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民間習俗]
[拜七娘媽聖誕]
民間信仰中的七娘媽,亦即七星娘娘,是兒童的保護神。台灣民間有[成年禮],即在孩子十六歲時,要到七娘媽廟燒金紙、經衣、七娘媽亭等,藉此儀式表示孩子已經長大。
[拜魁星君誕辰]
民間認為魁星是主宰文昌運之神,又稱大魁夫子或大魁星君。凡參加考試者,無不尊敬。書房懸掛以"魁"字轉化的魁星踢斗圖,相傳能強化考試運。
[向七星娘乞巧]
七星娘即為織女,相傳七星娘心靈手巧,因此年輕女孩會在七夕時向七娘媽祭拜,祈求賜與好手藝,進而得到好姻緣,即為"乞巧"。
婦女預備黃銅製成的細針,以五色細線對月迎風穿針,穿進了代表祈到巧。同時也會拜瓜果,若有小蜘蛛在其上結網,亦代表祈巧成功,稱之"得巧"。
[拜床母求保佑]
民間相傳床母能保護嬰兒、幼兒。床母沒有固定形象,是七星娘娘、臨水夫人、註生娘娘等神祇的從神,負責助產安胎與保護嬰兒、幼兒。
閩南一帶以麻油雞酒、煮蛋、油飯、麵線、米酒三杯、圓仔花兩束等應景供品奉祀床母。奉佛者以果品、糕點、清茶奉祀。將供品擺設嬰、幼兒臥室之床上,或設一案以設供品,置案於床上或床邊。
禱曰:「今逢七夕佳節,奉請本宅床母娘娘駕臨,享用供品,庇佑吾兒OOO、吾女OOO,平安無驚無訝,一瞑一瞑趕緊大。」祭拜完畢,依照各地慣例燒金紙即可。
[七夕過情人節]
七夕因為是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的相逢,因此被稱做「中國情人節」,但傳統習俗中其實並沒有情侶約會的習俗,在台灣,七夕是情侶約會重要的節日,其重要程度不亞於西洋情人節。傳說七夕下雨,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
本文純粹分享民俗知識~如果您覺得不錯,也請您按讚並分享給親朋好友喔!預祝七夕情人節快樂!
乞巧節習俗 在 謝沅瑾命理/民俗文化研究中心 Facebook 八卦
[七夕民間習俗]
[拜七娘媽聖誕]
民間信仰中的七娘媽,亦即七星娘娘,是兒童的保護神。台灣民間有[成年禮],即在孩子十六歲時,要到七娘媽廟燒金紙、經衣、七娘媽亭等,藉此儀式表示孩子已經長大。
[拜魁星君誕辰]
民間認為魁星是主宰文昌運之神,又稱大魁夫子或大魁星君。凡參加考試者,無不尊敬。書房懸掛以"魁"字轉化的魁星踢斗圖,相傳能強化考試運。
[向七星娘乞巧]
七星娘即為織女,相傳七星娘心靈手巧,因此年輕女孩會在七夕時向七娘媽祭拜,祈求賜與好手藝,進而得到好姻緣,即為"乞巧"。
婦女預備黃銅製成的細針,以五色細線對月迎風穿針,穿進了代表祈到巧。同時也會拜瓜果,若有小蜘蛛在其上結網,亦代表祈巧成功,稱之"得巧"。
[拜床母求保佑]
民間相傳床母能保護嬰兒、幼兒。床母沒有固定形象,是七星娘娘、臨水夫人、註生娘娘等神祇的從神,負責助產安胎與保護嬰兒、幼兒。
閩南一帶以麻油雞酒、煮蛋、油飯、麵線、米酒三杯、圓仔花兩束等應景供品奉祀床母。奉佛者以果品、糕點、清茶奉祀。將供品擺設嬰、幼兒臥室之床上,或設一案以設供品,置案於床上或床邊。
禱曰:「今逢七夕佳節,奉請本宅床母娘娘駕臨,享用供品,庇佑吾兒OOO、吾女OOO,平安無驚無訝,一瞑一瞑趕緊大。」祭拜完畢,依照各地慣例燒金紙即可。
[七夕過情人節]
七夕因為是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的相逢,因此被稱做「中國情人節」,但傳統習俗中其實並沒有情侶約會的習俗,在台灣,七夕是情侶約會重要的節日,其重要程度不亞於西洋情人節。傳說七夕下雨,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
*****************************
本文章為純分享民俗知識~
若您覺得不錯,也請您按讚並分享給親朋好友~~
乞巧節習俗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禁慾?還是浪漫?關於七夕的考証》
慶祝中國情人節?看完以下考証,你可能更想慶祝自己沒有活在古代。
七夕雖然號稱是中國人的浪漫情人節,但是男尊女卑的傳統下,男子可以天天風流,女子的慾戀談情說愛呢?抱歉,一年只限這麼一天。
所以,這不是什麼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這是獨屬於女人的節日。用現代的字眼,叫女性小解放日。
女人在這一天終於可以含蓄地表達情感、追求自我,這是古老男人傳統,對另一個性別惟一的憐憫。
因此,每年七夕,女人一定早起,緊緊抓住一分一秒。從梳洗,一直持續整個白天晚上所有的習俗,包括閨蜜聚會,轟叭至深夜,凌晨,直到第二天的曙光出現,女人才回到了「矜持」:那一份屬於人性中自然的渴望、追求、夢想,從此全得壓在心裡頭,緊緊地,不為人察覺。
直到下一個七夕。
現代人顯少人知道七夕還有個主題:叫乞巧節。那個年代,女人的幸福,必須一大部分靠運氣。幸福,是向老天爺乞討來的。
先談女人一年一度擁有的這一天,該怎麼過。
依古習,七夕這一天大清晨,姑娘們會起個大早,她們採集柏葉煎湯,洗髮。水也講究,不能用井水,要用泉水,有的地方還叫「天孫水」,古老習俗相信:洗過了頭髮,就能得到織女的庇佑。
姑娘們接著會將紅色鳳仙花的花瓣放在小鉢中搗碎,再加進明礬攪拌,色澤均勻後,染指甲,染個十指皆纖纖紅。
少女情懷只有今天是詩,女兒家的心事,也只有今天可以流露。
少女們一大早即迫不急待結伴而行,誰也不會辜負這一天。她們拿出深閨中的繡花針,排列成行,捻著五色絲線,到了傍晚,開始在月下乞求。她們深信,美好因此終將如期而至。
七夕還有美食橋段,浪漫氣氛,除了針繍,更包含了吃食,中國人真是講究吃的民族。
七夕的應節食品,最讓人嘴饞的就屬巧果。將白糖熔成糖漿,與麵粉、芝麻融合,均勻後於案上攤開,放涼,再用刀切成長方塊,入熱油,炸成菊花似的金黃。
巧果得非常講究造型,做成樣式叫「方勝」,兩個菱形壓角彼此相疊,寓意心心相通。
這個甜食代表的是正是女兒家的傳情。
凡心靈手巧的女子,會在方勝之外創造出新奇花樣,例如奇花,例如異鳥。
到了晚上,七夕這個特殊的日子才到了高潮。
女孩們將捉來的小蜘蛛小心翼翼地放入首飾盒,等著第二天清晨將盒子打開,這種蜘蛛有個別名叫「喜蛛」,傳說它們落誰身上,誰就得好運氣。(有點恐怖吧,以後蜘蛛掉妳身上,別尖叫了)
若首飾盒內有了結網,代表妳得了巧。
幸福將至。眾人恭喜。當然,這一點也不代表童話故事必將出現,只是結網的女孩、家人會開心很久。
至於和幸福息息相關的「得巧」,什麼樣子才算數呢?
浪漫豪放的唐朝,以得巧之多寡為標準,愈多愈好。
講究端莊清雅的宋朝,則以圓正為標準。
明朝時期如果蛛網能結成「卍」字(哈哈,希特勒靠邊站),便寓意著福慶綿延。
這種占卜方式,雖然荒誕,但有些可愛。
畢竟活在世上,心中總要存些希望,存些神祕,才能成就美好的習俗。
好了,為什麼七夕這天,又稱乞巧節呢?
「乞手巧,乞貌巧;乞心通,乞顏容;乞我爹娘千百歲,乞我姊妹千萬年……」
放完喜蛛的女子軟語哼唱,手拿五彩絲線,站在案前,拿起乞巧針,開始進行儀式,口唸祝詞,心中喜躍欲試。
畢竟女人的愛是乞討來的,被動的,老天賜予的,所以只能乞討。至於順便乞求父母姊妹健康,這是女德之必要。
乞天之後,望著蘭夜的星河,清澈的天空,那裡存著千年每個古老中國女人的命運大夢。
等熱鬧散去,女孩們互相依靠坐於桌前,一邊看天上星星,一邊品茗聊天。
此時桌上會放著:茶、酒和水果還有花。花得用鮮花以紅紙束起,而且必須灑點水,顯得露水盈盈,(非常情慾具象),然後插在小巧精緻的花瓶,花瓶前還得擺上一只香爐,燃燒溫柔女兒香。焚香祝禱,只求段好姻緣,可以託付終身。
這個女人難得的節慶,往往得持續至深夜,直至破曉時分。
等天色微亮了,女孩們在案前,沒有嘆語,一一焚香參拜,愈虔誠愈好,對著天上的織女星,默念自己的願望,希望嫁得如意郎君。
若是已嫁人的少婦,則祈望家庭美滿。
儀式完畢,大伙圍坐,此刻才開始分食桌上的水果。平時忙於家務的女人們,在七夕的最後時刻,終於擁有了社交的權力。這一天她們可盡情地享受人之為人,向閨蜜敞開心扉,彼此傾訴,分享心事。
這一夜,她們一年惟一的一天,既短暫也美好。
接著,天亮了。女人們開始另一段364天的「婦道生活」,直到下一個七夕。
—取材自《物道》
乞巧節習俗 在 七夕 - 民間習俗 的相關結果
七夕節最普遍的習俗就是「乞巧」活動,未婚少女祈求牛郎織女保佑嫁個如意郎君,已婚少婦祈求早生貴子,中年婦女則祈求家庭平安。婦女們在七月初七夜晚設下香案,擺上水果、 ... ... <看更多>
乞巧節習俗 在 七夕為什麼叫乞巧節 - 每日頭條 的相關結果
七夕是中國古代年輕女性最為重視的節日,有著如穿針乞巧、喜蛛應巧、投針驗巧、曬書曬衣、拜織女、拜魁星、吃巧果、七姐誕等七夕習俗。 1、喜蛛應巧. 也是 ... ... <看更多>
乞巧節習俗 在 七夕-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的相關結果
目前成為華人地區以及東亞各國的傳統節日,日期被定在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主要的習俗是乞巧、祈願、拜織女、吃巧果、染指甲、結紮巧姑等。流傳到日本亦是來自於牛郎與織女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