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 國際新聞
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記者集體要求NHK會長辭職,因為新會長籾井勝人在就任記者會上說,慰安婦問題"哪個國家都有過"。
聲明還要求,百田尚樹和長穀川三千子辭去NHK經營委員職務。前者在爲東京都知事候選人發表助選演說時稱不存在南京大屠殺;後者在出任經營委員前曾撰文頌揚飲彈自盡的日本右翼活動家。NHK過去受信任的立場,受到挑戰。
BBC對美國製造業的現況進行報導,標題是,"記者來鴻:「美國製造」那個夢",看看美國製造業是否復甦,記者採訪了紐約州一家美國製造專賣店,結果發現,是有不少東西,但是所有插電、要電池的東西都找不到,而且,找不到上市公司做的產品,意思是,現在只有小企業願意不計成本在美國製造東西,上市的大企業,在股東壓力下,意願有限。美國製造業回流,似乎沒想像中熱。
華爾街日報一則氣候新聞令人驚奇,香港氣溫低過索契,香港二月氣溫通常在攝氏十五到十九度左右,但現在只有攝氏七點五度,但是正在舉辦冬季奧運會的素溪(華爾街日報翻為索契),氣溫異常高達十五度,部份訓練區雪都變軟了。
今日照片是素溪冬奧會場巴士照片,巴士內顯示溫度高達二十二度,同時日本降下大雪,台灣和香港溫度接近冰點,素溪熱對照台灣、香港、日本的冷,是極地渦旋再次發威,讓亞洲氣溫大亂。
以下是今天國際各大媒體 國際新聞標題彙整
美洲新聞
歐巴馬移民政策被指顧此失彼
美國司法部與摩根大通幕後協議遭質疑
好萊塢一代童星秀蘭•鄧波兒去世
美媒稱塞班出生嬰兒中71%是美籍中國嬰兒
美媒推出電子雜誌專門報導史諾登曝光檔
白宮招待歐朗德國宴曝光 共4道菜肴(組圖)
法國總統歐朗德展開訪美行程
記者來鴻:「美國製造」那個夢
好萊塢影星秀蘭•鄧波兒去世
歐巴馬總統設國宴招待法國總統歐蘭德
「雙奧會」促美法兩國恢復互信
亞洲新聞
柯伊拉臘當選尼泊爾總理毛派失勢
印度的污染治理才剛起步
臺海兩岸舉行首次官方會談
海峽兩岸事務負責人舉行正式會面
菲律賓以非法滯留等為由抓扣26名中國公民
盈拉承諾支付稻農欠款 國會選舉補投4月舉行
美韓稱朝鮮準備發射其所造最大洲際導彈
美國駐印度大使將會見印度反對派領導人
金色眼鏡蛇軍演拉開帷幕 日本第10次參加
“兩岸值得記錄的一天”
觀點:王張會——兩岸公權力部門的艱難會面
"撥亂反正"的台灣課綱"微調"
朝韓將在板門店舉行高級別會晤
台海兩岸事務官員南京首次會晤互稱官銜
台灣中央社前記者被指為大陸搜集情報
台海兩岸事務官員會談「達成共識」
大陸與台灣在南京首次正式會談
中國新聞
圓明園七根石柱將從挪威「回家」
中國大媽為什麼被賦予政治含義?
東莞掃黃?
中國最新詐騙:“在東莞被抓速匯款!”
各地推單獨二孩政策 專家:真生的或沒預期多
李克強:切實解決“跑部錢進”問題
調查稱超六成大學生逃離北上廣 房子戶口是主因
美媒:中國領導人提出重組解放軍和國防部門要求
港媒猜測東莞掃黃為中央反腐前奏
中央政法委:將不定期公佈系統內違紀違法案
中紀委通報四起紀檢監察幹部違規事件
(修正)中國醞釀機構重組 環保部或擴權
“六四事件”的一名死囚仍繫獄
“讓性交易脫離刑事犯罪”
英媒:中國仍然是推動象牙市場的關鍵
香港觀察:蔣麗蕓佔郵輪是迫上樑山?
英國:香港普選要滿足香港人的意願
日本新聞
日本跳臺滑雪宿將葛西紀明的不老雄心
日本想甩掉“戰敗國”包袱
日本武器出口新草案被曝光:允許買家轉讓
日本考慮取消對國際組織的武器出口禁令-\-\共同社
駐日美軍性犯罪者三分之二未被收監
日本記者集體要求NHK會長辭職
沖繩地方報社發表英文社論反對普天間縣內搬遷
金寬鎮就日本集體自衛權重申韓方立場
卡羅琳出任美駐日大使後首次訪問沖繩
日本考慮部分解除武器出口禁令
歐洲新聞
西班牙法院難斷全球人權是非
歐洲奢華購物之旅專為中國豪客私人定製
俄羅斯的“素溪效應”
蘇格蘭獨立還是不獨立?
俄北高加索4名武裝分子被擊斃 距離素溪600公里
《信報》:普丁素溪擁抱中日 平衡戰略擴俄影響
特寫:土耳其漁業資源萎縮 過度捕撈和污染是禍首
聚焦歐洲性產業
土耳其博客與互聯網審查的搏鬥
中國人看冬奧:找樂子、抱不平、發悶財
德內政部長:區別對待移民問題
西班牙議會討論限制人權法律
剖析西班牙法庭全球通緝令的前世今生
德國收藏者家中發現更多納粹搶掠藝術品
傑克遜歌迷獲每人1歐元精神傷害賠償
面對中國壓力 西班牙擬限制涉外人權案
阿拉伯新聞
萬名敘利亞難民10天內湧入土耳其
美法同意繼續在伊朗和敘利亞問題上施加壓力
阿富汗首都再次出現小兒麻痺症
非洲新聞
烏干達重申不會因外部壓力從南蘇丹撤軍
阿爾及利亞軍用運輸機墜毀103人死亡
中國向金鑽資源豐富的辛巴威貸钜款
氣候
中東部再迎大範圍雨雪 安徽江西局部有大雪
泰晤士河決堤!32公里外 陸上行舟
香港氣溫低過素溪
九重葛含義 在 國立故宮博物院 National Palace Museum Facebook 八卦
📕故宮圖書文獻館的葛瑞森氏藏書📙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為一文史藝術研究之學術圖書館,多年來吸引了不少海內外專家學者前來繙檢閱覽,頗足彰顯館前平台秦前院長孝儀先生手書「文獻足徵」牌匾個中含義。
民國八十二年,圖書文獻館自英國購入一批以亞洲研究為主題的西文圖書,名為「喜瑪拉雅山脈、中亞、西藏及東方:藝術、宗教、文化與探察(The Himalayas, Central Asia, Tibet and the Orient : Art, Religion, Culture and Exploration)」。全套專題藏書凡1,917種、2,050冊,為美國藏書家大衛‧葛瑞森(David I. Gredzens)先生畢生徵集所得;出版時間自1723年以迄1985年,渡越了三個世紀。其中,一九四○年代之前版行,列歸「珍本」的圖書,即數踰五百種。
葛氏熱愛亞洲,精於中亞及鄰近地域之文化研究,藏書內容多元,幾涵蓋藝術、史地、宗教、民俗所有範疇。尤值一提者,係其藏書展現的印刷工藝與裝幀技法,無論細密的版刻圖繪、精緻的石紋書皮,抑或厚重的燙金皮革封裝,俱顯十八、十九世紀歐洲圖書製作出版藝術風華。茲以India and Its Native Princes: Travels in Central India and in the Presidencies of Bombay and Bengal一書為例,說明葛瑞森氏藏書的珍希特色。全書原名L'Inde des Rajas: voyage dans l'Inde centrale et dans les présidences de Bombay et du Bengale,由法國旅行家、作家、攝影師路易‧魯瑟萊(Louis Rousselet, 1845-1929)撰著,於1875年由巴黎阿歇特出版公司(Librairie Hachette et Cie)發行,本院所藏之精修英文譯本,則由倫敦查普曼與霍爾公司(Chapman & Hall)同年出版。魯瑟萊於書中描述的所見所聞,於相關文化歷史研究極具參考價值,是以再版重刷多次。目今,全書各種版本達十餘種,而故宮圖書文獻館所藏,仍屬其中最為華麗精美者。
********************************************************
左圖:圖書文獻館入口處秦前院長孝儀先生手書「文獻足徵」牌匾
右圖:Louis Rousselet, India and Its Native Princes: Travels in Central India and in the Presidencies of Bombay and Bengal (London: Chapman and Hall, 1875).
832480
九重葛含義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八卦
〈2020金馬經典影展:費里尼100系列小典故(七):費里尼喜歡什麼、討厭什麼)
.
義大利影評人喬瓦尼.葛拉契尼(Giovanni Grazzini)曾問過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一個非常鬆散的問題,他請費里尼悉數列出他喜歡的東西,以及他不喜歡的東西。費里尼同意了,以下內容來自《費里尼對話錄》(Fellini Comments on Films)。
.
「我不喜歡的有:派對、歡宴、牛肚、訪談、圓桌、別人索取簽名、蝸牛、旅行、排隊、山、船、開著的收音機、餐廳的音樂、我不得不忍受時的通俗音樂、無線電、笑話、足球迷、芭蕾舞、搖籃、拱佐諾拉藍紋乳酪、獎賞、牡蠣、聽別人滔滔不絕地談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應酬、乾杯、演說、被邀約、被要求給人家忠告、亨佛萊.鮑嘉(Humphrey Bogart)、測驗、雷內.瑪格利特(Rene Magritte)、戲院彩排、速記打字機、茶、甘菊、魚子醬、一切的試映片、預告片、引文、男子氣概勃發的人、青少年電影、誇張的戲劇風格、暴躁的氣質、問題、路易吉.皮藍德婁(Luigi Pirandello)、法式甜醬薄餅、美麗的鄉間、訂閱、政治電影、心理學電影、歷史片、責任、從責任中解脫、番茄醬。」
.
「我喜歡的有:〈四季〉(The Four Seasons)、馬諦斯(Henri Matisse)、機場、米、橡樹、焦阿基諾.羅西尼(Gioachino Rossini)、玫瑰花、馬克斯兄弟(Marx Brothers)、老虎、等待相約又暗自希望對方不要來(即便美女亦然)、小丑多多、皮耶羅.德拉.弗朗切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美女一切美的地方、荷馬(Homer)、瓊恩.白朗黛(Joan Blondell)、九月、奶油杏仁冰淇淋、櫻桃、腳踏車上漂亮的臀部、火車和火車的便當、阿里奧斯托(Ludovico Ariosto)、西班牙長耳獵犬和一般的狗、濕土地的氣味、乾草的氣味、彎的月桂、絲柏樹、冬日的海、寡言沉默的人、詹姆士.龐德(James Bond)、單步舞曲、空蕩之處、無人的餐館、骯髒、空無一人的教堂、沉默、義大利古城奧斯提亞、鐘聲、發現自己在星期天下午單獨在烏比諾、貝梭硬烘餅、波隆納、威尼斯、義大利的一切、雷蒙.錢德勒(Raymond Chandler)、女門房、我的法國小說家朋友西蒙諾、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卡夫卡(Franz Kafka)、傑克.倫敦(Jack London)、烤板栗、地下鐵、搭公車、又高又大的床、維也納(但我還沒去過)、睡醒、入睡、賣明信片的店鋪、法柏二號鉛筆、電影放映前的笑劇、苦巧克力、秘密、黎明、夜晚、靈魂、勞萊與哈台(Laurel and Hardy)、拉娜.透納(Lana Turner)、溫比漢堡、莉達・葛洛利(Leda Gloria)。」
.
費里尼從來都是一個頗為矛盾的人,從他討厭男子氣概勃發的人卻又喜歡〇〇七詹姆士.龐德便可窺見。但有些喜好確實是很明確的反映在他的作品之中,好比《阿瑪珂德 Amarcord》(1973)之中的「腳踏車臀部特寫」,不喜改編小說的費里尼也曾在混合虛實的《費里尼的剪貼簿 Fellini's Intervista》(1987)之中揚言要改編卡夫卡的未完成之作《美國 Amerika》(1927)。
.
至於某部分不喜歡的事情,費里尼在受訪時也屢屢提到,例如他非常厭惡在咖啡廳或餐廳工作時要被迫聽自己不想聽的音樂,費里尼認為這些樂曲使得他思緒完全中斷,大腦失去作業能力。同時,他也厭惡大家對義大利人總是喜歡足球的刻板印象,費里尼本人對體育幾乎一竅不通,也沒有興趣,更鄙視熱血球迷。
.
討厭別人對自己的作品進行過度分析的費里尼,也難怪厭惡別人對他大談布萊希特。事實上,他厭惡所有形式的訪談。厭惡到了後來,他經常會對每個訪問他的人回答不同的答案,從中尋找一些惡搞樂趣。也因此後世學者整理了費里尼的受訪報告,認為他未必是個完全可信的受訪者。
.
曾有好事的記者追問費里尼,《八又二分之一 8½》 (1963)的片名含義是不是代表他在八歲半時就有過第一次性經驗。費里尼覺得好笑,就說是。沒想到記者真的將這個說法刊出。因此如果要了解費里尼,卻完全取信他個人的訪談當中,恐怕只是會讓自己墜入一團迷霧。但也因為他的變化莫測,而形塑出了迷人的個人魅力,後世要談費里尼,永遠都像是在解謎一般,必須從種種蛛絲馬跡來推斷他所思所想。
.
資料來源:
Giovanni Grazzini,邱芳莉譯,《費里尼對話錄》,台北:遠流出版,1993,頁136-137。
(註:因應譯名變化,上述一些名稱用法有進行微調,與原譯未必完全相符。)
.
.
延伸閱讀:
〈2020金馬經典影展:費里尼100系列小典故(一):費里尼寫給庫柏力克的一則電報〉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596827237086670
〈2020金馬經典影展:費里尼100系列小典故(二):費里尼重新「發現」龐克教母〉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627525860683474
〈2020金馬經典影展:費里尼100系列小典故(三):費里尼與米老鼠)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632848743484519
〈2020金馬經典影展:費里尼100系列小典故(四):1954年威尼斯影展的一場傳奇互毆,費里尼與維斯康提的十年冤仇)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637980079638052
〈2020金馬經典影展:費里尼100系列小典故(五):費里尼與安東尼奧尼與大麻)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640439472725446
2020金馬經典影展:費里尼100系列小典故(六):費里尼到底拿了幾座奧斯卡獎?)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656947251074668
〈2020金馬經典影展:費里尼100系列小典故(八):《生活的甜蜜》裡的「海怪」影射的是惡名昭彰的義大利疑案?)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672611029508290
.
.
(圖為費里尼示範《八又二分之一》中的經典鞭子戲。)
#費里尼100 #費里尼 #金馬經典影展 #FedericoFellini
九重葛含義 在 [普雷] 孤味- 看板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先說結論,結局這個bug讓我出戲到哭不出來
但整個影廳此起彼落的啜泣聲不禁令人反省起來,是否我太過無血無目屎
以下有雷
電影一開頭是阿嬤到漁市場親自把關,攤販們紛紛向林小姐獻上生日祝福,甚至還送上
了預料外的禮物(笑)
從這裡可以看出來,阿嬤在這個市場是很有地位的,完全是尊榮VIP等級。
接著來到冷冰冰地屍袋旁邊,大家正在猶豫要不要取消壽宴的時候,二女兒說:「要是
取消全台南都知道林家出事了,不能取消。」從這裡也可以看出,阿嬤在台南是有頭有
臉的人物,壽宴不能臨時取消,會被人指指點點。
再來是我最喜歡的Battle片段,元配與小三透過儀式交手,老么明顯站在小三這一方,
大女兒則隔岸觀火,從這邊可以看出媽媽與女兒之間是有一些隔閡(疙瘩?)的
中間太多細節,覺得女兒們能發揮的地方不多,甚至會有點困惑女兒們對媽媽的怒氣到
底從何而來,尤其是大女兒(版上蠻多文章有提到,但我覺得片中的女兒們對爸媽之間的
事很多都是腦補、拼湊式的理解,而三個女兒的性格養成,觀眾也只能從這些線索推測
,很難理解背後真正的原因)
廟裡的和解也很好看,阿嬤終於聽到了阿公一直以來沒有對他說過的話,也聽到了阿公
是怎麼對其他人說明當初的事件,她的心結從此慢慢、慢慢地解開,直到和女兒們坦承
當年的真相則算是幾乎放下了
最終最終,阿嬤去接了小三,讓小三在葬禮上坐在配偶的位置,藉此向台南鄉親們告知
:「挖林秀英,離緣啊啦~」不是。
這段我真的一頭霧水,林家在台南是望族,阿嬤雖然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但大
家稱呼她林小姐,沒有人不記得她是林家人,壽宴要是因為長期花名在外的丈夫過世而
取消,全台南都會議論紛紛,但丈夫的葬禮她卻可以說不去就不去,還讓給一個從台北
來的小三,這安排真的有合理嗎?照理來說阿嬤沒出席,又是小三上位,全台南應該是
要沸騰起來才對吧!
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這部的卡司真的會讓人懷著滿心期待進戲院,我也可以理解這部
片為什麼得到那麼多的好評,劇情、場景都讓人很有共鳴,感覺我也可以從我阿嬤口中
聽到很類似的故事,雖然平淡,卻又是那麼貼近生活,結尾也很感人,但這個設定我就
是過不去啊啊啊,好可惜嗚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3.248.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05890888.A.4D9.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