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夜燒鵝]
香港電台製作一向講究慢功出細貨,資料搜集充足、場景鋪陳多樣,和商營傳媒大件夾抵食的製作風格有差異。然而2017年「五夜講場」孕育的時候,有人提出以「文、史、哲」(文學、歷史、哲學)作為一周三晚清談節目的主題,大家都嚇了一跳,如此嚴肅艱澀,會不會沒有人收看?香港社會一向被貶為「文化沙漠」,如此學術討論會不會太過冷門小眾?
至2018年「文、史、哲」三晚之後,三個晚上擴充至五晚,加入了「社科(早段是經濟)、科學」,讓香港電台的錄影廠要比高等學府更有學術氣息,冷門但尖銳的「暗物質、暗能量」「量子力學」不只是外購西方節目才敢觸及的題材。
白先勇、許鞍華、Serrini、黃秋生也來講文學和哲學,讓尋常百姓也可以一享大學級教育之樂。原來香港的電視台,都可以容納在學術領域上最前瞻的題目。
「五夜講場」能在主流媒體開播,可以讓連上了年紀的師奶,和年輕子女一起於客廳收看,促進世代和諧。有人打開電視,剛好這晚哲學題目講「反啟蒙」。讀飽書的年輕人問阿媽,「妳看得明白嗎?」阿媽被啟蒙了:「看不明白也沒所謂,唔明白都可以看一看。」
公眾教育、讓高等教育不只是一小撮考進大學的人士的專利,而是免費在公眾平台供市民收看,那是公共廣播的使命,也能彌補商營傳媒未能覆蓋的空隙。
這個節目,應該雲集了全香港最多年輕學者的足跡。「學者、教授、博士坐埋一枱,可以隨時Jam出個節目來。」以往名嘴們主持清談式節目,和這批年輕學者的風格不同。學者們教慣書,他/她們習慣了備課充足,每集總要塞進最多的知識。「那個訊息量、學術濃度,嚇死你的。」
五個夜晚,五個班底,一班學者在繁忙的教學研究工作外,還不停為這個節目作預備。為了準備一集節目,這些夜貓子學者,習慣了通宵達旦刨書,翻論文,為了這個五夜講場節目,也預備得像學術研討會般認真。一個晚上,一覺醒來,打開手機,百幾條短訊在手機下載要足足一分鐘。
這些學者傻的,因為他們太珍惜這個平台。現在當個年輕學者,壓力巨大。博士畢業,才是艱苦的開始。不少博士生替多間大學兼職任教,時薪出糧,暑假零收入,稱為「流浪講師」。
好彩一點,獲得大學聘為「助理教授」,三年又三年,兩張合約,除了教學工作,還要出版國際級學術論文,對學術世界需要有一定影響力,通過層層考核,至第六年若能成功獲得晉升至「副教授」,才能過穩定一點的日子。高壓評核下,不少學者都身心俱疲。
學術是一個孤獨的領域,學者也是枯燥的工作,不少時間是孤單作戰,在象牙塔裡研究一些外人不明白的東西。但愛上學術的人,都是有點瘋狂,他們對自己專長領域熱情澎湃。這群工作壓力甚大,有點孤獨,又有強勁爆炸力的年輕學者,終於在五年前遇上港台一樣傻勁的製作人,一拍即合。
這批學者畢竟只有二十至三十多歲,在學術世界尚算十分年輕。Work Hard, Play Hard. 「哲學有偈傾」的師兄弟,同期成立好青年荼毒室,出版哲學書籍。本來甚少與主流社會交雜的哲學家們,忽然讓不少社會人士,對哲學產生了興趣。
在學術世界掙扎浮沉,在香港電台卻找到了一個抒發自己的平台。一位「真係好科學」的主持說:「從小到大,我都夢想香港會有廣東話的科普節目,終於給我在港台遇到了。」
本來一班在課室或講堂教書的學者,來到直播室,不少人最初有點生硬、太過嚴肅,嘩,要錄一整個小時的直播節目,廣播技巧不容易。看到港台幕後製作人舉高手指倒數「五秒、四、三、二、一」,大光燈在照射,攝影機的小紅燈跳來跳去。內向的學者們,靦腆的書生們,冷汗都要流下來,頻頻食螺絲,最初主持電視節目,嚴肅得像舉行學術研討會。
但節目錄製了五季,已經多達逾六百集,不少最初生硬的學者,基因改造了,現在望着鏡頭眼神自然,對着只有五秒的剩餘時間,也能揮灑自如風度翩翩打圓場。正當學者主持們慢慢進化,在鏡頭前表現自然,像與觀眾閒話家常,又能把艱深的學術概念帶入百姓家的理想狀態,卻又遇上今次港台忽然叫停製作。
這個可能是全香港雲集最多學者和博士的節目,但製作成本並不高昂。幕後人員兼任不同崗位,基本上學者們收最實惠出鏡費。加上製作流程順暢,實時錄影減少剪接後期工作,只需1.5小時的開廠時間,便能錄製近1小時的出街節目,效率高,經濟實惠。
我曾經在節目開播,到節目停播的五年之間均有參與「五夜講場」,出席了五集節目,包括「哲學有偈傾」「文學放得開」「學人串社科」,談及的題目,由新聞與真相,到紀實文學,到最近的明星與社會文化。
我真切體會到,「五夜講場」是一個香港電視廣播歷史上一個重要的存在。節目從構思到製作,達到多贏局面,既能讓在學府裡的學者把自己的專長講解給普羅大眾知道;也能提升民智;香港電台作為公營廣播機構承載着這種教與學的管道,比商營機構更合適,更責無旁貸。
這個節目讓市民安坐家中,也可以放眼世界,以古鑑今;一個開放包容的文明社會,總會想辦法把知識普及化,讓人們多動腦筋多思考。
年輕學者也珍惜這個平台,他/她們願意奉上自己的所知,為香港電台作主持,以「蔗渣的價錢,交出燒鵝級作品」。每個周日晚上,有求知欲的香港公民,安坐家中,可以接受學術啟蒙,這些日子,卻忽然因為港台宣佈「節目調動」「節目有新攻勢」而暫停。
據知,尚有多集已錄起的存貨,都是年輕學者們的寶貴心血結晶,還望港台不要浪費珍貴資源,讓這些已錄製好的燒鵝呈上給觀眾,可以讓大家享用這一批最後的學術盛宴。
(圖為「五夜講場」啟播及換季時的宣傳活動及錄影廠留影)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賭Sir【杜氏數學】HermanToMat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杜氏數學 官方網站: http://www.HermanToMath.com 賭Sir 幫你急救 DSE 數學: https://HermanToMath.skx.io ---------- ?️賭Sir是杜氏數學Herman To Math的始創人 ?全港唯一「完爆」【DSE Core+M1+M...
五夜講場 主持 人 在 方以文 睇電視喇喂 Facebook 八卦
[第5屆 觀眾在民間電視大獎2020][結果公布]
🔴全民提名 全民投票 跨電視平台選舉
🔴逾2萬人投票 總票數逾34萬
🔴15項民選獎項誕生 ViuTV囊括12項
🔴TVB 香港開電視 各獎項5強不入
由關注香港電視業發展的網上專頁 方以文 睇電視喇喂 舉辦的 觀眾在民間電視大獎,由2016年舉辦至今已踏入第5屆。2020年度的15項獎項,經過5日全民提名期以及10日全民投票期,百份百由網民提名及投票,展現民意所向。
共計逾34萬票 ViuTV成大贏家
今屆共計票數有340,755票,由22,717名觀眾於網上投選其支持的電視作品及演員。ViuTV於15項獎項當中囊括12項。香港電台以《鏗鏘集》力保民選最佳時事資訊節目一獎。無綫電視、香港開電視所製作之節目及旗下演員,未能晉身各獎項5強名單。
票王《男排女將》成績斐然
熱血青春劇《男排女將》成為本屆票王,以11,694票(51.5%)奪得民選最佳劇集。《男排女將》同時成為本屆大贏家,共奪得8項獎項,包括民選最佳劇集、民選最佳劇本、民選最佳攝影、民選最佳女主角(鄧麗欣)、民選最佳男配角(盧瀚霆)、民選最佳女配角(余潔滢)、民選最佳戲劇拍檔(力圖排球隊)、民選最佳戲劇橋段(力圖隊員於天橋與家瑜互喊口號,互相砥礪)。
民選視帝鄭中基 民選視后鄧麗欣
以《男排女將》重返電視劇界的鄧麗欣,憑蔣家瑜一角,以11,662票(51.3%)成績,成為民選視后。民選視帝由ViuTV另一套劇集《暖男爸爸》男主角鄭中基,以過三成逾7,000票奪得。大部分獎項5強皆可見到《暖男爸爸》入圍,主題曲《My Only One》成功奪得民選最佳電視歌曲。《二月廿九》、《歎息橋》、《地產仔》、《打天下》亦於多項獎項中躋身5強,得到眾多參與投票的觀眾支持。
民選男飛躍顧定軒 民選女飛躍林二汶
2020年於無綫、ViuTV皆有作品的顧定軒,以逾24%得票率當選為民選飛躍進步男藝員。顧定軒同時憑《男排女將》張競康一角得到民選男主角季軍。民選飛躍進步女藝員由擔任《全民造星III》導師之一的「A組爸爸」林二汶奪得。
《造星III》大熱當選 強尼奪過半票數大熱膺民選最佳主持
引起全城熱話,令無綫變陣迎戰的《全民造星III》,以逾9,000票超過40%得票率,奪得民選最佳綜藝節目。由初賽開始擔任《全民造星III》主持直至總決賽的強尼,以逾37%得票率奪得民選最佳主持。另外,強尼於民選最佳男配角以17票(0.1%)之差屈居亞軍。
港台佔時事資訊節目4強 《鏗鏘集》奪冠
香港電台製作的電視節目,於時事資訊節目5強當中佔4名位置。《鏗鏘集》以超過25%得票率,成為民選最佳時事資訊節目。該獎項第3名為《頭條新聞》,第4名為《視點31》,第5名為《五夜講場 – 哲學有偈傾》。
[15項民選獎項 5強得票如下]
[民選最佳劇集]
https://www.facebook.com/fongeman/posts/3873232396074110
[民選最佳劇本]
https://www.facebook.com/fongeman/posts/3873231586074191
[民選最佳攝影]
https://www.facebook.com/fongeman/posts/3873230856074264
[民選最佳男主角]
https://www.facebook.com/fongeman/posts/3873229752741041
[民選最佳女主角]
https://www.facebook.com/fongeman/posts/3873228779407805
[民選最佳男配角]
https://www.facebook.com/fongeman/posts/3873227856074564
[民選最佳女配角]
https://www.facebook.com/fongeman/posts/3873227206074629
[民選飛躍進步男藝員]
https://www.facebook.com/fongeman/posts/3873226689408014
[民選飛躍進步女藝員]
https://www.facebook.com/fongeman/posts/3873225756074774
[民選最佳綜藝節目]
https://www.facebook.com/fongeman/posts/3873224946074855
[民選最佳時事資訊節目]
https://www.facebook.com/fongeman/posts/3873224432741573
[民選最佳主持]
https://www.facebook.com/fongeman/posts/3873223662741650
[民選最佳戲劇拍檔]
https://www.facebook.com/fongeman/posts/3873223169408366
[民選最佳戲劇橋段]
https://www.facebook.com/fongeman/posts/3873222582741758
[民選最佳電視歌曲]
https://www.facebook.com/fongeman/posts/3873221979408485
----------------------------------------
由2016年開始,#方以文 #睇電視喇喂 每年舉辦 #觀眾在民間電視大獎,皆在提供平台反映觀眾意見、表揚不同免費電視台之創作以及台前幕後工作人員。獎項由 #全民提名、#全民投票,從 #跨電視平台 當中,#一人一票 選出最具民意代表的電視獎項。
第5屆 觀眾在民間電視大獎 所設獎項包括:
民選最佳劇集 / 民選最佳劇本 / 民選最佳攝影 / 民選最佳男主角 / 民選最佳女主角 / 民選最佳男配角 / 民選最佳女配角 / 民選飛躍進步男藝員 / 民選飛躍進步女藝員 / 民選最佳綜藝節目 / 民選最佳時事資訊節目 / 民選最佳主持 / 民選最佳戲劇拍檔 / 民選最佳戲劇橋段 / 民選最佳電視歌曲
全民投票期:
2021年01月05日 至 2021年01月14日
全民提名期:
2020年12月25日 至 2020年12月29日
被提名資格:於 2019年12月25日 至 2020年12月25日,於香港免費電視頻道首次播出或持續播放之劇集
#觀眾在民間電視大獎2020
五夜講場 主持 人 在 譚蕙芸 Facebook 八卦
[ 用心的傳媒工作者]
今天早上又有人拉隊到香港電台門外示威了,這幾年,香港電台成為了「投訴」的風眼,但昨日廣播處長梁家榮發信給員工,引述數字指《頭條新聞》的讚賞數目遠大於投訴數目。
公開信亦披露了港台電視節目的點擊率,其中,我有份主持的《鏗鏘說》登上了十大最高點擊率排名榜。編導把資料以短訊發給我,除了《鏗鏘說》,還有《五夜講場》,這個節目我在上一季也曾經擔任嘉賓,監制是有心人。榜首的《鏗鏘集》仝人我都認識,也是優秀的新聞工作者。
相較文字和聲音,電視製作資金投入龐大,人手需求殷切,非常講求團隊合作,台前幕後,只欠一環,都會壞了大事。
收到這個短訊的時候,我正趕往九龍灣的ViuTV錄影廠。它們因應疫情,在原定播放娛樂新聞的時段,推出了半小時的節目《今日疫情》。幕後工作人員幾天前找我,完全是cold call,她說:「想找妳講一講十七年前沙士的採訪經驗」。同場也邀請了立場新聞的記者陳朗昇一起。我很熟悉昇哥,大家在反修例現場經常碰面,甚至在烽火之中有一些歷劫重生的共同經歷,當然好。
到達化粧間,已看到兩位主持化好妝在一旁聊得興起。我曾參與很多類似的清談節目,有電視的電台的,很快我就會感應到團隊的工作氣氛如何。化好妝後,主持、幕後工作人員和我一起圍了小圈,拿着我帶來的舊報紙剪報,回憶起舊日沙士的採訪點滴,討論氣氛誠懇。
主持強尼(許博文)和Dennis(虞逸峯),靚靚仔仔,醒醒目目。他們說,17年前沙士時,不是剛入行就是還在讀書,年代久遠,他們問了我很多問題,那時候有甚麼難忘,市民的心理是怎樣,對醫護人員的態度,對防疫隔離的措施如何回應。我看到他們的腦袋在轉,在思考,我心裡想:「很好,很認真,他們真是會嘗試理解。」我們談得興起,更多幕後同事圍起來,你一言我一語搭訕,回憶起香港舊事,檢討今日得失。
須知道,傳統電子傳媒容易出現「分工割裂」的問題,好處是流水作業具效率,壞處是搜集資料的人負責寫稿,拍攝的哥哥們只負責操作機器計算時間,主持人只負責按稿子問問題,我曾經有一些不太好的經驗,覺得做清談節目不像跟真人對話,大家像跟據劇本「演好一場對話」。聰明的觀眾如果細心留意,可以看到主持跟嘉賓問非所答。
我們在化妝間對談了一會,幕後同事已預備好把舊剪報拍攝了,甚快手,然後入廠試對答一次好掌握屆時直播的流程,大家夾一夾那種你來我往的默契,很快幕後工作人員倒數了:「還有兩分鐘就on air!」很刺激呢,我懷念直播的日子,那是預錄節目沒有的活力。到了最後兩分鐘,幕後工作人員還在核對當日最新疫情數字,力求準確。
我是第一次出席ViuTV的節目,看得出,商業營運的強處,有效率、畫質好,三部攝錄機同步拍攝,加上一部吊臂,畫面靈活變動而有生氣,我看到攝影師哥哥年輕,但時刻調整鏡頭,追蹤主持嘉賓的表情。同時我亦看到一班有心的製作團隊的身影,訪問談的內容,沒有禁區,我談到沙士時,民間如何向政府施壓才成就公開疫廈名單,完全沒問題。到最後一刻,昇哥補一句:「新聞自由很重要!」談的東西,都是我們由衷想說的話。
最難得的是,團隊中部份成員,特別是主持人,都是娛樂新聞出身,強尼和Dennis跟我說笑:「我們三個也曾經是荃灣海盛路的舊同事。」我以前是有線新聞記者,他們兩人也在該公司的娛樂新聞工作過,但回看兩人背景,Dennis在美國留學回港,強尼更是工程師,在球評界經驗豐富。
能在短時間製作一個直播的時事性節目,訪問這麼多醫療專業人士,看得到他們下了苦功,而我亦在整個訪問中感受到製作團隊不只是「做起一件事」,而是「做好一件事」。在疫情未見紓緩的情況下,這團隊已經不停製作了廿多集,終於找到我們記者這個題材。
今時今日,支持有心的傳媒,是每一個香港公民應有的責任,覺得好的,請讚賞,覺得做得不足,請指點。默默耕耘的傳媒人身影,未必是觀眾在幕前可以輕易看到。
五夜講場 主持 人 在 賭Sir【杜氏數學】HermanToMath Youtube 的評價
杜氏數學 官方網站: http://www.HermanToMath.com
賭Sir 幫你急救 DSE 數學: https://HermanToMath.skx.io
----------
?️賭Sir是杜氏數學Herman To Math的始創人
?全港唯一「完爆」【DSE Core+M1+M2】、【IAL 12科Maths】、【AL Pure+Applied】、【CE Maths+A.Maths】的數學導師
?全港第一最多訂閱粉絲的數學教育YouTuber
?YouTube觀看次數超越700萬、訂閱粉絲超過50000人
?著作:《YouTuber新手到網紅》、《5**數學男人嫁得過》、《碌葛男人嫁得過》、《賭波男人嫁得過》(獲Google嚴選2018年度50大最佳書籍)
----------
賭Sir收集著數派街坊:
❤️YouTuber Go網絡課程 全港最平+獨家 報讀優惠:
?報讀初班 $600 (原價$800):https://www.youtubergo.com/payment/b-hermantomath-0600.html
?報讀初班+中班 $1500 (原價$1800):https://www.youtubergo.com/payment/bm-hermantomath-1500.html
官方網頁:https://www.youtubergo.com/
❤️無限操數王(epractice) 全港最平+獨家 優惠(可同時使用):
?50%OFF 半價優惠碼:MC83-AI93-NFW0-331E
?25%OFF 額外邀請碼:J7N9-RDRP-NFAH-OH13
官方網頁:https://www.dsemth.com/
❤️Tidebit全港最穩妥的比特幣(Bitcoin)交易所:http://bit.ly/2LIWA4J
❤️Uber免費送你$25優惠:https://www.uber.com/invite/2utyzr
----------
杜氏數學 官方網站 http://www.hermantomath.com
----------
《五夜講場 - 哲學有偈傾 2018:對面的馬克思看過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MG7iUGXJ_I
《【聚光燈】為甚麼陶傑認為年青人不應該讀哲學? - 01哲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j3Tyh8w6ig
《哲學有偈傾 45集全》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AgZMoOPRu98K20bqeySYcN_u0-LaB1xC
《The Low Mays - 马克思 MARX [MV]》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xmfaJsKibIo
----------
好多人一聽到馬克思,就聯想起共產主義;諗起共產主義,就會連繫到「做又36唔做又36」、「專養懶人」、「口講公平但實際上唔公平」……
中國最偉大嘅馬氏三兄弟--馬雲、馬化騰、馬克思,馬克思可以話係極權到出曬面,名都話你知,克思克思,要克制人嘅思想,令人嘅生活缺乏自由……
但上述嘅評論,原來唔單只係誤解咗馬克思,馬克思直頭係用上述嘅論點,批評資本主義。
吓!咩話?當我地崇尚資本主義,批評馬克思嗰套「專養懶人兼剝削自由」嘅同時,原來馬克思批評資本主義「專養懶人兼剝削自由」?
情況就好似你嗌人八婆,但原來人地一直嗌緊你係八婆,咁究竟邊個先至係八婆呢?
前排翻睇咗個節目,叫做《哲學有偈傾》,其中一集係講馬克思。當中探討咗好多例子,大家睇完呢條片,可以撳嚟翻睇,接下來我揀咗其中一個例子同大家分享分享:
馬克思相信人嘅創造性,就算無人安排工作畀佢做,佢都會自發做一啲好想做嘅嘢,實現自我。嘉賓提出咗個例子,話有考古學家掘到啲原始人嘅石器,證實係無功能嘅,推敲其實係原始人嘅藝術品,助證人嘅本性就係會自發透過工作嚟實現自我。
聽到啲咁離地嘅嘢,我地呢啲資本主義生物,梗係衝出嚟反駁啦:「阿馬生,你呢啲咪錯誤判斷人性囉,你睇依家香港就知啦,人係中意Hea嘅生物,無威逼無利誘就唔做嘢㗎啦!諗得咁理想,咪最終養懶人囉!」
呢個時候,哲學佬舉咗一個例子,佢話:今時今日嘅人中意Hea,其實正正係因為資本主義,令到人過份忙碌,打壓咗人嘅自由,令人淨係打份牛工都已經得返半條人命,無心神實現自我。舉個例,有好多人就算識煮飯,但因為放工已經攰到爆,根本唔想煮,更加唔想洗碗。可能佢好中意煮嘢食,但實在太忙,無辦法享受烹飪嘅樂趣。
但另一邊廂,好多闊太少奶奶唔使返工,好鬼中意煮嘢食,甚至一日煮到黑,仲周圍請啲朋友食。正正係證明咗,人無嘢係會搵嘢嚟做。
仲有個問題值得深思:究竟邊個先係懶人?
點解可以有人無嘢做,又有錢,洗十世都洗唔完,得閒到一日煮到黑,周圍請埋朋友食?似乎資本主義之下,正正養住好多呢啲有閒階級嘅懶人,二世祖、富二代、少奶奶……
講開香港就啱啦,大家族、大地主嘅後代,簡直係24小時得閒,同時荷包洗極都有,每秒都賺緊錢。靠嘅就係收地租,好聽就叫租務,實情就等如黑社會收陀地,穩穩陣陣乜Q都唔使做,零生產甚至負生產,都賺錢多過草根階層成世人辛辛苦苦、營營役役搵嘅錢。除非爛賭,否則真係唔知可以點樣敗家。唔只做又36唔做又36,直頭係「唔做又36億,做又36億!」仲可能係美金。
主持人進一步指出,資本主義嘅賣點係效率,即係付出最少,獲得最多。呢個原則嘅極致,就正正係不勞而獲,零付出,但坐享其成,似乎結構上資本主義先至係養懶人喎。
唔知你點睇呢?利益申報,我嘅答案係:無眼睇。我呢啲低端人口,唔講咁多,錄埋呢句算數,快快手拍多幾條片,賺多幾個臭錢養家,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