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動到淚崩!》#英國媽媽封城日記
#我愛台灣 #我愛媽媽 #我愛婆婆
.
英國🇬🇧 因coronavirus死亡的人數,#今天破3萬人!超過原本no.1的義大利🇮🇹死亡人數。#成為全歐洲疫情慘重的第一名 😢。
.
我們一家四口,乖乖待在家沒有出門,已經整整45天!🥺 這樣整整45天閉關「修煉」的日子,老實說,媽媽我自己覺得已經達到人生新高境界。45天餐餐自己煮,45天從沒外食,45天從沒叫過外賣,45天24/7一打三膩在一起不分開。
.
可能上帝感受到我的思鄉,竟然讓我們在 #同一天!收到🇹🇼台灣寄來的愛心💗包裹📦!😭😭😭😭😭😭😭😭😭
.
#最有儀式感拆箱的一次
.
實在是太激動了!但病毒🦠太恐怖又無所不在,擔心運送過程。強忍著想拆開的情緒,先把包裹噴滿消毒水,並放在玄關先靜置整整24小時才敢開箱。
.
7pm一到,趕緊把孩子趕去房間睡覺後 💤,戴上手套🧤把包裹一箱一箱拆開。😭真的是 #邊拆邊哭!然後又 #邊拆邊驚喜開心地笑。
.
突然,覺得自己好像是身在戰亂打仗中的國家?隔了一個半月後,收到家書跟家鄉味!激動不已!不知情的人旁觀,可能還以為我精神錯亂了?一下哭,一下笑。
.
第一箱:台中娘家媽媽❤️ 寄來的包裹,裡面滿足了全家人的需求,不只食物連心靈精神都顧及到了。連我homeschooling的色紙、膠帶、美勞用品都有!竟然還有 #東泉辣醬 #鹽滷,怕我們太熱上火,連綠豆還有薏仁也買了!更誇張,還有紅麴跟花生粉!#看來媽媽對我這位廚娘期待很大😂
.
第二箱:竹南公公婆婆的愛💗 這一箱我跟老公都超激動!有滿滿的台灣味零嘴~~~~~全是在竹南有名的店買的,感覺根本是把目錄上的東西「通通來2份」的點菜打包!#大豬公 #豆乾 #芒果乾 #魷魚絲 #豆乾 .....全是我跟老公愛吃的。最感人的是,婆婆還專程去買四物湯中藥,要讓辛苦的媳婦補一補。🥺是不是超有心的婆婆🙏 (*聽說同時又第二箱,但是還沒到,可能被海關扣押中?)
.
第三箱:是我們很敬重的李老師夫婦,他們把我們全家疼入心!只問了地址,不惜重金專程寄超多書給孩子們看,還加贈好多台灣味的零嘴,甚至是古早味零嘴!讓我們感動不已!
.
最後一箱!是娘家&婆家,同心一起幫我們申請的口罩,裝成一箱一起寄出來!這一箱的意義很重,首先是感激台灣照顧到我們海外遊子👏 再來,也是最重要的!我很慶幸我的娘家、婆家都是一個家,不分你我一起同心 🙏
.
母親節就要到了,不管身為女兒還是媳婦,我都很幸福。有疼愛我的媽媽跟婆婆。說來慚愧,我卻無法為她們做些什麼。我能做的,就是好好照顧自己,好好照顧先生,更要好好養育我的孩子,讓婆婆跟媽媽可以放心💪。
.
#不管我們幾歲是否為人父母 #在爸媽心中永遠是個孩子
#有台灣跟家人當靠山 #英國再怎麼慘我也有勇氣面對
💪💪💪💪💪💪💪
.
#今天我所擁有的跟億萬富翁沒有差別!😎
#擁有最多的愛 #跟無價的家鄉味還有很多口罩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幸福工作坊》當愛情卡遇見能力強項卡工作坊~2019/01/26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1903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2/16(日)或 01/20(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
不管我們幾歲是否為人父母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幸福工作坊》當愛情卡遇見能力強項卡工作坊~2019/01/26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1903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2/16(日)或 01/20(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2019/3/8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5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不管你是為人父母,在教養小孩;還是領導組織,在規範、管理自己的部屬。你可能有發現一個現象,你越是嚴正「禁止」的事情,往往底下的人只要逮到機會,他們就會試著去做,試著去跨越那一條紅線。
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心理狀態呢?事實上,在上個世紀的60年代中期,史丹佛大學的強納生.福里德曼;他就做了一個實驗,探討這個現象。
他從加州的兩個學校裡,找來40個七到十歲的男孩。一次找一個男孩進房間,請他們為五個玩具給分,用來表示他們有多喜歡這些玩具,這些分數從0分到100分。
0分代表這玩具非常的爛,100分代表這玩具很酷。其中四個玩具都很普通,分別是「廉價的塑膠潛水艇」、「小孩子的棒球手套」、「玩具牽引機」,以及「玩具步槍」。
相反的,第五種玩具特別貴、也特別吸引人。可以說是當年玩具當中的極品,是60年代的尖端科技「電動機器人」。
等到這些男孩打完分數之後,研究人員告訴男孩說,他需要離開房間幾分鐘,去辦一點事情。他告訴男孩,可以隨意玩前面的四種玩具,就是那些很普通的玩具,但是不要去摸機器人。
他還清楚的對其中一半的男孩說,要是不聽話你會很糟糕。比如說,如果你玩機器人,我很生氣、我會處罰你、我會揍你…等等的,這種很嚴厲的威脅。
但是,對另外一半的小男孩,講的比較委婉;只是告訴他們,你不要玩機器人,那樣子不好。
在研究人員離開之,後留下的小男孩,都很渴望的盯著那個機器人;經過五分鐘之後,研究人回來,謝謝這些男孩子參與實驗,並且讓這些男孩離開。
那你可能很好奇。研究人員離開之後,這些男孩會不會經不起誘惑,所以為了解答這一件事情,研究人員在機器人裡面做了一個裝置,它可以判斷玩具是否被啓動。
結果發現喔,這40個男孩裡,只有2個男孩很有自制力,沒有碰機器人。其中一個來自於「嚴厲警告組」,而另外一個來自於「委婉勸說組」 。所以,我們可以發現,當這個誘惑實在太大的時候,不管你是嚴厲警告,還是委婉勸說,基本上都沒什麼效果。
不過呢,福里德曼的研究重點,倒不是在於短時間之內,有什麼樣的不同。他比較感興趣的是,這些男孩子透過這樣的過程,放到一個相對長的時間裡,會有什麼差異?
結果經過了六個禮拜,他派一個女性的研究人員回到學校,顯然是找同樣一批男孩做不同的研究。他一次找一個男孩進房間,叫他畫畫。之前那五樣玩具,還是一樣放在房間的角落。
小孩子畫完之後呢,研究人員告訴孩子說,現在可以玩任何玩具幾分鐘,這次他們對玩具沒有設限,每一樣都可以玩。結果呢,原本屬於那些「嚴厲警告組」的男孩當中,有77%的孩子去玩那個機器人。
而在「委婉勸說組」當中,則只有33%玩那個機器人。沒想到幾周前,不同的規定方式,會對於男孩子後續的行為,造成這麼大的影響。委婉勸說讓孩子變得更加聽話,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
可能的解釋有幾個哦,有些研究人員認為,這個和人類思考「威脅」的方式,是有關的。通常呢,只有在不希望對方做,他想做的那件事情的時候,我們才需要提出威脅。當對方越想做那些事,這時候就會需要越大的威脅,才能避免他去做。
所以,根據這樣的理論,當孩子聽到嚴重的「警告」的時候,他的潛意識裡面,就會想哇~只有在我真的很想做某件事情的時候,大家都不讓我做;所以呢,他們才會對我做這麼大的威脅。
於是呢,我一定是很想玩那個機器人。你聽出來了沒有?這是一個,因為你的外部威脅越大,反而造成當事人,他的渴望跟動機越強的內在歸因。相反的,當你委婉的要求孩子,不要玩機器人,這樣子反而讓他們覺得,自己其實沒有那麼想要玩機器人。
然而,也有另外的研究人員認為,當威脅的語言,一施加在男孩的身上的時候,馬上就把機器人,提升到禁果的地位,反而會誘發他內在底層的慾望。你越禁止,他就越想得到。
然而在學術領域裡面,也強烈質疑這樣的傾向,有可能是因為「好奇心」或「叛逆」的心態,但是大家都同意,這樣的效果很強大。可以用來解釋,為什麼你越禁止青少年抽煙、喝酒、開快車,而他們反而越是去做那些事情。
所以,不管在學術上的爭議是如何,如果你要孩子在成年之後,不會成為酒鬼,那麼請你在他成長的過程當中,好好的跟他談「喝酒」這件事情,而不是跟他說「你敢沾一滴酒,我就打斷你的狗腿」。
當你這麼說的時候,你正好啓動了他內在,原來喝酒是一個,這麼有誘惑力的事情;或者是你這麼強烈的禁止,看來這件事情挺有趣的。
如同我在教學當中常常說的,「別的對待,是自己教出來的」。而別人對很多事情,會有什麼樣的內在反應,往往也來自於,你所呈現出來的態度。
強力禁止、嚴刑峻法,或許在短時間之內,能夠得到一定的效果。但是,放到足夠長的時間裡的時候,它往往是弊大於利。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在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在1月26號開課的『幸福工作坊』。
這個『工作坊』呢,是由嘉玲老是擔綱,你會在這個『工作坊』裡面學會,怎樣去經營一段美好的親密關係。
不管你現在是已婚還是未婚,不管你現在有沒有親密關係的對象,我相信這個『工作坊』都會為你創造,更圓滿的幸福可能。我很望期待,能夠在1月26號的『工作坊』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4GT0JV3phA/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