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泡泡 最近臉書版面一整個鴨肉飯洗版,江湖人稱「毛長齊之亂」(並沒有!)
我就一直在想,究竟「毛長齊」什麼時候被當成一個靠北人的話呢❓️那個毛又是什麼毛呢❓️❓️❓️❓️
粗略研究了一下,一般來說,那個毛在歷史上的源流應該是鬍子,近來很多人認為那個毛是腋毛陰毛等毛(因而發展出「屁股毛長齊」之類的),但從歷史上看來應該不是,只是不管是長鬍子還是其他第二性徵毛都是成年的象徵啦,所以其實看輕對方是屁孩的意思還是很明顯的。
🔥沒有長鬍子就被嘲笑這事,當然最有名的還是出自晚清《官場現形記》中的名言「嘴上無毛,辦事不牢」,但其實在漢代的東方朔就曾經嘲笑過一個被打屁股而痛呼不已的官員是:「口無毛 ,聲謷謷,尻益高。」(嘴上沒毛、唉唉叫、腳撐翹高高)因此被官員說這是誹謗,還鬧到了漢武帝面前,這應該是史上第一個靠北別人沒毛被告的案件。
#但東方朔最後好像沒事
🔥但有時候回憶自己少年時,文人也會用「無鬚」或「未生鬚」來表示,這倒沒什麼歧視意味,而單純只是懷想少年時的故事,反正到了一定年齡,古代人還是會留起鬍子。
🔥因為無鬚在古代真的很慘,除了會被當成菜雞屁孩之外,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太監,甚至有時候遇到政爭兵變,要一舉除掉太監時,就看有沒有鬍子,沒鬍子的就砍。北朝有一個名門,他們家族就是不太長鬍鬚,被嘲笑是「天閹」,甚至沒鬍子的還會想辦法裝上假鬍子,什麼在臉上戳個洞植入馬尾之類的......神經病啊,這樣臉會爛掉吧!!!!但到了明清兩代,也曾經出現過考了很多次考試的落第才子去考貢生時,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年輕,而忍痛拔掉鬍子的事,考得貢生稱為「拔貢」,所以曾有過一首詩:「未拔貢時先拔鬍,貢未拔時鬍已無,早知拔鬍不拔貢,不拔貢也不拔鬍。」當時沒有什麼蜜蠟除毛,一根一根拔掉真的超痛,而且很容易毛囊炎請不要學。
🔥有趣的是,在唐代以前,認為所謂的「美男子」就是要有「美髯」,一把飄逸清爽的鬍子,遠比一頭好髮型更受人矚目,大詩人謝靈運據說就是這樣的鬍子美男,因為他的鬍子太美了,在死後這把鬍子還被剪下來供奉給廟宇的神佛,很多人還會去瞻仰大詩人的鬍子......(超有事)
#網友補充 明清時代也是很注重美麗的鬍子
🔥這種對鬍子的執著,我猜可能跟中醫概念中認為「髮為血之餘,腎之華在髮」有關,這裡說的雖是頭髮,但其實也跟身體的其他毛有關,氣血、腎水充足自然就有一身好毛,反過來說,就是營養過剩、家裡有錢才能沒事留一大把長長的鬍子啊~
簡單來說,「毛長齊」通常用來嗆年輕男孩(不是那種六十歲的),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自恃男子氣慨跟倚老賣老的態度就是了,但完全罵錯人了啊~女性本來就不會長鬍子啊!
*Photo by Nick Demou from Pexels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Ayurveda(阿育吠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醫學之一,也是一種崇尚自然、追求身心靈平衡的養生法。雖然起源於印度,但在全球各地皆有支持者,更獲世界衞生組織認可。在印度很多大學都設有阿育吠陀醫學院及排毒學系,像培訓西醫一樣,持續栽培阿育吠陀醫師。他們相信,飲食是健康的重要一環,選擇適合自己體質能量的食物...
中醫概念 在 Flow With Katie Facebook 八卦
抓住夏天的尾巴❤️
好喜歡溪邊喔!溪水冰冰涼涼、太陽照著溪水閃閃發光,大自然的能量真的非常豐富🙏
轉眼就要秋天了,我跟穎盈中醫師首次要把合作多年的中醫瑜珈工作坊轉為線上進行囉!希望能夠把這些受用的經驗不受地域限制的分享給更多朋友😊
《中醫瑜珈-秋季經絡肩頸痠痛照護瑜珈》線上工作坊
— Flow With Katie 凱蒂瑜珈 X 何穎盈中醫師 —
主要講解秋季的經絡:肺大腸經,與練習對應的秋季流動瑜珈序列,能調整過敏與便秘,緩解肩頸痠痛、改善黑眼圈問題。利用中醫概念加上瑜珈體位法,幫自己做穴位按摩,氣血導引,再配合呼吸調息,放鬆肩頸。
順應時節的練習除了可以改善肌肉痠痛,更能達到養生保健的功效。
容易感到憂鬱的秋天,會加入敞開心胸的後彎來迎接更多的感恩與分享,例如:Dhanurasana (弓式),Ustrasana(駱駝式)。另外,把更多的專注力帶回你的呼吸日常,工作通常是我們生 活中巨大的壓力來源,尤其越接近年底,無論你是要滿足不切實際的截止日期,管理繁重的工作 量,還是與上司或同事發生衝突,這都可能令人不知所措與不安。感到壓力時,呼吸會變得更淺 更急促,因此,最好能充分調息來減慢呼吸,以使你的思想安靜,提高注意力並減輕焦慮、壓力或躁動。
「課程安排」
經絡放鬆流暢瑜珈
中醫肺經、大腸經穴位經絡講解
輔具肩頸舒緩瑜珈按摩
*課程講解會搭配【當中醫遇上瑜伽】書
「注意事項」
▲需自行準備瑜珈墊、瑜珈磚兩顆
教室可代為訂購寄送,歡迎訊息詢問
*瑜珈磚可用兩本厚書替代
▲歡迎準備筆記本
▲請穿著瑜珈服,或是方便伸展的運動服裝
「課程時間」
2021/09/25(六)15:00-17:30
《課程地點》
線上直播
YOGA VIBES - ONLINE 課的 Zoom 連結
1- Zoom 的連結會在開課6小時前用 email 寄送給報名同學。如果沒有使用過 Zoom,需要自行下載軟體/APP。 建議使用者名稱跟報名時的名字相同,方便老師點名。
2- 上課前 10-15 分鐘,可先測試一下聲音與畫面。請先等待會議主持人召開會議。�
「課程費用」
$2,000/單人 $3,500/雙人報名
⚡️2021年9月20日前早鳥價 :
$1800/單人 $3,200/雙人報名
費用包含:
Katie 老師與穎盈中醫師著作【當中醫遇上瑜伽】 一本
【修復人參平衡水潤面膜】一片
「如何報名」
請先 Facebook 私訊或 E-Mail 告知您的姓名、聯絡電話、Email 以及書本寄送地址。報名後3日內完成課程費用匯款,若3天內無法完成繳費請主動告知,以保留報名名額。E-Mail:hiyogavibes@gmail.com
退費說明:
1) 若報名人數不足或因不可抗力之因素(如天災、颱風…等)取消課程,將會主動通知聯絡,您可選擇退費或將費用延後其他課程時段使用。
2) 若於開課10天前取消者,您可選擇退費或將費用延後其他課程時段使用。開課10天內取消者,恕無法退費、換課,但可請您的親友代為上課,若皆無法前來僅提供上課講義教材。
3) 主動取消課程並選擇退費者,若以轉帳方式退費,須負擔轉帳手續費(將從退款金額中自動扣除),請告知您的銀行名稱代碼、戶名與帳號以便作業。
請訂閱我 YouTube ►凱蒂瑜珈Flow With Katie
請追蹤我 FB / IG ►搜尋 flowwithkatie
中醫概念 在 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 Facebook 八卦
網上講座:從臨床病例淺談中醫醫理
「中醫國際聯盟」希望我能多進行幾次講座,時間允許下,我盡量幫忙。這樣的講座,參與的聽衆背景很廣,很不容易決定適合的内容。上次講座直接參加的有七千多人,視頻被幾個網群轉載,加起來有數萬人聼講,從沒有什麽中醫概念的聽衆到醫學專家都有,希望每一位聽衆都有些收獲,所以得簡單易懂卻也有些背後的醫理及啓發。
這次的講座,我想講解幾個中醫急診的病例,讓大家有些臨床的感覺,也藉由這幾個病例來延伸討論一些中醫醫理,這樣醫理部分比較不會枯燥無味、虛無縹緲。另外,上次講座討論中藥,這次會討論到這幾個病例使用的針灸治療部分,急診的時候,針灸的療效很重要,許多時候病人還來不及服用中藥時,針灸就已經緩解症狀了。
講座:從臨床病例淺談中醫醫理
時間:北京時間,7月19日,週日,上午10am~11:30am / 加州夏令時間,7月18日,週六,下午7pm~8:30pm
參加方式:微信掃描二維碼,直播和回放皆可
視頻:微信網群歧黃聖賢智慧編輯整理 https://mp.weixin.qq.com/s/oVO9r_NdXYMHMRepp11iDg
(http://andylee.pro/wp/?p=8396)
#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
中醫概念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Ayurveda(阿育吠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醫學之一,也是一種崇尚自然、追求身心靈平衡的養生法。雖然起源於印度,但在全球各地皆有支持者,更獲世界衞生組織認可。在印度很多大學都設有阿育吠陀醫學院及排毒學系,像培訓西醫一樣,持續栽培阿育吠陀醫師。他們相信,飲食是健康的重要一環,選擇適合自己體質能量的食物,排走身心靈毒素,即可提升自癒力,減低患病機會。
奉行阿育吠陀生活法則三十多年、現任香港瑜伽教練協會主席的陳鏗宇(Brian)說,Ayur可解作長壽,Veda則解作知識。根據印度古籍,人的體質能量可以分為Kapha(水土型)、Pitta (火型人)及Vata(風型)三大類。一個人的食物,是另一個人的毒。吃錯不適合自己體質的東西,就會生病。
Brian解釋:「阿育吠陀跟中醫概念相似,其中一部份都是講求以飲食養生。如中醫講五行(即金、木、水、火、土)的調和,阿育吠陀就講大自然五種物質元素(即火、水、土、氣及空間或以太)的調和。如果調和,我們叫善良的形態。如失調,就會跌入一個接近憤怒、疾病甚至死亡的形態。」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相關影片:
【香港職人】手袋神醫甩皮甩骨都救翻生 改短皮帶收$700:世上無嘢整唔到!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JlYWNeg5Vxw)
【採耳師】25歲港女採耳師棄教職赴台灣讀採耳課程 記者實試:「第一次清晒耳屎的感覺,好爽」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8uvIzhfy3hI)
【重案解密】前G4長七洪立明任李澤楷「小小超」保鑣逾十年 暗戰張子強 :隨時冇命收工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BNL8NP5-H4)
【6億身家奉獻徐濠縈】Eason停工侍妻女 幫阿徐抹鼻做跑腿 疫市賺少半億(壹週刊 Next)(https://youtu.be/EYsm9v8VSvc)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深水埗兩餸飯】59歲大叔賣$32兩餸飯 月派100份送長者 由台灣派到香港:受過港人恩惠想回饋 (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kyvNU86ntio)
【再現幕前零走樣】鄧上文生3個囝囝未夠數 計劃領養變六口之家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umTq9XNR6sA)
【頭條動新聞】Ep.4 林鄭月娥一個星期被放棄兩次有咩感受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TulvTCk2ZQ4)
#果籽 #Ayurveda #阿育吠陀 #印度 #養生 #瑜伽 #健康蘋台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中醫概念 在 中醫基礎理論 - 衛生福利部 的相關結果
影片說明:中醫基礎理論精氣血津液 影片來源: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YouTube) ... ... <看更多>
中醫概念 在 什麼是中醫,它的概念從那裡來? 的相關結果
中醫 指的是中國傳統醫學,它承載著中國古代疾病作鬥爭的經驗和理論知識。是我國民族文化精髓遺產,是古樸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辯證法思想指導下,通過漫長的 ... ... <看更多>
中醫概念 在 中醫的概念 - A+醫學百科 的相關結果
中醫 的概念 ... 中醫,是「起源與形成於中國,具有整體觀念、辨證論治等特點的醫學」。中醫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 廣義的中醫,指的是中國境內所有的民族醫學和宗教醫學。如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