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的早晨
母親節的前一天,我與弟弟帶著父母到福隆看沙雕,吃美食。弟弟回台北,我們載爸媽回頭城老家。母親沒忘記,要我帶了她種的菜給弟弟。當媽媽的就是這樣,深怕兒女累著、餓著!
一早天剛亮,我把菜交給弟弟家的警衛,然後到附近的湖光市場逛逛。不記得多久不曾自己到傳統市場買菜了,六點多,車好停,我不改隨性的性格,先在市場邊上第一眼看到的鹹酥餅攤「交關」了10個鹹酥餅,又在不遠處的大餅攤,買了蘿蔔絲餅,我覺得這是外省老兵留給台灣最好的禮物之一。
路過魚攤,魚販說,您真早,我才剛把魚擺好。我挑了老婆愛吃的赤鬃、青斑,還有一條肥肥的午仔魚。「一午二紅沙,三鲳四馬加」這是烏石港漁民的口訣,我從小耳熟能詳,午仔、青斑清蒸都是首選;嘿,不過別以為我很會做菜,我是標準的光說不練!
接下來是水果攤,我挑了個網室栽培的哈密瓜、幾個蘋果、一袋蓮霧與兒子愛吃的芒果。短短的20來分鐘,兩張大鈔不夠用,我想攤販應該挺喜歡我這種客戶的。下好離手,從不後悔。
回到家,拿出手沖咖啡的傢俬,選了「牙買加國寶藍山」,沖好之後跟老婆獻寶。夫人說,不錯嘛,還知道上菜市場買菜的路呢!咦,你怎麼知道去買鹹酥餅呢?是成功路彎進去的那一家,那可是名店捏,你沒排隊?哼,六點多,誰去排隊啊;赤鬃?唉,你記錯了,那是我阿嬤愛吃的,我阿嬤總會留一塊給我,小時候我吃多了;幹嘛買哈密瓜,盛產期還沒到,等到六月再吃不行嗎?
唉,母親節嘛,幹嘛光挑缺點,老公良心發現時,也得鼓勵一下,這樣他才願意常常去市場幫忙買菜啊!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周元偵,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灣饕客口中魚類好吃的排行榜---《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加....》可見馬加在他們心中還是有一個很重要的位階,但,也由於馬加很會咬線,更讓釣客被剪的哀哀叫,這種愛恨分明的情感,讓釣客一直喜歡來挑戰它 馬加」,學名馬鮫魚,有日本馬鮫鰆和台灣馬鮫鰆、中華馬鮫鰆、高麗馬鮫鰆 我們所釣獲的是日本馬加鰆...
一午二紅沙 在 上下游 News&Market Facebook 八卦
【市集:鄉間小路─午仔】「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鮫……」是漁人相傳的好魚排行榜,具有洄游生態特性的午仔,冬末、春初時正巧積蓄了豐厚的脂肪,是漁民口中平實有味、適合家庭料理的冬魚,這期鄉間小路專冊介紹,讓雜誌帶你認識這尾台灣第一好吃魚~https://bit.ly/2GEtIYw
一午二紅沙 在 黃欽勇 Facebook 八卦
「牽罟」:宜大研究生態變化的指標
人在曼谷,等著回家的飛機。機場休息室裡的聯合報有一篇小方塊新聞,上頭寫著宜蘭的「牽罟」趣事。
很多人知道吳沙在1796年帶領閩粵流民開蘭,但真正開蘭的祖先來自屋石港右側的沙丘地「大坑罟」。早於吳沙開蘭的1760年代,即有陳姓人家帶了兩組被稱為「罟」的地曳網來到頭城外海的大坑,之後為了開拓新的漁場,族人分成兩支,另外一支移往蘇澳馬賽地區也以「圍網」為生,兩地都稱「大坑罟」,這是宜蘭地曳網,也是「牽罟」的源頭。
新聞上說,這次補到的魚有午仔、春仔、花身雞魚等近海的美食。頭城漁民說:「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加,五鮸六加臘」,這是頭城漁民對於當地魚種的評價。春仔、花身雞魚跟黃魚一樣,都屬於「石首魚科」,口感也接近,在頭上都有一顆小石頭,不信下次吃魚時試試!
你怎麼那麼厲害?哈哈,我在馬祖服役18個月,芹壁歸我管,吃黃魚都是一次吃三條;我祖先是屋石港造船的,父親小時候在大坑罟奶媽家住了好幾年,他又喜歡釣魚,「家學淵源」而已!
一午二紅沙 在 周元偵 Youtube 的評價
台灣饕客口中魚類好吃的排行榜---《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加....》可見馬加在他們心中還是有一個很重要的位階,但,也由於馬加很會咬線,更讓釣客被剪的哀哀叫,這種愛恨分明的情感,讓釣客一直喜歡來挑戰它
馬加」,學名馬鮫魚,有日本馬鮫鰆和台灣馬鮫鰆、中華馬鮫鰆、高麗馬鮫鰆
我們所釣獲的是日本馬加鰆,其長鋸齒的尖嘴型,像一把大剪刀,故有人稱做「馬加剪」,三角型的尖牙,兩側如刀片般的鋒利,釣客越使勁的拉...斷線的機會越高,我經過了幾年的測試,金屬製成的鍊鉤釣組一樣咬,電鍍色的轉環與鐵板同色...並沒有什麼不恰當之處,照咬,所以今天我製作它來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中魚都不會被剪。
音樂來源:
Song: Elektronomia - Vitality [NCS Release]
Music provided by NoCopyrightSounds.
Video Link: https://youtu.be/IS9azbb9hSA
Download Link: http://ncs.io/Vitality

一午二紅沙 在 超級美食家的王瑞瑤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YOYOSHOW Youtube 的評價
超級美食家,吃美食也要長知識,猜猜台灣十大好魚: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加,五鮸,六嘉鱲,七赤鯮,八馬頭,九黑喉,十春子。
你答對了幾種?可是有沒有發現,十大好魚好像跟以前知道的有出入?

一午二紅沙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花飛、花枝、花蠘仔:台灣海產名小考」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有些海產,不管看幾次懶人包你都認不出…….
傳統市場魚販口中的海產名稱,讓你聽到霧煞煞?
海產的俗名、學名、中文、台語、日文樣樣有,又該如何區分?
吃過魚,但沒看過魚走路,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帶你從「命名」開始看起
◎特邀新生代生態畫家林哲緯以水彩插畫精細繪製台灣海產的細節與風貌
*花枝和烏賊,有什麼不同?
*除了源自日文的TAKO,章魚的台語還能怎麼說?
*鯛魚名稱不下十數種,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台灣童謠〈西北雨〉中的「鮕呆(鮘)」又是哪位?
*常吃的「四破魚」到底在破什麼?
台灣四面環海,我們從海魚吃到淡水魚,由軟體動物花枝家族吃到甲殼動物螃蟹親屬。除了吃不完的海味,更常發生的是弄不清的名稱。九孔等同鮑魚嗎?為何許多魚都被歸在鯛科?香魚的氣味真的很香?鯖魚為何叫花飛?這些名稱的背後,蘊藏的正是台灣豐富多元的海洋文化。
這是一本兼具歷史與科普的海洋文化讀物。作者曹銘宗先生,查證無數史料文獻,深入民間訪談許多業者和漁民,更上網徵求各界高手的見解,宛如帶領讀者從路邊攤走到中研院,「嘗遍」台灣海味的前世今生。他還以台灣魚類資料庫交叉比對各項資料,透過這本用語言文化切入,兼具論文水準和散文筆調的著作,讀者將可以輕鬆卻深入地展開一場海洋文化巡禮:
●一場百年的海洋文化考察之旅,從名稱推敲身分
命名,有時來自於人的誤解,但有時卻比起學術用語更容易分辨物種的差異。例如在中文裡,許多螃蟹都叫蟹,例如大閘蟹、花蟹、三點蟹,但如果對應台語便可以分辨其間差異。毛蟹是陸生的螃蟹,蟳和蠘則指海生螃蟹,所以最後一對腳是游泳足。而蠘的螯比蟳來得尖細,帶有鋸齒狀,這點從「虫+截」這個字便可推測得出。而經常被視為同一物種的花枝與烏賊,為何有不同名稱,從史料中可以看見古人早早就知道他們不同,應當區別。
●長相決定人生,產地決定名稱
台灣人常吃的午魚,如果回歸史料,可以看見名稱是來自中國產季在端午節的緣故。而以往過年會吃的鯛魚,又名嘉鱲,也是與產期在臘月相關。至於鯖魚之所以被叫花飛,則來自魚身的斑紋以及用閩南語形容這個斑紋的諧音。從此可知,命名沒有對錯,而是來自物種外觀或反映地方特性。
●海洋文化中的古人智慧: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鮫
海鮮的保存反映古人的智慧,魚乾、魚露、魚漿應此而生。和魚有關的傳說,鄭成功的國姓魚、鯊魚變身梅花鹿,透過考證你會知道「謠言原來是這麼來的」。當然不能錯過傳統的好魚、壞魚排行榜,「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鮫五鮸……」讓你享受美食沒有漏網之魚,「一魟二虎三沙毛四臭肚五變身苦……」,帶你認識在捕魚、潛水時應該避開的危險魚類。
語言文化的考證,看見海洋文化的多樣性,各路語源也豐富了我們對海鮮的認識。下次要吃花枝前,你應當能分辨牠是花枝還是烏賊!
作者簡介:曹銘宗
台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曾任聯合報鄉情版、文化版記者、主編、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現任台灣文史作家、講師、專欄作家,兼任英語、華語導遊。
長期關注台灣多元族群,並以歷史宏觀角度觀察台灣多元文化,曾以〈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數位@文化.tw〉等系列報導,獲得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
出版三十多種台灣歷史、文化、語言、飲食、人物等著作,包括《遠見與承擔:中研院數位人文發展史》(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台灣史新聞》、《大灣大員福爾摩沙》、《蚵仔煎的身世》、(貓頭鷹),《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台灣廣告發燒語》(聯經),《祝你永保安康》(天下文化),《台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等,以及《鷄籠中元祭》、《基隆廟口》、《迎媽祖》(聯經)等繪本。
尊崇曹永和「台灣島史觀」,服膺自由、平等、民主等普世價值,繼續在台灣書寫台灣。
相關著作:《台灣史新聞》《台灣史新聞(最新增訂版)》《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

一午二紅沙 在 魚的排名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的八卦
台灣好魚排行榜| 上下游副刊2019年4月14日· 台灣俚諺有各種好魚排行榜,最常見的「十大」版本為:「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鮫,五鮸六嘉鱲,七赤鯮八馬頭,九烏喉十 ... ... <看更多>
一午二紅沙 在 魚的排名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的八卦
台灣好魚排行榜| 上下游副刊2019年4月14日· 台灣俚諺有各種好魚排行榜,最常見的「十大」版本為:「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鮫,五鮸六嘉鱲,七赤鯮八馬頭,九烏喉十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