案或者是聊天的對象是高敏感,那麼可能要注意幾件事情:
他們可能經常會感覺到羞愧感,因為從小到大,身邊的人都叫他們不要想太多。所以可以試著鼓勵他們「想很多也沒關係」
他們可能不擅長善待自己,總是犧牲自己來照亮別人,一個可行的方法是,協助他們覺察自己是如何對別人很好,然後用這個好,來對待自己。
經常責怪自己:他們可能很容易把問題攬在自己身上,你可以協助他們去區分這到底是誰的責任。你可以試著協助他們還原現場。當然如果你跟他們談話之後做個小練習,他們覺得沒有幫助,他們也不會告訴你,因為他們會責怪自己、竟然沒有辦法從你的建議當中獲得協助,所以你可以先打預防針:「如果你回家做了之後發現沒辦法進行這個小練習,有可能是因為我給的這個練習太難了、或者是我說得不夠清楚,而且每一個人效果本來就不一樣,如果都沒用,就先別管這個練習了。」(p.162)
#所以高敏感的人可以改變嗎?
這是作者每一次去演講都會被問到的問題,不過高敏感的人也有各式各樣不同的類型,很難去定義到底可不可以改變,所以與其說能不能夠變好,不如說,可以去思考兩個問題:
根據你多年來對自己的了解,有些刺激對你來講會太強烈、有些資訊對來講會太多,你覺得這些有多少是先天、很立即性的部分?(就是不受你控制的部分)
有哪些是你可以控制的部分,例如選擇比較安全的環境、或者是選擇比較穩定的人際關係?
總而言之,簡單地說,安全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透過穩定的人際關係取得。這句話,如果你不能讓自己比較不敏感,一個有效的方法是「習慣焦慮感」,把自己害怕的事情重複做他不害怕為止,不論是開車、上台演講、或者是分享自己的觀點等等,你可能還是會很敏感,不過你對於焦慮的容忍度也會越來越高。
當然,改變並不容易,所以可以先從簡單的環境開始做起,例如讓你感到安穩的環境,或者是讓你可以好好說話的地方,再慢慢地提高難度。
#如果你是高敏感的助人者
1.記得保持距離,可能是眼神或者是肢體的距離,照顧自己也很重要
2.讓自己休息,不要談話太多個小時
3.與其幫做決定或者是給予建議,不如協助當事人重新看待這個問題
4.練習忍受接納自己的罪惡感。不然你可能會為了滿足他的期望,跟他一直手牽手逃跑
5.把當事人的責任還給他,把「我要做些什麼才能讓他變好」改寫成「他要做些什麼才能讓他變好」
還是那句老話:你能不能像你在乎別人一樣,好好在乎你自己?
#本書傳送門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79451
交替性注意力訓練 在 兒童職能治療師 吳宜燁 All for Kids Youtube 的評價
在專注力訓練之中,我們常常無法串連注意力/知覺/輸出。而這個活動,主要以注意力的各個面向為設計,再以視知覺及精細動作為輸出。
(活動之中,包含持續/分離/交替/選擇性注意力,並以視知覺及精細動作為輸出。同時因應孩子能力及環境要求的不同,增加連續多步驟的要求。)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5I3tIYWJFc/hqdefault.jpg)
交替性注意力訓練 在 注意力的分類 的相關結果
5. 交替性注意力. ○ 定義:在不同的目標物之間轉移注意力,並且完成一件任務。 ○ 例子:做功課時,裡頭牽扯到寫字、看課本、抄寫等,必須在這些動作. 中做轉換 ... ... <看更多>
交替性注意力訓練 在 專注力不足?職能治療師推薦「10種親子小遊戲」提高注意力! 的相關結果
... 治療師建議家長可以透過10種小遊戲訓練孩子專注力,提升集中性、持續性、選擇性、交替性及分散性注意力,做好開學適應準備,在新的學習生活更為順利。 ... <看更多>
交替性注意力訓練 在 交替性注意力_有多重要?! - KidPro醫學級兒童發展教育團隊 的相關結果
交替性注意力 ,是五大注意力裡的其中一項, · 也就是注意力要在多個焦點、刺激上,很順暢地轉換跳動。 · 如果注意力沒辦法在多個焦點上順暢地跳來跳去,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