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輩子一定是色胚中的色胚,對於美女完全沒有抵抗力🙄
從美國準備飛回東京時在ANA櫃檯排Check in,不過就是排隊幾分鐘,我的心就被前面美少女徹底奪走了。
站在那位子當下,我內心一直忍不住在大喊「來人哪!快來人哪!哪個有眼光的經紀人趕快把這美少女簽下來吧!」
從結論來說,有著和風長相搭配美式style的日本美少女倒不是長的多令人驚艷,而是你會清楚感受到她很有感染力,她如果笑了你肯定也會跟著嘴角上揚。
美少女和ジィジ(爺爺)來送バァバ(奶奶)上飛機,排隊時她帶著挑逗神情搭著奶奶肩膀問:「バァバ、家事排行榜裏妳最討厭的前三名是什麼」
就像在聯誼場合會出現的男人一樣:
「妳最喜歡的料理前三名是什麼」
「東京都內最喜歡的約會地點前三名是什麼」
美少女不像是為了打發時間找話聊,而是真心對奶奶充滿興趣。
バァバ小聲回答了問題(小聲的原因大概是不想被排前面的ジィジ聽到)美少女又在奶奶耳邊說了什麼之後逗奶奶笑的花枝亂顫
「那妳一個月電費多少?兩房一廳的話我來上網查一下平均值,看妳究竟在平均值內還是平均值外,有沒有當個持家好主婦」美少女繼續丟問題逗奶奶
通常這些超級無所謂的問題,不太可能發生在祖孫身上,而是聯誼調情場合。畢竟延展性很好的話題不論怎麼回答,對妳有興趣的男人都會從這些無所謂問題開始,棄而不捨深堀下去以便了解更多的妳。
幾分鐘之後美少女又問奶奶
「現在幾分?」
沒等奶奶回答她抓起奶奶手上的勞力士
「啊,妳的勞力士比我的爛手錶快兩分鐘,果然勞力士的時間才是正確的(什麼歪理😂)奶奶別忘囉,妳這支手錶以後要留給我當遺產喔」聽完之後奶奶追著口無遮攔的小Y頭一陣亂搥
快排到櫃檯時,美少女交待
「爺爺去找座位休息,奶奶在旁邊等不要動行李,全都交給我吧」
她完全不讓爺爺奶奶擡行李箱,一個人捲起袖子依序將行李們送上稱重台。接著用流利英語幫奶奶辦登機手續、跟工作人員交代哪個行李箱該貼易碎物標籤。
看起來頂多十八九歲的美少女,在處理事情時非常俐落,完全就是一副「爺爺奶奶放心,我會好好守護你們、天塌下來都有我擋著」的大人姿態。
但這一會才用冷漠的流利英語交代完事情,下一秒她馬上轉回日文撒嬌模式,美少女拉著要入關的奶奶:「妳回日本要記得多買些昆布喔,我會在美國痴痴等妳和昆布一起回來的」
什麼鬼!十幾歲的美少女要的不是化妝品、不是什麼日本零食,而是昆布!!
真的就是這幾分鐘,她一下在奶奶面前扮演調情對象、一下回到要遺產的孫女、一下又變身為可靠男人。這傢伙才十幾歲但已經魅力満載,我必須老實承認,有美少女在的場合目光怎樣都無法從她身上移開。不單單是可愛,而是你會覺得被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大的孩子真的都是好孩子!
然後,很不要臉的我實在太想知道美少女情報,於是在候機室就鼓起勇氣去找奶奶搭訕了(只有奶奶一個人回日本,美少女和爺爺來送機)
奶奶非常親切很快就和人聊開
「あの子、よく喋るでしょう」
奶奶用一副嫌棄口吻說「那孩子有夠聒噪,嘴巴停不下來,真是吵死了!她爸爸媽媽在東京工作,所以我和ジィジ就來美國陪她留學(美少女19歲目前正在唸UCLA)但我跟妳講,因為我媽還沒死(奶奶真的是用還沒死這個說法😂)目前97歳住在京都,所以我這次要回京都陪老人家。陪完老人,一個月之後又要回美國陪妳剛剛看到的聒噪孫女,妳說我累不累」
奶奶雖然是用嫌棄口吻在敍述這些事,但感覺的出她其實非常滿足。媽媽雖然高齡但身體還健康、孫女可愛充滿活力又是個好孩子,還有什麼比這更幸福的呢。
在ANA候機室的這個深夜,我第一次嚮往起七十幾歲奶奶的生活。
PS 被祖父母帶大的小孩都比較體貼喔,照片中這女的幼年時期也是外婆在照顧的(←搞了半天是要稱讚自己☺️)
中古小姐ig: welovesheep
y姐長相 在 中古小姐 Facebook 八卦
我上輩子一定是色胚中的色胚,對於美女完全沒有抵抗力🙄
從美國準備飛回東京時在ANA櫃檯排Check in,不過就是排隊幾分鐘,我的心就被前面美少女徹底奪走了。
站在那位子當下,我內心一直忍不住在大喊「來人哪!快來人哪!哪個有眼光的經紀人趕快把這美少女簽下來吧!」
從結論來說,有著和風長相搭配美式style的日本美少女倒不是長的多令人驚艷,而是你會清楚感受到她很有感染力,她如果笑了你肯定也會跟著嘴角上揚。
美少女和ジィジ(爺爺)來送バァバ(奶奶)上飛機,排隊時她帶著挑逗神情搭著奶奶肩膀問:「バァバ、家事排行榜裏妳最討厭的前三名是什麼」
就像在聯誼場合會出現的男人一樣:
「妳最喜歡的料理前三名是什麼」
「東京都內最喜歡的約會地點前三名是什麼」
美少女不像是為了打發時間找話聊,而是真心對奶奶充滿興趣。
バァバ小聲回答了問題(小聲的原因大概是不想被排前面的ジィジ聽到)美少女又在奶奶耳邊說了什麼之後逗奶奶笑的花枝亂顫
「那妳一個月電費多少?兩房一廳的話我來上網查一下平均值,看妳究竟在平均值內還是平均值外,有沒有當個持家好主婦」美少女繼續丟問題逗奶奶
通常這些超級無所謂的問題,不太可能發生在祖孫身上,而是聯誼調情場合。畢竟延展性很好的話題不論怎麼回答,對妳有興趣的男人都會從這些無所謂問題開始,棄而不捨深堀下去以便了解更多的妳。
幾分鐘之後美少女又問奶奶
「現在幾分?」
沒等奶奶回答她抓起奶奶手上的勞力士
「啊,妳的勞力士比我的爛手錶快兩分鐘,果然勞力士的時間才是正確的(什麼歪理😂)奶奶別忘囉,妳這支手錶以後要留給我當遺產喔」聽完之後奶奶追著口無遮攔的小Y頭一陣亂搥
快排到櫃檯時,美少女交待
「爺爺去找座位休息,奶奶在旁邊等不要動行李,全都交給我吧」
她完全不讓爺爺奶奶擡行李箱,一個人捲起袖子依序將行李們送上稱重台。接著用流利英語幫奶奶辦登機手續、跟工作人員交代哪個行李箱該貼易碎物標籤。
看起來頂多十八九歲的美少女,在處理事情時非常俐落,完全就是一副「爺爺奶奶放心,我會好好守護你們、天塌下來都有我擋著」的大人姿態。
但這一會才用冷漠的流利英語交代完事情,下一秒她馬上轉回日文撒嬌模式,美少女拉著要入關的奶奶:「妳回日本要記得多買些昆布喔,我會在美國痴痴等妳和昆布一起回來的」
什麼鬼!十幾歲的美少女要的不是化妝品、不是什麼日本零食,而是昆布!!
真的就是這幾分鐘,她一下在奶奶面前扮演調情對象、一下回到要遺產的孫女、一下又變身為可靠男人。這傢伙才十幾歲但已經魅力満載,我必須老實承認,有美少女在的場合目光怎樣都無法從她身上移開。不單單是可愛,而是你會覺得被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大的孩子真的都是好孩子!
然後,很不要臉的我實在太想知道美少女情報,於是在候機室就鼓起勇氣去找奶奶搭訕了(只有奶奶一個人回日本,美少女和爺爺來送機)
奶奶非常親切很快就和人聊開
「あの子、よく喋るでしょう」
奶奶用一副嫌棄口吻說「那孩子有夠聒噪,嘴巴停不下來,真是吵死了!她爸爸媽媽在東京工作,所以我和ジィジ就來美國陪她留學(美少女19歲目前正在唸UCLA)但我跟妳講,因為我媽還沒死(奶奶真的是用還沒死這個說法😂)目前97歳住在京都,所以我這次要回京都陪老人家。陪完老人,一個月之後又要回美國陪妳剛剛看到的聒噪孫女,妳說我累不累」
奶奶雖然是用嫌棄口吻在敍述這些事,但感覺的出她其實非常滿足。媽媽雖然高齡但身體還健康、孫女可愛充滿活力又是個好孩子,還有什麼比這更幸福的呢。
在ANA候機室的這個深夜,我第一次嚮往起七十幾歲奶奶的生活。
PS 被祖父母帶大的小孩都比較體貼喔,照片中這女的幼年時期也是外婆在照顧的(←搞了半天是要稱讚自己☺️)
中古小姐ig: welovesheep
y姐長相 在 歐洲大丈夫 Bonjour Jerry Facebook 八卦
🎩#巴黎大丈夫🎩
最近因為家庭因素,決定從巴黎搬回來羅東住一陣子,所幸老闆對我也滿信任的,允許我在家工作,可以陪伴家人又不會失去工作。然而回來的這一個月,出現了一些不適應,可能是逆文化衝擊,不過也可能是城市間的差異所造成的影響,畢竟大學開始就到外地讀書、當兵接著工作,住過台中、台北、桃園,這些都市與羅東的生活方式畢竟有差異,之後又在法國生活兩年,更是迥然不同。
.
鄰居盯著我看,他們到底在想些什麼?
.
這陣子回到家前的這條巷子,心中壓力都會特別大,無論是開車或用走路,有幾位巷尾的老鄰居就面無表情直盯著我直到入門,有些阿姨人滿親切,跟她問聲好,她們還會關心我是家中排行老幾(其實我家小孩子們長相沒到這麼像,但大家永遠認不清楚),有些阿伯就不同了,跟他問好,他只會用單字的助語回應,甚至有時候不知道他是否有回覆,他們從巷口盯著我到家門口,打聲招呼也很冷漠,突然覺得非常不適應。在法國,在公司大樓或者住家社區,遇到就算不認識的人也會打招呼說Bonjour(你好),我出沒的地帶,通常這些法國人無論真不真心,打招呼的同時都是面帶微笑的,也沒遇過遇到鄰居一直盯著的情形(畢竟不是帥哥)。其實也不是不懂巷內文化,其實鄉村就是守望相助,要是有外來者進入時是很容易被發現,所以鄰居們可能就是用這種態度守護著家園,當然也不是每個人都微笑待人,只是突然從很表面的招呼應對變成冷漠地注視回應,現在回家踏入門口前都覺得渾身不自在。
.
從個人主義重回群體主義
.
東方文化相較於西方文化是比較強調群體的,再加上從小生長在六人的的家庭中,一直是很習慣早上校園群體,晚上回到家還是個小群體的生活,做的每件事情對於周遭人的感受和意見都必須考量的,然而出去讀書工作又出國後,除了白天面對同學或同事,私下自己的生活是可以全盤掌控的,連自己後來出國讀書也是籌備多年最後確認要出國後才和家裡提出,雖然媽媽是希望小孩能夠都在國內多多回家陪她,最後還是決定要出國看些不同的東西,在法國的第二年也開始自己一個人旅行,那陣子要是有連假,馬上訂張廉價航空機票去鄰國玩,這些決定都是不需要考慮的周圍的人,不需要想說連假是中秋節要回家團圓,對於個人的生活和發展是有十足的掌控權。然而回家後,家庭有事情需要做決定時,心中有想法覺得很好,卻發現兄姐也有意見,想堅持己見時卻發現其實這就是群體生活,家庭的事是大家互相討論為主,不再是我想怎麼做就可以,就算我再怎麼有把握,也不能一意孤行。
.
生活步調變快無法馬上轉變
.
最近家中有很多事情得要處理,爸爸就會說馬上去辦,一個早上就可以排好幾個行程,在法國生活已經習慣法國人什麼事情都處理很慢,提早半天去辦理還是要等少幾個禮拜甚至更久的才能取得回覆或文件,所以現在遇到有人急著要處理事情時,我總是會跟說不用這麼著急,東西都準備好再去弄,再快也不會馬上好。其實出國前,都覺得自己做事非常有速率,但到了法國寧可東西都弄得好好地再進行下去。以前在工作時,email幾乎都是收到能馬上處理就會立即回覆的,到了法國都可以拖個幾天,想好要怎麼答覆老闆或客戶的信件後才動筆接著寄出,然而這步調回到台灣可是行不通,台灣的效率極高,一天要跑好幾家銀行是可能的,行員們處理事情可是都快狠準,早點去辦理早早就可以拿到東西,你缺什麼文件,他們還會直接拿出清單讓人看得一清二楚,一時半晌還真的不大習慣。
.
離家生活也很多年了,住過台灣不同都市還有法國巴黎,在外奔走這麼久後返家生活的一個多月產生的逆文化衝擊,可能是城市或國家間的文化差異,也是個人獨立生活的習性養成,畢竟時間還會改變一個人很多的。
.
歐洲大丈夫
在法國讀書和工作兩年的羅東人。你可能好奇為何他不說宜蘭人就好,因為傲嬌的羅東人可是認為羅東是宜蘭縣的商業重鎮,在宜蘭境內說宜蘭人會被當作是宜蘭市人,我們可是不一樣的!
法文好了沒 On y go
英式英文不一樣 Let's learn British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