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所有關心台灣的朋友們
花個五分鐘把這篇文章看完
台灣的天然獨世代正在流失
這不是年輕人的危機,而是整個台灣的危機
認真盡責的好立委林淑芬被踢出衛環委員會,而趙天鱗的市長政見卻是大方的對中國遞出橄欖枝,民進黨內反而沒有批判的聲浪
台灣的統獨板塊正在移動
以往號稱獨派的政黨也在調整方向
台灣人真的不能繼續掉以輕心
這兩年觀察下來,台灣正陷入緩慢而巨大的危機。本土派勢力不但沒有增長,反而日漸萎縮。
中國昨日公布了一連串促進中台經濟文化合作的措施,細項看去,極為驚人。
這些措施包括了:大幅度的開放台資企業參與新技術產業、可以參與中國政府採購、特許參與能源、交通、水利、環保、市政公用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農業金融土地的優惠、53項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和81項技能人員職業資格考試(並陸續開放在中國執業)、參與中國廣播、電視、電影、電視劇製作不受數量限制、民間交流可申請基金、鼓勵醫師教師到中國就業......
中國的統戰策略相當明顯:對蔡英文來硬的,對台灣民眾來軟的。給予台灣人更多到中國賺錢的機會,塑造本土派政黨與台灣民眾的對立。
中國共產黨的對台措施一直在進化。他們慢慢領悟到,台灣的權力結構是分散的,不是拉攏幾個達官顯要就能成事,過往靠仲介/買辦的做法不再有用。打個比方就是,中國發現了中盤商是一堆廢物,全力來做產地直銷了。
而我們還渾然不覺。
許多人天真的相信,這是個最好的時代。史上第一次,本土政黨全面執政了,還有甚麼好擔憂的呢?很抱歉,就是這種想法的存在,各種價值的推動停滯了。
鄭文燦不敢回應慈湖轉型爭議。這位擅於精算、滿意度居高不下的市長,顯然很了解改變民眾的想法很困難,改變自己則容易得多。
要把黨國藍從人們心中洗掉很難。要在藍色外頭披上一件綠色遮罩,則容易得多。這樣的思維,不能說是民進黨的全部,但也絕非少數。
軌道計畫、勞基修惡、同婚拖延,有些選舉支票跳票了,有些沒開過的支票向財團兌現。
高雄台南市長初選,看板文宣數量遠超經費限制,明著把政治獻金規範不當一回事。如今怎麼付出去的,未來都會被討回來。
本土派民眾毫無知覺,只抱持著一個破爛不堪的思路:「只要民進黨支持、國民黨反對的,一定是對的。」
一連串的清除威權遺緒活動,體制內的,體制外的,咒罵的保守派一個個浮上來,這並不令人意外。但反駁的聲音卻日漸稀微。
你覺得這是最好的時代,不需要再多爭甚麼。
你錯了,這是個正在倒帶的時代。
你以為最大的競爭對手,是那些與你相似的人。你錯了,跟你相反的人,正在大敗中日益團結、日益茁壯。
你以為本土市場很大,只要在裡頭搶到一塊位置就好。這種想法,來自於樂觀的相信:「天然獨的時代來了」。這是極其致命的錯誤理解。
台灣未來的青年,不是甚麼天然獨,而是後天的漸統。
你了解現在的國高中生嗎?你覺得他們會在乎甚麼本土甚麼中國嗎?你抱持著樂觀的想像,覺得他們生於斯長於斯,必然對土地有深厚的感情。
你沒有想到,他們看著中國節目長大,聽著哥哥姊姊叔叔阿姨留著的過得多苦,到中國的過得多爽。他們打開政治新聞,都是對民進黨的批評……最要命的是,有些批評還真不是無的放矢。
幾年前,挺國民黨的青年人,把想法放在心裡,不好意思說出口。如今,跟馬英九合照,在同儕間也不再是甚麼丟臉的事。
我們就想一個很具體的:你去辦一個本土議題的寒暑期「高中職」營隊,沒有單位贊助,參與者自行負擔費用,這樣一個沒有附加利益、純粹是基於喜好與熱情的活動,能不能找到100人來參加?80人行不行?50人有機會嗎?
前陣子,我在願景工作坊裡遇到一個高中老師,她任教於知名高中,說想要找人來討論本土性的各項議題。她的言談中滿懷著熱情,卻有種不自然的壓抑,因為那是個不在校方名單的社團,經費有限,困難重重……
很多的學術、體育、藝文社團,有自己的「圈子」,一代接一代在中學扎根。人數比例不高,力量看似很小,統合起來,卻還能自給,還能延續。
你要討論何謂「台灣價值」,有這個向下紮根的圈子嗎?如果沒有,我們哪裡來的信心,覺得「天然獨的時代來了?」
更何況,在各式各樣的國家認同調查中,基本上只會區隔「台灣人」跟「中國人」兩個軸線。有個問題我問了心痛:如果加入「中華民國人」這個軸線,排列組合之下,覺得自己「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也不是中華民國人」的比例有多少?
如果這調查加入15-20歲這個年齡層,你覺得比例又是多少?
你說,美國快要通過「台灣旅遊法」了,台美官員可以互訪,可以有檯面上下的高度軍事戰略合作了。是的,這確實是令人振奮的消息,但抵擋不了青年漸統的趨勢。
在中國大舉放送台灣民眾就業利多的時候,「新南向政策」的腳步跟上了嗎?
趙天麟可以高呼向中國遞出橄欖枝,林淑芬卻被踢出衛環委員會。這個號稱包容多元的政黨,對親中者寬容,對勞權者嚴厲。而你不能批評它……
因為你說,這是個最好的時代,我們應該放寬心享受。
只要你用心去看,局勢放在眼前。2018民進黨轉為小勝,2020民進黨險勝,2022開始小敗,直到2024的大敗……
台灣沒有甚麼天然獨,民進黨也沒那麼進步,國民黨正在重整、捲土重來。
我很不想這麼說,但這個態勢會日益明顯的關鍵,其實就是因為很多人深信,這是個最好的時代。而我確實感到很深的悲哀。
「中盤商意思」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中盤商意思 在 不禮貌鄉民團 Facebook
- 關於中盤商意思 在 張耀仁 Yao Facebook
- 關於中盤商意思 在 Facebook
- 關於中盤商意思 在 [問題] 盤商存在的意義? - 精華區Management 的評價
- 關於中盤商意思 在 盤商存在的目的 - 心情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中盤商意思 在 中盤商意思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 關於中盤商意思 在 中盤商意思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 關於中盤商意思 在 中盤商英文的蘋果、安卓和微軟相關APP,PTT.CC、DCARD 的評價
- 關於中盤商意思 在 中盤商英文的蘋果、安卓和微軟相關APP,PTT.CC、DCARD 的評價
中盤商意思 在 張耀仁 Yao Facebook 八卦
「品植好」是我們家素食批發行的名字,從爸爸民國88年11月22日一手創立,至今16年,於今年5月結束營業。也許是老天的意思,原本就擔心爸媽年紀漸長,做菜市場中盤商這種只能在凌晨送貨日夜顛倒的粗重活,身體會不堪負荷。沒想到在3月退伍之際,家裡的貨車也因車齡老舊而徹底報銷,剛好藉此機會全家一起討論了許久後,決定把公司收起來。
最近偶爾會翻到些照片,想起這些年雖然人在劇場片場,但有空也會幫著送貨款貨整理凍庫、載百頁搬蒟蒻、凌晨跟老爸東奔西跑,雖然已結束營業,但真心感謝品植好,感謝16年來讓我們溫飽無虞。前幾天老爸跟妹生日,家庭聚餐,看到這一個月來爸媽已慢慢找到生活重心,不但偶爾會去資源回收站做義工,假日也更有機會往郊外運動。看見老爸老媽氣色越來越好,笑聲依然可以傳千里,心裡就踏實不少也放下顆石頭。雖然日後必會面對不少新的困難,但我想只要家人健康快樂,困難好像也就沒這麼難了。
中盤商意思 在 Facebook 八卦
(✪‿✪)ノ排程中晝發文 #國際法法理建國 Q&A
Q204:妳論述背景有兩大錯誤:
1、商業區域與國家主權無關。許多跨國企業都把台灣畫入大中華地區,就像把加拿大畫入北美區一樣,但加拿大還是獨立國家。
2、總代理是一定要抽佣金,但不一定要介入交易。德國BNT還是可以把疫苗直接賣給台灣,但還是支付上海復星佣金,就沒有違約的問題。
答
👉🏻台灣要如何不被矮化取得 BNT 疫苗? https://wp.me/pd1HGm-lg
台灣不是國際法上的主權國家,國際法上的主權國家是具有國家法人格的政治實體。
台澎只是自主運作的單位,且目前被盟佔代管中。
中華民國政權只是中國政權不是主權國家,它只是可以作為中國主權國家的合法政府代表而已。
先把中華民國政權與台灣分開來吧你。
中華就是中國,不要以為把 China 翻譯成中華,就以為英文的意思就會因此而改變,別用中文文字遊戲去幻想英文的意思。
北美是地理區名稱,不是國家名稱。大中華是什麼東西?是地理區嗎?中國是國家名稱。大中國地區跟北美地區不具可比性。
還有,如果台灣被放進這個大中國/華地區 無所謂、沒有矮化、不涉及主權議題,那中華民國政權就直接跟上海復星簽就好了啊,是在繞甚麼路?
明明就是在主權層面被吃豆腐,這是事實,就是一中兩政權的困境,與台澎無關。
-
上海復星跟 BNT 之間的獨家代理契約是否容許這種做法沒人知道,所以不要篤定BNT 一定可以如何如何。
再來,如果 BNT 真的可以跳過上海復星簽,只要事後補給佣金就好,那為什麼不這麼做?
相信中華民國流亡政權為了捍衛「台灣」的「國家主權」,連這個佣金都願意出吧?但現在的狀況是台積電、鴻海就是跟上海復星簽約。
會出現這種狀況代表的可能狀況是什麼?
1.你說的 BNT 跳過上海復星簽約再補給佣金的狀況在契約中根本不允許發生。
2. 如果BNT 跳過上海復星簽約再補給佣金的狀況在契約中允許發生,但中華民國政權不願意為了捍衛「台灣」的「國家主權」做出這項要求或支付相關費用。(一切都是ROC政權的問題,是他自1945年以來騙台灣光復,又在聯合國說了26年台灣是中華民國的一省,有夠爛,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才會主張繼承中華民國政權的主張)
3. 如果BNT 跳過上海復星簽約再補給佣金的狀況在契約中允許發生,但鴻海、台積電不願意為了捍衛「台灣」的「國家主權」做出這項要求或支付相關費用。(所以是台積電、鴻海的問題嗎?)
4. 如果BNT 跳過上海復星簽約再補給佣金的狀況在契約中允許發生,中華民國政權、鴻海、台積電也提出相關要求,但 BNT 故意或被迫不這麼做。(所以是BNT的問題嗎?你覺得德國原廠可以跳脫出德國主權國家對中國主權國家的立場嗎?)
以上情況你自己選一個。
-
(更新)
佣金就是價差,就像上游跟中盤商這樣。
原廠跟代理商的契約一定會有價差,不然怎麼賺錢。
所以在這個所謂的大中國地區,如果台灣要跳過代理商,去跟原廠買是不可能,一定透過了上海復星。台灣也不可能跟輝瑞買BNT。
美國不是大中國地區,所以跟輝瑞買,輝瑞與德國原廠也一定中間會有利潤。
就契約而言,總代理就是負責代理區的一切交易。而代理契約雙方也有義務履行這樣的規範。那種製造商繞過總代理商交易,在本質上是「違約」行為。
這一篇問與答這個人第二點他說「總代理要抽佣金 不一定要介入」所以他這句錯了。事實上,中華民國政權也仍舊是透過了上海復星沒錯,上海復星也仍舊介入。
不會因為價差利潤而不介入。
上海復星要賣給台澎貴一點,賣給香港便宜一點都是自由。
-
延伸閱讀❤️
談疫苗購買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156705396/posts/316533996595155/
盟佔身份買疫苗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156705396/posts/330699915178563/
台灣要如何不被矮化取得 BNT 疫苗? https://wp.me/pd1HGm-lg
慈濟也跟上海復星簽了 https://www.facebook.com/186380728672457/posts/871375870172936/?d=n
對德國自民黨強調刪除一中政策的看法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156705396/posts/311146943800527/
許多人會犯了一個錯誤就是把中華民國政權當成台灣。回應百靈果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156705396/posts/294658762116012/
希望你全部看完再來私訊,謝謝
(關鍵字搜尋🔍國際法法理建國,敬請期待明天的問與答)
希望大家可以看的資訊❣️
🙌🏻🙌🏻🙌🏻[英語繁中字]為什麼台灣在國際上無法加入WHO?原因與解決方法:https://youtu.be/lss2OdMhi90
👉🏻部落格 https://journeyshin.wordpress.com
👉🏻聖峰演講影片Youtube :
https://youtu.be/-a_qHXh_URM
👉🏻聖峰演講實錄Podcast:
https://anchor.fm/rotpnetwork-shin-hong-ng/episodes/2019-03-29-ep8kln
👉🏻Apple podcast:https://reurl.cc/a5qZjQ
👉🏻 《台澎法理建國指南》電子書: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yFXTxYOtkqrwEyV11w0kQyKujxEZsU8N/view?usp=sharing
👉🏻《台澎主權的未來請交給台澎人民決定》漫畫:
http://www.rotpnetwork.tw/TPSovDBYTP.php?LAN=TW
中盤商意思 在 盤商存在的目的 - 心情板 | Dcard 的八卦
看完這篇文章很好奇,那為什麼需要有盤商的存在呢. ... 你應該沒有看到懂我表達的意思是有沒有錢是在於成不成功不是在於你是中盤商或是農民還有盤商的 ... ... <看更多>
中盤商意思 在 中盤商意思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八卦
中盤商 - 教育百科ㄓㄨㄥㄆㄢˊ ㄕㄤzhōng pán shāng. 開啟關聯取消關聯收藏開啟詞條名稱:中盤商QRcode分享.批發商- MBA智库百科批發商(Wholesalers)批發商的概念是以前對 ... ... <看更多>
中盤商意思 在 [問題] 盤商存在的意義? - 精華區Management 的八卦
我朋友他們家最近投資一項農產品產業
主要就是負責生產然後賣給盤商
但我很好奇如果不要透過盤商 自己創品牌找通路銷售
這樣獲利不是更大嗎?
未來盤商是否會繼續存在?
我的問題可能水平不高 但請多指教了 感激不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4.54.143
> -------------------------------------------------------------------------- <
作者: warsp (小菊) 看板: Management
標題: Re: [問題] 盤商存在的意義?
時間: Mon Feb 19 10:10:52 2007
原文恕刪
盤商這麼久的時間會一直存在其實是有他的理由的
當然生產者也會想說不透過盤商可以獲取更大的利潤
但是實際上不透過盤商做銷售往往會遇到更大的問題
所以在印象中拉...曾經看過國外的某廠商說過
盤商是存在的"必要之惡" (印象中是這樣講...書不在身邊0.0)
那為什麼需要它存在呢? 我試著做一個簡單的圖@@
廠商1. .當地通路A
. .
. .
. .
廠商2. . . .中盤商. . . .當地通路B
. .
. .
. .
廠商3. .當地通路C
從上面這個圖可以先看出一些端倪
第一.若廠商1、2、3透過中盤商進行銷售
同時間運費只需要1次
否則每間廠商在出貨到通路A、B、C時 就變成了3次
當地通路商自己也比較方便 只需要與一盤商進行交流
第二.如果真的要自己建立通路也行
但是過中盤商這一關...後面的當地通路...
會不會讓你這麼容易進入這個市場還是個問題
第三.如同表面上可以看到的 (方向)貨流--->
但是還有一個更重要的 <---資訊流(方向)
透過中盤商做銷售 中盤往往比生產者更容易掌握市場對產品的需求與偏好
透過中盤商 可以更容易掌握市場的變化
不過也是有把盤商拿掉的例子啦...EX: DELL 他就是把盤商砍掉的例子
然後要在區分整個通路的話 上面那個圖就可以在加些東西了
0階通路 ==>生產廠商直接面對消費者
1階通路 ==>如上圖
2階通路 ==>盤商再+1 (或者說是中間商比較適當??)
.
.
依此類推
這是目前想到的@@
其他的東西要等版友補完 有錯的地方請鞭小力一點 >"<
※ 編輯: warsp 來自: 61.225.157.222 (02/19 10:15)
> -------------------------------------------------------------------------- <
作者: ESKI (好嗎 ) 看板: Management
標題: Re: [問題] 盤商存在的意義?
時間: Tue Feb 20 12:59:40 2007
※ 引述《warsp (小菊)》之銘言:
: 標題: Re: [問題] 盤商存在的意義?
: 時間: Mon Feb 19 10:10:52 2007
:
: 原文恕刪
: → wasibei:這就是交易成本和官僚成本的取捨吧? 02/19 14:22
: 推 ARAKI:感謝阿 我有粗略的了解 若不經過盤商=>運費 尋找通路販售 02/19 21:29
: → ARAKI:市場資訊 銷售風險 成本會升高 02/19 21:31
: → ARAKI:這樣看起來的話 垂直整合是不是會比較有效率? 02/19 21:32
: → ARAKI:比如說:盤商併生產商? 02/19 21:33
垂直整合的確是比較有效率
但是問題是農產品幾乎是完全競爭市場
盤商如果要向前整合
就等於是和其他生產者競爭
如果我是農夫我才不會把種的菜賣給這種盤商
因為這種盤商一定是先賣完他自己的菜 才賣我的菜
所以我會去找其他盤商
垂直整合比較適合在進入門檻高的地方
電子業 石化業這類的
農業除非全世界只有兩三個人跟你賣一樣的超級稀有菜
不然向前整合風險很高
而且盤商光削農民就削不完了 幹麻自己下去玩
有一群人沒日沒夜流血流汗種菜賣給你 你還可以用各種理由去降低價格
幹麻自己跳進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9.54.158
> -------------------------------------------------------------------------- <
作者: kirghizia (雲和山的彼端) 看板: Management
標題: Re: [問題] 盤商存在的意義?
時間: Tue Feb 20 15:06:10 2007
※ 引述《ARAKI (明年今日)》之銘言:
: 我朋友他們家最近投資一項農產品產業
: 主要就是負責生產然後賣給盤商
: 但我很好奇如果不要透過盤商 自己創品牌找通路銷售
: 這樣獲利不是更大嗎?
: 未來盤商是否會繼續存在?
: 我的問題可能水平不高 但請多指教了 感激不盡
每個企業都會面臨的問題:企業需要的資源是要自行製造或是向外找尋?
並且每個企業應該都不可能完全自行製造自己所需要的資源
因此,每個企業都必須取捨,什麼樣的資源要自行製造,什麼樣的資源要向外找尋?
對外找尋資源牽涉到交易成本
如果交易成本愈大,表示自行製造的利益愈大
反之,交易成本愈小,向外找尋資源就可以了
影響交易成本大小的因素:
1.交易物
2.交易人
3.交易頻率
4.交易情境
以房屋仲介商為例
房子的價格是眾多商品中高單價的商品,表示交易頻率很少
因此每個人對房子的交易過程應該不甚了解(牽涉許多法律程序)
再者,每間房屋都是獨特的,亦即不是標準化的商品,品質和價格都不一定
以上是買房子時通常的情形,這種情形造成交易成本很高
既然交易成本很高,應該要自行製造才對
但是,藉由房屋仲介商(專業化)和建商(專業化)提供的商品,可能比自行建造的成本還低
於是有人會選擇自行建造,有人選擇向房屋仲介商買建商蓋好的房子
更多的資料,請參考政大企管教授吳思華老師的策略九說,統治說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20.254.211
> -------------------------------------------------------------------------- <
作者: soniap (忘記了遺忘) 看板: Management
標題: Re: [問題] 盤商存在的意義?
時間: Tue Feb 20 22:33:44 2007
※ 引述《ARAKI (明年今日)》之銘言:
: 我朋友他們家最近投資一項農產品產業
: 主要就是負責生產然後賣給盤商
: 但我很好奇如果不要透過盤商 自己創品牌找通路銷售
: 這樣獲利不是更大嗎?
: 未來盤商是否會繼續存在?
: 我的問題可能水平不高 但請多指教了 感激不盡
若以果菜市場來說
現在已經有去除盤商的交易了
像家樂福 大潤發 愛買等大賣場 為什麼在颱風天還是可以以一把15元的價格賣菜
是因為他們一開始就跟生產者訂好契約 沒有經過盤商
至於一般的廠商是否適合自創品牌 這就要考慮產品特性 目標市場是哪邊?
如果是一般的大眾
去逛逛菜市場就會發現 每一攤的東西幾乎都是多樣化了
你不會看到一攤完全只賣花椰菜 或一攤完全只賣馬鈴薯
明明經濟學就告訴大家規模經濟可以降低成本 但....為什麼賣菜沒有人這樣賣?!
因為消費者喜歡在一攤裡頭可以有多樣化的選擇和提供比較....
而不是逛完全菜市場後才能選擇他要買哪一樣菜
而且一般的消費市場 如果要完全自己來不透過盤商 那大概會累死
菜商的中盤的作息是 下午兩點批菜(約花3~4小時) 凌晨兩點賣菜 清早休息
零售的作息是凌晨2~5點批菜 早上6~12點賣菜
光中盤要兼零售感覺都會累死了 如果要整合大中小盤零售 我想生活品質應該會很差
如果說是有特定的目標客群
其實現在已經有些有機農場 是直接宅配蔬菜
所以這是已經有人在做了
真正的問題在你朋友所經營的農產品有沒有足夠的特色可以跳過盤商?!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194.4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