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業可以做多久 #職涯規劃 #文長慎入
前幾天不小心亂入一個Clubhouse聽了這個主題(我其實不太用Clubhouse, 是剛好有朋友想聽這個Room才進去的)
我其實沒有從頭聽到尾,我是中間才進去的。裡面大部分都是在台灣科技業的工程師,也有幾個在國外工作的人,也有一些是PM而非工程師,所以雖然都是台灣人也是有一些diversity。
內容大致上就是,有意願發言的人,和大家分享對於這個主題的感想,還有他們工作上的心路歷程。有幾個人在產業有十幾二十年經驗,也有討論到中年失業之類的風險。
總之,聽完以後有一些心得,想跟大家分享,也很想聽聽大家的想法。
--------------------------------------
首先,以下是我聽到的部分的幾個小結:
1. 有一部分的人對於科技業抱持著還滿悲觀的想法。覺得進去科技業就是賣肝的人,沒有自己的人生,沒有希望的活者,財富自由才是唯一正解。(也可能剛好是我進去的時機不對)
2. 台灣的科技業工時很長,老闆說在意員工都是騙人的,懂的做人才能生存。
3. 有熱情也沒什麼用,到頭來還是生存才是重點,為了自己著想才是正解,不用為了所謂的熱情賣力工作,到頭來是一場空。
中間也有一些讓人聽了不是很舒服的內容,大致上就是有提到,女生長得漂亮可以在公司做的比較順之類的事情,這種話似乎在PTT或台灣科技業還滿常出現的,所以就不對此作出評論。當然身為女性工程師,這部分我是滿反對的,畢竟那樣好像是否定我們的工作能力,而且在歐美國家,這就是一種性別歧視,不過反正就這樣了,沒有必要多做討論。
回到正題,我聽完的感想是:
1. 我覺得普遍是職涯規劃以及產業極限的問題。大部分的人談科技業,在台灣多半是半導體產業,也有硬體跟傳產,所以工作的領域還滿侷限的,加上半導體產業普遍工時長,讓很多人做到最後身體出問題,也對工作沒有熱情,覺得自己只是賺錢工具。
2. 對於工作與科技的熱情,本身就不存在。在台灣唸書的時候,大多數的人之所以會念理工科, 並不是因為從小夢想成為工程師或者偉大的科學家,而是分數夠了,大家都念這個,這個比較好找工作而選擇這個科系。實際上很多人,可能根本不想當工程師,可能想去開F1賽車,想成為美容師,想成為藝術家等等,然而,受到家庭與大環境影響,會覺得自己就是要念大學,找一份穩定工作,才是所謂的成功。
3. 台灣的教育體系中,並沒有很多實際體驗工作的機會,在大學之前甚至沒有任何可以去企業體驗的機會,連參訪可能都沒有。大學可能實習機會也有限,大部分的人可能是研究所才比較有跟企業合作,甚至是研究所畢業以後才真正體驗到工作是什麼樣的。所以會遇到很多,期望落空的狀況。然後社會普遍又喜歡攻擊新鮮人,告訴新鮮人要努力工作,當工作一段時間以後,熱情自然會被壓力以及周遭環境,跟現實生活所消磨殆盡。
所以,到底科技業可以做多久?
我的想法是,如果賣肝的話,真的沒辦法持久,我自己最近加班了幾個禮拜就覺得滿崩潰的,尤其是工作的內容需要高專注力的,需要消耗很多腦力,其實就滿累的。
熱情也的確會被消磨殆盡,即使可以跟大神們一起工作,可以學到很多東西,身體還是誠實的,當身體沒辦法長期支撐時,精神也會耗盡,無法專注思考跟學習,變得工作效能變差。
然而,至少我在現在的環境,是可以放心請病假,或者像團隊提出需要改善我們的工作狀況等等。可是在台灣很多公司,這樣只會被視為爛草莓,尤其是剛進公司的菜鳥,自然就只能繼續撐下去,撐到老鳥的時候,身體可能也各種病痛了,曾經的熱情什麼自然無法找回,可能只想快點退休。
#如果不用賣肝可是薪水少呢?
其實在英國,剛畢業的軟體工程師,薪水範圍是非常廣的,有很低也有很高,低的話可能比你去Booking.com當客服還少,高的話可能比大部分的資深工程師還多。
我自己也待過錢少但很閒的地方,完全沒有任何發展空間,就是日復一復,每天沒什麼目標也沒什麼事情做,同事甚至無聊到一直在逛網拍,但反正老又大的公司,錢少事少,做越久的話才越有機會往上爬,加錢(但可能是要做個二十年之類)。
我自己也待過新創,錢少,事情沒有很多,但是每天都可以做一些比較有趣的事情,就是公司沒有賺錢,甚至可能每天要擔心它倒閉,一開始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但因為公司都是年輕人,大家經驗都不足,可能就是最後都是大家一起互相學習,今天要用什麼東西今天學一學就馬上做,馬上上戰場。
最後變成,自己根本也不知道自己在幹嘛,只能期待公司突然被大公司買走,或者就繼續混混噩噩,整天覺得自己好像在學東西,可是其實有點已經不知道自己在幹嘛,有點像是無頭蒼蠅那樣,整個公司都這樣,也沒什麼成長空間。整天就是有點像是,對公司有那麼一點點希望,因為公司整天都在說,我們正在成長,我們募款到多少錢,但事實是,公司根本沒在賺錢,都在靠Funding之類的,一直誇下海口說一堆大話。(很多新創都這樣)
當然這種情況,也不可能是個長期的歸宿,所以還是要時常戰戰兢兢,思考自己要怎麼找到下一個工作,要找個穩定的工作。
那到底有沒有可以一直做下去的方法呢?
接著會出現以下的問題:
*哪裡才可以繼續一直做下去?
*年紀越來越大,怎麼讓自己有價值?
*公司為什麼不栽培年輕人,反正都要花那個錢啊?
*科技推陳出新,自己越來越學不動,怎麼辦?
*身體越來越差,無法加班會不會沒有競爭力?
*想花時間陪家人陪小孩成長,哪來的時間?
*熱情真的可以當飯吃嗎?老闆又不在意?
*工作除了專業,還要懂的職場政治,心灰意冷怎辦?
*薪資有天花板,可是物價房價沒有天花板怎辦?
*人生好難,為什麼有這麼多問題?為什麼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其實這些問題也不是在台灣工作才會有,在英國工作,也會遇到很多類似的問題,女性工程師也遇到很多,例如放了產假可能失去升遷機會的問題,或者沒時間陪家人等等。
那為什麼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工程師們(我目前只知道軟體界)還是可以做到五六十歲,還是繼續有那樣的熱情呢?甚至還可以出書,拍影片,寫部落格,發推特,還有很多演講。
就我的觀察是,有的人就是自己出來創業,自己開公司,所以比較自由,也不會有很多前述問題。他們創業也幾乎是因為自己在業界小有名氣,出來創一些顧問公司,或者接案。
那問題來了,在業界要怎麼小有名氣?
光是要在某個圈子有名氣,就要不段參加各種meet up, 讀書會,甚至要一直寫部落格,寫技術文章,貢獻開源。這些都是時間,平常工作都已經非常忙碌,怎麼會有時間?
沒錯,就我的觀察,這些人都是每天下班後,假日也都花時間在這些地方上,他們可能很多是犧牲跟家人的相處,可能婚姻不順遂,或者比較晚才結婚生小孩。當然因為在歐洲,跟家人的相處是非常重要的,這邊也有保障一些parental leaves這樣的假,所以大家也比較有時間給家庭生活。
也有一些工程師,是透過拍影片,像是Youtube之類的平台,製作教學影片,或者講一些自己工作的內容,讓自己有知名度。
其餘的話,就是你做到比較資深的話,你在公司可能已經是manager level, 或者principal engineer, tech lead, 那他們雖然會很忙,他們也比較多是責任制的,所以在一些公司,只要團隊很罩,他們也不會有什麼大問題。例如團隊們都是self management, 他們可以信任自己的團隊,不需要一直監督花時間,也不需要一直跟上級報告,因為上級也信任他們。那這種狀況就是要整個公司都非常的進步,也有良好的工作環境跟文化。例如在Google這樣的地方,就比較有機會這樣。
那如果不是在Google這樣的環境,又沒有什麼大公司可以去,怎麼辦?另一個辦法就是做Contractor, 他們就是一次是三到六個月或者一年的合約,這個在英國非常常見。甚至多約聘是在其他國家的,所以時間什麼也比較自由。
在台灣可能就比較困難,而且約聘也沒有保障。就像在台灣要接案,很多法規也沒有保障,可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問題。否則就是要用國際性的街案平台,但又可能有語言障礙,就是要先加強自己英文,另外還有跨國工資的問題,在其他國家像印度可能會開比較低的薪水,雇主就比較偏好選那些比較便宜的工程師。
這時候,就會有人說,那不能追求財富自由嗎?
#財富自由,聽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首先你要怎麼財富自由?投資?這個部分你需要有龐大的資本額,另外也有相當大的風險。除非你對於投資有相對程度的瞭解,也有足夠資本額,不然進入門檻還是相對高。
另外很多薪水可能不高,又有房貸車貸的人,更不太可能把錢都拿去投資。有錢可能也要拿來貢獻家庭,偶爾自己小確幸。
那如果這個不行,那個也不行,難道科技業真的無法做下去?那要靠什麼生活?
在Clubhouse那個room有人提到自己的朋友,辭職去開早餐店,賺的錢也不比當工程師少。的確,轉職是個解,但轉職很多人也害怕,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創業也都是風險,賣早餐ˇ早餐有人買。
我自己的感覺是,如果真的想要繼續做工程師,而且讓這個工作可以sustainable的話,就要有良好的規劃,例如發現自己在現在的公司學不到東西的話,要怎樣讓自己可以學到東西?跳槽或者跳部門?
在Clubhouse也有人提到,如果一直換工作,也害怕被僱主們列入黑名單,台灣這麼小,怕被人覺得沒有定性。
這個也是很能理解的,畢竟不是人人都能想去Google, Facebook就去,大部分的老牌公司也是會在意這些傳統,要待幾年才是好人才之類的。
那就只能說,要嘛給自己定一個期限,在這間公司可能最多待個五年,然後在這五年內,希望達到什麼目標,如果達不到的話,備案是什麼,同時間,找幾間自己覺得很想跳槽的公司,看這些公司是不是會在意那些傳統,如果不在意的話,就往那些公司要求的工作技能發展,然後想辦法跳過去。
如果覺得跳過去門檻太高怎辦?想辦法在工程師的社團建立人脈,或者LinkedIn之類的地方,想辦法找到去那些公司工作的人,問他們,怎麼去,有沒有辦法去?我真心相信,這個業界,很多人都是好人的,我自己在LinkedIn上面也遇到很多人來問我我們公司的事情,或者職涯規劃,我還幫人code review過。
總而言之,就像我之前說過的,自己的人生是自己選擇的,工程師這條路,並不是很容易,但如果自己想要繼續走下去,就要想辦法找到出路。
雖然可能中間會遇到很多心累的事情,也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靠“熱情”解決,更不是像外面想像的,大家都是科技新貴。可以在辦公室吹冷氣,甚至在家工作,在咖啡廳工作。
只能說,人生很難,但還是要繼續過。既然都要過,那還不如想辦法讓自己過得比較輕鬆一點點。
當然科技業裡面,除了工程師以外,還有很多其他職缺,由於我目前還沒有做過其他相關職缺,像是PM, BA, UI/UX之類的也有他們的難處,等我有比較多資訊心得再來跟想。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760的網紅織田紀香 Norik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ui/ux 讀書會 在 小金魚的人生實驗室 Facebook 八卦
#獸王駕到 #易用性測試
週五了!Friday 了!可以耍廢了,哈哈哈哈,開心的去洗澡、洗頭髮、看廢片後,突然想到:啊~~~不是啦,我昨天上完了獸王的課有滿滿的心得,還沒寫下來xddd(欸等等,雖然我也還有華爾街日報導讀的PPT還沒做啦哈哈哈哈哈)
獸王就是我常常說的Soking,我非常喜歡Soking,知識淵博、博覽群書、書海徜徉(好先停,我們不是在玩接龍),我曾經因為不知道如何訪談這件事情覺得很恐慌,結果Soking當天直接幫我補課嗚嗚嗚嗚,幫助我順利度過一個大難關,至此我永遠支持獸王、他說什麼都給我來一點。
這樣分享會是講易用性測試,放心,我沒有要上課,但我必須說從知識上面我學習到非常多,
我是一個B2B sales,為什麼要學UI UX,因為我想更了解如何與PM溝通,我想更知道更多周邊知識,當你的知識樹越豐盛,你就會越心安、越有自信。
這個也是我覺得可以鼓勵大家的,不要排斥學習任何事情~
前幾天看布姐的直播學到了好多,這次看 Soking也學到了很多,我覺得很值得列點解下來(喔對,這才是此篇文章重點,前面都是前言,謝謝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① #指令清楚
這是我學到的第一件事情,任何指令,再簡單,也不要覺得學生會記得,直接打在留言區。
② #計時用有聲音的鬧鐘
我們上課的時候都會說「這裡練習2分鐘」,但我們都知道,才沒有真的兩分鐘,喔不,Soking真的是兩分鐘,而且會用手機鬧鐘,到了會響那種(廢話),這可以大大加深討論的緊湊度以及真實感。
③ #手邊隨時很多案例展示
這是功力深厚,經驗資深的最佳展示,整場任何問題,Soking都可以馬上找出相對應的資料,佩服佩服。(偷偷說,我曾經看過Soking的資料夾幾秒,omg,整理有夠完整的!)
④ #直接實測一個案例給大家看
而且還是一個很爛的案例,哈哈哈哈哈哈,真的是一測完,全世界都笑了,媽呀,樂趣無窮,案例絕佳,而且有真實感。身為一個講師,找對素材,而且找到很爛的素材完全重要!
⑤ #開場簡報就直接打中真實的痛點
這件事情好重要!開頭兩頁,沒有華麗的介紹、沒有冗長的開頭,而且很簡單的一個對話、一句話,我腦袋第一個想法就是「沒錯!#這就是我的每天人生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先有了共鳴,後面說什麼我都會相信。
⑥ #所有的大演練之前有小演練
而且是Soking親身示範,簡單的小演練之後,再給文字解釋,然後再來分組演練,確保了我們都是知道如何做。我真的很怕分組後就被放生哈哈哈哈哈哈,但在Soking的課上絕對不會。
⑦ #所有的資料表格事先準備完成
圖表、excel都可以一秒提供連結,好啦,我知道要上課前這些都必須準備好,可是,可是,可是我還是很崇拜可以一秒給出連結的老師哈哈哈哈。
⑧ #整場節奏掌握非常順完全不拖泥帶水
這真的很難得,我自己在直播讀書會的時候,有時候也會問很親近的人覺得剛剛如何,就會發現自己在某一個環節講太久了之類的,但Soking的完全不會!!!神人啊~~~
以上,八點:)
其實這都是在昨天結束後我直接在會後提出的哈哈哈哈哈(完全鼓勵表達稱讚要即時這件事情),但還是覺得要寫下來。
btw, 照片就是我們的招牌動作(不知道從何時開始),但很值得留戀❤️❤️❤️
ui/ux 讀書會 在 交通大學校友會 NCTU Alumni Association Facebook 八卦
一奈米的宇宙 Chemystery 誕生於2016年夏天。原本是一個交大學生發起的展,展出後大成功,現在要出書了!!
「一奈米的宇宙」裡的點子王
學誠/1993年底生。打從出生就不想當工程師,卻誤打誤撞進入了全校都是工程師的交通大學。從來沒正經上過國文課,卻出了一本書。在某次慢跑的時候發現自己唸了化學這麼多年,卻沒有做過什麼與化學相關的狂事情,於是創立了「一奈米的宇宙」,原本打算好好展現自己文青的理工魂,但莫名其妙竟歪掉了。在本書中主要負責撰寫科學原理與人生際遇相似結合的部分。
大禎/1994年生。高雄人,就讀交大應用化學系,這本書出版時正好畢業。大一時立志拿書卷獎(但失敗了),大二開始每週閱讀一本課外書籍(代價是放下教科書),大三認識了一票怪人(超怪),舉辦了超過30場的公開讀書會(禁教科書),在升大四的暑假,和一群奇怪的人開始了「一奈米的宇宙」的瘋狂旅程。
祖吟/1994年生。在理工大學裡唸外文系,最愛的卻是日籍作家村上春樹,求學一路上與科學絕緣,人生也跟科學絲毫沾不上邊,原本打算一生就這樣風花雪月下去,沒想到遇見一群人,一頭栽進「一奈米的宇宙」,用詩意在科學裡打滾。對科學一竅不通,對生活卻有百分之百的鍾情。
勉中/1995年生。高雄人,就讀交大爆肝電資系。大一為了設計班服開始自學電腦繪圖,從此愛上設計,踏上不務正業之路。大三時加入科技新創公司,身為電資系學生進科技公司卻不打code,反而是做UI/UX 設計。大四著迷於「一奈米的宇宙」,恣意在詩文與人生間繪出一幅幅充滿想像的風景。
可軒/1995年生。就讀交大應化系,唸的是理工科,卻特別容易多愁善感。國中時讀到辛棄疾〈青玉案‧元夕〉中的「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從此展開了對中國古典文學的熱愛,尤其喜歡把自己埋在古文裡揣摩作者寫作時的心境,常沉浸於文字想像出來的場景中久久無法自拔──一直到掉進黑洞裡,抵達「一奈米的宇宙」,才終於穿越時空,唱起了融合科學與文學的詠嘆調。