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拆除兩蔣銅像,我敢打垮文化台獨
終究,綠營黑手伸向「中正紀念堂」!
近日出爐的促轉會報告,打算拆除中正紀念堂蔣公銅像。民進黨意圖激化社會對立,掩蓋執政無能的事實,我們更要大聲講清楚國民黨對台灣的貢獻,並且強勢監督民進黨執政的失德失能。
過去在桃園縣長任內,遇到民進黨在全台各地鴨霸拆除兩蔣銅像,破壞歷史記憶、傷害榮民與許多人的情感,我很心疼,四處收羅破碎的銅像,在桃園成立「兩蔣文化園區」,現已保存200多座兩蔣銅像,也成為成功的觀光勝地。即便是民進黨籍的鄭文燦市長上任後,都表達尊重態度並延續這項政策,顯示這項作為廣獲人民肯定。
我要質問民進黨與促轉會,你們有惡膽想方設法拆除銅像,那有沒有決心敢抹去兩蔣為台灣奮鬥的一切痕跡?
要不要拆除金門烈嶼的八二三砲戰勝利紀念碑?
要不要拆除手機裡的台積電晶片?
要不要拆除中山高速公路?
要不要終止中鋼冶煉?
要不要拆除桃園國際機場?
民進黨的東廠只敢蠻橫拆除有形的銅像,但改變不了永恆的史實,只敢用掩耳盜鈴的態度作清算鬥爭,卻不敢面對國民黨對中華民國、對台灣這塊土地的貢獻。
反擊文化台獨,我接下來有三個行動方案:
1⃣️當民進黨破壞國軍光榮記憶:
我近期頻繁與退役軍人們會面,朱立倫要跟他們共商保衛銅像的抗爭計畫。在法律與其他行動層面,如何阻擋拆除、保存歷史呈現的方式,都是我們要努力的方向!
2⃣️當民進黨破壞黨史與國史:
未來我們要加速推動黨史資料數位化、策展化、影音化,活化黨史、宣揚真相,讓民進黨對史實不能遮掩也無法毀謗!
3⃣️當民進黨用文化台獨竄改這片土地的記憶:
我們應該要在台灣各地增設兩蔣史蹟巡迴展覽,讓兩蔣與國民黨保衛台灣、建設台灣、用行動愛台灣的事蹟廣為人知、代代流傳。
對歷史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但真相只有一個。朱立倫會窮盡努力,保衛歷史記憶、呈現史實,持續向文化台獨宣戰,不容青史盡成灰!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hul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正義終究沒有缺席 太原戰役指揮官王靖國將軍入祀忠烈祠 太原保衛戰,是國共內戰中最慘烈的一役。根據中國大陸2009年所攝製的紀錄片《決戰太原》報導,太原之役,是其所謂「解放戰爭」中,歷時最長、戰鬥最激烈、付出代價最大的攻堅之戰。 山西太原在國軍死守了六個多月,直到彈盡援絕...
不容青史盡成灰 在 馬英九 Facebook 八卦
民國34年(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東京灣美國密蘇里號戰艦上,向同盟國遞交無條件投降的《降書》。70年後的同一天,我參加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及慶祝104年軍人節活動,並頒發「抗戰勝利紀念章」給在場多位參與過抗戰的先進們。
近年來,「誰領導抗戰」的爭議成為國內外關注的焦點。我必須嚴正地指出,民國26年至34年(1937-1945年)間,中華民國抗日戰爭的領導者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
十年前,抗戰勝利60週年時,中共曾經肯定國軍領導「正面戰場」,但強調共軍在「敵後戰場」的領導,是抗戰的「中流砥柱」。事實上,隨著大量史實公開,我們可以清楚看見,抗戰期間不論「正面」或「敵後」,國民政府始終居於領導地位,中共也不是「中流砥柱」。
1. 在22次會戰中,中共唯一參與的所謂「正面作戰」,是民國26年的「平型關戰鬥」,殲滅日軍500餘人的輜重部隊。此後,中共就轉往敵後從事游擊戰,採取盡量避免與日軍正面交鋒的策略,以保存實力,併吞地方部隊,甚至攻擊國軍,擴大自身地盤。
2. 抗戰8年268位殉國將領中,僅有1位前八路軍的少將副參謀長左權屬於共產黨,其餘267位均不是共軍。抗戰過程中,國軍傷亡人數超過320萬餘人,共軍傷亡為20萬餘人。
3. 1941年我國對日本宣戰,加入同盟國,蔣中正出任盟軍中國戰區最高統帥。1945年,日軍無條件投降,出席9月2日東京灣盟軍受降典禮的中華民國代表是軍令部長徐永昌,不是中共代表;在南京舉行的中國戰區受降典禮,由中華民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將軍,以中國戰區全權代表身分,接受日本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簽署的降書,也不是中共代表出面。當時全中國大陸分為15個區受降,15位受降主官都是國軍代表,沒有中共代表。
以上史實在在顯示,二戰期間領導全國軍民抗戰者為中華民國政府,不是中共。
歷史的真相只有一個,抗戰是國民政府蔣中正委員長領導全國軍民艱苦奮鬥的結果。這是客觀的「史實」問題,不是主觀的「史觀」問題。沒有抗戰勝利,就沒有臺灣光復,中華民國就沒有現在的和平與繁榮。長期以來,中共自稱其領導抗戰,共軍是抗戰的「中流砥柱」,忽視國民政府領導全國軍民對日抗戰的事實,令人十分遺憾。
八年抗戰是中華民族歷史上規模最大、死傷最多、影響最深遠的民族保衛戰。兩岸同屬中華民族,同為炎黃子孫,都應該忠於抗戰史實,永誌不忘。大陸當局已經不是70年前延安時代的格局了,應該有完全不同的高度與胸襟,大陸當局應以「面對歷史,實事求是;面對老兵,將心比心」的態度,公開表示「八年抗戰是由國民政府領導、中共參與輔助」,既符合事實,也展現高度,才能獲得海內外華人的肯定。
此外,近來國內對臺灣人的抗日與抗戰有一些討論。我絕對尊重不同族群的歷史記憶,也明白人民面對時代與命運,有許多無奈與感傷。但是臺灣人反日與抗日,要比大陸人民至早少30年。許多前輩,為了反侵略與反殖民前仆後繼,付出心血乃至生命。例如新竹的姜紹祖、吳湯興、徐驤,臺中的林朝棟、「抗日三猛」林少貓、簡大獅、柯鐵虎;臺南「噍吧年事件」的余清芳;霧社事件的莫那魯道。推動非武裝抗日,爭取設立議會、自治民主的林獻堂、蔣渭水、廖進平等人。這些史實都證明臺灣當時雖然為日本的殖民地,但他們效忠的祖國並不是日本,這個事實,不容任何人「選擇性遺忘」。
于右任先生的名詩句:「不容青史盡成灰」,就是我的基本信念,也是中華民國面對國史應有的態度。慶祝抗戰勝利,不是要挑起仇恨,而是要譴責侵略;不是要炫耀勝利,而是為追求和平。
出席「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暨104年軍人節表揚大會」談話全文連結:http://goo.gl/S3YK5O
不容青史盡成灰 在 洪秀柱 Facebook 八卦
【洪秀柱對李前總統就釣魚臺主權發言的嚴正聲明】
日前,前總統李登輝先生在日本受訪時,再次聲稱:「尖閣(釣魚臺)是日本的,不是臺灣的。」我對此感到匪夷所思,一個中華民國的前總統,居然公開拋棄自己國家的主權,把自己國家的領土送給別人,喪權辱國莫此為甚!
李前總統在回應總統府聲明時,竟要馬英九總統「好好去讀一讀歷史,認清釣魚臺是日本的這個事實」,這一點更令人感到憤怒!
無論從國際法、歷史、地理、地質、使用等觀點而言,釣魚臺列嶼屬於中華民國固有領土不容置疑。我要再次嚴正聲明:「釣魚臺是臺灣宜蘭縣頭城鎮的管轄領域,釣魚臺是臺灣人的土地,釣魚臺是中華民國的領土!」
回歸歷史,日本外務省編纂公開的《日本外交文書》中,已明確記載了日本企圖竊取釣魚島的經過與企圖。相關檔案清楚地顯示:1885年當時日本政府雖覬覦釣魚島,但完全清楚認識這些包含臺灣在內的所有島嶼主權不屬於日本,不敢輕舉妄動。
時任外務卿,後來的外務大臣井上馨,更在回覆山縣有朋的文書中提到:「…。清國對各島已有命名,近時清國報紙刊登我政府占據臺灣附近清國所屬島嶼之傳言,對我國懷有猜疑。屢促清政府注意。值此之時若驟然公開施立界碑,反易招致清國之猜忌。...。至於建立界碑之事、開發諸事,當以俟諸他日為宜。此次勘察之事,不宜見諸官報及報端,萬望以之為念。…」
李前總統不斷強調要讀歷史,但很可惜的,我們的教科書中對於日本企圖竊佔我們土地、以及殖民掠奪的歷史的確不足,就連李前總統對於歷史都有錯誤的認知,這一點實令人感到悲哀。
一位有志於國家領導人的政治人物,必須負責任的向全民交代他對國家主權的看法。在此我也呼籲民進黨的蔡英文主席對這件事一同表態,因為我們絕不容許任何人以任何形式,來傷害中華民國的主權與領土!
洪秀柱 104.07.25
#洪秀柱 #主權 #釣魚臺 #不容青史盡成灰
不容青史盡成灰 在 hulan Youtube 的評價
正義終究沒有缺席 太原戰役指揮官王靖國將軍入祀忠烈祠
太原保衛戰,是國共內戰中最慘烈的一役。根據中國大陸2009年所攝製的紀錄片《決戰太原》報導,太原之役,是其所謂「解放戰爭」中,歷時最長、戰鬥最激烈、付出代價最大的攻堅之戰。
山西太原在國軍死守了六個多月,直到彈盡援絕,於 1949年4月24日城破淪陷,守城最高軍事指揮官第十兵團司令兼太原守備司令王靖國將軍被俘,兩年後病死於中共獄中。半世紀多來,此一悲壯、忠烈之事蹟,無形中已被湮滅。
然而,正義雖然遲到,終究沒有缺席,事隔七十餘年,今天(三月二十六日)上午八時三十分,陸軍司令陳寶餘上將主持了王靖國將軍入祀國民革命忠烈祠的儀式,算是政府正式還了王將軍一個公道。
參加此一入祀儀式的王氏家屬,包括王將軍的哲嗣王壽來、王福來與他們的家人,此外,還有中央軍事院校校友總會秘書長廖旭東少將、副秘書長鍾傳濤少將,以及山西同鄉代表徐寶壽等鄉賢多人到場觀禮。軍方莊嚴肅穆的入祀儀式結束後,王將軍的後人隨即在武烈士祠舉行了家祭。
入祀案申情人王壽來(前文化部文資局長)百感交集地對外表示,在1949年國共內戰的最後階段,徐蚌會戰結束不久,被三十多萬共軍團團圍困的太原城,岌岌可危。他同父異母的姐姐被共軍派遣入城勸降,王將軍對女兒說:「妳革妳的命,我盡我的忠」,由此亦可見出其奮戰不屈的決心。
王壽來固然很感謝現今政府肯定他父親英烈的事蹟,最終能讓其入祀忠烈祠,但此一作為來得太遲,他高齡的母親及長姐皆已謝世,她們生前若能親眼見到這一幕,必然很感安慰,而不至於抱憾以終。
去年八月底王壽來在臺北「華山光點電影館」發表了他個人贊助,由台北市前文化局長謝小韞監製,黃玉珊、陳堯興兩位導演聯合執導的紀錄片《故人故居故事,一代名將王靖國》,彰顯了王將軍當年率領軍民死守太原的英烈事蹟,也還原了國共內戰中最慘烈一役的歷史真相。
D82C3BA0-C560-426C-B94D-DC67F461405C.jpg
當時,應邀出席此一特殊題材紀錄片發表會的眾多來賓,包括電影界、藝文界、教育界、新聞界的朋友,他們在觀看此片時無不為之動容,甚至不禁熱淚盈眶。前國安會秘書長胡為真先生觀後致詞說:「所謂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我們應把自己所知道的真實歷史還原出來,讓國人知道我們的先人是如何用其生命捍衛這個國家。」
這部抱持「不容青史盡成灰」信念所攝製的紀錄片,引起相關政府關部門及人士的重視,對王靖國將軍得以入祀忠烈祠,顯然起了關鍵性的作用,凡此各方種種的努力,王壽來說他都看在眼裡,感激於心。
不容青史盡成灰 在 陳其邁 Youtube 的評價
水火無情 但自由民主有聲
美國知名歌手巴布狄倫曾寫下,「一個人要走過多少路,才能稱之為人?」而一個城市、一群志士,又要經歷多少,才能實現心中的理想?
這是今天參觀「返校實境體驗展」與「若水,如火,有聲:一個關於行動的展覽」後,我內心裡浮現的疑問。
從遊戲、電影到展覽,「返校」帶我們回去的,是那個「有耳無嘴」的年代。展覽沒有電影裡恐怖的特效,但那一綑懸吊在鮮紅旗幟前的繩索,是讓許多老一輩台灣人,從睡夢中驚醒的鋼絲。
2019年的香港人,展現出無比的勇氣與意志,無懼威權、催淚瓦斯、甚至實彈,為了煲底相見之約,絕不輕言放棄。
無論是二二八受難者家屬的台灣前輩,或是居住在高雄的香港年輕朋友,他們都有共同的堅持:揭開矇住軀體的麻布袋與面具,讓公義與真相,在豔陽之下綻放耀眼的光芒。
不容青史盡成灰。這是我晚上在衛武營聆聽二二八紀念音樂會的曲目時,所得到的答案。
自由民主之路,高雄、香港,我們一起繼續走下去。
不容青史盡成灰 在 hulan Youtube 的評價
黃玉珊導演表示,在執導這部紀錄片過程中,從走訪陽明山閻錫山故居,再前往山西太原王公館、閻錫山故居(河邊民俗博物館),從空間進入歷史、人物和故事,極具意義,從倡議到開拍、後製、審片、殺青,費時三年,始終是抱持「不信真理喚不回,不容青史盡成灰」的信念,追求真實,試圖回溯一段值得人們記憶的歷史。
該片紀錄片的推手前文化部文資局局長、王靖國將軍之子王壽來表示,《故人故居故事,一代名將王靖國》是講述在離亂時代,一個軍人家庭的辛酸故事。拍此紀錄片的目的及核心意義有4點,第一「追溯國民政府在二戰後政局動盪之際,由行政院長閻錫山播遷來台的一段往事」;第二「呈現閻錫山先生和王靖國將軍的特殊淵源」;第三「彰顯王將軍率領軍民死守太原的英烈事蹟」;第四「還原國共內戰中最慘烈一役的歷史真相」。
根據中國2009年紀錄片《決戰太原》中的報導,太原之役是其所謂「解放戰爭」中,歷時最長、戰鬥最激烈、付出代價最大的攻堅之戰。山西太原在國軍死守6個多月後,於1949年4月24日城破淪陷,守城最高軍事指揮官第十兵團司令兼太原守備司令王靖國將軍被俘,2年後病死於中共獄中。半世紀多來,此一悲壯、忠烈之事蹟,無形中已被湮滅。王壽來今(29)天出席發表會現身說法,道出他為尋根,退休後回山西走訪父親的故居,甚至尋找到其父的出生地五台縣新河村。
不容青史盡成灰 在 不信青春喚不回不容青史盡成灰海上低回成功宴萬里江山酒一杯 ... 的八卦
2016/06/18 - 不信青春喚不回不容青史盡成灰海上低回成功宴萬里江山酒一杯Cindy's Arts 1569 S Fairway Dr. Walnut California Shop Phone 1 ***-***-**** ... <看更多>
不容青史盡成灰 在 不容青史盡成灰- 20211109 第199期- YouTube 的八卦
Squirrel VPN在手机应用商店中找松鼠VPN(SquirrelVPN或Ganan Net)用手机注册。可得到3天的免费使用。登录进入https://squirrelvpn.com/ ,点击右上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