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電影論時事】《重案對決》:為了保護家人,你會做到什麼程度?
2009年的《#重案對決》我很推薦看,爽度與討論度都很夠,有肌肉又有腦袋。由《300壯士》的傑拉德巴特勒 與影帝傑米福克斯主演。片中有一句很關鍵的台詞:
🎬 不是「你知道什麼」,是「你能在法庭上證明什麼」
It’s not what you know. It’s what you can prove in court.
他知道兇手就在那裡,但是司法制度無法實現他的正義。
為了被殺的妻女,他計劃了一個精妙天才的佈局、同時報復度又超高,是一部聰明、爽度高,大快人心的電影。
說真的,為了保護家人,我也屬於「#惡即斬」的新撰組理念。
但是,當劇情真的在現實中上演,真的做得到嗎?
接著就來分析囉。
-----------
在上一篇用一部台劇來論殺警案,討論在《#與惡》之後,我們這個社會真的改變了什麼?
➡️ https://link.leftymovie.com/RPMMG
大家都有很多回饋與討論
整理 #三個最值得討論的意見:
(建議先看完前一篇的法律討論
👉 https://link.leftymovie.com/RPMMG)
-----
🌟刑法第19條包含3項,#怎麼不提後面二三項?
「法普」時間,現行的刑法19條,已經在2005年修訂通過了。
19條第2項:
「行為時因前項之原因,致其辨識行為違法或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顯著減低者,得減輕其刑。」
簡單來說就是,第一項是「不罰」,第二項是「減刑」,到底該給哪個?
判決書第63頁(https://link.leftymovie.com/L3ZPJ)有提到,法官也斟酌這個好幾天,同時專業人員們也花了很多時間做驗證。
在確定他真的是「思覺失調症」後,採取了第一項。
判決書裡面也有詳細交代,為什麼會認定有思覺失調症,其實看完真的會懂。
大家常見的疑問,裡面都有回答到...
而且真的是各方面都有去查,反覆思索很多道後,回答詳盡的報告書。
跟上一篇文章一樣,如果相信專業的話,其實第二項是解決的。(當然,也可以不相信專業啦,那就是另外的討論,也可以。不過本篇先不提,我們先解決更大的問題)
-------
🌟問題比較大的是 #第三項:
第三項是這麼說的:「前二項規定,於因故意或過失自行招致者,不適用之。」
簡單翻譯就是:「故意的不算」
舉個例子🌰:
就跟你知道自己喝酒後開車會撞死人,就不能說自己「酒醉」(失去能力)來減刑。
因為你就等同故意殺人。
不只不算,還要加重罰!
這一點我也覺得非常合理,明知道自己有病,不就醫、不吃藥,就是仗著有法律保護的殺人執照嘛!
上一篇文章沒機會說的,其實就是想討論:
這「#保護傘」是該怎樣修?
是不是所有的精神疾病患者都免死金牌,有沒有什麼狀況是不算的?
這是我上一篇的認知。
感謝大家提供回饋,我才知道這一點的難處在哪裡。
--------
有個法律名詞叫做「#原因自由行為」,就會牽扯到一個討論:
「你要怎麼證明?」
你要怎麼證明:
「喝醉 等於 故意殺人」,每個喝醉的人,在喝酒前都蓄意犯案要殺人嗎?
那你要怎麼證明,每個不去看病的,都是故意殺人?
也就是文章一開頭提到的:
It’s what you can prove in court.
看到這邊,一定很多人會說,他搭火車前就買兇器要捅人了,明顯蓄意犯案。
判決書中在這塊,也有諸多的攻防。
不過,先釐清一下。
目前法理的討論是,「兩年前他的停藥」等於「這次火車的路程中就先捅了警察」。
如果可以證明,那第三項就能拿來使用。
何況,兩年前停藥他的說法是,他覺得自己已經好了,繼續看病會影響他去工作。
結果論來說,現行的法律跟證據下,這還不夠證明。
不過這就是為什麼需要一審、二審,檢察官才能針對不夠的地方繼續補充。
(即使有些證明真的天方夜譚,必須 #自由心證)
--------
查了一下,台灣刑法對於「自醉行為」(酒後鬧事)的法也都還不夠完善,不過我們還是趁前幾年的風頭,不斷地加重酒駕的刑責,試圖更完善 #整個配套政策。
那是不是該輪到精神疾病患者的相關法案了呢?
起碼,我們能不能夠讓執法能力更好執法。
起碼,我們有辦法透過法律,讓患者 #不敢不定期吃藥,必須固定就醫。
🌟新的問題會在哪裡? #怎麼保護你的家人?
問題會在配套,就是大家最度爛的「沒有配套」。
但是配套問題又多又大,已經很多文章在討論了,那我們也就先擺著。
因為,接下來討論的問題更大。
回到最開始的《重案對決》:
為了保護家人,我們會做到什麼程度?
我們都想保護我們的家人,問題是,你的家人是哪一種人?
是被害者,還是可能的加害者?
大家想想看,撇開新聞,你真實遇到「#兇手是精神疾病患者」的機率,跟你「#家人朋友就是那個精神疾病患者」的機率,哪個高?
應該很多人的家族裡、朋友圈,都有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發病的未爆彈...
或許發病的程度不一樣,或許發病的時間不一定。
不過,都有個 #共同點:
✳️ 他們隔了一陣子,都覺得自己沒病。
✳️ 一直看病領藥很花時間,會影響生活跟工作
✳️ 他們還是會發病...
我相信歷經過的,都懂這難處。
因為所有人都希望他好起來,不然會管他們,所以他們久了就會堅稱自己好了。
一直看病確實會讓他們不好找工作,反而更脫離社會。
家人也不可能不工作,專職照顧他們。
所以都可能是未爆彈,可能都還會發病。
這不就是《與惡》第一集的重點,「#加害者家屬的困境」嗎?
再次強調,文章一直都沒有要幫誰脫罪,沒有要幫法官脫罪,沒有要幫醫師脫罪,沒有要幫立法委員脫罪,也沒有要幫被告脫罪。
我只是在說現況,#問題就在這邊。
--------
我想保護家人「不變成被害者」,同時也想「預防他們變成加害者」。
--------
不解決問題,問題就會來解決你。
特殊個案當然「特殊解」,但是一再發生的狀況,就得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叫做面對問題。
這兩篇文章,都是想大家一起面對問題。
最近有個聰明的小朋友跟我說:
「掉到河裡不會淹死」
「沈沒在裡面才會」
(“You drown not by falling into a river, but by staying submerged in it.”)
我們掉到這問題很久很多次了,不做點什麼才會「沈沒」。
而最不需要做的,就是「沈默」。
我不是法律出身,懂得不多,感謝大家回饋分享。
說真的,這篇也只是拾人牙慧,整理歸納的文章而已。
但是,我在做我想做的事情,去了解我想解決的問題。
關心,了解,行動。
只是為了 #更好。
不用你上街抗議,從最簡單的來就好。
去找同樣關心事情的家人朋友討論。
去找你認識的醫師律師朋友討論討論。
去找你的立委、民意代表討論討論。
就算你是「出一張嘴」、「鍵盤討論」我覺得都好。
只有沈默,才會沈沒。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8萬的網紅HOO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聽說人之所以會挑食,是因為基因問題 你生來就不敢吃那樣食物,完全無法克服 不,我今天要來推翻這個論點 我要發明一種「絕對讓你不會挑食」的治挑食神器 讓我們一起輕鬆獲取健康 如果覺得很有趣的話,也請傳給朋友們看看吧 / 合作邀約請洽:互可工作室 西西 Email:info@hookuniver...
不敢不定期吃藥 在 HOOK Youtube 的評價
聽說人之所以會挑食,是因為基因問題
你生來就不敢吃那樣食物,完全無法克服
不,我今天要來推翻這個論點
我要發明一種「絕對讓你不會挑食」的治挑食神器
讓我們一起輕鬆獲取健康
如果覺得很有趣的話,也請傳給朋友們看看吧
/
合作邀約請洽:互可工作室 西西
Email:info@hookuniverse.com.tw
Instagram:helloiamhook
每週日18:30更新,其餘期間不定期突襲發片
點我讚:https://www.facebook.com/helloiamhook/
追我蹤:https://www.instagram.com/helloiamhook/
訂我閱(主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OOKhelloiamhook
訂閱我(第二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7NthWaMYHuHl2Dd4TSusjA
#醫療奇蹟 #絕對不挑食 #輕鬆獲取健康

不敢不定期吃藥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成為你想要的改變》搞定拖延與分心,找回掌控感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9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09k1c-8GUg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3g4mjq
【線上課程】《專業有價》~幫你兌現個人價值,讓客戶自動上門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8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gzZ4gloxB9M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3ch4rm
【線上課程】《提升你的心理免疫力》~駕馭壓力的五大策略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7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_YT1fDZYmTc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wugyq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8/15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5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topic/10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4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1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6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3hUVtIhDZ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QWLR2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3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2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新平台露出】受夠YouTube廣告?!
這裡讓你專心學習:https://odysee.com/@%E5%95%9F%E9%BB%9E%E6%96%87%E5%8C%96:c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MyMusic收聽:https://reurl.cc/Grb5XZ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不敢不定期吃藥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9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隱喻工作坊】認識自己的獨特,與潛意識做朋友~2020/05/23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165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 X Telegram 」:https://t.me/turnkeysolution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提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更新,透過心理學在生活裡的應用,每天陪你進步一點點;如果你想要每天都有所進步,歡迎訂閱我們的頻道。
你可能有認識一些人,他們好像無時不刻都處在生病的邊緣,而你是不是這樣的人呢?
如果你是的話,你可能會感受到這樣的自己,你很不喜歡、很不舒服,好像做什麼事情都沒有辦法,真正的發揮潛能、發揮實力。
然而如果我告訴你,其實這樣的想法、這樣的狀況,有可能是你為自己安排的一個保護機制,你相信嗎?
那麼聽到這邊,你可能會接著問「保護機制」到底要保護什麼?其實你要保護一件很重要的東西,叫做你的「自尊」,怎麼說呢?
在心理學裡面有一個說法叫做「自我設限」,我們透過自我設限的想法,我們會在很多事情的發生之前,去創造那些讓自己失敗的條件,如果你真的失敗了,那也只是剛好而已,因為你生病了,不是嗎?
但是如果你還沒有失敗,甚至表現得還不錯,這意味著你是天才啊,在生病的狀況底下還能做得這麼好;所以呢,你可能會發現「自我設限」其實是我們心裡的一個遊戲,也是一種弔詭。
因為如果按照最合理的狀況,眼前的事情假設它很重要,那你是不是要用最好的狀態去發揮它,去完成它呢?
可是也因為你認為它很重要,你可能會擔心萬一這麼重要的事情,我做不好,那是不是意味著我是一個很差的人?所以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我在這之前幫自己設下一個,自我設限的前提跟條件。
所以你可能會在求學階段認識這樣的同學,他們得到所有的師長的肯定,肯定他們什麼呢,肯定他們真的很聰明,然而一旦說到他們真的很聰明,就一定會接著下一句話,叫做好可惜,他就是不用功!
所以你想想看,如果在「自我設限」的思維底下,這樣的一句話:「他好聰明只是不用功」。
其實某種程度上,也提供了一個他自我保護的機制啊,因為他只要繼續不用功,他就可以繼續享受「我很聰明」這樣的說法。
可是一旦他用功了,萬一成績也沒有提升起來,那是不是連「他很聰明」的這個信念,也被推翻了呢?
所以呢,心理學家把自我設限,也稱作叫「提早合理化」;這是對未來的一種投資,倘若到時候真的失敗了,我們就可以有別的理由可以怪罪,而不用承認是自己其實能力不夠啊!
在「自我設限」這個領域裡面的相關研究,最有名的就是心理學家~伯格拉斯跟瓊斯,在1978年他們所做的研究。
他們在研究裡面請學生,去考一個很難的考試,無論學生的表現好壞,都告訴他們得到了滿分,他們假設學生會因為這樣子自我感覺良好。
所以如果有機會可以選擇的話,他們都會想要繼續的保有自己的自尊;於是呢,在第2次的測試之前給了學生選項。
兩個選項,第一個選項是,他們可以服下減弱表現的藥品;而第二個選項,就是他們可以服下強化表現的藥品。結果你猜猜看,大部分的人都選擇了哪一種藥呢?
答案就是,大多數的人都選擇了「減弱表現」的藥,而這個藥是假的,但是這個行為的選擇卻是真的!
博克拉斯跟瓊斯後來就說,他們的研究指出,當你成功了卻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成功,你的內心就會懷疑,自己是否真的具備了贏家的條件;也因此呢,在未來的能力測試裡面,你的風險就會提高,而對失敗的恐懼也會一樣的發生。
所以與其在事後編造太像謊言的藉口,不如事先先創造條件,讓這個藉口看起來比較說得通。
所以對這些學生來說,當第二次的測試之前,他吃下了減弱表現的藥,那當他第二次的測試結果不如預期,那就可以說,是因為吃藥造成的。
如果第二次的表現真的很好,那不就是再次證明自己真的很天才,吃了減弱表現的藥,還能考得很好;所以呢,透過這個實驗呢,我們就可以判別出兩種人。
一種人就叫做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寧可不斷的保有自己,可能是很稀薄、很微弱,沒有任何證據力的自尊,他就是想要讓自我感覺良好。
然而有另外一種人叫做他願意面對現實、他願意去好好的做健康檢查、他願意好好的去做準備,去接受任何的挑戰,無論是考試,無論是工作,還是去創業。
如果這一切的努力,到最後造成的結果不是很好,沒有關係,至少我可以很真實的知道,我之於這件事,我的程度到底在哪裡,而不是活在一種自己騙自己的幻覺裡面。
所以呢,關於自我設限的研究,就讓我想到最近哦,我們幾乎所有人都很關心疫情,可是如果當我們放眼國際,其實歐洲跟美國,為什麼隨著時間的推衍,他們的疫情,似乎到了一個無法控制的狀態。
而反觀台灣,雖然我們最近的案例增加了不少,可是多數都是境外移入,我們真正的本土案例,其實相對是很少很少的,我想這裡面就區分了很大的不同。
因為在台灣我們並沒有活在一個假象,沒有活在一個自我安慰說一切會沒問題的幻想裡;我們從一剛開始就超前部署,我們從一剛開始就想很務實的去面對,並且做好準備。
然而在美國或者在歐洲呢,一直到今天,不管我們透過任何媒體的管道裡,我們看到的是這些歐美人士啊,他們連戴口罩都會覺得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然後還做出一些很光怪陸離的行為。
甚至於在歐洲有個市長,他還很無奈的開直播,去告訴他的市民說,怎麼你們以前都不慢跑,現在全部都要出來慢跑了?
等於這些人他們完全無視於這個疫情的真實狀態,他們寧可活在一個快樂的想象裡;然而這些快樂的想象,衍生出就是歐美現在這麼嚴重的疫情啊!
在我認為疫情總會過去,但是關鍵在於,我們透過這個過程學到了什麼?
回到你我身上,我們還要繼續的透過自我設限,讓自己活在自我感覺良好裡面嗎?還是我們要面對真實,活出一個自己真的想要的人生呢?
這個思考題就留給你了!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還有Podcast的頻道,歡迎你訂閱,並且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用最具體的行為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我們近期推出的線上課程叫做【自信表達力】。
我想哦,在這個疫情肆虐的今天,我們必須要學著透過遠端的工具,把自己的想法去告訴別人。
然而遠端的工具,跟直接面對面的互動,它最大的差別就在於,當我們面對面的互動,有一些我們沒有講清楚,或者是我們的表達比較模糊的地方,還可以透過很多問答互動,來得到澄清。
可是當透過遠距溝通,那這個時候就很考驗你表達的能力了,其實要做好表達並不困難,關鍵在於我們可能沒有學會怎麼樣去思考,並且去設計我們內容的方法?
那在【自信表達力】裡面,你將用最有系統的方式,學會怎麼樣思考並設計自己的內容。
這一門課從推出到現在,已經受到很多朋友的喜愛,並且有很多人也跟我回饋這門課,對他們的具體幫助,所以我很期待你的加入。
希望能夠跟你一起前進,相關課程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歡迎你把握機會,那麼今天就跟你聊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不敢不定期吃藥 在 必利勁ptt醫師講解:一個真實早洩患者使用|老中醫補腎丸 的八卦
為了保證品質,醫師對必利勁的吃法、用量、作用都做了詳細的介紹,在文章最下面有閱讀延伸,為了患者的身體,會不定期,不定時的詢問使用必利勁患者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