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推,說出許多醫生的心聲,內文by曾國豪網友:
(PS: 中醫本身沒啥問題,是這個密醫有問題)
"為何另類療法吸引人的原因
有一點蒼藍鴿沒說的是
那就是現代醫學有他的局限性
當病人長期為疾病所苦
想要完全治癒這個疾病
一旦有人打著可以幫你根治你的疾病
如果是你會不會心動
我從國小就罹患乾癬
爸媽帶我到各大醫院就診
西醫說這是基因遺傳造成的疾病
只能控制不能根治
直到後來大學時聽聞有家中醫
號稱「乾癬可根治」
然後帶我姑且一試去看看
那位中醫說你之前類固醇用太多了
要排毒 所以之後一個月身體會發的很嚴重
一個月後發的很嚴重然後就是一發不可收拾
結果針灸、放血、水藥、香皂
一個月醫藥費至少5000元起跳
我跟媽媽說這是一場騙局
她卻拉著罹患癌症的阿姨勸說我
要我勇敢面對疾病好好治療
然後掛下電話那一刻我無言了
明眼看就知道是騙局
乾癬是基因疾病
父母在巫山雲雨那一刻就決定好了
怎麼根治
兩年半後,我媽才發現根本無法根治
直好放棄
然後直到我替代役退伍
直接到高雄長庚治療
不到一個月
原本長滿全身的乾癬獲得控制
雖然沒有根治
到現在也是每個禮拜都要去長庚做照光治療
但至少醫藥費我付得起
病情也在可控制範圍
說類固醇、A酸有毒、照光會得皮膚癌
但你用的藥有現實成分有獲得檢驗嗎
母愛真的很偉大
為了孩子的病願意耗費大量時間金錢
但這也是那些號稱XXX可根治的人
抓準這些病人及家屬的心裡
其實就是為了治癒這個疾病
不惜一切賭一把
結果呢
我們那些病友有多少去嘗試各種另類療法
花了上百萬上千萬的比比皆是
結果還不是回來乖乖接受現代醫學治療
後來得知有親人的兒女也罹患乾癬
我醜話講在前頭直接說這個病無法根治
因為希望越大 失望也越大
我不希望連自己親人再跟我一樣
給你滿滿的期待結果換來一身傷害
「根治」這兩個字真的很迷人
但說穿就是一場騙局
騙得那些病患傾家蕩產"
#真的可以根治發表期刊讓全世界醫學專家看看造福人群不是更好
#不要連藥膏成份都不敢寫然後卻說類固醇有毒我只覺得那樣很噁心
https://www.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288140901200753&id=100000146560448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More than Skin 穿越癬境 提醒乾癬病友要積極控制體內免疫反應,不能只是停留外觀改善唷! 影片衛教資訊僅供參考,若有相關症狀請立即就醫諮詢專業醫師。想了解更多乾癬衛教資訊,請參考下列衛教影片: 乾癬發炎衛教影音 https://youtu.be/CLwMlGrmljk #morethan...
乾癬怎麼治療 在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Facebook 八卦
寫在天下文化撤下貼文之後:精神科醫師到底犯了什麼錯?他們真的錯了嗎?到底哪些是對,哪些是錯?
昨天晚上的嚴正呼籲後,很高興天下文化至少先撤下了貼文,但更重要的「向社會大眾說明正確觀念」以及「向精神科醫師與心理師」致歉,很可惜地,我們還沒有看到。但社會上對 #疾病的正確認知 以及 #對疾病處置的合理期待 還有 #我們到底有多少資源 這些事情,是需要一起討論的。
為什麼這件事情值得大家花心思關注呢?因為社會上一直都不乏這類聲音:
「精神科醫師都只會開藥,但是過動症也應該要做心理治療。」
「是藥三分毒,吃藥就是有副作用!」
這些論點有正確的,也有誤解的,希望佔用你兩分鐘的時間讓我們好好告訴你。
先不講過動症,舉個自閉症的例子。藥物到底有什麼好處?藥物可以用相對便宜的方式,幫助許多孩子在校園生活、求學。法國的精神醫學界在歐洲是相對排斥藥物治療的(此處指的治療是針對自閉症合併的情緒和注意力問題,而非自閉症本身的治療),但結果是:
英國大學裡自閉症學生的比率,是法國的十七倍(也就是有更多自閉症學生可以順利進入大學)。瑞典自閉症患者有60%進入一般學校就讀,法國只有20%。在法國有許多孩子因此喪失了順利求學的機會。(詳細的狀況可參考延伸閱讀,精神科陳豐偉醫師做了大量的考證研究)
在上一篇貼文中,我們已經說明了過動症需要臨床觀察超過半年,並且在兩大類症狀中同時符合多個項目,醫師才會作出診斷,絕對不會是亂下診斷。
但不少人可能感覺:精神科醫生都只會開藥,不注重心理治療。
事實上,這是個天大的誤解。在過動症的治療中,搭配心理師、社工師、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護理師等多專業的合作,一直都是重要的。只是其中有個大問題:患者的家庭跟整個社會,到底有多少資源?
在所有的治療方法中,#藥物是相對便宜有效的,換句大家聽得懂的,就是 #CP值高 。大家可以想想,在現代的社會中,雙薪家庭的爸媽,要能夠每天陪小孩吃晚餐,其實常常都不容易做到了。另外如果有需要自費做心理治療,或者是其他非藥物的介入,這些錢要從哪裡來?
醫師在幫助患者時,會以病人為中心,除了疾病的診斷外,也會同時考慮家庭、社會各方面的資源是否能夠取得。對多數家庭來說,藥物治療以外的選項,其實在時間以及金錢上的考量來說,真的很不便宜。如果患者的家庭狀況允許,或者是政府與社會的資源足夠,精神科醫師絕對不會要你「只能吃藥,不能做其他輔助治療」。
另外,其實坊間也不乏一些利用家長對疾病不熟悉的恐懼,或利用家長對孩子的虧欠,大搞一些收費極高,但證據力不足的「治療方式」,這往往讓家長額外付出大筆費用,對孩子也不一定有幫助。
至於藥物有副作用,這是正確的。如同「所有藥物」,只要有作用,就有副作用,就像有些人吃了感冒藥會有嗜睡副作用的道理一樣。坊間跟你說什麼純天然、純手工、純什麼的,不管是什麼東西都一樣,有作用就有副作用。大家也不要以為中藥就沒有副作用,通通都有!哪個人跟你說他的東西保證沒副作用的,叫他出來講,我們一定可以找出副作用讓他閉嘴!
但精神科藥物治療的好處是,相關的副作用至少是被研究地相對透徹的,醫師也會考慮副作用等因素來調整劑量以及選擇藥物。至少精神科醫師會非常誠實地告訴你各種好處與風險。
有不少人會妖魔化精神科醫師,說他們是 #邪惡藥廠的幫兇 ,但這真的是天大的誤會。藥商的利益可不可能影響用藥行為?當然是有可能。但是醫師也不全然是笨蛋,我們也會努力找出藥廠提出的研究相關問題,再作進一步的研究以及討論,希望找出更好的治療方法。
以上是多數醫師們的態度。但洪蘭教授長期的作為,可就不是如此。他在 #親子天下 的專欄就提到一段:
『目前醫生開給ADHD孩子的藥物,如利他能(Ritalin)或阿迪羅(Adderall)都是興奮劑,因為他們是大腦活化的不足,而不是一般人以為的太過興奮。阿迪羅其實是安非他命,如果販賣安非他命是非法,我們怎麼可以隨便就給孩子吃阿迪羅呢?現已有研究者出來呼籲,在給孩子開藥前,先問他的睡眠夠不夠,在排除睡眠因素後,才考慮開藥。』
這整段文字,就是在妖魔化精神藥物,把它類比為毒品。醫生會在六歲以下孩子開藥,通常要經過很多的考量和評估。在洪蘭教授的許多文章內,往往還帶有「孩子出現這些狀況是爸媽教養出問題」的這類觀點,如果孩子得到過動症,爸媽已經夠辛苦了、夠難過了,如果必須用藥時,還要遭受到洪大教授這樣的半恐嚇言論壓力,我們真的為這些爸媽感到不捨。
寫到這,我心底一直想起好幾位跟我在醫學院前後屆最熱血的好友們,有不少比率都投入精神科。他們往往是對弱勢的族群有很深的關懷,對探究精神的本質有熱情,才投入精神科的領域。精神科醫師對於疾病的去污名化、去標籤化(例如同志或各種性傾向、性認同,痲瘋病、愛滋、甚至是皮膚疾病如乾癬...等的去污名化),他們做研究、寫文章投書、到公聽會發聲、甚至跟病友們一起上街頭抗爭,就是為了保護所有人生而為人的基本人權。
兒童心理更是其中難做的一塊。孩子沒有人為他們發聲,孩子的一切,不管是生活、教育、醫療,都是在我們大人的安排之下。這群兒童精神專家,其實就是孩子精神衛生和人權的守護者,在我心目中,他們有崇高的地位。
但實際他們面臨的,往往是不明白的社會大眾,把他們當作「亂診斷、亂開藥」的壞人。結果努力幫別人去污名的精神科醫師,自己被嚴重地污名化,這真的是很諷刺的一件事。
精神醫療一直都是社會上很複雜的領域。除了患者的精神狀態以及症狀外,有太多太多歧視、污名、誤解有待解決,還有資源分配(精神科醫師、心理師、社工室人數、健保是否願意給付...)、教育體制對精神疾病的正確認知(現實生活中有教師可能對過動症不夠理解,而有意無意傷害了孩子)、家庭是否有足夠資源陪伴與照護,這都需要整個社會有更多的正確認知、互動、討論、思考,一起找出路。
我們想說的不是醫學好棒棒、精神科醫師好棒棒、藥物治療好棒棒、心理師好棒棒,其他人都是亂講。我們只是希望,大家在評斷相關議題時,能更多面向地思考。也想和所有精神科的同業們說聲:辛苦了!謝謝你們從沒在逆境中絕望,繼續為社會上最弱勢的身心疾病患者努力:)
至於天下文化跟洪蘭教授,如果連做到這樣,你們都還是不願意道歉承認錯誤,那大家就放生吧...沒什麼好說了。
---
延伸閱讀:
陳豐偉醫師對精神科藥物的相關分析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468370266562852&id=100001696777038
一天不到 5 元,為台灣拼出全球第一的中文醫療保健新媒體!
美的好朋友 #訂閱集資計畫 ▶︎ https://backme.tw/ref/GsHuB/
現在就動手,讓我們成為彼此的夥伴吧!
更多實用的資訊:
http://www.medpartner.club
知識講解實驗破解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MedPartner
立即醫師線上提問(每天回覆但不即時喔):
http://line.me/ti/p/%40wyt3898a
乾癬怎麼治療 在 劉育志 Facebook 八卦
富貴手、汗皰疹,醫師教你解決手部濕疹!
https://www.careonline.com.tw/2017/10/hand-eczema.html
【醫師聊天室】濕疹應該怎麼辦?
https://goo.gl/2jVi8m
指甲乾癬很困擾,治療、保養看仔細
https://goo.gl/ScVmSW
乾癬表現很多樣,正確診斷很重要
https://goo.gl/Pf92ev
✅訂閱照護線上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KctXQ
✅免費註冊,掛號、領藥最方便!
https://www.careonline.com.tw/p/map.html
✅照護線上Telegram
https://t.me/careonlinetw
✅歡迎追蹤我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surgeon.life/
✅超過75萬LINE好友,值得信賴的照護線上!
https://line.me/R/ti/p/%40careonline
乾癬怎麼治療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評價
More than Skin 穿越癬境
提醒乾癬病友要積極控制體內免疫反應,不能只是停留外觀改善唷!
影片衛教資訊僅供參考,若有相關症狀請立即就醫諮詢專業醫師。想了解更多乾癬衛教資訊,請參考下列衛教影片:
乾癬發炎衛教影音 https://youtu.be/CLwMlGrmljk
#morethanskin #乾癬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s://bit.ly/3eYdLKp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各節重點:
00:00 開頭
01:53 我身上長的到底是什麼?
04:32 醫師訪談:疾病簡介篇
06:29 醫師訪談:併發症篇
08:12 醫師訪談:治療方式篇
10:37 醫師訪談:保養方式篇
12:09 來自醫師的提醒
13:12 結尾
【 製作團隊 】
|客戶/專案經理:Pony
|企劃:宇軒
|腳本:宇軒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絲繡
|剪輯助理:珊珊/歆雅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為什麼我的乾癬又發作了? - 高醫醫訊第十六卷第八期:http://www.kmuh.org.tw/www/kmcj/data/8601/860107.htm
→濕疹!到底是皮膚太濕,還是皮膚太乾?讓醫師來解答! - 照護線上:https://bit.ly/3lgi0EE
→黴菌感染的八大面向 - 照護線上:https://bit.ly/2IbJ0qS
→為什麼會得到乾癬?有哪些危險因子會誘發乾癬發作? - 元氣網:https://bit.ly/3kaosvO
→乾癬表現很多樣,正確診斷很重要 - 照護線上:https://bit.ly/3eDl1wx
→【人醫心傳第151期封面故事】「乾」同身受 化「癬」為誼 - 台灣乾癬協會:https://bit.ly/3ldZAVg
→濕疹如何預防、保養與根治?醫師3關鍵完整解答 - 美的好朋友:https://bit.ly/32sGYJM
→乾癬如何治療、保養與預防?醫師3大關鍵解答 - 美的好朋友:https://bit.ly/3kgJskq
→脂漏性皮膚炎如何保養及根治?醫師圖文完整說明 - 美的好朋友:https://bit.ly/2U7JMr5
→異位性皮膚炎根治與保養教學!乳液保濕怎麼挑?醫師完整說明:https://bit.ly/3kgVR7P
→馬偕醫訊〈乾癬與乾癬性關節炎 〉:https://bit.ly/2U5dKvQ
→ Krueger et al. Ann Rheum Dis 2005;64(Suppl II):ii30–ii36.
→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Obesity. About obesity. Available at: http://easo.org/media-portal/obesity-facts-figures/about-obesity/ (Accessed 2018).
→ Augustin M. et.al, Acta Derm Venereol 2010; 90: 147–151
→ Krueger G, Koo J, Lebwohl M, Menter A, Stern RS, Rolstad T. The Impact of Psoriasis on Quality of Life: Results of a 1998 National Psoriasis Foundation Patient-Membership Survey. Arch Dermatol. 2001;137(3):280–284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PKDvJLFg3A/hqdefault.jpg)
乾癬怎麼治療 在 乾癬如何治療、保養與預防?醫師3大關鍵解答 的相關結果
通常越輕微、越小範圍的乾癬,可以選擇外用藥物治療。如果範圍較大、全身性症狀較多時,可以考慮使用照光治療,或者是全身性的口服以及針劑類的藥物, ... ... <看更多>
乾癬怎麼治療 在 乾癬如何精準治療?從輕度到重症不只有生物製劑可以選擇 的相關結果
雖然乾癬是無法痊癒的疾病,但良好的接受治療下有助於不要再復發,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副教授黃毓惠醫師說:「即便有些看很久的患者也常常有些錯誤的迷思, ... ... <看更多>
乾癬怎麼治療 在 乾癬如何治療與日常保養?醫師根治乾癬9個關鍵解答 的相關結果
乾癬 的治療與保養 · 維持規律作息,晚間11點前就寢,保持情緒穩定,避免壓力太大。 · 多喝白開水加速體內代謝(每天至少2000cc)。 · 避免辛辣刺激物,如濃茶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