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周報》探討貧富差距系列
【解決貧富差距財源難繼 芬蘭基本收入實驗喊停】
(CNBC記者)
要不要來點免費的錢?免費發放的錢哦!(不了,謝謝!)
天底下真的可以有免費的午餐嗎?毋須工作,政府給錢,一股領取「全民基本收入」的呼聲,近二十年來持續在全球各地發酵,甚至被不少人視為解決失業沉痾、改善貧富失衡的萬靈丹。然而從北歐國家芬蘭的歷史性實驗結果看來,現實恐怕未必如想像中美好。
(UNI新聞主播)
芬蘭政府宣布將不再繼續「全民基本收入」計畫。這項計畫以提供失業民眾月薪,取代原有的失業救濟福利,但政府在去年四月間決定終止這些措施。這項實驗的初衷是希望提振就業,減少貧窮。
北歐國家在度過九零年代的銀行危機後逐漸復甦,但2015年,芬蘭因為手機大廠Nokia殞落、造紙業萎縮、加上人口迅速高齡化,產業轉型不及造成失業率飆升到百分之九點四的歷史高峰,此後三年雖略見下滑,但仍在百分之八左右盤懸,而且遠高於北歐其他四國。2017年一月,政府大膽啟動歐洲第一個、為期兩年的社會計劃和人性試驗,作法是隨機挑選全國兩千名、年齡介於二十五到五十八歲失業人口,以無資格限制、無附帶條件的方式,提供每人每月五百六十歐元(約六百五十美元)的「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 UBI)」,期間免稅,也不強制規定必須找到工作。這項實驗的目的,在於觀察發放基本收入的措施是否有助失業者重返就業市場。包括英國廣播公司(BBC)在內不少媒體都密切追蹤了過程。
(芬蘭基本工資計畫參與者)(2017.6)
我只在工廠待過四到五個月左右,不記得自己上一次走進商店採買食物是什麼時候了。我都從我媽媽那裡獲得食物。說來真的很羞愧。我想工作。我想讓自己可以大大方方走進商店,幫自己採買食物,隨心所欲地購物,買好一點的起司來吃。
當時三十歲的Tanja是雀屏中選的幸運兒之一。和她一樣獲得天上掉下來禮物的,還有居住在赫爾辛基的自由作家和新聞工作者Tuomas。在領取基本工資之前,他因報社縮編裁員,已失業超過三年。
(芬蘭基本工資計畫參與者)(2017.6)
要在芬蘭首都找到一份記者工作,真的很不容易
華爾街日報提到,作為一種烏托邦式的理念,全民基本收入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中世紀的歐洲。隨著成熟經濟體陸續結束後工業轉型,這種主張更被進一步吹捧。二十世紀中,經濟學家傅里曼(Milton Friedman)提出持久收入假設。幾年後,人權鬥士馬丁路德金恩跟進響應。前美國總統尼克森甚至還打算進一步實驗。除此之外,近年來更有包括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特斯拉創辦人穆斯克、臉書創辦人查克伯格等企業界人士以人工智慧時代來臨,大量失業將導致社會動盪為由,力倡發放全民基本收入。但直到兩年前,才由芬蘭跨出最具體的一步。
(Pirkko Mattila\芬蘭社會健康事務部長)
在既有勞動市場和社會福利體系下,如果一個長期失業的人接下一個短期工作,那麼他可能會失去某些社會福利保障,所以為了拿錢,會寧願待在家而不去工作。我們也明白所有對基本收入的批評,因為畢竟挑件很優渥,給錢又不課稅,更不會追問你把錢拿去做什麼。但這不只是待在家裡的問題,因為我個人深信,在芬蘭,人民是真心想工作。
支持這項計畫的人樂觀地認為,儘管基本收入額度只是杯水車薪,但卻能讓失業勞工免去後顧之憂,專心謀職,不必再跟無意義的表格和無止盡的職訓糾纏。但反對者抨擊,芬蘭社福支出佔比已經很高,支付基本收入將讓政府財政更加難以為繼。
(SIIkka Kaukoranta\芬蘭貿易工會首席經濟學家 VS.記者)
問題在於如何找到財源。這項計畫的財源來自於稅收,而稅收來自於勞工繳稅。如果政府付給每個人的錢足夠讓他們溫飽,那就意味著人們不必工作,意味著很多人會選擇減少工作。(你的意思是說政府財政根本無法負擔嗎?這對經濟會有什麼衝擊?)芬蘭採取的模式如果擴大成為全國性政策,那麼將增加耗損GDP百分之五的預算赤字。更具體的是政府將阿提高稅率,以擴張財源,而稅率的提高會讓人民更缺乏工作的動機。
在實驗過程中,Tanja順利找到電話行銷工作,Tuomas則還在努力。兩人的主觀幸福感都有顯著提升,都對再次就業維持信心、也都對未來懷抱期待。然而就在此時,社會保障機構卻宣布,因為經費短絀,這項計畫不再展延,於2018年十二月畫下句點。雖是意料中事,但參與者普遍感到失望。
(芬蘭基本工資計畫參與者)(2017.6)
我的天啊,基本收入計畫即將結束了。我該怎麼辦?我很擔心自己付不出帳單,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我真的很焦慮,我怕自己會完全破產。
(芬蘭基本工資計畫參與者)(2017.6)
很難解釋我為何至今仍然找不到固定工作。我丟出八十份履歷表,只獲得一次面試機會,他們告訴我,我年紀大了點,也太資深了。兩年前就像是中了樂透,離開報社後能專注在自己的事情上。但現在我覺得有些難過。政府來信通知實驗計畫即將結束。我很難過,但並不想因此失去希望。
在全球注目下,赫爾辛基當局於當地時間2019年二月十一日公布了初步研究報告。其中提到,儘管對照接受一般社會福利保障的失業人口,領取基本收入的群體在這段期間,確實因這份天上掉下來的禮物,讓生活壓力一度獲得減輕,過得較為健康和樂觀,但最後結論卻是消極的,也就是這份收入並未讓失業人員就業情況獲得實質改善,而政府的直昇機撒錢計畫,對激勵提振就業並沒有太大的幫助。彭博新聞認為,芬蘭的實驗成果,對所有考慮透過採行全民基本收入措施、減緩失業率攀升的工業化國家而言,在衡量就業和政府支出上,已提供了具體且可靠的參考數據。
同時也有2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蘇貞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設計是通往未來的門票。年輕設計師的創造力,讓我們每天都能往更好的生活,一點一點前進。 三重有許多小型衛星工廠,隱身在小巷中、規模不大,卻蘊藏世界水準的技藝。在代工的年代,曾經創造經濟奇蹟,如今卻面臨轉型的關卡。但是,短短的小巷中,左鄰右舍就能找到不同的加工製程,是設計師眼中,開發新作品的寶庫。 ...
後工業轉型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八卦
【這個三民三號三Q真的很會】
好過日 x 基進黨(基進側翼)聯名系列
#繼往開來三民惟新
#高雄中心的再升級
文:三民惟新 陳柏惟
延續我們城市定位的總綱,和「創意港灣」、「生態三箭」、「三公一微」、「重鑄議會新世代」四項共同政見,我們進一步就要來解析三民的現狀和問題。
#高雄的核心三民區
現在的三民區,過去有三塊厝、大港、灣子內、寶珠溝、獅頭、本館、覆鼎金等七大聚落,從「大港、灣子內、寶珠溝」這些地名都看得出來,此處作為打狗川和支流上游,連接曹公圳灌溉區,過去河道與埤塘遍佈,是農產豐饒之地,而聚落也隨著河運發展而興起。
三民第一次空間革命,來自日本殖民時期鐵道的興建,讓三塊厝在河道鐵路的聯運下繼續維持繁榮,中都地區也開始出現輕工業聚落。大港庄則因新建「高雄站」而遷移,原址成了目前高雄鐵道運輸的中心車站。目前的後驛地區,雖然在1936年都市計畫中就被納入,但一直到1958年後,藉由第一次市地重劃,道路才漸次開闢。
由於中國國民黨統治時期,長期未通盤檢討都市計畫,在1960-70年代人口快速成長時,新發展的市區顯得雜亂無章,例如人口密集的東三民區域,就在此時逐漸興起,吸納眾多來高雄打拼的外來人口。然而,三民除了中都、民族路沿線的輕工業區外,多以住商混合區域為主,既不是如鎮港或楠梓、仁武鮮明的工業性格,也不若鹽埕、新興有明顯的商業核心,而是呈現多元異質的活力。目前三級產業就業人口在75%以上,全區幾乎開發完畢,為高度都市化區域。
也由於發展的成熟,三民區機能完整,但基礎建設的分佈卻未達理想,例如東三民的公園綠地與托育資源、捷運與大眾運輸都較缺乏。在今年以前,高達34萬人的人口卻只有2個捷運站,比例幾乎是市中心各區中最低的。近年隨著鐵路地下化、黃線、輕軌環狀線等軌道運輸興建,要如何善用資源、開創新局,讓三民的發展有新的面貌,同時帶給市民安全安心的生活環境,就是我最關心的事。
#區域發展策略
因此,我和團隊提出幾大核心區域發展方向:
一、#高雄車站城:高雄車站是高雄主要車站,但站前後商業區發展卻長年不如預期,且隨著高雄車站周邊施工一做十多年,商業受到很多衝擊。我希望,協調中央與地方政府,要求台鐵與高捷在「高雄車站城」框架下進行開發與行 銷資訊整合,協調招商內容和前後站商圈相輔相成而非競爭,配合地方行銷,帶動區域活化。
二、#站站有特色:在鐵路地下化完成後,如何貫徹TOD導向發展相當重要,我認為,應該讓三塊厝站區結合傳統商圈與新興社區發展、民族科工站 區結合社宅吸引青年回流、正義站區做好黃線轉乘成為東三民與文山特區門戶。發展站站有特色的社區亮點。
三、#安全韌性:許多三民區的居民,最關心的是生活中的安全,我認為,要以「多層防護」概念, 保護「行人」與「兩種兩輪」(機車、自行車)路權。 結合公共衛生政策,強化防治酒駕。在職場上落實勞檢,改善工安,擴大職業傷害認定與醫療資源協助。同時,我們先前也曾揭露過,三民區許多易淹水區域,其實都和過去填埋埤塘有關,打造海綿城市,增加城市綠化與透水,確保滯洪池蓄排機能等目標,我們都要一一推動。
四、#後工業轉型:三民區的輕工業區目前幾乎已經失去機能,閒置土地有待轉型,我認為結合文化資產開發中都特區,檢討三民區現有乙工分區利用與空間活化。另外,分散在住宅區中的另類「輕工業」也該輔導升級,讓分散各地的汽機車維修業合法納管與逐漸轉型。
五、#健康友善:公布運動地圖,現有場館全民開放,建立ABC級區域運動據點,鼓勵全民運動,讓市民有更友善的公共運動空間。
六、#學習型城市:三民區有全市「高中首學」,有最多的高中學生,也有台灣最大的科技大學,但沒有人認為三民是文教區,因此,要如何整合不同的教育資源非常重要。我認為可以透過「教室無邊界」的理念,讓孩子利用城市資源學習;例如推動科工館升級,強化中央級資源合作;推動圖書館等社區據點學習資源分享; 推動歷史文化教育從城市做起,讓下一代成為有歷史文化深度的人!
我目標中的三民區,是一個交通便利、商業繁榮、居住安心、青年友善的市中心區域,大家一起來給我建議,我們都會認真的評估推動,建立你理想中的三民,3Q!
--
高雄好過日 是一個專注高雄的政策型網站,比較起三民惟新的強調個人特色,有更多跨區跨領域的高雄藍圖,誠摯邀請您也去按讚,了解更多關於高雄城市未來的想望。
後工業轉型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八卦
#徐旭東會不會跟著禿子走?
#企業投資高雄前為何要先喊話?
在韓市長當選後,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多次表態力挺韓市長「拼經濟」,並表示支持「零分政治、一百分經濟」(已經跳票)全心投入發展建設,但不贊成韓市長中途落跑選總統。
到底,遠東集團會不會像是徐董所說在高雄投資百億? 而徐董的發言,和韓市長最近有關石化特區等規劃有何關聯呢? 我們「就商言商」、這邊不談政治,單純從經濟說起:
根據徐董自己表示,遠東集團在高雄市有四大領域計畫,像是遠百擴大規模、東聯化工重建、亞泥港口土地開發以及裕民運輸轉型等,其中,最快取得收益的會是土地。
為何身為江浙幫,大本營在新北的遠東集團,在高雄會有相當土地存量呢?
原因還是要回到高雄發展歷史來看,大概1970-80年代,高雄面臨後工業轉型危機,舊有國營、黨營或裙帶關係工業因上游外移、經營不善甚至是擺爛時,陸續開始大量清算或賣地,此時一部分被體質較好的國有企業(如中鋼)承續,一部分則被各財團趁機撿便宜養地。工、商用地都有。
以商業地來說,高雄第一塊由工業變成商業用地的,就是現在三多商圈附近的唐榮鐵工廠用地。
1960年代,政府以抽銀根方式,使最大民營鋼鐵廠唐榮財力不支,因此在1962年被收歸省有。之後因戲獅甲工業區發展受限,唐榮廠房搬到臨海工業區,戲獅甲地區的唐榮廠房被市府劃為商業區,於1970年代啟動自辦重劃,轉變為商業區,價值就大為提升。而財團們有計畫的進入佈局,包含遠東、遠雄在內。而後包含統一等集團,則是獲得了戲獅甲工業區南側土地,持有至今。
在容積率實施前,許多集團大量搶照,在現在的新灣區獲得多張以現在觀點看是超額容積的建照。像是遠東集團的103大樓,在目前容積率規範下是蓋不出來的,因此這張建照相當寶貴。
以工業地來說,最好的盤算是可以變商業地,單純賺取土地利益就好。否則這些企業也沒有想做技術升級,也並不想在高雄做特殊化學方面的進階研發。
總之,這些總部設在外地的企業並沒有想真正「生根投資高雄」,而是等待時機賺取獲利。一個時機點就是1990年代中期連戰.蕭萬長內閣喊亞太營運中心的時期,另一個則是2008年馬當選預期鬆綁中資的時候。
所以2008年之後趙藤雄、徐旭東都跟著喊投資高雄,但年年喊要動但年年都是空包彈。直到2011年陳菊包裝了亞洲新灣區計畫,並陸續推動新灣區4大計畫(展覽館、總圖、海音、旅運中心)與輕軌並真的動工,建照快要到期的遠雄才真的在新灣區變更舊照,於2013年底動工,大概光工程經費也投資100億左右,但他絕對不敢喊我是跟隨陳菊投資高雄。
遠東集團開發新板特區土地的時候,是把總部一起搬過去,說可以減少辦公室成本。但遠東集團在高雄並不想要在高雄發展核心事業,去年底徐旭東暗示,他寄望韓國瑜上來以後鬆綁「某些政策」(土地、環評等問題)後,遠東集團旗下東聯化工因中油五輕關廠,透過五輕重建,東聯化工可以加快發展。還有亞泥在港區還有數塊地皮,可以開發。
要注意的是,這種恐怕就是坐等獲利,等門檻弄低,讓我又可以把外部成本轉嫁給高雄以後,我才要來投資的心態。
如果高雄市府要發展石化專區,照理說應該是往研發、高值化發展,並充分要求企業投資在減污和風險管控並嚴格訂立、執行相關規範。這點,「對市政不太了解」的市長應該要特別小心,顧好市民利益,引進真正對高雄長遠發展有益的企業,不要成為財團有機會操控的好對象了!
後工業轉型 在 蘇貞昌 Youtube 的評價
設計是通往未來的門票。年輕設計師的創造力,讓我們每天都能往更好的生活,一點一點前進。
三重有許多小型衛星工廠,隱身在小巷中、規模不大,卻蘊藏世界水準的技藝。在代工的年代,曾經創造經濟奇蹟,如今卻面臨轉型的關卡。但是,短短的小巷中,左鄰右舍就能找到不同的加工製程,是設計師眼中,開發新作品的寶庫。
近年來,東海醫院設計工作室串聯在地產業能量,媒合年輕設計師的創作中,打樣、加工、製作的需求,讓新點子找到好技術、讓老作坊找到新訂單,讓年輕的設計視野,透過熟練的工業技術,一步步塑造成型。
台灣的傳統產業面臨轉型的十字路口,我發現,三重的黑色聚落跨世代合作的模式,蘊含著朝向未來邁進的新思維,也創造了傳統技藝的新發展。這或許是新北轉型、再次找回繁榮的方程式。
有時我覺得,政治人的使命跟設計師非常相像,我們必須重視使用者經驗、貼近生活的需求,並從既有的優勢中,找到不斷革新、解決困境的方法。三重的工業聚落讓年輕人用創意帶路、帶著既有的技術,走出新的空間。未來,新新北要成為產業轉型的後盾,連結不同產業、不同世代、不同可能,讓產業重返繁榮、青年返鄉築夢。
#新新北 #新希望
#三重 #黑色聚落

後工業轉型 在 陳其邁 Youtube 的評價
昨下午出席三民區其心相挺活動,感謝除立委、議員外,當地里長不分黨派全數到齊。
.
鐵路地下化即將通車。
▪ 這是一條從左營、經三民到鳳山的台鐵捷運化路網,未來配合前瞻基礎建設的捷運黃線,串起鳥松、鳳山、前鎮與三民等人口區精華區,形成新的城市綠色交通網路。
▪ 鐵路地下化後上方空間,將興建綠廊道及自由車道,是縫合南北高雄的契機,徹底翻轉高雄城市風貌。
▪ 未來高雄舊火車站會回復原貌,我要賦予周邊商圈更多的功能,從六合路到熱河街,一豎六橫造街計畫成形成八大魅力商圈。
▪ 橋頭科學園區將會串連台南科學園區、路竹科學園區、楠梓加工出口區,形成台南、高雄科技走廊,成為全世界最有價值的半導體產業聚落,產生三萬個工作機會,六千億的產值。
▪ 高雄的傳統產業需要轉型,其邁將設立「產業發展基金」,結合民間的保險基金、高雄現有國營事業、中央部門基金,提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所需的資金協助,讓傳統產業在工業4.0時代裡提昇競爭力。
.
感謝李昆澤委員肯定,陳其邁的服務處就在他的服務處附近,鄉親需要,就找得到其邁。
如果其邁當市長,一定是最在地、最了解、最能替市民解決困難的市長。
他並說,陳其邁擔任代理市長時,開啟鐵路地下化工程,第一階段即將在今年10月14日通車。
管碧玲委員則說,陳其邁擔任過代理市長、總統府副秘書長及五屆立委,具有豐富的行政、立法經驗,會帶領高雄邁向智慧城市的經濟市長。要讓陳其邁延續綠色執政,品質保證。
我將在陳菊市長的基礎上,結合海空雙港雙引擎,加速亞洲新灣區的開發、發展數位內容產業、郵輪觀光、會展產業,讓這裡成為高雄最具發展潛力的地方。
我相信,高雄好,台灣就會更好。
其邁準備好了!會用盡畢生的力氣奉獻給心愛的故鄉,替這座偉大的城市打拼。
- 新聞報導:http://bit.ly/2NtNAB7

後工業轉型 在 Mario 孝仔 & Momo Youtube 的評價
四十多年前的一場手工啤酒革命
代表了當時消費者於味蕾上的追求,
更加是對商業啤酒的不妥協,
浪潮延續至今 在全球遍地開花 。
「香港製造」所帶來的經濟發展曾讓這裡百業興盛,
但隨社會發展 傳統工藝行業卻逐漸凋零。
其實香港製造的定義,也可隨着時代轉變。
來到2020,到底香港製造能否如手工啤酒一樣,
於這個時代掀起一場革命?
//YOUNG MASTER BREWERY INFO//
Address: G/F, Sungib Industrial Centre, 53 Wong Chuk Hang Road, Wong Chuk Hang
Phone: 27838907
Website: www.youngmasterales.com
#香港製造 #craftbeer #手工啤酒
-------------------------------------------------------
//FOLLOW US//
►Instagram
Mario ☞ https://www.instagram.com/mariohau_/
Momo☞ https://www.instagram.com/momokwok/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Mariohau孝仔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mariohau1995
►Email
mariohau@pressplay.cc
-------------------------------------------------------
//RECENT VIDEO//
你問我答 | 我們的相識經過 | 因為這樣 我們差點分手 | 拍Youtube的初衷
https://youtu.be/RdgxMcWYZas
香港租工廈Studio要多少錢? | 不回英國了? | 參觀我們的工作室
https://youtu.be/ANQzpcFDlG4
做Youtuber還有未來?| 我們要面對的問題 | 要轉型了嗎?| #youtuber甘苦談
https://youtu.be/qDijaRVRn3Y
如何在美國工作? | 一趟絕不後悔的旅程 | 英美working holiday的分別
https://youtu.be/WewQzX5SUsA
獨遊女生勇闖非洲一個半月 | 非洲人貧窮 只是我們一廂情願? | 在大草原跟獅子擦身而過的冒險
https://youtu.be/WYIVhKVHqIk
//MORE TO WATCH//
【歧視】英國街頭實測 | 戴口罩旁人即跑... 被當成怪物?| 華人在歐洲會被歧視? | 在英香港人告訴你排華的親身經歷
https://youtu.be/Rois1UMceD0
我在外國被歧視的親身經歷 | 晚上被爆門 手持菜刀 差一點搞出人命 | 面對歧視應該如何應對?
https://youtu.be/289mHGE6oss
街拍英國佛系抗疫|倫敦市中心如死城|廁紙意粉全城缺貨?
https://youtu.be/hABr-YoY8us
再見英國 | 留學生回家播毒? | 由堅決留守到決定離開的心路歷程
https://youtu.be/ZrtGBz5CfsE
12小時逃亡實錄|十級戒備的機艙,你一定沒見過|現實版生化危機
https://youtu.be/UTX6axeO7yM
我們酒店有人確診了... | 我的隔離生活
https://youtu.be/4F64OmUU9TA
//VLOG THE WORLD//
旅遊Vlog | 友善的利物浦人,教我避過旅遊騙局 | 你聽得懂利物浦口音?
https://youtu.be/7YRkSWtwu8g
【中伏】這旅館...你敢住嗎? | 女裝底褲亂丟,還有露宿者... | 史上最差的旅館
https://youtu.be/uIB2o8Se8w4
【YORK】英國女生兩度穿短裙?| 全是賣肉的斜角巷? | York Day 1 (Eng Sub)
https://youtu.be/BitZwBZ2XIc
【不帶現金挑戰】能在英國生存嗎?| 美食天堂vlog | Cashless Day in London (Eng Sub)
https://youtu.be/g56KF7FASt0
首次遇上英國人不合理的要求...?! | 迎接在英國的第一個聖誕節! FIRST X'MAS IN UK
https://youtu.be/QOSNcO9ujNo
【英倫飲食台】超尷尬!英文差 點餐也有困難... | $100 在古蹟食大餐 | 茶餐廳碟頭飯的由來竟在這裡?
https://youtu.be/fZHGCEBm3Co
[Giveaway] 曼聯是英國公敵? | 竟然塗黑了... | Manchester Vlog (Eng Sub)
https://youtu.be/RrpGtnlpsGQ
大陸搭火車有幾恐怖? | 30億人類大遷徙
https://youtu.be/nKNO64VPBv0
越南神級街頭小食 | 荒謬的越南簽證 | RIDICULOUS Vietnam Visa (Eng Sub)
https://youtu.be/nKNO64VPBv0
(Eng Sub) 拳頭背後 | 兒童脫貧的不歸路 | Muay Thai and Social Problems
https://youtu.be/Xag-EVje45g
//ADEXE INFO//
我們戴的款式:Leicester & Leicester Petite
輸入 "mariohau" 有15% off!
全球免運費 不會港澳台除外
男友贖罪區 http://bit.ly/2PS0euP

後工業轉型 在 馬稠後產業園區帶動嘉義轉型農工大縣 嘉義馬稠後 ... - YouTube 的八卦
投入國家資源、增進實力改頭換面,嘉義過去被視為農業大縣,近幾年來透過「馬稠後產業園區」積極發展 工業 與綠能產業。除了離高鐵7分鐘的交通優勢、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