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緣家書🌍】Patreon的網友建議這篇文章完全Public,供多些朋友思考。
「應該移民嗎?」——真正的答案,在這裏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但有非常複雜的答案。在過去十年,每次都想長篇大論的答,總是被斷章取義。也難怪,本來在太平盛世,稍具思考型答案已經顯得很離地,但在此情此景的新香港,朋輩間,坦白說,沒有人不在想這問題。但與此同時,也沒有人不在尋找「是」與「非」之外的答案。
因為,大家經過過去一年,都成長了。都知道香港的出路,只有在重重矛盾、悖論、衝突中,跌跌撞撞地尋找。
我真心的答案是:this is not a question。非黑即白的「移民」概念,早已在冷戰結束時,已一併終結,正如中美就算出現新冷戰,也不會有一道圍牆,而是全新型態、互為表裏的衝突。不少人提起「移民」,往往有出於情緒的反應,就是因為假定了一種either / or 的對立。
從前,或許是的。但現在,還是嗎?
我們不妨先梳理提起「移民」,往往出現的對立式dichotomized情緒:
1A. 假如移居別處,就等於放棄我城,促進換血,這是不負責任。
1B. 假如留守我城,但君子不立危牆,連累人犧牲得毫無價值,同樣不負責任。
2A. 假如移到他方,天天圍爐取暖,只會成為蝗蟲,成為別人的排外對象。
2B. 假如移到他方,成了由內至外的美國人、英國人,豈非數典忘祖。
3A. 假如離開香港,沒有了熟悉的土地承載,再不會有香港身份認同。
3B. 假如留在香港,換血急速進行,社會大手術,同樣不會有香港身份認同。
4A. 假如到了海外,找不到和現有待遇同級的工作,就是二等公民,代表無能。
4B. 假如到了海外,只靠私人儲蓄過世,那是階級特權,是為自私……
「移民」的偽對立:住這裏Vs住那裏,融合Vs排外,上流Vs下流
凡此種種,一堆負能量。但這些對立,從來都是偽對立來的。
1. 在過去一年運動,明顯有大量工作,都是海外香港人積極參與的:捐款,文宣,後勤,乃至專門回來,反映他們始終心繫香港,港人對他們,不應有事鍾無艷;某程度上,國安法甚至也是要專門打擊他們,從現在通緝美籍港人Samuel Chu,即可見一斑。同理,生活在香港的不少人,其實早已「精神移民」,只在乎物質層,卻也不見得可以有何貢獻,則大可無事夏迎春。在國安法時代的新香港,有不少工作,即使不談政治,也100%肯定海外比香港適合,例如教育、文化、藝術、創作、創科等,都必須無邊界的創作力,才能成功;而通過互聯網和社區網絡,即使身處海外,影響也依然能輻射本地,甚至更能輻射本地。
就像疫情期間的教學,甚至香港、紐約還是剛果,又有何分別?而且對成長中的孩子而言,不少家長都覺得此刻的香港,不可能是理想地方:只要問有多少表面上支持政府的「藍絲」,讓孩子在非海外學校、非國際學校、非直資、非IB的本地學校接受教育,就是最好的指標。但另一類工作,卻是必須在地才能見效,例如社工、醫護、工程、本土經濟等,他們令香港人活得體面、尊嚴,同樣有時代選中的機遇。台灣民進黨創黨時的金主們,大都在戒嚴時代白手起家,對台灣自然有貢獻;猶太人保存血脈的大腦,二戰時都在美國,自然也對手足有貢獻。貢獻不在身在何方,而在心在何方。
2. 假如「移民」的定義,就是昔日的唐人街,時光停滯,與外界隔絕,連當地語言文化也不懂,自然非常糟糕,也值得被排斥;等而下之的酷愛炫富,乃至反客為主影響當地核心價值,更是大忌。至於昔日不少二、三代移民,以和母體割裂為榮,滿口比本地人更造作的口音,同樣叫人吃不消。但香港人難道沒有其他選擇?全球化時代出現後,不少到了海外的香港人,都奉行「engagement」策略,一方面積極融入當地圈子,另一方面在當地建立的社會資本,能對香港有幫助,例如進入當地經濟高端層,或把香港文化融入當地、自成fusion,都是功德無量,兩者兼顧得如魚得水,因為認同從來不是排他性的。這完全不涉及政治,但也是「國際線」的真諦。同一道理,留在香港的,同樣可以建構本地國際網絡,單是一間重慶大廈,就是由下而上國際線的寶庫。
3. 甚麼是「香港身份認同」,自然每人都有不同定義。林鄭月娥、李柱銘、梁天琦的定義,就全不一樣,但都會存在,就算是2020年的林鄭月娥,也不會說自己不是香港人吧。所以無論怎樣定義,香港身份認同從來都是外向型的,是很有效的大熔爐,信奉的是公平競爭、相信法治但靈活變通、專業精神而超然政治、東西文化共融、不依靠被規劃而相信由下而上,屬於典型的港口身份:例如梁天琦、羅冠聰也是新移民港人,南亞裔Jeffrey Andrews是土生土長港人,猶太人盛智文也是歸化港人。假如說離開了香港,就再也沒有身份認同,那怎解釋在過去一年,不少海外港人二代、甚至不懂地道廣東話,就像剛談及的美籍港人Samuel Chu,也完全被connected?特別是互聯網時代,對身份認同的影響已經超越了昔日理論,顛覆了上世紀對地緣政治的想像,本身就是一種加速劑。且看今天香港青年認為與英國同齡港人屬同一社群,還是感覺隔壁藍絲長老更似同一屋簷下?
4. 說到海外的生活、工作,這從來不應使用香港的同一基準:人不應該為了生存,而是為了生活。在這層面,處於不同崗位的香港人,完全可以發揮2+2=5的作用。香港人的資產相當豐厚,能力也高,人均GDP接近五萬美元,甚至高於不少人的移民目標德國、加拿大、日本;總GDP的規模,也可比愛爾蘭、馬來西亞、以色列,而且還未計算海外港人在內。
在全球化時代,香港人毋需大規模聚居在某一地方,也可以結成互助經濟體:英國港人可以支持住在台灣的黃秋生拍電影;台灣港人可以建立網上教室教美國港人中文;美國港人可以請被打壓失去工作的本地港人當freelance designers、editors;本地港人則可以從英國網購當地港人製作的日用品……李嘉誠在英國建「香港城」,固然是由上而下的例子;無數可以出現的虛擬香港村,則是由下而上的例子。香港百年前起家之時,華商全球網絡的匯款,承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讓香港成為一體兩面、內外合一的概念,日本濱下武志教授對此有詳細研究。百年前,未有現代科技,尚且如此,何況2020年後的世界?
這些,自然都是理念層面的討論。重點,還是如何執行。
真正的「移民」,其實是減少任何單一依賴的一個「Package」
十年前,我就真心相信每一個香港人,無論今天廣義的黃、藍,都應該有一個足以在全球生活的package。無論是最本土、還是最建制的人,萬一到了萬不得已之時想離開,都不應該受限。建制派有一個觀察是對的:不少vocal的本土派輿論領袖,都不在香港。不願離開時,也應該擁有實力。這對人對己、大局小局,都有好處。這個package,不是由純粹物質的check list組成的,而是由能力主導的check list 組成的:
1. 我們需要有被其他地方接受的能力。這不一定等同外國護照,可以是一種後備身份(例如擴權後的BNO),可以是一種聯繫身份(持外國護照的家人讓你離開),可以是一種能力身份(擁有其他地方高認受的專業資格),也可以是一種社會身份(外地朋友願意和有能力在必要時協助離開)。對香港人而言,這是不少人想到「移民」時真正所指的:對現狀感到不安,但因為種種原因,卻不希望馬上走,這在黃、藍營當中,都非常普遍。
2. 我們需要有在任何地方都能開工的能力。這不等於高薪厚職,甚至恰恰相反:在未來slashers世代,任何工作反正都保障不了終生收入、也再沒有到死的長糧這回事,真正能保障生活的,再不是擔驚受怕地保住一份工,但到了退休還是繼續擔驚受怕,而是要有到死也能開源的能力。很多人不敢發聲、犧牲一生的自由,不外出於這種恐懼,因為很擔心沒有走出comfort zone的能力。
至於這能力是甚麼,總會與時並進,更重要的,還是「學習的能力」。我們常對新一代說:能夠好好與人溝通(須知陪月、幼稚園老師才是最難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工作),與持不同語言者溝通(例如瑞士人那樣有四種語言),與電腦溝通(例如掌握編程語言、能隨手寫網頁和app等),基本上,就可以保障在任何地方找到工作。無論現在是否依靠單一僱主,我們都必須有第二、第三收入,可以是某種嗜好,可以是某種投資,而且應該是geographically friendly。到了要走要留,地域就不是限制。
3. 我們需要有在任何地方都能適應的能力。這也是我們在過去十年,常推廣的「文化智商」(CQ),一方面了解國際關係宏觀的基本倫理,另一方面要在最「落地」的日常生活,培養多元品味,例如兼容咖啡與烏龍茶、印度電影與台灣文藝片、Rap與古典樂等,那樣到了任何地方,都不會成為異鄉人。而這能力和我們珍愛本土文化和生活,從來不是對立的。即使足不出戶在香港,只要有能力,也足以建立personalized的獨家國際網絡,這可以圍繞你的興趣(例如電競)、技能(例如投資)、研究(例如找到愛好哥德式建築的全球同路人)、工作產生,到頭來,才容易在不同地方都有接頭人,讓網絡和現實世界虛實相間。至於出國留學、working holiday,除了增值,也是獲取上述網絡和能力的理想中介。
海內外香港人,不分黃藍,也是命運共同體
只要香港人、特別是中生代和新生代,能做到上述各點,兄弟爬山,各自選擇,自然不應再有「移不移民」這疑問。目前有大約150-200萬港人和後代散居海外和中國內地,單是主張加拿大的60多萬香港人、已比在沙田的香港人多,香港人已經是一個散居全球的命運共同體。今天藍黃高度對立,其實除了20%酷愛天天鬥爭的深藍無可救藥,絕大多數香港人的思維都是很一致的,在共同體內部,到了海外,反而大可以拋開政治分歧,就像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在香港,反而變成buddy,因為他們有共生能力。例如不少(表面上的)藍營商人,捐了很多資源支持香港(大多是黃營的)新一代創業、學習,這種資源流動,屬自然發生的默契,這就是真正的香港;現在很多僱主也在讓資金、公司先移到海外,也製造了不少就業機會予香港下一代。我們面對大時代,應該改變停留在數十年前「是否移民」的過時思維,內外合一,這才是香港人生存下去的最大憑藉。
在過去十多年,每次被訪問,都有記者問我「是否移民」。其實,我心裡明白,他們只期望最簡單的答案。而作為國際關係學者和近年的創業者,我大多時間,都不在香港。於是,有人以為我在新加坡,有人以為我在台灣,有人以為我在葡萄牙,有人以為我在英國,有人以為我在美國。其實,我全都在,one way or another,因為我成長以來,就是如此追求,也許是預視了全球大趨勢如此,也許是預視了狹義香港的出路如此,也許是futures studies和國際關係令我不能自拔。
至於未來,作為父母,讓下一代在這樣的香港接受教育,無疑是不負責任的,因此一定會讓她們到海外讀書,也會花多些時間和她們一起,但除非有不能入境的一天,否則斷不會改變保留香港為根據地之一,而且無論在香港、還是海外,適逢亂世,都應該開拓更多業務。朋友們,即使以往不理解,難道到了國安法時代的新香港,還不理解嗎?身體力行讓香港人有落地的國際視野,無論身在何方,一直都是我的崗位,過往如是,未來也如是。
但願我們不會成為最後一代香港人。
經濟一週,2020年8月
⏺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posts/39959046
同時也有2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Mario 孝仔 & Mom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話說前陣子武漢肺炎終於殺到倫敦! 網上有人說因為戴了口罩被歧視,甚至被打 今天決定來一個街頭實驗, 到底在街上戴口罩,途人會有什麼反應呢? #武漢肺炎 #歧視 #戴口罩 ------------------------------------------------------- //FOLLOW...
「working holiday疫情」的推薦目錄:
- 關於working holiday疫情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 關於working holiday疫情 在 空姐愛七桃 x FA loves Travel Facebook
- 關於working holiday疫情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 關於working holiday疫情 在 Mario 孝仔 & Momo Youtube
- 關於working holiday疫情 在 果籽 Youtube
- 關於working holiday疫情 在 Sherry袁曼軒 Youtube
- 關於working holiday疫情 在 超詳盡!2021英國打工度假Q&A |我如何一個月在倫敦找到 ... 的評價
- 關於working holiday疫情 在 Re: [問題] 疫情中申請澳打簽證? - WorkanTravel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working holiday疫情 在 #打工度假#發問因疫情還沒能到加拿大 - 海外工作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working holiday疫情 在 [心得] 推薦看澳洲Covid-19疫情的app - 看板WorkanTravel 的評價
working holiday疫情 在 空姐愛七桃 x FA loves Travel Facebook 八卦
我一直以為自己的心意已決
這兩週的大煎熬跟心情轉變
我一開始想著,能不被裁員而留下來的當然會簽新約的吧
幾天後對新合約的深入了解之後感到氣憤
之後有幾天的晚上還忍不住哭了
一直覺得自己真的要跟這片天空道別了
這個新約,我是不可能會簽的!!!
卻在最後最後一天的一通電話之後
又改變心意了
23:56我才按下那一顆”I accept”的按鈕
糾結到最後一刻,心裏一直不斷地思考哪樣對我最好
看著前室友下定決心不簽
而我本來也規劃好要前往香港隔離14天,再辦個離職手續
再好好地跟香港道別的
最後一刻,我還是做不了不簽的決定。
她要我好好思考,五年後希望自己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想著那些兒子不滿1歲,就帶他出國的日子
沖繩、北海道、東京、雪梨、泰國清邁
未來還是希望可以帶著家人一起出國的吧!?
她說「也許⋯簽下去的人,目前是沒有經濟壓力的吧?」
我苦笑說「對耶⋯因為這份工作目前真的賺不到什麼錢啊⋯」
「也許⋯簽下去的人,別無選擇了吧⋯」
「也許⋯簽下去的人,真的太愛這片天空了吧⋯」
我們喜歡的,正是這份工作的Life style!
就是可以Working holiday everywhere
在飛機上打工,再走遍世界各地!
不是不能轉行,而是這是我的夢想之地
前一陣子看了Youtuber dodoman從蘋果公司離職
放棄了25萬美金年薪,相當於一年賺台幣750萬
這是多麽夢寐以求的高薪啊!
他們想展開一段環遊世界的旅程,只是剛好被疫情延誤了
這份工作不也是帶著我環遊世界各地嗎?
這不也是我的生活夢想跟目標嗎?
在飛機上打工,也是為了那些員工機票啊!
其實
現在真的都像沒有工作一般,不斷地請無薪假
雖然簽約了,卻有跟沒有一樣
無論如何
現在都是要好好把握這段無薪產假的日子
想做什麼?想學什麼?都可以去嘗試!
假裝這一段日子,已經離職了!
期待不久的將來,可以再度展翅高飛!
那麼⋯薪水的部分⋯
沒錯,我只是變成在飛機上的打工仔而已啦😂
現在沒有什麼空姐薪水比較高這件事了(香港的觀念一直都沒有)
(香港的空姐們都變成香港的低收入戶惹)
#堅持自己的決定
#做現在該做跟想做的事
#對未來充滿希望永不後退
#我不想跟航空業掰掰
#我還想繼續跟大家更新我們的近況
#未來要再帶著兒子女兒一起踏遍我的足跡
working holiday疫情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八卦
又到了畢業時刻~
#給世新口傳系畢業生的致詞
影片傳送門 https://youtu.be/-PPoPVXXAig
——
林北在台上致詞時,撕——講——稿——!!!
——
各位早安,我是阿松。
親愛的畢業生們,你們是今天的主角,我準備了兩個版本的講稿,想請你們以掌聲來決定,你們想聽哪一個?
第一個版本,是:「溫文儒雅、彬彬有禮、帶一點官腔官調祝福各位鵬程萬里版」;第二個版本是:「林北機機歪歪靠北真心版」。
(冰雪聰明的畢業生們選了第二個版本)
既然各位做了選擇,今天你們最大,我就恭敬不如從命。
我準備了一份禮物要送給你們,這我等等再說。
2020年到目前為止,很明顯是一個狗屎王八蛋的情況,我想你們的心情都很幹⋯(什麼)。生活和課業的節奏深受疫情衝擊就不說了,付了訂金的畢旅想說去泰國洗泰國浴也泡湯了。
本來,可能連畢業典禮也沒有,你們真的超衰小的。更別說畢業後,想要出國深造,或是working holiday的,人生規劃完全被打亂。
我告訴你們,最壞的狀況,還沒過去呢!
你們即將面臨比起過往全球金融風暴的情況,更前所未有的困難和無助。世界很亂,我們無法獨善其身,但不要忘記你是自己最後的防線,守護你的初心和初衷,是你責無旁貸的,這輩子的功課。
沒有白唸的書、沒有白走的路,只有白活的人。市面上有很多壞掉的大人,我衷心希望在座的各位,人生只有一次,請活出你喜歡、你理想、你舒服自在的形狀、樣貌,以及故事。
人生是一連串選擇的總和。不論是你主動抉擇,或是被人情、社會、命運逼迫做的決定,這都是你的選擇。人在江湖,難免身不由己;做事不難,做人靠北難!
馬克吐溫有一段話:「二十年後,你會懊悔更多的是那些現在沒做,而不是真的做了的事。」生命無常,總有人先走一步。在無常面前,沒有人是公平的。這波疫情更是告訴了我們,感謝譚德塞先生帶領著「世界往生組織」拖垮全體人類。
所以,你胸口懷抱的夢想、你心中想望的目標,去實踐吧!打開夢想之門的那把鑰匙,惟有你自己能夠試著去打造。萬一真的打不開、失敗了,至少願賭服輸、心甘情願。
作為口傳畢業的學生,你們學了很多思考和語言訓練,請將你們的所學,應用到主動抉擇、明智判斷這方面,把握機會並降低人生裏的懊悔和遺憾,你會逐漸形成你喜歡的,大人的樣子。
我做人的處事原則,就是不要把自己的人生搞砸,例如殺人放火、搶劫吸毒。其他的,林北說了算。
我說這番話並不容易。我將近四十歲了。沒有房子車子、沒有妻子孩子,而且我萬年單身狗。按照世俗的眼光和價值判斷,我也許被歸類在人生失敗組。但是不好意思,我很有才華,我廣播金鐘得主!
而且,我活得快樂自在,我喜歡現在這個模樣的自己。
我要說的是,成功的定義並不侷限於要發大財,功成名就,才叫作成功。當一個善良的人、孝順父母、真心待人、賺良心過意得去的錢,不論你將來從事什麼行業、要不要結婚、有沒有另一半、想不想生小孩,或者是你喜歡的是相同性別的人⋯ 你的人生,你決定。
身為一個旅台十幾年的馬來西亞人,我想跟現場來自港澳和大馬的學弟妹說幾句話。港澳生,過去一年,你們辛苦了。香港加油,願榮光歸香港。大馬的學弟妹們,不管你是留台工作或是回去大馬,這段留台求學的歲月,將會是你們一輩子的養分。
親愛的畢業生們,我想送你們的禮物,#就是你自己。
離校那天,當你走出世新山洞口時,請記得擁抱和道謝,這四年一路走來的你自己。你是作者,你就是作品,我祝福你們寫下屬於你自己,獨一無二的作品。
喔對了,防疫期間,隨身攜帶酒精是必要的。
(從口袋掏出台啤,問台下:你們有隨身攜帶酒精嗎?)
(已安插暗樁小王八蛋們拿出0酒精海尼根)
我先乾為敬,大家畢業快樂啊!
(不知啤酒真相的台下已高潮、已發瘋、已炸開!)
各位冷靜,這是0酒精的台啤,還真難喝!
最後,我想引用在你們入學前一年,就離開我們的口傳系副教授沈錦惠的一句話,也許你們聽說過她。她說:「Start where you are,跟隨你的喜悅,做你故事的英雄。」
請將自己活成一部好作品。
深深祝福!
——
#畢業快樂
#祝福無限
#做你故事的英雄
——
感謝
心臟很強壯
邀請林北的
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
以及幕後推手
#口傳系畢業典禮籌備團隊
梳化
資詠
working holiday疫情 在 Mario 孝仔 & Momo Youtube 的評價
話說前陣子武漢肺炎終於殺到倫敦!
網上有人說因為戴了口罩被歧視,甚至被打
今天決定來一個街頭實驗,
到底在街上戴口罩,途人會有什麼反應呢?
#武漢肺炎 #歧視 #戴口罩
-------------------------------------------------------
//FOLLOW US//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Mariohau孝仔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mariohau1995
►Instagram
Mario ☞ https://www.instagram.com/mariohau_/
Momo☞ https://www.instagram.com/momokwok/
-------------------------------------------------------
//VLOG MY LIFE IN UK//
#10 唐人街不是中國城 | The Lost Chinatown in London (Eng Sub)
https://youtu.be/5b8X7SQ-ux8
#15【不帶現金挑戰】能在英國生存嗎?| 美食天堂vlog | Cashless Day in London (Eng Sub)
https://youtu.be/g56KF7FASt0
#20 首次遇上英國人不合理的要求...?! | 迎接在英國的第一個聖誕節! FIRST X'MAS IN UK
https://youtu.be/QOSNcO9ujNo
#21【YORK】英國女生兩度穿短裙?| 全是賣肉的斜角巷? | York Day 1 (Eng Sub)
https://youtu.be/BitZwBZ2XIc
#24 史上最惡劣聖誕禮物 | 英國聖誕會吃什麼
https://youtu.be/fJxS7kL-UsM
#27 如何在美國工作? | 一趟絕不後悔的旅程 | 英美working holiday的分別
https://youtu.be/WewQzX5SUsA
#28 英國醉漢當眾侮辱阿仙奴|熱刺超靚新球場 | 睇波Vlog
https://youtu.be/jfeZHEORb10
#29 有了這個 旅遊遇搶劫也不怕 | 九成人不知道的秘技 | 女生獨遊要帶的東西
https://youtu.be/Wq90_v3Mhsg
#30【中伏】這旅館...你敢住嗎? | 女裝底褲亂丟,還有露宿者... | 史上最差的旅館
https://youtu.be/uIB2o8Se8w4
#31 旅遊Vlog | 友善的利物浦人,教我避過旅遊騙局 | 你聽得懂利物浦口音?
https://youtu.be/7YRkSWtwu8g
//VLOG THE WORLD//
[Giveaway] 曼聯是英國公敵? | 竟然塗黑了... | Manchester Vlog (Eng Sub)
https://youtu.be/RrpGtnlpsGQ
大陸搭火車有幾恐怖? | 30億人類大遷徙
https://youtu.be/nKNO64VPBv0
越南神級街頭小食 | 荒謬的越南簽證 | RIDICULOUS Vietnam Visa (Eng Sub)
https://youtu.be/nKNO64VPBv0
(Eng Sub) 拳頭背後 | 兒童脫貧的不歸路 | Muay Thai and Social Problems
https://youtu.be/Xag-EVje45g
//BACKGROUND MUSIC//
Rainy Day - Generation Lost
//ADEXE INFO//
我們戴的款式:Leicester & Leicester Petite
輸入 "mariohau" 有15% off!
全球免運費 不會港澳台除外
男友贖罪區 http://bit.ly/2PS0euP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ois1UMceD0/hqdefault.jpg)
working holiday疫情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移民英國—銀行中層變餐廳侍應$12,000租三層獨立屋 社工移民失資歷患產後抑鬱半年 港人花6萬進修倫敦學做Barber
Oscar是facebook專頁「Jasper & Jayden 英倫生活記」的版主,一年前與妻兒四口子以居英權第二代身份移居英國,還未適應潮濕天氣,兩個兒子已經上學。兩人戰戰兢兢在家中等待孩子放學,誰知大仔Jasper打開大門,放下書包就說:「我以後都唔要喺香港讀書啦!」這句說話讓兩人覺得放棄香港一切,來到距離倫敦約80公里的小鎭Milton Keynes是值得的。縱然「逃走他鄉」要重新洗牌,Oscar捨棄銀行IT工作,到英國後在朋友餐廳當侍應。他們先走一步,也許所經歷的,能成為夢想移民港人的明燈。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0612/3QFVIHMDTZFLZ4XVE6TF7ZITTI/
移民對港人來說是「逃生門」,也是對未來的憧憬。不過,80後港人Sue到英國後,首先要面對殘酷現實,例如工作資歷全失,甚至受情緒困擾。現時已走出情緒低谷,一家四口在英國過新生活的Sue最想跟港人說一句:「移民後,必定要接受有得必有失。」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0714/VLIA7T5CXMITTX3ZD6RCPOSHXA/
英國將在明年1月31日開放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居留簽證的申請,但武肺疫情持續肆虐,英國再度封城,嚴重打擊當地經濟,求職勢必成為移英港人面對的一大難題。30歲的港人Michael Lam與女朋友在去年9月底到達倫敦,以工作假期簽證(T5 Working Holiday Visa)入境。他曾寄出多封求職信無回音,又在到埗個多月後因意外手指骨折。無業加上傷患,令他最終下定決心報讀理髮師課程自我增值,由零開始學做barber(理髮師),更獲一間barbershop(理髮店)聘用。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1103/IKIOIMRWWFCKDP7BVSLYS2GSTQ/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移民 #英國 #倫敦 #BNO #工作假期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T-t3zMSbdY/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N0N4wt1gBIyIau5YSDNu8fb9ptg)
working holiday疫情 在 Sherry袁曼軒 Youtube 的評價
你準備來澳洲嗎?
你是不是跟我一樣也在澳洲生活呢?
或者嫁來澳洲跟我一樣當個澳洲海外媳婦呢?
還是來working holiday ,想要存一桶金打工換經驗的你或者來念大學留學生的你、疫情關係留守土澳的你!
可以一起分享心路歷程喔!
影片中提到澳洲首都是坎培拉,但Sherry以觀光經濟重鎮來提首都,大城市的概念,請大家不要誤解喔!謝謝
影片Sherry分享嫁來南半球的港覺~
(澳洲還是很美好的,自身感受沒有筆戰的意思喔!)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bdGBXrSYho/hqdefault.jpg)
working holiday疫情 在 Re: [問題] 疫情中申請澳打簽證? - WorkanTravel | PTT Web 的八卦
跟當時一起打工的女友結了婚、平淡幸福的生活,而Working Holiday只剩朦朧唯美的回憶時.... 上周猛然收到體檢的補件啦! 哇靠2022年,睽違兩年的 ... ... <看更多>
working holiday疫情 在 #打工度假#發問因疫情還沒能到加拿大 - 海外工作板 | Dcard 的八卦
B1 打工度假就是working holiday 沒錯~我知道~所以現在需要提供job offer才能入境,我是找Banff那邊的喔,不是市區所以還好 . B32021年5月31日. ... <看更多>
working holiday疫情 在 超詳盡!2021英國打工度假Q&A |我如何一個月在倫敦找到 ... 的八卦
超詳盡!2021英國打工度假Q&A |我如何一個月在倫敦找到工作?疫情狀況?個人流程分享|UK Working Holiday Q&A|FuFu MurMur.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