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偽術練成法】
語文除了用來傳情達意,有時也用來矇混敷衍、塗脂抹粉。此道官員政客、公關人員最擅長。舉個例,公司要裁員減開支,直截了當的說法是:To cut costs, we will sack some of you.(為減開支,我們要炒些人。)但通告上一定不會這樣寫,而可能是:
In response to the current global economic downturn, we are planning to better manage our costs by introducing a series of business restructuring initiatives which will result in an increase in non-voluntary turnovers.(為應對目前環球經濟衰退,我們正籌備一系列商務重組計劃以更有效地控制成本,其間非自願人員更替的數量會因而上升。)
因為語言在此的功用不在達意,而在粉飾。這些粉飾壞事、醜事、尷尬事的句子,其實不難寫。只須掌握以下五招,再加一張厚臉皮就行。
第一招:Use the passive and omit the agent. 轉主動為被動,不要加「by」
主動句的主語通常是做事的所謂agent,假如改寫成被動句即可把他從句子剔走。所以不說 Tom stole the apple 而說 The item was stolen(物件被盜)。當然不要加 by Tom。
第二招:Prefer the abstract to the concrete. 棄精確,取模糊。
所有精確的字,都要用含混語言代替:棄 kill,steal,rape,sack,dump,而取 occur,engage,conduct,render,undergo。所以,不是 We are going to sack some people(我們將要炒人),而是 Our company is undergoing a restructuring process(本公司正進行業務重組的過程。)
第三招:Prefer nouns to verbs. 棄動詞,取名詞
這與第二招互相補足。總之生動鮮明的動詞,都改成名詞,再配上 abstract verb。所以,不說 Tom raped Mary(Tom強姦Mary了)而說 Tom and Mary engaged in non-consensual sexual activities(Tom跟Mary發生非自願的性行為)。
第四招:Prefer the long to the short. 字越長越好,句子亦然
因為讀起來較廢勁,表達亦較間接。所以 steal 不夠 misappropriate 好,misappropriate 又不夠 temporarily remove from the lawful owner(從合法物主處暫時拿走)好,所以:Tom temporarily removed the apple from its lawful owner。假如配合第一招一起用,就變成:The item was temporarily removed from its lawful owner(物件被人暫時從合法物主處拿取)。從 Tom 的角度看,這樣寫肯定比赤裸裸的「Tom stole the apple」(Tom偷了個蘋果)順眼。以上四招的目標相同,都務求令讀者花最大力氣才能把文字和文字代表的事物連繫起來。最後,畫龍還要點睛:
第五招:Sprinkle with favourable modifiers. 有利己方的修飾詞,不妨多加
別說 We tortured the suspects(我們虐待疑犯),要說 We subjected the suspects to some harmless but effective interrogation methods(我們在疑犯身上進行了一些無害但有效的審問措施)。別說 We burn coal to get electricity(我們燒煤取電),卻說 We have devised a fuel strategy that enables us to produce electricity in a sustainable and environmentally-responsible manner(我們的燃料政策,讓我們能以可持續和有利環境的方式發電)。
實際應用
說了這麼多,看例子吧。兩軍打仗,傷及無辜在所難免,但政府通常怎樣向公眾交代無辜平民傷亡增加的消息?最符合現實、最容易理解的寫法是:
We are killing more and more innocent civilians in the war.(我們殺的無辜平民越來越多。)
怎樣令它變得「得體」?首先改成被動句,就不必寫「我們」:
More and more innocent civilians are killed in the war.(越來越多無辜平民被殺。)
再用名詞配上模糊的動詞。現在「kill」不見了,變成委婉詞「collateral damage」(這個詞,根據新出的牛津英漢漢英詞典 Oxford Chinese Dictionary,中文譯為「附帶性破壞」,跟英文的有異曲同工之妙)。「More and more」太直接了,改成「There is an increase in」;「war」也因為太敏感而改成「operation」:
There is an increase in the occurrence of collateral damage during the course of our operation.(我方執行任務其間,附帶性破壞的發生次數上升了。)
血腥味頓時消減不少。最後,「There is an increase」語氣太肯定了,改成「There have been reports of the possibility of an increase」(有報告顯示有可能增加)。而「our operation」可進一步修飾成「our peacekeeping operation」(維持和平任務):
There have been reports of the possibility of an increase in the occurrence of collateral damage during the course of our peacekeeping operation.(有報告顯示,我方執行維持和平任務其間附帶性破壞的發生次數可能上升了。)
這樣就把血淋淋的慘劇化妝成冰冷的陳述,大功告成。
蕭叔叔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玉チャンネルTAMA CHAN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SUBSCRIBE TAMA CHANN HERE- https://goo.gl/2Ow1zA 動画を視聴してくれて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SEE MORE...】 ❤♐影片目的♐❤ 【日語文法教學】 ①「ずくめ」 名詞+ずくめ 【意味】 充滿了~ 鏈接不斷發生 【形容狀態,樣子】 全部一...
中文修飾語例子 在 浩爾譯世界 Facebook 八卦
【Sonny老師雙語學堂:
英文寫作3大誤區!台灣學生該如何克服?】
好文轉載自:
Sonny老師的翻譯&教學札記
Sonny老師的英文寫作指南
https://hahow.in/cr/sonny-eng-writing1
英文寫作要寫得好並不容易
但有些錯誤觀念是可以避免的
Sonny老師整理出台灣學生
最常誤觸的英文寫作3大誤區
你中了哪些/幾個字呢?
1. 先想中文、再翻成英文 ❌
「英文寫作」和「中翻英」
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過程
#語序 和 #敘事邏輯 也不同
即使字彙和句型使用正確
英美人士通篇讀起來
仍會覺得怪異
即使你會的單字、句型有限
還是可以嘗試 #直接用英文寫作
儘管句子很簡單,也沒關係
先求有,再求好
只要基本的骨幹架構有英文的樣子
要加深、要修飾都容易
2. 埋兵伏將,拐彎抹角 ❌
中文寫作時
我們習慣在 #前面鋪很多梗
好讓後面的重點更有說服力
但英文寫作(尤其是 e-mail)
習慣「打個招呼就盡快講重點」
太多的鋪陳客套
會讓讀者覺得有點煩
不管是目的性強的商務書信
或考試時寫的議論文
都要 #儘快點明主旨、表達立場
3. 矯枉過正的難字 ❌
用難字,會讓我的文章更有學問?
有趣的是,事實剛好相反
史丹佛大學
Oppenheimer 博士的研究中
讓 35 位英文母語者
閱讀用字艱澀、和用字簡單的文章
結果受試者普遍認為
用字簡單的作者智商比較高!
因此建議你避開罕用的長難字
選用一些 #報章雜誌常看到 的字詞
例如:
說 shameful 會比
ignominious (可恥的)更好懂
說 bad-tempered 會比
curmudgeon (脾氣很差)更直接
我聽說過一個最極端的例子:
只是要形容「隔壁失火」
卻說成 The adjacent residence is engulfed in a pyrogenic conflagration.
—>「鄰宅正遭祝融之殃」
整個矯枉過正XD
所以結論:
單字這種東西
用得難,不如用得準、用得巧!
-
想知道更多常犯的寫作錯誤?
詳細解答和加分秘訣
都在Sonny 老師專為台灣學生
設計的英文寫作指南!
https://hahow.in/cr/sonny-eng-writing1
你也誤用過某個「難字」、寫過怪異的英文句子嗎?
歡迎留言給我分享!
#Sonny老師的每週好文
#開放矯枉過正的你各位留言
#誤區的關鍵其實更是文化差異
中文修飾語例子 在 Pazu 薯伯伯 Facebook 八卦
超懶的問問題方法
文:薯伯伯
經常收到一些來信,問我關於西藏的問題,有些問得頗為具體,例如簡單問一句電子支付在西藏是否通行,我也可以簡單用一兩句回答,不算太費時間。
但有一種問法,聽起來讓人特別不爽,我稱之為「超懶的問題」。這種問題,通常是問者放出一個極為空泛的話題或範圍,問了等如沒問,不單你不知道對方想問甚麼,連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問甚麼。我舉個例子,這個訊息是最近收到的真實案例,但為免問者看到時覺得我在針對他,所以我把原文稍作修飾,大意如下:「我想去西藏,想了很久,但目前甚麼也沒有準備⋯⋯」然後下句就問:「你能給我一點提議嗎?」(~完~)
到底是甚麼提議,是旅遊、人文、歷史、政治、宗教方面,還是心靈方面的範圍?如果甚麼也沒有準備,其實找一本旅遊指南來看,不是更省時間?這種所謂「問法」,說穿了,就是自己根本不願花上時間去做任何準備功夫,又叫別人如何回答呢?
不少人對某種性別或年齡的人都有一種偏見,覺得這種問問題的方式,肯定是某個年齡階層的人才會以這麼懶散的方式提問。但不是的,我雖然沒有嚴謹地統計過,但類似的提問,其實無論是男女老少都有。
另一種問法,也是讓人特別不爽,就是本來問的問題尚算具體,但卻因為提供的背景資料不足,回答起來也要耗費較多時間。例如有人問:「進入西藏需要辦理甚麼文件?」其實只是輕輕查找一下資料,估計都能發現不同國籍的人,會有不同的要求及處理程序。如果問的時候能夠問得具體一點,例如說:「持回鄉卡的香港人去西藏需要辦理甚麼文件?」回答起來就相對容易一些。
文字上的提問,跟口語上的提問,當然也有些分別。如果是面對面,當作閒聊也未嘗不可,反正一句起兩句止,話題可以按情況而隨意穿插。但問題一寫進文字,就跟面對面的談天說地不盡相同。如果說有甚麼事情比面對面談空泛話更為悶蛋,那肯定就是把這些對答都轉化為單對單的文字了。
若然真的甚麼也沒準備,那麼先看旅遊指南或網上資料,反而更為省時。現在甚麼功課也沒做,直接希望一個陌生人幫自己做資料蒐集,當然是完全不設實際的想法。
另外,因為不少問題都是重重複複,所以我又真的寫了一份詳細的「常見問題清單」,分別有中文版及英文版,兩份資料的目標讀者不同,所以資料稍有分別,不是照字翻譯,有興趣的讀者也不妨一讀。
中文版的西藏旅遊常見問題:http://cafespinn.com/zh/tibet
英文版的西藏旅遊常見問題:http://cafespinn.com/en/tibet
當然,我以前也真的收過信,有人說「常見問題清單」太長,沒有時間看,然後問我一些在清單上早已列出的問題,要我單獨給出答案,好像餵小孩吃糊仔一樣。
還有一點要說,有時我面對面看到一些人來西藏找我,或者在講座之後跟我聊天,間中就會說一句:「我之前其實發過問題給你,但你沒有回覆啊。」說時語氣好像有點不高興。現在我寫一篇文章提到超懶的問問題方法,我擔心那些沒有收到回信的人會有不好的聯想,所以還是要說,沒有回覆,很大原因,就是因為根本沒有時間回覆,又或是因為臉書上有關濾網的設置。也有試過想回應,只是看訊息那刻沒時間回應,但因為通訊軟件的設計較難標注,很易錯過,之後忘了。總之原因眾多,這篇文章裡談到的,只是其中之一,切勿對號入座。
———
照片:西藏的山頭上,常見刻有藏字經文的瑪尼石板。有時我覺得藏人把藏文石刻置於山頭,就像是猶太教徒把紙條塞進聖殿山西牆的間隙一樣,都是獻給上天的禱文。照片攝於拉薩,日期為 2018 年 11 月 2 日。
———
感謝閱讀此文!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所啟發,請隨緣分享文章,因為分享不單是美德,更是對寫作人最大的鼓舞。
如果一篇文章還不能滿足你的閱讀慾望,那麼現在是好時候了,《西藏西人西事》(白卷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已經加印第二版,並且在旺角序言書室、誠品書店及香港各大書屋發售!有關詳情,請看:https://www.facebook.com/…/a.200788675944…/2203844616515005/
中文修飾語例子 在 玉チャンネルTAMA CHANN Youtube 的評價
SUBSCRIBE TAMA CHANN HERE- https://goo.gl/2Ow1zA
動画を視聴してくれて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SEE MORE...】
❤♐影片目的♐❤
【日語文法教學】
①「ずくめ」
名詞+ずくめ
【意味】
充滿了~ 鏈接不斷發生 【形容狀態,樣子】
全部一樣 【顔色】
【用在好的事情比較多】 一般的句子也會看到哦
~が多いです
【改變句型】
句子結尾 - ずくめだ
句子接續 - ずくめで
修飾連體 - ずくめの~
【常見搭配名詞】
いいことずくめ 好事連連
規則ずくめ 很多規則
ごちそうずくめ 全是好吃的
黒ずくめ
日語分析例句一看就懂
讓我們一起輕鬆學日語吧!
【我是一位學日語多年的學生。雖然是這樣,可是還是會在詞句和發音上犯錯。請一定要糾正我的錯誤。拜托了~
我把我學過的所有一切,利用影片的方式和自己理解的方式
讓日語初學者和學習者可以一起加入學習和討論的。】
https://goo.gl/wcMJ71
【找尋字幕組夥伴】
❧❧❧❧❧❧❧❧❧❧❧❧❧❧❧❧❧❧❧❧❧❧❧❧❧❧❧❧❧❧❧❧
✉✉ ♋【个人媒体连接 CONTACT INFO】 ♋✉✉
Facebook脸书专页- https://goo.gl/HPOvIF
Instagram - tamachann91
電郵 - tama_chann@hotmail.com
♈♈♈♈------SUBSCRIBE FOR WEEKLY NEW VIDEO------♈♈♈♈
➊➋➌➍➎➏➐➑➒➓【订阅看影片!每周更新】➊➋➌➍➎➏➐➑➒➓
TAMAの关键词|keywords
馬來西亞女生,日语教学,学习影片,howto,日语基础,日语教学,日本,日本发音,学习日语,发音基础,马来西亚,外来语,日语写法,日語會話,母音字音,简单日語,简单上手日語
,日本字,日本挑戰,日本旅游,臺灣,Taiwan,Japan,中文,TAMACHANN,日本美食,看日本,初級日語,台湾女生,闽南话,福建话,搞笑挑战,初級日語,日本流行,日本介紹,日本動漫,日本文化,日語日常會話,日文會話,自學日文,自學日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DsQHypmzAA/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