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下沒有選擇的悲劇 印度新德里農民工徒步回家鄉 】
印度一位年輕新德里農民工走路回鄉,過勞死在半途中。
為阻止新冠病毒傳播,印度從25日開始全國封城21天,全國鐵路停運,這給在大城市打工的印度農民造成突然衝擊。因為城市運行「暫停」,很多人失去工作,只得回家鄉。
但因為鐵路交通中斷,只有公共汽車,無法承受大量運輸,很多民工選擇徒步回鄉。
由於天氣炎熱,這些人之中38歲的外賣服務人員Ranveer Singh沒能能力回到他在中央邦的家鄉。他的家鄉距新德里有200公里:他只走了一半,便在高速路上倒下。
躺下,再也沒能起來。路途中的人,看了含淚,也只能合掌向他道別。印度警方表示Ranveer Singh可能因勞累過度,引發心臟衰竭,身亡。
印度媒體報導:因為封城突然,像Ranveer Singh這樣在城市失去工作,不得不回家求生存的農民工,可能有數十萬,甚至有上百萬人。
29日,印度總理莫迪為自己突然的封城道歉,尤其對底層的民眾。
「實施封鎖對我及印度是很艱難的決定,但是我別無選擇。印度的公衛醫院經不起大量疫情,對於給大家造成的困難,我道歉,特別是窮人,我知道很多人在生氣,請原諒我,再忍耐一段時間」。
* The Quint
https://m.youtube.com/watch?v=9vfgmTXfKsI
* ABC Australia 電視台
https://m.youtube.com/watch?v=-H8jmr31ks0
* NDTV
https://m.youtube.com/watch?v=9e9zjjubETI
*半島電視台
https://m.youtube.com/watch?v=a6vx_hyJ4aE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錄低香港 Doc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思浩大談印度男訂做內褲,成品太短要求重造被拒,裁縫決定賠錢和解!(大家真瘋Show 2020) 印度中央邦博帕爾縣一名男子日前到警署報案,原因竟是裁縫為他造的內褲太短。警員聽罷哭笑不得,嘗試勸兩人和解不果。男子遂決定告將官去,裁縫為息事寧人,最後賠錢了事。 46歲的杜貝(Krishna Ku...
「中央邦」的推薦目錄:
中央邦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
【人類抗疫的警報,一波又一波幾乎沒有人能倖免,被認為將成為新冠肺炎第三波疫情震央的國家,除了非洲之外,還有亞洲的印度和印尼。<疫情方面>印度和印尼有非常多的共同點:1)人口眾多而密集,印度13億人口,印尼2.7億人,是全球人口數第一和第四名。2) 印度和印尼都無法進行全面的檢疫,政府也根本負擔不了檢疫所需的成本,3)兩印醫療資源匱乏,印度:官方強調10萬張病床,120萬名註冊醫生,印尼:因抗疫反應太慢,五月初高峰時,恐怕將有10萬人遭感染。<經濟方面>1. IMF四月最新經濟預測:新興市場經濟體2020年經濟成長率,將從去年的3.7% 下滑到負成長1%,2. 最新一期<德國明鏡>周刊警告:新興市場資本外逃的程度,恐怕將更甚2008金融危機。】
{內文}
(半島電視台)
就在印度總理莫迪宣布再延長封城2周半,至少1500民眾湧入鐵路站,他們(因封城)沒了工作,要求政府重啟火車系統讓他們回家鄉
(Nene News Australia)
根據印尼大學模型數據顯示,印尼到5/1前,將有100萬人感染新冠肺炎,預測將有12萬印尼人死亡
印度與印尼,人口數居全球第一與第四大之國。英國金融時報警告,繼中國與歐美國之後,印度與印尼將是第三波疫情高峰。尤其目前為止,兩大國的新冠肺炎檢疫率,每百萬人僅分別為200人和26人,是全球檢疫率最敬陪末座的國家,專家警告,兩印實際感染人數可能是官方數據"至少80倍"以上。
4月14號,已經全國封城三周的印度,官方宣布確診人數上升為10,363人,這一天,印度感染人數突破1萬人關卡,且單日新增確診1211例 創下單日新高。印度總理莫迪宣布,全國再延長封城三周 到5月3號。
(莫迪\\印度總理)
我在此宣布,印度全國封城將延長到5月3號,若各位從經濟角度來看封城的話,可能會覺得代價太高了,我們的確付上極大代價,但這都比不上珍貴的人命
(印度地方廣播)
我們正在消毒,請留在屋內別外出
若從印度的檢疫率和死亡率來看,印度疫情的確無法讓人樂觀。以牛津大學的數據來看,印度到4月15號為止,共檢疫274,599人,等於每100萬人中,只檢驗了200人,是全球檢疫率最低的國家之一,義大利是印度的95倍,南韓是印度的51倍。至於死亡率,就印度4月16號數字,印度新冠肺炎平均死亡率約為3.9%,與全球數字比較,看似並無特別的高,但印度幾個省份,包括馬哈拉施特拉邦 旁遮普邦和中央邦,死亡率都超過6%,而印度金融中心孟買,就位在疫情最嚴重的馬哈拉施特拉邦。尤其孟買當地有全球最大,住有150萬人的貧民窟,據說1400人共用一間廁所,4月1號出現首例確診病例後,已經迅速出現數十人遭感染多人死亡,且當地隔離條件非常惡劣。
(英國BBC新聞)
這裡是印度新冠肺炎的紅區,空中無人機被印度警方用來監看孟買
在孟買最大貧民窟的巷子裡,衛生人員試著進入每一處房內,觀測民眾溫度和症狀,孟買是全印度感染和死亡數最多的城市,第一線專家警告,印度實際疫情比官方數據嚴重許多。
(印度國家醫院醫生)
沒錯印度疫情情被低估錯誤報導,前幾天就有6位患呼吸道的重症患者,送醫即不治死亡,我們甚至沒檢疫他們,即使他們的死因極有可能是新冠肺炎,他們的親友也沒檢疫,沒檢疫死亡患者的原因是,醫院短缺檢疫試劑,所以你得非常慎重使用試劑
英國BBC評論,印度的確足以成為全球防疫的炸彈,其一印度無法進行全面檢疫,檢測試劑需要從國外大量進口,政府也根本負擔不了檢疫所需成本。其二療系統匱乏,衛生官員強調印度有10萬張病床,120萬名註冊醫生,但這位有13億人口的國家而言根本不夠,遑論已有1%(約1.2萬人)醫護感染新冠肺炎,疫情一旦蔓延在一個有數百萬人住在貧民窟的國家,將是災難性的後果。
(英國金融時報)
印度的公衛預算只佔GDP1%,這和美國義大利抗疫慘重的國家相較,幾乎低到不成比例,印度完全沒有資源來面對醫療緊急危機,印度只有10萬張重症病床,無法應付它的13億人口,和中國相較更相去甚遠
(艾西甲\\哈佛全球醫療學院 主任)
印度的感染病人只會越來越多,除非印度有大規模檢疫和隔離政策,或者印度採長時間的封城政策,但是封城對印度而言 代價太沉重,尤其是對貧窮老百姓而言
雪上加霜的是,印度有超過4億5千萬外來移工,封城下沒有工作就沒有收入和住處,底層飢餓民眾引發的人道危機,和多次大規模抗議,甚至引發"暴民團"暴打前線醫護人員。
(半島電視台)
照顧新冠肺炎的印度醫護人員和採集檢體的檢疫人員,印度民眾追趕,石塊攻擊被認為和患者有接觸的醫者 都被暴民攻擊
(印度遭攻擊醫生)
他們搶走我的手機,禁止我向警方報警,我在這裡工作五年,從來沒有這麼被羞辱過
同樣被認為將成為第三波疫情震央的還有人口2.7億的印尼,至4月18號最新數據,印尼確診人數逼近6千(5923),死亡人數一夕之間突破500關卡(+520),印尼死亡率始終挺在9% 成為全球第一高。4月4號,國際媒體路透社獨家調查報導,從印尼公園公墓的數據中赫然發現,今年3月,雅加達葬禮舉行次數高達4400次,整整高出4成,警告印尼疫情可能遭官方隱瞞。4月10號,印尼首都雅加達才啟動「大規模社會限制」,除醫療或民生必需產業以外,員工一律在家工作 禁止五人以下聚會。
(佐科威\\印尼總統)
為了更有效進行隔離,我要求一切防疫政策,由中央統一領導
(阿迪山米\\印尼新冠肺炎特別顧問)
印尼新冠肺炎疫情的高峰,可能會開始於五月初,並將一直持續到六月初,且疫情最高峰時 可能將有9.5萬人感染
英國金融時報評論,印尼防疫啟動已晚,但首都外的地區,民眾防疫警備意識仍低,例如爪哇島的村落,還得用民間傳說中的"包頭殭屍",才能嚇阻大人小孩夜間上街。加上印尼死亡率全球最高(約9%),檢疫率卻又僅每百萬人中只有26人,屬全球倒數,是同樣起步晚,人口眾多的美國同期3%不到,包括英國金融時報和路透社都警告,印尼"大爆發的機率極高","是亟需關注的第三波名單中的重中之重"。
(CNA主持人)
印尼(4/13)以總統令宣布"國家災難",這代表什麼意思
(伊斯梅爾\\CNA印尼特派記者)
代表其一,中央政府有權調用所有資源來對抗新冠肺炎,包括調用預算 人力 和其他物資,其二,印尼宣布"國家災難"狀態,意思是它將敞開接受所有國外救援
英國金融時報亞洲前主編David Pilling指出,全球發展中國家為了阻止疫情而關停本國經濟,代價和困難度 絕對比富裕國家更高,貧富差距和社會動盪將更為嚴重。以印度而言,身為全球IT服務與藥品原料的重要出口國,電商巨擘亞馬遜,去年九月才在印度大城海德拉巴,正式啟用了旗下最大容納1.5萬人的辦公園區。而印尼,是日本製造商(尤其是電子產品業),在東協最大布局地區,世界各大車廠的重要市場,兩國因疫情限制經濟活動之下造成的影響,已經使得蘋果iPhone XR生產嚴重落後面臨停產,印度三月起禁止26種藥料出口更大為衝擊,藥物原料26%來自印度的歐洲市場。
IMF四月最新經濟預測,新興市場經濟體2020年經濟成長率,將從去年的3.7% 下滑到負成長1%,最新一期德國明鏡周刊更警告,新興市場資本外逃的程度,恐怕將更甚2008金融危機,疫情危機後,又將面臨經濟危機的重擊,這是我們的世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CAHfOiwow0
中央邦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BBC引述公衛專家說法,用「計畫不周」「零碎採購」及「不受監管的定價」,來形容莫迪政府自疫情爆發以來一連串疫苗政策的失誤,而這一切已將印度的疫苗接種,演變成一場極不公平且血淋淋的搶奪。
#對本土疫苗的過度鼓吹,也演變成對疫苗接種的猶豫與不信賴,BBC表示明明疫苗開打的時間幾乎與全球同步,印度的群體免疫卻看來遙遙無期。
#新德里當局在輿論壓力下終於被迫開放,放棄全面推廣本土疫苗。印度六月一口氣迎來了超過5千萬劑輝瑞疫苗,印度包括諾瓦瓦克斯、及自製的mRNA疫苗,總計還有至少六款疫苗,將在未來半年正面迎戰新冠病毒。
{內文}
CNA新聞主播:「印度單日新增新冠死亡人數,創下了世界之最,過去24小時超過6100人死亡,在一個邦修正其死亡人數後。」
這可能是全球疫情爆發以來,迄今最大規模的「校正回歸」。印度單日死亡人數,因最窮困的比哈爾邦(Bihar)衛生官員一口氣從5424上修到9429人而暴增。他們聲稱是私人醫院整整15天的延遲通報,造就了這個史上最大落差,但外界普遍認為,官方數字本來就存在許多黑數,印度有高達三分之二人口,居住在醫院很少的農村地區,許多人在沒有接受檢測的情況下染疫,並在家中死亡;甚至在醫療體系崩潰的情況下,還在醫院外停車場等待時便重病離世。主要在野的印度國大黨說,各地如果仿效比哈爾邦的做法,針對過去兩個月的死亡人數進行核查,尤其是人口眾多的北方邦、中央邦及古加拉特邦,實際死亡人數恐怕會更難以想像。
CNA印度特派員 Neha Poonia:「地方政府尚未澄清這些死亡事件究竟是何時發生的,但專家相信,他們很可能發生在四到六月之間,這些人很可能是在家中或在私人醫院染疫死亡,這意味著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第二波疫情報告的實際死亡人數,很有可能是各邦總死亡人數的六倍。」
事實上,印度民調機構C-Voter今年五月曾經做過推估,當地實際病歿人數至少已達180萬;知名公衛學家達斯古塔(Rajib Dasgupta)也坦言,地方醫院回報數據存在缺漏,早就不是秘密,不見得是有人故意想隱匿疫情,通常是檢驗量能不足所致。眼下印度單日新增確診數量,雖然已降至兩個月以來新低,且連續三天單日確診數降至10萬人以下,但廣大的農村人口仍是一個深不見底的黑洞,外界迄今仍難真正了解印度疫情的嚴重程度。此時,包括首都新德里及多個城市,已逐步放寬防疫措施準備解封,這意味著第三波疫情高峰可能即將到來,因為疫苗接種率過低的印度,正給予變種病毒極大的發展空間。
CNA印度特派員 Neha Poonia:「印度的疫苗接種推動一直在努力克服疫苗短缺問題,在一個號稱生產疫苗數量最多的國家,該國卻只有約5%人口完整接種兩劑疫苗,現在雖然每天可以施打超過300萬劑,但政府表示,到下個月應該就會有充足的疫苗供應,屆時將可望增加到每天施打1千萬劑。」
印度官方從疫情爆發之初,就一直在畫大餅。BBC報導稱,這個星期,當總理莫迪敲鑼打鼓地替全國大約9.6億符合條件的印度成年人,開放免費疫苗接種之際,他們手中根本沒有掌握任何接近所需的疫苗供應量。換言之,沒有人知道超過18億劑疫苗要從哪裡來。
印度總理 莫迪:「從2021年6月21日星期一開始,針對全國所有邦,18歲以上所有公民,印度政府都將提供免費疫苗接種,印度政府將向製造商採購75%疫苗,免費提供給各個地方政府。」
新德里當局巧妙地將疫苗政策進行了微調,相較於過去,印度當地生產的疫苗,有一半由聯邦政府統籌,其餘才交由地方及私人醫院處理,如今聯邦政府說,要統一購買疫苗總量的75%,這意味著地方邦將可以免費獲得疫苗,無須再私下個別議價購買,儘管剩餘仍有25%留給民營醫院採購,但公衛專家稱,印度已朝正確方向邁出一大步。
印度總理 莫迪:「經過國家長期以來的努力及投入,未來幾天,國內疫苗供應將進一步增加。我國目前已經有七家藥廠正在生產各種類型的疫苗。另外還有三款疫苗正處在前期人體試驗中。為了增加疫苗的供應,我們也已加快與其他國家的採購談判。」
BBC引述公衛專家說法,用「計畫不周」、「零碎採購」及「不受監管的定價」,來形容莫迪政府自疫情爆發以來一連串疫苗政策的失誤。而這一切已將印度的疫苗接種,演變成一場極不公平且血淋淋的搶奪。內容提及,「這個世界最大藥房」、「全球最大疫苗製造商」,本可以更早預訂疫苗,卻遲至今年1月才下單,且數量微不足道。他們用每劑2美元的價格,向印度血清研究所購買了他們代工的AZ疫苗,及當地本土藥廠巴拉特生產的Covaxin疫苗,約莫3.5億劑,這個數量根本不足以替該國20%人口接種。相較於美國或歐盟,早在達成群體免疫前一年,就預訂了比他們需要多出數倍的劑量。同一時間,印度的失敗,還有決定不徵用印度傲視全球的製造能力,這些本來可以「超前部署」用於疫苗生產線的生物製藥廠,四家中有三家都是政府擁有最大股份,卻直到近期才被授予生產本土疫苗Covaxin的權利,就算產線全開,也淪於苦苦追趕。而對本土疫苗的過度鼓吹,也演變成對疫苗接種的猶豫與不信賴,明明開打的時間與全球同步,印度的群體免疫卻看來遙遙無期。
科學雜誌撰述委員 Jon Cohen:「他們(印度)從1月16號開始替人們接種疫苗,雖然比美國晚了大約一個月,但位於韋洛爾當地一間最頂尖的醫學院CMC,是一所由五家不同醫院所組成的龐大校園,連他們在推動疫苗施打,整整六個星期,竟然也有30%醫生和護士沒有接種疫苗。我們在美國的醫療保健系統中看到了類似的猶豫,但沒有到這麼嚴重,當然更不是出現在最著名的醫療機構裏頭。」
更可怕的是,印度疫苗採購缺乏公開透明機制,不少人質疑印度國產疫苗Covaxin,僅在人體試驗二期解盲完成後,就在總理莫迪帶領下,要求國人施打,並在大流行期間趁機牟取暴利,整個與政府訂下的製造成本及商業合同,完全沒有攤在陽光下,甚至迄今沒有任何一個政府官員可以回答,為什麼這麼奪命的疫情,印度政府卻只依賴兩家可以控制供應及決定價格的國產疫苗公司。
印度新聞主播:「印度(五月底)取消了對外國成熟新冠疫苗進口前,必須通過本土試驗的要求,此舉將允許進口輝瑞、嬌生和莫德納疫苗加入施打。先前印度主要替當地人口接種的是牛津AZ疫苗,當地稱之為Covishied。」
就在六月開始的第一個星期,當局在輿論壓力下的被迫開放,讓印度一口氣迎來了超過5千萬劑輝瑞疫苗;同一時間,當地歷史最悠久的藥廠,也宣布他們自行研發的本土疫苗,已進入第三期人體試驗,可望繼代工AZ、自製本土Covaxin及進口的俄羅斯衛星五號之後,成為官方授權第四支得以緊急使用的新冠疫苗。事實上印度因應疫情的軍火庫裡,還有跟美國合作的Novavax這支秘密武器,將在未來兩三個月內獲准上市;而這家G開頭的印度本土藥廠,更承擔了印度自製mRNA疫苗的重責大任,雖然目前尚處於第一期人體試驗階段,但總計有六款疫苗,將分別以不同形式正面迎戰新冠病毒,讓印度有信心,絕對可以打贏下一回合。
印度新聞主播:「印度向來以成為世界藥房自豪,但目前看來,今年的計畫著重在證明印度的疫苗供應,能否提高自己急需的新冠疫苗產量,不過很多事情都會對印度的計畫產生衝擊。新變種,諸如變異後的病毒株,以及對兒童的感染都會構成新挑戰。」
https://youtu.be/7Vh1meRR2BM
請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TVBS%E6%96%87%E8%8C%9C%E7%9A%84%E4%B8%96%E7%95%8C%E5%91%A8%E5%A0%B1TVBSSisysWorldNews?app=desktop
並開啟🔔
中央邦 在 錄低香港 DocHK Youtube 的評價
思浩大談印度男訂做內褲,成品太短要求重造被拒,裁縫決定賠錢和解!(大家真瘋Show 2020)
印度中央邦博帕爾縣一名男子日前到警署報案,原因竟是裁縫為他造的內褲太短。警員聽罷哭笑不得,嘗試勸兩人和解不果。男子遂決定告將官去,裁縫為息事寧人,最後賠錢了事。
46歲的杜貝(Krishna Kumar Dubey)原本任職護衞員,早前因為疫潮被裁,故此一分一毫都花得很謹慎。他指早前問友人借來1000盧比(約104港元),買了一些生活必需品,以及2米紅布用來做內褲。
相關影片:
1. 思浩大談美國博物館研究,極黑深海魚可吸收光線,可近乎完全隱形!(大家真瘋Show 20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3-oaxz9cgk)
2. 思浩大談美國動物園面臨結業,六歲女童為保住心愛地方,義賣手工手鏈籌款捐過百萬!(大家真瘋Show 20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fRNeywFsA0)
3. 思浩大談台灣首位進軍荷里活名模孟廣美,首部電影就色誘李察基爾!試過被呃過億、直昇機墜機都唔死!(大家真瘋Show 20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kmT-D-pHjI)
#大家真瘋Show #2020 #印度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Um6C1sTVTY/hqdefault.jpg)
中央邦 在 中央邦- 負評、缺點、PTT、dcard - ETtoday新聞雲 的八卦
中央邦 相關新聞報導、懶人包、照片、影片、評價、爭議、負評、缺點、PTT、dcard. ... <看更多>
中央邦 在 5月8日,印度中央邦,一對姐妹結婚時突遇停電竟互相嫁錯新郎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5月8日,印度 中央邦 ,一對姐妹結婚時突遇停電竟互相嫁錯新郎,新郎帶回家里才發現. 9 views9 views. May 12, 2022. ... <看更多>
中央邦 在 中央邦- 負評、缺點、PTT、dcard - ETtoday新聞雲 的八卦
中央邦 相關新聞報導、懶人包、照片、影片、評價、爭議、負評、缺點、PTT、dcar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