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婊揚好人好事]自從前日開始,專頁裡多了一班人跟我和職工盟在吵,起初我禁了幾個言,隔了一天後,我才發現原來他們根本不是來鬧事,而是來引導我思考,我想通了後,就開始感謝這一班導師了。
首先,大家睇下第一個hater,佢同我講「英國罷工基金都係用呢種運作方法」,謝謝你!我怎麼沒想到呢?要質疑一個組織做得好唔好,梗係要睇下外國其他工會係點運作架啦!我咪睇下英國的罷工基金點運作囉,上網一查,咦?人地Unite the union工運組織呢,自己成個組纖嘅核數年報,除左會因為政府要求而擺上政府網站俾公眾任查之餘,仲會自願擺埋上自己個官網任大家查架!但係呢,唔知點解,我上左職工盟嘅官網,發現職工盟及勞工權益基金(罷工基金)的核數報告根.本.無.擺.過.上.網!點解嘅?我見各位工運達人咁鍾意教育我,講外國啲組織點點點,咁點解大家講要學外國工運組織咁為後續的工運存錢,但又唔學埋外國組織咁開誠布公擺條數出黎俾大家睇嘅?點解嘅?點解學人地收錢,但又唔學埋人地的透明性呢?呢個係咪傳說中「中國式社會主義」的變奏「中國式工會組織」呀?
當然,我明白職工盟一定有苦衷唔公佈自己的財政狀況,例如呢位朋友就話「真係可以諗一諗我講嘅公開基金有幾錢係咪對以後嘅工運工人有好處,打仗之時都唔會比哂底牌人睇,倒底係向公眾交代重要,定工運成功重要」咦?咁打緊仗的美國等國家都有公開國家每年的財政狀況嘅,咁香港政府又能否用「不想星加坡知道自己未來的部署」為由取消每年的財政部告?咁德國、法國、英國甚至全個歐洲罷工都一定失敗啦,個個工會都開晒底牌喎,德國呢個其中一個全球最大的工會更加係不知所謂,竟然出一份300頁的年報,清清楚楚講晒自己點運作、有幾錢,抵德國啲工人個個做到水深火熱,仲成功迫到全國推行每周五天工作、每天最高工時8小時!好彩香港有財政密不透風的職工盟,所以工人權益總是得到保障,哎,寫寫下,搞到我都好想放棄英國份受最高工時法例保障的工作,返黎香港呢個福地享受強大的工會保護。香港人啊,請好好珍惜一個低財務透明度的工會,因為你值得擁有!呢啲荀野黎到歐洲就冇架啦!
著名左翼製片人及演員Michael Moore說過「Openness, transparency - these are among the few weapons the citizenry has to protect itself from the powerful and the corrupt」不透明的制度,從來只會是產生貪腐的溫床,你所期盼的「勝利」,最後也不過是為自己招來另一個暴君。一間機構若是向民間籌款,自然應該向民間公佈,市民所交出的是捐款,而不是捐獻,要是社運籌款不是出售令人自我感覺良好的贖罪券,受款人理應主動開誠佈公財務狀況,接受民間監管,而不是任由支持者跑來叫對方自行找一份根本不存在網上的財務報告,畢竟沒有人希望自己付了錢後,還要向人乞討財務報告的。
接下來,我還要說關於「落格」這指控,這裡還是需要感謝另一位hater的指引跟我說罷工基金是獨立運作,所以,我就到政府網站查冊了該基金,結果,該基金的名字是不存在的。在此,我要進行一個推斷:經查冊後,我找到了四間與職工盟有關的公司和一個法團身份,其中回收助人中心和教育基金都有指定用途,相信不會用作收集罷工基金的款項,那麼,能夠收款的就只餘下「職工盟物業有限公司」和「香港職工會聯盟物業有限公司」。要是如此,我還是可以說你落格的。每一間有限公司都是獨立法人,除非你好像是職工盟教育基金那樣獨立成一間公司,成為另一個獨立法人,否則,在法律上、在會計學上,這個基金並沒有獨立身份,它是屬於這兩間物業公司或法團之一的。這代表了什麼呢?代表如果職工盟物業有限公司的物業出了問題,周轉不靈,那怕職工盟保證過絕不移動罷工基金一分一毫,法律上罷工基金將會被用作抵債,而另一個教育基金因為是獨立的另一間公司,所以不受牽連。如果以上我這個異想天開的推斷成立,職工盟的確是「吃掉了」該基金,現在是保證不會消化而已。至於為什麼職工盟不像「職工盟教育基金有限公司」那樣,開設「職工盟勞工權益基金」,將它真真正正法律上、財務上獨立呢?這個我也不知道,職工盟方便答一下嗎?還是你們開了另一個基金去host這筆款項?那為什麼宣傳時募款基金名稱會和實質收款的公司不一樣呢?
除此以外,我亦查冊了稅務局的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及慈善信託名單,很抱歉,有的還是教育基金、回收助人中心、培訓中心,又是缺了「職工盟勞工權益基金」。這到底是怎樣的一回事?需知道成為免稅機構是件很重要的事情,不是說笑的,沒有成為免稅機構,除了捐款人不能獲免稅優惠外,罷工基金也要把辛苦收回來的部份款項作為稅項上繳政府,到最後市民所捐的原來又分了一部份給政府,這樣真的是善用款項的表現嗎?勞工權益基金的五位管理委員,能不能解釋一下這個安排的原因?請不要學林鄭出來跟我們說「唔記得」、「好忙」、「政治敏感度不足」、「警覺性不足」。另外,這五位管理員方便跟大家分享一下罷工基金的章程、宗旨、成立目標、使命、管治架構嗎?你公開了,我們才能依照你們的款項是否用在正確的用途,例如要是你說明自己目標是幫忙香港居民罷工,那麼一眾外籍人士罷工你就不能撥款。這樣既方便工人組織知道你們在幹什麼,自己是否符合被幫助的資格,也能讓捐款的公眾知道款項的用途。
最後,再次感謝一眾haters,還需要特別鳴謝職工盟清潔工會幹事杜振豪先生在個人社交網站上將本專頁羅列為「惡意中傷」,沒有你的支持,我寫不到這兩千字的長文,人妻先生做了三十年人,倒是第一次被政黨領導點名批評,也感謝各位凶狠的留言。你們清楚地讓公眾看到,要質疑和批評一個政黨所需要付出的代價是何等高昂,不要問群眾去了那裡,他們不能像我五時下班後一直做資料搜集寫足八個鐘,去問一堆本來應該不用問的問題,我要是像他們每天都做到半條人命,我也不會想下了班還參加泥漿摔角。
最後的最後,先小人後君子,你整個網站我都截了圖,還把你網站內合共250份文件下載了,請不用花心思悄悄的把年報上載/修改網站內容然後說是我們看不見,謝謝。
英國Unite the union的年報
https://www.gov.uk/…/publ…/unite-the-union-annual-returns--2
Unite the union的章程
www.unitetheunion.org/…/Unite%20Rule%20Book%20-%20%20update…
德國IGM工會的四年報- 財務報告在第249頁
https://www.igmetall.de/IGM-Geschaeftsbericht_2011-2014_nie…
中國信託年報 在 姚惠珍 Facebook 八卦
『王雪紅假公益真投資的採訪後記』
~納稅人,你怎麼可以不生氣?
周四下午一點多,在家附近的便利商店買了一本「新新聞」準備送給接受我採訪的教授謝哲勝。
結帳時,小七店員隨口說一句:「這個我今天早上才看到。」
我沒反應過來,「蛤?」了一聲
帥氣的店員說:「我今天早上看了這個新聞,王雪紅真的很扯!」
我笑了笑,只問一句「今天來買新新聞的人多嗎?」
他說:「好幾個,我有注意到。王雪紅真的太誇張,而且她捐款對象竟還是捐給她另一間的基金會…」
這就是我追查這則調查報導的初衷---讓更多的人注意到台灣法規對於公益信託監督管理的不足,希望能進一步催生「公益信託法」。
最近全球最火熱的新聞話題就是「巴拿馬文件」的避稅風暴,總計有12位現任、前任國家領袖以及61名相關利益人被爆利用避稅天堂來隱匿自己財富,甚至藉此管道來洗錢。即使尚未證實不法,冰島總理甘勞格森已為此下台,成為首名「政治受害者」。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英國首相卡麥隆以及俄國總統普丁也都深陷這起風暴中,其中,僅普丁一人目前傳出透過親信洗錢的金額就高達20億美元。
正當我們對這顆「巴拿馬文件」震撼彈所波及的範圍之廣、各國政商名流避稅金額之高感到瞠目結舌時,其實,我們對於眼皮底下正在進行的「台版巴拿馬文件」漠不關心;對於台灣法律長年的疏漏,視而不見;對於企業家以「公益之名行避稅之實」,將數百億應繳納國庫的稅收轉進了「公益小金庫」,習以為常;對於政府放任財團鑽鑿法律漏洞的不作為,毫不在意。
然後,我們驚訝四爺吳奇隆在巴拿馬有帳戶,討論應該要修正所得稅法來杜絕海外避稅,同時又不解為何台灣大咖企業家沒有捲入「巴拿馬文件」避稅風暴中。很簡單,在台灣可以明著幹的事,何必那麼麻煩跑去巴拿馬?
「王雪紅假公益真投資」的這套調查報導從刊出到現在,有很多的傳聞。
有人懷疑,這篇報導太過詳盡,「一定是不爽王雪紅買TVBS的人透露的」。錯,所有資料都是我一人透過網路查詢公開資訊觀測站、公司登記等網站,一一交叉比對整理出來的,沒有任何人給過我任何文件資料,我也不認識TVBS在職或卸任的主管、高層。有人揣測,「王雪紅小金庫都曝光,這一定是內部人給的消息。」其實,這些資料都是公開資訊,只要有耐心花功夫就可以挖得出來。所謂的調查報導,不就是聰明人花笨功夫的結果?我不是個聰明人,我得花更多的功夫,僅此而已。
說起來,會挖掘到這篇調查報導純屬意外。
2015年下半年我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撰寫我第二本書「繼承者們-台塑交班十年秘辛」,其中有一個章節專門在討論台塑集團兩位創辦人王永慶與王永在透過「所有權信託、經營權共治」的模式交棒,希望讓台塑集團永續經營。我花了時間查詢他們所成立的一些財團法人基金會跟公益信託的資料,無意間看到了「公益信託主愛社會福利基金」這個檔案,直覺應該跟王雪紅有關,就點進去打開看內容,發現當年並沒有捐款。接著逐年點開資料,竟然發現從2009年成立到2014年為止,整整6年間,託管資產市值逾60億元的主愛社會福利基金,竟然只撥出資產的萬分之一點二-80萬元作公益,其中有50萬元竟然還是捐給財團法人威盛信望愛慈善基金會。
當下,一股怒火從我肚子衝到了腦門。
因為不久前,我收到一筆版稅的金額比我預期少了一成多,當我打給出版社編輯詢問時,人很好的編輯在電話那頭說:「稿費或版稅都要先扣稅呀,所以差額的部分就是被扣掉的稅…」所以,我徹夜不眠努力打稿所賺的微薄版稅,還要先被扣稅才能進我戶頭,但這些人卻可以透過投資公司捐股票成立「公益信託」的方式,讓投資公司免繳稅?公益信託託管資產市值約當65億元,6年來卻可以只花80萬元作公益,其中50萬還是「左口袋捐給右口袋」???
身為納稅人,我很生氣。氣得是台灣稅負制度不公平,怒的是我們賺的每一分每一毫都逃不了,但這些人可以一次逃掉幾十億甚至幾百億。最令我忿忿不平的是,成立公益信託卻完全不作善事沒有違背任何法規,因為台灣根本就沒有「公益信託法」。
所以,成立公益信託的企業家可以以公益之名行避稅之實,可以隱身在公益信託諮詢委員會後面操控,讓公益信託坐擁龐大資產卻不花一毛錢作公益,變質成「僵屍公益信託」;可以動用信託資金在股市無限制地加碼自家股票,變成「控股公益信託」;可以讓他們「左口袋捐給右口袋」,捐來捐去都在他們口袋的「家族公益信託」。最棒的是,這一切甚至完全不會被發現,因為法律上沒有強制規定所有公益信託跟財團法人基金會都必須在網路上公開揭示每年運作情況。
我曾致電給中國信託,詢問在哪可以找到「公益信託恩典社會福利基金」(同樣由王雪紅所成立)年報資料,得到一個「有揭示,但沒有在網站上公開,法律又沒有規定要在網站上公開」的答案。多麼理直而氣壯啊!相較之下,台灣銀行老實不搞花招,是唯一一間在官網上公開揭示公益信託每年年報的受託銀行。也因為台銀的公開揭示,讓我有機會掀開潘朵拉的盒子,進一步挖掘出這套「假公益真投資」的調查報導,讓我們一窺王雪紅「公益支出極小化」,錢留投資公司,「追求利益極大化」的 「神公益」。讓我們知道「萬分之一點二的主愛」原來很大方,任由投資公司1年內捧著90億元入主TVBS。
說到底,我的動機很簡單,就是希望能藉由這套調查報導,喚起大家對於台灣公益信託法規不足、監督管理效能不彰問題的重視。我的初衷不是打擊特定人,王雪紅也不是唯一一個鑽法律漏洞的企業家,她只是發揮到極致而已。我的目的只有一個,希望更多的台灣人能正視這些企業家在我們眼皮底下進行的避稅遊戲,進一步催生公益信託法的設立,避免台灣貧富差距加速惡化。
身為一個納稅人,我很生氣,所以我完成了這套調查報導。看了報導的小七店員也很生氣,所以他跟著陌生人討論起公益信託法規不足的疏漏。只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法規不足的嚴重性,感受設立公益信託法的必要,進一步形成輿論壓力時,台灣才有可能有公益信託法的一天。
所以,納稅人,你怎麼可以不生氣?
#王雪紅 #假公益 #姚惠珍 #台塑
https://www.facebook.com/thejournalist
中國信託年報 在 時代力量 New Power Party Facebook 八卦
上月月底,美國智庫「The Project 2049 Institute」發布「Hostile Harbors: Taiwan’s Ports and PLA Invasion Plan」的研究報告,指出中共近年來透過企業收購,掌握台灣部分港口的重要基礎建設。
其中,中國國企「中國遠洋運輸集團」(Cosco Shipping)在2018年7月併購「東方海外公司」(Orient Overseas),並透過「香港東方海外貨櫃航運公司」名義承租高雄港碼頭,取得控制權一事,引發外媒與各界高度關注。
時代力量於報告公布後,立即呼籲政府必須嚴正處理。時代力量林于凱 高雄市議員也於今(10)日高雄市議會質詢時,針對中資控制高雄港造成國安疑慮,提出質疑。
林于凱議員於質詢中提出兩大質疑:
1. 高雄港第六貨櫃中心被高明貨櫃碼頭簽約50年,而陽明海運年報中明確表示「2013年釋股後,已喪失對高明貨櫃碼頭的控制權」。高明貨櫃持股30%的香港政龍投資公司,背後股東全是中資企業,高明貨櫃其中一名董事張達宇甚至是中遠海運的董事,直接由中國黨營企業的董事介入高雄港的營運,明顯有國安疑慮。
2. 2009年,高雄港65、66號碼頭由台灣東方海外公司承租到2024年,然而東方海外國際在2018年卻遭中遠海運收購,間接取得碼頭控制權,在股權異動同時,台灣東方海外董事長更換為徐定心。
而台灣港務公司高雄分公司則在林于凱議員的質詢後發出聲明表示,陽明海運目前仍是高明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47.5%),其次才是政龍公司(持股30%),陽明海運沒有喪失主導權,移轉股權也符合相關法令規定。此外,針對台灣東方海外公司承租高雄港65、66號碼頭部分,投資行為審查通過,沒有違法之處。
就在港務公司回應林于凱議員,一切查無不法之際,時代力量前立法委員 黃國昌也立即發文指出,中共勢力入侵台灣港口可追溯至2012年,而這樣荒謬的現象仍在持續中。
入侵的過程與結果可分為兩大部分,
Part I - 高明貨櫃碼頭(股)公司 :由台灣政府與中共政府,經白手套(亦即民營企業)共同投資與經營的公司。
2007年成立的高明貨櫃碼頭(股)公司,於成立之初,由我國政府所實質控制的陽明海運完全出資(資本額為41億),取得高雄港第六貨櫃中心50年的特許經營權。
5年後,高明貨櫃增資至68億元,並於2012年至2013年間釋股,釋股的結果由美國Ports America集團、日本郵船公司(NYK)與其子公司Nippon Container,以及香港政龍投資有限公司分別各自取得6800萬股、8500萬股與2億400萬股,持股比例為10%、12.5%與30%。
2013年陽明海運即公告喪失對高明碼頭的控制權,並在年報上記載「在9名董事中僅占4席,對於重要的人事、財務及業務經營議案不再具有主導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政龍投資係由中共國務院轄下之「中國遠洋集團」(Cosco)所實質控制。上述釋股的結果,竟演變成高明貨櫃碼頭,成為陽明海運 (我國政府所實質控制,擁有4席董事),與中國遠洋集團 (隸屬於中共,握有3席董事)的政龍投資所共管的荒謬現象。
第二部分 – 由港資轉為中資的OOCL,至今仍擁有高雄港碼頭租用權
➡️ 相對於美國政府積極作為 台灣政府毫無作為
高雄港第65、66號碼頭,從2009年起即出租給「東方海外(國際)公司」(OOCL)之全資子公司「東方海外貨櫃航運公司」,另一子公司「台灣東方海外(股)公司」,則負責代理兼連帶保證。
雖在當時,OOCL隸屬港資,雖為董建華家族所控制,並未有太大爭議。 然而至2018年8月,OOCL為「中國遠洋集團」所併購,亦即正式由中共控制。
得知消息後,美國政府立即要求OOCL必須將位在加州Long Beach,由OOCL所控制的碼頭信託出售。相對於美國政府的積極作為,台灣政府毫無反應與作為,所以在台灣已受中共國企控制之OOCL,與其子公司「東方海外貨櫃航運公司」,至今仍繼續擁有高雄港第65、66號碼頭的租用權。
➡️ 表面切割 實質關聯
負責代理的「台灣東方海外」則在2018年8月後,巧妙地透過由OOCL,將子公司「百慕達商東方海外(代理)公司」出售予台灣人「中國遠洋企業董事長徐定心」,形成切割與OOCL關連的表象。
然而,在2018年之前,徐定心的中國遠洋企業,#二十多年來均未否認是中國遠洋集團之子公司。同時,#中國遠洋集團台北辦事處與 #中國遠洋企業、# OOCL在台辦事處,均在同一個地址營運。
2011年2月,海協會會長陳雲林來台當晚,即是前往「中國遠洋集團台北辦事處」,與中國遠洋集團總裁魏家福、中國遠洋企業董事長徐定心等人,共同慶祝台北辦事處成立。
#查無不法就能解釋紅色資本入侵嗎?
僅管外界質疑聲浪不斷,經濟部投審會與交通部在2018年OOCL進行海外股權交易時,對外表示「一切合法、沒有問題」。 時至今日面對林于凱議員的質疑,港務公司仍舊以「查無不法」,陽明海運沒有喪失主導權加以搪塞,卻對陽明海運年報上所敘明「在9名董事中僅占4席,對於重要的人事、財務及業務經營議案不再具有主導能力」完全規避而不談。
針對中共藉假外資、真入侵各國基礎建設,已在西方世界引起警戒,美國盟友所提出的警告,只是再度提醒台灣要注意中共的登堂入室。對比於美國政府的警戒,我國政府的消極無作為,已經是不分顏色執政的共同態度。
時代力量再次呼籲台灣社會各界,對於紅色資本無所不用其極入侵我國,必須嚴正看待,切莫讓一個又一個紅色資本所侵蝕而成的缺口,成為危害我國國安甚鉅的破洞。
中國信託年報 在 中國信託-年報內頁in 2021 - Pinterest 的八卦
Business And Advertising · 品牌化. 中國信託-年報內頁Commercial Bank, Branding, Brand Management, Identity Branding. Thomas Tang. 28 名粉絲.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