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講「王陽明」,大家心中浮現的應該都是「我可能不會愛你」的男明星王陽明;實際上明代也有一個超級男偶像王陽明,而且蔣介石因為太愛他,所以來台灣之後就把草山改名為「陽明山」。此外,台灣最重要的哲學家牟宗三,也透過「超譯」王陽明,建立了史上最龐大的儒學體系,現在我們對孔孟的理解,其實都受到他的影響。
王陽明(王守仁),他不僅是大學問家,而且還是個非常「做自己」的人,得了一個「狂」的稱號。王陽明的學說被稱為「心學」,他認為「心」是賦予天地萬物意義的總根源;一旦「心」陷溺了,一切事物都將失去存在的意義,所謂的客觀知識也不能成立,故曰「心外無物」。不過,陽明可不是「唯心主義者」*,他絕不是個活在個人主觀世界的白日夢患者。
(*此處所說的「唯心主義者」,指的是以為天地萬物並不客觀存在,一切只由心識變現而生的學說。持此學說者,通常將世界萬物視為虛假、虛幻,但陽明顯然不是這種人。)
在他的中年時期,為朝廷建立了赫赫事功(可參考維基百科),陽明因此聲名遠播,收了許多徒子徒孫,正式形成一個學派,開始傳播與朱熹不同的儒學思想。
隨著王陽明的聲勢愈來愈浩大,追隨者愈來愈多,儼然有「儒教教主」的姿態;從這個時候開始,毀謗王陽明的人也愈來愈多,後來陽明學說竟被朝廷視為異端、奸佞,下了禁令。
—
王陽明的大弟子——王龍溪(王畿)曾有如下筆記:
先師(王陽明)自云:「吾居夷以前,稱之者十九;鴻廬以前,稱之者十之五,議者十之五;鴻廬以後,議者十之九矣。」學愈真切,則人愈見其有過。前之稱者乃其包藏掩飾,人故不得而見也。(《龍溪王先生語錄》,卷三)
我的先師王陽明曾經說過:「在我發跡之前,稱讚我的人十之有九;在我擔任鴻臚寺卿*之前,稱讚我的、毀謗我的人各佔一半;在我擔任鴻臚寺卿之後,毀謗我的人十之有九。」一個人的學問愈真切,世人就愈是無法接受。從前稱讚的人多,那是因為老師並沒有完全展現自己,所以別人不了解他真正的學問。
*鴻臚寺卿,官職名,禮儀部候補大臣。
—
當一個人學有所成,領悟了真正的道理,他的識見必定超越眾人,所以行事作風皆「不合常理」。然而,世人通常只看得見表面,只要看見一個人違背了世俗的期待,就自以為正義使者,群起而攻之,根本沒有深入去了解別人為何會有這些想法與行為。
王陽明說,你根本不需要管這些世俗的批評,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就是了;世人愈批評,反而愈顯得他們無知,你只要等著看他們出洋相便是。這種「謗譽由人」的心胸,就是「狂」。
我們可再看《傳習錄·下》的一段內容:
—
薛尚謙、鄒謙之、馬子萃、王汝止待坐。因嘆先生自征寧藩以來,天下謗議益眾。請各言其故。……先生曰:「諸君之言,信皆有之,但吾一段自知處,諸君俱未道及耳。」諸友請問。先生曰:「我在南都以前,尚有些子鄉愿的意思在。我今信得這良知真是真非,信手行去,更不著些覆藏。我今才做得個狂者的胸次,使天下之人都說我行不掩言*也罷。」尚謙出,曰:「信得此過,方是聖人的真血脈!」
*行不掩言:指一個人的行事違背了自己的言論。王陽明做了很多備受爭議的事,因此被世人懷疑他的行為違背聖人之道,與他的言論不相符。
—
在陽明平定了寧王之亂,為朝廷立下前所未有的大功之後,想不到惹來的毀謗遠遠多過於讚譽。幾位弟子很不捨老師被謠言中傷,所以想來討論一下原因何在。
陽明說,我以前多少還有一點「鄉愿」的心態,做事總是想得到別人的認同;但現在我已經真正信受「良知」的道理,覺悟了真是真非,於是信手行事,一派自然,完全不需要遮遮掩掩。現在,我就是「狂」,就算天下人都來毀謗我,我也毫不在乎了!
陽明的弟子因而慨然總結道:「像老師這樣勇敢『做自己』的人,才算是得到了聖人真正的精神!」
同時也有1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Gavinchiu趙氏讀書生活,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趙氏讀書生活》,一個歷史學者的視頻,分享學術、社會、政治經濟觀察 收費平台可獲參考資料和專欄分享,請以每月5元或更多的美元支持:https://www.patreon.com/Chiusreading 或於YOUTUBE 上按加入成為會員,可獲影片的參考資料 https://www.youtube...
牟宗三 在 厭世哲學家 Facebook 八卦
愛就是愛,沒有什麼「愛自己」還是「愛他人」的分別。
——超譯孟子
--
孟子說:「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在超譯孟子對「愛」的觀點之前,有必要先了解楊朱與墨翟對「愛」的看法。
楊朱與墨翟在「愛」這個問題上,是對立的兩個極端。楊朱認為,人只要愛自己就可以了,而且「只能」愛自己;墨翟則認為,人不可以愛自己,應該要愛別人,而且「只能」愛別人。
--
一定會有人覺得,天啊!楊朱好自私,如果人人都只愛自己,不就會為了得到自己的利益,而去傷害別人嗎?——錯,楊朱的「自愛」不是「自私」,他只是認為,如果每個人都能管好自己,不要去干涉別人的閒事,也不要把自己的價值觀套用在別人身上,天下就能太平了。
「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這種態度絕不是「自私」。楊朱說,這個社會就是太多人急著要「利天下」,假借著「我是為你好」的名義,企圖去「控制」他人,才會充滿著控制狂跟正義魔人,愈來愈混亂。
如果社會能夠回歸到原始狀態,人人過著互不干涉的日子,這不就是太平盛世了嗎?這就是「自愛」的真諦,過好自己的日子,好好愛自己,社會上就不會再有任何問題了。
--
墨子則認為,自愛就是自私。人自愛不愛人,故損人而利己,社會就是這樣才會混亂;唯一解決的方法,就是消滅「人我之別」,愛人如己,彼此兼相愛、交相利,天下即可太平。
「必吾先從事於愛利人之親,而後人報我以愛利吾親也。」——這樣的想法一旦推到極端,墨子認為,你根本不需要愛自己,你只要愛別人就可以了;因為你如果先對別人好,別人自然也就會對你好。
墨子的想法很好,但是墨子的問題出在哪裡呢?很多人會說,墨子的想法太理想化了,並不符合人性;但我想問題不是出在這裡。問題是墨子把「愛」給物質化了,他覺得「愛」一個人就是必須「利」他,所以你如果愛一個人,你就必須一直無條件地為他付出;如果你不願意付出,你想要對自己好一點,那你就是自私,你就是不懂得愛。
——照墨子的這種想法去做,人是會瘋掉的。人怎麼可能不停地付出呢?一直付出,難道就是「愛」嗎?這樣的「愛」,難道不是一種強大的情緒勒索,告訴別人你也必須對我付出,如果你不付出,你就是自私自利的小人、不懂得知恩圖報的禽獸嗎?
--
楊朱提倡人人只要愛自己,雖可免除一切情緒勒索的問題,卻使人與人之間陷入零互動,成為一個一個在宇宙中獨自漂流的個體。
墨翟認為人只要愛別人,這是一種變相的情緒勒索,在這種社會風氣中,人們大概會崩潰到每天逼問對方「我這麼愛你,我對你付出這麼多,但你為什麼還是不愛我」吧。
這個時候,孟子說,愛就是愛,沒有什麼「愛自己」還是「愛他人」的分別。
--
為什麼呢?
因為沒有「同理心」的愛,不是愛。
--
如果你能發揮自己的同理心,你在愛你自己的時候,必然會將自己的愛擴充到別人身上,不忍別人饑寒孤苦。
如果你能發揮自己的同理心,你在愛別人的時候,你會知道,其實你是在完善自己心中的愛,而不是為了勒索別人,要求別人也要回報你。
因為我愛你,所以我希望你也能活得很好,我希望你也能做你自己。
如果我愛你,而你也愛我,就讓我們完善彼此的生命;如果我愛你,你卻不愛我,那我依然希望你能得到自己的幸福,那就是你對我的愛,最恰當的回報了。
孔子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什麼是「仁」呢?就是愛自己,並且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去愛別人——這樣的愛才不是情緒勒索,才不會因為得不到對方的回報,就去怨恨別人、傷害別人。
原因無他,愛就是愛,就是我過得很好,我也希望你過得很好,如此而已。
真的就是如此而已。
--
參考資料:唐文明《隱秘的顛覆——牟宗三、康德與原始儒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仁者首先是自愛之人,仁作為一種美德首先隱含著人對自身的愛,是自愛愛人。當然,仁者之愛人也並不是出於對人的利用,而是就人的『是其所是』而去愛人的,正如他就自己的『是其所是』去愛自己一樣。」(頁41)
牟宗三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八卦
梁燕城博士同門師兄王耀宗教授的分享,牟宗三大師果然慧眼識人:「有一年農曆過年,哲學系學生去牟先生家中拜年,學生中僅梁向牟先生跪拜,事後牟先生向人說:此子虚偽。」
▶️「殺無赦」新解:由梁燕城的思考藝術談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OoEO0mvfwE
⏺ 全文見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posts/45203741
牟宗三 在 Gavinchiu趙氏讀書生活 Youtube 的評價
《趙氏讀書生活》,一個歷史學者的視頻,分享學術、社會、政治經濟觀察
收費平台可獲參考資料和專欄分享,請以每月5元或更多的美元支持:https://www.patreon.com/Chiusreading
或於YOUTUBE 上按加入成為會員,可獲影片的參考資料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i1257Mo7v4ors9-ekOq1w/join
https://www.facebook.com/drgavinchiu/
PayPal.me/chiusreading
工作洽談:higavinchiu@gmail.com
#周杰倫羅志祥
#周揚青劉德華

牟宗三 在 Gavinchiu趙氏讀書生活 Youtube 的評價
《趙氏讀書生活》,一個歷史學者的視頻,分享學術、社會、政治經濟觀察
收費平台可獲參考資料和專欄分享,請以每月5元或更多的美元支持:https://www.patreon.com/Chiusreading
或於YOUTUBE 上按加入成為會員,可獲影片的參考資料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i1257Mo7v4ors9-ekOq1w/join
https://www.facebook.com/drgavinchiu/
PayPal.me/chiusreading
工作洽談:higavinchiu@gmail.com

牟宗三 在 Gavinchiu趙氏讀書生活 Youtube 的評價
注:同治十三年林則徐,應為李鴻章,口誤
《趙氏讀書生活》,一個歷史學者的視頻,分享學術、社會、政治經濟觀察
收費平台可獲參考資料和專欄分享,請以每月5元或更多的美元支持:https://www.patreon.com/Chiusreading
或於YOUTUBE 上按加入成為會員,可獲影片的參考資料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i1257Mo7v4ors9-ekOq1w/join
https://www.facebook.com/drgavinchiu/
PayPal.me/chiusreading
工作洽談:higavinchiu@gmail.com
#ZOOM教學
#中國近代史
#費正清

牟宗三 在 牟宗三- 求真百科 的八卦
牟宗三 (1909年6月12日- 1995年4月12日),字離中。中國現代學者,哲學家、哲學史家,現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193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任華西大學、中山大學、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