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414000692-260112
看看這則報導,我不介意幫這則報導衝些人氣,看完後請你們看看我要說的話,然後如果你們覺得有道理,請幫我轉po這篇文章,直到它不可能再被記者以斷章取義的方式又做一篇報導為止:
日前我po了這幾張照片,原因當然是好玩,而且我玩得很認真。我是自拍的,那是我的褐色大門,我用躺在地上頭頂著牆壁並用力抬腿的方式來固定自己身體,花了許久時間連拍了七八十張的照片,才從其中選出這麼滿意的一張。
沒錯,就是好玩…我覺得"肛門處的肌膚竟然不能美肌"這樣的衝突很好笑。
幾年前一場白色派對舉辦當晚,我也在臉書上po過一張抹滿了痱子粉的陰囊照,取名"白趴照",當時在家中的我覺得,在臉書上一堆"跑白趴的照片"之中,有一張"白懶趴的照片"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在我的思考當中,這麼做並不是為了呈現我的陰囊然後還為了美化它而幫它撲粉,而是為了呈現對"白趴"這兩個字的聯想,不惜拍攝我抹白了的陰囊…這就是我的幽默感,我的重點是放在"聯想",而帶著有色鏡片的人看到的重點可能就會是"陰囊"。
這次也是,因為我看到似乎很多人在解放奶頭,我想著"那為什麼不能解放肛門呢?" 所以我這麼做了。你可以說我天生反骨,我的確為了趣味性而翻玩了這個議題,但這也不代表我不支持解放奶頭,因為我覺得關於這兩者的思考基本上是同一件事:"為什麼這樣的行為,這樣的圖像,甚至只是這樣的詞彙,要被定義為骯臟不可見人?" 身體的解放是表象的,它真正的意義是思想的解放,無關性別。
對了,如果你問我為什麼不跟著解放奶頭就好,你也可以在網路上搜尋一張幾年前我全裸穿著喬丹11代的照片---當時我沒解放的只有我的腳。
我想說的是,不管是要解放哪個部位,如果沒有傷害他人,為什麼這件事不能因為好玩而去做?如果這還需要冠冕堂皇的理由,那算什麼解放?當然如果現在有人慫恿我再po這樣的照片,我也不見得會做,因為要做不做是我的自由,有這樣的自由才是真解放。當然,自由是自己選擇所要承擔的責任,所以如果有人因此檢舉我妨礙風化猥褻什麼的,我願負法律責任;對於沒法感受我幽默的人的批評,我也只能選擇接受,而我對於接受的選擇,是笑看,至於我對於笑看的表達,是我臉書粉絲頁面上的那兩行詩。
請注意,我拍攝的是一張正面視角的肛門照,並不是性交照,同時,我也不覺得肛門有比奶頭低級下流。如果有人覺得奶頭照可以po而肛門照不能po的話,那他也只不過是一個想看奶而非真正支持解放運動的人。
然而,當"記者"這個名詞已經在某部分的網路世界一點一滴地被染上了負面的印象,還是有人在面對這樣的工作時,用一種不專業不負責任的態度來行使他們身為記者的權利,當他們在對這樣的題材見獵心喜的同時,已經忘了看清事物本質,而是又下意識地開始一整套搶點閱率的SOP。
雖然這是有點扯遠了(我就是這麼愛聯想),我還是要說:這樣的心態是不對的。而我所能想到的最令人無奈的情況是,即使這些記者朋友之中真的有人心裡知道這不好,但大都還是用同樣的態度在處理同一則新聞。
很多事,你已經習以為常了,也不代表它就一定是對的。
好比,儘管所謂權貴自有他們的"原罪",也不代表媒體就可以為了點閱率收視率,用轟炸用扭曲用刻意放大的方式,來操弄,來加深不同族群之間的對立;也不代表"非權貴"就能無限上綱地把欲加之罪放在這些罪人頭上。
而關於這位吳姓記者所寫的報導內容,我有三件事想對這位記者說:
一.
昨天下午你打電話給我們公司Kitty,她沒接到,你就打給迪拉胖,當時在忙的迪拉懶得跟你多講,於是告訴你這是很單純的事,沒有動機(他馬上就告訴我了)。然後你沒好氣地說"你們很奇怪耶!"掛上了電話…到了凌晨就出現這樣的報導。我覺得,你要報導這件事我沒話講(雖然我是覺得報導這件事比我做這件事還無聊),我看過其他的報導,儘管沒寫好話,至少在"網友反應"這方面呈現了比你多的真實,而不是像你寫得好像在操縱輿論一面倒地指責我一樣。你加諸的個人觀點和情緒字眼只是讓我覺得你因為要不到你想要的答案,從下午氣到凌晨,然後帶著負面情緒寫了這篇報導。
二.
你報導中的"嘻哈歌手挑戰禁忌列表"顯示你沒作功課為交差而應付。請搞清楚,張震嶽和謝和弦是搖滾歌手,就算他們不覺得自己搖滾了,也不會是嘻哈歌手;就算他們也喜歡嘻哈好了,如果你去問他們,或是去問嘻哈圈與搖滾圈的人,我不相信他們的答案會是嘻哈歌手。你在音樂上不作功課也就算了,製個表還胡亂拿案例硬湊,請問…我可以笑你嗎?當然,我看到報導第一時間就已經笑過了,我相信看著你製的表而知道事實的人們也會笑你。但他們不會告訴你,他們懶得跟你說的原因是 "這樣的素質,不意外"。
在這事件裡面(很多其他新聞亦然)我總是看到想帶風向的媒體以及被煽動的觀眾,接著這些被煽動起來的觀眾就會被稱為"多數網友"或"民眾",他們的批評就會成為"多數網友的意見"或"輿論",這公式簡化之後就變成"記者個人觀點=輿論",然後當事人的回應就會變得像在跟輿論作對…我想請問你,你所謂的多數是在哪裡看到的多數?你真的有去比較孰多孰少嗎?請問你是在整個浩瀚的網路世界中去作統計的嗎?還是只是看了幾則合你意的評論?至少在我ig和臉書,我看到不少幽默回應我的網友,當然其中也有覺得噁的,整體來說我也並沒有去比較何者較多,但也不是像你講的"多數網友"這麼誇張,而且,我相信有點腦袋的人看到這裡都會覺得我這段敘述比你的報導中肯得多。
三.
我不知道這件事有什麼好訪問李明依大姐(加個大姐,畢竟她這麼早就在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了)的,選她為訪問對象是因為藝人裡只找得到她想回答這問題?或者你們很熟?我就不多做揣測,但我想跟你說,不是加幾個名人進來助陣,這就是一篇好報導。同時你這位娛樂記者可能也沒有搞清楚我不認為自己是演藝圈的人,我只是個做音樂的;在演藝圈你們有你們的規則,也或許可以讓我混不下去,但音樂是沒法被封殺的,因為現在是令你們又愛又恨的網路時代。
我很少對社會現象講出我的看法,但我講的事情,其實每天都在發生,這很無奈,我不知道怎麼改變這些事,因為其實我一直無法拿捏跟這世界最適當的距離;或許我也無力去改變,就像無法幫肛門正名一樣,我只知道這樣的媒體記者一天不消失,台灣永遠無法從巨大的焦慮中解脫,也永遠都會是被洗腦洗到得健忘症的。
當然,各位朋友還是可以覺得我很無聊或是神經病,我都不否認。我只想問,是"呈現身體器官事實的照片"比較下流,還是"因為得不到想要的答案而以發洩態度寫的報導"比較下流呢?
歐,至少我確定不是"無禮"就比較"強"。
不可數名詞列表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
【就像台灣的衛服部長,還有紐約州州長一樣,美國總統川普也從3月中疫情升高以來,就親自站上第一線,主持每天的疫情匯報記者會,但和台灣與紐約州官員不同的是,川普的記者會往往只有前幾分鐘念稿子的部分,是真正在談疫情還有政策布達,念完稿子之後,川普就開始自由發揮,天馬行空,把記者會當成了造勢場子和跟記者抬槓的鬥嘴大會,許多華府人士早已預言,這樣下去早晚會出事,結果在上一個星期四,23號的疫情簡報會上,果然,川普的發言就引發了嚴重的後果:他建議專家可以去研究,能不能把消毒水打入人體,來殺死新冠病毒,結果美國各地緊急電話響不停,迫使各地方政府,甚至是清潔用品的廠商都出來嚴正聲明,絕不可以用內服的方式,來使用消毒水;然而,即使不斷在幫倒忙,扯後腿,川普仍然堅持不肯從防疫第一線退下來,甚至還說要主導新冠疫苗的研發計畫,說穿了,還是因為是他捨不得離開鎂光燈的照射,好大喜功的個性在作祟。】
{內文}
或許,從此之後,他們會在美國總統被選舉人資格裡,加一條:「要有常識」
(美國總統/川普)
謝謝,那個,我想你們當中有些人可能會問...,如果你們也像我一樣對這方面很感興趣,那就是:如果我們在人體內注射大量的...,不管是紫外線還是其他高能量光束,...我想妳剛才說這方面還沒人研究,但你們會開始研究...,然後我告訴妳:如果我們把光束射入人體,可能是透過皮膚或其他方式...,妳剛才也說會去研究看看,應該會很有趣,沒錯,然後我看到報告裡又提到消毒水,一分鐘內就殺死病毒,一分鐘,有沒有可能我們也把它注入人體,達成消毒效果?,因為妳知道病毒會入侵肺部,造成肺部嚴重傷害?所以,我覺得你們可以請醫生,好好研究一下這方面,但我認為這真的有潛力,可以試試,這個光療的概念,照下去一分鐘...真的很厲害
時間:4月23號,星期四,地點:白宮西廂媒體簡報室,這一天,美國總統川普在他3月中以來,幾乎每天親自上陣,動輒兩個多小時的疫情簡報中,發表了這一小段,看起來像在對身旁專家發問,又像是跟在自己對話的「消毒水與紫外線」隨興發想,在出口後24小時內,立即傳遍全美各地,上了全球各大媒體版面,令所有專業的醫師和學者瞠目結舌,讓在野黨甚至同黨人士都不敢領教,而對長期不齒於川普言行的美國主流媒體來說,更像是路上撿到槍,外加一挺加農砲。
(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家/米納)
這真的很荒謬,我是說,你不能把「藥物」說成是「消毒劑」,沒有「消毒劑」這種名詞
(東安格利亞大學醫學系教授/杭特)
...這是我至今所聽過最不負責任、最愚蠢...,有關新冠病毒治療方法的言論
(紐約市衛生局長/芭巴特博士)
很顯然,消毒水不是讓你「內服」用的,不管從嘴吧、耳朵,還是鼻子...任何方式都不可以
(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
他說什麼?「我們可以把清潔劑之類的東西注射到人體,殺死病毒」,很顯然,也很悲哀地,這位總統沒聽懂專家的話,不管哪位專家...如果他有聽的話
(共和黨馬里蘭州州長/荷根)
發出錯誤資訊,或是隨口漫談會造成大眾的混淆,我們收到數百通民眾打給消防隊,還有公衛熱線的電話,詢問到底可不可以喝清潔劑或是酒精消毒液,來對抗病毒
(《深夜秀》政治嘲諷影片)
哈囉,我是清潔先生,你是否害怕浴室長霉?又擔心新冠病毒?選我就對了!今天就買一罐「清潔先生」,任何髒汙都能清除流理臺、浴缸、內臟器官,全都有效!用了之後,浴室和體內,都清潔溜溜,還有檸檬香!
(《周末夜現場》政治嘲諷影片)
你可以說它是「病菌」,也可以說它是「流感」,或「病毒」,你要怎麼說它都可以,我想沒有人知道它到底是什麼...我們「知道」它是什麼
疫情在美國本土爆發以來,川普不求甚解、不以為意,不知疾苦也不能解決問題的輕率發言,信手拈來,比比皆是,輕易就集結成嘲諷節目的每日金句,只是在人命關天的此時此刻,沒有人真心笑得出來,因為在平日,失言只是笑話,但在國家危難,如同作戰的疫情吃緊時刻,領導人的每一句話,每個決策都攸關數億人的生死和命運怎能任你「憑感覺」?
(美國總統/川普)
我「感覺」這個藥不錯,就這樣,一種感覺,你知道,我很聰明,我有預感,奎寧!奎寧!奎寧!奎─寧!奎寧!奎寧!奎寧!就是奎寧!
(記者vs.佛奇博士2020.3.20)
(是否有科學證據顯示),(奎寧可以像預防瘧疾一樣),(用來預防新冠病毒?,答案是:不行,它的療效,並沒有經過科學驗證
紐約時報將川普從三月以來,有關疫情發言,全部列表分析,發現談話總字數竟然高達26萬字,顯示川普已經把每日疫情簡報,當成了黃金時段個人脫口秀,由於各地封城,禁止大型集會,川普最擅長,也最熱愛的造勢場紛紛取消或延期,紐時駐白宮記者觀察到,坐困愁城的川普,在缺乏曝光機會,又不能休假打球的鬱悶心情下,在三月中某一天,偶然出席疫情簡報,發現自己成了媒體追問的對象,乾脆就跳上台,從此收編了疫情簡報會,但主帥出馬,御駕親征的結果,不但未能提振士氣,反而不知所云,自亂陣腳,因為川普往往是在踏進簡報室前幾分鐘,才草草翻閱幕僚準備好的稿子,一上台,就像脫韁野馬,在一周七天,連續40幾天的馬拉松式個人秀裡,美國人沒有看到抗疫領袖應有的魄力和指揮若定,沒有得到渴望的指引和撫慰人心,反而一打開電視,就聽到無止盡的鬥嘴,前後矛盾,自捧、和妄言。
(美國總統/川普2020.3.17)
我早就知道,這是一場..真正的大瘟疫,我在別人說它是瘟疫前,就有感覺了,看別國情況就知道...
(記者vs.川普2020.4.19)
你為何拖了這麼久,才發警訊,你是誰?你是哪家的?...你為何不下令社交隔離?一直拖到3月16號?你哪家的?
(美國總統/川普2020.2.10)
我跟習主席通過電話,他們很努力,我想疫情很快就會平息
(美國總統/川普2020.3.18)
(種族並非病毒的成因)(為何你一直強調中國病毒?),因為它來自中國,一點也沒有種族歧視,沒有歧視,因為它是「中國」來的,就這樣
(記者vs.川普2020.3.20)
數百萬美國人現在身處在恐懼當中,你要對擔心害怕的美國民眾說些什麼?我要說:你是個糟糕的記者
(美國總統/川普2020.4.19)
...別激動,聽我說,我們攔截了病毒,大家都很感激,這些學者,大家都不敢相信,我竟然辦到了,我們很早就採取行動,哦哦哦,我才是總統
(記者vs.川普)
(各地傳出很多人喝了消毒水),(撥打緊急電話,就因為聽了你的建議),(雖然你聲稱只是「說反話」...),我不懂為什麼,我也不懂,(你覺得你不用負責?) 不,我不懂他們為何這麼做,不懂,下一位,請說...
紐約時報逐字逐句,分析川普對疫情的26萬字發言,發現他最愛提的,是「吹捧自己」,次數多達六百多次,相較之下,川普感謝醫護人員辛勞和慰問死者與家屬的次數,僅有160次左右,幾乎不成比例,而在川普邀功的防疫成就與各州實際疫情慘況之間,那一道不斷擴大,大到死忠鐵粉也無法再忽視的現實鴻溝,以及他罔顧科學,危及人民生命安全的發言,也逐漸反映在預測年底大選的民調數字上。
(CNN記者)
川普總統上周陷入焦慮,因為幕僚呈上來的民調數據顯示,他在搖擺州的支持率不斷下滑,有可能在大選中輸給前副總統拜登,如果此一趨勢不改變的話
(MSNBC新聞主播)
根據公廣公司和公共電視今年早上,最新發布的民調數字,有5成5美國人否定川普防疫表現,比上個月上升了6個百分點
川普的競選團對和共和黨黨內人士從兩星期前,就已經察覺到總統的失控發言,正在侵蝕他的基本盤,多次勸阻不要再主持每日簡報卻不被川普所接受,甚至在「消毒水」風波重創選情之餘,川普依舊在喊停兩天後,繼續出面親自宣達疫情,只是換了場地,稍稍縮短記者會時間,美國人的心裡或許早已有了底,他們選出來的總統,始終是個愛作秀的人,只是沒想到,這麼剛好,他們就在這位愛作秀的總統領導之下,碰上世紀大瘟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TV1EZU4yTo
包含主持人陳文茜解說,全部節目內容,請點閱【完整版】2020.05.03《文茜世界周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O4CqQ6HbSo
不可數名詞列表 在 DJ MR.GIN Facebook 八卦
不過一朵花~有那麼嚴重嗎 .. ?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414000692-260112
看看這則報導,我不介意幫這則報導衝些人氣,看完後請你們看看我要說的話,然後如果你們覺得有道理,請幫我轉po這篇文章,直到它不可能再被記者以斷章取義的方式又做一篇報導為止:
日前我po了這幾張照片,原因當然是好玩,而且我玩得很認真。我是自拍的,那是我的褐色大門,我用躺在地上頭頂著牆壁並用力抬腿的方式來固定自己身體,花了許久時間連拍了七八十張的照片,才從其中選出這麼滿意的一張。
沒錯,就是好玩…我覺得"肛門處的肌膚竟然不能美肌"這樣的衝突很好笑。
幾年前一場白色派對舉辦當晚,我也在臉書上po過一張抹滿了痱子粉的陰囊照,取名"白趴照",當時在家中的我覺得,在臉書上一堆"跑白趴的照片"之中,有一張"白懶趴的照片"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在我的思考當中,這麼做並不是為了呈現我的陰囊然後還為了美化它而幫它撲粉,而是為了呈現對"白趴"這兩個字的聯想,不惜拍攝我抹白了的陰囊…這就是我的幽默感,我的重點是放在"聯想",而帶著有色鏡片的人看到的重點可能就會是"陰囊"。
這次也是,因為我看到似乎很多人在解放奶頭,我想著"那為什麼不能解放肛門呢?" 所以我這麼做了。你可以說我天生反骨,我的確為了趣味性而翻玩了這個議題,但這也不代表我不支持解放奶頭,因為我覺得關於這兩者的思考基本上是同一件事:"為什麼這樣的行為,這樣的圖像,甚至只是這樣的詞彙,要被定義為骯臟不可見人?" 身體的解放是表象的,它真正的意義是思想的解放,無關性別。
對了,如果你問我為什麼不跟著解放奶頭就好,你也可以在網路上搜尋一張幾年前我全裸穿著喬丹11代的照片---當時我沒解放的只有我的腳。
我想說的是,不管是要解放哪個部位,如果沒有傷害他人,為什麼這件事不能因為好玩而去做?如果這還需要冠冕堂皇的理由,那算什麼解放?當然如果現在有人慫恿我再po這樣的照片,我也不見得會做,因為要做不做是我的自由,有這樣的自由才是真解放。當然,自由是自己選擇所要承擔的責任,所以如果有人因此檢舉我妨礙風化猥褻什麼的,我願負法律責任;對於沒法感受我幽默的人的批評,我也只能選擇接受,而我對於接受的選擇,是笑看,至於我對於笑看的表達,是我臉書粉絲頁面上的那兩行詩。
請注意,我拍攝的是一張正面視角的肛門照,並不是性交照,同時,我也不覺得肛門有比奶頭低級下流。如果有人覺得奶頭照可以po而肛門照不能po的話,那他也只不過是一個想看奶而非真正支持解放運動的人。
然而,當"記者"這個名詞已經在某部分的網路世界一點一滴地被染上了負面的印象,還是有人在面對這樣的工作時,用一種不專業不負責任的態度來行使他們身為記者的權利,當他們在對這樣的題材見獵心喜的同時,已經忘了看清事物本質,而是又下意識地開始一整套搶點閱率的SOP。
雖然這是有點扯遠了(我就是這麼愛聯想),我還是要說:這樣的心態是不對的。而我所能想到的最令人無奈的情況是,即使這些記者朋友之中真的有人心裡知道這不好,但大都還是用同樣的態度在處理同一則新聞。
很多事,你已經習以為常了,也不代表它就一定是對的。
好比,儘管所謂權貴自有他們的"原罪",也不代表媒體就可以為了點閱率收視率,用轟炸用扭曲用刻意放大的方式,來操弄,來加深不同族群之間的對立;也不代表"非權貴"就能無限上綱地把欲加之罪放在這些罪人頭上。
而關於這位吳姓記者所寫的報導內容,我有三件事想對這位記者說:
一.
昨天下午你打電話給我們公司Kitty,她沒接到,你就打給迪拉胖,當時在忙的迪拉懶得跟你多講,於是告訴你這是很單純的事,沒有動機(他馬上就告訴我了)。然後你沒好氣地說"你們很奇怪耶!"掛上了電話…到了凌晨就出現這樣的報導。我覺得,你要報導這件事我沒話講(雖然我是覺得報導這件事比我做這件事還無聊),我看過其他的報導,儘管沒寫好話,至少在"網友反應"這方面呈現了比你多的真實,而不是像你寫得好像在操縱輿論一面倒地指責我一樣。你加諸的個人觀點和情緒字眼只是讓我覺得你因為要不到你想要的答案,從下午氣到凌晨,然後帶著負面情緒寫了這篇報導。
二.
你報導中的"嘻哈歌手挑戰禁忌列表"顯示你沒作功課為交差而應付。請搞清楚,張震嶽和謝和弦是搖滾歌手,就算他們不覺得自己搖滾了,也不會是嘻哈歌手;就算他們也喜歡嘻哈好了,如果你去問他們,或是去問嘻哈圈與搖滾圈的人,我不相信他們的答案會是嘻哈歌手。你在音樂上不作功課也就算了,製個表還胡亂拿案例硬湊,請問…我可以笑你嗎?當然,我看到報導第一時間就已經笑過了,我相信看著你製的表而知道事實的人們也會笑你。但他們不會告訴你,他們懶得跟你說的原因是 "這樣的素質,不意外"。
在這事件裡面(很多其他新聞亦然)我總是看到想帶風向的媒體以及被煽動的觀眾,接著這些被煽動起來的觀眾就會被稱為"多數網友"或"民眾",他們的批評就會成為"多數網友的意見"或"輿論",這公式簡化之後就變成"記者個人觀點=輿論",然後當事人的回應就會變得像在跟輿論作對…我想請問你,你所謂的多數是在哪裡看到的多數?你真的有去比較孰多孰少嗎?請問你是在整個浩瀚的網路世界中去作統計的嗎?還是只是看了幾則合你意的評論?至少在我ig和臉書,我看到不少幽默回應我的網友,當然其中也有覺得噁的,整體來說我也並沒有去比較何者較多,但也不是像你講的"多數網友"這麼誇張,而且,我相信有點腦袋的人看到這裡都會覺得我這段敘述比你的報導中肯得多。
三.
我不知道這件事有什麼好訪問李明依大姐(加個大姐,畢竟她這麼早就在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了)的,選她為訪問對象是因為藝人裡只找得到她想回答這問題?或者你們很熟?我就不多做揣測,但我想跟你說,不是加幾個名人進來助陣,這就是一篇好報導。同時你這位娛樂記者可能也沒有搞清楚我不認為自己是演藝圈的人,我只是個做音樂的;在演藝圈你們有你們的規則,也或許可以讓我混不下去,但音樂是沒法被封殺的,因為現在是令你們又愛又恨的網路時代。
我很少對社會現象講出我的看法,但我講的事情,其實每天都在發生,這很無奈,我不知道怎麼改變這些事,因為其實我一直無法拿捏跟這世界最適當的距離;或許我也無力去改變,就像無法幫肛門正名一樣,我只知道這樣的媒體記者一天不消失,台灣永遠無法從巨大的焦慮中解脫,也永遠都會是被洗腦洗到得健忘症的。
當然,各位朋友還是可以覺得我很無聊或是神經病,我都不否認。我只想問,是"呈現身體器官事實的照片"比較下流,還是"因為得不到想要的答案而以發洩態度寫的報導"比較下流呢?
歐,至少我確定不是"無禮"就比較"強"。
不可數名詞列表 在 國一下第四課英文文法: 可數及不可數名詞怎麼分 ... - YouTube 的八卦
三爪英文#和三爪一起學文法國一下第四課文法: 可數及 不可數名詞 / Countable and Uncountable Nouns | 三爪英文.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