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了WHO招牌的不是譚德賽,而是中國的野心 】
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賽昨日記者會失控演出,裝可憐說自已被台灣網軍侮辱,甚至崩潰亂咬是對黑人社群的侮辱,想拖其他同胞下水,用種族歧視的罪名抹黑台灣。此番言論立刻引起世界憤怒砲轟,歐美各國網友紛紛聲援台灣,畢竟正是這位譚德賽,配合中國假消息攻擊,蓄意降低世界各國對武漢肺炎的戒心,癱瘓世界防疫準備一至兩個月,讓全世界超過150萬人感染,近9萬人死亡。
三個月前,台灣沒什麼人認識譚德賽,我們給他的唯一訊息,是透過IHR傳達武漢肺炎會人傳人的警訊。這個可以拯救數百萬人的消息,卻被譚德賽蓄意掩蓋,甚至說這是「侮辱」,譚德賽所作所為不只失職,還相當於隨機謀殺大量群眾。外交部沒有控訴他是與中國配合的殺人魔,還邀請他訪問台灣、向台灣學習防疫,真是客氣到極點了!
然而,這樣荒腔走板的中國衛生組織CHO,是怎樣走偏的呢? 我今天要花點時間,跟各位完整地講這個故事。
1. 世界衛生交流的開始
故事要回到很久很久以前,在工業革命之後,一方面歐洲城市的人口快速增加,歐洲的船隊征服世界,使得疾病傳播更加容易;另一方面科學知識與技術也突飛猛進,人類逐漸相信,理性能戰勝未知,讓我們免於疾病之苦。
因而,在1829那場殺死數十萬人,持續多年的霍亂大流行後,法國成立了「皇家醫學學院」,派遣科學家到當時歐陸另外三大強國:俄羅斯、普魯士、和奧地利進行調查與交流,成為國際醫療合作的起源。在數年研究後,法國人比較了各國採取的不同隔離政策,認為應該組織一個國際會議來制定相關規範的標準。歷經協調後,1851年終於在巴黎召開「國際衛生大會」,共有12個國家各派出一名醫師與一名外交官參加。
有趣的是,在大會上,義大利國家(教皇國、托斯坎尼、兩西西里王國)、西班牙都支持對霍亂患者採取嚴格隔離措施,但英、法、奧不贊成,幾經妥協下,各國同意起草共有137條的國際衛生公約。
1854年,英格蘭內科醫師John Snow 研究寬街霍亂爆發事件,透過分析群聚感染的地理模式,使用科學統計方法,正確推測出了「水源」是傳染病灶,在找到微生物病原體前,就能夠有效的圍堵傳染病擴散,成為流行病學的發端。
在公共衛生的進展下,國際衛生大會的形式也越來越齊備,開始針對更多的疾病制定各國一致的公衛規範,到1938年,一共舉辦了14次,參加國也增加到50個,成為西方世界交換衛生訊息的主要平台,這也是WHO的前身。
2. WHO的誕生:一位中國人與一位台灣人的故事
二次大戰後,在戰火的斷垣殘壁中,建立世界大同的理想主義也隨之興起,剛誕生的聯合國被賦予很高的期待,各國希望聯合國希望取代國際聯盟,更好的協調各種國際事務,維持和平,阻止戰爭的發生。
1945年4月,當德國即將投降,而日本仍在垂死掙扎時,第一次聯合國籌備會議已經在美國舊金山展開,當時中華民國代表團中擔任醫學專家的施思明博士,在會議上和巴西、挪威代表討論下,共同提議設立新的國際衛生組織。在最後的宣言中,各國同意以「世界(world)」取代「國際(international)」,彰顯該組織的普世性,不只限制在特定的會員國中。
1948年,第一屆世界衛生組織召開,將防治瘧疾、結核病、性病,促進母嬰健康、營養和環境衛生列為首要目標。在WHO成立之初,大體上仍有著崇高的理想,並領導了許多重要的公衛成就,包含由美蘇等國共同合作,從1958年開始推動的「根除天花計畫」,結果成功在1980年宣布天花病毒在自然界消失,一時之間,讓世衛成了象徵國際合作與科學成就的力量。
至於發起人施思明博士,因為後來進入聯合國經濟社會理事會服務,而與WHO的管理職位擦肩而過,但仍於1948年開始,擔任聯合國醫學總監,負責所有聯合國職員的醫療,以及執行海外任務行前的醫療衛生準備工作,前後長達20年之久。這位後來就不生活在中華民國國土的中華民國國民,最後在美國安養天年,活到90歲,於賓州享高壽過世。
1949年,中華民國政權逃難來台,並宣稱以台灣為國土的中華民國,是全中國的正統代表。當然,在這段時期裡,台灣人就以「中國代表」的名義,得到了參與WHO的機會。
其中,在WHO中擔任過最重要職位的,莫過於林宗義醫師。他是台大第一位神經精神科主任,是日治時期的典型台灣人菁英,一路從台南公學校、台北高等學校、唸到東大畢業後回台行醫,然而,就在他年紀輕輕就當上台大科主任同時,他的父親,台灣第一位留美博士,當時擔任台大教授的林茂生卻在228事件中被中國國民黨特務抓走殺害,連屍體都找不回來。
228後,林宗義全心投入工作,曾獲美國哈佛大學、母校東大獎學金,在美、日、英等國研究,在1955年就被WHO邀請成為心理衛生部的專家委員,並在1966年成為該部主任,決定遠赴日內瓦工作,主導了WHO的精神流行病學方向,然而,同時林教授因為228受難者的身份,又在海外接觸異議人士,支持台獨運動,而成為中國國民黨的黑名單,不能返國,卻能拿聯合國護照通行無阻。中華民國的異議人士在國內被迫害,卻在WHO當大官被保護,一生流亡海外,相較今天的政治環境,真是諷刺至極。
3.爭取中國正統失敗的中華民國,以及被國際遺忘的台灣
1971年,聯合國通過《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也就是PRC取代ROC成為中國唯一代表。先前十多年間,不斷嚴詞拒絕各種「雙重代表可能」(簡而言之: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的中華民國政權,突然發現自己一無所有。
但我們今天嘲笑譚德賽時,不要忘記中華民國政府在50年前也是一樣的口氣。
當時,在告全國同胞書中,蔣介石痛訴:「聯合國大會違反憲章規定,通過阿爾巴尼亞等附匪國家之提案,牽引毛共匪幫竊取中華民國在聯合國及安全理事會中的席位」....「我們本漢賊不兩立之立場及維護憲章之尊嚴,退出我國參與締造的聯合國。」.....「對於此項非法決議,中華民國政府與全中國人民,決不承認其有任何效力。」
簡言之,一切就是「毛共匪幫」動員聯合國小混混霸凌我們「七億正統中國人民真正代表」,我們絕不屈服,歷史將會證明,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的聲明就是聯合國「毀滅的宣告」。
什麼,聯合國沒了中國國民黨,聯合國就會毀滅! 這真是太威了吧!
總之,蔣介石政府把有機會平局的牌,打成輸到脫褲,結果害到台灣,從此因為掛著「假的中國」招牌,無法加入任何聯合國下的國際組織,但他的徒子徒孫一樣爽爽跑去「附匪」啦!
總之呢,在兩蔣在世時,對於聯合國各種組織,抱著「我們退出聯合國,聯合國就要毀滅啦」的心態,被趕出門後,趕快表示是我拒絕參加。到了李登輝時期,則轉向務實,開始嘗試用各種名字加入國際組織,也不再計較代表「中國十幾億人」,但如果用了中國,就違反一中原則,用了台灣,就被說搞台獨,而被中國用力打壓。
2003年,SARS爆發,台灣因被中國排擠,無法接受最新防疫報告與防疫政策建議,因而導致之後政策誤判,釀成嚴重傷亡。當時,台灣第七次申請加入WHO,雖然美日歐盟都支持,但卻被中國強硬否決,中國駐WHO代表沙祖康更怒嗆台灣採訪記者「(台灣2300萬人的防疫需要)早就給拒絕了!沒聽到大會做的決定嗎!#誰理你們!」
在那個年代,台灣要取得國際新興流行病等資訊,幾乎都是透過美國CDC等組織的管道協助,WHO完全將台灣人民的健康需求遺忘。
2009年,當親中媚共的馬英九政權上台後,中共為了「表達善意」,默許台灣以「中華台北」為名參加WHA大會,但WHO卻在內規中把此身份表達為「中國的一省」大吃台灣豆腐,而參與會議也限制重重,無法取得所有資訊,還要時時看中國臉色。
蔡英文上台後,中國施壓WHO不繼續發給台灣觀察員邀請函,台灣改以其他身份派員混進去旁聽,並拉攏各國支持。期間曾與美日法澳英德共同參加多邊防疫會議,陳時中部長也曾堵到剛當選理事長的譚得塞,恭喜之餘表達希望參與WHA的意願。
4. WHO為何變成中國的樣子
陳時中部長遇到譚德賽時,他剛打敗英國籍對手,成為第一位非洲裔秘書長,自然風光至極。但只要稍微研究一下他當選的背景,就發現事情並不單純。
譚德賽念的大學本科是生物,後取得公衛博士學位,是第一位非醫師的WHO秘書長。但他過去在擔任衣索比亞衛生部長任內,三度阻止記者報導霍亂疫情,顯然和中國氣味相投。而他在擔任外交部長任內,和中國「一帶一路」政策密切配合,大量引進中資,讓中國在衣索比亞首都投資了機場、輕軌、工業區、到吉布地出海港的鐵路,提供了約4000億台幣的貸款,佔該國外債的一半,也讓衣索比亞面臨嚴重的還債壓力。
譚德賽的競選,受到非洲聯盟的大力支持,而中國在非洲國家中運作為時已久,支持這樣一個連國內霍亂都治理不好的人當上世衛秘書長,原因很可能是譚德賽好控制、握有把柄,易於讓中國發揮影響力。也讓中國在陳馮富珍(SARS期間防疫不力的香港衛生署長)卸任後,能夠繼續控制WHO。
陳馮富珍擔任的WHO秘書長,正是中國第一個拿下的國際組織首腦。近十年,中國大舉佈局非洲等第三世界國家,進行全球大撒幣,攏絡這些國家,獲取國際組織控制權。於是,2013年,中國拿到國際標準化組織主席和WTO副總幹事;2015年,又奪取國際民用航空組織;接著曾任中國公安部副部長,專門屠殺與迫害異議人士的孟宏偉,竟然於2016年當選國際刑警組織主席,但卻在2018年10月回中國時「被失蹤」,過幾天才被中國宣布逮捕,國際刑警主席一職也「被辭職」,而今年,最喜歡盜版、最沒有人權的中國又叩關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和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這一連串的努力,目的在於滲透國際組織後,更改遊戲規則,替中國在國際上打壓異己,或是幫中國竊取機密消息,好讓中國在世界競爭中可以透過各種作弊賤招來獲勝。
但另一方面,美國等西方國家反應緩慢,盲信中國表示自身不具威脅的說詞,金融海嘯後孤立主義興起,都給了中國趁虛而入的機會,也讓一度充滿理想的WHO,變成了CHO。
5. 台灣的機會
在中國崛起之際,台灣看似處境艱難,中國國民黨之流,則認爲台灣完全沒有機會,只能依附中國、仰人鼻息,靠著雙膝下跪討口飯吃,看能不能混進去這些組織當「中國台北」,以中國附庸的方式存在。
然而,正是在最不利的時刻,台灣過去壯大自己的努力卻意外有了成果,讓國際暮然回首,才發現台灣在燈火闌珊處活著,活得比你們這些相信中國讓大家發大財的國家都還好。
台灣防疫之所以成功,最大原因在於「不相信中國」、「不相信WHO」,既然WHO不給我們一手資料,我們就當作你和中國聯手說謊,從自己的經驗嚴格來判斷,三個月過去了,相信WHO的國家都死傷慘重、全面停擺,只有死也不信的台灣還在上課、還在打職棒,成為世界奇蹟。
台灣退出聯合國已經七七49年,被沙祖康痛罵「誰理你們」也17年了,現在的台灣,需要國際組織援助的,基本上沒有;可以幫忙國際組織的,非常多。但直到這波疫情,台灣與美國、日本、歐盟......等國,建立起非官方的聯繫管道,開始交換情報、支援物資。主流國際社會才突然發現:「哇靠,台灣這麼有用」、「被中國打壓成這樣竟然打不死」、「早聽台灣的說不定沒事」.......
國際社會,是實力的社會,不是沒有原則道義,但要證明自己,才會有人幫你。而台灣,已經拿到了那張名為「信任」的國際入場券。然而,現在並不是自滿,也不是擺出姿態,全盤否定所有國際組織的時候。
接下來,WHO與台灣的恩怨情仇並不會落幕,真正的遊戲才要開始!
#早安長文恭喜你看完了
#打不死的必使我們強大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周我想來跟大家講個讓人很傷心的故事,就是長駐阿富汗的人道醫生中村哲,上個星期跟同事乘車外出的時候,遭到不明槍手襲擊,結果包括中村哲在內,共有六人當場死亡。 現年73歲的中村哲,在1984年他就來到巴基斯坦西北部,與阿富汗鄰近白沙瓦城市裡的一家醫院工作。但因為看到太多阿富汗難民湧入白沙瓦,所以他在...
世界衛生組織成立目的 在 綠黨 Facebook 八卦
大法官:民法違憲 同婚兩年內需合法
大法官指出,民法第4編親屬第2章婚姻規定,未使相同性別二人,得為經營共同生活之目的,成立具有親密性及排他性之永久結合關係,於此範圍內,與憲法第22條保障人民婚姻自由及第7條保障人民平等權之意旨有違。有關機關應於本解釋公布之日起2年內,依本解釋意旨完成相關法律之修正或制定。
----
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摘要(Press Release On the Same-Sex Marriage Case)
說明:本摘要係由大法官書記處依解釋文及理由書摘錄而成,僅供讀者參考,並不構成大法官解釋的一部分。
────────────────────────────────────────────────
聲請案號:會台字第12674號(聲請人祁家威)、會台字第12771號(聲請人臺北市政府)
言詞辯論日期:106年3月24日
解釋公布日期:106年5月24日
事實背景
聲請人祁家威於102年向臺北市萬華區戶政事務所申請結婚登記被拒,經用盡審級救濟途徑後,於104年8月向本院聲請解釋,主張民法第972條、第973條、第980條及第982條規定,限制同性結婚,有牴觸憲法之疑義。另一聲請人臺北市政府於104年11月聲請解釋,主張民法婚姻章規定違憲。本院決定併案審理,並於106年3月24日舉行言詞辯論。
解釋文
1. 民法第4編親屬第2章婚姻規定,未使相同性別之二人,得為經營共同生活之目的,成立具有親密性及排他性之永久結合關係,於此範圍內,與憲法第22條保障人民婚姻自由及第7條保障人民平等權之意旨有違。
2. 有關機關應於本解釋公布之日起2年內,依本解釋意旨完成相關法律之修正或制定。至於以何種形式達成婚姻自由之平等保護,屬立法形成之範圍。
3. 逾期未完成相關法律之修正或制定者,相同性別二人為成立上開永久結合關係,得依上開婚姻章之規定,持二人以上證人簽名之書面,向戶政機關辦理結婚登記。
解釋理由書
1. 聲請人祁家威向立法、行政、司法權責機關爭取同性婚姻權,已逾30年。立法院歷經10餘年,尚未能完成與同性婚姻相關法案之立法程序。本件聲請涉及同性性傾向者是否具有自主選擇結婚對象之自由,並與異性性傾向者同受婚姻自由之平等保護,為極具爭議性之社會暨政治議題,民意機關本應體察民情,盱衡全局,折衝協調,適時妥為立(修)法因應。茲以立(修)法解決時程未可預料,而本件聲請事關人民重要基本權之保障,本院懍於憲法職責,參照本院釋字第585號及第601號解釋意旨,應就人民基本權利保障及自由民主憲政秩序等憲法基本價值之維護,及時作成有拘束力之司法判斷。
2. 本院歷來提及「一夫一妻」、「一男一女」之相關解釋,就其原因事實觀之,均係於異性婚姻脈絡下所為之解釋。本院迄未就相同性別二人得否結婚作成解釋。
3. 婚姻章於第980條至第985條規定結婚之實質與形式要件,雖未重申婚姻應由男女當事人自行締結,然第972條既規定以當事人將來結婚為內容之婚約,限於一男一女始得訂定,則結婚當事人亦應作相同之解釋。再參酌婚姻章關於婚姻當事人稱謂、權利、義務所為「夫妻」之相對應規定,顯見該章規定認結婚限於不同性別之一男一女之結合關係,致相同性別二人迄未能成立法律上之婚姻關係。
4. 適婚人民而無配偶者,本有結婚自由,包含「是否結婚」暨「與何人結婚」之自由(本院釋字第362號解釋參照)。該項自主決定攸關人格健全發展與人性尊嚴之維護,為重要之基本權(a fundamental right),應受憲法第22條之保障。
5. 按相同性別二人為經營共同生活之目的,成立具有親密性及排他性之永久結合關係,既不影響不同性別二人適用婚姻章,亦未改變既有異性婚姻所建構之社會秩序;且相同性別二人之婚姻自由,經法律正式承認後,更可與異性婚姻共同成為穩定社會之磐石。復鑑於婚姻自由,攸關人格健全發展與人性尊嚴之維護,就成立上述親密、排他之永久結合之需求、能力、意願、渴望等生理與心理因素而言,其不可或缺性,於同性性傾向者與異性性傾向者間並無二致,均應受憲法第22條婚姻自由之保障。現行婚姻章規定,未使相同性別二人,得為經營共同生活之目的,成立具有親密性及排他性之永久結合關係,顯屬立法上之重大瑕疵。於此範圍內,與憲法第22條保障人民婚姻自由之意旨有違。
6. 憲法第7條規定:「中華民國人民,無分男女、宗教、種族、階級、黨派,在法律上一律平等。」本條明文揭示之5種禁止歧視事由,僅係例示,而非窮盡列舉。是如以其他事由,如身心障礙、性傾向等為分類標準,所為之差別待遇,亦屬本條平等權規範之範圍。
7. 性傾向屬難以改變之個人特徵(immutable characteristics),其成因可能包括生理與心理因素、生活經驗及社會環境等。目前世界衛生組織、汎美衛生組織(即世界衛生組織美洲區辦事處)與國內外重要醫學組織均已認為同性性傾向本身並非疾病。在我國,同性性傾向者過去因未能見容於社會傳統及習俗,致長期受禁錮於暗櫃內,受有各種事實上或法律上之排斥或歧視;又同性性傾向者因人口結構因素,為社會上孤立隔絕之少數,並因受刻板印象之影響,久為政治上之弱勢,難期經由一般民主程序扭轉其法律上劣勢地位。是以性傾向作為分類標準所為之差別待遇,應適用較為嚴格之審查標準,以判斷其合憲性,除其目的須為追求重要公共利益外,其手段與目的之達成間並須具有實質關聯,始符合憲法第7條保障平等權之意旨。
8. 婚姻章並未規定異性二人結婚須以具有生育能力為要件;亦未規定結婚後不能生育或未生育為婚姻無效、得撤銷或裁判離婚之事由,是繁衍後代顯非婚姻不可或缺之要素。相同性別二人間不能自然生育子女之事實,與不同性別二人間客觀上不能生育或主觀上不為生育之結果相同。故以不能繁衍後代為由,未使相同性別二人得以結婚,顯非合理之差別待遇。
9. 若容許相同性別二人得依婚姻章實質與形式要件規定,成立法律上婚姻關係,且要求其亦應遵守婚姻關係存續中及終止後之雙方權利義務規定,並不影響現行異性婚姻制度所建構之基本倫理秩序。是以維護基本倫理秩序為由,未使相同性別二人得以結婚,顯亦非合理之差別待遇。凡此均與憲法第7條保障平等權之意旨不符。
10. 有關機關應自本解釋公布之日起2年內,依本解釋意旨完成相關法律之修正或制定。至以何種形式(例如修正婚姻章、於民法親屬編另立專章、制定特別法或其他形式),使相同性別二人,得為經營共同生活之目的,成立具有親密性及排他性之永久結合關係,達成婚姻自由之平等保護,屬立法形成之範圍。
11. 逾期未完成法律之修正或制定者,相同性別二人為成立以經營共同生活為目的,具有親密性及排他性之永久結合關係,得依婚姻章規定,持二人以上證人簽名之書面,向戶政機關辦理結婚登記,並於登記二人間發生法律上配偶關係之效力,行使配偶之權利及負擔配偶之義務。
12. 現行婚姻章有關異性婚姻制度之當事人身分及相關權利、義務關係,不因本解釋而改變。
黃瑞明大法官迴避而未參與本號解釋之審理及決議。
黃虹霞大法官發表部分不同意見書,吳陳鐶大法官發表不同意見書。
世界衛生組織成立目的 在 陳佩琪Peggy Facebook 八卦
本院每年都舉辦早產兒回娘家活動, 今年也不例外, 當天除邀請早產兒家庭回本院分享成長心得外, 記者會上的另一亮點,就是本院的母乳庫…
2004年底,在台北市衛生局的推動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成立了全臺灣第一座母乳庫,這座母乳庫也是全亞洲第一家非營利、且可處理捐乳的機構。世界衛生組織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曾共同發表聲明,當母親無法親自哺育母乳時,應選擇適當來源的母乳餵食嬰兒,而母乳庫自93年成立以來,嚴格遵守北美母乳庫協會及英國母乳庫協會所制定之流程,且通過英國母乳庫協會的認證,截至目前為止,共有五千多位愛心媽媽 ,共捐了四千多萬c.c的母乳.,嘉惠了全國3,480位嬰兒,所以當天記者會的另一目的,就是對這些無償捐乳的媽媽們,致上最高的謝意。
當天記者會致詞和頒獎結束後,我立刻趕去公視陪先生出席辯論會,接著全程在舞台前當個忠實的聽眾,有些感想想跟大家分享…
1. 因為先生是現任市長,有義務對市民報告四年的施政成績,其中有很成功、引以為傲的地方,當然也有被質疑做的不夠好的,有待加強的,這些當然要更努力。
2. 全場辯論會,先生沒做負面人身攻擊,交叉詰問都是提出市政有關的議題,完全沒問到和政治或選舉無關的私人過往。(先生行醫27年,救治過無數重症病人,如今他 已經離開醫界四年多了,卻在離開這麼久後,才被猛打行醫過往。)
我覺得很棒的是,他當天的論述,已經做到一位首都市長的高度了。
今天去自家附近的東門市場掃街,媒體問我,先生若市長輸了,我們有何打算, 會不會覺得很可惜?
每一場選戰,有輸有贏, 盡力就好, 台北是一個光榮的城市,由衷希望每次 選舉過程,都能成為全國的表率,先生秉持公開透明, 不對人做負面攻擊,無論結果如何,我覺得他在整個選舉過程中已經贏了,至於連任與否,就交給選民決定吧。 醫生不可能成功救治每一個病人, 選舉也不是每場都能稱心如意,記得100年台大發生錯植愛滋器官事件,先生曾對我說,他遇到行醫以來最大的挫折,但他檢討改善,期待下次更好, 醫生會從治療失敗的案例中學習成長, 讓自己醫術更加精進,選舉何嘗不是這樣, 對這場艱困的選舉, 我們平常心,「 心存善念, 盡力而為」, 跌倒了,爬起來再向前衝,沒有人須要為一次選舉的失敗而永遠退出政壇。
世界衛生組織成立目的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評價
這周我想來跟大家講個讓人很傷心的故事,就是長駐阿富汗的人道醫生中村哲,上個星期跟同事乘車外出的時候,遭到不明槍手襲擊,結果包括中村哲在內,共有六人當場死亡。
現年73歲的中村哲,在1984年他就來到巴基斯坦西北部,與阿富汗鄰近白沙瓦城市裡的一家醫院工作。但因為看到太多阿富汗難民湧入白沙瓦,所以他在1991年乾脆在阿富汗境內成立了診所。
為了讓救援工作能更有效率的進行,他成立了白沙瓦會這個國際NGO組織,中村哲認為貧窮是當地居民健康狀況差最重要的因素,所以除了醫療服務之外,白沙瓦會還積極投入當地的水利和農業環境改善工程,希望能協助解決糧食不足的問題。2000年時阿富汗遭遇大旱,當時超過100萬人因饑荒所苦,中村率領的白沙瓦會為改善農地、確保水資源,到2006年為止開鑿了約1600多個水井。
但阿富汗在過去三十年沒停過打仗,有時連這些來救人的醫生們也被波及,2008年中村的醫生同事伊藤和也,就被當地的塔利班武裝分子綁架殺害,震驚日本社會。沒想到十幾年以後,中村醫生自己也發生了不幸事件。
更不幸的是,像中村醫生這樣的人道救援工作人員,被攻擊的現象,現在越來越多。
另一個跟中村醫生一樣引起國際矚目的,是在敘利亞內戰裡救了十幾萬人的「白盔隊」創辦人詹姆斯.勒梅席爾的離奇死亡事件。勒梅席爾被路人發現陳屍於土耳其伊斯坦堡自家公寓外的街道旁,伊斯坦堡的警方表示,初步調查推測勒梅席爾的死因應該只是跳樓自殺。案情看起來好像沒什麼疑點,但是很多人堅持勒梅席爾是被謀殺的。這個懷疑不能完全說是空穴來風,因為根據估計,白盔隊隊員每六人就有一人己經死亡。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在2018年針對醫療設施像是醫院診所的攻擊事件,死亡人數是156人,是2013年以來最高。但在2019年,只算到十二月初,在十個國家,己經有951次攻擊,死亡人數己經高達179人。明顯在上升當中。
看到這裡,大家不會覺得很奇怪嗎?這些人道救援的工作人員,不是提供醫療,就是救助窮人,都是做好事啊,為什麼要攻擊他們呢?
攻擊救難人員的動機有時候是經濟上的,比如綁架要求贖金,或搶劫物資。但越來越多的攻擊是基於政治因素。有時是救援人員所屬的NGO發表的言論,得罪了某某恐怖集團,又或是你什麼都沒講,單純因為你救了他認為你不該救的人。像敘利亞政府就在2012年明訂法律,不淮在反抗軍所在的區域進行緊急救治。有了這個法律基礎,後來敘利亞政府跟俄羅斯戰機,就常會故意轟炸救援人員,要不就進行綁架或虐待,這是為什麼在前線救人的白盔隊,會死傷的這麼嚴重。
但這幾年情勢越演越烈。對,我知道這己經聽起來像十八層地獄,但居然還有第十九層。本來救援人員說話小心點,或罩子放亮點,不要去跟恐怖組織討厭的人走太近,還可以避掉一些攻擊,但現在因為各國仇外的情緒越來越高漲,很多時候,他根本不管你是哪來的,你背後的NGO是哪一家,有沒有得罪過他,都不重要,他看你是外來的,就先砍了殺了再講。
結果是什麼呢?就是很多救援單位把招牌拿下來,識別證也不掛了,地圖上也不標示自己是醫院,省得招來這些惡鬼,我們低調點,這總可以了吧?錯!2015年的時候,美國在阿富汗不就炸錯了嗎?說要炸恐怖分子,結果炸到無國界醫師,不掛招牌的結果,就是敵人認不出來,連自己人也認不出來。豬隊友真的很恐怖啊!
很多國際救援團體就說,那我不要設在這麼危險的地方了,我設在隔壁國家,比如敘利亞內戰的時候,救援組織就設在土耳其或約旦,在非洲的索馬利亞發生戰事的時候,救援團體是位在西邊的肯亞。這樣總可以了吧?
錯!死更多。
只不過是從外國人變成當地的救援人員。當救援中心設在國外的時候,這些NGO就要訓練很多當地人做初步醫療工作,還要指揮他們趕快把人送出國來,要知道這些救援人員最危險的時候,就是像中村哲這樣在車上,要趕去另一個地方的時候,最容易被攻擊,現在一送要送到外國去,路途不就要長很多?更何況,還有路不熟的問題,這都增加了被攻擊的可能性。
更讓人擔心的是,當這些緊急救援單位遭到攻擊的時候,除了當場需要救治的病人,沒有辦法得到救治之外,在醫療人員因為害怕而都跑光了,會使這個區域連基本醫療都無法提供,很多地區就發生連小朋友的疫苗都無法施打的現象,過幾年很可能就會傳出傳染病大疫情,讓災難更擴大。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5Q_MabNhvc/hqdefault.jpg)
世界衛生組織成立目的 在 世界卫生组织75周年- YouTube 的八卦
2023年4月7日将纪念世卫 组织成立 75周年。1948年, 世界 各国走到一起, 成立 了世卫 组织 , 目的 是增进健康、维护 世界 安全并为弱势人群服务,使 世界 各地每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