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二月二十八日,在這個嚴肅的日子裡,我想要做一件以往台灣的政治人物未曾想過的事。我要對中國的年輕人,寫下我對二二八事件的看法。
我知道這樣做有點突兀,台灣的悲劇為什麼要解釋給現階段對岸的年輕人聽?我的想法很簡單,兩岸關係的處理必須建立在對彼此真實的理解上頭,而如果不知道二二八對台灣的傷害,對岸人民將永遠不會真正理解台灣,如果不理解二二八之後台灣社會的沈默與扭曲,對岸人民將永遠不會懂得國民黨曾經在台灣使用國家暴力的可怕。諸位年輕的肩膀上承擔著未來中國自由民主的重擔,我由衷希望藉著這篇短短的文章,打開一扇理解的窗,讓對岸年輕的心靈感受台灣過去的苦痛,也讓台灣的年輕世代衷心的祝福自由民主在對岸可以實現,而終究有一天雙方可以同理心的看待彼此,不再有偏見和對立。
二二八事件本質上是一件人民的抗議遭遇國家暴力鎮壓的血腥慘案。1947年的二月二十八日,國民黨政府拿著槍管瞄準對政府普遍不滿的台灣人民,展開殺戮。驚惶失措的人民在街頭上吶喊狂奔。暴力政權不會以和平理性的方式對待抗議的人民,他們心中唯一的想法就是用子彈把抗議的聲音抹平。許多手無寸鐵的台灣人民死於國家暴力,許多當時的知識菁英被國民黨政權有計畫的逮捕與屠殺。台灣社會陷入沈默,這種沈默讓國民黨政權更為所欲為。白色恐怖開始,往後的幾十年,絕大數的台灣人民因為恐懼不敢說真話,不敢要權利,人性被扭曲,尊嚴被擱置。
從那個時候起,二二八變成台灣社會的集體禁忌,沒有人敢談論,人民即使要哭泣,也不能讓別人知道他們哭泣的原因。很長的一段時間,它不會出現在教科書,當然也不會出現在媒體,真相被掩蓋,這種狀態就這樣在台灣了持續了幾十年。
這樣的故事各位一定不會陌生,事實上,類似的情況也在對岸發生過。不過,在那恐怖的國家暴力統治期間,台灣人民並沒有灰心喪志。從一開始,我們是很少數的一群人,慢慢的,反對的力量從零星的對抗匯聚成一股團結的政黨。這就是民主進步黨的起源。透過真相的釐清,透過不懈怠的努力,我們與國民黨長期對抗,我們不是洪水猛獸,我們也不是邪魔歪道,我們其實是一群熱愛民主自由,堅信人有權利與尊嚴的反對人士。
我私底下常常跟在台灣的陸生有交換意見的機會,我問他們,在台灣看到了什麼。我最常得到的答案有三個,第一、台灣很自由;第二、台灣人很友善;第三、沒有來台灣之前,他們認為國民黨就代表整個台灣,但是,來了台灣之後,他們才發現這不是事實。我今天這一篇文章其實就是想告訴各位一種國民黨不會告訴大家的真相與史觀。
走過二二八,台灣今日有了民主自由。現在在台灣,已經沒有一個人會認為,政府有權武力鎮壓人民,也沒有一個人會認為,批評政府的思想可以被暴力消音。這一條路我們走的很漫長,很辛苦,今天我們在台灣追思二二八,我相信有一天民主的中國也會用同樣慎重的心情來追思六四。台灣能,中國沒有理由不能。「一句真話能比整個世界都重,一個夢想能讓生命迸射光芒」,我希望有一天真話能在對岸被大聲說出,中國人民的民主夢想也會在世界上綻放光芒。
(全文詳見想想論壇: 「二二八,寫給對岸的年輕人」 http://goo.gl/qFqFA )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萬的網紅HistoryBr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https://p.ecpay.com.tw/C12D4 (綠界) 糧草小額贊助連結,您的支持是我們努力的動力! (安全隱密可靠:信用卡、ATM、網路ATM、超商) PAYPAL糧草贊助 https://www.paypal.com/paypalme/MrHistoryBro 或KHMrHi...
「二二八事件人物」的推薦目錄:
- 關於二二八事件人物 在 蔡英文 Tsai Ing-wen Facebook
- 關於二二八事件人物 在 蔡英文 Tsai Ing-wen Facebook
- 關於二二八事件人物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 關於二二八事件人物 在 HistoryBro Youtube
- 關於二二八事件人物 在 典藏ARTouch Youtube
- 關於二二八事件人物 在 顧立雄 Youtube
- 關於二二八事件人物 在 228事件人物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二二八事件人物 在 228事件人物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二二八事件人物 在 二二八特輯》吳鴻麒、湯德章、陳澄波... 那些受難者的故事 的評價
二二八事件人物 在 蔡英文 Tsai Ing-wen Facebook 八卦
長榮中學有一位非常有名的校友,也是長榮中學的老師,叫做林茂生,他是台灣第一位哲學博士。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拿到學位之後,林茂生博士回到台灣,投入教育與文化的工作。
七十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0月25日,日本統治台灣正式結束。學養豐富的林茂生博士,成為台灣大學文學院院長,並且辦理《民報》,勇敢揭發當時新政局的黑暗面。
他熱心公義,希望提昇社會文明,改善台灣人的地位,因此得罪了執政者。二二八事件之後,林茂生博士被帶走,從此台灣少了一位偉大的教育家,少了一位真誠的知識份子,也少了一位上帝的見證人。
10月25日,對許多台灣人來講,就像林茂生博士的經歷一樣,代表無法自立自主,隨時代浮沈的一段記憶。
但是,也有很多台灣人,有著不同的記憶。今天抗戰勝利,跟台灣光復七十週年,對他們來說,10月25日,代表著民族的自信與勝利的歷史。
同一個日子,有兩種不同的感受,這就是這個國家團結的難題。
要解決這個難題,不是去尊崇其中一種歷史經驗,而對另外一種視而不見,也不是強迫別人改變認同。我們必須先承認分歧確實存在,進而相互理解與包容,而不是讓分歧繼續擴大。我們有不同的過去,但自由與民主是我們共同的價值。
分裂不是政治的本質,衝突不是獲勝的方式。政治人物應該帶著人民,一起追求可以超越對立的歷史契機。
戰爭結束已經七十年,解除戒嚴也已經二十八年,我們這一代人的任務,就是要讓不同的歷史記憶,都可以同時存在這個國家;我們這一代人的任務,就是讓不同族群的生命經驗成為社會共同的資產,而不是爭執的根源。
馬偕有一句詩句:「在竹林搖動的蔭影裡面,找到我一生最後的住家」。各位弟兄姊妹,不論我們來自哪裡,不論紛擾與吵鬧,台灣是我們最後的住家,我們要全心全意來愛她、疼惜她。
( http://iing.tw/posts/220 )
二二八事件人物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同理心》/陳文茜
*如果你總覺得人生就很苦,而你又不是難民、不是乞丐、不是無家可歸者,甚至你仍擁有家人、擁有健全的四肢,我想大膽地說:你的痛苦,可能不是來自於痛苦本身。
你的痛苦與憤怒,可能一大部分來自你欠缺「同理心」。
你無法換位思考,你永遠只能站在自己的角度,觀看他人與社會,並且因而放大了自己的「不幸」與「不平」。
托爾斯泰有句名言:「每個幸福的家庭,故事都是一樣的;每個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現代人的仇恨,或者輕微一點說,彼此之間的「誤解」與「隔閡」,許多正來自於欠缺同理心。
我們看到一個老榮民的背影,刻薄者稱其「中國難民」,勢利者認定他們是「底層窮人」。有多少人在一個榮民擦身而過時,想到他所屬的時代悲涼,感念他們的奉獻與卑屈,反省我們的殘酷與冷漠。
「同理心」的建立如此匱乏,小從家庭內部的親情,職場彼此的互動,擴及社會不同群體。
世間有這麼多的兄弟鬩牆、社會仇恨……
因為「同理心」不是我們的本性,也不是我們社會教育的主題。
我們的本性是觀照自己,不是理解他人;我們的本性在不知不覺中自私且無情。
除非透過反省、經由學習,承認且意識此種「人性的匱乏」,我們的本性才能盡量避免「平庸之惡」。是的,平庸之惡,當我們將人性停留於直覺的平庸時,我們的本性便會有惡罪隱藏其中。我們甚至不會自覺,理所當然。
這是著名的學者、也是我研究所第一任校長漢娜 · 阿倫特(Hannah Arendt)對極權主義起源的精准描述。
人,不用太壞,只要沒有為他人設想之心,只要愚魯且自私,便可能成為邪惡之人。
而克服這種人性之惡的方法,正是「同理心」。
我人生第一個同理心的「大事件」,來自外婆的重病。
十一歲之前,外婆對我疼愛照顧,無微不至,直到她突然心臟腫大,住進了台中中山醫院加護病房。那是某一個傍晚,外婆突然喘不過氣來,四阿姨一看不對勁,趕緊帶著外婆住院。我看著救護車呼嘯,笛聲回鳴,好像準備穿透我的一切,永恆隔下一道分割線。
之後,我又跑又走了約莫三十分鐘的路程(在那之前,我出名也可笑地連過街都要大人牽手才敢),經過了十幾個紅綠燈,穿越了許多不熟悉的街道,不斷問路邊人:「請問中山醫院在哪裡?」
那是我的第一次「流浪」,我知道我往哪裡來,卻不知道自己的遠方有多沈重。我明白一個十一歲孩子在醫院裡不能做什麼,但是我必須抵達那裡,那是我在人間唯一的依靠,她躺在隔著一個高牆厚門的病房裡……她正被急救,醫生說她可能度過不了。
我不是一個節儉的孩子,外婆給多少零用錢我從來只有透支,沒有存餘。深夜,茫然地回家,口袋裡只有五塊錢台幣,飢腸轆轆,到了家門對面的麵攤子,下意識走進去,點了一碗陽春麵。
麵攤老闆是一個外省退伍老兵,煮得也擀得一手好面;外婆疼愛我,常常瞞著阿姨們帶我至麵攤子點滷蛋、海帶芽、滷豬耳朵,加一碗陽春麵。
那個深夜,老闆看我一個小孩走進來只點陽春麵,便慣常地問:「滷蛋?」我平靜回答:「不要。」
第二天,中午當然沒有人幫我準備便當,正在長大的孩子,到了下課放學,已飢餓難忍。又走進麵攤,問老闆:「我可以只要半碗陽春麵,付一半的錢嗎?」我的聲音平靜,表情更平靜;可能自小倔強,做任何事遇任何狀況都不輕易流露情緒吧!
老闆想了一下:「好。」
沒有多久,他給了我一整碗陽春麵,我愣了一下,因為我狐疑他耳朵是否聽不清,而且我口袋鐵定付不出一碗陽春麵的錢。沒敢動筷子,走到正熱騰騰煮面的攤子,我拉拉他的手,「老闆你搞錯了……」
他立即以濃重的四川鄉音回答我:「你先吃,我忙,待會兒再說。」
我坐下來,還沒吃完半碗,老闆突然扔了一個滷蛋到我碗裡,轉身又走了。
我靜靜坐在那裡,想等他忙得告一段落,再問怎麼回事。
約莫黃昏五點,客人少了些,他走過來問我:「小女孩,你的外婆呢?」我據實以告。他立即說:「你以後天天來,外婆會好起來,你不要怕,她回來了,我再和她算錢。」
那一夜我的三阿姨從台北趕回來探外婆,我趕緊告訴她我欠麵攤老闆錢的事,她當晚帶著我向麵攤老闆致謝,並還了錢。
隔幾天麵攤老伯伯告訴我,自己十六歲就在田裡被抓伕來當兵,一路打仗逃難,就靠許多不認識的人一次又一次接濟,才能活到今天。「你這女娃兒聰明,好好讀書,孝順外婆。」
十一歲的我沒有太多同理心,受到一個來自中國大陸戰亂孤窮老兵的照顧。我沒明白,當他說「好好讀書」時,是因為他沒有讀書的機會;當他囑咐「好好孝順外婆」時,是因為他被迫和父母離散,已無孝順的機會。
那「孝順」、那「叮嚀」是遺憾,是另一種想家的表達,是深沈的嘆息。
四川外省麵攤老闆在我們這個本省家庭口中,一直以來綽號就叫「老芋仔」。芋仔是一種不需要施肥的根莖植物,扔在哪裡就長在哪裡。長相不好,烤熟吃起來卻甜甜鬆鬆,削皮時手摸著,有點發麻。滿山遍野,只要挖個洞,就可找到幾顆鬆軟芋仔。
芋仔命賤,「老芋仔」型的外省人,命也薄得很。
過去光顧他的麵攤無數次,我們沒人關心他從中國大陸哪個省份來,怎麼和爸爸媽媽失散的,好似他是個石頭裡蹦出來的怪物。他在我們生命中的意義,只有陽春麵特別便宜好吃、一個夜市裡搭個違章建築從早賣麵到晚、白天也蜷曲攤子內睡覺的孤伶攤販。
外婆後來果然安然回家,牽著我向「老芋仔」麵攤老闆致謝。
一年後,有天麵攤門口特別熱鬧,原來娶親了;姑娘從梨山山上「娶買來」,清瘦嬌小的女子,沒隔多久也生了小孩,小姑娘常背著小孩在攤前燙麵;麵攤老闆難得經常帶著笑意對人說話,這遲來的幸福,滋味應該特別甜。
我之後常常特別光顧麵攤,標準菜色「陽春麵加滷蛋」,像一種感念儀式。
幾次聽到他在旁邊教太太,麵要煮得好,放下去的時候,得立刻撈起來,再擱回去;千萬不能一次燙太久,否則湯糊了,麵也爛了。
有天麵攤老闆不做生意了,關了門,哭嚎的聲音,穿透薄薄的夾板,凡路經夜市的人都聽到。
隔壁雜貨店老闆娘轉告外婆,「老芋仔」梨山小老婆跟人跑了,兒子也帶走了,還把他長年積蓄、擺在床底下的現金全偷個精光。
我望著緊閉的門,有幾次衝動想敲大門,但又覺得突兀……就這樣過了三天,老芋仔上吊自殺了。
上吊時,繩子掛在違章建築梁上,臉就對著後牆的蔣介石遺照。
這是我的第一堂「同理心」之課,我的「同理心」導師。
我不知道他識不識字,上了多少學,我甚至寫不出他的全名。但他教導我的「同理心」之課,我終生難忘,恩情似海。他的故事以如此悲慘的驚嘆號結束,更令我難以忘卻他曾在我寂寞困難時給我的溫暖。
他是個小人物,而他的一生,在哭嚎中、在一切絕念中、在一切棄絕後也就結束了。
最後,經過警察局收屍者認証,沒有送行隊伍,沒有人為他至少煮一碗麵,丟個滷蛋送行……
一個卑微「老芋仔」,一朵比雲還輕的生命,走了。
他的身影,那些溫暖的囑咐,帶著鄉音的安慰,打破了我們家中許多長輩灌輸在我腦海因「二二八」事件而深植的族群偏見,也使我後來絕不同意任何族群的政治語言。
當然也自然形成我後來與島嶼上曾經熟識的朋友們,重大的政治隔閡。
近日因某一事件,人們又談起了榮民,談起了那些被時代徹底犧牲的人。
我想說的是:其實他們一直在我們身邊,每個人不管是本省、外省,富貴貧賤,都會遇見類似的人物。
他們開出租車,當大廈管理員,在河床搬石頭做苦力,為了橫貫公路的開通而做了冤魂……那些悲慘時代的卑微人物,一直在我們身邊。
而我們對待他們的方法,大半是擦身而過,因為我們的社會不只沒有教導我們「同理心」,相反地,它教導每個人觀看的都是自己的、家族的、同一村落或者同一族群的痛苦。
漢娜 · 阿倫特曾特別指出,那些信奉納粹主義的屠殺者,「只是沒有深度」,他們沒有我們想像的邪惡,單單只是「不願意設想他人的處境」。
「因為所謂的人性,如果完全不設想他人的處境,會有非常嚴重的後果。」
同理心,知易而行難。甚至有時候教育體系的大道理,例如「民族」,恰巧是相反的「非同理心」,我們的「團結」來自於拒絕理解和我們處境不同的人;「我們」的認同,凝聚於排斥驅逐「他者」的行動。
同理心,不僅要「捨不得」別人,更要「捨得」自己。
不去苦苦追問自己曾經的痛,而設身處地理解別人的苦。
同理心,不需要偉大的理論,它是一種學習,一種徹悟,一種跨越人性的障礙,理解和你不同的人。
這個世界、社會、哪怕一個小家庭,都是由不同的人組合而成,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難處。
我們在提出任何一項主張或結論時,至少要有一種警覺心,世界若由一個人、一群相同血統或語言的人作主,這個世界一定有邪惡的排它性。
同理心,不需大道理,就是暫時放下自己,換位在他人處境思考……有時候它只是一顆滷蛋、一碗熱騰騰的陽春麵。
同理心,不需要語言,它就是一個使自己變得更有人性的過程。
如是而已。
——摘錄自《給逆境中的你》
二二八事件人物 在 HistoryBro Youtube 的評價
💰 https://p.ecpay.com.tw/C12D4 (綠界)
糧草小額贊助連結,您的支持是我們努力的動力!
(安全隱密可靠:信用卡、ATM、網路ATM、超商)
PAYPAL糧草贊助 https://www.paypal.com/paypalme/MrHistoryBro
或KHMrHistory99@gmail.com
【商業合作】歷史哥官方信箱 KHMrHistory99@gmail.com
加入會員~抗黃標!穩定糧草供應!
★加入歷史哥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OSmkVK2xsihzKXQgiXPS4w/join
☆加入小邦仔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D7GT_lN25Ni1P2UUnK1yA/join
購買文創小物。可愛貼圖!募集糧草!
蝦皮商城【歷史哥同樂會】 https://shopee.tw/2olfqy9rc8
歷史哥LINE貼圖 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product/12252926
【節目分段】
0:00 節目開始、打招呼
1:08 張校長為什麼想選黨主席?關心台灣未來!
5:53 論述國民黨的問題:忘了核心思想、建黨的理念?
12:05 聊聊選國民黨主席的資格、內在動力的重要性
20:59 國民黨派系問題、初選大辯論
24:42 天王對天王思想輸定了?2022、2024大選分析
28:42聊聊三條路線:馬英九路線、于北辰路線、林為洲路線
42:50 張校長論述自己的路線
46:30 國民黨丟失了中華民國?
52:28 解放軍是真的沒種才不打嗎?顧慮些什麼?
55:33 政治不外乎宣傳和擴散力
1:00:40 張校長聊聊自己的理念和中心思想
1:09:45 結論
☆【SoundClub】邀請碼HBR1;@Historybro
★【Clubhouse】@Historybro
☆主頻【高雄歷史哥】 https://www.youtube.com/user/sungastill
★副頻【歷史哥生活】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D7GT_lN25Ni1P2UUnK1yA
☆FB粉專【澄清唬】 https://reurl.cc/72lYeD
★FB在地生活版【Care高雄】 https://reurl.cc/d0D1Zq
●TG官方頻道 https://reurl.cc/625jO5 (最新訊息推播)
○TG官方回報群 https://reurl.cc/mnDRVj (TG問題回報)
●TG粉絲討論群 https://reurl.cc/0o147o (粉絲聊天室)
△推特 Twitter官方 https://twitter.com/MrHisBro
▲IG官方 https://www.instagram.com/mrhisbro/
△Twitch圖奇 https://www.twitch.tv/mrhisbro
#國民黨主席選舉
#人物訪談

二二八事件人物 在 典藏ARTouch Youtube 的評價
「為十二萬同胞死而無醜矣。」—— #陳澄波
關於 #二二八紀念日,在學生時期在歷史課本中,都讀過藝術家陳澄波受二二八事件牽連而罹難。然而,其實陳澄波受難原因一直家屬在戒嚴期間不能說的秘密,妻子張捷甚至在先生受難後,強忍悲痛拍下先生最後的身影,本次藝術史影片告訴你更多關於陳澄波受難的故事。
----------------
出品 Presented by|典藏ARTouch
企劃 Director|李孟學Li Meng-Hsueh、張玉音 Chang Yu-Yin
執行導演 Executive Director|王士源 Wang Shih-Yuan
製片 Producer|蔡念栩 Tsai Nien-Hsu
腳本 Script|李孟學Li Meng-Hsueh
分鏡 Story Board|劉禮瑜 Liu Li-Yu
繪圖 Illustration|Nagee
美術設計 Art|陳美如 Chen Mei-Ju
動態設計 Motion Design|陳美如 Chen Mei-Ju
圖片提供 Photos|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Chen Cheng-po Cultural Foundation
----------------
🔸延伸閱讀:
到陳澄波文化基金會看更多關於藝術家的故事:https://bit.ly/37UsVze
🔻V-Touch藝術史系列介紹:
V-Touch除了展覽、人物、訪談影音單元以外,在 #波瀾壯闊的台灣藝術史 系列中,將用一分鐘講述一件藝術家的關鍵人生故事,講述你不知道的藝術家背景,透過影音動畫為媒介,帶領讀者更靠近台灣藝術史。
🔸V-Touch藝術史|關於陳植棋,你不知道的遠足事件:https://bit.ly/2RBM80j
🔔訂閱典藏ARTouch YouTube 頻道,開啟小鈴鐺,鎖定每個月的V-Touch 優質藝術影音單元:http://bit.ly/2SIbtpL

二二八事件人物 在 顧立雄 Youtube 的評價
多位二二八事件的受難者家屬,包含二二八關懷總會副會長潘信行、常務理事林黎彩、常務理事楊振隆、歐陽暉美、陳清等代表,提到2006年的「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報告」提出後,大家有個構想,要利用報告來追究國民黨的責任。然而,進行的過程中,因為某些的困難,一直沒有實行。
後來家屬邀請顧立雄義務來擔任律師團的召集人,顧立雄也成為家屬控告國民黨案件的靈魂人物。受難者家屬與顧立雄明知道這個案件,無論法律上或時效上都是困難的。家屬認為,這就是顧立雄的正義感,是正義的事情,是對的事情,他就會去做,甚至是義務的。對於二二八受難者家屬的事情,顧立雄不但關懷,也很熱心幫忙。對於顧立雄帶頭這個案件,家屬認為是一種鼓舞,也對他充滿感謝。看在家屬的心中,覺得顧立雄這個人真棒。

二二八事件人物 在 228事件人物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八卦
提供228事件人物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二二八事件真相與轉型正義報告稿、喬艾爾狄克、二二八事件陳儀有關歷史與軍事文章或書籍,歡迎來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 ... <看更多>
二二八事件人物 在 228事件人物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八卦
提供228事件人物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二二八事件真相與轉型正義報告稿、喬艾爾狄克、二二八事件陳儀有關歷史與軍事文章或書籍,歡迎來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